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活动方案5篇

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活动方案5篇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活动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为“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教育”我校在20_年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了“红色经典诵读”活动。
二、活动过程1.班主任先对这个星期的推普周,作宣传,并倡导同学们说标准的普通话。
2.大家读一段绕口令,有些同学读得断断续续,一部分同学读得声情并茂,还有一些同学读得很溜。
3.老师出示岳飞的《满江红》给我们读。
齐读时,大家气势磅礴,好像自己真的是岳飞了,被岳飞的英勇与悲壮感动,都化在他的词里。
4.诵读完激情澎湃的《满江红》,教师又出示李清照的凄美哀婉诗词的《声声慢》,让同学们诵读。
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读出了词中的凄凉,把感动都融入到朗读中。
读出了词人的伤感之情。
而《长相思》这首词,我们又读出了纳兰性德的思乡怀亲之情。
这次班队会,我们的收获很大,诵读诗歌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并深深地陶醉在古代优美的诗词中。
三、活动结束此次活动,达到了:1、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
2、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诗人多了,了解的历史事件多了。
3、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
4、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活动方案【篇2】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文明办《关于“加强馆校衔接,共建第二课堂”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不断丰富我校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根据市教育局《如皋市中小学馆校衔接及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安排,结合我校七彩德育工作实际,学校决定在4月份开展“致敬先烈,献礼青春”红色教育活动,具体方案如下:一、活动主题致敬先烈,献礼青春二、活动时间4月8日(初定)三、活动地点中国红十四军纪念公园、青少年红军历史教育馆,城市规划馆、科技馆、博物馆四、活动目的1、通过参观中国红十四军纪念公园、青少年红军历史教育馆,让学生缅怀革命先烈,了解红军历史,接受心灵洗礼,感受今天生活来之不易,并传承红军精神。
明德小学“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明德小学“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激
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中国传统文
化的认同感,同时让每个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将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发掘学生的潜能,并促进学生成长。
二、活动时间
本次活动时间为五月十五日至五月二十日。
三、活动内容
1. 传统文化讲座:
请学校老师邀请资深的文化专家到校给学生讲授关于文化、历史、艺术等相关内容的讲座。
2. 传统文化活动体验:
利用学校的场地及设施,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如中国结、剪纸、书法等。
3. 传统文化展示:
五月二十日在学校礼堂举行中国传统文化作品展,让每个学生将自己所做的传统文化作品展示出来。
4. 团队建设:
将学校学生分为十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传统文化作品创作,增强团队协作与创作能力。
四、活动评估
1. 学生个人表现
对所有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个人评估,鼓励优秀表现的学生,激励其进一步发扬传统文化,也及时发现和帮助不足之处的同学,使其得到及时提升与改善。
2. 团队表现评估
对每个小组进行表现评估,鼓励团队协作创新,表彰最佳表现团队。
五、活动预计效果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发展学生的创作潜力和团队协作创新能力,加深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励广大师生积极投身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来。
小学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实施方案范文

小学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实施方案范文小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为迎接建党100周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引导中小学生认知红色文化、革命传统,培养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朴素感情,增强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志向,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二、活动对象全区中小学在校学生三、活动内容(一)加强革命传统美德教育1,通过推进文明校园、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广泛掀起学习革命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热潮。
感受忘我奉献、艰苦创业、团结拼搏的高尚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怀,不断加强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
2.通过开展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等活动,大力发扬和继承中华优秀革命传统,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乐观向上、谦虚谨慎、排除万难的精神和品质。
3.通过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等推进文明礼仪教育。
引导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
4,通过广泛开展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加深学生对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感悟,传承红色基因。
激励和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
(二)重视系列节日教育 1.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感思老师、感恩长辈”等关爱师长的道德实践活动。
2、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七夕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一学党史、知党思跟党走”系列教育活动。
积极挖掘革命传统中的德育元素,培育学生民族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3·利用六一儿童节、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为契机,引导广大师生缅怀革命先烈,了解党和祖国的发展史,不断增进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三)抓好传统经典诵读教育1,构建红色经典诵读体系。
传承民俗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传承民俗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一、挖掘馆内特色,开展系列社教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位于南京城南的南浦厅15、17、19号和大板巷42号,以甘熙宅第为馆址,是江南多进穿堂式建筑,俗称“九十九间半”。
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年历史。
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青少年教育场所面积为500平方米,是目前我国大中型城市中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
自建馆以来一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一方面发挥博物馆展示平台的优势,把民间艺术家、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请进馆内表演展示,让他们有个稳定的环境便于发展和交流;另一方面多年来开展的未成年人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也一直是民俗馆社会教育工作的重点。
(一)文博之夏——“我是小小传承人”“我是小小传承人”从2009年第一届发展到2017年第八届已经有超过5000名孩子走进这座大院,该主题夏令营活动主要包括组织营员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优秀的手工艺项目,聘请常驻馆内的各位国家和省、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授课教师,以各种非遗和民间手工艺项目为载体,融入老南京及当下实事热点元素,由传承人老师对营员们进行面对面的知识传授,手把手的技艺传授,营员们动手制作、实践,并对营员的作品进行评比,组织展览等。
这不仅大大丰富了我市中小学生的暑期文化生活,更是为热爱民俗文化的孩子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平台。
并且培养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民俗技艺的热爱,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了未成年人自觉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每期活动结束后,馆内工作人员及时邀请营员、家长及媒体参与夏令营的评议。
举办至今得到了南京市文广新局、南京市博物总馆、南京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除了共同承办单位的大力宣传以外,活动还得到了其他媒体的多角度报导,使得馆内的夏令营活动成为“南京文博之夏”中未成年人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得到未成年人和家长们的认可,具有广泛的社会认知度。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方案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国家繁荣、稳定的重要保障。
为了充分展示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宣传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我们将在每年的六月开展主题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月教育活动,全面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推动中小学生民族精神的增长。
二、活动内容1.主题班会开展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要求班主任充分发挥班会的作用,通过组织班会课、主题讨论、读书报告、文艺演出等形式,让中小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民间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倡导爱国主义、民族团结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2.主题知识竞赛开展以“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华,汲取优秀民族文化营养”为主题的知识竞赛。
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让中小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各个民族的习俗和风情、文艺、传统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以多种形式的比赛,如文化知识、语言文学、文史哲学、美术书法、传统手工、音乐舞蹈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文化自信心。
3.图书馆读书月活动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推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活动。
每个班级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读相关的书籍、资料等,并适时推荐一些充满民族文化特色、寓教于乐的读物,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
4.文艺活动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各民族的文化多样性的诗歌、朗诵、书法、绘画等文艺形式的活动。
学生们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意,充分表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5.旅游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去文化名城、古镇、名胜古迹等进行实地考察、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人文、风俗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底蕴。
三、活动效果1.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文化素养。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活动总结6篇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活动总结6篇篇1在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日子里,我们成功举办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通过精心策划与组织,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活动背景与目标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
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我们精心策划了这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通过亲身实践,传承与弘扬这一人类瑰宝。
二、活动内容与形式1. 传统文化讲座:我们邀请了多位知名学者,为学生们带来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彩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文化、中华武术等多个方面,让学生们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 传统文化体验营:我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验营活动。
学生们在专业导师的带领下,亲身体验了书法、绘画、剪纸等传统艺术,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我们还安排了传统节日体验环节,让学生们亲手制作月饼、包饺子等传统美食,共同庆祝传统节日。
3. 传统文化竞赛:为了检验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掌握程度,我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竞赛活动。
竞赛内容包括传统文化知识问答、传统艺术表演等,让学生在竞争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活动成果与影响1. 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许多学生在活动后表示,他们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并决心为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传统文化的知识,更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了综合素质。
通过书法、绘画等传统艺术的体验,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了锻炼。
3. 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本次活动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2024年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2篇)

2024年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____年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逐渐受到重视。
为了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我们计划在____年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二、活动目的1.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2.提供一个展示学生才艺的平台,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加他们的社交能力;4.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三、活动内容1.举办文化展览在学校的展览厅或多功能教室内,设置展板、文物、图片等展示民族文化的内容。
可以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们解说,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2.召开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就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特点等方面进行讲座,让学生们更加深入了解和认识民族文化。
3.举办民族音乐会邀请各个民族的音乐家和音乐团体来校演出,展示各个民族的音乐风格和特色,同时也可以设置学生自编自演的节目,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和展示自己的才艺。
4.开展民族服饰展览和穿越活动提供各个民族的传统服饰供学生们欣赏和体验,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们参与民族服饰的设计和制作,展示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举办舞蹈比赛和艺术展示组织学生们参与舞蹈比赛,展示各个民族的舞蹈风格和特点。
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们参与绘画、剪纸等艺术创作活动,展示他们的艺术才华。
6.举办民俗游戏和体育比赛组织学生们参与各个民族的传统游戏和体育比赛,增加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7.开展丰富多彩的美食节组织学生们体验各个民族的美食,了解和感受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也可以组织学生们参与美食制作比赛,展示他们的烹饪才华。
四、活动时间本次活动预计在____年的五月份进行,持续一个月的时间,具体活动时间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
五、活动组织与推广1.活动组织活动需成立一个组织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担任主任,学校的文化部门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其他老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执行。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总结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总结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总结1为贯彻落实上级《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组织开展了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是基础教育系统、语言文字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工作。
我校高度重视,首先召开动员大会,认真学习了上级文件精神,成立了本次活动的`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积极活动我校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开展了以下活动:1、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之小小百家讲坛。
通过讲述孟母断机杼、董仲舒勤学等经典故事,举行《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名著集体诵读活动,组织《继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主题演讲活动,鼓励学生传承中华美德,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之墨香书法展示。
我校落实《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促进学生书法教育扎实开展,激发和培育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感受书法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开展墨香书法展示活动。
向学生介绍颜、柳、欧、赵等书法名家的作品,启发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书法的魅力和精彩,指导学生练习、临摹钢笔字帖、毛笔字贴,展示优秀作品,激励学生上进。
3、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之寻访红色足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我校通过:讲述《抗日英雄王二小》、《刘胡兰英勇就义》等红色故事。
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民族精神,从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系统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一:民族文化采风
主要内容: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和师生社会实践,走访各地博物馆或采访当地群众,采集当地民谣、民俗,组织摄影、DV、撰写手记和采访心得等比赛,深入挖掘各地民族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展示文化内涵,彰显文化魅力,加深广大师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
时间:2012年6月---10月
活动二:民族文化书情
1、“翰墨书情”----书法绘画比赛
主要内容:以《诗经》等经典作品为创作对象,结合民族传统节日,进行书法、篆刻、绘画、剪纸等传统艺术比赛,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推动民族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时间:2012年3月---7月
2、“民族文化感悟”----读书征文活动
主要内容:以弘扬民族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开展“民族文化感悟”读书征文活动,展示当代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情实感和深刻理解。
时间:2012年4月---6月
活动三:民族文化诵扬
1、“传承中华文化,展现汉字魅力”----上海市汉字传人文化创意活动
主要内容:举办上海市汉字传人文化创意活动,评选大中小学“汉字传人”,打造汉字文化创意品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展现文字独特魅力。
时间:2012年3月---12月
2、“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
主要内容:依托名师工作室开展经典诵读研究,推荐经典阅读书目,组织本市广大师生经典名篇诵读比赛、大中小学生集体诵读比赛,培育师生读书习惯,营造阅读经典的良好校园氛围,建设书香校园。
时间:2012年3月---12月
活动四:民族文化演绎
主要内容:依托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开展民族文化联演活动。
各学校结合学科优势,深入挖掘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凸显民族、民俗特色,开展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艺演出,立足校园,辐射社会,以更丰富的内涵、更立体的形式演绎和展示民族文化,展示当代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时代风采。
时间:2012年4月---12月
活动五:民族文化研讨
1、“名家眼中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系列讲座
主要内容:结合读书文化节和博雅讲坛,开展名家巡讲活动,深入进行宣传教育和思想引领,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社会变革、传承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时间:2012年3月---11月
2、“文化传承与创新”----学校教育论坛
主要内容:研究学校教育在传承人类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和推进文化创新等方面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对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引领功能,不断拓展学校教育内涵。
时间:201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