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中药配方
中药外用热敷减肥配方

中药外用热敷减肥配方
中药外用热敷减肥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脂肪
代谢,达到减肥的效果。
下面介绍一种中药外用热敷减肥的配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中药材,包括红花、桂枝、当归、川芎、独活、白芷等。
这些中药材都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功效,适合用于外用热敷减肥。
接下来,将这些中药材研磨成粉末状,然后加入适量的温水调成糊状,待用。
在进行热敷前,先用温水洗净要进行热敷的部位,然后将调好的中药糊敷在该
部位,用纱布包裹好,再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外面,保持温热约30分钟左右。
在敷热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进行按摩,帮助中药成分更好地渗透到皮肤深层,
加速脂肪代谢。
一般来说,每周进行2-3次中药外用热敷减肥,效果会更好。
但需要注意的是,敷热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中药外用热敷减肥的配方,可以帮助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脂肪的分解和
代谢,对于顽固性的局部脂肪有一定的减肥效果。
除了中药外用热敷,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量的运动同样重要。
在进行中药外用
热敷减肥的同时,建议配合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量的运动,才能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
总之,中药外用热敷减肥是一种温和而有效的减肥方法,但需要坚持一定的时
间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希望大家在进行中药外用热敷减肥时,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健康减肥,塑造完美身材。
中药美容外用配方

中药美容外用配方
引言
中药美容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方法,能够改善皮肤质量、减轻皮肤问题和促进整体美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美容外用配方,旨在提供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改善您的皮肤。
配方一:柴胡桂枝汤
材料
- 柴胡 10克
- 桂枝 10克
- 甘草 5克
- 羊肚菌 5克
- 红花 5克
- 玫瑰精油 3滴
制作方法
1. 将柴胡、桂枝、甘草、羊肚菌和红花放入煮沸的水中煮10分钟。
2. 将煮好的药水过滤,留下液体部分。
3. 加入玫瑰精油,搅拌均匀。
4. 使用面膜刷将药水涂抹在清洁的脸部皮肤上,保持15-20分钟。
5. 用温水洗净,并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
配方二:黄连羊角汤
材料
- 黄连粉 10克
- 羊角枪 10克
- 白术 5克
- 银花 5克
- 熊胆粉 5克
- 薄荷精油 3滴
制作方法
1. 将黄连粉、羊角枪、白术、银花和熊胆粉混合在一起。
2. 加入足够的水,搅拌成糊状。
3. 加入薄荷精油,搅拌均匀。
4. 将糊状物均匀涂抹在清洁的脸部皮肤上,保持15-20分钟。
5. 用温水洗净,并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
结论
中药美容外用配方是一种简单且具有潜在效果的方法来改善皮
肤质量。
但请注意,中药的使用应谨慎,并遵循合适的用量和方法。
在使用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中药师的意见,以确保适合您的
个人情况。
中药外用配方范文

中药外用配方范文1.五味子外敷方材料:五味子(20克),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五味子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水调成糊状。
使用方法:将五味子糊涂抹在患处,稍加按摩,静置2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
适用症状:皮肤湿疹、瘙痒、烧伤、溃疡等。
2.苦参外敷方材料:苦参(10克),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苦参洗净,切成碎末,加入适量水煎煮10分钟。
使用方法:将苦参煎液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每日2-3次。
适用症状:湿疹、玫瑰糠疹、痈疽等。
3.马齿苋外敷方材料:马齿苋(30克),蜂蜜(适量)。
制作方法:将马齿苋捣烂,加入适量蜂蜜调成糊状。
使用方法:将马齿苋糊涂抹在患处,每天2-3次,连续使用一周。
适用症状:痈疽、湿疹、疥疮等。
4.穿心莲外敷方材料:穿心莲(20克),纱布(适量)。
制作方法:将穿心莲煎煮15分钟,倒入纱布中包扎成药囊。
使用方法:将穿心莲药囊贴在患处上,每日更换2次。
适用症状:湿疣、黄水疮等。
5.姜黄外敷方材料:姜黄(10克),黄精酊(5毫升)。
制作方法:将姜黄研成细末,加入黄精酊调成糊状。
使用方法:将姜黄糊涂抹在患处,每日2-3次,连续使用一周。
适用症状:皮肤湿疹、癣疾等。
6.金银花外敷方材料:金银花(50克),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金银花洗净,加入适量水煎煮15分钟后滤出煎液。
使用方法:将金银花煎液涂抹在患处,每日2次。
适用症状:水痘、麻疹、痱子等。
7.乳香膏外敷方材料:乳香(10克),桃仁油(适量)。
制作方法:将乳香研磨成末,加入适量桃仁油调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乳香膏涂抹在患处,每日2-3次。
适用症状:瘢痕、褥疮等。
8.鸡蛋壳外敷方材料:鸡蛋壳(适量),海石榴(适量)。
制作方法:将鸡蛋壳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海石榴磨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鸡蛋壳海石榴膏涂抹在患处,每日2次,坚持使用一周。
适用症状:湿疹、干燥皮肤等。
这些中药外用配方使用方便、疗效显著,但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宜自行使用。
同时,应注意个人对中药的过敏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膏药,是一种外用药物制剂,广泛应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关节疼痛、肌肉拉伤等症状。
膏药有许多种类,各种膏药的配方也各不相同。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膏药配方,其中包括中药膏药和化学膏药。
中药膏药配方:1. 温经散寒型膏药配方:- 熟附子粉:10克- 细辛粉:10克- 川芎粉:10克- 红花粉:10克- 辣椒粉:5克- 蜂蜜:适量将以上中药材粉末混合均匀,加入适量蜂蜜调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寒邪入侵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2. 活血化瘀型膏药配方:- 当归粉:20克- 三七粉:10克- 桃仁粉:10克- 红花粉:10克- 白芷粉:10克- 乳香粉:5克- 蜂蜜:适量将以上中药材粉末混合均匀,加入适量蜂蜜调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皮肤疾病、瘀血等问题。
化学膏药配方:1. 抗菌消炎型膏药配方:- 聚合物基质:100克- 抗菌药物:适量- 消炎药物:适量将聚合物基质与抗菌药物、消炎药物混合均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皮肤创伤、感染等情况。
2. 缓解肌肉疼痛型膏药配方:- 聚合物基质:100克- 镇痛药物:适量- 消肿药物:适量将聚合物基质与镇痛药物、消肿药物混合均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肌肉拉伤、炎症等症状。
以上仅为部分常见膏药配方,具体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还需遵循医师的指导。
在使用膏药前,请确保清洁患处,并避免过敏成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膏药只适用于外用,切勿内服。
结语:膏药作为一种常见的外用药物,有各种各样的配方和用途。
中药膏药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要原料,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等特点,适用于中医理论所述的病理类型。
化学膏药则以化学合成物为主要成分,具有抗菌消炎、镇痛消肿等作用,常用于现代医学所治疗的症状。
无论是中药膏药还是化学膏药,正确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至关重要。
在使用膏药前,务必阅读说明,并严格遵循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和用量。
如果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
外用中药配方

外用中药配方作离子导入治疗用
风湿性关节炎
白芷15g 独活15g 草乌5g 防风15g 两面针20g 羌活15g 川乌5g 灵仙10g
透骨草30g 桂枝15g 红花15g 土鳌虫15g 乳香10g 没药15g
类风湿性关节炎
乌蛇20g 土鳌虫15g 蜂房10g 三七10g 当归15g 熟地15g 海桐皮15g 葶苈子15g 芄蓁20g 灵仙12g 桂枝15g 川乌10g
骨质增生
乳香20g 没药20g 三七10g桂枝20g 土鳌虫15g 桃仁5g 五灵脂15g 威灵仙10g 红花10g 牛大力20g
腰椎间盘突出症
乳香10g 没药10g 黄连15g 公英10g 当归15g 丹参30g 红花10g 连翘10g 土茯苓20g 威灵仙10g
偏头痛、高血压
川芎10g 白芷5g 桂枝5g 独活5g 羌活15g 红花10g 夏枯草15g 蔓荆子15g 钩藤10g 远志10g 酸枣仁10g
神经衰弱、失眠
茯神10g 酸枣仁10g 柴胡15g 生地10g 白芍15g 川芎10g 黄花30g 五味子10g 远志10g
坐骨神经痛
桃仁15g 红花15g 赤芍15g 当归15g 茢芥15g 防风15g 公英10g 鸡血藤15g 木瓜15g 麻黄15g
乳腺增生
鳖甲珠10g 川芎5g 白芷5g 威灵仙5g 川乌5g 灵脂5g 桂枝5g 红花10g 艾叶5g
使用方法:取上述药方一剂,用40度以上的白酒一斤浸泡15天以上,取其药酒浸湿药物离子导入器上棉花外用即可,不可内服;如有皮肤遇酒精过敏者,可将上述药方熬制成汤剂约300ml,使用时适量浸湿药物离子导入器上棉花外用即可;。
七十六种中药外敷配方(中医民间秘方)

七⼗六种中药外敷配⽅(中医民间秘⽅)肚脐没有⽪下脂肪,⾎管⾮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扰破坏,因此⽤药量少、见效快。
肚脐作为⼈体⼀个独特的给药途径,⽤药物贴敷或施以热熨等⽅法,有复元回阳、开窍固⽓之功能。
特别适合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中药敷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条理想的给药途径. 1:疗⼩叶增⽣的外敷⽅法 ⼩叶增⽣⼤概是⼥性朋友中最常见的疾病了。
很多⼥性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常郁闷,便会发现⾃⼰⼀侧或两侧乳房中出现了肿块,摸上去感觉硬硬的,⼜很有韧性,有点⼉像摸橡⽪块的感觉,⽤⼿去推还能推动,这就是⼩叶增⽣。
其实⼩叶增⽣不是什么⼤不了的疾病,⼤多数患上此症的⼥性朋友会在发病数⽉或⼀两年后⾃⾏缓解,⽆需治疗。
不过,也有⼀⼩部分⼈是⼀直有着⼩叶增⽣的,虽然不痛不痒,但是乳房中有肿块,终究是⼀件让⼈⼼⾥不太舒服的事情,有些⼥性还总担⼼它会转化成肿瘤什么的,所以,给⼤家提供⼀则可以帮助消除⼩叶增⽣的外治⽅法:把天⿇打成粉填⼊肚脐内。
天⿇或天⿇⽚ ⽳位:神阙⽳(肚脐) ⽅法:从药店买来成块的天⿇或中成药天⿇⽚,打粉后填⼊肚脐内,外⾯⽤医⽤纱布和医⽤胶布固定。
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
友情提⽰: 配合逍遥丸,效果更好 2;胃⽓不⾜。
⽅法:取⼀粒健胃消⾷⽚或补中益⽓丸捣碎,填⼊肚脐,⽤医⽤纱布和医⽤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时,然后休息12个⼩时。
3;肚脐敷药治疗⿐炎 处⽅:党参10g,⽩术7g,⼲姜5g,炙⽢草3g,扑尔敏2粒。
粉碎成细粉,填神阙⽳ 4;⾃汗,盗汗,遗尿-----⽤五倍⼦打成粉贴在肚脐上。
可⽤五倍⼦15克(或五倍⼦30克、朱砂3克),焙⼲研细,睡前敷于肚脐或涌⽳上治疗盗汗。
5;失眠 桑葚⼦煮汤。
还可⽤归脾丸,贴在肚脐上。
⽤医⽤纱布和医⽤胶布固定,晚上贴上,早上拿下来。
6:⼗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 把⼗滴⽔滴在肚脐⾥,外⾯⽤医⽤纱布和医⽤胶布封盖,12个⼩时以后取下。
中药外用涂剂制作方法

中药外用涂剂制作方法
制作中药外用涂剂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为您提供两种常用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配方一:溃疡油膏
1. 准备材料:川军10g、田三七40g、黄柏10g、熟石膏10g、甘草10g、冰片10g、麝香4g、珍珠7g、紫草100g、芝麻油1000ml。
2. 将八味中药共研细末,混匀成溃疡散。
3. 将紫草放入麻油内,文火加热近沸,滤过后滤油中加入小许白蜡,搅匀而成紫草油。
4. 将溃疡散与紫草油按1:200比例混合,调匀面成溃疡油膏。
5. 高压消毒,备用。
6. 主治:皮肤放射性溃疡等。
7. 用法:将药膏涂于患处,外包,每日1—2次,至愈。
一次性配制量不宜超过10天用量为宜。
配方二:黑油软膏
1. 准备材料:龙骨30g、枯矾30g、五倍子60g、轻粉30g、冰片6g、蛤粉60g、寒水石60g、生石膏60g、薄荷脑30g、凡士林适量。
2. 上药分别研成细粉,过120目筛,混匀待配。
3. 取药粉100,凡士林900,调拌成10软膏。
4. 主治:慢性湿疹等。
5. 用法:外搽患处,每日3次。
注意事项:制作中药外用涂剂的过程需严格遵循卫生标准,操作前请洗手并确保所有材料清洁无菌。
如您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建议寻求专业医师或药师的帮助。
各种中西药特效外敷方药

+各种中西药特效外敷方药特效外敷方药特效止痛外敷散(腰椎盘突出)药物组成:川芎、郁金、乳香、红花、松节、川乌、白芥子、艾叶、独活、苍术、薄荷、樟脑、细辛、姜黄各50克。
使用:把以上各药研成细沬,然后用75%的酒精调匀,均匀摊敷盖住痛点,再用保鲜膜盖上,再用热水袋上面加热,1个小时左右揭掉,此药可重复用3次。
每天1次。
7天为1疗程。
主治: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习惯性腰扭伤、肩周炎等引起腰、四肢、背部的疼痛。
外用贴剂配方1:带状疱疹:雄黄5份.冰片3份.蜂房2份共研磨撒在湿贴上贴局部患处治疗10例轻者3次重者5-7次痊愈2:子宫肌瘤.海藻.乳香.没药.穿山甲.蟾蜍.共研末用止痛药液或75%度酒精做成药饼放于湿贴上贴关元穴连贴10-15次治疗几次效果良好.3:中耳炎病人,来时已在附近诊所吊水四天,但其依然头疼,耳部痛,病耳沉闷听不见话,耳镜检查;黄色脓充斥耳道,我静滴头孢他啶,甲硝唑,双侧涌泉穴贴吴茱萸或黄连粉,醋和。
双氧水冲洗耳道,滴点耳油,今下午病人复诊,一切正常效果特好。
与大家分享。
4:颌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怎么贴 .太黄,芒硝,青黛,冰片,川芎各3克,痛时加消炎痛6片湿贴.5:腱鞘炎方子:1氯唑沙星2片+布洛芬缓释胶囊2粒+天麻片3片+地米2片+b1片3片+尼美舒利胶囊1粒+湿贴。
2--患者男39岁,左手拇指腱鞘炎1年多时间,也打过封闭不好,消炎痛8片,6542片6片,冰片,我就加了个扑尔敏3片,就一贴,贴了后就不见患者来,在见的时候,患者谢谢我.真的,好了.3------这一段我治疗多例腱鞘炎,筋膜炎和肌腱炎的效果特好,向大家分享一下。
湿贴+消炎痛10片+炎痛喜康10片+芬布芬胶囊10片+舒筋活血片15片+地塞米松片5片,都是两贴痊愈.6:痈的治疗方法?中心开口引流,大黄+芒硝+黄连+消炎痛+湿贴箍围。
各5克或芒硝+大黄+消炎痛+消肿湿贴.7:小儿速效止咳贴膏组成:盐酸异丙嗪1片,复方甘草片2片,654-2片1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用中药配方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外用中药配方(作离子导入治疗用)
风湿性关节炎
白芷15g 独活15g 草乌5g 防风15g 两面针20g 羌活15g 川乌5g 灵仙10g
透骨草30g 桂枝15g 红花15g 土鳌虫15g 乳香10g 没药15g
类风湿性关节炎
乌蛇20g 土鳌虫15g 蜂房10g 三七10g 当归15g 熟地15g 海桐皮15g 葶苈子15g
芄蓁20g 灵仙12g 桂枝15g 川乌10g
骨质增生
乳香20g 没药20g 三七10g桂枝20g 土鳌虫15g 桃仁5g 五灵脂15g 威灵仙10g 红花10g 牛大力20g
腰椎间盘突出症
乳香10g 没药10g 黄连15g 公英10g 当归15g 丹参30g 红花10g 连翘10g 土茯苓20g 威灵仙10g
偏头痛、高血压
川芎10g 白芷5g 桂枝5g 独活5g 羌活15g 红花10g 夏枯草15g 蔓荆子15g 钩藤10g 远志10g 酸枣仁10g
神经衰弱、失眠
茯神10g 酸枣仁10g 柴胡15g 生地10g 白芍15g 川芎10g 黄花30g 五味子10g 远志10g
坐骨神经痛
桃仁15g 红花15g 赤芍15g 当归15g 茢芥15g 防风15g 公英10g 鸡血藤15g 木瓜15g 麻黄15g
乳腺增生
鳖甲珠10g 川芎5g 白芷5g 威灵仙5g 川乌5g 灵脂5g 桂枝5g 红花10g 艾叶
5g
使用方法:取上述药方一剂,用40度以上的白酒一斤浸泡15天以上,取其药酒浸湿药物离子导入器上棉花外用即可,不可内服。
如有皮肤遇酒精过敏者,可将上述药方熬制成汤剂约300ml,使用时适量浸湿药物离子导入器上棉花外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