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斜颈推拿治疗及体会
小儿推拿心得体会

小儿推拿心得体会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用手指按摩和推拿儿童的身体以促进健康和治疗疾病。
在我学习和使用小儿推拿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小儿推拿是一门需要技巧和耐心的艺术。
孩子们的身体娇嫩,皮肤敏感,所以在进行推拿时,我们必须非常谨慎和细心。
我们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他们放松身心,才能更好地进行推拿。
有时候,孩子可能会感到不适或担心,我们需要安慰他们并解释推拿的好处与过程,以便让他们放心接受治疗。
其次,小儿推拿对于儿童身体的改善和健康有着很大的益处。
通过调整孩子的气血运行,推拿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五岁的孩子,他经常感到疲劳和食欲不振。
通过使用推拿技巧,我调理了他的脾胃,改善了他的消化系统功能,结果他的食欲大增,精力充沛。
这个案例让我明白了小儿推拿对于儿童的食欲和消化功能有着显著影响。
同时,小儿推拿还可以帮助儿童改善睡眠质量。
睡眠对于儿童的健康和成长非常重要。
然而,有些孩子可能会经历睡眠障碍,如夜间醒来,多梦等问题。
在我进行推拿治疗时,我会将重点放在孩子的头部和背部,通过按摩和轻柔的手法来促进他们的放松和入睡。
在治疗过程中,我观察到孩子们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他们的夜间醒来次数减少,睡得更深更香。
另外,小儿推拿还可以缓解儿童常见的症状和疾病。
儿童常常面临感冒、咳嗽、发热等问题,这些症状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不适。
通过对孩子的背部、胸部和腹部进行推拿,可以促进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免疫力,从而促进症状的缓解和康复。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八岁的孩子,他一直在咳嗽,咳嗽令他无法入睡。
通过对他的背部进行推拿,我放松了他的呼吸肌肉,并促进了他的呼吸道通畅。
在几次治疗之后,他的咳嗽明显减少,睡眠也大大改善。
最后,小儿推拿之于我,更是一种与孩子们交流和沟通的方式。
在进行推拿治疗时,我不仅仅是一个治疗者,更是一个朋友和倾听者。
孩子们会与我分享他们的生活、喜好和烦恼。
小儿斜颈的推拿治疗临床体会

阳 性 ,后 穹 窿 穿 刺 抽 出 2 ml 红 色 不凝 血 ,以 “ I性 宫 外 孕 0 暗 陈 E l 收 入 院 。完 善 各 项 检 查 后 行 剖 腹 探 查 术 ,术 中 见 腹 膜 紫 兰 色 , 腹 高 危 因 素 , 变 率 将 明 显 增 加 ,当 患者 年 龄 大于 4 岁时 恶 变 率 可 恶 0 腔多量暗红色不凝血 , 8 0 , 宫正常大小 , 约 0 ml 子 左附件正常 , 右 达 3 %,所 以预 防性 化 疗 是 必 要 的 ,术 后 严 密观 察 血 HC 7 G值 。 侧 输 卵 管 壶 腹 部 增 粗 , 一 约0 5m破 口 , 右 侧 输 卵 管 切 除 , 有 .c 行 左 参 考 文 献 侧 输 卵 管 结 扎 术 , 探 切 除 物 见 均 匀 小 葡 萄 状 胎 块 ,术 后 1日血 剖 HC 7 8 /(— u 1,0 8 6 6日病 理 回 报 右 输 9 管 水 泡 状 Gl8 u 10 5 /)2 0 年 月 p []郑 怀 美 , 产 科 学 . 三 版 . 1 妇 第 北京 . 民 卫 生 出版 社 ,9 2 人 1 9 ̄ 0 胎 块 , 养 细 胞 轻 度 增 生 。2 0 年 6 9E血 HC 3 u 1 滋 08 月 l G13 / ,该 患 1 0. 年 龄 4 岁 , 高 危 年 龄 , 予 预 防 性 化 疗 , 起 体 重 4 .k 5 属 给 晨 7 7 g,给 [】边 超 英 , 凤 贤 , 秀 清 . 卵 管 结 扎 术 后 盆 腔 脏 器 病 变 2 倪 张 输 予 MT 0 , X2 mg 日一 次 肌 注 ,共 5次 , 0 8 6月 1 20年 9日血 HC 9 观察 ,中国计 划生 育学杂志 ,19 ;1 ( ) 1 . G . 9 6 2 4 :2 9
儿童斜颈推拿手法

儿童斜颈推拿手法
嘿,各位家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儿童斜颈推拿手法这事儿。
你们想想看啊,那小宝贝的脖子要是有点歪斜,得多让人心疼呀!这时候,咱这推拿手法可就派上大用场啦。
咱先来说说怎么找到那个关键的部位。
就好像找宝藏一样,得仔细点儿呢!用手轻轻摸摸宝贝的脖子,感受一下哪里有点不一样,有点硬硬的或者紧紧的地方,那可能就是我们要“进攻”的目标啦。
然后呢,就可以开始推拿啦!动作要轻柔哦,可别像大力水手似的,把宝贝弄疼啦。
就像抚摸小猫咪一样,轻轻地揉一揉,推一推。
比如说,用大拇指在那个有问题的地方慢慢地转圈揉,这就像是给那个地方做个舒服的按摩。
再比如说,可以从脖子的一侧往另一侧轻轻地推过去,这感觉就像是给小脖子做个舒展运动。
哎呀,你说宝贝会不会觉得很舒服呀?
还有啊,咱在推拿的时候,可得注意宝贝的反应。
要是宝贝皱眉头或者想哭,那咱就得轻点啦,是不是?这就好比我们大人,要是有人给咱按摩太大力了,咱也不舒服呀。
而且哦,这推拿可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好的,得坚持呀!就像每天吃饭一样,要养成习惯。
每天给宝贝来那么一小会儿,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宝贝的脖子越来越正啦!
咱可别小看了这推拿手法,这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呢!不用吃药,不用打针,就能帮宝贝解决问题,多好呀!
所以呀,家长朋友们,要是发现宝贝有斜颈的迹象,别着急,别慌张,咱就用这推拿手法来试试。
就像那句话说的,办法总比困难多嘛!只要咱有耐心,有爱心,宝贝的脖子肯定能变得直直的,健健康康的!相信我,准没错!。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体会

5 0一
《 按摩与康复医学} 2 0 1 4 年第 5 卷第 3 期 C h i n e s e Ma n i p u l a t i o n&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Me d i c i n e . 2 0 1 4 V o 1 . 5 N o . 3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体会
a te f r c o u r s e o f t r e a t me n t . Re s ul t s :7 c a s e s we r e c u r e d . 4 c a s e s i mpr o v e d . n o n e i n e f f e c t i v e . t h e t o t a l e ic f i e n c y wa s 1 O O %. Co n c l u s i o n: Ma s s a g e t h e r a — P Y o n i n f a n t i l e my o g e n i c t o r t i c o l l i s i s s i g n i ic f a n t l y e f f e c t i ve , b e i n g wo r t h y o f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a n d p r o mo t i o n
Ch a n g s h a , Hu n a n 4 1 0 2 0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ma s s a g e t h e r a p y o n i n f a n t i l e my o g e n i c t o r t i c o l l i s Me t h o d s : 1 1 c a s e s o f c h i l d r e n wi t h mu s c u l a r t o r —
小儿推拿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小儿推拿实训报告心得体会在小儿推拿实训课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小儿推拿的重要性和效果。
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我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推拿技术,并且对小儿推拿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以下是我在实训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小儿推拿是一门非常细致和专业的技术。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习了各种小儿推拿手法和技巧,如捏、抓、推、拿等。
这些手法和技巧需要细腻的手感和准确的力度掌握,进而能够在实践中有效地缓解小儿的不适症状。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指导,我逐渐掌握了这些技能,并且在实训中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认可。
其次,小儿推拿的原理和方法需要具备对小儿生理特点和疾病的了解。
在课堂上,老师详细讲解了小儿推拿的理论知识,包括温经通脉、疏风祛湿、活血化瘀等方面。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小儿推拿的原理和方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实训中对各种病例的操作,我不仅加深了对疾病与推拿手法的关联性的认识,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根据不同的病症来选择合适的推拿手法来进行治疗。
再次,小儿推拿需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小孩子的身体比较娇嫩,需要额外的关注和照顾。
在实训中,我们经常需要和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小孩子的病情和家庭情况。
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懂得了要做到耐心细致,虚心聆听,尊重家长的意见和选择。
通过与家长的合作,我能更准确地掌握小孩子的病情,进而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推拿服务。
最后,小儿推拿是一门需要持续学习和实践的技术。
在实训中,我深感推拿技术的繁琐和细致,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掌握。
同时,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推拿理论的发展,小儿推拿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
因此,我将继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并且关注最新的推拿理论和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小儿推拿实训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
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我提高了自己的推拿技术水平,深入了解了小儿推拿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了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认识到小儿推拿是一门需要持续学习和不断实践的技术。
我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学习,我将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儿推拿师,为更多的小儿带去健康和快乐。
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32例疗效观察

大 , 就导致 出生 时 比较 困难 或在 胎 内容 易 向一 侧 这 倾 斜 。其他 类型 斜颈 的原 因也大致 可 以分 为先 天和 后天 的 , 现与 肌性斜 颈基本 相似 , 表 但在胸 锁乳 突肌
处很少 有 挛缩或 结 节 , 即便 是 有通 过 仔 细 鉴别 也 是
4 J 肌性斜 颈一 旦确诊 , ,L 临床疗 效较好 , 但需 要
转 ;2 患 侧胸 锁乳 突肌 紧 张 , 出现 挛缩 、 粗 、 () 或 增 变
硬 等 变化 ;3 患侧 胸 锁乳 突 肌上 可 触及 肿 块 ( 圆 () 卵
1 1 临床 资 料 病 例 均 为 2 0 — 1 2 1 一 1 石 . o7 0 /0 1 O 黄
市 中医 院与黄石 市 妇 幼保 健 医 院就 诊 的 门诊 患 儿 。
结” 筋 挛 ” “ 范畴 。本病 多发现 于 出生 后 2 左右 , 周 发 病 率 0 3 ~0 5 [ 。该 病 在 早 期 主 要 是 进行 正 . . 1 ] 确 有效 的非手 术治疗 。推 拿疗 法对 于 6个月 以内的
共 3 2例 , 中男 1 其 4例 , 1 女 8例 ; 龄 1 1 年 ~ 9个 月 ;
作 者 单 位 :3 0 1湖 北 黄石 , 450 黄石 市 中 医 医 院 ( 松 , 凌 红 , 金林 ) 黄 石 市 妇 幼保 健 院 ( 沁 萌 ) 卢 皮 严 } 严 作者简介 :  ̄ (9 9 , , 治 医 师 。研 究 方 向 : 儿推 拿 , - i lsn mal 1 6 om。 17 一) 男 主 小 E mal u og i 2 .o : @
右 侧斜颈 1 3例 , 左侧 1 9例 ; 5例 可 扪 及 患 侧 胸 锁 2 乳 突肌有 肿块或 挛缩 ( 肿块 型) 7例头 偏 向一侧 , , 但
小儿斜颈的推拿治疗临床体会

小儿斜颈的推拿治疗临床体会发表时间:2009-06-09T09:57:44.0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1月第3期供稿作者:张伟光赵宏伟杨广义[导读] 小儿肌性斜颈,系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俗称歪脖。
小儿肌性斜颈,系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俗称歪脖。
我科自2003年至2007年四年间,共诊治了520例小儿肌性斜颈患者。
临床用推拿手法治疗,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女患儿256例,男患儿264例,头向右歪者341例,头向左歪者179例,20天至2个月者125例, 2至6个月者145例,6个月以上者250例。
患儿应在生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其效果是最为理想的。
但大多因生后对新生儿检查不够全面,或者对此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待到二、三个月或更长时间,在穿衣或洗澡时才发现患儿颈部不正常,多数先发现颈部有包块,继而发现头向患侧歪斜。
还有的误认为是颈部的淋巴结或颈部长了肿瘤等。
即使去几家医院,诊断为此病也需在三四岁后手术治疗,这一方面给患儿家属带来了焦虑和不安,另一方面拖延了早期治疗的有利时机。
1.2病型分析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两侧,体表显见,活动力很强,弹力较大。
它起于胸骨柄及锁骨两端(锁骨内缘),止于颞骨乳突,一侧收缩,可使头项转向同侧,面部转向对侧。
而斜角肌位于颈深部的两侧,有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之分。
但其肌体不显,隐于锁骨之下,斜角肌有提肋或使颈部侧屈的作用。
通过我们治疗的情况来看,本病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但与其关系最密切的,第一与胎位不正,子宫狭小有关,致胸锁乳突肌及斜角肌伸展受限,可造成胸锁突肌和斜角肌挛缩结节。
第二与其母亲工作性质,久坐或不经常活动等因素有关。
可能还有其它原因,有待同道者进一步加以探讨。
2 临床分型与手法治疗2.1临床分型根据临床检查所得,患儿有颈项长短之分,颈项长短对取效快慢有一定影响。
施用同样手法治疗,颈项长者取效快,而且颈项长的包块消失亦快。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临床体会

中图分 类 号 :R681.5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编 号 :1006—0979(2010)08—0035—01
1 病例 报道
椎 管 内囊肿 可 发 生 于椎 管 内任 何 部位 ,但 以胸 腰椎 阶段 脊
患者 ,男 ,51岁 ,藏 族 ,体 重 72k9。因肝 包 虫病 拟 在硬 膜外 麻 髓 、圆锥 和马尾 部最 多 见 ;在横 断 面上 ,可 位 于髓 内 、硬膜 下 、硬 膜
陕西省 三原 县医院 (713800)
f11吉士俊 .小儿 骨科 学『M1.山 东 :山 东科 学技 术 出版 社.1998.206.
2010年 2月 24日收稿
『2]曹仁 发 .中医推 拿 学『M1.北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1992.407.
· 短篇报道。
硬膜外 穿刺偶遇胸椎椎管 内囊肿 1例
儿肌性 斜 颈 的病 因 尚不 明确 ,与 胎位 不 正或 产后造 成血 瘀有 关 。
4.2拇 食指 拿揉
我们 体会 到 :① 早 期诊 断 ,早 期 治疗 ,治疗 越早 ,效果 越好 。应 与于
4-3患儿取 坐位 ,揉颈 夹肌 和斜 方 肌上 缘 。
患儿 60例 ,其 中男 25例 ,女 35例 ;年 龄 1O天 至 6月 45例 , 正 常 ,胸锁 乳 突 肌肿 块 明 显 缩小 或 挛缩 基 本 消除 ,颈 部 转动 接近
6月至 1岁 l5例 。发生 在右 侧 32例 ,左侧 28例 ;有 难产 24例 ,臀 正 常 。无 效 :经治 疗后 ,症 状体 征无 明 显改 善。
关键词 :小 儿 ;斜 颈 ;按摩
中图分 类 号 :R685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编 号 :1006—0979(2010)08—0035-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园地】
小儿斜颈推拿治疗及体会
王 智,高梯辉,路 标,姜艳清,王文智■
(河北省中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11) 关键词:伸筋液;推拿;小儿肌性斜颈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250(2009)05-0393-01
小儿斜颈又称先天性斜颈,民间俗称“歪脖”、“斜头”,其临床表现是以患儿头向患侧倾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为特征,为临床少见病。
有报道其发病率在婴幼儿中约占1%,常因发现不及时或误诊失治,出现面颈胸部畸形,给患儿造成不良后果。
1 一般资料
病历来源:本文200例皆为门诊积累,其中男114人占57%,女86人占43%,最小的3d,最大的2岁;分娩产势:顺产101人占51%,剖腹产96人占48%,产钳13人占1%;发病部位:左侧105例,右侧95例。
2 诊断标准
患者头位前倾,面部转向患侧,面下颌偏向健侧,在患肌处触及一卵圆或条索状肿块,质地坚硬。
3 治疗方法
(1)递质的配制:自拟伸筋液:西红花5g,冰片10g,伸筋草15g,溶于75%乙醇250ml内,密闭摇匀, 3d后即可使用;(2)按摩手法:医者对患侧胸锁乳突肌推拿按摩数遍后,继用拇指蘸取适量伸筋液反复揉肿块及周围并弹拨,然后用拇指、食指、中指相对按摩肿块反复数遍。
在此过程中,拇指、食指、中指及患处保持湿润状态,然后医者两手分别固定患侧肩部及患者头部,使头部向患侧肩部,然后一手扶住患儿下颌部,另一手拖住脑后左右转动。
同时以颈椎为纵轴向上拔伸旋转,颜面肌肉萎缩或偏小的可采用太阳、睛明、下关、颊车、地仓、迎香、风池等穴位进行点揉。
4 疗效标准与结果
痊愈:颈部肿块消失,胸锁乳突肌活动范围正常,有111人占55.5%;显效:肿块明显缩小变软,颈项活动轻度受限,有84人占42.0%;无效:经治疗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有5人占2.5%,总有效率97.5%。
5 典型病例
郭某,男,6个月,其父母发现其颈部向左侧歪斜随来我院就诊。
症状:颜面旋向左侧,左侧可触及长3.8c m、宽1.5cm肿物。
颈部C T:排除骨性斜颈,随之以伸筋液为膏质推拿治疗,每日1次,12d为1个疗程。
2个疗程后,肿物消失,颈部活动范围恢复正常。
6 体会
胎儿在母体胎盘进行气体交换进出呼吸运动,具有肺泡扩张及生长作用。
B超于妊娠11周,可见胎儿胸壁运动,妊娠16周时出现羊水,28周末有呼吸运动。
在这个过程中,如出现脐带绕颈,胎儿呼吸窘迫,使胸锁乳突肌挛缩,出现血肿机化血液循环受阻,笔者推测胎儿脐带绕颈呼吸窘迫为直接发病原因。
推拿治疗本病在于通过手法作用于挛缩的胸锁乳突肌上,促进病变部位血液循环,改变挛缩程度,加速病变的吸收,使挛缩的胸锁乳突肌恢复正常。
同时,通过以伸筋液为膏质,可以避免小儿娇嫩皮肤损伤,还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效。
再施揉捏法及揉法时可以较重,但须注意刚柔相济,不能使用暴力;做颈部侧扳及旋转扳法时,要使小儿放松,幅度由小及大,要有节奏,切不可用蛮劲,以免引起颈部及周围组织的损伤及不适[1~3]。
对于后期颜面肌肉的萎缩,可采用太阳、睛明、下关、颊车、地仓、迎香、风池等穴位点揉。
通过治疗对于1周内尤其是6个月的患儿治疗率达100%,对1周到1周半的有效率达96%,1周半以上的因其肿物机化纤维化,建议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孔令承,田岩,等.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88例.中国实用医
药研究(三)[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9.8.
[2] 罗才贵.推拿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
[3] 王智.伸筋液为膏质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临床研究[J].河
北中医药学报,2008,23(4):35.
收稿日期:2008-04-28
■通讯作者:王文智,男,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050091)。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科研资助项目(42761135)393
2009年第15卷第5期2009.Vol.15.No.5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 ournal of Basic M 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 e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