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秘密读书心得

合集下载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精选17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精选17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精选17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童年的秘密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篇1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一书,阐述了揭开儿童成长奥秘的革命性观念,是一个最富爱心的教育家对儿童发育于成长特征的最生动刻画。

正如蒙台梭利所言:“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合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的发展,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

”她认为,一个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成人的压抑,是社会赋予了成年人截然相反的使命:让他们有权决定儿童的教育和发展。

书中,蒙台梭利博士详细而生动的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示了成年人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忽视和抑制,提出了儿童发育中有一个“敏感期”的观念,刻画了儿童在智力、秩序感、行走、节奏感、观察力等方面的发育特征,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最生动的著作。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由于成人对儿童缺乏理解,阻碍了儿童的发展,带给了儿童很大的伤害。

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热衷于一些琐碎的、毫无用处的事物,他们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们认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为是很幼稚的,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他们企图将一切事情代劳。

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们从中得到了满足感。

比如,孩子会要求自己纽纽扣、系鞋带,他们会完全沉迷在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尝试、重复中探索、发现、兴奋着、愉悦着,但大人们看不下去了,最后穿衣穿鞋等基本生活技能完全由成人代劳。

此外,由于成年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他们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与孩子有关的一切,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儿童身上。

因此,儿童从小就被戴上无形的枷锁,被迫按照成人的意愿去执行命令,生活在父母的期待中,久而久之,他们就缺乏了自主性。

所以,蒙台梭利认为,一个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的发育与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成年人的压抑。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通用21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通用21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通用21篇)童年的秘密读后感(通用21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童年的秘密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篇1最近,我拜读了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儿童心理学家蒙台梭利的著作《童年的秘密》,使我收获颇多,感悟颇多。

记得刚看到书名时,便吸引了我,引起了我心灵的共鸣,童年的秘密是什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众多的困难,其中成人所设置的障碍是关键。

我们成年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对设计孩子的人生越来越“热心”、“积极”、“强势”、“自我中心主义”,根本不管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作为童年主人的孩子反而几乎失去了选择童年幸福的权利,常常是大人和孩子产生冲突的原因。

成人不应该按自己的意愿让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不应该把儿童当作没有生命力的物体,不应该在他小的时候随便支配他,在他长大以后又让他惟命是从。

应该努力去理解儿童的需要,这样就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使他们得到满足。

蒙台梭利认为:成人需要一个新人去唤醒他们,用他们早已失去的那种富有的活力的勃勃生机再次激发他们,成人需要一个以不同方式行事的人给他们以更好的生活启发。

《童年的秘密》一书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它给我带来心灵的震撼和永恒的思考。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应该仔细观察和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去发现他们“童年的秘密”。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篇2《童年的秘密》由意大利当代教育史上最伟大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之一玛丽亚所著,本书深刻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秘密,并解释成人对儿童的阻碍和压抑是儿童心理发生偏差的根源。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

正确对待孩子,改变是不可避免的。

改变家长、家长和老师的观念是必要的。

总之,有必要改变成人的观念,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在作品中,蒙台梭利阐述了她对儿童教育的观点,其中之一就是创造一个合适的儿童环境。

《童年的秘密》读书心得(精选8篇)

《童年的秘密》读书心得(精选8篇)

《童年的秘密》读书心得(精选8篇)《童年的秘密》读书心得篇1《童年的秘密》这本书是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的作品,它揭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神秘面纱,提出了“敏感期”这一极富革命性的理念,并对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了反思,指出成人应该处于观察者的地位,富有智慧地爱孩子,不要压抑孩子的发展。

这本书理论性比较强,但内容贴近现实,从新生命的形成,新生儿的降生,抚养过程,肢体和心理发展细节等方面逐步揭示儿童发展的秘密。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体会到教育孩子的职责之重,任务之巨。

每个成人都自认深爱儿童,甚至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包括自我牺牲。

但这仅仅是成人父母的一厢情愿和自以为是。

成人愿意奉献却绝不愿改变自己的观念,成人忙于照料儿童却不放手给予自由,成人在无意中压抑着儿童个性的发展,可成人却要儿童为他所得到的“爱”而妥协,成为一个事事“听话”的孩子。

成人无法理解儿童,将儿童看作一张白纸,去填补成自己想像的样子。

儿童如果与所设想的有所不同,都将被强迫加以纠正。

成人并没有站在一个正确的角度看待儿童,真正理解儿童。

成人把自己视为儿童的造物主,可蒙台梭利却说:“是婴儿促使了父母的产生。

”新生命拥有一种本能。

儿童个性发展的关键在于他们自己。

在儿童体内存在一种神奇的力量,成人不恰当的打扰只会阻碍这种力量的发展。

我们应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顺应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发展,为儿童成长提供自由的,温馨的,充满真正爱的环境。

体味其中的文字,时时引起共鸣。

这本书让我更加理解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历程。

摒弃自己的强加意志,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看,他如何发展成一个更好的人,我应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去适应他的合理发展,我应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来以身作则地为他提供一个好的榜样,诸多问题,值得不断思索。

回忆自己从儿时一路走来,为何成为现在的自己。

童年预示了今天。

《童年的秘密》值得一看!《童年的秘密》读书心得篇2 《童年的秘密》,这一本书,有关儿童的成长,有关心灵的秘密,有关童年的探索。

童年的秘密读书心得范文5篇

童年的秘密读书心得范文5篇

童年的秘密读书心得范文5篇如果你想从阅读中获得值得你永远铭记在心的知识,你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研读那些无疑是富有天才的作家们的作品,不断从他们那里取得养料。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童年的秘密读书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

童年的秘密读书心得范文1当儿童发现自己有了秘密,就意味着他们内心世界的诞生;当儿童开始保守秘密,就意味着他们正式开始了社会生活,也预示着他们将自己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区别开来。

康德说:“被告知一个秘密就像被赠予一份礼物。

”上面这段话是我在《童年的秘密》这本书译者序中所摘录的,这段话就像一个惊喜一样,让我有种幡然醒悟,或者说感同身受的感觉。

我在学校任教一年级,我总是觉得一年级的小朋友很可爱,也是什么也不懂,所以不喜欢对她们很凶,总是笑眯眯的以哄或激励的方式进行教学。

加上我的任教科目是体育,上课地点几乎都是室外,孩子们很是喜欢我,我们之间,就像朋友一样。

单纯可爱的她们也把我当做了朋友。

朋友之间总是喜欢聊天,说自己的秘密,分享喜欢的东西。

而我跟孩子就是这样,即使是她今天在路边看见一朵很美丽的花她也要告诉我,我起初并不是太在意这些普通的事物,只是觉得能拉近和孩子们的关系我就听听笑笑吧。

而当看到序里的这段话时,我突然有种很是被眷顾的感觉。

当我突然意识到孩子们喜欢跟你唠叨,喜欢跟你说再普通不过的事情的时候,其实是把你放进心里了,是她向我打开了她的心门,我的内心感觉暖暖的,很想告诉作者我收到了来自孩子们的礼物,就像你说的那样。

班级里总会有懂事的乖巧的孩子,但也总会有调皮的,甚至令你惊讶这真的是个孩子会做出来的事情吗?每当这时我都很是头疼。

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这样一段话,而它也让我陷入了思考。

“成人的幸福感与他童年时代的经历密切相关。

而我们往往把自己的错误强加在儿童身上,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

我们终将死去,儿童却要承受我们的错误带来的后果。

”这段话让我想起曾经的某位心理专家在剖析罪犯的形成原因时说过,大部分的罪犯的心理扭曲都是因为在儿童时期未能享受到该有的家庭温暖,或遭遇来自家人的刺激,这让儿童心理极度缺乏安全感,而当想要某些东西,会采用极端的方式去获得,甚至犯罪。

童年的秘密读书心得(精选29篇)

童年的秘密读书心得(精选29篇)

童年的秘密读书心得(精选29篇)童年的秘密读书心得(精选29篇)《童年的秘密》详尽地告诉父母,儿童的成长有着其内在的精神驱动和规律,儿童的成长需要依靠他们自身不断的有意识的、自主的、独立的与外界环境进行活动来获得。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童年的秘密读书心得(精选29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童年的秘密读书心得篇1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书中的前言部分简要的介绍了蒙台梭利的生平和儿童教育观。

她创办“儿童之家”,从事儿童的心理和教育研究,撰写教育著作,促进了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介绍了儿童生理、心理各阶段的发展;儿童的教育;爱的智慧;成人与儿童的冲突等等。

其中很多部分让我值得揣摩、思考和回味。

《童年的秘密》中有一段是这么说的:“人们对儿童心理上的创伤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地烙上去的。

”这些创伤,几乎全部都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儿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们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却造成了相反的后果。

好心办坏事的例子,太多了。

蒙特梭利在儿童的秩序感一章中举了很多极易引起共鸣的例子,看的时候可能很多父母会说,是的,我的小孩就是这样,由于错误的解读,大人常将孩子这些行为解释为无理取闹,而强制要求孩子妥协。

虽然某些要求我们不理解小孩的想法,但只要没什么伤害性,为何不顺着小孩的意思呢? 当事情按着小孩的预期发生,他比较会有安全感,我们大人不也较喜欢用习惯的方式做事嘛。

当满足了小孩很小的要求,大人将很惊讶地看到小孩竟可以完全的顺从,不然小孩就会奋力的争取,如果长期外在发生的事都不是他能"控制"的,有可能会产生无用感,对小孩意志力的培养极为不利。

成人无法理解儿童对感兴趣事物的热爱,他们对一切都习以为常,并认为自己了解这些事物。

所以他们感到乏味和疲倦,他们对工作不再热爱,开始被动行事,儿童的那种专注、探索、发现和创造也自然随之消失。

蒙台梭利认为:成人需要一个新人去唤醒他们,用他们早已失去的那种富有的活力的勃勃生机再次激发他们,成人需要一个以不同方式行事的人给他们以更好的生活启发。

读童年的秘密有感心得(精选17篇)

读童年的秘密有感心得(精选17篇)

读童年的秘密有感心得(精选17篇)读童年的秘密有感心得篇1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有一段是这么说的:“人们对儿童心理上的创伤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地烙上去的。

”对此,我也深有同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家长阻止孩子不让他们做很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成人看孩子做事“不顺眼”,怕孩子浪费时间、打坏东西等,总是让孩子按照他们的节奏来生活。

当他们看到一个儿童正在作巨大的努力做某些似乎毫无成效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他们本人一瞬间就可以做完,并且做得完美得多的时候,这时他们就会按捺不住自己地想去帮助这个儿童。

早上起床时,孩子正在努力地学着自己穿衣服,父母看见了,非但没有给予表扬、鼓励,反而担心孩子穿衣服的速度太慢,会耽误自己的上班时间,于是一把夺过孩子手中的衣服,麻利地为孩子穿戴整齐。

当一个成人看到自己的孩子端了满满的一杯子水,正小心翼翼地向前挪动着步子时,他就开始担心孩子会不会摔倒。

内心的种.种担忧迫使他快速地从孩子手中将杯子夺过来,不让孩子自己端杯子。

另外,迫于现代社会竞争的激烈,有些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给孩子报这报那的辅导班,双休日时,家长带着孩子穿梭于各种学习班,小小孩子没有了游戏时间、没有了童年的欢乐。

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仔细想一想,我们成人确实经常犯这样的错误。

由此我想,成人如果给予孩子不恰当的帮助或以不科学的教养观去教导孩子,过分地给予些什么、看到孩子发生错误急着想干预些什么,还不如做一个观察者,给孩子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其自然地展现和成长。

还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最好的教育或许就是不教。

这也许让那些拥有“满腹经纶”的父母们大吃一惊,但,事实确实如此。

在《童年的秘密》中,蒙台梭利毫不留情地对成人进行了斥责,他把成人对儿童的关爱看作是成人的自私自利,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成人在照看及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时会走弯路,或出现一些错误的举动,但在孩子面前,我觉得,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

《童年的秘密》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2篇)

《童年的秘密》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2篇)

《童年的秘密》读书⼼得体会(精选12篇)《童年的秘密》读书⼼得体会(精选12篇) 我们⼼⾥有⼀些收获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篇⼼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的这段时间的学习、⼯作⽣活状态。

相信许多⼈会觉得⼼得体会很难写吧,下⾯是⼩编收集整理的《童年的秘密》读书⼼得体会(精选12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童年的秘密》读书⼼得体会1 读了《童年的秘密》的⼏个章节,我⾸先感觉到的是⼉童教育远远⽐⾼等教育以及精英教育要复杂的多,教育者的责任也重的多。

婴幼⼉教育所探索的信息点更隐秘,也更加易变。

如果说婴幼⼉在思维成熟前会有⼀个相对独⽴的期间,⽽这个期间⼜不是想我们很多成⼈所认为的那样是⽩纸⼀张,那么,在这个时间段⾥,他(她)的⼼理信息应该只有通过成⼈的解析和表述才能为外界所承认。

许多教育学者和⼉童⼼理专家往往通过⼤量的⼼理测试和案例对⽐来分析和表述婴幼⼉的⼼理历程,进⽽形成科学理论,成为教学⽅法,应⽤到所有的早教、幼教和义务教育中,⼉童的可塑性也配合了教育理论的印证。

于是,现代教育的成品在许多学者、教育家和社会⼯作者所组成的⽣产线上完成了⽣产再造过程,正式推向市场。

蒙台梭利博⼠的教学⽅法被很多⼈列为典范,很多教育学者都将蒙⽒教学认为是⼀个划时代的产物,是教育和⼈权趋于成熟的标志。

蒙⽒的教育理论在我看来,它的独到之处是将婴幼⼉的⼼理发展演变成了开放性的学科。

它不再像以前⼀样对⼉童⼼理发展下较为⽣硬的定义和规定权威的概念,也不再像先前的⼼理学研究者⼀样对所有⼉童的⾏为进⾏病理学⼀样的研究。

总之,蒙⽒的贡献⾸先是教育了教育者本⾝更加谦虚,就像序⾔所说:“我们必须摆脱成年⼈的那种所谓⽆所不知的⼼理⾓⾊,披上蒙台梭利所说的‘谦逊的外⾐’。

”这是《童年的秘密》给我的最为深刻的印象之⼀。

蒙台梭利博⼠的教学思想,让我们对婴幼⼉教育开始⼩⼼翼翼起来,既不敢肆⽆忌惮的放任⽣命像野草⼀样疯长,⼜不敢擅⾃划分成长的界限,因为当你⾯对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造访者时,蒙台梭利博⼠会在你每每想做出⼀个胆⼤妄为的⾏动时,及时的在你⽿边叮嘱:“这是⼀个⽣命。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精选18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精选18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精选18篇)《童年的秘密》是一本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意大利当代教育最伟大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玛利亚。

蒙台索利撰写的。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精选18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篇1《童年的秘密》中蒙台索利深刻地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秘密,说明成人对儿童的阻碍和压抑是导致儿童出现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并通过自己在“儿童之家”的教育实践指出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疗救之方。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给我留下很深的启示。

“精神分析揭示出儿童所遭受的痛苦源于成人对儿童自发性活动的压抑”这是《童年的秘密》第一章今日儿童中的一句话,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无法忘却。

让我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是否运用教师的压制了孩子自发性的活动?蒙台梭利还从七个方面讨论了儿童的发展以及成人是如何阻碍儿童的发展的。

第一、成人为了自己的方便而强迫儿童长时间睡觉。

蒙台索利指出,如果我们要为儿童的个性发展提供帮助,鉴于儿童是一个弱者,那么有着更强个性的成人在指导儿童的时候必须控制自己。

第二、蒙台索利认为,儿童并非守株待兔般地等待行走能力的发展,而是通过练习获得的,因此,成人必须调整自己以帮助儿童享受行走的乐趣。

第三、蒙台索利表示,当我们评价儿童的心理发展时,我们应该根据言语的出现以及从工作中激发出的手部动作的出现来考虑幼儿的心理发展。

第四、蒙台索利批评成人并不是从儿童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出发去帮助儿童,而是取代儿童完成了所有他们想要自己独立完成的活动。

第五、蒙台索利指出,成人用自己的行动取代儿童的行动不仅表现在行动方式上,还表现为通过暗示把自己的意识渗透到儿童的意识中,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儿童。

第六、蒙台索利认为,由于成人不理解运动对于儿童的重要性,所以他们阻止儿童的身体活动。

而一个“失去肉体自由”的人要比失聪的人和盲人承受的痛苦更悲惨也更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年的秘密读书心得《童年的秘密》全书分为三大部分,介绍了儿童生理、心理各阶段的发展,儿童的教育,爱的智慧,成人与儿童的冲突等等。

蒙台梭利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与教育学的角度为我们提示了童年的秘密,让我们得以更深刻地了解与理解儿童。

在读全书的过程中,有一种情感一直在深深地吸引着我成人对儿童缺乏理解。

教育与生活本身的目的就就是一个理性的人能够支配自己的行动,使得她的行动不仅仅因为感官的刺激而本能地应用,而就是受理性本身的控制。

如果一个人无法达到这个目的,她就不能获得理性的人所渴望的那种人物角色的统一。

成人无法理解儿童对感兴趣事物的热爱,她们对一切都习以为常,并认为自己了解这些事物。

所以她们感到乏味与疲倦,她们对工作不再热爱,开始被动行事,儿童的那种专注、探索、发现与创造也自然随之消失。

成人总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根本不管孩子的感受与想法,常常就是大人与孩子产生冲突的原因。

虽然孩子在年幼时对父母的这些强迫没有反抗能力只能接受,但长期如此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这种冲突所产生的后果几乎会无限扩展,就像一块石子扔进平静的湖面时传出去的波一样。

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热衷于一些琐碎的、毫无用处的事物,她们为此感到不可理喻,她们认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为就是很幼稚的,这个过程就是很缓慢的,她们企图将一切事情代劳。

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探索就是可喜、有趣的,她们从中得到了满足感。

比如,孩子会要求自己系鞋带,她们会完全沉迷在这些在大人瞧来就是再简单不过的工
作中,在一遍遍的尝试、重复中探索、发现、兴奋着、愉悦着,但大人们瞧不下去了,最后穿衣穿鞋等基本生活技能完全由成人代劳。

而蒙台梭利很重视儿童的基本生活技能训练,她做了专门用于训练儿童扣扣子、系绳子的工具。

《童年的秘密》中还提到新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发现儿童与解放儿童。

试想今天,我们在解读孩子的一百种语言,在创造的幼儿教育中发展孩子的多元智能,在关注孩子的生活世界中努力为孩子创造回归以人为本的生态式教育环境……所做的一切不正就是源自于发现儿童的渴望,我们所孜孜追求的不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幼儿的解放与童年的真义不?作为教师,我们无疑就是深爱着自己的学生的。

然而,很多的时候,我们总就是在抱怨,我们那样的辛苦那样的劳累那样的甘于清贫那样的不计名利,而学生们面对我们的良苦用心却似乎总就是无动于衷。

其实,这一切的尴尬都只因我们对学生的爱过于武断、包办与专制。

对学生,爱就是立场,爱的智慧则就是境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

晶莹透亮的露珠就是美丽可爱的,却又就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

学生的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与家长加倍呵护。

这种保护就就是一种教育。

以上就就是我读《童年的秘密》一书的主要感受。

我想每个童年秘密的发现、教育方法的实施、孩子的点滴进步都将成为我今后不断努力、不断前进的动力!读《童年》有感500字《童年的缤纷日记》读后感《童年的秘密》读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