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蒸汽系统
辅助蒸汽系统 ppt课件

PPT课件
6
辅助蒸汽系统的疏水
• 为防止辅助蒸汽系统在启动、正常运行及 备用状态下,管道内积聚凝结水,在供汽 管道低位点和辅汽联箱的底部均设有疏水 点,疏水进入两台专用疏水箱后,利用重 力(凝汽器抽真空前)或重力加压差(凝 汽器抽真空后)自流入运行机组的排汽装 置。当水质不合格时,排到主厂房外废水 处理系统,并在控制室报警。
系统灭火、加热器湿保护及燃油雾化用汽,以及机组停运 后的露天管道和设备的保暖用汽等杂项用汽。
PPT课件
14
运行 维护
• 正常运行中,辅汽联箱压力为0.699~ 0.796MPa,温度为220℃。 辅汽各用户按 需要投用,系统各管道保温良好,无振动 现象,各管道、阀门、表计连接处无漏汽 现象。老厂来汽管道疏水器投入,预暖正 常,以防辅汽失汽后,突然供汽的要求。 冷再供辅汽调阀自动位,如用户较多,用 汽量太大时,应注意辅汽联箱的压力、温 度的变化。
机组启动正常后,开启四抽供辅汽电动门。随着四段抽汽压力的升高, 四抽逐渐供辅汽,冷再供辅汽调阀逐渐关闭,自动升压为四抽压力;冷再蒸汽 备用。 当负荷大于70%~85%MCR时,利用汽轮机与辅助蒸汽联箱压力相一致的抽 汽(汽轮机四、五段抽汽)供辅助蒸汽,并且在抽汽供汽管与辅助蒸汽联箱之 间不设减压阀,在辅助汽联箱所要求的一定压力范围内,滑压运行,从而减少 了压力损失,提高机组运行的热经济性PP。T课接件 入辅助蒸汽联箱的抽汽管道上也5装 有止回阀。
PPT课件
11
用途
1)向除氧器供汽 ① 机组启动时,供除氧器加热用汽。 ② 低负荷或停机过程中,当除氧器压力低于一定值 时,抽汽汽源自动切换至辅助蒸汽,以维持除氧器 定压运行。 ③ 甩负荷时,辅助蒸汽自动投入,以维持除氧器内 具有一定的压力。 ④ 在停机情况下,向除氧器供应一定量的辅助蒸汽, 使除氧器内贮存的凝结水表面复盖一层蒸汽,防止 凝结水直接与大气相通,造成凝结水溶氧量增加。
辅助蒸汽系统讲解及管件材质介绍

辅助蒸汽系统讲解及管件材质介绍辅助蒸汽系统讲解及管件材质介绍一、高辅联箱作用1、机组启机时作为启动汽源供主机暖机、给水泵汽轮机暖机及除氧器凝结水除氧汽源及各辅助设备用汽,当主机运行正常后作为备用汽源。
2、在机组运行正常后作为供锅炉空预器吹灰、锅炉房燃油管道吹扫、锅炉炉底加热及供低压辅汽联相箱用汽。
3、#1机高辅供汽汽源主要来自启动锅炉房,当机组运行正常后有冷再或四段抽汽供高辅用汽。
#2机高辅启动汽源主要来自#1机高辅供汽联络管,当机组运行正常后有冷再或四段抽汽供高辅用汽。
二、低辅联箱作用1、机组启机作为轴封供汽的主要汽源,当机组运行正常后作为轴封供汽备用汽源。
2、在机组运行正常后作为供锅炉磨煤机防爆蒸汽、供燃油伴热、热网加热器供汽、厂房内暖通分汽缸供汽、锅炉暖风器供汽及生水加热器供汽。
三、#1机高低辅联箱与#2机高低辅联箱的区别1、#1机高辅联箱启动供汽主要来自于启动锅炉房;#2机高辅联箱启动供汽主要来自于#1机高辅供汽联络管。
2、#1机低辅联箱主要供给轴封供汽、锅炉磨煤机防爆蒸汽、供燃油伴热、热网加热器供汽、厂房内暖通分汽缸供汽、锅炉暖风器供汽及生水加热器供汽。
#2机低辅供汽中没有热网热器及生水加热器供汽两项。
四、高辅及低辅系统管件材质介绍:部门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高辅至除氧器供汽管路材质为(#20)型号为(Ф273*7)2、#1机高辅联箱启动供汽主要来自于(启动锅炉房);#2机高辅联箱启动供汽主要来自于(#1机高辅供汽联络管)3、低辅联箱作用是机组启机作为(轴封供汽)的主要汽源,当机组运行正常后作为(轴封供汽)备用汽源。
4、低辅至热网加热器供汽材质为(Q235-A)型号为(Ф325*6)5、#2机低辅供汽中没有(热网热器)及(生水加热器)供汽两项二、简答题1、高辅联箱主要供汽源有哪些?答:#1机高辅供汽汽源主要来自启动锅炉房,当机组运行正常后有冷再或四段抽汽供高辅用汽。
#2机高辅启动汽源主要来自#1机高辅供汽联络管,当机组运行正常后有冷再或四段抽汽供高辅用汽。
汽轮机辅助蒸汽系统

汽轮机辅助蒸汽系统12.1.概述12.1.1.辅助蒸汽系统蒸汽来源有三个:老厂高辅联箱来汽、机组再热蒸汽冷段和四段抽汽。
当机组启动时,辅助蒸汽由老厂蒸汽管道提供。
机组再热冷段供汽作为辅汽系统的备用汽源。
四段抽汽作为辅汽系统的正常汽源。
两台机组中间有联络母管连接。
12.1.2.辅汽系统的运行参数:额定压力为0.8~1.32MPa,额定温度为382℃。
12.1.3.辅汽系统向空预器启动吹灰、除氧器启动、暖风器、磨煤机、小机启动及调试,汽机轴封、采暖、拌热、燃油加热吹扫、消防、生水加热及设备露天防护用汽等用户供汽。
12.3.辅助蒸汽系统的联锁:辅汽四段抽汽来汽电动门自动关:1)汽机跳闸2)发电机解列12.4.辅助蒸汽系统的投运12.4.1.辅汽系统投运前的检查与准备:a.确认系统检修工作结束,有关工作票终结b.辅汽系统在投运前应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管路连接完好,各疏水器前、后手动阀开启,疏水旁路阀在关闭位置,当首次投运或停运时间较长时,疏水先走旁路。
c.辅汽系统投运前去各用户的隔离阀关闭。
d.辅汽系统各来汽电动、气动阀动作正常,且在关闭位置。
e.确认辅汽安全门校验正常,辅汽安全门动作值:1.35MPa。
f.各温度,压力表计投入。
g.确认凝汽器可以接受疏水。
12.4.2.辅汽系统投运a.检查辅汽系统已具备投运条件。
b.确认辅汽联箱上和各辅汽用户门前各疏水门全开。
c.请示值长同意投用辅助蒸汽联箱。
d.检查开启辅汽联箱各供汽管上疏水阀,对辅汽联箱各汽源供汽管进行暧管。
第一台机启动时应先联系老厂开启老厂来供汽阀对老厂来供汽管进行疏水暧管。
e.稍开辅汽联箱进汽门进行联箱本体予暖。
控制辅汽母管压力不大于0.1MPA,注意管道无冲击振动,检查辅汽联箱各疏水畅通。
f.确认辅汽压力、温度正常。
辅汽母管充分暖管,温度升至150℃后,检查辅汽母管各疏水调节正常,通知操作人员缓慢开大备用汽源至辅汽来汽电动门,提辅汽联箱压力,并及时关闭各疏水器旁路阀,检查各疏水器调节正常。
辅助蒸汽系统

辅助蒸汽系统单元制机组均设置辅助蒸汽系统。
辅助蒸汽系统的作用是保证机组安全可靠地启动和停机,及在低负荷和异常工况下提供必要的、参数和数量都符合要求的汽源,同时向有关设备提供生产加热用汽。
辅助蒸汽系统主要包括:辅助蒸汽联箱、供汽汽源、用汽支管、减温减压装置、疏水装置及其连接管道和阀门等。
辅助蒸汽联箱是辅助蒸汽系统的核心部件。
本期工程600MW 超临界机组设置的辅助蒸汽联箱,其设计压力为0.8〜1.3 MPa,设计温度为300〜350C。
典型的600MW 超临界机组的辅助蒸汽系统见图3-9。
一、系统的供汽汽源辅助蒸汽系统一般有三路汽源,分别考虑到机组启动、低负荷、正常运行及厂区的用汽情况。
这三路汽源是老厂供汽或启动锅炉、再热蒸汽冷段(即二段抽汽)和四段抽汽。
设置三路启动汽源的目的是减少启动供汽损失,减少启动工况的经济性。
1 .启动蒸汽本期第一台机组投产时所需启动辅助蒸汽将由老厂辅助蒸汽汽源站提供,无须增设启动锅炉。
老厂辅助蒸汽汽源站参数为:4.0Mpa 、350C,加减压阀减压至:0.8MPa〜1.3Mpa、350C。
第二台机组投产后,两台机组可相互供给启动用汽。
供汽管道沿汽流方向安装气动薄膜调节阀和逆止阀。
为便于检修调节阀,在其前后均安装一个电动截止阀,在检修时切断来汽。
第一个电动截止阀前有疏水点,将暖管疏水排至无压放水母管。
2.再热蒸汽冷段在机组低负荷期间,随着负荷增加,当再热蒸汽冷段压力符合要求时,辅助蒸汽由启动锅炉切换至再热冷段供汽。
供汽管道沿汽流方向安装的阀门包括:流量测量装置、电动截止阀、逆止阀、气动薄膜调节阀和闸阀。
逆止阀的作用是防止辅助蒸汽倒流入汽轮机。
调节阀后设置两个疏水点,排水至辅汽疏水扩容器和无压放水母管。
3.汽轮机四段抽汽当机组负荷上升到70〜85%MCR时,四段抽汽参数符合要求,可将辅助汽源切换至四段抽汽。
机组正常运行时,辅助蒸汽系统也由四段抽汽供汽。
采用四段抽汽为辅助蒸汽系统供汽的原因是: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其压力变动范围与辅助蒸汽联箱的压力变化范围基本接近。
辅助蒸汽系统

1 LBG系统功能;辅助蒸汽系统设计用来作为在较低功率运行时汽轮机抽汽的备用,并在机组任何工况下供汽给辅助蒸汽集管,系统应保障:-在机组的启动、升功率、额定功率运行、停机、正常冷却工况下除氧器及汽轮机密封所需的蒸汽供给;-在机组启动、停机、功率运行工况下其他厂用负荷所需的蒸汽供给;-机组启动时从外部汽源提供蒸汽;-在机组较低功率运行以及汽轮机抽汽切除时作为汽轮机抽汽的备用;-在2号机组启动或维修时给其提供厂用蒸汽。
2简述LBG系统的组成及主要设备(如换热器)的结构、特性参数和供电等级(用图和文字说明)1)集管1LBG00以及联接在其上的蒸汽管道:-给用户供汽的管道1LBG30,50,60 ;—从辅助锅炉房供汽的管道1LBG80 ;-从主蒸汽管道供汽的管道1LBG01,02,03 .2)向辅助蒸汽集管排汽的快速减压阀(以下简称快速减压阀)1LBG01АА201,1LBG02АА201,1LBG03АА201,用来将主蒸汽集管来的压力为6.27 МPa的新蒸汽减压至0。
7 МPa并供给辅助蒸汽集管。
如图1所示:3)脉冲安全阀1LBG00АА411,1LBG00АА421, 1LBG00431, 1LBG00АА441,1LBG00АА451,1LBG00АА461,用于防止除氧器及辅助蒸汽集管内的压力升高。
如图2所示:图1其参数如下表所示:快速减压阀(БРУ-СН)的型号936-150/250—Э入口(双向进汽),mm 2 150出口,mm 250临界压差下的最大通量能力,t/h 300最大通流面积,сm2 93壳体材料碳钢总行程(总行程时间) 75mm(不超过20s)图2该阀的基本作用原来如下所述:正常情况下弹簧力作用于套筒40,该套筒保持阀门面的密封,截止工作介质――蒸汽。
当蒸汽压力上升到套筒40的开启压力时,蒸汽压力克服弹簧力的作用,使阀门打开,从而达到泄压的目的。
设置电磁阀可以保证阀门的可靠触发,可以强制打开和关闭阀门.当压力上升时电磁阀13断电,而电磁阀22触发,将阀门打开;当压力下降时正好相反,电磁阀22断电,而13阀触发,从而将阀门关闭.1LBG01/02/03AA201和1LBG00AA411/421/431/441/451/461A/B均由可靠供电系统供电。
辅助蒸汽系统的形式

辅助蒸汽系统的形式
辅助蒸汽系统是指为主蒸汽系统提供辅助蒸汽的系统,其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加热蒸汽系统:用于加热水或空气等介质的蒸汽系统,常见于工业生产中的加热设备。
热力机械系统:用于驱动风机、水泵、压缩机等机械设备的蒸汽系统,通常采用高压蒸汽或超高压蒸汽。
发电机系统:用于发电的蒸汽系统,通常采用高温、高压的蒸汽驱动发电机转子。
加湿蒸汽系统:用于加湿空气的蒸汽系统,常见于空气调节设备中。
清洗蒸汽系统:用于清洗设备或管道的蒸汽系统,通常采用干蒸汽或超干蒸汽。
装载蒸汽系统:用于输送物料的蒸汽系统,通常采用低压、低温的蒸汽。
医疗卫生蒸汽系统:用于医疗卫生设备的蒸汽系统,通常采用高温、高压的蒸汽进行消毒杀菌。
15第十五章 辅助蒸汽系统

第1章辅助蒸汽系统1.1. 概述辅助蒸汽系统作为机组和全厂的公用汽系统,它的作用是向有关辅助设备和系统提供辅助蒸汽,以满足机组启动、正常运行、减负荷、甩负荷和停机等各种运行工况的要求。
1.2. 系统流程系统主要有辅助蒸汽母管、相邻机组辅助蒸汽母管至本机组辅助蒸汽母管供汽管、本机组辅助蒸汽母管至相邻机组辅助蒸汽母管供汽管、再热冷段至辅助蒸汽母管供汽管、轴封蒸汽母管,以及辅助蒸汽母管安全阀、减温减压装置等组成。
见图15-1图15-1辅助蒸汽系统系统设有两只喷水减温器,辅汽联箱至汽机轴封用汽的管道上设一只,辅汽联箱至磨煤机、煤斗蒸汽消防用汽管道上设一只,用于控制辅汽温度满足各用户要求,减温水来源均为凝结水;为防止辅助蒸汽联箱超压,系统设有两只安全阀。
辅汽联箱疏水通过疏水阀疏至疏水扩容器,系统未设启动初期疏水管道,疏水直接疏至扩容器后通过定排排放,正常疏水至疏水扩容器后回收至凝汽器。
1.2.1. 辅汽汽源辅汽系统有三个汽源:1 )启动汽源:老厂启动蒸汽管道;2 )全厂辅汽的备用汽源:#1机组再热蒸汽冷段(仅1号机组有);3 )正常汽源:四段抽汽。
1.2.2. 系统用户机组的辅助蒸汽用户有除氧器、主机和小机轴封、小机启动用汽、空预器吹灰、磨煤机灭火蒸汽以及暖通用汽和生水加热器用汽。
辅助蒸汽系统用汽量如下:注:1 )系统计算不考虑两台机组同时启动。
2 )不考虑一台机组处于低负荷工况下启动另一台机组。
3 )带*的用户可以错开时间,启动前或甩负荷后用汽,其用汽量不计入合计。
4 )四段抽汽单台机最大抽汽量为100t/h。
1.3. 系统设备介绍1.3.1. 辅助蒸汽联箱(缺)1.3.2. 疏水扩容器疏水扩容器主要用以收集辅汽系统正常运行时的管道疏水,疏水进入扩容器后压力降低,蒸汽由排汽管排入大气,疏水排入锅炉扩容器,疏水水质合格后排入凝汽器,水位由疏水调节阀控制。
(见图15-2)图15-2辅助蒸汽疏水扩容器1.4. 系统运行与调整辅汽系统额定流量为50t/h,额定压力为0.8~1.219Mpa,额定温度为369℃;1.4.1. 汽源运行与调整辅助蒸汽系统蒸汽来源有三个:老厂启动蒸汽管道来汽、机组再热蒸汽冷段(仅1号机有)和四段抽汽。
汽轮机辅助蒸汽系统

辅助蒸汽系统(auxiliary steam system)
火力发电厂主要汽水循环以外,与锅炉和汽轮机及其辅助设备起动、停机和正常运行有关的加热和保护用汽的供汽系统,亦称厂用燕汽系统.供汽对象主要是: 除氧器、锅炉暇风器、汽轮机汽缸夹层和法兰螺栓等设备的起动加热;汽轮机轴封系统的密封,燃油设施的加热、吹扫以及燃油喷嘴的雾化;嫩煤解冻,煤粉制备系统消防;礴天锅炉的仪表防冻;锅炉、除氧器等设备短期停用时的养护;机组甩负荷时除氧器的加热备用;厂房采暖、通风,静电除尘器灰斗加热和自然循环锅筒锅炉下联箱的起动加热用汽等。
辅助燕汽系统是火电厂起动和安全生产必须的子系统。
辅助蒸汽系统的容量决定于机组起动时的用汽量。
其中除氧器、锅炉暖风器、嫩油设施起动加热和电厂冬季采暖等用汽量较大。
机组起动时,应适当分散安排有关设备的用汽时间,避免蒸汽负荷过分集中。
辅助蒸汽系统的汽源多取自压力相近的汽轮机抽汽。
在供汽参数能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低压力的抽汽,以提高燕汽利用的经济性。
为满足新建电厂机组初次起动的需要,需设里起动锅炉作为辅助蒸汽系统的汽源。
起动锅炉的容量可按机组起动时必需的蒸汽量确定,在严寒地区,起动锅炉可与施工用汽锅炉结合考虑,锅炉以嫩煤为宜。
根据电厂的具体条件亦可采用燃油锅炉。
辅助蒸汽系统涉及的供汽范围较广,项目繁多,各种设备要求的蒸汽参数和系统连接方式亦不尽相同,故设计时需全面规划,满足机组各种运行工况时的需要,使供、需蒸汽量平衡,蒸汽参数满足要求,系统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自动控制,并注惫疏水的回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汽系统
1.1系统介绍
一期机组的辅汽系统是与二期机组的辅汽母管相连的,每台机组与母管有一隔离阀,各机组之间也有隔离阀,这样运行方式比较灵活。
辅汽汽源除了从联通母管来之外,还可以从本机的冷再蒸汽和主蒸汽减温减压来供。
辅汽母管上有4只安全阀,以保护辅汽母管。
冷再至辅汽母管有一旁路阀,可以作为投运初期的暖管用。
辅汽母管的疏水通常排到凝汽器,在循环水停运时,可以将疏水排到定排系统。
辅汽用户(设计最大流量约为100t/h):
厂采暖系统(可以由四抽供汽),设计参数:2t/h、0.451MPa、160℃。
暖风器(可以用四抽供汽),设计参数:20.591t/h、0.875MPa、190℃。
高压缸预热,设计参数:8t/h、0.5MPa、195℃。
主机及小机的轴封用汽(另一路是主蒸汽),设计参数:6.78t/h、1MPa、195℃。
除氧器水箱加热及除氧头加热除氧用汽,设计参数:19t/h、1MPa、195℃。
空预器吹灰(也可以用主蒸汽),设计参数:9t/h、1.101MPa、190℃。
原煤仓、磨煤机灭火用汽,设计参数:1.814+6t/h、0.8MPa、180/170℃。
点火油枪及低负荷油枪雾化汽,设计参数:0.51+1.16t/h、0.8MPa、170℃。
汽动给泵汽机冲转用汽(辅汽温度宜提高到270℃,设计用流量20t/h,进汽温度250℃)。
码头用汽(在#2机组与#3机组之间的辅汽母管上接出,再途经1220米管路,到达供汽终端。
管路设计压力与温度分别为1.6MPa和200℃,运行压力与温度分别小于1.0MPa 和198℃,设计最大用汽量15t/h,一般用汽量在10t/h左右)
1.2系统主要设备
主蒸汽至辅汽减温减压站:包括电动隔离阀、主汽至辅汽气动减压阀、主汽至辅汽气动减温阀。
减温过程在减压阀的混合室内完成。
减温水源来自凝结水母管。
冷再至辅汽系统:包括电动隔离阀、逆止阀、压力调节阀和温度调节阀,还有一手动旁路阀。
减温水源来自凝结水母管。
1.3系统主要联锁保护
主汽至辅汽电动隔离阀在下列情况之一关闭:
a主汽至辅汽减压阀出口压力高
b两台凝泵跳
c主蒸汽温度低于320℃
d精除盐装置进口阀及旁路阀均关闭
冷再至辅汽电动隔离阀在减温阀后温度高于330℃后关闭
1.4系统运行
1. 正常参数:辅汽母管压力1MPa,温度195℃,设计流量124t/h。
汽源大多由辅汽联通管供,在主汽压力大于3MPa时可以投运本机的主汽至辅汽系统,当锅炉负荷大于30%BMCR时,冷再压力大于1.1MPa,可以投入冷再至辅汽系统。
辅汽汽源要冲汽动给泵汽机时:辅汽母管母管压力1MPa,温度270℃。
2. 辅汽用户的投运:辅汽用来除氧器水箱及除氧头的加热,在机组负荷高于15%后切至四级抽汽;机组冷态启动时辅汽还用于轴封供汽,可视汽缸温度投入轴封电加热器或者与主汽混温使用;还可以用作高压缸暖到150℃的汽源,负荷高达70%,主机轴封汽已可以自供;低负荷阶段辅汽用作空预器暖风器用汽,负荷大于25%后可以切至四级抽汽供汽。
3. 通常运行方式:#3或#4机组供辅汽母管,供辅汽机组的辅汽压力设定值放在1MPa,其他机组压力设定值略高。
各机组主汽至辅汽系统一般处于备用,有时为了系统安全也将主汽至辅汽的电动隔离阀关闭。
辅汽母管投运时一般要通过小旁路阀或微开隔离阀进行充分暖管,然后再缓慢全开隔离阀,否则会发生水击。
一般可以通过母管的温度来判断暖管的效果。
4.辅汽投运时必须保证充分的暖管,否则极易引起水击。
1.5系统常见问题
(1)冷再至辅汽减温特性不理想
2009年10月12日,冷再至辅汽系统投运期间发现:在低流量阶段(小于8t/h),减温效果不佳,温度最高至244℃,而后随流量上升情况逐步好转,并能稳定控制辅汽温度在设定值范围内;当流量大于50t/h时,辅汽母管温度逐渐上升至242℃,此时,减温水调节阀已全开,说明该装置容量在50 t/h之内,未达到设计要求。
此问题后来需经东芝公司多次处理,但问题未解决,建议该系统投运后的流量应控制在10~50t/h范围内。
(2)主汽至辅汽电动隔离阀盘根漏气:主要是一边的压力过高,盘根受损后易泄漏。
对策是尽量少操作阀门,并定期更换盘根。
(3)停运时辅汽母管不能泄压到零,主要是隔离阀不严所致,所以一般母管的隔离阀尽量少操作。
鉴于#1机主汽供辅汽手动总隔离阀前焊接部位发生裂纹,严重威胁人身、设备的安全。
目前,虽经停机处理、消除了缺陷,但裂纹产生的原因还在进一步分析之中。
(4)曾经多次发生主汽供辅汽系统焊接部位出现裂纹,并发生严重外漏,为防止发生类似事件、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对各机的主汽供辅汽系统运行方式作如下临时规定:#3/#4/#5机主汽供辅汽减温器后电动隔离总阀AS-GT-1002、凝结水至主汽供辅汽系统减温水电动隔离阀C-GL-1121正常时保持关闭,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而需投运主汽供辅汽系统,必须充分暖管,严防因管路水击而发生管系强烈振动、断裂;必须逐步开启各隔离阀,严防因压力调节阀开度过大(辅汽系统处于失压、低压状态)而导致辅汽母管超压。
因故需投运主汽供辅汽系统,由当值值长决定供汽机组。
1.6思考题
(1)辅汽的通常用户(巡检员、操作员)
(2)辅汽的正常运行方式(机组长、副值长)(3)辅汽的供汽来源(巡检员、操作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