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心描述原则

合集下载

岩心描述

岩心描述

钻孔描述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地质勘察岩心鉴定和描述

地质勘察岩心鉴定和描述

地质勘察岩心鉴定和描述一.土的分类和定名(一)、土的分类——按颗粒粒径大小1.漂石(块石)漂石(浑圆、圆棱)或块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d>800 中400<d≤800 小200<d≤400;2.卵石(碎石)卵石(浑圆、圆棱)或碎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60<d≤200 中40<d≤60 小20<d≤40;3. 圆砾(角砾)圆砾(浑圆、圆棱)或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10<d≤20 中5<d≤10 小2<d≤5;4. 砂粒砂粒粒径(mm)粗0.5<d≤2 中0.25<d≤0.5 细0.075<d≤0.255. 粉粒粒径(mm)0.005<d≤0.0756. 黏土粒粒径(mm)d<0.005(二)、土的定名——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2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3.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4.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5.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6.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7.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8.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9.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 10.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11.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三)、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1.黏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黏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2.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比黏土较粗的短土条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土条、土球(四)、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含漂(块)石土、卵(碎)石土、圆砾(角砾)土、砂土,分为稍湿、潮湿及饱和稍湿—呈松散状,手摸时感到潮,饱和度Sr 50%潮湿—手捏时手上有湿印,Sr=50-80%饱和—空隙中的水可自由流出(地下水位以下),Sr>80%3、粉土潮湿程度的划分稍湿—天然含水率w<20%潮湿—天然含水率w=20-30%饱和—天然含水率w>30%4、土的潮湿程度在钻孔中的表达方法黏性土砂性土、粉土、碎石类土坚硬稍湿硬塑、软塑潮湿流塑饱和(1)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四类1.密实—钻进困难,给进震动厉害,孔内响动大,孔壁稳定,不易坍垮。

钻井岩心描述内容和方法

钻井岩心描述内容和方法
对于不是气顶的湿气岩心,在岩心刚出筒时,可以 明显看出岩心呈浅棕黄色或浅黄色,过一段时间后, 由于岩心内的轻质组分挥发,岩心呈白色或灰白色, 此时已完全看不出含气特征。
对于凝析气藏的岩心,因含少量凝析油,岩心多呈 棕灰、浅灰棕色等,岩心久放后颜色变化不大。
钻井岩心描述内容和方法
2.成分
成分的描述方法、内容分为颗粒和填隙物(胶结物、 杂基)
8.若岩心断面有磨损时,在长度栏中用“ ”符 号表示,在符号上面标出距顶位置。如1.68m表示 在距顶1.68m处岩心有磨损。
钻井岩心描述内容和方法
2.岩心描述的顺序
一般有两种顺序,即由下至上和由上至下,前 者指从最后一盒最后一块开始,向上进行描述, 为由老到新的描述顺序;后者正好相反,从第一 块开始,向下进行描述,为由新到老的描述顺序。 一般采用由上至下的顺序进行描述。
(3)通过对岩心的观察、分析可以发现油、气层, 并对岩心的含油、气、水产状进行观察描述。
(4)研究生油层特征及生油各项指标。
(5)搞清油层分布,合理划分油层组、砂岩组和 小层。
钻井岩心描述内容和方法
(6)研究储集层的储油物性(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 度),建立储集层物性参数图版,确定和划分有效厚度 和隔层标准,为储量计算和油田开发方案设计提供可 靠资料。
钻井岩心描述内容和方法
二、岩心的基本知识
▪ 岩心收获率 ▪ 岩心编号 ▪ 岩心长度记号 ▪ 盒装岩心的排列
钻井岩心描述内容和方法
1.岩心收获率
岩心收获率=(本次实取岩心长度/本次取心进尺) ×100%
岩心收获率在理想情况下,应为100%,但取心过程 常受到岩心的岩性、地质条件(如裂缝发育情况)、钻 井过程中的磨损等因素的影响,岩心收获率会出现小于 100%或大于100%的情况。

碎屑岩岩心描述细则要求

碎屑岩岩心描述细则要求

碎屑岩岩心描述细则要求1定名:采用“颜色+含油气产状+岩性”的顺序定名。

(1)均一碎屑岩定名及分类a凡主要粒径在75%以上时为均一碎屑岩。

b分类标准见下表2-1。

(2)不均一的碎屑岩复合定名原则。

a 定名时后面为主要的,前面为次要的,最前面为更次要的。

b复合名称,一般不超过两种,即同一粒径颗粒含量超过50%者定为主要名称,50%~25%者定为次要名称,25%~5%者,为更次要名称(可不参加定名,而进行描述)。

c砂岩、砾岩的次要名称:细粒为主,粗粒次之,用“状”表示,如砾状砂岩,中粒状细砂岩等。

粗粒为主,细粒次之,以“质”表示,如砂质小砾岩、泥质粉砂岩等。

主次粒级数量相差较大,更次级的名称用“含”表示,如含砾泥质粉砂岩、含膏粉~细砂岩等。

表2-1 碎屑岩分类标准d不同粒径、颗粒百分比相近得者,一般用“~”符号联接,如砂粒各近50%(50%±5%)则定名粉~细砂岩,或细~粉砂岩。

e砾石含量5%~25%,砂粒含量有超过50%者,可定名为含砾(粉、细、中)粗砂岩,如果两种粒级含量相近者,是定名为含砾粉~细(中~细)砂岩。

f特殊岩性定名,岩石中含某一种特殊矿物、特殊成分或特殊沉积结构,其所占数量超过15%或面积超过20%者,可以此特殊矿物、特殊成分或特殊沉积构造而定名。

如鲕状砂岩、含黄铁矿细砂岩、碳质中砂岩、凝灰质细砂岩等。

(3).填隙物参与复合定名的情况:填隙物包括杂基及化学胶结物,即广义上区别于碎屑颗粒的胶结物,其含量50%~25%者,用“质”表示。

a粘土矿物含量25%~50%,参与质定名的,如:泥质(粗、中、细、粉)砂岩、高岭土质(粗、中、细、粉)砂岩、含砾泥质细砂岩、泥质小砾岩等。

b白垩土为弱固结的粉末状方解石,在成岩作用差,埋藏不深的地层中,难以结晶固化。

作为碎屑的填隙物,如含量为25%~50%,则可定名为白垩土质(粗、中、细)粉砂岩、白垩土质砂砾岩、白垩土质小砾岩。

c化学胶结物含量25%~50%参与质定名的,常见的有碳酸盐、硫酸盐、硅质(蛋白石、玉髓)、铁质等,如灰质(粗、中、细、粉)砂质、云质(粗、中、细、粉)砂岩、膏质粉砂岩、硅质中砂岩、铁质细砂岩等。

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铁路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一.土类岩心的鉴定和描述(一)黏性土、粉土岩心的鉴定和描述1.土的名称:黏性土类的黏土(塑性指数I p<17)、粉质黏土(塑性指数10<I p≤17)和粉土(塑性指数I p≤10,且粒径∮>0.075mm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的土)等;2.土的颜色:一般为复色,次色在前,主色在后;3.黏性土的塑性状态、粉土的潮湿状态,成层性,质地强度:黏性土的塑性状态分为坚硬(液性指数I L≤0),硬塑(液性指数0<I L≤0.5),软塑(液性指数0.5<I L≤1),流塑(液性指数I L>1);粉土的潮湿程度分为稍湿(天然含水率w<20%),潮湿(天然含水率20%≤w≤30%),饱和(w<30%);粉土的密实程度按孔隙比(e)分为密实(e<0.75),中密(0.75≤e≤0.9),稍密(e>0.9),4.夹杂物:成分,含量百分比,粒径,形状等;无夹杂物则描述土质均一或质纯;5.其它:如搓条,滑腻感,斑纹,干裂,虫孔,嗅味等。

(二)砂类土岩心的鉴定和描述1.土的名称:砾砂(∮>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25~50%),粗砂(∮>0.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0%),中砂(∮>0.2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0%),细砂(∮>0.07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85%),粉砂(∮>0.07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0%);2.土的颜色:一般为复色,次色在前,主色在后;3.潮湿程度:根据砂类土的饱和度S r划分,稍湿(S r≤50%),潮湿(50%<S r≤80%),饱和(S r>80%);4.密实程度:砂类土密实程度按标准贯入锤击数N或相对密度Dr划分,密实(N>30),中密(15<N≤30),稍密(10<N≤15),松散(N≤10);5.颗粒成分及其含量百分比;6.颗粒大小,形状及级配情况(均匀性);7.夹杂物及其百分比:如砾石、黏性土、腐植物等;(三)碎石类(碎、块、卵、漂石;圆砾、角砾)土岩心的鉴定和描述1.土的名称:卵石土,碎块石,漂石土,块石土,圆砾土,角砾土等;2.土的颜色:一般为复色,次色在前,主色在后;3.潮湿程度:根据砂类土的饱和度S r划分,稍湿(S r≤50%),潮湿(50%<S r≤80%),饱和(S r>80%);4.密实程度:密实,中密,稍密,松散5.颗粒成分及其含量:石质与土质名称,各占含量百分比;6.颗粒形状及大小:指碎石类土中石质块体的磨圆度(分浑圆,圆棱,次尖棱,尖棱状)及块径尺寸等;7.颗粒级配及分布情况:指颗粒有无排列和分布规律,颗粒的均匀性,分选性,分布呈层状或透镜状、尖灭状等;8.颗粒的风化程度:全风化(W4),强风化(W3),弱风化(W2),微风化(W1)等;9.夹杂物及其含量:如黏粒,砂,树皮草根,腐木,结核等及其含量;对成韵律沉积的土层,当薄层与厚层厚度之比为1/10~1/3时,宜定名为“夹层”,厚层的土名写在前面,如黏土夹粉砂层;当厚度之比大于1/3时,宜定名为“互层”,如黏土与粉砂互层;当厚度之比小于1/10,且有规律多次出现时,宜定名为“夹薄层”,如黏土夹薄层粉砂。

岩芯编录参考资料

岩芯编录参考资料

岩芯编录参考资料野外记录要点1)粉质粘土:一般描述颜色,状态,夹含物。

土质结构特征(均质程度或夹层,互层夹薄层)。

状态:流塑、软塑、可塑、硬塑、坚硬。

夹含物:铁锰质斑状黑色结***及浅绿色高岭土成份局部地区夹碎石,砂石颗粒(粒径较小,并夹腐植物)【颜色描述为褐色、暗黄、灰色、黄褐色、】2)粉土:描述颜色,状态(稠度)湿度,夹含物,土层结构。

切面光泽,韧性。

摇振反应。

状态同粉质粘土不可搓条,湿度同粉质粘土。

夹含物:腐蚀物。

摇振反应:取少量粉土搓成小球在手掌中摇晃,如有水溢出表示摇振反应较高,无水则低。

3)残积土:颜色,状态,夹含物。

状态:软塑、可塑、硬塑夹含物一般为夹铁锰质结***,及少量钙质及砂质物。

4)砾石层:颜色可有可无,密度,粒径,砾石的主要矿物,磨园度,级配,硬度。

密度——N63.5<5松散、N63.5在5~10为稍密、N63.5在10~20为中密、N63.5>20为密实。

5)粉砂:颜色,密度,湿度,夹含物。

密度0<N<10松散、10<N<15稍密、15<N<30中密、N>30密实。

湿度:在地下水位以下为饱和。

夹含物质:母片夹腐蚀物质,局部夹碎石。

6)岩石:颜色、采取率、岩石成分、层理特征、(节理),裂隙情况,岩芯完整程度,力学表观程度,钻进漏水或快慢的情况。

颜色:次色加主色,三色以上为杂色。

岩石成分:长石、石英、云母碎屑等。

风化程度:强、中、微、无风化阶段。

RQD?**胁扇⊙倚敬笥?0cm岩芯之和与总进尺商的百分比。

现场可进行填写有效长度LO,然后再计算:100%-90%好,90%-75%¥较好,75%-50%较差,50%-25%差,小于25%很差。

岩石采取率?**胁扇⊙倚境ざ群陀胱芙呱痰陌俜直龋Q也愕牟扇÷室话悴坏陀?0%、破碎岩层一般不低于65%。

7)岩芯完整程度的描述:长柱状L>40cm岩体完整、短长柱状20<L<40、短柱状10<L<20较破碎饼状\扁柱状3<L<10cm破碎、碎裂状\砂状L<3cm很破碎。

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铁路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一.土的分类和定名(一)、土的分类——按颗粒粒径大小1.漂石(块石)漂石(浑圆、圆棱)或块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d>800 中400<d≤800 小200<d≤400;2.卵石(碎石)卵石(浑圆、圆棱)或碎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60<d≤200 中40<d≤60 小20<d≤40;3. 圆砾(角砾)圆砾(浑圆、圆棱)或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10<d≤20 中5<d≤10 小2<d≤5;按铁路工程新规范,定名时须分出粗圆(角)砾土(20<d≤60mm)和细圆(角)砾土(2<d≤20mm)。

4. 砂粒砂粒粒径(mm)粗0.5<d≤2 中0.25<d≤0.5 细0.075<d≤0.255. 粉粒粒径(mm)0.005<d≤0.0756. 黏土粒粒径(mm)d<0.005(二)、土的定名——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2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3.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定名为粗(角)圆砾土;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定名为细(角)圆砾土;4.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5.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6.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7.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8.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9.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10.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11.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岩心描述

岩心描述
返回目录
– 不渗:水滴表面呈珠状湿润角大于90度, 不渗入。
– 微渗:水滴呈椭圆状湿润角在60-90度之间, 肉眼不见渗入。
– 缓渗:滴水后水滴向四周缓慢扩散,水滴 无润角或呈扁平状,肉眼可见慢渗。
– 速渗:滴水立即扩散,较快渗入岩石。
返回目录
• ③ 塑料袋密闭试验
• 试验方法:取岩心中心部分4×3×2cm的一块 岩样,装入塑料袋中密闭,置太阳下或暖气片上 30min,观察袋壁水珠情况。
返回目录
二 准备工作
(1)工具准备。包括:岩心盒、劈样机、荧光 灯、塑料袋、浸水盆、试管、滴瓶、氯仿、丙 酮、清水、镊子、小刀、标准定性滤纸、PH试 纸、分析或电子天平、显微镜、放大镜、玻璃 纸、石蜡、细绳、石蜡锅、煤油箱、绘图笔、 直尺、计算器、包样纸和线、岩心标签、5%稀 盐酸、透明标准计算纸等。
返回目录
• g、碳酸盐岩薄片2块/米,岩化1块/米, 岩性变化增选样品。
• h、砂岩含盐量样品1块/米。 • I、一般泥岩在地层分界附近采集微古生
物及光谱、粘土分析样品,间距1块/2米。 • j、生油层样品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进行
返回目录
• 7、用干棉纱或棉布类擦去岩心表面钻井 液。(注意:含油、气岩心一律不洗, 太脏的岩心待选完分析样后清洗,不含 油、气岩心要洗干净)。
• 8、填写出筒观察记录。 • 9、用彩色笔按岩心从上到下的顺序编写
记号,丈量单块长度,计算岩心收获率 (保留到小数点后二位)。
• 10、根据设计要求及岩性确定采样位置, 其他人员按照标识逐块采取样品。
含水
微含水
不含水
直观
湿润
有潮感
干燥
塑料袋密闭试 验
雾状有水珠
雾状无水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岩心描述分段原则
凡长度大于5cm的不同岩性均需分段描述
岩石颜色、含油产状、层理结构和含有物有变化的均需分段
厚度小于5cm的含油、气岩心和特殊岩性,如化石、标志层等要分段描述
1.3 岩心描述原则
重点对含油岩心进行描述,除定名外,还要本着含油、气、水特征与沉积特
征并重的原则
对泥质岩类,一般只定名,对结构、构造及特殊含有物也要适当描述
2.1 岩心描述的内容
对于陆相碎屑岩沉积的砂质岩与泥岩相互沉积的地层,岩心常规描述主要内容有:
岩石类型
含油产状
颜色
层理结构构造
接触关系
化石及其它含有物
滴酸反应程度等内容
岩心编号
岩心编号用带分数表示:分数前面的整数代表回次号,分母为本回次中有编
号的岩心总块数,分子为本回次中第几块编号的岩心
如:某孔中第5回次,有5块编号的岩心,其中第3块编号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