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编织设计

合集下载

手工编织绳子课程设计

手工编织绳子课程设计

手工编织绳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手工编织绳子的基本概念、工具和材料。

2. 学生能掌握至少三种基本的编织技巧,并能运用这些技巧完成一个编织作品。

3.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编织绳子在不同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熟练运用各种编织工具,进行手工编织操作。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学生能通过团队合作,学会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传统手工艺产生兴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2. 学生在编织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3. 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并在创作过程中学会珍惜和节约资源。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手工编织绳子课程,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编织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课程设计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结合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特点,通过具体实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编织技巧。

同时,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心理需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教师可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导入:介绍编织绳子的历史背景和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章节:《手工艺术》第三章“绳艺的魅力”。

2. 基本知识:讲解编织绳子的基本概念、工具和材料,使学生掌握编织的基础知识。

教材章节:《手工艺术》第四章“认识编织工具和材料”。

3. 编织技巧:教授至少三种基本的编织技巧(如平纹编织、斜纹编织、绳结编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编织技能。

教材章节:《手工艺术》第五章“编织的基本技巧”。

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分组完成一个编织作品,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章节:《手工艺术》第六章“动手实践:编织作品”。

《手工工艺毛线编织》教案、教学设计

《手工工艺毛线编织》教案、教学设计

《手工工艺-毛线编织》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毛线编织的基本概念、工具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手工艺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毛线编织的基本概念:毛线、编织、针法等。

2. 毛线编织的工具:编织针、剪刀、毛线等。

3. 毛线编织的基本针法:起针、平针、挑针、收针等。

4. 简单编织实例:编织小挂件、围巾、帽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毛线编织的基本概念、工具和针法。

2. 教学难点:编织技巧的运用,编织实例的制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毛线编织的基本概念、工具和针法。

2. 示范法:展示编织技巧和实例制作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制作编织作品。

4. 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心得,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手工艺,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毛线编织的基本概念、工具和针法。

3. 示范:展示编织技巧和实例制作过程。

4.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制作编织作品。

5. 交流:学生之间交流心得,解决问题。

6. 总结:点评学生作品,总结毛线编织技巧。

7. 拓展:鼓励学生创新,尝试制作不同类型的编织作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完成度:考察学生对编织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2.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情况。

3. 学生创新意识:评价学生在作品中的创新元素和独特见解。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毛线编织教程、图解等。

2. 工具:编织针、剪刀、毛线等。

3. 示范作品:各种编织实例。

4. 辅助材料:图片、视频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共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第1-2课时:讲解毛线编织的基本概念、工具和针法。

第3-4课时:示范编织技巧和实例制作过程。

第5-8课时:学生动手操作,制作编织作品。

第9-10课时:学生之间交流心得,总结编织技巧,展示作品。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安全使用工具,避免尖锐物品造成伤害。

幼儿园大班手工编织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手工编织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手工编织教案设计【幼儿园大班手工编织教案设计】1. 引言手工编织是幼儿园中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大班阶段,幼儿编织的技能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可以尝试更复杂的编织活动。

本文将为您设计一份幼儿园大班手工编织教案,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2. 目标通过本次手工编织教学,我们的目标是:- 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提升幼儿对颜色、形状和纹理的感知能力;- 培养幼儿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3. 教学准备为了顺利开展手工编织教学,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准备工作:- 彩色毛线/纱线;- 编织工具,如棉线织蛮、编织板等;- 彩色纸张、剪刀、胶水等辅助材料;- 准备幼儿园大班的教室或手工创作区域;- 提前了解幼儿的编织基础和兴趣,以便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活动。

4. 教学步骤4.1 引入活动利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图片或视频,向幼儿介绍手工编织的概念和魅力。

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期待接下来的编织活动。

4.2 技能示范在开始实际编织之前,通过示范将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毛线编织成小样品。

解释每个步骤,强调正确握持编织工具的姿势和操作技巧。

鼓励幼儿观察,提问并参与示范过程中的讨论。

4.3 练习基础编织让幼儿尝试基础的编织技巧,如平纹编织或十字编织。

提供适当的毛线和编织工具,并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来熟练掌握。

在此阶段,教师应密切关注每个幼儿的进展,并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

4.4 尝试进阶编织在幼儿熟练掌握基础编织后,可以引导他们尝试更复杂的编织设计,如编织毛绒玩具、手链或小挂饰等。

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并提供适当的素材和工具支持。

4.5 展示和分享设置展示区域,在幼儿完成编织作品后,让他们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鼓励幼儿互相欣赏、评论和表扬对方,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分享精神。

5. 总结及观点分享通过本次手工编织教学,幼儿不仅掌握了基础编织技巧,还培养了对颜色、形状和纹理的感知能力。

《手工编织》综合实践活动课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手工编织》综合实践活动课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手工编织》综合实践活动课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手工编织综合实践活动课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手工编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和耐心。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手工编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介绍。

2. 制作简单的手工编织作品。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手工编织作品和介绍编织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步骤,让学生了解如何开始编织。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制作简单的编织作品,如手链、织带等。

4. 分享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和感受。

5. 总结归纳: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强调编织的重要性和乐趣。

四、教学资源1. 手工编织工具和材料。

2. 手工编织作品的展示。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手工编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二、教学内容1. 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2. 制作不同的手工编织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手工编织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介绍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步骤,让学生了解如何开始编织。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动手制作不同的编织作品,如手链、织带、毛线小动物等。

4. 分享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和感受。

5. 团队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大型的编织作品,如编织地毯或装饰品。

6. 总结回顾: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强调编织的重要性和乐趣。

课堂实录导入教师展示一些精美的手工编织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教师介绍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步骤,让学生了解如何开始编织。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动手制作手链。

分享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手链作品,并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和感受。

手工编织教案大班

手工编织教案大班

手工编织教案大班教案标题:手工编织教案(大班)教学目标:1. 通过手工编织活动,培养大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专注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 通过手工编织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教学准备:1. 手工编织材料:彩色纱线、编织工具(如编织机、编织环等)2. 教学辅助工具:图片或视频展示手工编织的过程和成品示例。

3.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手工编织。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手工编织的成品示例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对手工编织的兴趣。

2. 向学生介绍手工编织的定义和常见的编织工具。

实施活动:3. 分发手工编织材料,并向学生展示如何正确使用编织工具。

4.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纱线,开始进行手工编织。

5. 在学生进行手工编织的过程中,观察他们的动作和技巧,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6. 鼓励学生在编织过程中尝试不同的编织方法和图案,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7. 引导学生在编织过程中互相交流和合作,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成果。

总结活动:8.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手工编织作品,并鼓励他们分享完成作品的心得体会。

9.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果。

10. 引导学生思考手工编织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将手工编织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继续进行手工编织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技能。

2. 组织学生参观手工编织相关的展览或工作坊,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

3. 鼓励学生制作手工编织作品送给亲友,分享自己的成果和喜悦。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手工编织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手工编织作品,评估其创造性和技巧水平。

3. 与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对手工编织活动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调整手工编织活动的难易程度和教学方法。

2. 通过观察和评估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学校课程教学设计(手工编织)

学校课程教学设计(手工编织)
教学内容
冰河世纪2
教学时间
第2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说说你看过的外国动漫电影
二、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三、小组交流各自喜欢的外国动漫电影
四、猜想一只松鼠,一颗松果会带来什么?
五、引出《冰河世纪2》观看前30分钟。
六、谈谈你最喜欢《冰河世纪2》中的谁?为什么喜欢他?最不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不喜欢?
七、说说《冰河世纪2》中你觉得最让你意想不到的情节是哪个?要是你你会怎么做。
教学内容
猫和老鼠
教学时间
第15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说说你看过的外国动漫电影
二、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三、小组交流各自喜欢的外国动漫电影
四、猜想一只猫,一只老鼠会带来什么?
五、引出《猫和老鼠》观看前30分钟。
六、谈谈你最喜欢《猫和老鼠》中的谁?为什么喜欢他?最不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不喜欢?
七、说说《猫和老鼠》中你觉得最让你意想不到的情节是哪个?要是你你会怎么做。
教学内容
功夫熊猫
教学时间
第27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述已经看过的《功夫熊猫》
二、小组交流汇报
三、猜想后面会怎么样?
四、引入今天的动画片《功夫熊猫》
五、观看《功夫熊猫》30分钟到60分钟。
六、谈谈《功夫熊猫》中的哪个情节是你没想到的?你愿以为故事会怎么发展,结果会怎样?
15.然后拐弯的时候不穿珠子,两根线从横边的珠子内孔穿过,到离拐弯处还有两颗珠子的时候,右手线开始穿两颗珠子。
16.把左右两根线在珠子当中多绕几圈,怎么美观,怎么牢固就怎么穿。只要把左右手线当中交叉后,穿回拉紧就可,多余的线头剪去。
教学内容
千与千寻
教学时间
第8、9课时

手工编织技术课程设计

手工编织技术课程设计

手工编织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手工编织的基本概念,如编织方法、材料选择和工具使用。

2. 学生能掌握至少两种手工编织技巧,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能了解手工编织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熟练运用基本编织技巧,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编织作品。

2. 学生能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学会创新编织方法,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在编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手工编织的兴趣,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学会互相尊重和欣赏。

3. 学生通过手工编织,培养耐心、细心的品质,锻炼意志力和毅力。

4. 学生能够关注环保问题,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作,提高环保意识。

本课程针对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手工编织的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评估中有的放矢,确保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 手工编织基本概念:包括编织的定义、分类、材料与工具的选择等。

- 章节关联:课本第二章“手工编织的基本知识”2. 基本编织技巧:教授平针、挑针、收针等基本技巧,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简单作品编织。

- 章节关联:课本第三章“基本编织技巧”3. 创新编织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至少两种创新编织方法,如花样编织、立体编织等。

- 章节关联:课本第四章“创新编织技巧”4. 手工编织作品制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编织作品。

- 章节关联:课本第五章“编织作品设计与制作”5. 环保意识与废旧材料利用:教育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编织创作。

- 章节关联:课本第六章“环保编织与废旧材料利用”6. 手工编织历史与文化:介绍手工编织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在不同文化中的体现。

幼儿编织手工麻绳教案设计

幼儿编织手工麻绳教案设计

幼儿编织手工麻绳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麻绳的制作原理和方法,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分享和互助。

二、教学准备。

1. 材料准备,麻绳、颜色彩虹线、编织工具等。

2. 教学环境,安静、明亮、宽敞的教室。

3. 教学辅助,教学PPT、教学视频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向幼儿展示一些编织好的麻绳制品,让幼儿猜测这些制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引导幼儿思考编织麻绳的原理和方法。

2. 讲解。

通过PPT或视频向幼儿讲解编织麻绳的原理和方法,让幼儿了解麻绳的制作过程和编织技巧。

3. 操作。

让幼儿动手尝试编织麻绳,老师可以先示范一遍,然后让幼儿跟着操作。

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编织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或造型。

4. 指导。

在幼儿编织的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幼儿掌握编织的技巧和方法,保证他们的作品质量。

5. 交流。

让幼儿展示自己编织的作品,让他们互相欣赏、交流,分享编织的心得和体会。

6. 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总结编织麻绳的方法和技巧,回顾自己的收获和成长。

四、教学反思。

1. 教学方法。

本教案采用了导入、讲解、操作、指导、交流和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幼儿在不同的环节中得到全面的教育。

2. 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要求安静、明亮、宽敞,有利于幼儿的集中注意力和动手操作。

3. 教学辅助。

教学辅助设备如PPT、视频等能够更生动形象地向幼儿展示编织麻绳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五、延伸活动。

1. 制作成品。

可以让幼儿将编织好的麻绳制品制作成各种小工艺品,如挂饰、手链、项链等。

2. 比赛活动。

可以组织编织比赛,让幼儿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编织技巧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实地体验。

可以组织幼儿到工艺品店或手工坊进行实地体验,让他们亲自参与麻绳制作的过程,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可以有效地引导幼儿了解麻绳的制作原理和方法,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其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工编织设计
从DIY废弃塑料瓶, 环保的利用中,加入 针织艺术,使废弃物 焕发新生。
废弃物采用瓶子,制作成
可放置各种笔类的笔筒。
1.废弃物素材应该选用硬质。 2.瓶型应该下围大于上围,利于 稳定笔筒。 3.环保为主,选材尽量来源于 生活废弃物。
瓶口太小,不利于做笔筒 1.啤酒瓶等玻璃瓶瓶口均小 2.普通矿泉水等塑料瓶硬度和重 量都太低,不足以支撑针织外包。 决定用脉动或者养乐多作为 选材。
用钩针给养乐多布置上小 外套,成为一个笔筒
针织方法: 起4辫子绕成圈, 钩出12个短针, 第2圈钩24个长针, 第3圈钩24个短针, 钩到合适的高度减3针, 钩2排,加3针, 再钩几排, 每行减2-3针直到结束 耳朵钩法:4辫子绕成圈,钩 12短针,再钩2排长针
其他瓶型
针织笔筒
其他瓶型

针织笔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