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901使用说明V2

合集下载

RKC温控器CD901中文说明书

RKC温控器CD901中文说明书

RKC温控器CD901中⽂说明书oooRKC温控器- CD-901 o RKC温控器系列- 精品推荐oRKC温控器- CB-900RKC温控器- CD-701RKC温控器- CH-102REX-C400o RKC温控器- CD-901 - 详细信息o RKC温控器CD-901 主要结构及功能: ·⾃主校正功能 ·加热/制冷控制 ·外型、接线与RKC⼀致·⼤屏LED显⽰ ·温度报警 ·操作、性能与RKC相同o RKC温控器使⽤警告·接线警告:- 如果仪器失效或发⽣错误,可引起系统故障,安装外部保护电路以防⽌类事故;- 为防⽌仪器损坏或失效,选⽤适当的保险丝保护电源线及输⼊/输出线以防强电源冲击。

·电源供给:- 为防⽌仪器损坏或失效,⽤额定电夺供电;- 为防⽌仪器损坏或失效,所有接线⼯作完成后⽅可供电。

·禁⽌在易燃⽓体附近使⽤:- 为防⽕、防爆或仪器损坏,禁⽌在有易燃、易爆⽓体,排⽅蒸⽓的场所中使⽤。

·严禁触及仪器内部:-- 为防⽌触电或燃烧,严禁触及仪器内部。

只有本⼚服务⼯程师可以检查内部线路或更换部件,仪器内部有⾼电压、⾼温部件,⾮常危险!·严禁改动仪器:- 为防⽌事故或仪器失效,不禁改动仪器。

·保养:- 为防⽌触电,仪器报废或失效,只有本⼚服务⼯程师可以更换部件;- 为保证仪器持续且安全使⽤,应定期保养,仪器内某些部件可能随使⽤时间的延长⽽损坏。

RKC温控器操作注意·断电后⽅可清洁仪器;·清除显⽰器上的污渍请⽤软布或棉纸;·显⽰器易被划伤,禁⽌使⽤硬物体操作⾯板按键,否则会损坏或划伤按键。

RKC温控器概述CH、CD系列智能温度控制器就是采⽤专⽤微处理的多功能调节仪表,它采⽤开关电源与表⾯贴装技术(SMT),因⽽仪表精致⼩巧,性能可靠。

特有的⾃诊断功能,⾃整定功能与智能控制功能,使操作者可能通过简单的操作⽽获得良好的效果。

标准金属量器使用说明

标准金属量器使用说明

标准金属量器使用说明(共5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用标准金属量器(加油机自检标准量器)检测加油机使用方法1.先将标准量器注入适量的油进行湿润内壁,然后打开阀门,让油流出,在滴流状态下等待2分钟,关闭阀门。

2.将标准器放在较坚硬的地面上,调平。

3.开启加油机,用加油枪将油注入标准金属量器内,如标准金属量器为20L,则加油机应注入20L油时,等标准器内的油泡消失后,进行标尺读数,来确定加油机的准确度。

(说明:加油机注油时应一次完成)。

4. 加油机的允许误差为±%。

20L应±允差60ml。

比如:标准金属量器应在95mm(指标尺刻度)为20L,当加油机注入20L 油时,标准金属量器的刻度显示为85mm时(标准量器标尺刻度-实际标准量器标尺刻度,即95mm-85mm=10mm)。

计量颈分度容量为mm,说明加油机的油容量差25mL不到20L。

20L加油机的允差60mL,此加油机的容量在60mL以内,故此加油机合格。

(出厂数量值见下图参考)①标尺在95mm刻度处,温度计在20℃时,标称容量为20L。

②当开启加油器,用机油枪将20L油注入标准金属量器内,标准金属量器的刻度显示为85mm5. 我厂生产的标准金属量器的还有直型的,使用方法为同上一样。

先用油将量器内壁湿润一下,把油倒出,同样在滴流状态下等待2分钟。

将标准金属量器放平后,再用加油机油枪向标准金属量器内注油,油在标尺刻度内,加油机应为合格。

6. 各种标准量器均按合格证书给的数量值进行测量。

(合格证给出的容量之要妥善保存。

)7. 燃油加油机的检定方法,根据LLG443-2006《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中的技术要求检测,标准金属量器的检定方法应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259-2005”《标准金属量器》中的有关条文(请参考计量检定规程)。

二等检定周期为二年,三等检定周期为一年。

8. 标准温度为20℃,如工作温度为t℃时,其容量Vt应按下式计算:Vt=V20×〔 1+β×(t-20) 〕L其中式中β:量器的体膨胀系数1/℃不锈钢(1Cr18Ni9Ti)β:50×10-61/℃碳素钢β:33×10-61/℃比如:在工作时测得油温度为15℃,标准量器为20L,按以上公式计算:Vt=20×〔 1+×(15-20)〕LVt=20×〔〕Vt=比如:在工作时测得油温度为25℃,标准量器为20L,按以上公式计算:Vt=20×〔 1+×(25-20)〕LVt=20×〔 1+ 〕Vt=经过温度计修正计算,在测量油品为15℃时测量的容量为时,应视为20℃时的20L的容量油品,当在测量油品为25℃时测量的容量为时,应视为20℃时的20L的容量油品。

显微硬度计 使用说明

显微硬度计 使用说明
按“+”“-”键,对视场光源的亮暗进行调节,也可在修改中对保荷时间及年、月、日的加减
保荷时间10S是最长用的(一般黑色金属10S,有色金属30S),在修改键中按“+”为加,“-”为减。
4硬度计的使用
4.1转动变荷手轮(18),使试验力符合选择要求,变荷手轮(18)的力值应和屏幕上显
示的力值一致。旋动变荷手轮(18)时,应小心缓慢地进行。在旋转到最大力9.8N(1000gf)
2)当试样为细丝、薄片或小件时,可分别用细丝夹持台、薄片夹持台及平口夹持台夹持,放在十字试台上进行测试;如果试件很小无法夹持,则将试件镶嵌抛光后再进行试验。
5.8努普硬度的测定
1)换压头
用螺丝刀将压头(5)的固定螺钉旋松,取下压头,换上努普压头。装的时候认好方向,
压头的红点朝前,应使长棱线与试台平行。在装上努普压头后可能要调整一下中心。
试验力施加方法:自动加卸试验力
测量显微镜放大倍率:100×(观察时)
400×(测量时)
测量显微镜最大量程 150um
试验力保荷时间:0路~60s(根据需要任意输入)
最小检测单位每格:0.0311μm
试件最大高度:85mm
压头中心到外壁距离:95mm
主机重量:约25Kg
电源:AC220V/50Hz
外型尺寸:(长×宽×高)(405×290×480)mm
4.9转动右边鼓轮(19)使刻线分开,然后移动左侧鼓轮(16),使左边的刻线移动,
当左边刻线的内侧与压痕的左边外形交点相切时,再移动右边刻线,使内侧与压痕外
形交点相切,按下目镜上测量按钮(20),对角线长度d1的测量完成;转动目镜(7)
90°,以上述的方法测量对角线长度d2,按下测量按钮(20),这时屏幕显示本次测

vj一901温控器说明书

vj一901温控器说明书

vj一901温控器说明书
温度设定点设定步骤如下:
1.在vj一901仪表显示当前测量温度值时,按仪表面板上的SET 键,仪表将显示SEt。

2.此时按SET键,可以看到当前温度设定值。

3.再按︽键或︾键,可以改变设定值。

4.按fnc键,仪表将恢复显示温度传感器测量值,从温度设定过程中退出。

在设定温度设定点的过程中,仪表面板上方最右侧的小灯一直亮起,表明仪表正处于温度设定过程中。

参数设置
IC901将所有的参数按对象与功能分类放置在4个参数卷中:CP、diS、CnF、FPr,进入参数卷的方法
如下所列:
1.在仪表显示当前传感器测量值时,持续按仪表面板上的SET键至少5秒钟,仪表将显示第一个参数卷代码CP。

2.此时按SET键,即进入了CP参数卷,仪表面板上将显示第一个参数diF。

3.按︽键或︾键,仪表面板上将逐一循环显示CP参数卷中的所有参数。

4.若要查看或修改其中某一参数的参数值,在仪表显示该参数代码时,按SET键,可以看到当前参数设定值,再按︽键或︾键,可以改变参数设定值。

5.按fnc键,仪表将从CP参数卷中退出,仪表面板上恢复显示CP,再按fnc键,仪表将恢复显示传感器测量值,从参数设定过程中退出。

进入diS、CnF、FPr参数卷:
1.仪表显示第一个参数卷代码CP时,按︽键或︾键,仪表面板上将逐一循环显示IC901中的每一个参数卷代码。

2.选择需要进入的参数卷代码,按SET键,仪表面板上即显示当前参数卷的第一个参数。

3.查看和修改参数值、退出参数卷的方法同上所述。

ZODIAC901中耳仪用户手册(正规版)

ZODIAC901中耳仪用户手册(正规版)

ZODIAC 901全功能型中耳分析仪用户手册MADSEN公司中国地区技术支持南京医恩特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南京市雨花台区安德门94号·雨花科技创业中心电话:(025)52442873 52442875传真:(025)52442871邮编:210012E-mail: *********************目录1. 介绍----------------------------------------------------------1.1 ZODIAC901的特点------------------------------------------1.2 ZODIAC901的应用------------------------------------------2. ZODIAC901的安装----------------------------------------------2.1 开箱检查--------------------------------------------------2.2 装运与存储------------------------------------------------2.3 安装------------------------------------------------------2.4 保养和维护------------------------------------------------3. 总体说明------------------------------------------------------3.1 概况------------------------------------------------------3.2 前面板及控制按键------------------------------------------3.2.1 手动方式--------------------------------------------3.2.2 自动方式--------------------------------------------3.2.3 功能键选择------------------------------------------3.2.4 切换选择和设置转换---------------------------------3.2.5 其它前面板控制按键----------------------------------3.2.6 指示灯----------------------------------------------3.2.7 液晶显示--------------------------------------------3.3 启动------------------------------------------------------ 4 4 5 6 6 6 7 7 7 9 910111112 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9192021 23 25272829303.4.1 新患者----------------------------------------------3.4.2 病历------------------------------------------------3.4.3 日常校准--------------------------------------------3.4.4 恢复缺省设置----------------------------------------3.4.5 普通与增强方式--------------------------------------3.5 耳机与探头------------------------------------------------3.5.1 耳塞------------------------------------------------3.5.2 耳机和探头的使用------------------------------------4. 手动方式------------------------------------------------------4.1 鼓室图----------------------------------------------------4.1.1 手动测量--------------------------------------------4.1.2 自动扫描--------------------------------------------4.1.3 ETF-I咽鼓管功能(完整鼓膜)------------------------4.1.4 ETF-P咽鼓管功能(鼓膜穿孔)------------------------4.2 声反射测试------------------------------------------------4.2.1 手动声反射------------------------------------------4.2.2 筛查-----------------------------------------------4.2.3 声反射衰减------------------------------------------4.2.4 自定1/自定2---------------------------------------- 4.2.5 定标功能-------------------------------------------- 31 333334 344.3.1 声反射阈测试----------------------------------------4.3.2 快速筛查--------------------------------------------4.3.3 气导测听--------------------------------------------5. 附加功能------------------------------------------------------5.1 选择转换--------------------------------------------------5.1.1 清除数据--------------------------------------------5.1.2 平滑曲线--------------------------------------------5.1.3 传送数据--------------------------------------------5.1.4 左/右切换-------------------------------------------5.1.5 对比度----------------------------------------------5.1.6 定标------------------------------------------------5.2 设置------------------------------------------------------5.3 打印------------------------------------------------------5.3.1 装纸------------------------------------------------5.3.2 打印------------------------------------------------6. 自动方式------------------------------------------------------6.1 MADSEN设定测试菜单---------------------------------------6.2 用户自定义测试--------------------------------------------7. 开机选项------------------------------------------------------7.1 编制用户自定义测试程序------------------------------------7.2 系统设置--------------------------------------------------8. 技术指标------------------------------------------------------1. 介绍1.1 ZODIAC901的特点Madsen电子公司设计制造的ZODIAC901中耳分析仪(以下简称ZO901),具有以下特点:●独特的LCD(液晶显示屏)能将测试数据快速转化为图形显示,清晰明了。

Y9型产品使用说明书

Y9型产品使用说明书

单向阀
压力表
单向进气阀
注:请注意选用合适大小的 压力罐,如果压力罐太 小,可能引起水泵频繁 启动。
压力传感器安装要求
1 尽量减轻机械振动源;
2 要求在安装压力传感器时,必须先安装DN15球形闸阀,再安装缓冲表弯,或者安装管路阻
尼器,以减小水锤对压力传感器的冲击。
压力传感器
安装简图如下:
缓冲表弯
闸阀 水泵
表示压力传感器未接入或信号线断线
表示压力传感器损坏或信号线短路
六 常见典型控制应用接线图示
① 水 井(下 水 池)抽 水 至 管 道 压 力 控 制(下 液 位 采 用 探 头)
自动控制端
电源输入端 输出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R S T U1 V1 W1 PE U2 V2 W2
上止点 下止点 公共端
+86 731 8234 8500 网 址: //
(长 × 宽 × 高) 尺 寸: 2 4 0×3 0 2×1 2 0 ( m m )
应用范围: 深 井 泵/潜 水 泵/管 道 增 压 泵/多 级 泵/离 心 泵 等 水 泵 的 保 护 与 控 制 , 工 地 或 高 楼 供 水 的 自 动 压 力
进水端 图1
M1
止回阀 闸阀
DN15 球阀 出水端
闸阀 水泵 M2
止回阀 闸阀
-2-
高端水泵控制器领导者
图2
闸阀 水泵 止回阀 闸阀
进水端
M1
闸阀 水泵 M2
止回阀 闸阀
压力传感器 阻尼器 DN15 球阀
出水端
压力设定方法: 注意:将机器处于手动模式,并在停机状态下方可调节。
整定
① 设置停机压力:按 设置 按钮,再点按停泵 压力 键递增;点按 键递减。 如右图所示:

仪器使用说明书

仪器使用说明书
LKM-02 型
动态试管检测仪
使用说明书
英国莱伯金耐特有限公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前 言............................................................................................................................................. 1 2. 概述................................................................................................................................................. 2
2.1 安全信息............................................................................................................................... 2 2.2 仪器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 2 2.2.1............................................................................................................................................... 2 2.2.2............................................................................................................................................... 2 2.2.3 温度精确度....................................................................................................................... 2 2.2.4 光学精确度....................................................................................................................... 3 2.2.5 时间精确度....................................................................................................................... 3 2.2.6 检测精确度....................................................................................................................... 3 2.2.7 系统日常验证................................................................................................................... 3 2.3 仪器的使用环境................................................................................................................... 3 2.4 仪器的安装........................................................................................................................... 4 2.4.1 仪器的组成........................................................................................................................ 4 2.4.2 仪器对配套设备和用具的要求 ....................................................................................... 4 2.4.3 仪器的安放....................................................................................................................... 4 2.4.4 仪器的安装....................................................................................................................... 5 2.4.5 仪器温度校准................................................................................................................... 6

JY901使用说明书V5

JY901使用说明书V5

6.6 设置通信波特率............................................................................... - 20 -
6.7 记录数据........................................................................................... - 21 -
5.1.1 与计算机................................................................................... - 8 -
5.1.2 连单片机................................................................................. - 10 -
3 引脚说明...................................................................................................... - 7 -
4 轴向说明...................................................................................................... - 8 -
5.2 IIC 连接.............................................................................................. - 10 -
6 软件使用方法.............................................................................................- 1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精度惯性导航模块JY-901说明书1产品概述模块集成高精度的陀螺仪、加速度计、地磁场传感器,采用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和先进的动力学解算与卡尔曼动态滤波算法,能够快速求解出模块当前的实时运动姿态。

采用先进的数字滤波技术,能有效降低测量噪声,提高测量精度。

模块内部集成了姿态解算器,配合动态卡尔曼滤波算法,能够在动态环境下准确输出模块的当前姿态,姿态测量精度0.01度,稳定性极高,性能甚至优于某些专业的倾角仪!模块内部自带电压稳定电路,工作电压3v~6v,引脚电平兼容3.3V/5V的嵌入式系统,连接方便。

支持串口和IIC两种数字接口。

方便用户选择最佳的连接方式。

串口速率2400bps~921600bps可调,IIC接口支持全速400K速率。

最高200Hz数据输出速率。

输入内容可以任意选择,输出速率可调节。

保留4路扩展端口,可以分别配置为模拟输入,数字输入,数字输出,PWM输出等功能。

具备GPS连接能力。

可接受符合NMEA-0183标准的串口GPS数据,形成GPS-IMU组合导航单元。

采用邮票孔镀金工艺,可嵌入用户的PCB板中。

4层PCB板工艺,更薄、更小、更可靠。

2 性能参数 1、电压:3V~6V2、电流:<40mA3、体积:15.24mm X 15.24mm X 2mm4、焊盘间距:上下100mil(2.54mm),左右600mil(15.24mm)5、测量维度:加速度:3维,角速度:3维,磁场:3维,角度:3维,气压:1维,GPS :3维6、量程:加速度:±16g ,角速度:±2000°/s ,角度±180°。

7、分辨率:加速度:6.1e-5g ,角速度:7.6e-3°/s 。

8、稳定性:加速度:0.01g ,角速度0.05°/s 。

9、姿态测量稳定度:0.01°。

10、数据输出内容:时间、加速度、角速度、角度、磁场、端口状态、气压(JY-901B )、高度(JY-901B )、经纬度(需连接GPS )、地速(需连接GPS )。

10、数据输出频率0.1Hz~200Hz 。

11、数据接口:串口(TTL 电平,波特率支持2400、4800、9600、19200、38400、57600、115200、230400、460800、921600),I2C (最大支持高速IIC 速率400K )12、扩展口功能:模拟输入(0~VCC )、数字输入、数字输出、PWM 输出(周期1us-65535us ,分辨率1us )3 引脚说明4 轴向说明如上图所示,模块的轴向在上图的右上角标示出来,向右为X 轴,向上位Y 轴,垂直与纸面向外为Z 轴。

旋转的方向按右手法则定义,即右手大拇指指向轴向,四指弯曲的方向即为绕该轴旋转的方向。

名称功能 VCC模块电源,3.3V 或5V 输入 RX串行数据输入,TTL 电平 TX串行数据输出,TTL 电平 GND地线 SCLI2C 时钟线 SDAI2C 数据线 D0扩展端口0 D1扩展端口1 D2扩展端口2 D3 扩展端口35硬件连接方法5.1串口连接:5.1.1与计算机与计算机连接,需要USB转TTL电平的串口模块。

推荐以下两款USB转串口模块。

USB串口模块连接JY-901模块的方法是:USB串口模块的+5V,TXD,RXD,GND 接6050模块的VCC,RX,TX,GND。

注意TXD和RXD的交叉。

(注意:六合一串口模块连接6050模块时需要将2号拨码开关拨到OFF端,如下图:)5.1.2连单片机5.2IIC连接JY-901模块可以通过IIC接口连接MCU,连接方法如下图所示。

注意,为了能在IIC 总线上面挂接多个模块,模块的IIC总线是开漏输出的,MCU在连接模块时需要将IIC总线通过一个4.7K的电阻上拉到VCC。

6软件操作方法6.1基本操作首先将模块通过USB-TTL模块连接到电脑,安装好USB-TTL模块对应的驱动以后,可以再设备管理器中查询到对应的串口号,如图所示:打开上位机软件,先点击波特率菜单,选择模块的波特率,默认设置为9600。

再点击串口设置菜单,选择刚才在设备管理器里面看到的串口号即可看到模块的数据。

如下图所示。

如果打开串口以后,没有出现数据图像,先检查连线是否正确,再确认波特率是否设置正确,如果忘记模块波特率是多少了,可以点击菜单波特率->Auto。

软件将自动搜索模块的波特率,自动搜索的前提条件是模块的输出速率大于5Hz,如果速率太低,将无法完成自动检测模块。

此时可以尝试将模块恢复至出厂设置,再以9600的波特率连接模块。

点击记录按钮,软件可以讲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记录到文本文件中,点击记录按钮后,需点击停止以后,文件才会写入到硬盘,文件路径为上位机的根目录下以记录起始时间命名的文本文件。

点击语言菜单,可以进行界面语言的切换点击清图按钮,可以清楚图表中显示的数据。

当本次采集数据与上一次采集数据间隔时间较长时,图表更新会比较慢,此时可以点击清图按钮,加快数据刷新速率。

点击三维按钮,可以调出三维显示界面,显示模块的三维姿态。

启动三维模式以后,界面默认以全屏方式显示,如需切换回窗口方式,可以按【F】键进行切换,如果无法切换,请按ctrl+空格关闭中文输入法,再按【F】键即可。

6.2恢复出厂设置恢复出厂设置的方法有两种,短路法和指令法。

短路法操作方法:将模块的D2引脚和VCC引脚用导线短路,然后给模块上电,模块LED灯长亮,持续2秒左右,LED灯熄灭,完成恢复出厂设置操作。

指令法操作方法:将JY-901模块和电脑通过USB-TTL模块连接好,点击设置选项卡,点击恢复默认即可。

恢复出厂设置以后,需对模块重新上电。

(此方法需要提前知道模块的波特率,如果波特率不匹配指令将无法生效,请尝试使用短路法进行恢复)6.3模块校准模块使用前,需要对模块进行校准。

模块的校准包括陀螺/加计校准、磁场校准和高度置0。

陀螺/加计校准陀螺/加计校准用于去除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零偏。

传感器在出厂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零偏误差,需要手动进行校准后,测量才会准确。

陀螺/加计校准方法如下:首先使模块保持水平,然后点击设置选项卡,进入设置页面,点击“陀螺、加计校准”按钮,上位机会自动计算模块的零偏误差值,待AxOffset、AyOffset、AzOffset、GxOffset、GyOffset、GzOffset这几个数据稳定下来以后,再点击“正常模式”按钮,完成校准。

再点击保存配置按钮,将零偏数据保存至模块内部FLASH中,以便掉电保存。

此后,静止状态下,陀螺仪的输出将回到0°/s附近。

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校准值也可以手动设置,将对应的值填入以后,点击前面的按钮GxOffset即可设置X轴陀螺仪的零偏,同理点击GyOffset可以设置Y轴陀螺仪的零偏。

磁场校准磁场校准用于去除磁场传感器的零偏。

通常磁场传感器在制造时会有较大的零点误差,如果不进行校准,将会带来很大的测量误差,影响航向角测量的准确性。

校准时,先连接好模块和电脑,将模块放置于远离干扰磁场的地方,再打开上位机软件。

点击设置选项卡,进入设置页面。

点击“磁场校准”按钮,先绕模块的X轴转动360°,可以来回转几圈,再绕Y轴转360°,再绕Z轴转360°,再随意转动几圈,知道HxOffset、HyOffset、HzOffset 这几个数字不再变化了,再点击“正常模式”按钮,完成校准。

再点击保存配置按钮,将零偏数据保存至模块内部FLASH中,以便掉电保存。

此后,模块才能够输出准确的航向角。

磁场的校准值也可以手动设置,将对应的值填入以后,点击前面的按钮HxOffset即可设置X轴磁场的零偏,同理点击HyOffset可以设置Y轴磁场的零偏。

高度置零高度置零是对模块输出的高度进行归0的操作。

仅对配置了气压传感器的JY-901B型有用。

模块的高度输出是根据气压计算出来的,高度归0操作就是将当前气压值作为零高度位置进行计算。

操作方法是点击设置选项卡,点击高度校准按钮即可。

注意:陀螺、加计校准操作和磁场校准操作完成后,一定要点保存配置按钮,要不模块掉电以后,将无法保存之前的校准值。

高度校准值模块不做保存,所以不用点击保存配置按钮。

6.4设置回传内容数据回传的内容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定制,点击设置选项卡,在需要输出的数据内容前面打钩即可。

设置完成后,请点击保存配置按钮,否则设置内容掉电以后将丢失。

时间为模块内部的时间,默认是以上电初始时刻为2015年1月1日0:0:0.0。

如果连接GPS模块,将GPS接收到的时间作为模块的时间。

注意GPS时间会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

气压数据仅支持配备了气压传感器的JY-901B型传感器,对没有配气压传感器的JY-901无效。

经纬度和地速信息仅在模块连接了GPS模块后有效。

要获得正确的数据还需要将模块的D1扩展端口功能设置为GPSRX,GPS连接波特率设置为GPS模块数据输出的波特率。

6.5设置回传速率设置回传速率再设置选项卡中,选择需要的回传速率,再点击后面的更改按钮即可。

设置是立即生效的,如需掉电保存设置,还需要点击保存配置按钮。

默认的回传速率是10Hz,回传的速率最高支持200Hz。

但如果回传内容较多,同时通信的波特率又较低的情况下,可能没法传输这么多数据,此时模块会自动降频,并以允许的最大输出速率进行输出。

6.6设置通信波特率模块支持多种波特率,默认波特率为9600。

设置模块的波特率需要在软件与模块正确连接的基础上,在设置选项卡的通信速率下拉框中选择需要更改的波特率,再点后面的更改按钮。

注意:更改以后,模块的波特率不会立即更改,需要重新上电以后,才会生效。

6.7设置IIC地址模块的IIC通信地址默认为0x50,可以通过软件更改。

设置模块的IIC地址需要在软件与模块正确连接的基础上,在设置选项卡的IIC地址文本框内输入新的16进制IIC地址,再点后面的更改按钮。

注意:更改以后,模块的IIC地址不会立即更改,需要重新上电以后,才会生效。

6.8设置GPS连接波特率模块支持多种与GPS模块通信的波特率,默认的GPS波特率为9600。

设置模块连接GPS的波特率需要在软件与模块正确连接的基础上,在设置选项卡的GPS速率下拉框中选择需要更改的波特率,再点后面的更改按钮。

注意:更改以后,模块的GPS连接波特率不会立即更改,需要重新上电以后,才会生效。

6.9设置扩展端口JY-901模块拥有4个多功能扩展端口,可以根据需要分别设置为不同的功能。

设置的扩展端口模式需要在软件与模块正确连接的基础上,改变端口模式后面的下拉框的内容即可。

扩展端口支持模拟量输入模式、数字量输入模式、数字量输出模式、PWM输出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