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中药配方
中医医院外科经常使用中药外治方剂目录

中医医院外科经常使用中药外治方剂目录1.太乙膏(《外科正宗》)组成:玄参白芷归身肉桂赤芍大黄生地土木鳖阿魏轻粉柳槐枝血余炭铅丹乳香没药麻油,。
功用:消肿清火,解毒生肌。
适用于一切疮疡已溃或未溃者。
用法:隔火炖烊,摊于纸上,随疮口大小敷贴患处。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癣,杀虫止痒,消肿止痛,助肉新生。
主治湿热郁结而致气血壅滞不通未溃或已溃的痈肿疮疡,疔毒流注,疥疮,湿疹等局部红肿热痛或搔痒不止,或肿势高凸,中有脓头,或有波动感,伴有恶寒发烧,口渴,舌白或黄,脉弦数等病症。
同时,兼治溃脓后,疮面肉色灰白,流溢秽臭脓水,新肉不生,经久不愈之慢性病证。
2.回阳玉龙膏(《外科正宗》)组成:草乌干姜各90g 赤芍白芷南星各30g 肉桂15g 用法:上药研末,用热酒调敷。
亦可掺于膏药内贴之。
功用:温经回阳,活血止痛主治:一切阴证疮疡,阴疽发背,痰湿流注,鼓椎风,伤损久痛,风湿冷痹。
3.冲和膏(《外科正宗》)【药物组成】紫荆皮5钱,赤芍2两,独活3两(炒),生半夏1两5钱,白芷3两,川贝1两5钱,菖蒲根1两5钱,土朱2两,松香1两5钱(必需浸尿坑内3年可用)。
【方剂主治】颈项痰毒,皮色不易,硬肿疼痛。
4.红油膏(体会方)药物组成:红信250克,棉子油2500毫升,黄蜡250-500克。
制法:先将红信捣成细粒,与棉子油放入大铜锅内,置煤球炉或炭火上,熬至红信呈枯黄色,离火待冷。
除去药渣,再加温放入黄蜡(冬用250克,夏用500克)熔化,离火,调至冷成膏。
注意事项:制药时在广场露天操作,因红信有毒,熬时有毒气,应远离。
并小奖章油温度太高时,易燃,严防着火。
功用:润肤止痒。
主治:银屑病静止期。
用法:薄薄涂上一层,利历时先试涂一小片,观看有无过敏反映,如有反映即停用,大面积银屑病勿用。
5.生肌白玉膏(体会方)【组成】密陀僧黄蜡各60克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 象皮白蜡各15克轻粉12克【用法】上药除黄蜡、白蜡外,余俱另研细末。
中药美容外用配方

中药美容外用配方
引言
中药美容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方法,能够改善皮肤质量、减轻皮肤问题和促进整体美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美容外用配方,旨在提供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改善您的皮肤。
配方一:柴胡桂枝汤
材料
- 柴胡 10克
- 桂枝 10克
- 甘草 5克
- 羊肚菌 5克
- 红花 5克
- 玫瑰精油 3滴
制作方法
1. 将柴胡、桂枝、甘草、羊肚菌和红花放入煮沸的水中煮10分钟。
2. 将煮好的药水过滤,留下液体部分。
3. 加入玫瑰精油,搅拌均匀。
4. 使用面膜刷将药水涂抹在清洁的脸部皮肤上,保持15-20分钟。
5. 用温水洗净,并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
配方二:黄连羊角汤
材料
- 黄连粉 10克
- 羊角枪 10克
- 白术 5克
- 银花 5克
- 熊胆粉 5克
- 薄荷精油 3滴
制作方法
1. 将黄连粉、羊角枪、白术、银花和熊胆粉混合在一起。
2. 加入足够的水,搅拌成糊状。
3. 加入薄荷精油,搅拌均匀。
4. 将糊状物均匀涂抹在清洁的脸部皮肤上,保持15-20分钟。
5. 用温水洗净,并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
结论
中药美容外用配方是一种简单且具有潜在效果的方法来改善皮
肤质量。
但请注意,中药的使用应谨慎,并遵循合适的用量和方法。
在使用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中药师的意见,以确保适合您的
个人情况。
中药外用配方范文

中药外用配方范文1.五味子外敷方材料:五味子(20克),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五味子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水调成糊状。
使用方法:将五味子糊涂抹在患处,稍加按摩,静置2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
适用症状:皮肤湿疹、瘙痒、烧伤、溃疡等。
2.苦参外敷方材料:苦参(10克),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苦参洗净,切成碎末,加入适量水煎煮10分钟。
使用方法:将苦参煎液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每日2-3次。
适用症状:湿疹、玫瑰糠疹、痈疽等。
3.马齿苋外敷方材料:马齿苋(30克),蜂蜜(适量)。
制作方法:将马齿苋捣烂,加入适量蜂蜜调成糊状。
使用方法:将马齿苋糊涂抹在患处,每天2-3次,连续使用一周。
适用症状:痈疽、湿疹、疥疮等。
4.穿心莲外敷方材料:穿心莲(20克),纱布(适量)。
制作方法:将穿心莲煎煮15分钟,倒入纱布中包扎成药囊。
使用方法:将穿心莲药囊贴在患处上,每日更换2次。
适用症状:湿疣、黄水疮等。
5.姜黄外敷方材料:姜黄(10克),黄精酊(5毫升)。
制作方法:将姜黄研成细末,加入黄精酊调成糊状。
使用方法:将姜黄糊涂抹在患处,每日2-3次,连续使用一周。
适用症状:皮肤湿疹、癣疾等。
6.金银花外敷方材料:金银花(50克),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金银花洗净,加入适量水煎煮15分钟后滤出煎液。
使用方法:将金银花煎液涂抹在患处,每日2次。
适用症状:水痘、麻疹、痱子等。
7.乳香膏外敷方材料:乳香(10克),桃仁油(适量)。
制作方法:将乳香研磨成末,加入适量桃仁油调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乳香膏涂抹在患处,每日2-3次。
适用症状:瘢痕、褥疮等。
8.鸡蛋壳外敷方材料:鸡蛋壳(适量),海石榴(适量)。
制作方法:将鸡蛋壳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海石榴磨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鸡蛋壳海石榴膏涂抹在患处,每日2次,坚持使用一周。
适用症状:湿疹、干燥皮肤等。
这些中药外用配方使用方便、疗效显著,但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宜自行使用。
同时,应注意个人对中药的过敏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膏药,是一种外用药物制剂,广泛应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关节疼痛、肌肉拉伤等症状。
膏药有许多种类,各种膏药的配方也各不相同。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膏药配方,其中包括中药膏药和化学膏药。
中药膏药配方:1. 温经散寒型膏药配方:- 熟附子粉:10克- 细辛粉:10克- 川芎粉:10克- 红花粉:10克- 辣椒粉:5克- 蜂蜜:适量将以上中药材粉末混合均匀,加入适量蜂蜜调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寒邪入侵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2. 活血化瘀型膏药配方:- 当归粉:20克- 三七粉:10克- 桃仁粉:10克- 红花粉:10克- 白芷粉:10克- 乳香粉:5克- 蜂蜜:适量将以上中药材粉末混合均匀,加入适量蜂蜜调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皮肤疾病、瘀血等问题。
化学膏药配方:1. 抗菌消炎型膏药配方:- 聚合物基质:100克- 抗菌药物:适量- 消炎药物:适量将聚合物基质与抗菌药物、消炎药物混合均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皮肤创伤、感染等情况。
2. 缓解肌肉疼痛型膏药配方:- 聚合物基质:100克- 镇痛药物:适量- 消肿药物:适量将聚合物基质与镇痛药物、消肿药物混合均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肌肉拉伤、炎症等症状。
以上仅为部分常见膏药配方,具体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还需遵循医师的指导。
在使用膏药前,请确保清洁患处,并避免过敏成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膏药只适用于外用,切勿内服。
结语:膏药作为一种常见的外用药物,有各种各样的配方和用途。
中药膏药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要原料,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等特点,适用于中医理论所述的病理类型。
化学膏药则以化学合成物为主要成分,具有抗菌消炎、镇痛消肿等作用,常用于现代医学所治疗的症状。
无论是中药膏药还是化学膏药,正确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至关重要。
在使用膏药前,务必阅读说明,并严格遵循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和用量。
如果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
七十六种中药外敷配方(中医民间秘方)

七十六种中药外敷配方(中医民间秘方)中药外敷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常见治疗方法,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特点。
在中医民间,积累了大量的中药外敷配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健康保养。
本文将介绍七十六种中药外敷配方,供读者参考。
配方一:麻黄杏仁越婢停汤【用药】麻黄15克,杏仁15克,越婢停15克,生姜6片,红枣5枚。
【制作方法】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分两次外敷患处。
【适应症】本方适用于风寒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症外治。
配方二:白藓皮浸腐皮散【用药】白藓皮30克,浸腐皮15克。
【制作方法】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末,加适量清水搅拌成糊状,涂抹于患处。
【适应症】本方适用于皮肤疥癣等病症的外治。
配方三:连翘败酱散【用药】连翘30克,败酱草30克。
【制作方法】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末,加适量开水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
【适应症】本方适用于痈肿疮疡等病症外治。
配方四:苦参汤【用药】苦参30克。
【制作方法】将苦参煎煮,去渣取汁,用于外敷患处。
【适应症】本方适用于湿疹、疥癣等病症外治。
...配方七十五:桃仁花椒橘皮洗头水【用药】桃仁10克,花椒10克,橘皮10克。
【制作方法】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用于洗头。
【适应症】本方适用于油性头皮、头屑过多等问题。
配方七十六:防风乌头外搽【用药】防风15克,乌头15克。
【制作方法】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植物油搅拌均匀,外敷于患处。
【适应症】本方适用于风湿痹痛、筋骨创伤等病症外治。
以上七十六种中药外敷配方,是中医民间秘方的一部分,适用于不同的疾病症状和健康问题的外治。
中药外敷的疗效已经被广泛证实,但仍需在医师指导下正确使用。
如果您遇到相关问题,建议及时咨询医生并按照医嘱使用药物。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祝您身体健康!。
中药外用涂剂制作方法

中药外用涂剂制作方法
制作中药外用涂剂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为您提供两种常用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配方一:溃疡油膏
1. 准备材料:川军10g、田三七40g、黄柏10g、熟石膏10g、甘草10g、冰片10g、麝香4g、珍珠7g、紫草100g、芝麻油1000ml。
2. 将八味中药共研细末,混匀成溃疡散。
3. 将紫草放入麻油内,文火加热近沸,滤过后滤油中加入小许白蜡,搅匀而成紫草油。
4. 将溃疡散与紫草油按1:200比例混合,调匀面成溃疡油膏。
5. 高压消毒,备用。
6. 主治:皮肤放射性溃疡等。
7. 用法:将药膏涂于患处,外包,每日1—2次,至愈。
一次性配制量不宜超过10天用量为宜。
配方二:黑油软膏
1. 准备材料:龙骨30g、枯矾30g、五倍子60g、轻粉30g、冰片6g、蛤粉60g、寒水石60g、生石膏60g、薄荷脑30g、凡士林适量。
2. 上药分别研成细粉,过120目筛,混匀待配。
3. 取药粉100,凡士林900,调拌成10软膏。
4. 主治:慢性湿疹等。
5. 用法:外搽患处,每日3次。
注意事项:制作中药外用涂剂的过程需严格遵循卫生标准,操作前请洗手并确保所有材料清洁无菌。
如您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建议寻求专业医师或药师的帮助。
儿童常见皮疹的中药外用配方分享

儿童常见皮疹的中药外用配方分享儿童是皮肤病的高发人群之一,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皮肤较为娇嫩,因此容易出现各类皮疹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药外用配方成为了儿童皮疹治疗中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分享几个常见皮疹的中药外用配方,供家长们参考。
一、湿热疹的中药外用配方湿热疹是儿童常见的皮疹,主要表现为皮肤潮湿,瘙痒,红肿等症状。
中药外用配方对湿热疹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以下是一例针对湿热疹的中药外用配方:材料:黄柏、苦参、地黄、白芷、羌活、狗脊、槐花、冬凌草、黄连、板蓝根、蒲公英根、苦杏仁、当归。
制作方法:将以上中药研磨成粉末,加入植物油制成糊状,涂抹于患处。
二、风热疹的中药外用配方风热疹是多发于春夏季节的皮疹问题,主要表现为红肿、起痧、瘙痒等症状。
中药外用配方可以缓解风热疹的不适感。
以下是一例针对风热疹的中药外用配方:材料:薄荷、连翘、黄连、地黄、葛根、玄参、白芷、苦杏仁、郁金、茅根、浙贝母。
制作方法:将以上中药煎煮,取汁液,加入适量生粉调成糊状,外用于患处。
三、过敏性皮炎的中药外用配方过敏性皮炎是儿童常见的皮肤过敏反应,常伴有瘙痒、泛红、起疹等症状。
以下是一例针对过敏性皮炎的中药外用配方:材料:黄柏、苦参、地黄、白芷、薄荷、连翘、苍术、车前子、菊花、蒲公英根、赤芍、羌活。
制作方法:将以上中药研磨成粉末,加入植物油制成糊状,涂抹于患处。
四、湿疹的中药外用配方湿疹是婴儿和儿童时期常见的皮肤问题,主要表现为起疹、瘙痒等症状。
中药外用配方在湿疹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以下是一例针对湿疹的中药外用配方:材料:苦参、黄柏、地黄、白芷、薄荷、决明子、白蔹、蒲公英根、苦杏仁、当归、赤芍、火麻仁、马齿苋。
制作方法:将以上中药煎煮,取汁液,加入适量生粉调成糊状,外用于患处。
以上是几个常见皮疹的中药外用配方分享,但请注意,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对中药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使用中药外用配方时,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配方。
外用中药配方范文

外用中药配方范文外用中药是指将中药草药应用于外部治疗,以发挥中药药材的药理作用。
中药在临床应用中,不仅可以内服,还可以外用来治疗一些皮肤病、损伤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外用中药配方。
1.猪苓骨碎散用草猪骨英干燥研细末,与熟制地黄粉、白花蛇舌草粉、芦根粉、赤芍粉、秦艽粉、乳香粉、没药粉、郁金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备用。
用时,取适量敷于患处,用湿纱布或膜固定。
主要用于骨折、骨裂、软组织损伤等的外伤初期。
2.黄柏粉膏取黄柏粉、白薇粉、黄连粉、地榆粉、苦参粉、白头翁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植物油调成糊状,涂于患处,用纱布或胶布固定。
主要用于湿疹、痤疮、疥癣等皮肤病的外用治疗。
3.膏状乌梅散将乌梅干燥研成粗末,与冰片、冰片粉、没药粉、乳香粉、猪油搅拌均匀制成膏剂。
用时,取适量涂抹于伤口表面。
主要用于烧烫伤、溃疡、瘀血等伤口的外用治疗。
4.黄连麸芦苇酒将黄连、麸芦苇、高梁酒按比例混合,密封放置3天后过滤取液。
用时,将液体温热地浸泡患处,每天多次。
主要用于湿疹、瘙痒等皮肤病的外用治疗。
5.破血丹搽剂将破血丹、黄连粉、没药粉按比例混合,加适量的植物油搅拌,研磨成膏剂。
用时,取适量涂抹于伤口表面。
主要用于热毒伤、疮疡溃烂等伤口的外用治疗。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外用中药配方,每种配方对应不同的皮肤病或损伤。
在使用外用中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外用中药要选择药材质量好、无杂质的药材,避免使用带有农药残留或重金属超标的药材。
其次,使用外用中药时要注意卫生,保持伤口清洁,避免二次感染。
最后,外用中药对于急性症状的缓解效果较好,但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作用有限,需结合内服中药或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总之,外用中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但在使用时应谨慎选择合适的配方,并遵循医师的指导和建议,以免引发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用中药配方(作离子导入治疗用)
风湿性关节炎
白芷15g 独活15g 草乌5g 防风15g 两面针20g 羌活15g 川乌5g 灵仙10g
透骨草30g 桂枝15g 红花15g 土鳌虫15g 乳香10g 没药15g
类风湿性关节炎
乌蛇20g 土鳌虫15g 蜂房10g 三七10g 当归15g 熟地15g 海桐皮15g 葶苈子15g 芄蓁20g 灵仙12g 桂枝15g 川乌10g
骨质增生
乳香20g 没药20g 三七10g桂枝20g 土鳌虫15g 桃仁5g 五灵脂15g 威灵仙10g 红花10g 牛大力20g
腰椎间盘突出症
乳香10g 没药10g 黄连15g 公英10g 当归15g 丹参30g 红花10g 连翘10g 土茯苓20g 威灵仙10g
偏头痛、高血压
川芎10g 白芷5g 桂枝5g 独活5g 羌活15g 红花10g 夏枯草15g 蔓荆子15g 钩藤10g 远志10g 酸枣仁10g
神经衰弱、失眠
茯神10g 酸枣仁10g 柴胡15g 生地10g 白芍15g 川芎10g 黄花30g 五味子10g 远志10g
坐骨神经痛
桃仁15g 红花15g 赤芍15g 当归15g 茢芥15g 防风15g 公英10g 鸡血藤15g 木瓜15g 麻黄15g
乳腺增生
鳖甲珠10g 川芎5g 白芷5g 威灵仙5g 川乌5g 灵脂5g 桂枝5g 红花10g 艾叶5g
使用方法:取上述药方一剂,用40度以上的白酒一斤浸泡15天以上,取其药酒浸湿药物离子导入器上棉花外用即可,不可内服。
如有皮肤遇酒精过敏者,可将上述药方熬制成汤剂约300ml,使用时适量浸湿药物离子导入器上棉花外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