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35KV单芯电缆头安装工艺规范及试验规范
(完整版)电线电缆安装标准规范

电线电缆使用安装知识及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电缆线路安装工作的施工质量,促进电缆线路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电缆线路安全运行,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5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线路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矿山、船舶、冶金、化工等有特殊要求的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尚应符合专业规程的有关规定。
第1.0.3条电缆线路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电缆及其附件的运输、保管,应符合本规范要求。
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并应符合产品的要求。
第1.0.5条电缆及其附件在安装前的保管,其保管期限应为一年及以下。
当需长期保管时,应符合设备保管的专门规定。
第1.0.6条采用的电缆及附件,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设备应有铭牌。
第1.0.7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及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的技术文件的规定。
对重要的施工项目或工序,尚应事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第1.0.8条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二、电缆线路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1.预埋件符合设计,安置牢固;2.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3.电缆层、电缆沟、隧道等处的施工临时设施、模板及建筑废料等清理干净,施工用道路畅通,盖板齐全;4.电缆线路敷设后,不能再进行的建筑工程工作应结束;5.电缆沟排水畅通,电缆室的门窗安装完毕。
三、电缆线路安装完毕后投入运行前,建筑工程应完成由于预埋件补遗、开孔、扩孔等需要而造成的建筑工程修饰工作。
第1.0.9条电缆及其附件安装用的钢制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用热镀锌制品。
第1.0.10条对有抗干扰要求的电缆线路,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抗干扰措施。
第1.0.11条电缆线路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35KV电缆接头作业指导书

35kV单芯电缆中间接头制作作业指导书电力电缆是电气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用来传输和分配电能。
电力电缆是由导电线芯、电缆护层、绝缘介质等主要部分组成。
但当电力电缆与电力电缆相连接时,需要把两边电缆的电缆终端部分剖开,使电缆终端部分的各项性能均遭到破坏,为了恢复电缆中间接头部分的各项性能,需要电缆中间接头部分进行特殊处理,满足电缆正常的性能。
对电缆中间接头所进行的处理过程就是“电缆中间头”制作过程。
“热缩电缆中间头”是一种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方法,这种方法是把一种用“热缩材料”制成的电缆头附件套入电缆相接两端的制定位置上,通过压接管连接线芯、然后进行加热,加热后的附件可自动收缩,并紧箍在电缆中间接头上,从而起到连接、绝缘、密封的所用。
1、特点“热缩电缆头”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和绝缘能力强等特点,同时,还具有操作简单,对操作者技术要求不高等特点。
2、适用范围适用于35kV单芯240~400 mm2的交联聚氯乙烯电缆的中间头处理。
3、工艺原理利用聚氯乙烯的热缩性能,通过对电缆附件使其到一定温度,自然收缩,达到电缆接头的目的。
4、主要工具材料4.1、电缆:⑴型号:35kV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1*400 mm2,电缆导体的最高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90℃,短路时电缆的最高温度250℃(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s);电缆最低工作温度为-15℃。
适用于额定电压3.6/6~26/35kV中、高压输配电系统。
DDZA—FY/FZ—YJYP2Y—26/35kVWDZA-FY/FS-YJYP2Y—26/35kVWDZA-FY-YJYP2Y—26/35kV4.2 35kV电缆具体结构尺寸如下:4.3 电缆附件:热缩电缆头附件一套(定型产品),每套电缆附件材料包括:产品名称:35千伏热缩式低烟无卤阻燃中间接头产品型号:APKJ-35-1224M-SC-LSF元件清单序号元件编号元件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 JSCR-60/24-A/U 黑色应力控制管,长度:540mm 条 12 TWJS-70/32-540-05/U 红色绝缘管,长度:540mm 条 13 ERIH-85/34-570/U 红/黑色复合带屏绝缘管,长度:540mm 条 14 ZBIT-130/55-A/U-4(S25) 黑色内套管,长度:540mm 条 15 ZCSM-120/50-1100/U 黑色外套管,长度:540mm 条 16 TWJS-70/32-540-05/U 红色护套直径增大管,长度:540mm 条 47 S1085-1-300 红色密封胶条 48 S1085-3-400 红色密封胶条 69 S1189-1-150(A1) 黄色应力控制胶长度:150mm 包 2 2条10 S1189-3-600(A3)-(C360) 红色应力控制胶长度:600mm 包 1 3条11 EPPA-004 清洁纸包 412 EPPA-007 硅胶包 113 EPPA-013-6-A 铜丝屏蔽网套长度:1200mm 条 114 EPPA-013-6-A 铜丝铠装网套长度:1500mm 条 115 EPPA-034-D 弹簧圈(用于屏蔽层连接)只 216 EPPA-034-G 弹簧圈(用于铠装层连接)只 217 EXRM-1517 粘贴铜带条 218 EXRM-1808-240-AL-TAPE 绝缘砂带包 135kV电缆中间头制作主要工具:5、制作工艺5.1 制作流程5.2 作业准备5.2.1 接受作业任务,准备施工材料、制作工器具、试验设备和电缆头制作规程、填写施工作业票和动火作业票。
(完整版)35KV单芯电缆头安装工艺规范及试验规范

(完整版)35KV单芯电缆头安装⼯艺规范及试验规范35KV单芯电缆头安装⼯艺规范及试验规范⼀、电缆头的处理注意事项:1、电缆的剥切要⼩⼼,严禁伤害主绝缘层。
2、缠绕填充胶、密封胶时要防⽌局部过粗,防⽌冷缩管套不下去或不到位。
3、抽拉⽀撑条时⽤⼒要均匀,防⽌拉脱或错位。
4、半导体层要剥离⼲净,⽆残留,半导层末端应平整,并削成锥形。
5、主绝缘层应打磨光滑,⽆坑洼现象,套装冷缩管前清洁⼲净,均匀涂抹⼀层硅脂膏,但不能涂到半导层上,否则⽆法泄露电荷。
硅脂膏必须要涂抹,⽤来填补绝缘层微⼩挖坑等以补偿主绝缘。
6、套装终端体套管式必须按照说明书定好位套装,使半导层部分与应⼒锥可靠搭接。
7、主绝缘长度尺⼨应不⼩说明书的尺⼨,否则可能造成泄漏量增⼤等引发电缆故障。
&单芯电缆要检测⼀下恒⼒弹簧是否有磁性,应该是⽆磁性的。
钢凯与铜屏蔽分别引出接地线,保证在引出位置不能短接。
9、绝缘层端部与接线端⼦间的绝缘层要削坡⾓,应平整光滑。
⼆、21/35-26/35KV电缆头的安装步骤及规范:1、准备准备:检查电缆绝缘,详细阅读说明书,准备必须⼯具。
2、电缆处理及准备:核对电缆相序,校直电缆并固定剥离电缆外护套、钢凯和内护套层。
钢凯⽤恒⼒弹簧临时固定,⽤钢锯顺钢凯⽅相锯⼀环形深痕,不能锯断第⼆层钢凯,⽤⼀字螺丝⼑撬起⼀个缺⼝,然后⽤钳⼦把钢凯撕开,脱出钢凯带,处理好锯断处的⽑刺。
外护套与钢凯端部尺⼨为30mm。
剥内护套层,⽤壁纸⼑慢慢剥开内护套,保证铜屏蔽与钢凯之间的绝缘。
钢凯带端部距内护套端部20mm⽤PVC带绕包铜屏蔽端⼝,防⽌散开。
3、接地处理:打磨钢凯表⾯,⽤恒⼒弹簧固定接地线,地线在恒⼒弹簧固定时⾄少反折⼀次。
在铜屏蔽根部⽤恒⼒弹簧固定另⼀组接地线,地线在恒⼒弹簧固定时⾄少反折⼀次。
4、密封处理⽤J-35或J-20的⾃粘胶带绕包外护套端部、钢凯端部,内护套,反折铜屏蔽接地线绕包。
保证屏蔽层与钢凯之间接地线的绝缘。
35kV高压电缆敷设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35kV高压电缆敷设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一、施工内容二、电缆走向三、箱式变压器安装四、电缆敷设五、资源配置六、施工进度计划七、安全措施35kV电缆敷设方案一、施工内容现场施工临设用电,现室外设置1000kV A箱式变压器16台,高压电缆分界箱式高压开关柜一组,位于售楼中心南侧,电源取自现场10KV 架空线路。
改造后将原有电缆拆除,将室外三台630KV A箱式变压器中的其中两台及高压电缆分界箱式高压开关柜一组移至售楼中心的东北角安置,为了满足A区的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用电。
其中留于一台满足B区用电需要。
将选用电缆型号为YJLV22-10KV-3*240.电缆敷设根据现场情况分为保护管敷设和地面直埋敷设两部分。
全长计划295米,电缆敷设完毕后,首端取自现场10KV架空线路杆式高压断路器下口,末端接入高压电缆分界箱式高压开关柜,提供两台箱式变压器的负荷,所有电缆头压接完毕经过试验后通电运行。
二、电缆走向本次电缆敷设走向依据现场外线图制定。
根据现场实际勘察,基本走向为售楼中心南侧10KV架空线路高压断路器引下电源——经电缆保护管引下进入地面下——向北地面直埋敷设——沿现场施工硬化道路边缘向西直埋——经过锅炉房前面走硬化道路下侧直埋——向北直达箱式变压器调整后位置。
三、箱式变压器安装本次箱式变压器安装只是将原有的箱变及电缆分界箱移位至现在的调整位置,所含工作内容主要是吊装及搬运工作,实际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做专项施工方案。
四、电缆敷设1、电缆敷设工艺流程图如下:2、电缆进场检查验收:电缆进场后,必须对电缆进行详细的检查验收,检查电缆的外观、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合格证、耐热阻燃的标识。
3、电缆敷设准备3.1、技术准备。
认真研究电气施工图,掌握电缆的分布走向情况,在过路面、转弯等管道交叉处进行详细勘察。
3.2、人员、机具准备。
敷设电缆需要大量的人员,电缆敷设前,根据电缆的数量及电缆敷设进度安排,提前做好人员的准备工作,保证敷设电缆时人员满足施工要求,同时对进场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供电段“35KV”电力电缆敷设及安装作业指导书

供电段“35kv”电力电缆敷设及安装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供电段管内照明灯柱、投光灯桥、投光灯塔的安装和作业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作业指导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铁运〔1999〕103号《铁路电力管理规程》铁运〔1999〕103号《铁路电力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07-2007《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0-2003 J290-2004 《铁路电力设备安装标准》第三版(80)铁机字 1817号《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3.编制依据根据《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铁路电力管理规则》、《铁路局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段具体实际,特编制此作业指导书。
4.电缆制作安装指导书4.1.安装准备工作4.1.1.施工人员工作序号作业内容人数负责人作业组员1 工作执行人 12 工作许可人 13 工作监护人根据作业需要而定4 工作组员根据作业需要而定4.1.2.施工工器具、材料、防护用品准备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验电器按线路等级支 22 绝缘手套双 23 绝缘靴双 24 隔离开关操作棒根 25 接地封线组根据作业需要而定6 登杆踩板根据作业需要而定7 安全腰带根据作业需要而定8 安全帽根据作业需要而定9 吊绳根据作业需要而定10 对讲机根据作业需要而定11 个人工具套每人112 吊车台根据作业需要而定13 铁锹把14 大锤8磅个 115 撬棍根 416 电缆放线架含铁棒组 117 电缆切刀套 218 电缆头制作工具把 119 压接钳把根据作业需要而定20 喷灯套 121 高压核相仪台 122 接地电阻测试仪台根据作业需要而定23 对讲机套 224 电缆M 根据作业需要而定25 电缆终端头个根据作业需要而定26 电缆中间头个根据作业需要而定27 线鼻子个根据作业需要而定28 导线接续管个根据作业需要而定29 汽油Kg 根据作业需要而定30 电缆标志桩(砖)块根据作业需要而定31 电缆吊牌块根据作业需要而定32 铁线Ф4.0 Kg 根据作业需要而定33 铁线Ф2.8 Kg 根据作业需要而定34 电缆挂钩个根据作业需要而定35 钢绞线Kg 根据作业需要而定36 UT线夹个根据作业需要而定37 楔形线夹个根据作业需要而定38 警示标志块根据作业需要而定39 接地角钢块根据作业需要而定40 降阻剂Kg 根据作业需要而定41 砂吨根据作业需要而定42 砖块根据作业需要而定43 防水胶带卷根据作业需要而定4.1.3.作业准备序号工作内容作业准备要求责任人备注1 明确工作任务本次作业内容是:()。
35kV电缆头安装

35kV电缆头安装记录今天,质检部安装35kV电缆头,我协助安装。
安装过程:1、去除外护套。
方法:先量取适当电缆尺寸,做好标记,用刀在标记位置切割一圈,要切到底。
然后从切割处向要剥切的方向剥切划开。
剥切的时候,可以一个人在中间剥切,两个人在两旁扯着外护套向外拉,这样方便剥切,省力高效。
注意事项:本步骤剥切部分下层为钢铠,安装时需要在钢铠上捆绑铜编织地线接地,因此剥切的时候,下刀的力度和深度要把握好,不能划伤钢铠。
2、去除钢铠。
因为本次安装的为单芯电缆,买回来的为三相电缆,所以需要剥除钢铠才能使用线芯,最后的钢铠接地步骤省略。
方法:用老虎钳在外端口,反方向扭曲钢铠,使钢铠松开,然后带上工作手套,一圈一圈的去除钢铠。
在接近标记位置时,用专用钳子小心剪除钢铠。
3、去除内护套。
方法:使用介子刀片,从标记位置环向切割一圈,然后向要剥切方向剥切划开,剥切的时候,一个人负责在中间剥切,两个人从两旁扯着内护套向外拉。
注意事项:本步骤剥切部分下层为铜屏蔽层,剥切时要把握好下刀的力度和深度,不能划伤铜屏蔽层。
剥切前可先捏一捏电缆,从软的部分下刀,软的部分内部为填充物,剥切的时候就沿着填充物走刀。
4、剪切铜屏蔽层。
因为此次使用的电缆长度小于买回来的电缆长度,因此剪切一部分电缆就够用了,在实际安装时,一般不剪切电缆。
方法:使用专用的剪电缆的钳子或者锯子,剪切或者锯开电缆。
在剪切之前,先剪掉填充物,在铜屏蔽层两端捆上相对应的红、黄、绿三色PVC胶带。
PVC胶带的作用:相色,同时防止铜屏蔽层散开。
注意事项:剪切或锯的时候,断口要齐平。
5、烤热缩管。
因为剥切完的电缆无外护套、钢铠、内护套,所以需要在表面烤一层热缩管做护套。
方法:先在铜屏蔽层外部套上热缩管,然后使用大火烤。
火源可以使用电吹风或者煤气罐。
火力宜稍大,从一头向另一头烤。
烤的时候,火枪头来回移动,使热缩管自动收缩到铜屏蔽层表面。
注意事项:烤的时候火力稍大,收缩速度快;火力不够,收缩速度慢,而且烤的时间长,容易烤糊,烤黑。
35kv电缆耐压试验标准

35kv电缆耐压试验标准
35kV电缆的交流耐压试验标准根据GB/T12706-2008标准要求,有两种不同的试验方案:
1.例行耐压试验:
●施加交流电压65kV/30min或91kV/5min。
2.出厂试验:
●施加交流电压65kV/30min或91kV/5min。
此外,除了耐压试验,35kV和10kV电缆还需要进行局部放电试验,这个试验通常由电缆生产厂家或专业检测机构进行。
在进行耐压试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使用合适的实验变压器,容量应大于50kVA。
◆电压等级至少应大于额定电压的3倍。
◆配备4倍额定电压的高压硅堆。
◆电缆头硬外皮应拨开,长度大于500mm,并固定高于地面一米。
◆使用无水酒精或四氯化碳清洁电缆表面。
◆试验过程中应使用放电电阻对电缆进行放电。
35kv高压电缆安装施工方案

35kv高压电缆安装施工方案1.项目概况:华能德州电厂三期工程04#起/备变至35kv配电装置采用电缆连接,由于距离较远,需做一组中间接头,电缆敷设路径复杂。
35kv单芯电缆型号为ZRC-YJV32 26/35KV,电缆规格为1×630mm2。
敷设7根电缆,总长为3644米,4个电缆中间头制作和6个电缆终端头制作。
2.目的:2.1.使35kv高压电缆安装满足图纸规范要求。
2.2.使施工人员明确工作范围,指导施工人员按规定的程序施工。
2.3.满足业主要求,确保35kv高压电缆安装工作安全,优质完成。
3.要求具备的条件:3.1.施工作业环境。
3.1.1.35kv电缆通道大部分是架空桥架,并有电缆沟穿越厂区道路,敷设电缆时,要封堵道路,以确保安全。
3.1.2.电缆终端头和电缆中间头制做时要搭设临时工棚,以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并防止尘埃、杂物影响电缆头制作。
3.1.3.电缆相序要确定好。
3.2.相关工序:3.2.1.电缆敷设前,架空桥架的钢结构基础工作(钢结构基础焊接、钢结构基础土建固定、钢结构基础的电缆敷设走台)及电缆沟道土建工作应结束,现场清理干净,交接工作完毕。
3.2.2.电缆敷设及电缆终端头、中间头制作前电缆厂家技术人员需到施工现场进行指导。
3.3.3.电缆及电缆中间头、终端头材料和图纸资料到位。
3.3.4.施工人员组成:质检员一人,安全员一人,高级工3人,中级工4人,初级工2人,起重工2人。
敷设电缆时需另外增加人员。
3.3.机械设备:汽车吊50吨1台板车20吨1辆导链3吨4只逆变电焊机ZX7-400S 2台立式钻床ZJ5032 1台4.施工方案的确定:4.1.35kv电缆共有6轴(长度分别为:601m、619m、614m、624m、577m、265m+344m),单轴最重11吨,利用50吨汽车吊和20吨板车将3轴长度为624米、619米、614米的电缆运到04#起/备变旁。
将剩余的3轴电缆运到35kV配电装置侧,敷设时分别从04#起备变侧和35kV配电装置侧向电缆中间头处敷设电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KV单芯电缆头安装工艺规范及试验规范一、电缆头的处理注意事项:1、电缆的剥切要小心,严禁伤害主绝缘层。
2、缠绕填充胶、密封胶时要防止局部过粗,防止冷缩管套不下去或不到位。
3、抽拉支撑条时用力要均匀,防止拉脱或错位。
4、半导体层要剥离干净,无残留,半导层末端应平整,并削成锥形。
5、主绝缘层应打磨光滑,无坑洼现象,套装冷缩管前清洁干净,均匀涂抹一层硅脂膏,但不能涂到半导层上,否则无法泄露电荷。
硅脂膏必须要涂抹,用来填补绝缘层微小挖坑等以补偿主绝缘。
6、套装终端体套管式必须按照说明书定好位套装,使半导层部分与应力锥可靠搭接。
7、主绝缘长度尺寸应不小说明书的尺寸,否则可能造成泄漏量增大等引发电缆故障。
8、单芯电缆要检测一下恒力弹簧是否有磁性,应该是无磁性的。
钢凯与铜屏蔽分别引出接地线,保证在引出位置不能短接。
9、绝缘层端部与接线端子间的绝缘层要削坡角,应平整光滑。
二、21/35-26/35KV电缆头的安装步骤及规范:1、准备准备:检查电缆绝缘,详细阅读说明书,准备必须工具。
2、电缆处理及准备:核对电缆相序,校直电缆并固定剥离电缆外护套、钢凯和内护套层。
钢凯用恒力弹簧临时固定,用钢锯顺钢凯方相锯一环形深痕,不能锯断第二层钢凯,用一字螺丝刀撬起一个缺口,然后用钳子把钢凯撕开,脱出钢凯带,处理好锯断处的毛刺。
外护套与钢凯端部尺寸为30mm。
剥内护套层,用壁纸刀慢慢剥开内护套,保证铜屏蔽与钢凯之间的绝缘。
钢凯带端部距内护套端部20mm。
用PVC带绕包铜屏蔽端口,防止散开。
3、接地处理:打磨钢凯表面,用恒力弹簧固定接地线,地线在恒力弹簧固定时至少反折一次。
在铜屏蔽根部用恒力弹簧固定另一组接地线,地线在恒力弹簧固定时至少反折一次。
4、密封处理用J-35或J-20的自粘胶带绕包外护套端部、钢凯端部,内护套,反折铜屏蔽接地线绕包。
保证屏蔽层与钢凯之间接地线的绝缘。
用红色的密封胶继续绕包处理,外面再包一层PVC胶带。
5、安装冷缩绝缘直管按正确的方向套入冷缩管,确保冷缩管与电缆外护套搭接50-60mm,均匀用力拉出支撑条至全部收缩。
注意:铜屏蔽接地线与钢凯接地线在引出冷缩直管段之前不能碰到一起,保证两者之间绝缘。
6、剥铜屏蔽和半导体层首先预留的主绝缘和接线端子的长度,铜屏蔽与冷缩直管段端部距20mm,铜屏蔽与半导体端部20mm,主绝缘的长度即从半导体端部和接线端端子根部应不小于315mm,接线端子长度与主绝缘端部应大约有5mm的余量。
用PVC胶带在铜屏蔽端部绕包两圈,使PVC外侧(电缆端部)边线作为铜屏蔽的断口边线,用壁纸刀在铜屏蔽断口边线上轻轻地划一刀刀痕,用一字螺丝刀撬开一个缺口,然后用钳子慢慢把铜屏蔽沿断口边线撕开,铜屏蔽的断口要整齐、毛刺打磨掉。
去掉PVC胶带,用半导体胶带把铜屏蔽端部绕包两圈。
半导体层断口位置(距铜屏蔽端部20mm)用玻璃片或刀片画一个环痕,用玻璃片慢慢把半导体端部刮开,在断口处刮一个斜坡,断口用专用砂纸打磨平整、光滑无毛刺的锥形,半导体层一直刮到接线端子位置,主绝缘层上不应留有半导体材料,主绝缘层用玻璃刮造成的棱角等,用专用的砂纸打磨平整、光滑。
用附件中的手套把打磨的粉末搽干净。
7、安装冷缩终端体用电缆头所带的清洁布对主绝缘层清洁,清洁时只允许从绝缘端向半导体层做一次性清洁,注意不允许反复来回的擦拭,应至少用三块清洁布擦拭,保证从冷缩直管端部到主绝缘体的端部清洁,在把硅脂膏均匀的涂到绝缘体上。
在冷缩直管段末端做定位线,定位线外侧边缘距半导体断口边70mm(本说明书规定,生产厂家不同而异),把终端体按正确的方向套入,缓慢抽拉支撑条,使其端口收缩到定位线上,然后慢慢全部拉出支撑条。
8、剥主绝缘压接接线端子终端体端部向外保留15mm的主绝缘层,其余的全部剥除,主绝缘层削成30℃,并用砂纸打磨平整、光滑。
线芯保留接线端子孔深加5mm的长度,其余全部锯断。
压接接线端子,端子压接应尽量靠近下端,以保证上端的密封段。
用红色密封胶填充主绝缘和端子间隙,并分别与终端体上端及端子搭接10-20mm,然后用J-35或J-20自粘带从端子上部至终端体第一个闪裙上方40mm 范围内绕包,在包一层PVC胶带。
最后套上密封管,抽去支撑条使其完全收缩。
三、新制作的电缆头需做预防性试验,方可送电投入运行。
现在执行性的版本有:1、DL/T 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试验规程(后附)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后附)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596—1996)11 电力电缆线路11.1 一般规定11.1.1 对电缆的主绝缘作直流耐压试验或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
对一相进行试验或测量时,其它两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和铠装层一起接地。
11.1.2 新敷设的电缆线路投入运行3~12个月,一般应作1次直流耐压试验,以后再按正常周期试验。
11.1.3 试验结果异常,但根据综合判断允许在监视条件下继续运行的电缆线路,其试验周期应缩短,如在不少于6个月时间内,经连续3次以上试验,试验结果不变坏,则以后可以按正常周期试验。
11.1.4 对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一端接地,另一端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的单芯电缆主绝缘作直流耐压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短接,使这一端的电缆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临时接地。
11.1.5 耐压试验后,使导体放电时,必须通过每千伏约80kΩ的限流电阻反复几次放电直至无火花后,才允许直接接地放电。
11.1.6 除自容式充油电缆线路外,其它电缆线路在停电后投运之前,必须确认电缆的绝缘状况良好。
凡停电超过一星期但不满一个月的电缆线路,应用兆欧表测量该电缆导体对地绝缘电阻,如有疑问时,必须用低于常规直流耐压试验电压的直流电压进行试验,加压时间1min;停电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50%规定试验电压值的直流耐压试验,加压时间1min;停电超过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常规的直流耐压试验。
11.1.7 对额定电压为0.6/1kV的电缆线路可用1000V或2500V兆欧表测量导体对地绝缘电阻代替直流耐压试验。
11.1.8 直流耐压试验时,应在试验电压升至规定值后1min以及加压时间达到规定时测量泄漏电流。
泄漏电流值和不平衡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只作为判断绝缘状况的参考,不作为是否能投入运行的判据。
但如发现泄漏电流与上次试验值相比有很大变化,或泄漏电流不稳定,随试验电压的升高或加压时间的增加而急剧上升时,应查明原因。
如系终端头表面泄漏电流或对地杂散电流等因素的影响,则应加以消除;如怀疑电缆线路绝缘不良,则可提高试验电压(以不超过产品标准规定的出厂试验直流电压为宜)或延长试验时间,确定能否继续运行。
11.1.9 运行部门根据电缆线路的运行情况、以往的经验和试验成绩,可以适当延长试验周期。
11.2 纸绝缘电力电缆线路本条规定适用于粘性油纸绝缘电力电缆和不滴流油纸绝缘电力电缆线路。
纸绝缘电力电缆线路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22。
表22 纸绝缘电力电缆线路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表23 纸绝缘电力电缆的直流耐压试验电压kV11.3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线路橡塑绝缘电力电缆是指聚氯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绝缘和乙丙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11.3.1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线路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24。
表24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线路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注:为了实现序号2、3和4项的测量,必须对橡塑电缆附件安装工艺中金属层的传统接地方法按附录E加以改变。
表25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的直流耐压试验电压kV电缆额定电压U0/U 直流试验电压电缆额定电压U0/U 直流试验电压1.8/3 11 21/35 633.6/6 18 26/35 786/6 25 48/66 1446/10 25 64/110 1928.7/10 37 127/220 30511.3.2 铜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的试验方法:a)用双臂电桥测量在相同温度下的铜屏蔽层和导体的直流电阻。
b)当前者与后者之比与投运前相比增加时,表明铜屏蔽层的直流电阻增大,铜屏蔽层有可能被腐蚀;当该比值与投运前相比减少时,表明附件中的导体连接点的接触电阻有增大的可能。
11.4 自容式充油电缆线路11.4.1 自容式充油电缆线路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26。
表26 自容式充油电缆线路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表27 自容式充油电缆主绝缘直流耐压试验电压kV11.4.2 压力箱供油特性的试验方法和要求:试验按GB9326.5中6.3进行。
压力箱的供油量不应小于压力箱供油特性曲线所代表的标称供油量的90%。
11.4.3 油压示警系统信号指示的试验方法和要求:合上示警信号装置的试验开关应能正确发出相应的声、光示警信号。
11.4.4 交叉互联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交叉互联系统除进行下列定期试验外,如在交叉互联大段内发生故障,则也应对该大段进行试验。
如交叉互联系统内直接接地的接头发生故障时,则与该接头连接的相邻两个大段都应进行试验。
11.4.4.1 电缆外护套、绝缘接头外护套与绝缘夹板的直流耐压试验: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断开。
在互联箱中将另一侧的三段电缆金属套都接地,使绝缘接头的绝缘夹板也能结合在一起试验,然后在每段电缆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与地之间施加直流电压5kV,加压时间1min,不应击穿。
11.4.4.2 非线性电阻型护层过电压保护器。
a)碳化硅电阻片:将连接线拆开后,分别对三组电阻片施加产品标准规定的直流电压后测量流过电阻片的电流值。
这三组电阻片的直流电流值应在产品标准规定的最小和最大值之间。
如试验时的温度不是20℃,则被测电流值应乘以修正系数(120-t)/100(t为电阻片的温度,℃)。
b)氧化锌电阻片:对电阻片施加直流参考电流后测量其压降,即直流参考电压,其值应在产品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
c)非线性电阻片及其引线的对地绝缘电阻:将非线性电阻片的全部引线并联在一起与接地的外壳绝缘后,用1000V兆欧计测量引线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10MΩ。
11.4.4.3 互联箱。
a)接触电阻:本试验在作完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的上述试验后进行。
将闸刀(或连接片)恢复到正常工作位置后,用双臂电桥测量闸刀(或连接片)的接触电阻,其值不应大于20μΩ。
b)闸刀(或连接片)连接位置:本试验在以上交叉互联系统的试验合格后密封互联箱之前进行。
连接位置应正确。
如发现连接错误而重新连接后,则必须重测闸刀(或连接片)的接触电阻。
11.4.5 电缆及附件内的电缆油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11.4.5.1 击穿电压:试验按GB/T507规定进行。
在室温下测量油的击穿电压。
11.4.5.2 tgδ:采用电桥以及带有加热套能自动控温的专用油杯进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