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2011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章 地球与宇宙 第4节 月相》_1
第4节 月相(共18张PPT) 初中物理浙教版七年级下课件

残月
十八、十九
二十七、二十八
二十二、二十三
探究实践
5. 说说月相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1)月球是不发光、不透明 的球体,始终一半被太阳光照亮;
(2)月球绕地球公转,使太 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 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3)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 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 也有规律地变化。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
迁移应用
3.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当太阳、地球、月
球三者之间位置如图所示时,地球上当晚可以看见的月相最接近( C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板书设计
“上上上西西”
日地月三者的相 对位置在一个月 中有规律地变动
上弦月
东西
下弦月
上半月 上半夜 西边天 西边亮
“上上上西西”
西
东
注意:星空方位“左东右西”。
下半月 下半夜 东边天 东边亮
“下下下东东”
探究实践
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新月
(朔)
(望)
(朔)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称为朔望月。
一个朔望月平均为29.53天。
探究实践
E
模拟 灯光 球
观察者 一半涂白 一半涂黑
太阳光
F
月球
地球上的观察者
一半被阳光照亮
一半未被阳光照亮
C G
B A 灯
H光
探究实践
2. 分别按 A → H 的逆时针方向观察球被光照亮部分的形状。 3. 在图 4-23的空心球中用铅笔画出不同方位球光亮部分的形状。
第四章第4节-月相-ppt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下下下东东:
下弦月---下半月的下半夜出 现在东面天空,亮面朝东。
二、农历与月相
你知道有哪些节日是根据农历来确定的?
指出它们的日期及月相
画图:
春节 正月初一 新月
元宵节 正月十五 满月
端午节 五月初五 娥眉月
中秋节 八月十五 满月
重阳节 九月初九 接近上弦月
三、*月相变化的原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 只是反射太阳光; 2、由于日、地、月的相对
运动造成三者位置的变化 。
新月(朔):农历初一
地球
太阳
地月日成一条直线
农历初七、初八
地球
太阳
满月(望):农历十五、十六
地球
太阳
满月:月地日成一条直线
农历二十二、二十三
地球
太阳
探究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孔对着地球的原因?
思考:你是否注意过,月面虽有圆缺变化,但
月面面貌本身却没有变化,也就是说月球始终 以同一个面孔对着地球,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 球的背面的。那么月亮为什么不肯转过脸去呢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解释这一现象。
填图:
逆时针
注 意 : 亮面始终 要朝向太阳
月相的变化 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
上弦月
月相变化周 期为29.53天
满月(望)
新月(朔)ຫໍສະໝຸດ 此图是立体图下弦月
此图是星空平面图,左东右西
*把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月球全黑时的月相叫做
新月(朔)
初一
西边亮的月相叫做上弦月
初七、八 日地月成直角
月球全部都是亮的月相叫做
太阳(黑板)
注意:总是让球的白色部分正对黑板。
C D
B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下册 4.4 月相(学生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4章地球和宇宙4.4月相目录 (1) (2) (3) (7) (9)一、月相1.月相的概念及实质(1)概念: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2)实质:月相是人们在地球上所能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即太阳照亮面的比例。
2.月相产生的原因(1)月球本身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二、月相变化规律1.规律: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
2.月相的变化规律可以用下表总结:【重要提示】月相虽然有圆缺变化,但月面面貌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球背面的。
三、月相的利用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
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我国农历中的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我们现在过的什么节是根据农历确定的,你知道吗?春节(正月初一),端午(五月初五),中秋(八月十.五),重阳(九月初九)。
【知识拓展】月相对植物的影响:月光对植物生长有重要的影响。
月光对向日葵、玉米等的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下弦月摘水果,收割庄稼,能贮藏较长时间。
月相变化对植物播种有影响。
茄子、洋葱、韭菜、南瓜等播种最好在新月;西红柿、芹菜、白菜等播种最好在上弦月。
月相变化规律判断方法“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前一句是指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的西侧天空,看到的是月亮的西半边亮,后一句是指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的东侧天空,看到的是月亮的东半边亮。
【特别说明】首先应判断出时间,然后再做推断。
【例】(2018·杭州月考)唐代诗人张迷在《枫桥夜泊》中这样写:“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所描述的月亮的月相是( )【点评】用古诗情景考查月相判断,体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结合。
【常考1】月相【例1】(2019·武穴期末)下列关于产生月相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月球是一个球体②月球本身不发光③月球绕地球运动④月球相对太阳位置的变化①②①④②③③④【常考2】月相变化规律【例2】(2019·成都模拟)读月相成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知识点复习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第一节太阳和月球1、在宇宙中与地球关系最密切的两个星球是:太阳(恒星)月球(卫星)2、太阳:本身能发热、发光,是气体球,是地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2)太阳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心达1500万℃.(3)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三层:光球层(平时看到的形状)、色球层、日冕层.(4)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1998年开始为第23个周期.太阳活动激烈的标志:耀斑。
3、月球:地球唯一的天然固体卫星,本身不发光,灰色,平时看到的是被太阳照亮的部分.(1)月地距离为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2)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3)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49,质量约为地球的1/81;(4)月球的表面明亮的是高原和山脉,暗黑的是广阔的平原或盆地,分别称月陆和月海;(5)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布着众多的环形山,是由陨石撞击或火山爆发造成.(6)月球没有大气层,造成月球上昼夜温差大,不能传声,无天气变化和四季变化,天空背景是黑的.(7)月球表面上的物重约为地球的1/6.自转和公转周期都是27.32天。
( 8)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证据:(1)、北极星附近星空的连续曝光照片,(2)、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北逆南顺)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5、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称昼半球,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称夜半球,于是出现昼夜现象。
浙教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章第4节月相

一线潮
回头潮
钱江潮
十字潮
随堂练习: 阅读下列月相示意图(阴影表示暗部),回答:ABCD
(1)写出各图所示意的月相名称以及相对应的农历日期。
A_下_弦__月__, 廿_二__、__廿_三 B__新_月___, __初_一___;
C__满_月___, 十_五__、__十_六 D_上__弦__月_, 初__七__、_初_。八
①春节 正月初一(;新月) ②端午节 五月初五(;蛾眉月) ③中秋节 八月十五;(满月) ④重阳节九月初九;(凸月)
钱江潮
钱塘江大潮是我国最著名的海潮。每年农历 八月十八,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钱江 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 蔚为壮观”。钱江潮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和 杭州湾喇叭口河口地形的作用下形成的。在农历 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地、月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月球和太阳产生的引潮力达到最大。当大量潮水 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喇叭口的河口形状使江面 迅速变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 前浪,层层相叠。
2、月相变化: 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视形状在不断地变化着。
3、月相变化成因: ① 月球自转同时绕地球公转运动 ② 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 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4、月相变化规律: ① 四个特殊的月相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② 月相变化周期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 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_初__一__,满月出现在
月球的自转周期与绕地球公转周期一致。
农历每月的 _十__五__。初七、初八为_上__弦__月, 新月出现在农历每月的 _____,满月出现在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第四章 第4节 月相

[解析] 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可知,月相会经历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新月。上图中, 为新月, 为满月。农历初一至十五之间,月球的亮面位于右侧(西面),下半月相反,因此正确的顺序为 。
易错警示 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上半夜,月面朝西;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下半夜,月面朝东。
典例1 下列关于月相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月相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B.月相变化是人们看到月球被太阳光照亮部分的形状有规律地变化C.如果月球能自行发光,那么就不会有月相变化D.月相变化是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引起的
A
[解析] 月相变化指的是人们所看到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的变化,实际上月球的形状并没有发生变化,A错误。
续表
3.月相与农历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 29.53天,称为朔望月。我国农历中的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现在我们过的春节、端午、重阳和中秋等节日都是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巧学妙记
科学与文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诗句,它道出了月相的变化。
2.月相的形成
(1)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2)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特别提醒月球虽然有各种圆缺形态,但月面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球背面的。
2.日、月、地的位置关系
月相名称
新月(朔)
上弦月
4.4月相课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下弦月
新知讲解
(5)月相变化规律:
月 相 月相图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日月地位置
大致在一条直 线上(月居中)
大致成直角
大致在一条直 线上(地居中)
大致成直角
位置图
视觉形状 出现时间
不可见 初一 半圆
亮面朝西 初七、八
圆形 十五、六
半圆 亮面朝东
廿二、三
新知讲解
(6)月球始终只有一面对着地球: 现象:月相虽有圆缺变化,但月面面貌本身却没有什么变化,也
② 日、地、月相对位置规律变动。 2、月相变化规律:
(1)特殊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2)月相变化规律:新月-满月-新月 周期 29.53天
朔望月(农历):初一(朔)、十五或十六(望) 一个朔望月:29天或30天。
就是说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球背面的。 原因:月球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都是27.3天。
活动: 在观察月相时我们发现,月面虽有圆缺变化,但月面面貌
却没有变化,月球的一面始终朝着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 的另一面(即背面)。为什么会这样呢?
请你做一做模拟实验:把一枚1元的硬币平放在桌子上代表 地球,再在桌子上放一枚1角的硬币代表月球。在模拟月球绕 地球运动时,使一角硬币的1字顶端始终朝着1元硬币(如图所示)。 (1)1角硬币环绕1元硬币转一圈时,1角硬币自己转了多少圈? 1圈 (2)从地球上看月球,人们能看出月球在自己转动吗?不能 (3)由此可见,月球自己转动一圈的时间与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圈的时间是怎样 的时间是怎样的关系? 月球自转一周时间与月球公转一周时间是相同的
地球
新月
(2)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前后,日地连线与 地月连线相垂直,月球西侧被阳光照亮,从地球上 观察,西侧一半月球有月光;
浙教2011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章 地球与宇宙 第4节 月相》_1

你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词?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 儿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活动一:画出你在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
3
4
2
5
1
6
8
7
思考:如果中间的球换成白球会怎样呢?
活动二:在下列8个位置放上相应的月球34来自2太5
1
阳
光
6
8
7
活动三:人站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图片画下来。
月相成因
活动四:人站在地球何时可以看到月相?
一嫌疑犯,被证人指证在农历初八晚上12 点在草垛东侧往西看,清清楚楚看见疑犯的 脸。你如何推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把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一、月相变化的形成原理。
我们知道月球是圆的,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球为什么 会有阴晴圆缺?(为什么会产生月相?)
这几位同学都很善于思考,假设都很不错。那下面我们 就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我们已经学习了太阳和月 球,那我们先来看看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的关系。 【看课件】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能看到的月球只是其一部分,哪部分? ——太阳照到的一半;所以,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来自 于哪里?——太阳的反射光线。 现在请这两位同学来给我 们演示一下月球绕地球转的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不同,我们看 到的月相也不一样。
比较黑板上老师贴的和学生贴的,问:为什么这两个会 不同呢?——视角不同,人是在地球上看的。
接下来我们也要一起从地球的角度来探究一下月相的形 成原因和变化规律。 【学生活动】
下面每两位同学手里都有一个一半黑一半白的小球,白 的代表太阳光照射的一面,所以要朝向哪里呢?——太阳光 射过来的方向(右边)然后我两位同学要合作来进行探究。 【学生活动】观察月相,老师下去指导,指出错误,并督促 记录情况。
【学生活动】演示月球绕 地运动,过程中指出月球亮 的一面始终要朝向太阳光 (学生的右边),然后老师 在黑板上贴上四个位置的 月相。然后当月球的同学分 别站到 1、2、3、4 四个点 上,当地球的同学观察一个 位置,然后把看到的相应的 月相贴到黑板上。
误的,并分析错误的原因。然后给出正确的记录,并把正确
课题 4.4 月相
目标
1、探究并理解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 2、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 2、知道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
时间
教学 重点
月相变化的规律,
a 教 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 学 难点
教学 把乒乓球用铅笔把一半涂黑做月球。 准备 课件
教 学 活动
调控
【引入】上课前播放“水调歌头”的 FLASH,创设学习月相 的情境。
外协项目 及估价
《月相》是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第四节内容。月相的演示 一直是本节内容的重难点。
本教具由呼啦圈作为月球公转的轨道,帮助解决学生如何绕地球转 的问题,在呼啦圈上固定八个黑白泡沫球,代表八个观察点,关键是黑 白球的亮面统一朝着一个方向(太阳光的那侧)。在实验中,学生站在 呼啦圈的中央逆时针依次观察 ABDEFGHA 各点,描述出每个点代表的月相 的 自 特点,以及日地月三者的位置。还可直接手机同屏,全班同学都能观察。 而且该教具取材方便,呈现的现象明显。 制
醒学生看位置
做下弦月。再转过 1/8 圈, 右边又亏了一点,又变成了
变化和月相形态)
峨嵋月,但是为了和上面的 峨嵋月区别开来,我们把它
新月(初一) → 上弦月(初七、初八)→满月(十五、十 六)→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新月(初一) 上上上西西:上弦月、上半月、上半夜、在西边天空、月面
叫做残月。再转过 1/8 圈, 月球又回到了地球和太阳 的中间,又变成了新月。
的月相贴到黑板上。下面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把画的月相和书
上的月相图用字母对应起来。
下面,我们就用课件来更深入的探索一下月相变化的规律。
【课件演示】说明:太阳光在右边,中间是地球和月球的位
置,右上角是月相在相应位置的月相。
归纳:月相变化的原因:1、月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2、日、
地、月三者相对位置有规律的变化
西边半个亮
下下下东东:下弦月、下半月、下半夜、在东边天空、月面
东边半个亮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2、月相变化的原因: 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只是反射太阳光
由于日、地、月的相对运动而造成三者相对位置的变化
3、月相变化的规律:
新月(初一)
上弦月(初七、初八)
当月球在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时,我写出)。然后逆时针转
过 1/8 圈,我们看到月亮露出了一部分,叫做峨嵋月。再转
过 1/8 圈,当日地月三者垂直时,我们看到月球的右边是亮
的,我们知道星空中的方位是左东右西,所以右边亮的我们
接下来按这个规律请
把它叫做上弦月。再转过 1/8 圈,我们看到右边亮的范围变 学生回答——再转过 1/8
画完后,请几个代表上来展台展示,进行比较。指出错
【学生活动】画月亮的形 状。
学生画完后,自告奋勇 拿到讲台的展台来交流。 这几位同学平时对生活的 观察很仔细,我们看到的月 球形态是不一样的,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你 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小组代表发言——(所 有假设都成立)
学生回答:地球绕着太 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跑。 那方向怎么样的呢?—— 都是逆时针的。
周期(29.53)天
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满月(十五、十六)
新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月居中
上弦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
月相变化时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满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地居中
下弦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
教学 反思
月相变化时日地月的位置关系不能很好的理解
使用的主要 材料及估价
呼啦圈,黑白泡沫球,胶水 50 元
教
具
介
绍
教情 学况 中和 使效 用果
本教具在实际教学中使用效果明显,操作简单,利用简单的材料就 能制作。既能直观的观察各点的月相,也能判断每个月相时太阳,地球, 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
大了,有点凸出来,我们把它叫做凸月。再转过 1/8 圈,日 圈,月球的左边亏了一点,
地月三者又回到了一条直线上,但我们看到的月球全部都是 但还是凸出来的,叫凸月。
亮的,我们把它叫做满月(望,黑板上写出)。
再转过 1/8 圈,日地月三者
又垂直了,月球的左边(西
二、月相变化的规律:课件演示: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提 边)变成一半亮了,我们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