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

合集下载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T3B工程金属屋面排水系统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T3B工程金属屋面排水系统
po lm f lw r n e c p ct fp e iu u l ul i g ro n f smi ag ra rbe o o d a a a a iy o r vo s p bi b i n o f g o i l l e ae . i g c d i r a r Ke r s tr n ; mea o fn y wo d : e mi a l t ro g; g t r sp o l i u t ; i h n; d an e e ri a g
a 9 t 4 ,0  ̄Th wae p o f c n tu to o h o f g i c mp sd o u n m ly o r t etc b u 1 60 0m2 e tr ro o s cin f t e ro n s o o e f a mi u a o b ad wih v ria r i l l l
w l c vrd utr et o ee g t ,man u t r ev s u t r oef w n sp o riw tr r n g ss m, slig h , e i g t , a e g t , v ro a d ih n an ae da a e yt e e l i e ovn te
m。屋 面为 连续 的双 向曲面 , 面平面 投 影面积 约 1. 屋 46
万 m 。本 工程 金 属屋 面 系 统 采 用铝 镁 锰 合 金 屋 面 系
( )雨水顺 屋面 板排入 主天 沟 ,再 由主 天沟 排入 2 檐 口天沟 , 通过 设置 在檐 口天沟 内的虹 吸雨 水 口排 出 : 雨水一 屋 面板一 主天 沟一 檐 口天 沟一虹 吸雨 水 口。 ( )雨水顺 天窗 周边 的暗天沟 排入 主天 沟 ,再 由 3 设 置 在 主天 沟 内 的虹 吸 雨 水 口排 出 :雨 水一 天 窗 天 沟一 暗天 沟一 主 天沟一 虹吸 雨水 口。

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项目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

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项目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
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指 挥
建立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指挥体系,明确各级 指挥人员的职责,确保人员疏散的有序进行 。
安全疏散设施配置
灭火器材配置
01
根据各区域的火灾风险等级,合理配置灭火器材,以便在火灾
初期及时扑救。
紧急照明配置
02
在紧急出口、楼梯间和走廊等关键部位设置紧急照明灯具,确
保在断电情况下人员能够安全撤离。
灭火系统设计
灭火器配置
根据各区域的功能和火灾载荷,合理配置灭火器, 确保在火灾初起阶段能够迅速扑灭。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在适合的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如吊顶、 墙壁等,以实现快速灭火。
气体灭火系统
对于不宜用水或普通灭火器扑灭的场所,如电子 设备、服务器等,应设置气体灭火系统。
报警系统设计
01
火灾探测器
03
新建大型机场航站楼
项目概述
建设单位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周期
2019年-2023年
总投资额
约150亿元人民币
设计单位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03 04
02
01
地理位置与环境
01
首都国际机场位于北京市顺义区,距离市中心约3场现有T1、T2航站楼, 地理位置优越。
评估流程与步骤
A
制定方案
针对不同的火灾场景,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措 施和应急预案,提出性能化设计方案。
数值模拟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性能化设计方案进行 模拟分析,预测火灾发展和烟气扩散情况, 评估安全疏散时间等指标。
B
C
综合评估
根据模拟分析结果,结合评估指标和标准, 对性能化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估,提出改进 和完善建议。

北京市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T3B-1工程(预埋方案)

北京市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T3B-1工程(预埋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 (3)2、工程概况 (3)2.1 建筑工程概况 (3)2.2 给排水、通风分部工程概况 (3)3、施工组织 (3)3.1 施工组织概述 (3)3.2 劳动力、机具组织安排 (4)3.3 进度计划安排 (5)4、施工技术要求 (5)4.1埋件、孔洞 (5)4.2预埋铁件 (6)5、主要施工方法 (6)5.1 套管预埋 (6)5.2 预留洞 (9)5.3 预埋铁件 (9)5.4 预埋质量控制要点 (15)5.5 工程质量目标 (16)6、质量保证措施 (16)7、安全保证措施 (21)8、成品保护措施 (26)9、材料节约措施 (27)10、计量器具使用与管理 (27)10.1 计量器具的选用及使用 (27)11、环境保护措施 (28)11.1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28)11.2 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28)11.3 防止大气污染措施 (29)11.4 防止水源污染措施 (29)11.5 防止施工噪声措施 (30)11.6 控制扬尘的措施 (30)12、技术资料管理要求 (30)1、编制依据1.1《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设计的T3C捷运通道施工图纸》。

1.2《T3C施工图纸设计交底记录》。

1.3《建筑设备通用图集》(91SB3-4、91SB6、91SB-XI)。

1.4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5《通风与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1.6《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T01-26-2003)。

2、工程概况2.1 建筑工程概况2.1.1 T3航站楼为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新航站楼位于现在首都机场T2航站楼东侧,平行于现在的东跑道,建筑分为T3A、T3B 和T3C段,T3C捷运通道南北长1027米,地下二层,总面积39000平米。

现浇凝土框架结构。

2.1.2 T3C捷运通道B2层主要为行李通道,两侧为服务通道。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T3B工程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综合技术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T3B工程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综合技术

混 凝土灌 注桩承 载 ,防水 的重点 为桩承 台与 桩头 衔接 部位 , 以及 基础 桩钢筋伸 入承 台 的衔接处 。 为了避 免防
5 水 泥 基 渗 透结 晶 型防 水 涂 料 ;一 凝 土 垫层 一 6混
水卷材 直接 卷到 桩头 上 , 在绑 扎承 台钢 筋时损 伤卷 材 ,
造成 防水 失效 , 据现场 的实际情况 , 用在桩 头及 桩 根 采
t e o h aepof y p r c lrd s n o i e d otp uig b l ad cn t cin jit ad ec a n fr te w trro.B at ua ei n pl ha ,p s o r et n o s ut ons n t. k i g e n r o ,
Ke r s w tr ro ; a t s e a e c n r t ; u d r ru d e gn e i g c me t b s eme be c y tl y wo d : a e o f n i e p g o c ee p - n e go n n ie rn ; e n - a e p r a l r sa
n a f log z to fc n tu to ,wae ro fe t o e wh l o n ain wok s g aa te a d c eu r a iain o o sr cin r n tr o f e c ft oe fu d to r s wa u n e d. p h r
刘文浩 ,栾瑞尧 ,任光洁 ,杨 波
( 京 建 X集 团 总承 包 部 ,0 30 北 京 ) 北 110

要 : 京 首都 国 际机 场新 航 站 楼 T B工 程基 础 防 水面 积近 2 北 3 0万 m , 用了 多 种防 水 设 防方 式 , 桩 采 对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新航站楼工程概况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新航站楼工程概况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新航站楼一、工程概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国际航空港,工程总投资250亿元,是国家重点工程,同时也是2008奥运会最重要的配套工程,其规模宏大、举世瞩目。

T3航站楼分为T3A、T3B和T3C三部分,其中T3B工程主楼建筑面积约38.7万m2,平面布置呈“Y”字形,为大面积、大跨度抽空三角锥钢网壳结构,屋面为双曲面外形,呈飞行体状。

南北方向长约958m,东西方向宽约775m,其投影面积约为11万㎡,屋顶顶标为42m。

3号航站楼南北两座建筑(T3C和T3E)由于距离过长,两座楼之间会建造旅客捷运系统以方便乘客。

旅客捷运系统(APM)是一套无人驾驶的全自动旅客运输系统。

捷运系统采用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轨旁和中控传递信号控制车辆的运行。

行车路线单程长2080米。

分别设置在T3C、T3D、T3E共有3个车站。

3号航站楼行李系统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自动分拣和高速传输系统,行李处理系统由出港、中转、进港行李处理系统和行李空筐回送系统、早交行李存储系统组成,覆盖了T3C、T3E及连接T3C与T3E 行李隧道的相应区域,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系统总长度约70公里。

航空公司只要将行李运到分拣口,系统只需要4.5分钟就可以将这些行李传送到行李提取转盘,大大减少旅客等待提取行李的时间。

交通中心(GTC)位于3号航站楼前,地下有两层总面积为30万平方米的停车场,可停车7000辆。

旅客从停车场下车后,乘坐电梯可直达候机楼内。

在交通中心的地面上,是轻轨交通车站,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椭圆形玻璃壳体结构。

旅客可从城内乘坐轻轨交通直到航站楼。

东直门至首都机场的轻轨线路会分岔后分别达到2号和3号航站楼,3号航站楼与原有2号航站楼之间也会建立轨道连接。

第二机场高速路、机场南线高速路、机场北线高速路、机场轨道交通等场外配套工程的建设,为旅客来往首都机场提供了方便通道。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投入使用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第三条跑道在3号楼投入使用之际完工。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新航站楼工程概况.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新航站楼工程概况.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新航站楼一、工程概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国际航空港,工程总投资250亿元,是国家重点工程,同时也是2008奥运会最重要的配套工程,其规模宏大、举世瞩目。

T3航站楼分为T3A、T3B和T3C三部分,其中T3B工程主楼建筑面积约38.7万m2,平面布置呈“Y”字形,为大面积、大跨度抽空三角锥钢网壳结构,屋面为双曲面外形,呈飞行体状。

南北方向长约958m,东西方向宽约775m,其投影面积约为11万㎡,屋顶顶标为42m。

3号航站楼南北两座建筑(T3C和T3E)由于距离过长,两座楼之间会建造旅客捷运系统以方便乘客。

旅客捷运系统(APM)是一套无人驾驶的全自动旅客运输系统。

捷运系统采用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轨旁和中控传递信号控制车辆的运行。

行车路线单程长2080米。

分别设置在T3C、T3D、T3E共有3个车站。

3号航站楼行李系统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自动分拣和高速传输系统,行李处理系统由出港、中转、进港行李处理系统和行李空筐回送系统、早交行李存储系统组成,覆盖了T3C、T3E及连接T3C与T3E 行李隧道的相应区域,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系统总长度约70公里。

航空公司只要将行李运到分拣口,系统只需要4.5分钟就可以将这些行李传送到行李提取转盘,大大减少旅客等待提取行李的时间。

交通中心(GTC)位于3号航站楼前,地下有两层总面积为30万平方米的停车场,可停车7000辆。

旅客从停车场下车后,乘坐电梯可直达候机楼内。

在交通中心的地面上,是轻轨交通车站,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椭圆形玻璃壳体结构。

旅客可从城内乘坐轻轨交通直到航站楼。

东直门至首都机场的轻轨线路会分岔后分别达到2号和3号航站楼,3号航站楼与原有2号航站楼之间也会建立轨道连接。

第二机场高速路、机场南线高速路、机场北线高速路、机场轨道交通等场外配套工程的建设,为旅客来往首都机场提供了方便通道。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投入使用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第三条跑道在3号楼投入使用之际完工。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设计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设计

ARCHICREATION 2004.06112overview of the section facing land/陆侧剖面鸟瞰 1model of the terminal building/3号航站楼整体模型 2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设计terminal building 3 of BeijingCapital Airport莫扎·马加迪 罗隽 邵韦平Mouzhan·Majidi, Luo Juan, Shao Weiping1自2003年10月底,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宣布NACO-FOSTER-ARUP设计联合体赢得3号航站楼的国际设计竞赛以来, 设计联合体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于2003年12月5日共同完成了方案设计,并于2004年3月20日提交了初步设计。

目前正进行初步设计深化和部分施工图设计。

工程已于3月28日奠基开工。

首都机场作为中国的门户机场,近年来旅客流量年平均增长幅度超过12%。

2002年旅客流量达2716万人次,货物吞吐量达88.61万吨。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到2015年,机场年旅客流量将从每年2700万人次增长到6000万人次。

为了满足北京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国民航工业的要求,实现国际枢纽机场功能,增强与亚太地区其他大型机场的竞争力,扩建现有机场设施十分重要。

200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通过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立项报告》,2003年10月,中国民航总局完成了申报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号航站楼是首都机场此次扩建工程的主体部分,包括航站楼内旅客捷运系统(APM)、行李处理系统(BHS)和信息技术系统(IT)3个机场特殊系统。

辅助基础设施项目包括航站楼前的地面交通中心(GTC)、空侧跑道、滑行道和站坪系统等其他设施,也将新建一条从东直门直达新航站楼的城市轻轨和第二条机场高速公路,新航站区空侧规划新的3号航站楼设施将分期实施,设计容量到2015年为旅客2004.06 ARCHICREATION113ARCHICREATION 2004.061142004.06 ARCHICREATION115流量达3 100万人次,2020年达4 300万人次。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

T3 A

B
和 C

简洁对称 的设 计 在两 端成 扇形 展

其 中包 括 了 T 3 A ( 航 站 楼 流 程 及 国 内 出发 ) 和 T 3 B ( 国 际 旅 客 ) 的 到 港 和 离 港 大 厅

卫 星
厅 T 3 C ( 国 内航 班 ) 则 位 于 整 体 布 局 的 中 心 位 置 3 0 a t
处 的红 色到橘红 色

直 渐 变 到 T 3 B 末端 的 金 黄 色

如 此 大型 的建筑进行 了分 区
北 向的天 花
T3 A

并且 便于 找寻 路线

这 个 色 系也 被 应 用 在 到港 和 离港 大厅 上 方南
增 强 了屋 顶 的 曲线感

和 T3 B 由
还 体现在运 行效率
旅客舒适度


持 续 性 以 及 自然 采 光 方 面
这 个地 方标志性建筑

其 流线型 的屋 顶 和 龙脊般 的外形


就象

个令 人 震 撼 的庆典

翱翔

的诗 篇

它金 色 的屋 顶 与 紫禁城遥 相 呼 应

同 时 其 室 内天 花 从 红 色渐 变到 橘红 色再 到 金 黄 色
维普资讯
N
e w
Te
r m
in
a
l
a
t B
e
ij i n g
北京首都 国际机场新

户 : 北 京 首 都 国 际机 场 集 团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P
a rtn e r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1 编制依据(1)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提供的设计施工图及其施工图设计总说明文件。

(2)北京市勘察测绘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测量定位控制坐标成果及工程水准成果表。

(3)国家建筑安装施工与验收规范、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4)首都机场扩建指挥部与城建集团总公司签订的“新航站楼施工总承包合同”。

(5)首都机场扩建指挥部下发的关于“新航站楼工程设备、材料采购”的通知。

(6)首都机场扩建工程领导小组、扩建工程指挥部对新航站楼工程分部工程施工及交工时间的要求,北京城建集团总公司领导对本工程的有关要求。

新航站楼是一项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的“三边”工程.而且建设单位采取工程分步发包的招标方式,北京城建集团总公司对新航站楼主体结构、装修装饰及安装工程实行总承包。

1.2 工程概况首都机场新航站楼位于北京顺义天竺乡境内,毗邻现正运行的首都机场候机楼,中央大厅西侧外墙距原有候机楼约454m。

新航站楼工程为国家“九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首都机场扩建工程中的核心项目,建筑总面积为32.7万㎡,是我国最大的机场航站楼。

首都机场目前严重超负荷运营,现使用的候机楼原设计旅客年吞吐量为870万人次,而1995年实际旅客吞吐量为1500万人次,预计2005年旅客吞吐量将达3500万人次。

建设新航站楼是满足国家对外交流和民航运输业发展的需要,新航站楼建成后,设计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将达到2万人次,将能满足2005年的运营需要。

新航站楼建成后具备国际水准,在使用功能和建设标准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在总体方案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和主要设备及装修材料使用上均采取国际招标形式进行。

新航站楼设有36个飞机泊位,可同时停靠36架飞机,其南、北、东三侧均为停机坪,中央大厅西侧与一号桥相连。

中央大厅西侧地下二层与东西向的地铁通道相连。

楼内配有办票柜台168个以及自动分检系统、行李安全检查和人身安全检查系统、离港控制系统、航班信息系统、广播音响系统及时钟系统、电视监控系统、气象终端、楼宇自动化控制、内部通讯系统、公众自动问讯系统及登机桥、自动步道、自动扶梯等。

新航站楼工程建设单位为首都国际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指挥部,监理单位为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总体设计单位。

1.2.1水文地质简介本工程场地自然地面标高为32.5~34.sm,士0.00相当于34.50m标高,地基持力层26.00m标高,局部加深段持力层19.30m标高,地层土质为勃粉土和粉质勃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40kPa。

依据地质勘察报告(93技332),地下水位标高28.48~33.16m(埋深0.65~4.5m),历史上最高水位可达自然地面。

1.2.2工程设计简介(1)外形尺寸新航站楼南北向平面呈工字形,长747m,中央大厅最宽处为121m,南北两端的南指廊和北指廊按东西向以中轴对称布置,指廊东西向长343m。

工程占地面积近9万㎡,地下l 层(局部2层),地上中央大厅为3层、南北指廊为2层,指挥塔楼为5层,中央大厅屋面最高处距地面约28.7m,南北指廊的指挥塔楼最高处距地面27.90m。

见图1.14-1及图1.14-2。

(2)各层功能新航站楼地下室层高6m,主要有设备机房、变配电室、库房、业务用房和厨房、餐厅等;首层高6.lm,主要有国内行李大厅、国际行李大厅、行李分检大厅、专用通道、业务用房、海关办公、海关检查、派出所、外航机务用房、发电机房、开闭站、变配电室、弱电机房和远机位候机厅、医务室等;二层层高4.5m,主要有国内国际办票大厅、候机厅、商店、餐厅、安检用房和贵宾休息室、离港通廊等;三层层高3.9m,主要有航空公司边检大厅和进港廊道、办公用房、商店、餐厅、机房。

(3)结构形式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体系,按8度抗震设防,采取9度加强抗震措施。

地下室结构底板为650mm厚的平板筏式基础,筏基下设16.5mm厚滑动层,筏基上面1.58m处为12Omm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架空层,地下室顶板厚300mm,其他楼层板厚为250、180、15Omm等;基本柱网为9m× 9m,柱子直径均为1000mm,地下室外墙厚40Omm。

地下室底板、外墙、各楼层板及中央大厅边角柱均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除地下室底板、部分内墙、柱采用C4O混凝土外,地下室外墙、大部分柱子、各层楼板、梁、柱均采用C60高性能混凝土。

屋架结构:中央大厅屋架采用进口钢管制作的曲面空间无粘结预应力钢管屋架结构,跨度分别为27m和36m;南北指廊采用进口钢板焊制的曲线结构屋架。

屋面采用澳大利亚BHP公司生产的金属屋面板。

(4)装饰做法本工程外装饰有瑞士铝合金蜂窝板弧形金属墙面、玻璃幕墙、铝合金门窗、面砖墙面等多种;内装饰有进口铝合金复合防火板连墙柱及墙面和铝合金单板独立柱面、花岗石墙地面、微晶玻璃墙面、耐磨楼面及防静电地板地面等多种。

吊顶采用了造型新颖的曲线型铝合金浮云吊顶、金属弯顶、大型发光顶棚和阳光拱顶、抗风压吊顶、格栅吊顶等,是新材料应用密集的分项工程之一。

另外,航站楼里还有贵宾休息厅、头等舱、公务舱等高级休息场所和商场、餐厅等。

(5)设备系统概况本工程的设备系统包括:除必备的通风空调、暖卫、供电、自动步道、蒸汽系统、消防系统外,还拥有世界先进的航空设备和控制系统。

1.2.3工程特点新航站楼被誉为“国门第一楼”,该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项目,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字“重中之重”、“迫在眉睫”。

该工程除了政治意义重大以外,还有如下特点:(1)工程规模大、体量大、典型的“三边”工程,施工组织难度大工程总建筑面积32.7万㎡,单层建筑面积达9万㎡,南北向长747m,东西向宽343m,建筑物周长近3.0km,如此大规模的单体工程,在国内建筑史上是极罕见的。

新航站楼是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工程设计采取分期、分批出图,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时间紧,施工过程中组织管理的难度大,大大增加了施工费用的投入。

新航站楼中央大厅与一号桥同步施工,难免互相干扰,增加了施工难度。

新航站楼工程分包单位多,机电与土建施工工序交叉多,高峰期时将会有不下40多个公司同时施工,如何协调好这些公司,不影响下道工序正常进行,避免返工,保证质量和工期.难度很大。

(2)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多本工程中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1)结构工程:底板下设滑动层;大范围使用C60高性能混凝土;地下室底板、外墙、各层楼板和中央大厅边角柱、钢管屋架均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大型钢屋架吊装;柱子内设厚壁钢管劲性柱、楼板冷轧扭钢筋施工技术;超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747m)等。

2)机电安装:通风管道无法兰连接;双壁螺旋风管施工技术;大直径管网施工技术;新型耐火桥架;各种弱电系统施工技术等等。

3)装修工程:多种新型吊顶施工技术;4mm宽留缝金属墙柱面板安装技术;大面积石材楼面质量控制技术;耐磨楼面施工技术等等。

许多项目在国内施工是没有先例的,对施工技术及施工水平提出了更难更高的要求。

(3)施工一次性投入量大例如结构施工由于柱子全部采用ф1000圆柱,其中独立圆柱342根,异型柱(连墙柱)876根,种类多达68种,共1218根。

为保证工程质量,施工需设计加工约1.2万㎡,计约650t 定型钢柱模。

尤其是顶板模板和满堂红支撑,因受预应力张拉时间的制约,均需一次投入,长期占用,不能合理地周转,为满足设计特殊要求,该工程必须配足3层楼板模板和支撑,楼板模板需投入25万多平方米,碗扣式脚手架约3万t,仅地下室就需投入近1万t。

(4)地下水位高、降水难度大拟建场区内地下常年水位在28.48~33.16m,历史上最高水位达自然地面,建筑物的跨度较大,其中中央大厅最大处达到282m×121.lm,基坑开挖深度一般为-8.5m,最低处达-5m,地层渗水性能差,降水难度大。

由于基础底板厚度仅650mm、柱子直径不大、内隔墙较少、结构自重较小、地下室施工正值雨季,大大增加了施工期间的结构抗浮风险性。

(5)机电设备量大面广、工期紧本工程机电设备量大面广,有常见的给排水、暖通、消防等,也有为航空飞行管理特需的系统。

楼内有电梯77部、扶梯59部、自动步道25条、8个大型空调机房、3个换热站、8个变电所、2个发电机房及消防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大小设备约4200台(套),卫生洁具2850件,照明灯具8万套。

本工程所安装的机电设备必须具备国际先进水平,大量的设备将由建设单位直接面向世界范围招标,依据招标订货工作进展情况和整个工程的工期要求,大量的设备安装将于1998年一年内完成,对我们的机电设备安装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6)装饰特点新航站楼的装饰标准高:全部按照北京市高级建筑装饰标准检验;采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多;进口贵重材料设备多,成品保护非常关键;与其他工序交叉多.作为现代化的智能建筑,机电设备及弱电系统多,因此必须合理做好工序间的衔接,才能保证质量和工期。

1.3 施工部署(1)组织机构设置为适应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国家重点工程施工需要,结合新航站楼工程的特点,城建集团总公司成立了“首都国际机场工程指挥部”,对新航站楼工程实行总承包。

指挥部设七部一室,即工程部、技质部、机电部、经营财务部、行政部、保卫部、物资部和办公室。

集团总公司下属的二公司、三公司、五公司、七公司、亚泰公司、安装公司和道桥公司等分包单位在现场设立项目经理部,并相应地设置有关业务管理部室,在指挥部的统一协调指挥下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

机场指挥部管理机构图见图1.14-3。

(2)施工任务的划分新航站楼工程量很大,工期又相当紧张。

不仅有城建集团总公司所属的多家公司参与施工,而且有建设单位指定的几家公司参与分项工程的施工,在时间和空间上立体交叉。

这要求我们科学合理地划分施工任务,选好施工队伍,同时提高施工组织能力,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和工程质量目标计划的实现。

新航站楼基坑支护、降水、土方开挖工程由城建三公司、道桥公司、地铁地基公司等承担;土建工程由二、五、七、亚泰公司承担;装饰工程由二、五、七、亚泰、长城、港源公司、比华利、诚实利装饰公司等装饰公司共同承担;设备安装工程由安装公司和二、五、七、亚泰公司共同承担;钢屋架制作和安装、屋面工程和外墙金属板、玻璃幕墙安装等工程由建设单位直接分包给外部施工单位。

各参施单位应选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机场项目经理部,具体负责分包范围内的施工任务。

具体划分详见表1 .14-1。

(4)施工计划安排1)工期控制要求机场扩建所有工程将于1999年9月底(国庆50周年)前竣工并投入使用。

新航站楼是机场扩建项目的核心工程,扩建工程指挥部要求该工程必须在1999年3月底前竣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