读《素问上古天真论》的心得
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读后感

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读后感篇1:嘿,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要和你们聊聊我读了《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的感受。
这本书啊,就像是一本古老的宝藏地图,里面藏着好多秘密呢!“小明,你读这么深奥的书,不觉得头疼吗?”小华好奇地问我。
“哈哈,其实一开始我也这么觉得,但是读着读着,我发现它就像是一本魔法书,能带我们回到很久很久以前,看看那些古人是怎么生活的。
”我兴奋地回答。
“那里面都讲了些什么啊?”小华又问。
“嗯,它告诉我们,古人的生活就像是一部精彩的动画片,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我边想边说,“就像我们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公园里玩耍,累了就休息,饿了就吃饭,很简单,也很快乐。
”“哇,听起来好有趣!”小华的眼睛亮了起来。
“对啊,而且古人还特别注重健康,他们认为身体就像是一部精密的机器,需要好好保养。
”我继续说,“就像我们的玩具车,如果不给它加油,它就跑不动了。
”“那他们是怎么保养的呢?”小华好奇地问。
“他们讲究饮食平衡,就像我们吃饭要荤素搭配一样。
还有,他们喜欢运动,就像我们每天要跑跑跳跳,这样身体才能强壮。
”我解释道。
“哦,我懂了,就像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少看电视,多去外面玩。
”小华点头说。
“没错!而且,他们还强调心态要好,就像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要像吹泡泡一样,把它们吹走,保持快乐的心情。
”我笑着说。
“哈哈,吹泡泡,这个比喻好形象!”小华笑了。
“是啊,这本书虽然古老,但它告诉我们的道理,就像我们的好朋友一样,永远都不会过时。
”我总结道。
“小明,你说得真好,我也想读读这本书了。
”小华兴奋地说。
“好啊,我们可以一起读,一起探索古人的智慧,就像我们一起探险一样!”我开心地提议。
“太好了,那我们就开始吧!”小华迫不及待地说。
就这样,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踏上了探索《黄帝内经》的奇妙旅程,这本书就像是一座宝藏山,等着我们去挖掘呢!虽然我才读了第一篇,但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继续读下去,看看古人还藏着哪些秘密。
解读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解读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素问·上古天真论“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据目前确切的,黄帝内经成书年代已经是汉以后,是远远晚于黄帝时期的,是假托黄帝与众臣的对话。
对黄帝描写当然是想象的:自带外挂,一路顺风顺水,继承酋长牛才虎皮大旗。
以前的人还活蹦乱跳,现在往后就垂垂老矣是环境变化的原因还是的原因?环境是不可能改变的,这辈子都不变的,年对地球来说不过是一个还是人的原因啊。
人,就起,天黑就睡,了才吃,饱了就停,冷了穿,累了就歇。
这是一种什么的境界呢?一样的境界,褒义~毕竟自然规律来说,人确实不如现在我们的夜生活很丰富,特别是南方,可能晚上十点,早上五点结束然后八点去上班~的习惯也了以妄为常,不以。
,以后再说形容一个人注重养生,是怎么形容的呢?过的像个老头儿一样哈哈,可见来说,老人才普遍注重“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还是接着上面:观察自然,结合生活实际,知道了要避风雨寒暑,且当时发展程度不高,心思都比较单纯不行啊,不知道高铁电脑名牌包包啊。
看的是山,低头的是水,耕的是地我猜测,古人的这样的::酋长啊,今天啊:啊,喂,巫师,今天天气怎么样啊:啊,啊,今天是晴天啊:啊,晴天啊,那我们去耕地啊:啊,好啊,同去同去啊:天黑了啊,我们回去吃饭吧:好,回去吃饭啊:饭做好了,来吃吧:吃饱了啊,了啊,如此的心思单纯,精神自然的内守,内守什么呢?感受一下,什么都不想,存念在的整个上可以感受到那种感觉了。
内守不会暗精神,摇荡神气,这样保持精气神的充足,正气存内,邪气不可侵很少生病了。
,我们现在是做不到这种的状态的,风俗大变,这00年发生的变化过去的多。
如果还那么生活,那。
我们可以别的方式做到精神内守。
从《素问·上古天真论》浅谈中医养护

第17卷第1期·总第297期2019年1月·上半月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9]张家玮,鲁兆麟,彭建中.命门功用探究[J ].江苏中医药,2002,23(2):15⁃17.[10]贾秋.从人体发生学审视脑和命门先生为主的本质[J ].中医药学刊,2003,21(7):1139⁃1140.[11]贾耿.《内经》目睛命门的本质及其与足太阳经源流关系的探讨[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8(9):1016⁃1021.[12]刘永明.《黄庭内景经》的脑学说和心脑关系[J ].宗教学研究,2005,24(1):11⁃14.[13]赵冰,张晨,张华东,等.谢海洲教授论脑窍的生理功能[J ].光明中医,2007,22(1):3⁃5.[14]周德生,刘利娟.论志心神机轴的双向调控作用[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8(5):520⁃523.[15]潘毅.阴阳学说基本内容的太极图解[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2,9(3):172⁃173.[16]谢志胜,周德生,胡华,等.脑髓为脏之理论探讨[J ].光明中医,2015,30(11):2008⁃2311.(本文编辑:张文娟本文校对:范利青收稿日期:2018⁃09⁃21)治未病,是中医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在治未病理念里面,未病先防是疾病防治的第一道关卡,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原则。
要实践未病先防,其实就是要懂得如何去养生,如何去养护、调理我们的身心健康。
针对中医养生的命题,本文回归经典,试图从中医的源头文献———《内经》之中寻找答案:在《素问》首篇《上古天真论》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故合于道。
禅解《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

禅解《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原文】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表意】上古的轩辕黄帝,生下来就非常灵敏,很小就善于言辞、机智迅捷。
长大后,做事沉稳周到,成年以后,事业有成而登上了天子之位。
【内义】人皆太极,内分两仪。
以时间论一生,为一升一降。
前半生,生弱幼长成,为阳以升;后半生,衰老病死,为阴以降。
此处升降,为后天气之渐强与渐弱。
后天气之生发,源于元气与肾阴的交和。
单论元气,为基因一统之力、为水火既济之能,出生时最盛,以后渐弱,最终元气破而死。
人的一生,乾卦之象。
【禅解】人本佛,因妄而多染垢,故为凡人。
染垢较少者根基深厚,染垢较多者根基浅薄。
根基深厚之人,才具有识道的能力。
故道只传其人,非其人不能传。
亦如佛度有缘人,无缘人之不可度。
黄帝根基深厚而成就大业,亦因此而能受道于岐伯。
【原文】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表意】于是就向天师请教:我听说上古之人,寿命都可以达到百岁,而且动作不衰。
可是当今现代人却年过半百就开始衰退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导致的呢,还是人们已经不知道长寿的方法了呢?【内义】人之太极一元,根层物质上的表达,在于基因。
与之相应的根层神识为潜意识,或按道家之说为真心。
基因与潜意识是一对阴阳,潜意识因基因而生,基因以潜意识的生成而成其功。
潜意识之外,随着人的知识积累,产生自主意识。
自主意识的产生,以先前经验和所获得的知识为范式经纬,大多脱离当下的感应,不与潜意识相和而自以为是,故称之为后天意识,或名之为妄心妄欲。
若妄心妄欲成为人的主宰,则必然不会遵循本然的规律而妄行,其结果就是处处对自身所以生成、所以能存在的支撑性规律形成破坏,使得太极一元的统合能力不断被消解,最终不能圆满这一元性而破元,则人之所以生存的内在根源丧失而成死灭。
【禅解】上古之人,单纯朴实,无欲无求而自然随顺,故能与天地合道而能尽天年。
皇帝内经学习心得

班级:经济信息管理123-2班姓名:黄琪学号:12301020233《皇帝内经》上册《素问》第一章“上古天真论”------------学习心得时光如流水,恍然已流去。
不知不觉中,这一学期的选修课已接近尾声了。
这学期的选修课中选了一门叫“《皇帝内经》与养生”的课,开始是受“养生”二字“诱惑”而来的,对于《黄帝内经》这一医学方面的名著并不太了解,但通过这学期的学习与了解,我了解到了许多有关自身的身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和养生方法,受益匪浅。
刚开始的时候,其实对于《黄帝内经》这一名著只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
在医学方面,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更是一部养生宝典,一本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虽然学习的内容不多,但内涵丰富,下面我就从《黄帝内经》的“素问”第一章就两三个方面联系我的学习浅谈一下心得体会。
大家都知道,《黄帝内经》它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对古人以致现在的人们,在繁衍生息,修身养生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和贡献。
我要讲的是《黄帝内经》的上册素问中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它一共分为四个部分,而每一个部分又各有一个小的主题。
第一部分是用24个字创造、介绍了皇帝这一人:然后是第二部分:正文,用对比的手法讲“上古的人”与“今时之人”的不同,从生活行为上讲述上古圣人教下的养生之法是怎样的。
“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而究其原因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今天我要谈论的第一个话题:通过“上古”与“今时”的人们比较,再观现在的我们的生活状态,我们应该所注意和改变的生活习惯。
在古文里歧伯的对曰中我们可以知道:上古时期(即元年之前),的人们洞悉道生方法、法则,能效法“阴阳”的转换变化规律,生活作息都有正常的规律,即能顺着生命的自然生长去生活,不费神劳累,所以能够身体健康,精神熠熠,轻易活到百岁,这是“上古之人”的养身之道;而“今时之人”恰巧与“上古”之人相反,不注重身体健康,一再放纵自己的内心欲望,生活在各种不好的行为习惯中,为自身欲望所惑,“殚精竭虑”,身心受到破坏,元气大泄,所以身体不好,寿命不长。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养生思想及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启示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养生思想及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启示作者:张琼王立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12期摘要:《黄帝内经·素问》在开篇的《上古天真论》中讨论养生长寿的意义和方法,本文从“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方面探讨了《上古天真论》中的养生思想及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启示。
关键词:《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养生现代生活方式启示中医,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为炎黄子孙疾病的治疗和身体的保健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黄帝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该书的问世,奠定了华夏医药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数千年来一直被奉为医药经典、养生宝典,至今仍然指导着中华医药的学术研究和临床治疗。
养生,又称为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
《黄帝内经·素问》在开篇的《上古天真论》中讨论养生长寿的意义和方法,以及肾藏五脏精气,五脏精气在人的生长、壮盛、衰老、终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有一段对比了上古之人和“今时之人”在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笔者认为当时之人和今時之人在不良生活习惯方面有相似点,可以引以为戒,且上古之人的生活习惯值得借鉴,故作简单讨论。
一、上古之人生活方式上古,指远古时代。
王冰注:“玄古也。
”玄者,远也。
上古之人的生活方式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法,指的是取法,效法。
阴阳,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在这里指的是天地变化的规律。
法于阴阳就是说要按照天地变化的规律来做事情。
术数,指的是各种技术,数字里面也有阴阳,我们在选择日子,选择时辰,选择这个自己的吉祥数字等,都可以去调整阴阳,术,在这就指的是技术,职业等,人选择职业一定要谨慎。
黄帝之问——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黄帝之问——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黄帝之问
——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刘向军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
这是《黄帝内经》开篇第一句。
皇帝战蚩尤,人们历来这样说,想来黄帝历史上应该确有其人。
黄帝是个什么样的人?《黄帝内经》一书对他做了上述的描写。
既然是“经”,我们就姑且相信这些描写都是真的,而且,历史上那些天才的人物也确实是有的。
“生而神灵”,这是对黄帝其人的概括,他是天地精华之所凝聚,是上天派到人间的神。
中华民族应该有这样一个神圣的始祖。
他神灵的表现是什么呢?“弱而能言”,这是说皇帝的语言天赋很发达,当然他也是绝顶聪明,在很小的时候就善于言谈。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神灵天赋表现得日益充分,他敏捷、聪慧而又朴实,所以他最终成了天下的王。
作为统领天下的黄帝,他最关心的是什么呢?他最关心的是如何长命百岁。
黄帝询问的对象是岐伯,按道理这本书应该叫做“岐伯内经”。
不过从黄帝所问的内容和黄帝的过人天资来看,黄帝显然也是一个大神医,谓之“黄帝内经”当然也是可以的。
然而,虽然这是经书,但我还是疑心:历史上的黄帝是否真的问过这些养生长寿的事情?假托黄帝之名以言医理,这恐怕是历史的真实吧。
但是,也许“生而神灵”一统天下的黄帝,果真在医学领域里也卓有建树,在关心百姓健康方面也颇为用心,这也未尝不可。
不管怎么说,因了黄帝之问,《内经》拥有了更崇高的地位,这是肯定的。
2022.3.9。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之上古天真论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之上古天真论《黄帝内经》读书笔记之上古天真论【导读】本篇“天真”,有两层意思,⼀个幼⼉的天然童真,⼆是先天真⽓。
本章分为四部分来读:1、黄帝的⼀⽣2、⼈如何活过百岁3、男⼈、⼥⼈的天癸4、得道之⼈的四层境界第⼀部分:黄帝的⼀⽣昔在黄帝,⽣⽽神灵,弱⽽能⾔,幼⽽徇齐,长⽽敦敏,成⽽登天。
这⼀段是说黄帝的⼀⽣,也是我们⼈的⼀⽣的五个阶段的奥秘。
“⽣⽽神灵”,不单是说黄帝⽣⽽神灵,我们所有⼈都是⽣⽽神灵的。
⼈⽣第⼀个阶段:⽣⽽神灵。
婴⼉出⽣时,⼿是握着拳头的,是怎样握着呢?就是握固的状态,⼤拇指压的⽳位,是少府⽳,这是⼼经的⽳位。
内经说“⼼主神明,⼼藏神”,说明⼈出⽣时神是很⾜的,这点⽼⼦也说过,婴⼉的第⼆个秘密,“⾻弱筋柔⽽握固”,婴⼉的筋⾻是最柔弱的,可握起的拳头最坚固。
⼈是攥着拳头来,撒⼿⽽归。
从某种意义上说,⽣命的过程就是神⽓逐渐消亡的过程。
⽣命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神⽓,养⽣最重要的是养什么,养神⽓。
【延伸】养⽣⼩窍门之握固,平时可握固,四指反复捏⼤拇指,按摩⼿掌中⼼经,⼼包经,肺经的⽳位,养神健⾝。
同玩核桃,滚球同理。
⼈⽣第⼆阶段:弱⽽能⾔柔弱的时候能说话。
⼩孩⼦追问哲学问题(⽐如,我从哪来之类的问题),也是保持初⼼,保持童真之⼼,才会幸福。
⼈⽣第三阶段:幼⽽徇齐徇==迅,齐==疾。
幼⼩的时候⾏动迅速,快捷。
⼩孩⼦⾏动是迅速的,让取什么东西⼲什么事⽴刻就去做,不顾⼀切去做,长⼤了就顾计的多了,就没这么迅速了。
刚出⽣,会说话,会做事。
⼈⽣的前三个阶段,就是天真,⼩孩⼦的那种天然,率真,单纯,质朴,⼈只有保持这份天真,才能健康长寿。
这是天真的第⼀个意思。
⼈⽣第四阶段长⽽敦敏长⼤了之后呢,敦厚,敏锐。
实际的意思也是保持这份天真,才能到第五个阶段.⼈⽣第五阶段:成⽽登天当然我们不能⼈⼈都做天⼦了,从⽣命的⾓度看,天是指天年的意思,天年就是⼈超过百岁正常的寿命,这是时间上的天。
空间的天,就是⼈⽣的健康,快乐的最⾼境界,关键就是保持这份天真第⼆部分:⼈如何活过百岁乃问于天师⽈:余闻上古之⼈,春秋皆度百岁,⽽动作不衰;今时之⼈,年半百⽽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将失之耶?岐伯对⽈:上古之⼈,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