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葡萄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温室大棚葡萄的种植技术

温室大棚葡萄的种植技术

温室大棚葡萄的种植技术
温室大棚葡萄是一种将葡萄栽培在室内的种植技术,主要用于在寒冷的季节保护葡萄果实和延长其生长周期。

以下是一些温室大棚葡萄的种植技术。

1. 环境控制和温度管理
温室大棚葡萄的种植需要良好的环境控制和温度管理。

温室内的温度应保持在适宜的水平,一般来说,最适宜葡萄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6到28摄氏度。

在葡萄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温度应保持在适宜的水平,以确保高品质的葡萄果实。

2. 光照管理
葡萄需要日照,温室大棚葡萄的种植需要保证充足的日照。

如果太阳的光线不足,可以使用增光灯照射,让葡萄果实得到足够的光照。

3. 适宜的水分管理
葡萄栽培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能过量,适量的浇水可以保持葡萄健康生长。

一般来说,在温室大棚葡萄种植的前期,需要增强根系,适量浇水,控制湿度,以防止葡萄果实腐烂。

到了果实成熟期,可以增大浇水的量,以确保葡萄果实的生长和发展。

4. 种植密度管理
温室大棚中种植的葡萄果树应间距适宜,以促进根系的健康生长和果实的养分吸收。

在栽培葡萄之前应做好良好的规划,以确保树之间的距离要充分考虑到成熟后的葡萄藤的繁殖情况。

5. 病虫害防治
葡萄种植需要定期检查和防治病虫害。

如果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葡萄果实被侵害。

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包括叶斑病、粉瘤菌病和葡萄蝇等。

在温室大棚葡萄的种植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上述技术,以保证高质量的葡萄果实。

同时,我们还应当选择适宜的葡萄品种,尽可能适应本地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实现最好的效果。

温室大棚葡萄栽培技术

温室大棚葡萄栽培技术

4 农 技 21 5 4 树科 0 () 1
.一
_ 璺 u 0 ~ C






… …
Ji
… … … … … 一 … ~ 一 … … … … , … 一 一

从萌 芽到 开花前 , 萄新 梢生长 速 度较快 , 序 葡 花
器官继 续分 化 。 在正 常室温 条件下 , 萌芽 到开花需 从 4 0天左 右 , 萌芽 期 白天室 温控 制在 2 - 8 夜 间保 0 2 ℃,

… 一 … … … . . . .… … … … —
o n




一 一
u n
~ …



曼一 一……・
硼 葡 萄 载 培 技 术
朱 勇
( 农二 师二十 九 团园十一连 , 尔勒 库
8 10 ) 4 0 8
1揭 、 膜 时 间 . 盖

般在 1 中旬 盖膜 , 1月 以保 护 葡萄 叶 片 , 长 延
乍娜 、 提等 , 些 品种 生 长期 短 , 般从 萌 芽到 果 青 这 一 实成 熟 只需 10天左 右 。通过在 日光 温室 内加温 等 2

温室大棚 盖膜后 , 一般 棚 内气 温下 降到 5 ℃以下 时 , 在夜 间盖 草 帘保 温 , 要 白天再 将 草 帘揭 开 , 使棚 内气温继 续维持 在较 高的水平 ,以保证 葡萄 果实 和
2 ~ 5厘米 留 1个结 果枝结 果 , 02 每个主 蔓分别 留 4 5 —
第 2周 保持 白天 1 ̄0(, 间 1一 5I; 3周 保 52 ̄ 夜 2 O 1c 第 =
持 白天 2 — 5 夜 间 1- 5 ; 4周保 持 白天 2 — 0 2 ℃, 0 1℃ 第 5

葡萄栽培技术简介葡萄栽培技术,栽培技术,葡萄

葡萄栽培技术简介葡萄栽培技术,栽培技术,葡萄

葡萄栽培技术简介葡萄栽培技术,栽培技术,葡萄一、建园:露地或冷棚栽培应南北方向开沟,规格60×60厘米,施底肥后,把挖出的土回填和原地一平,两边做埂,用水灌实后即可栽种,行距3.5米。

二、栽苗:留单蔓株距60厘米,留双蔓株距一米,挖坑栽苗,土埋到葡萄苗老根茬一平,栽后即可注水。

三、苗期管理,当小苗出芽后,选一壮芽留做主蔓,其余小芽抹掉,当主蔓上再生长侧枝时,留一片叶摘心,当主蔓长到1.5米高时,摘顶心。

四、病虫害防治。

六月份初,开始用波尔多液防病,出现虫害可用杀虫剂喷施。

五、秋剪,秋后落叶蔓留1.2米,剪去多余部分,侧枝一律剪掉。

六、防寒,修剪后的主蔓从南向北顺葡萄沟,依次放倒用稻草捆实,注一次防寒水,即可埋土,土厚为20厘米,即可安全越冬。

葡萄园作业简历4月份葡萄出土后喷5o石硫合剂,铲除越冬病菌。

5月1日-5日抹掉副芽。

5月20日-25日喷甲基托布津700倍,预防灰霜病果前5-6片叶,打顶尖(摘心),去副穗。

6月1日-7日开花,花后15日沾膨大剂,隔十天再沾一次。

6月15日喷200倍波尔多液。

6月30日喷200倍波尔多液+杀虫剂。

7月7日喷福美双800倍,预防白腐病。

7月15日喷第三次波尔多液,注早熟品不喷波尔多液,改喷瑞毒霉800倍预防霜霉病,或用病丰均可。

7月22日喷福美双800倍,预防白腐病。

8月1日喷瑞毒霉,防治霜霉病。

8月1日葡萄采摘后,再喷一次波尔多液,预防后期病害。

中朝苗木繁育场保护地葡萄栽培一、保护地葡萄栽培的优势(1)反季节生产,提高产值。

(2)早果丰产,栽后2年即可丰产,亩产可达四、五千斤以上。

(3)省工,冬季不须下架防寒。

(4)节省能源,不需加温。

二、保护地葡萄的品种选择在选择品种时,要以早熟,抗病能力强,产量高品质佳为准。

(1)绿甜丰:法国引进,生长势强、口感好、产量高、85天成熟。

(2)奥古斯特:罗马尼亚引进,长势中上、产量高、口质好、金黄色、生长期80天。

大棚葡萄栽培管理技术

大棚葡萄栽培管理技术

生物 活性 物质 , 不但让衰老 的脚步减慢 , 而且可 以使身体更健 康 。但多酚也并非越多越好 , 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 的儿童来 说, 摄入过多的多酚类物质可能会抑制铁 的摄取 。 因此 , 爱给孩 子买果汁的家长应注重少给儿童喝紫葡萄汁 , 白葡萄汁就不 喝
存在这样 的问题。 而且 , 白葡萄汁还有提神的作用 。 紫葡萄汁有
扣棚应选用优化的温室结构和无滴膜 。 保持棚膜 光洁, 如膜 上灰尘 太多 , 及时 擦掉 , 应 保持 棚膜 的透 光 量 。每天 揭草 苫 时间严 格 控制 在 90 :0以后 ,60 1:0左 右适时放草苫保温 。 铺反光材料 , 在连续阴雨天 , 光照 不足时 , 会引起叶片黄化 , 应在棚 内铺设农用反光膜 及 吊灯 补光 。
穗, 重量 50克左 右 。 0
8 花果 管理
抹j 嚷
l℃左 右 , 能超 过 2 ℃, 5 不 O 白天温 度 在 2— 2 有 利 5 3 ℃,
于葡萄着色和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1 湿 度调控 2
萌芽至花序伸 出期 ,大棚 内空气湿度应控制在 8% 0 左右。 花序伸出后大棚内空气湿度控制在 7% 0 左 右。开花至坐果期 ,大棚 内空气湿度控制在 6 %~ 5
l 光 照调控 O
葡萄汁有白色和紫色两种。它们颜色不同, 中的营养成分含 其 量也略有差异 。紫葡萄 汁中所含的多酚不但高于其他果汁 , 而
且其中多酚 的种类也很多 , 而白葡萄汁包含 的多酚相对较少 。
葡萄汁的营养价值
1葡萄 中的糖 主要是葡萄糖 , 、 能很快 的被人体吸收。当人
体 出现低血糖 时, 若及时饮用葡萄汁, 可很快使症状缓解。 2 法国科 学家研究发现 , 、 葡萄能比阿斯匹林更好地 阻止血

【葡萄种植技术】温室大棚葡萄移栽当年如何管理?

【葡萄种植技术】温室大棚葡萄移栽当年如何管理?

【葡萄种植技术】温室大棚葡萄移栽当年如何管理?温室大棚葡萄第一年怎么掐尖打蔓?种植温室大棚葡萄第一年如何施肥浇水?种植大棚葡萄第一年需要注意什么?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葡萄植株管理在葡萄定植后,选1~3个新梢作为主蔓,一年一栽制一般是1个,小棚架双龙干形或扇形整枝2~3个,其余新梢去除。

当新梢长到40厘米左右时,开始搭架引绑,并随时摘除叶腋中的夏芽副梢。

当主蔓40厘米以上的副梢,留一叶反复摘心,保留主蔓向上旺盛生长。

也可以保留顶端2~3个副梢,每个副梢留2~3片叶反复摘心,其余副梢全部疏除。

卷须随时去掉。

采用篱架栽培的葡萄,在6月上中旬当棚前部苗高长到60~80厘米、棚中后部苗高长到1米左右时,摘心一次蹲苗,促进1米以下处花芽分花。

第2次摘心是在棚前部苗长到1.2~1.5米、棚中部苗高长1.5米、后部长1.8~2米时。

第2次摘心一般要在8月10日左右全部完成。

不论什么时间摘心,摘心后都要保留好顶端新梢生长点继续生长,要防止摘心过重刺激冬芽萌发。

二、施肥浇水葡萄苗长到40厘米左右时开始追肥,以后每隔一个月到一个半月追肥一次,每次每株追施复合肥50~100克。

小苗弱苗应地下施肥、地上叶面喷肥同时并举。

结合打药喷3~5遍光合微肥或丰产素,间隔15天一次。

在7月中旬以后,为防止枝蔓旺长,应控制氮肥,多施用磷肥、钾肥。

在8月叶面喷施2~3次磷酸二氢钾,以促进新梢成熟。

9月至落叶前进行秋施基肥,每亩施优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000千克左右,或用腐熟好的鸡粪、猪粪、酵素菌等有机肥,均匀混入10千克复合肥、2千克硼砂、2千克硫酸亚铁、4千克硫酸镁等微肥作基肥施入沟中。

7月以前要注意及时浇水,促苗旺长。

7月以后要注意控制肥水,防止苗木徒长。

浇水后、雨后及时松土除草,疏松土壤。

三、病虫害防治在葡萄苗木发芽后喷一次700倍退菌特或百菌清,加氧化乐果1500倍液或其他杀虫剂,防止病虫危害。

6月以后高温多湿,重点防治霜霉病,每10?15天喷一次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

茉莉香葡萄大棚种植技术

茉莉香葡萄大棚种植技术

茉莉香葡萄大棚种植技术茉莉香葡萄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和美丽花香的葡萄品种,受到越来越多果农的青睐。

为了获得高产高质量的茉莉香葡萄,大棚种植技术被广泛采用。

本文将介绍茉莉香葡萄大棚种植技术的基本要点,帮助农民朋友们提高种植效果。

1. 大棚选址大棚选址是种植茉莉香葡萄的第一步,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条件对于茉莉香葡萄的生长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选择日照充足、地势较高、土壤排水良好的地方。

同时,避免选择低洼地或者多风的地区,这些环境因素对于茉莉香葡萄的生长不利。

2. 温室设计茉莉香葡萄是一种怕寒冷的植物,因此在大棚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保温措施。

大棚应具备良好的隔热性和保温性能,以确保茉莉香葡萄在低温季节不受冻害。

此外,大棚的通风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调节温湿度,防止发生病虫害。

3. 土壤准备茉莉香葡萄喜欢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耕翻和松土,以改善土壤结构和通透性。

此外,施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提供葡萄生长所需的养分,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4. 嫁接和栽培通过嫁接可以将茉莉香葡萄与抗病、抗逆性较强的砧木相结合,提高其抗病虫的能力。

嫁接后的苗木应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幼苗进行栽培。

在栽培过程中,需注意适时浇水、施肥、修剪和杂草清除等农事管理工作,以确保葡萄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充分的养分供应。

5. 病虫害防治茉莉香葡萄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威胁,如葡萄霜霉病、白粉病和蚜虫等。

及时防治病虫害是茉莉香葡萄大棚种植的关键。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药剂和合理的农事措施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保障茉莉香葡萄的生长和品质。

茉莉香葡萄大棚种植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对于提高茉莉香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选址、良好的大棚设计、适宜的土壤准备、正确的嫁接和栽培方法以及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农民朋友们可以达到稳定的种植效果。

希望本文对于茉莉香葡萄大棚种植技术的了解和实践有所帮助。

设施葡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设施葡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设施葡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设施葡萄种植技术,作为一种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方法,在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技术操作,设施葡萄种植能够在较小的土地面积上获得更高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从设施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设施选择1. 影响设施选择因素设施种植葡萄要考虑到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自然灾害等因素。

它们将直接影响葡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

2. 设施种类选择常见的设施包括温室、大棚和留光膜棚等。

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合的设施种类是提高种植效益的前提。

二、栽培管理1. 土壤改良为了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设施葡萄种植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适当施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有助于葡萄的生长。

2. 定植和培训选择健康的葡萄苗木,控制定植密度,保证葡萄间的通风和光照。

同时,及时进行葡萄藤的培训和修剪,使其分枝均匀,有利于果实的均匀生长。

3. 水肥管理设施葡萄种植需要合理施用水肥。

注意根据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调整水肥比例,避免过度施肥和浇水过多造成的病害和品质下降。

4. 病虫害防治葡萄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

通过预防、监测和合理施用农药,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三、高产优质高效种植技术1. 授粉和授粉期管理合理管理授粉期可以提高葡萄的授粉率和果实质量。

保证花期内的足够光照和温度条件,有助于提高果实的成熟度和品质。

2. 管理果穗和果粒数量设施葡萄的特点是能在较小的面积上获得高产量。

根据葡萄品种和设施类型,控制果穗和果粒数量,使其达到最佳的生长状态。

3. 控制葡萄生长周期通过合理控制葡萄的生长周期,可以达到早熟或晚熟的目的,使得葡萄的上市时间增加,提高经济效益。

结语设施葡萄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对于现代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设施选择、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益。

同时,设施葡萄种植技术也为我们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农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巨峰’葡萄大棚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巨峰’葡萄大棚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2024年第2期现代园艺‘巨峰’葡萄于1959年由日本引入我国,因果实富含钙、磷、钾等多种营养物质及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是一种优良的绿色果品,同时,其抗病性和抗寒性突出,环境适应性强,因而在全国各地大面积推广种植,成为深受果农欢迎的主栽品种。

截至2021年,‘巨峰’以23%的占比,成为我国水果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葡萄品种。

随着温室大棚的普及应用,温室“巨峰”葡萄栽培,可通过人为控制光照、温度、水分等条件,既能提早或推迟葡萄成熟期,又能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得葡萄种植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逐渐成为乡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对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近年来,由于新的葡萄品种层出不穷,如‘阳光玫瑰’‘红提’‘夏黑’‘蓝宝石’等,挤压了‘巨峰’葡萄的市场份额,再加上较多农户在种植‘巨峰’葡萄过程中盲目注重产量,忽视了葡萄品质的提升,使得‘巨峰’葡萄行情持续低迷,种植面积不断缩减,严重降低了葡萄的种植效益。

‘巨峰’葡萄种植技术较为复杂,易出现坐果率低、败花严重等问题。

因此,如何实施丰产优质栽培技术,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1‘巨峰’葡萄生物学特性‘巨峰’葡萄是葡萄生产中的主栽品种之一,原产日本,由母本石原早生和父本森田尼杂交培育而成。

其适应性强,抗病、抗寒性能好,喜肥水;果实穗大、粒大,平均穗重400~600g,平均果粒重12g左右;成熟期为8月下旬,成熟时果实呈紫黑色,果皮厚、果粉多、果肉较软,味甜、多汁,有草莓香味,皮、肉和种子易分离。

2‘巨峰’葡萄丰产优质栽培技术2.1建园首先,选择地形平坦且开阔,灌溉和排水方便,土层深厚、疏松,阳光照射较少的地带作为栽植地,土壤以pH值为6.5~7的砂质土壤为最佳。

其次,开挖深40cm、宽30cm的种植穴,株行距规格为1.5m×2.5~3m,栽植量控制在150株/667m2左右[1]。

再次,搭建棚顶为圆弧状的大棚,棚高3.5m、棚宽5.5m,棚肩高1.8m,棚中间设有立柱,塑料薄膜选用聚乙烯无滴薄膜材质,不仅有利于棚内通风换气,而且可防止夏季强阳光灼伤幼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室大棚葡萄栽培技术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10-12-30相关项目核心提示:一、品种选择我区选用的温室大棚早熟品种为早中早、奥古斯特等,这些品种生长期短,一般从萌芽到果实成熟只需120天左右。

通过在日光温室内加温等一系列管理,使早熟葡萄于6月16日采收上市,比露地栽培的同一品种提早近2个月,即使在保温性能差的塑料大棚里栽培,也比露一、品种选择我区选用的温室大棚早熟品种为早中早、奥古斯特等,这些品种生长期短,一般从萌芽到果实成熟只需120天左右。

通过在日光温室内加温等一系列管理,使早熟葡萄于6月16日采收上市,比露地栽培的同一品种提早近2个月,即使在保温性能差的塑料大棚里栽培,也比露地提早采收1个月左右。

二、栽培形式为有利于管理,方便前期间作,须通风透光,以避免因后屋面阴而影响生长和结果,选用土木结构温室大棚栽培为宜,南北向栽植,株行距为×米,667平方米株数为889株。

三、整枝修剪我区采用扇形整枝方法。

定植苗萌发后,选留2个健壮新梢培养成主蔓,待新梢长到~米时摘心,摘心后的副梢留2片叶反复摘心。

冬季修剪时剪去全部副梢,只留2个长~米、粗~1厘米的主蔓结果。

第2年芽眼萌发后,主蔓基部50厘米以下的萌发芽眼全部抹去,50厘米以上的主蔓两侧分别每隔 20~25厘米留1个结果枝结果,每个主蔓分别留4~5个结果枝。

冬剪时,除主蔓顶端各留1个5~7节的延长枝,扩大树冠,其余的均留基部2~3个芽短剪成结果母枝,待树形基本形成后,按第2年的整枝方法继续培养。

四、温、湿度管理1.揭、盖膜时间一般在初霜冻到来之前盖膜,以保护葡萄叶片,延长叶片光合作用的时间,使果实和枝蔓成熟更好。

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揭、盖膜的时间有差异。

博乐地区入冬前扣膜为好。

揭膜一般在晚霜已过,露地的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进行,时间为7月上中旬。

温室大棚盖膜后,一般棚内气温下降到5℃以下时,要在夜间盖草帘保温,白天再将草帘揭开,使棚内气温继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以保证葡萄果实和枝蔓芽眼的充分成熟。

盖帘开始后,要求在日出后1小时揭帘,日落前1小时盖帘,以提高保护设施内的保温效果。

温室大棚内葡萄落叶并完成冬剪后直至第2年升温前这段时间不要揭帘,使葡萄植株在低温黑暗条件下休眠。

2.升温催芽葡萄的自然休眠期一般经历大约2个多月结束。

薄膜日光温室在此时即可揭帘升温催芽,即上午11时揭开草帘,下午4~5时盖上草帘,以促进棚内温度逐步提高。

升温催芽一般经过30~40天,芽眼才能萌发。

3.加温催芽为缩短催芽时间,在元旦后即提前加温催芽,以提前鲜果上市时间。

我区一般于1月15日开始生火加温,加温的第1周要求保持白天15~20℃,夜间5~10℃;第2周保持白天15~20℃,夜间10~15℃;第3周保持白天20~25℃,夜间10~15℃;第4周保持白天25~28℃,夜间13~15℃;第5周保持白天25~28℃,夜间13~15℃;第6周保持白天25~28℃,夜间13~15℃,于2月25日芽眼已全部萌发。

到3月26日停止加温催芽。

一般加温时间为2个半月。

4.萌芽期到开花期的温、湿度调控在气温正常、无大寒流侵袭的情况下,萌芽至开花期的生长日数为40~45天,控制好这段时期的温度,对提早采收果品极为重要。

从萌芽到开花前,葡萄新梢生长速度较快,花序器官继续分化。

在正常的室温条件下,从萌芽到开花需要40天左右,萌芽期白天室温控制在20~28℃,夜间保持15~18℃;开花期白天室温保持在20~25℃,最高不超过28℃,夜间保持在16~18℃。

此期白天温度达到27℃时,应通风降温,使温度维持在25℃左右。

萌芽到开花期温度高,从萌芽到开花的时间缩短,但易发生徒长,枝条细弱,花序分化差,花序小,影响产量,开花期温度过高,坐果率降低,落花落果严重,叶片易出现黄化脱落等现象。

此期温度管理的重点是保证夜间的温度在16~18℃,控制白天的温度在20~25℃,不超过27℃,晴天时白天注意通风降温。

阴天时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尽量进行放风降温,防止植株徒长。

萌芽室内湿度控制在85%左右。

开花期室内空气湿度应控制在65%左右较好。

5.果粒膨大期的温度调控为促进幼果迅速膨大,棚内白天气温控制在28~30℃,夜间仍维持18~22℃。

此时,露天气温已高,注意通风,使棚内白天的温度不超过30℃。

待晚霜过后,露地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便可将棚缘的薄膜去掉,使棚内的气候条件与露地相近。

浆果成熟期,为增加树体的营养积累,提高糖分,可加大昼夜温差,白天仍控制在28~30℃,最高不超过32℃,夜间温度逐渐下降到15~16℃或更低些。

五、土肥水管理1.土壤为充分利用设施内的土地和空间,提高经济效益,保护地栽培多采用密植与葡萄行间间作的形式,土地利用率高。

要求选用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通气性好、保水力强、排水好的沙壤土和壤土为好。

勤中耕除草,减少病、虫、草的危害。

2.肥料①有机肥为生产绿色葡萄,保护地所用的肥料应以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要求667平方米施有机肥6立方米以上,三料30千克、硫酸钾30千克与有机肥一同混合,于9月上中旬结合秋耕施入。

②追肥催芽肥:为促进发芽整齐,于2月上旬结合灌头水667平方米施尿素15千克。

追施花前肥:在花前结合灌水进行追肥,667平方米追施二铵30千克、硫酸钾30千克。

果实膨大肥:到5月上旬施第1次果实膨大肥,667平方米追施腐质酸钾肥30千克、二铵20千克。

5月中旬施第2次果实膨大肥,667平方米追施腐质酸钾肥20千克。

喷施叶面肥:从果实膨大期开始,每隔7~10天喷施%磷酸二氢钾或硝酸钙肥3~5次以上,以促进浆果着色和枝蔓成熟,提高果实含糖量和果实硬度,增强抗性。

3.灌溉保护地葡萄主要通过灌水增湿,以铺膜和通风换气来降温。

设施内的湿度影响葡萄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对催芽、坐果、果实品质方面影响很大。

所以,在灌水过程中,尽量满足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降低棚内空气湿度,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灌水应根据土壤、气候和葡萄生长等情况而定。

开始升温灌1次透水,以后分别于花前、花后、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期各灌1次水。

整个生育期灌水6次。

六、葡萄新梢的管理1.抹芽抹芽需分几次进行,抹芽原则是:保留早萌发的芽,抹去晚萌发的芽;留饱满芽,去瘦弱芽;留有果穗的芽,去无果穗的芽;留下部芽去上部的芽;留主芽去副芽。

抹芽要及时进行,以减少营养的消耗,基部30~40厘米以下抹去,1株不到3个蔓的或需更新蔓的,在更新基部留1~2个芽。

2.定枝见穗定枝,保证架面通风透光条件,节省营养,25厘米左右1个枝条,1株不超过7穗果为宜,一般1个枝条1串果。

3.摘心摘心的目的是停止新梢延长生长,促进花序生长、开花、坐果,有利于提高坐果率。

够叶数即可摘心,大棚葡萄应早摘心,主梢摘心一般在果穗以上留4~5片叶摘心。

去副梢,只留顶端1个夏芽副梢,留3~4片叶反复摘心,保持架面通风透光。

七、花果管理花前用%硼肥溶液喷布叶片和花序,花后10~15天根据坐果情况进行疏穗疏粒,生长势强壮的结果枝留两穗,生长势中庸的结果枝留1穗,生长弱的结果枝不留穗。

每株保留7穗果,每穗果留60~80粒。

八、病虫害防治葡萄下架时,彻底清扫落叶、残枝,集中烧掉。

生长期间及时除副梢、卷须,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出土后萌芽前喷布波美3~5度石硫合剂,消灭枝蔓上的残留病菌,开花前喷布50%多菌灵600倍液防治灰霉病,发生霜霉病、白粉病分别用科博、必备、喷克等药剂进行防治。

大棚葡萄难增产采后管理很关键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10-12-23相关项目许多果农在大棚葡萄采收后,不重视采后管理,依然进行粗放式管理,经试验对比,采后精细管理的葡萄园较粗放管理的葡萄园产量提高10%-20%。

因此大棚葡萄采后管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施好果后肥在果实采收后,视植株长势,每亩施入速效氮肥12公斤左右,喷施%尿素液2-3次,以促树势恢复正常生长。

如果树长势旺盛,则少施,以防新梢徒长。

在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完成秋施基肥。

采用条沟施肥法。

松土防渍防旱夏秋季果园容易杂草丛生,采果后要及时中耕除草。

同时要进行深翻。

8-10月份,葡萄常面临秋旱威胁,因此要注意抗旱灌溉,如果连续出现晴天15-20天,应及时灌溉,保持田间持水量不低于60%,大棚葡萄一般采取沟灌方式。

防治病虫害葡萄的主要病害是霜霉病、黑痘病、锈病等。

8-9月份是霜霉病的发病盛期,多雨年份尤为严重,葡萄采果后仍要继续抓好对病害的防治,可选用“新高脂膜”+杀菌剂+杀虫剂来防治,“新高脂膜”可使药效增强,对树体无伤害,中性,可与任何药剂混配。

选药尽量选用无公害低毒药剂。

另外,要注意金龟子、葡萄天蛾、二星叶蝉等害虫的防治。

修剪大棚栽培葡萄的株行距比较小,而葡萄的生长量又比较大,采果后又是葡萄的生长旺季,所以细致地做好夏剪工作、整好树形尤为重要。

首先做好摘心打杈,除去卷须和细弱枝蔓,摘除病害严重的叶片,以减少养分消耗,调节树体养分流向,促进芽眼饱满老熟。

其次是做好结果枝、营养枝和更新枝的三枝配套。

要及时处理计划外的二次结果的现象。

修剪后要及时保护伤口,涂抹油脂“愈伤防腐膜”,及时封闭伤口,防止病菌侵入感染伤口,保护伤口健康愈合。

清园采果后要清除园中杂草,将剪下来的病梢、病叶、病果、枯枝及杂物集中带出园外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病虫源,然后全园喷洒“护树将军”,消毒杀菌,阻碍越冬病毒着落树体繁衍,保护花芽越冬免遭冻害,安全越冬。

大棚葡萄黄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10-12-28相关项目近期,部分大棚藤稔葡萄出现黄化现象,笔者经过现场诊断,找出其原因并提出对策。

一、症状主要表现是幼叶失绿,病株上叶片除叶脉保持绿色外,叶面全面黄化,而这时老叶仍为绿色,几行失绿而其他行不失绿,有的是个别植株失绿,失绿植株叶面呈现象牙黄色,甚至变为褐色形成叶片坏死,而这时花序也变为浅黄色,花蕾脱落,坐果率严重下降。

二、原因值过高我国北方土壤pH值都在之间,是碱性土壤,土壤中铁元素在碱性条件下常转化为根系不能吸收利用的不溶性铁。

这主要是由于盐碱土壤中铁的植物有效性非常低,土壤中的铁在一般情况下均会氧化为溶解性极差的氧化铁或沉淀为氢氧化铁,使植物难于吸收利用。

因此,生长在盐碱土壤上的许多植物存在着潜在性缺铁,并易发生缺铁失绿症。

2.品种原因不同品种对缺铁的敏感性不同,其中以欧美杂交种品种如巨峰、京亚等对铁的缺乏敏感,而藤稔对铁的缺乏最为敏感,最易发生缺铁性黄化。

3.铁肥利用率低在北方,土壤中的铁以多种形态存在,稳定性很高的氢氧化铁为其之一,它是一种溶解性极差的化合物,其控制着土壤溶液中铁的浓度,使土壤溶液铁浓度通常低于10-10mo1/L,低于营养液栽培中铁的最低浓度10-8mo1/L的要求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