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资料

合集下载

小儿肌性斜颈中医推拿疗法

小儿肌性斜颈中医推拿疗法

小儿肌性斜颈中医推拿疗法一、概述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人都会发生一些疾病,那么对于孩子来讲身体非常的虚弱。

一般来讲,对于刚出生的孩子他患有小儿斜颈,这种疾病的几率非常的高。

她通常是因为孩子的妈妈抱姿不对,这样就会引起了小儿斜颈。

那就是当孩子发生小儿斜颈这种疾病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检查了。

如果说长时间不治疗的话,这就容易引起了习惯性的斜颈,这样就会导致宝宝发生一些心理上的影响。

二、步骤/方法:1、首先对于小儿斜颈这种疾病来讲,它的发生的原因非常的多,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弄清楚平时的发病原因,然后再去做一些针对性的治疗,通常来说,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于宝宝的一些习惯上的姿势,这样就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了。

比如说妈妈经常的抱姿不对,这样就会引起小儿斜颈,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在宝宝三个月之前尽量不要竖着抱。

2、那么在就是当孩子发生这种疾病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依然可以通过一些医生的方法来进行给宝宝进行按摩方法。

这个时候大家可以经常按摩一下大家孩子的肌肉硬结处。

这个时候可以用大家的食指中指,或者是拇指经常按揉。

大约按摩上10到15分钟就可以很好的缓解。

3、那么这就是大家可以经常用大家的拇指或者是食指,还有中二指然后按摩一下宝宝的胸锁乳突肌上面的一些肿块,然后一直推拿上2到3分钟,她可以很好的缓解症状。

通常来说对于这个中医推拿的方式,她可以很好地改善孩子的一症状,它可以很好的起到舒筋活血,而且还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可以达到一些恢复肌肉的弹性。

三、注意事项:以上就是为大家分析那些知识了,希望某同事的真诚能够帮助到大家,在大家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日常的护理,然后在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尽量及时地纠正儿童头颈歪斜的姿势,那么这就使得大家在进行推拿按摩的时候,大家可以进行热敷。

小儿肌性斜颈中医经络推拿方法

小儿肌性斜颈中医经络推拿方法

小儿肌性斜颈中医经络推拿方法
小儿肌性斜颈是指婴幼儿颈部肌肉一侧收缩而导致头部偏斜的病症,中医经络推拿方法可作为辅助疗法来缓解症状。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中医经络推拿方法:
1. 推拿前准备:
- 为了让宝宝放松,可以在推拿前进行温水浴或按摩来帮助放松肌肉。

- 在推拿前,先进行经络穴位预热,可以用温热的湿毛巾敷在颈部和肩部的穴位上,促进经络的通畅。

2. 推拿方法:
- 脊柱推拿:用手指沿着脊柱从上至下进行轻柔推拿,帮助放松背部肌肉和经络。

- 经络推拿:选择人中、天突、风池、肩井等穴位,用手指进行轻柔的按摩推拿,可以逐渐增加力度,但避免用力过猛。

- 颈椎推拿:用手指从颈椎上下进行轻轻的揉捏和推拿,可以沿着颈椎两侧的肌肉走行线进行,切忌用力过大。

- 颈肩肌肉推拿:用手指进行轻柔的揉捏和推拿,主要是针对颈肩部的肌肉进行放松。

3. 推拿时间和次数:
- 推拿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每次可以进行2到3次。

- 推拿的次数可以根据病情和宝宝接受程度来确定,一般每天进行1到2次。

请注意,使用中医经络推拿方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时,应该在
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操作。

小儿推拿:治疗宝宝斜颈(歪脖斜颈)

小儿推拿:治疗宝宝斜颈(歪脖斜颈)

小儿推拿:治疗宝宝斜颈(歪脖斜颈)什么是斜颈小儿斜颈又称“歪脖”,发病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属先天性的原因有肌性斜颈和脊椎发育畸形。

后天性的原因有冷风侵袭、感染和创伤导致的急性斜颈,由于眼睛斜视导致的眼性斜颈,还有一种痉挛性斜颈。

最常见的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先天性肌性斜颈大多是因为出生时,婴儿的颈部肌肉受到损伤所致,非正常分娩的如臀位产、剖腹产等小儿发病率较高。

这种损伤多出现在胎位不正和产钳牵拉的情况下。

颈部的肌肉受到牵拉损伤,出现血肿,最后血肿纤维化,使肌肉挛缩变短。

这种损伤多是一侧,这样就使颈部两侧肉长度不等,力量不均,导致患儿的脖子偏向肌肉短缩一侧。

一、导致儿童“歪脖子”的原因很多,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1、常见的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小儿“歪脖子”最常见的原因由于胸锁乳突肌的牵拉致使颈部歪斜,头偏向患侧,同时下颌转向健侧,形成特殊的“歪脖子”姿式畸形。

发病原因至今仍不完全清楚。

婴儿出生时并无异常,约在7—10天之后发现在颈部有质地较硬的肿块隆起,呈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表面不红,温度正常,无压痛。

2—3个月后,肿块逐渐缩小,约在6—8个月后完全消失。

肿块消失后,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开始突出,变紧,变短,头偏向患侧,颈部活动受限,逐渐出现脸部不对称,患侧颜面短而扁,健侧长而圆,双眼、双耳、口角不在同一水平。

如婴幼儿期未合理治疗,畸形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其疗效亦随之降低,给患儿身心带来不良影响。

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2、常见的导致小儿“歪脖子”的原因是“眼性斜颈”也就是说,由于儿童的眼部疾病所导致的“歪脖子”。

儿童时期的很多眼部疾病原因都可以导致“歪脖子”,如严重的弱视、近视、远视,先天性上睑肌发育不全所致的“斜视”等等。

必须高度重视儿童的眼部疾患,像儿童的弱视、近视、远视,大多可以通过配镜来达到治疗、校正“歪脖子”。

而有些疾病,如先天性上睑肌发育不全,则必须通过手术治疗才能够治愈“斜视”,从根本上治好“眼性斜颈”。

中医儿科健康指导:揉捏纠正小儿歪脖

中医儿科健康指导:揉捏纠正小儿歪脖

路路才出生45天,父母便发现其一侧颈部出现一个约30厘米的包块。

他们抱着孩子来到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门诊医生说路路患的只是小儿肌性斜颈。

经推拿科高清顺主任医师用揉捏法治疗3月余,肿块完全消失。

小儿肌性斜颈病因小儿肌性斜颈又称歪脖子病,指的是小儿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痉挛,如不及时治疗,常出现头颅、面部左右不对称畸形,还可引起颈椎继发性畸形等严重后果。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具有很好的疗效。

最佳治疗时间是小儿两个月到一岁之间,3岁以后有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所以,该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

早期表现出生两周后,小儿头部常偏向一侧,在患病一侧颈部可摸到一硬肿物,没有明显压痛。

3~6个月后,颈部肿物可在胸锁乳突肌处变成一个条索状肿块,患儿颈部活动受限。

高清顺主任是河南省推拿学会主任委员,他所创立的“高氏五步揉捏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具有轻缓柔和、渗透力强等特色,治愈率达95%,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手法,且易为患儿接受。

治疗手法第一步,患儿取仰卧位,医者在患儿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处涂少量滑石粉,然后施用推揉法,以舒筋活血。

第二步,用拇指、食指指腹捏拿、弹拨患侧胸锁乳突肌10次,以松解其粘连。

第三步,用拇指指腹轻揉肿块10分钟,以散瘀消肿。

第四步,双手抱患儿头部,扳正头颈,并稍做牵拉旋转活动,以改善恢复颈部活动功能。

第五步,用拇指、食指指腹揉捏胸锁乳突肌的起止点,以松解其挛缩。

整个治疗过程为30分钟。

预防和护理高清顺主任提醒患儿家长,小儿肌性斜颈病因一般认为与孕产过程有关,所以,孕产过程中如有胎位不正、产伤或难产现象,产后要注意观察孩子颈部,看有无肿块或索形肿物,以早发现早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平时可用小米做一低枕,患儿仰卧位时,垫在患侧颈部,以保持头部的正确睡姿;侧身睡眠时,要患侧颈部朝下,将枕头垫在患儿头部的耳朵处,以拉长颈部。

斜颈按摩

斜颈按摩

应用本人治疗小儿斜颈的按摩纠正手法。

这套按摩手法共有四个动作,需一次连续做完。

1. 局部按摩:医者运用拇指或中、食指头在患侧胸锁乳突肌肥大肿块部位做自上而下的轻揉按摩,能够舒展理顺挛缩的胸锁乳突肌,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并促进新陈代谢,使局部硬结的肌肉纤维逐渐软化。

2. 头部左右旋转:医者两手抱住婴儿头部作左右旋转,每次旋转10~20回,这样能够松解强硬的胸锁乳突肌。

3. 头部左右摆动:医者抱住婴儿头部左右摆动,每次可摆动10~20回,使患侧强硬的胸锁乳突肌得到伸展和活动。

左右摆动时应注意向倾斜的相反方向纠正,通过这样多次反复纠正,从而使强硬的肌肉纤维得到松软,歪斜的头颈部能够保持正直。

4. 颈部上下拔伸:医者两手抱住婴儿头部和下颌上下垂直拔伸,每日1次,每次约10~20回,这个动作可使变粗变短的胸锁乳突肌逐步得到拉长松软。

以上这套按摩手法四个动作,每次都要连续做完,每天除来院按摩一次以外,并且教给家长,要求家长在家中有可能的时候,再给患儿按摩1~2次,3个月为1个疗程。

中医推拿手法治愈小儿肌性斜颈15例报告小儿肌性斜颈,俗称“歪脖”。

多有一侧胸锁乳突肌损伤后病变所致。

但有别于骨骼结构异常和神经性创伤的斜颈。

笔者所治15例斜颈均属产伤,包括:产道因素、产前挤压、胎儿头位不正、胎儿在子宫内头向一侧偏斜,从而压迫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的血液供应,以致引起缺血性改变,导致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紧张、挛缩,有条索状肿物突起,头向患侧倾斜,下颌指向健侧。

患儿眼、面两侧发育不对称,头颈活动受限。

根据上述特征,提醒家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否则可造成终身残疾。

过去此病常用手术矫正处理。

近年采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更具有优越性,所治15例患者全部治愈,无痛苦,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性8例,女性7例。

病程最长5个月,最短20天。

出生难产11例,顺产4例。

肿块在胸锁乳突肌上段的4例,在中段的10例,在下段的1例。

小儿先天性斜颈推拿

小儿先天性斜颈推拿

小儿先天性斜颈推拿
一、小儿先天性斜颈推拿二、先天性肌斜颈的原因三、斜颈的正确睡姿
小儿先天性斜颈推拿1、小儿先天性斜颈推拿
用食、中指与拇指拿住患侧肌肉硬节处捏揉10~15分钟。

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患侧胸锁乳突肌起点至止点推揉2~3分钟。

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部,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扳拉,使患儿头部渐渐向健侧肩部倾斜,称斜扳或被动扳拉活动法,反复操作7~10次;然后用双手托拿住患儿头部向上牵引的同时向患侧旋转,称被动转头活动法,反复操作7~10次。

2、小儿先天性斜颈推拿的方义
推揉及捏揉肌肉局部能舒筋活血,改善局部血供,缓解肌肉痉挛。

被动扳拉及转头活动能拉长伸展挛缩的肌肉,有助于恢复肌肉的弹性,改善和恢复颈部功能活动。

家长应尽量及时纠正患儿头颈歪斜的姿势。

使患儿尽可能多地作主动或被动转头及歪头(斜扳)动作。

每次推拿治疗后,可配合10~15分钟局部热敷。

3、中医“推拿先天性斜颈的具体操作方法
患儿仰卧位,医者立于患侧。

医者一手固定患儿头部,一手拿并稍向上提患侧胸锁乳突肌,反复操作2-3次。

医者一手扶住患侧肩部,手稍向下压住肩部,另一手扶持患侧头部上方,缓缓地将患儿的头推向健侧,使患儿头部在额状面内作被动侧向运动,反复作数次。

推拿治疗小儿斜颈

推拿治疗小儿斜颈

推拿治疗小儿斜颈作者:汪芳俊来源:《健康博览》 2012年第10期文/汪芳俊副主任中医师杭州红十字会医院引言:小儿推拿历史悠久,是中华医药学的一绝,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不用服药和打针,孩子容易接受。

其作用原理是医生根据病情,以不同的轻柔的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从而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小儿推拿适合6 个月以上、9岁以下的孩子,3 岁以下的孩子进行效果最好,年龄越小推拿效果越好。

小儿推拿不仅能治病,而且还具有保健作用,可以增强小儿的免疫能力,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是许多药物不可及的。

小儿肌性斜颈小儿肌性斜颈又称先天性斜颈,原发性斜颈,民间俗称斜头、歪脖子。

是由于产伤、胎位不正和宫内发育不良等原因造成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所致。

患儿常在出生后被发现颈部一侧有梭形肿块(有的经半年左右肿块会自行消失),以后患侧胸锁乳突肌逐渐挛缩紧张,突出如条索状,继而头部倾斜,若不及时合理治疗,畸形会随年龄增加而加重,并严重影响外观形象,以至于对患儿的心理及对未来的工作及婚姻都有影响。

◆主要症状头向患侧歪斜、前倾;下颌及颜面部转向健侧;主动或被动的下颌转向患侧的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受限。

◆兼症患侧胸锁乳突肌处可出现块状物或条索状物;少数病人可出现眼睛和面部的不对称;少数病人还可出现一侧代偿性胸椎侧弯。

排除其他疾病。

比如颈部淋巴腺炎,眼性斜颈,颈椎结核,颈椎和颅脑畸形,自发性环枢椎脱位,痉挛性麻痹,损伤性斜颈,反射性斜颈。

推拿治疗小儿斜颈的具体操作步骤推揉法患儿仰卧位,不用枕头,术者坐在患儿头前方,采用滑石粉作为介质。

用食、中、无名指三指揉推患侧胸锁乳突肌处5 分钟,以舒筋活血。

重点在块状物或条索状处。

拿捏法体位同上,术者用拇指、食指指腹捏拿、弹拨患侧胸锁乳突肌往返5分钟,以松解其粘连。

牵拉法体位同上,术者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顶,使患儿头部渐渐向健侧肩部牵拉倾斜,逐渐拉长患侧胸锁乳突肌,幅度由小渐大,在生理范围内反复进行10~20次,以改善恢复颈部活动功能。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病因症状 引发小儿肌性斜颈的病理因素比较 单纯,就是胸锁乳突肌的挛缩、变短。目 前,致病因素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 该病与产程损伤有关,部分患儿有明确的 难产史;也有学者认为,该病是胎儿在子 宫内的姿势造成的,与生产过程无关;笔 者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但不管是什么原 因引起的,解决现有问题才是治疗本病的 关键。 解剖形态上,胸锁乳突肌为二头长 肌,内侧的胸骨部起于胸骨柄前面,外侧 的锁骨部起于锁骨内1/3段上缘。该肌行向 上后外方,止于颞骨乳突外面及上项线外 侧1/3。一侧肌肉收缩时,可以使头颈向同 侧屈,并将面部转向对侧。这也就是我们 在儿科临床上所见到的最典型的小儿肌性 斜颈患儿状态。通过超声波检测,可以很 明显地发现两侧肌肉的不同。患侧肌肉还 会有明显的增粗现象,这也是诊断该病的 有力证据。在治疗结束之后,也可以通过 超声波检测来验证治疗的效果。 小儿肌性斜颈症状的轻重也有很大 的差别。严重者患侧胸锁乳突肌可有明显 的肿块,且面部偏歪明显,这样的患儿一 般不会出现延误病情的现象,基本上都能 及时就医。但有更多患儿的症状并不明 显,胸锁乳突肌上也没有肿块,家长一般 都在孩子会翻身(约3个月)以后才发现 问题。
总体来说,推拿对小儿肌性斜颈的治 疗可以概括为“揉、拿、捻、牵”。
病案回顾 患儿赵某,女,3个月。其母亲发现患 儿总向一侧转脸,怀疑斜颈,故前来我院 就诊。经超声波检测发现右侧胸锁乳突肌 增厚0.3cm。随后转我科行推拿治疗。 查体:患儿状态良好,无明显不适。 头部偏向右侧,呈保护性体位。右侧胸锁 乳突肌稍显增粗。触诊见右侧胸锁乳突肌 肌纤维增粗变硬,但无明显肿块。 治则治法:理筋通络,软坚散结。予 患儿右侧胸锁乳突肌局部施行揉法、拿法 及捻法,并进行颈部的牵拉,一周3次。 经过7次治疗后,患儿颈部两侧胸锁 乳突肌外观基本一致。再次进行超声波检 测,结果示两侧胸锁乳突肌无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线摄片检查
患侧胸锁乳突肌增粗,颈脊柱侧弯。 可排除颈椎的骨骼畸形。
适应证
3岁以内,一般年龄越小,疗效越好,治 疗疗程也短,如刚满月或在半周岁之内及 时发现及时治疗,都可取得较好疗效。1.5 岁以上以手术治疗为主。
操作前准备
1、准备滑石粉或凡士林、痱子粉; 2、医者剪短指甲。
推拿治则
舒筋活血,软坚散结,纠正畸形。
2揉胸锁乳突肌。
谢谢!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3~5次;
五步推拿疗法操作方法
第四步 医者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
头顶患侧(避开囟门),使患儿头颈向健侧牵拉,以 拉长患侧胸锁乳突肌3~5次;
第五步 医者一手扶住患儿下颌部,另一手扶住后
头部左右旋转,幅度不要超过 90°。每次扳3~ 5遍,其作用是牵拉患侧胸锁乳突肌,使其得到充 分伸展。
总的推拿时间控制在20min左右(视皮肤 情况而定)。推拿治疗隔日1次,10次为 1 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3d 。
图示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小儿推拿适用对象为3周岁以内的小儿,宜早发 现、早治疗;
2、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 内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推拿 后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推拿时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手表 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 用指甲锉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搓暖;
8、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血液系统疾病、 皮肤溃疡破损、肿瘤等。
婴儿斜颈的治疗和手术时机
经过半年保守治疗不见效果,应考虑手术治疗。 特别提醒注意的:如果患儿不但头颈歪斜,而 且头也睡偏,面部开始出现相应畸形时,就应果 断采取手术,即便患儿还不足一岁,也应手术矫 正。
护理
1、在日常生活中采用与头面畸形相反方向的动作加 以矫正,如喂奶、睡眠的枕垫或用玩具吸引患儿 的注意力以助矫正;
中医诊断:筋结。 西医诊断:小儿肌性斜颈。
病史:一般在出生后数日或2周,有胎位 不正或臀位产史。
症状:颈部歪斜、肿块,头偏向患侧,面 及下颌转向健侧。后期头面部畸形。
体征:患侧胸锁乳突肌触及硬质条索状肿 块,可移动;患儿颈项活动障碍。
辅助检查: B超、X线。
B超
B超检查可见胸锁乳突肌增厚或肿块, 一般以单侧多见。
五步推拿疗法操作方法
第一步 患儿仰卧位或由家长抱着患侧朝外,医者用
拇指或其余四指指腹在肿块及周围反复推揉,以拇 指为主,时间为3 min左右;
第二步 然后用拇指与食、中指相对反复拿捏患侧胸
锁乳突肌,上下来回捻转数遍 ,重点提拿肿块数次, 时间大约10~15 min;
第三步 再用拇指或中、食指弹拨患侧胸锁乳突肌
病因病机
1.产伤:一侧胸锁乳突肌因受产道或产钳挤 压受伤出血,血肿机化形成挛缩;
2.缺血性肌痉挛:分娩时胎儿头位不正,一 侧胸锁乳突肌血供受阻,引起该肌缺血性 改变,肌纤维水肿、坏死及继发性纤维增 生所致;
3.宫内发育障碍:由于胎儿在子宫内头部向 一侧偏斜,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血运供给 所致。
诊断
五步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桐乡市中医医院

斜颈是新生儿及婴幼儿最常见肌肉骨骼系 统先天性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0.4%~1.9% , 治疗不及时,则可形成小儿颜面部大小不对称、 流涎、代偿性胸椎侧凸、心理疾患等后遗症, 危害性极大!
定义
小儿肌性斜颈,俗称“歪脖”,以先天 性为主,是指婴幼儿颈部活动受限,颜面 旋向健侧,头向患侧斜、前倾为特征的病 症,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痉挛或纤维性 挛缩所致,故称肌性斜颈(又称“原发性 斜颈”)。
4、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在 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 推拿;
5、小儿皮肤娇嫩,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 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6、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轻 快、持久;
7、在施行手法时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上 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 要便于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