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育成鸡的培育标准

合集下载

种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种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种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育成鸡是指7周龄~20周龄的鸡只,这一时期鸡群需要较高的能量,以保证体重的增长,实现鸡群的高产、稳产,正常发挥生产性能。

因此,鸡群育成期对于整个养殖过程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一下种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供养鸡的朋友们参考使用。

一、育成鸡的营养特点为使育成鸡适时开产,避免过肥和早熟,降低其脂肪的沉积,且为后期控制体重做好准备,因此,此阶段日粮的蛋白质水平不宜过高,含钙不宜过多。

一般要求7周龄~14周龄的日粮中粗蛋白含量为16%。

14周龄~20周龄粗蛋白含量为12%~14%。

随着日龄的增加,饲料的营养水平会逐步下降,主要增加青粗饲料,但维生素、矿物质要满足需要,尤其要保证骨骼发育,因此钙磷比例要求合理,一般为2.0~2.5∶1。

二、育成期的饲养管理目标此阶段的目标是为了达到体成熟和性成熟的同步,使鸡群在正常的开产日龄产蛋,以充分发挥鸡群的生产性能。

应根据鸡群在育成期的生理和营养需求,明确育成期鸡群的管理要点。

三、育成期限制饲喂要点限制饲喂可以控制鸡群的生长,控制性成熟。

鸡只在自由采食状态下,除夏季外都有过量采食的情况,这不仅会造成饲料的浪费,影响经济效益,还会促使机体积蓄的脂肪超重。

饲养时要随时抽测体重,根据抽测情况来决定是否继续限饲或限饲多少,如若鸡群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则增料1%,反之亦然。

限饲时应保证鸡只有足够的采食空间,保证鸡只采食的同步化,确保有80%鸡群在采食,20%的鸡群能够饮到水。

限饲前应简单地分群,瘦弱鸡应分别饲喂,限饲时一定要注意饲料的完全营养。

限饲过程中,若有其他应激如接种、发病等,应恢复为自由采食。

四、育成鸡体重与均匀度的控制育成鸡体重与产蛋期体重、蛋重呈正相关,也影响开产日龄与产蛋率。

良好的体重不仅会让鸡只适时开产,且产蛋率也高,否则即使提前开产也会导致如脱肛、输卵管炎等不良后果的发生。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统计,正常体重鸡只与非正常体重鸡只,将导致整个产蛋期有35枚~40枚蛋的差异。

如何饲养育成期笨鸡

如何饲养育成期笨鸡

如何饲养育成期笨鸡育成期是指笨鸡雏鸡经育雏脱温后到母鸡开产、公鸡上市阶段,是鸡生长发育的关键期。

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讲讲饲养育成期笨鸡的方法。

饲养育成期笨鸡:放养季节选择尽量安排雏鸡脱温后在白天气温不低于10℃时开始放养。

饲养育成期笨鸡:补充光照冬春季节自然光照短,必须实行人工补光。

每平方米以5瓦为宜,从傍晚到晚10时,从早晨6时到天亮。

不能猛然长时间补光,每日光照增半小时,逐渐过渡到晚上10时。

若自然光照超过每日11小时,可不补光。

晚上熄灯后,还应有一些光线不强的灯通宵照明,使鸡可以行走和饮水。

在夏季昆虫较多时,可在栖息的地方挂些紫光灯或白炽灯。

饲养育成期笨鸡:饮水在鸡活动的范围内放置一些饮水器具,如每50只鸡准备1瓷盆水。

同时避免让鸡喝不干净的水。

饲养育成期笨鸡:补饲补饲时间要固定,不可随意改动。

夏秋季可以少补,春冬季可多补一些;30-60日龄日补精料25克左右,日补1次-2次。

参考配方为:玉米61%、豆粕15%、花生仁饼6%、麸皮7%、细糠5%、鱼粉3%、骨粉1.7%、植物油1%、食盐0.3%。

8周龄后,要提高饲料的能量浓度和饲喂量,还需要增加油脂,但不可加牛油、羊油等膻味浓的脂肪。

脂肪的添加量为3%-5%。

日补精料量,3-4月龄补30克-35克,5-6月龄补40克-45克,7-8月龄补50克-55克,日补2次,早晚各1次。

饲养育成期笨鸡:发酵生虫在放牧场内利用经杀菌消毒处理发酵的猪、鸡粪加20%的肥土和3%的糠麸拌匀堆成堆后,覆膜发酵7天左右,将发酵料铺在砖砌地面上,用草盖好,保持潮湿20天左右即可生虫。

每天将发酵料翻撒一部分,供鸡食用,可节约饲料30%。

饲养育成期笨鸡:防兽害和药害要采取措施防止黄鼠狼、老鹰等天敌捕鸡。

若在果园内放养笨鸡,喷洒农药时一定要使用生物农药。

饲养育成期笨鸡:定期防疫与驱虫按鸡疫病防疫程序,30日龄鸡新城疫i系冻干苗滴鼻或点眼1.5头份,鸡痘皮下刺种双针;40日龄禽流感油苗茎背部皮下注射0.4毫升;50日龄喉气管炎冻干苗点眼1头份;60日龄新城疫i系冻干苗肌注1头份;90日龄喉气管炎冻干苗点眼1头份;110日龄鸡痘冻干苗皮下刺双针,新城疫油苗肌注0.6毫升,新城疫iv系饮水4头份;120日龄禽流感油苗肌注0.6毫升。

育成鸡饲喂配制四要求

育成鸡饲喂配制四要求

而是出现了比自己更适合的人,所以甘愿退出。没有谁舍得让出自己最爱的人
蛋白质水平为 13~14%。 二、代谢能的水平要求 代谢能在育成期鸡体内易沉积脂肪,影响以
后的产蛋性能的发挥和种蛋受精率等。因此,同 样也要注意控制饲料中代谢能的水平。 三、常量矿物质需求为提高母鸡体内钙的存
积能力,对生长中的育成母鸡应喂含钙量较低的
而是出现了比自己更适合的人,所以甘愿退出。没有谁舍得让出自己最爱的人
饲粮,只有当产蛋后,再喂高钙饲料,使母鸡体 内有大量的钙存积,以充分利用优良蛋鸡的高产
特性。但也要注意饲料中钙、磷、锰、锌等矿物
质的适当比例供给,因为这是保证育成鸡正常生
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发育雏鸡的钙磷比例应 为 1∶1.5 或 2∶2.1。 四、多种维生素需求为促进育成鸡胃、肠等
育成鸡指 7~20 周龄的大、中雏鸡。鸡群育 成期是完成骨骼、体重、输卵管及卵巢发育的阶
段,需要较高的能量,以保证体蛋白质水平要求 7~12 周龄时,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为 15~
17%,14~17 周龄时,由于骨骼系统已接近发育
完全,故可按每周降低 1%的蛋白质比例,直至粗
消化器官的发育,并增强其消化功能,保证鸡体
而是出现了比自己更适合的人,所以甘愿退出。没有谁舍得让出自己最爱的人
健康,育成饲料中逐渐增加糠麸类饲料和青绿饲 料的用量时应适当添加多种维生素的用量,以增
大雏鸡的采食量,一般要求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
可达 5%,糠麸类饲料的最大剂量可达 15~12%,
青绿饲料可达 20~30%,多种维生素的用量范围 0.01~0.04%。
1c06f0ca1 易博

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育成期(7周龄~18周龄)的饲养管理目标要求为各周龄体重至少要在标准范围内,且整齐度良好;最好能将11周龄~12周龄体重控制在标准下限,15周龄达标准上限,15周龄~18周龄按标准上限增重。

关注的管理要点为喂料量、密度、光照时间、防疫和转群时间。

1.转群。

7周龄初雏鸡转入育成鸡舍,到18周龄末转到产蛋鸡舍;夏季秋冬春季转群最好在清晨进行,夏季转群最好在晚上进行。

转群前2天~3天和入舍后3天,饲料中维生素增加1倍~2倍,并给予充足的电解质溶液,转群前6小时停料。

晚上转群时多增加2小时~3小时光照,让鸡熟悉环境,并有足够时间采食和饮水。

从育雏舍转到育成舍,两舍间的温差要小。

结合转群对鸡群进行分群,淘汰不合格的次劣鸡,清点鸡只数量。

2.雏鸡向育成鸡的过渡。

(1)逐步脱温,视天气情况给温,保证其温度在15℃~22℃。

(2)逐渐换料,在育雏料中按比例每天增加15%~20%育成料,直到全部换成育成料,过渡期5天左右。

(3)调整饲养密度,平养10只~15只/平方米,笼养不超过25只/平方米。

3.生长控制。

育成期的饲养关键是培育符合标准体重的鸡群,以使其骨架充实,发育良好。

因此从7周龄开始,每周随机抽取10%的鸡只进行称重,用平均体重与标准体重相比较。

如体重低于标准,就应增加采食量,提高饲料中的能量与蛋白质水平;如体重超过标准,可减少饲料喂量。

同时,应根据体重大小进行分群饲喂,保证其均匀度。

4.光照。

育成期光照宜减不宜增,宜短不宜长,以免开产过早影响蛋重和产蛋全期的产蛋量。

封闭式鸡舍最好控制在8小时,开放式鸡舍不必补充光照。

种鸡育雏育成鸡技术操作规程

种鸡育雏育成鸡技术操作规程

种鸡育雏育成鸡技术操作规程一、种鸡的选育1.选种原则:选择体型适中、健康强壮、耐高温抗病的种鸡作为种鸡的父母。

2.选种方法:通过观察体型、外貌、毛色、繁殖能力等指标,选出优良的种鸡。

3.繁殖制度:采用自然繁殖或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种鸡的繁殖。

二、育雏的管理1.雏鸡的孵化:控制孵化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保证雏鸡顺利孵化出壳。

2.雏鸡的筛选:对孵化出来的雏鸡进行筛选,剔除畸形、虚弱或有病的雏鸡。

3.温度管理:在雏鸡的初期,保持温度在33-35℃,随着雏鸡的生长逐渐降低。

4.饮水管理:给雏鸡提供清洁的饮水器,并定期更换水源,保持水质清洁。

5.饲料管理:根据雏鸡的生长阶段提供适宜的饲料,切勿过量喂养。

6.防病管理:定期给雏鸡进行疫苗接种,保持雏鸡舍的清洁卫生,及时发现并处理病雏鸡。

三、育成鸡的养殖1.环境管理:保持育成鸡舍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适宜,避免过度拥挤。

2.饲料管理:根据育成鸡的生长阶段提供适宜的饲料,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干燥。

3.饮水管理:给育成鸡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水源清洁和新鲜。

4.防病管理:定期给育成鸡进行疫苗接种,加强育成鸡的疾病防治工作。

5.生长监测:定期测量育成鸡的体重和生长速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6.屠宰管理:在合适的时间对育成鸡进行屠宰,保证肉质的鲜嫩和卫生无害。

总结起来,种鸡育雏育成鸡技术操作规程包括选育、孵化、筛选、温度管理、饮水管理、饲料管理、防病管理、环境管理、生长监测和屠宰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种鸡的繁殖能力和育雏育成鸡的生长速度,保障养殖效益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鸡肉产品。

育成鸡的培育

育成鸡的培育

(四)、育成中后期生殖系统加速发育 )、育成中后期生殖系统加速发育
育成鸡大约在12周龄后 性腺发育加快。 育成鸡大约在12周龄后,性腺发育加快。一般育成鸡的性成熟 周龄后, 要早于体成熟,而在体成熟前,育成鸡的生产性能并不好,因此, 要早于体成熟,而在体成熟前,育成鸡的生产性能并不好,因此, 这一阶段既要保证骨骼和肌肉的充分发育, 这一阶段既要保证骨骼和肌肉的充分发育,又要适度限制生殖器 官的发育并防止过肥,可通过控制光照和饲料, 官的发育并防止过肥,可通过控制光照和饲料,使性成熟与体成 熟趋于一致,将有助于提高其生产性能。但在开产前2 熟趋于一致,将有助于提高其生产性能。但在开产前2周左右应 供给充足的营养,使母鸡有足够的营养贮备, 供给充足的营养,使母鸡有足够的营养贮备,使卵巢和输卵管的 快速增长得以满足。 快速增长得以满足。
(三)、体温调节机制逐渐健全 )、体温调节机制逐渐健全
育成鸡的体温调节逐渐完善到通过神经反射和体液传 递来进行。体温调节途径以羽毛的隔热和呼吸的散热尤 递来进行。 为重要。 为重要。 育成鸡的羽毛逐渐丰满密集而成片状,保温、防风、 育成鸡的羽毛逐渐丰满密集而成片状,保温、防风、 防水作用强,加上皮下脂肪的逐渐沉积,采食量的增加, 防水作用强,加上皮下脂肪的逐渐沉积,采食量的增加, 体表毛细血管的收缩等, 体表毛细血管的收缩等,使育成鸡对低温的适应幅度变 宽。因此,进入育成期可逐渐脱温。 因此,进入育成期可逐渐脱温。
750 900 1100 1240 1380 1500 1600
380 400 420 450 470 500 550
(二)限制饲养
育成鸡在自由采食状态下都有过量采食而致肥和早熟的倾向, 育成鸡在自由采食状态下都有过量采食而致肥和早熟的倾向, 使得开产不整齐和产小蛋的时间长,也影响产蛋持久性。 使得开产不整齐和产小蛋的时间长,也影响产蛋持久性。限饲的 目的就在于控制鸡的生长,使性成熟适时化和同期化, 目的就在于控制鸡的生长,使性成熟适时化和同期化,提高产蛋 量和整齐度。另外,还可节省5 10%的饲料 的饲料。 量和整齐度。另外,还可节省5-10%的饲料。 )、限饲的常用方法 (1)、限饲的常用方法 主要采用限制全价饲料的饲喂量的 办法, 办法,如: 每日限饲法:每天减少一定的饲喂量, 每日限饲法:每天减少一定的饲喂量,一般是全天的饲料集 中在上午一次性供给。 中在上午一次性供给。 隔日限饲法:将两天减少后的饲料集中在一天喂给, 隔日限饲法:将两天减少后的饲料集中在一天喂给,让其自 由采食,可保证均匀度。 由采食,可保证均匀度。 三日限饲法:以三天为一段,连喂两天,停一天, 三日限饲法:以三天为一段,连喂两天,停一天,将减少后 的三天的饲喂量平均分配在两天内喂给。 的三天的饲喂量平均分配在两天内喂给。 五二限饲法:在一周内,固定两天(如周三和周六)停喂, 五二限饲法:在一周内,固定两天(如周三和周六)停喂, 将减少后的七天的饲喂量平均分配给其余五天。 将减少后的七天的饲喂量平均分配给其余五天。 以上四种方法的限饲强度是逐渐递减的, 以上四种方法的限饲强度是逐渐递减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 择使用, 择使用,一般接近性成熟时要用低强度的限饲方法过渡到正常采 食。

中国鸡饲养标准

中国鸡饲养标准

中国鸡饲养标准
中国鸡饲养标准如下:
1. 鸡苗养殖舍内应保持清新、干燥的空气环境,定期通风换气,避免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超标。

2. 鸡苗养殖需提供清洁、充足的饮用水。

水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避免鸡苗因饮水污染而患病。

3. 鸡苗养殖场地应远离居民区、工业污染源及其他潜在的污染源,以降低空气、水源和土壤等自然环境遭受污染的风险。

4. 根据养殖规模和需求,应配置适当的育雏设备,如育雏笼、保温灯、饮水器等,以确保鸡苗的健康成长。

5. 同一鸡场和饲养小区的肉鸡最好是同一日龄(采用全进全出制)。

如果同一鸡场内有不同日龄的肉鸡,会造成免疫和冲洗消毒困难,从而导致病原微生物在鸡场内循环存在,易于疾病的发生。

6. 在雏鸡抵达前7~10天,鸡舍、周围环境和所有设备都必须全盘的冲洗和消毒。

总之,中国鸡饲养标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鸡的品种选择、饲料管理、疫病防治等,这些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鸡的健康成长和提高养殖效益。

育成鸡标准化管理技术

育成鸡标准化管理技术

养殖天地现代农村科技2021年第2期育成鸡标准化管理技术张亚男(保定市满城区农业农村局河北保定072150)近些年来,养鸡业发展迅猛,饲养管理技术日益完善,生产效益不断增加。

取得鸡场效益的关键在于做好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育成鸡是蛋鸡饲养阶段的中间阶段,本文总结了育成鸡的转群、选留等方面的饲养管理。

1补充断喙补充断喙一般在7~10周龄期间,对第一次断喙效果不佳的鸡只进行。

补充断喙的时间不能晚于12周龄。

用剪喙器进行操作,要避免引起岀血,否则会影响鸡的初产日龄和产蛋性能。

2转群2.1三段制饲养方式,要进行两次转群。

第一次转群在8〜9周龄进行,由育雏舍转入育成舍,第二次转群在18~19周龄时进行,由育成鸡舍转入产蛋鸡舍。

两阶段饲养方式,只在12~13周龄转群1次,直接从育雏育成舍内转入产蛋鸡舍。

转群后,鸡群进入干净、无污染的新环境,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2准备工作。

转群前要对新鸡舍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安排好人员及所需笼具等饲养设备,使转群又快又好顺利完成。

2.3时间安排。

在时间上,转群要在光线较暗的时候进行为宜。

2.4注意事项。

一是减少伤残。

移动鸡只时应提鸡的双腿,不要只提单侧翅膀、单腿、鸡脖。

每次移动不宜过多,并且动作要轻。

二是为避免造成大的应激反应,育成鸡转入产蛋鸡舍时,同层的鸡最好转入相同赏性植物,可直接应用于城乡园林绿化、美化,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可使一些珍稀濒危的花卉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3.2引种驯化。

在保护区内的野生花卉中,对于一些种群数量较大、生态幅度广、抗性强的种类,可将人工繁殖体直接用于当地的城镇园林中,对有特殊观赏价值的种类,可逐代迁移驯化、扩繁发展成商品。

在引种野生花卉时,不能仅考虑其观赏性,还要考虑植物的个体生态及对新环境各生态因子的适应性,不能盲目引种。

4结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城乡绿化、美化、亮化的需求在日益扩大,野生花卉植物的培养、栽培和驯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4.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应激 (1)清粪、消毒、捉鸡、注射疫苗等动作要轻。 (2)转群夜间进行。 (3)不要随意变动饲料配方。 (4)作息时间,饲养人员相对固定。 5.选择淘汰 第一次:6~8周龄。育雏结束转入育成期时进行。 第二次:18~20周龄。结合转群或接种疫苗进行。
2020年3月13日12时40
大。
6.10w后公母鸡的性器官发育很快。 防止早熟和过肥是这阶段的重点。
2020年3月13日12时40
4

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二、培育育成鸡的标准要求
1.体质要求: 在生长期间未发生过传染病,食欲旺盛,羽毛 紧凑,体质结实,采食力强,活泼好动。
2.育成率标准及要求: 育成期成活率应达96%~97%。 3.体重标准及要求: 育成期应定期称测体重,并与标准体重
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任务四 育成鸡培育技术
• 技能一 育成鸡培育技术 • 技能二 称重方法和体重均匀度计算 • 技能三 育成鸡常见病
2020年3月13日12时40
1

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技能一 育成鸡培育技术
• 通过本技能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育成鸡的 生理特点;明确育成鸡的培育标准;能针 对育成鸡的生理特点,正确进行限制饲养 和光照控制,确保育成鸡适时开产;掌握 育成鸡的日常管理操作规程。
2020年3月13日12时40
9

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3.限制饲养注意事项
(1)正确掌握给料量,采食机会均等(关键) 采食:8或4.5cm(圆形),饮水:2cm以上
(2)预防应激 (3)注意监测体重
每1~2周在固定时间随机抽取2~5%的鸡只空 腹称重。
(4)不一定限饲,以达标为目的。 (5)限饲的鸡群应经过断喙处理,以免发生互喙
2.抽出的鸡群要具有代表性 (1)平养鸡抽样 一般先把舍内鸡徐徐驱赶,使舍内各区
域鸡只及大小不同的鸡只均匀分布,然后在鸡舍任一地方 随意用铁丝网围出大约需要的鸡数,逐一称重登记。 (2)笼养鸡抽样 应从不同层次的鸡笼抽样称重,每层笼取 样数应该相等。
2020年3月13日12时40
16

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 根据蛋鸡品种确定称重时间和次数。 • 在生产中,轻型蛋鸡一般从6周龄开始每
隔1~2周称重一次,中型蛋鸡有的从4周 龄后,每隔1~2周称重一次。 • 每次称测时间应安排一致,一般在早晨空 腹时称重,称完体重后喂料。
2020年3月13日12时40
15

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二、正确抽样
1.根据鸡群大小确定抽样比例:万只鸡按1%抽样,小群按5% 抽样,但不能少于50只。
13

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技能二 称重方法和体重均匀度计算
• 通过本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在雏 鸡和育成鸡培育中定期称重的意义;学会 称重方法和体重均匀度计算方法;能根据 计算结果判断鸡群的整齐度,提出改进饲 养管理的措施。
2020年3月13日12时40
14

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一、称重时间和次数
• 7~14周龄代谢能和蛋白质分别为11.9MJ/kg和16% , 15~20周龄分别为11.7MJ/kg和12% 。
• 钙和有效磷之比为2~2.5:1,不可过量。 • 日粮中可适当增加糠麸类的比例,粗纤维可控制在
5%左右。
2020年3月13日12时40
7

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二)限制饲喂,控制体重
2020年3月13日12时40
2

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技能一 育成鸡培育技术
一、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二、培育育成鸡的标准要求 三、育成鸡饲养管理技术
2020年3月13日12时40
3

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一、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1.生长迅速、发育旺盛,各系统的机能基本发育健全。 2.羽毛已经丰满,具备了体温调节能力。 3.消化吸收能力日趋健全,食欲旺盛。 4.骨骼发育旺盛,肌肉生长快,脂肪沉积逐渐↗。 5.体重增长速度随日龄逐渐↘,但育成期的增幅仍然最
对照,以便通过调整喂料量,正确控制体重。
4.整齐度高:至少80%的鸡只体重、跖长在标准±10%范围 内。
5.适时性成熟。
2020年3月13日12时40
5

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笼养育成 0’27
2020年3月13日12时40
6

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三、育成鸡饲养管理技术
(一)适当降低饲粮中能量和粗蛋白水平
1.限制饲喂的目的:
(1)控制鸡的体重。 (2)控制性腺发育,使鸡适时开产。 (3)可节省饲料。
可节省10%~15%,饲料提高母鸡在产蛋期的饲料报酬。 (4)限饲期间,及时淘汰病弱鸡,可大大降低产蛋期的死
淘率。
2020年3月13日12时40
8

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2.限制饲喂的方法
三种方法:限时、限量和限质。
2020年3月13日12时40
11

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四)日常管理
1.定时称重:了解鸡群的生长发育情况,并根据 体重变化及时调整饲喂量。
2.搞好卫生防疫 (1)加强日常卫生管理,定期清扫鸡舍,执行
严格的消毒制度。 (2)定期做好驱虫和疫苗接种工作。 3.注意通风换气
2020年3月13日12时40
(1)限时饲喂:有隔日限饲和每周限饲两种做法。 蛋鸡育成期一般采用每周限饲法,即每周停喂 1~2d。
(2)限量饲喂:给鸡群喂自由采食量的70%、80% 或90%。
(3)限质饲喂:使日粮中某些成分低于正常水平, 造成营养成分不平衡。通常将日粮中粗蛋白降至 13%~14%,代谢能比正常低10%左右。
实际生产中可视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限饲方法。
现象;
2020年3月13日12时40
10

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三)控制光照 防止过早性成熟
• 试验和生产实践都证明,光照对鸡的活动、 采食、饮水、繁殖等都有重要作用。
• 育成鸡光照的原则是:每昼夜光照时间保 持恒定或略为减少,切勿延长。
• 所以应该根据这一原则,结合鸡舍类型、 出雏日期和地理位置等制订出正确的光照 方案,并认真执行。
三、体重均匀度的计算
1.体重均匀度:鸡群内个体间体重的整齐程度。
均匀度高,说明鸡群内体重差异小,鸡群发育整 齐。
2.均匀度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用平均值± 标准差或转化为变异系数;另一种用在平均体重 ±10%范围内的个体的百分数表示,生产上常采 用第二种方法。
2020年3月13日12时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