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我的环保小搭档》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我的环保小搭档》教学设计

《我的环保小搭档》教学设计

我的环保小搭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的环保小搭档》是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中的一个主题,本单元所对应的课标要求是:养成“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行为与习惯。

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在前三课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寻找我的环保小搭档”的主题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资源、爱护环境,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本课的编写体现了单元主题学习由点及面,螺旋上升的特点。

本主题包含两个话题,分别是“环保有搭档”和“展示我的环保搭档”,计划分两课时完成。

本节课为第二课时,完成第二个话题“展示我的环保搭档”。

本话题旨在引导学生展示家人和自己的环保搭档,在展示活动中,丰富彼此的环保经验和做法,形成绿色环保行为习惯与生活观念。

教材48页,学生作文和自制笔帽的图示,呈现了学生制作环保搭档的过程。

小主持人的话提示了“环保搭档”不仅可以是一个具体的物品,也可以是一种行为习惯。

教材49页,儿童诗以优美的语言引发学生思考可以为未来的地球留下些什么,旨在唤起学生绿色环保未来观和全球责任感。

3幅插图从三个方面呈现了不同的环保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宽思维。

留白和小主持人的话旨在提示学生可以展示自己和家人的环保搭档。

二、学情分析“环境保护,教育为本”。

二年级的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很有限,对绿色生活方式的了解也不多,对于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环保并没有清晰的认识,甚至还会出现认识的偏差。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情境、相关范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拓宽思维,学习不同的绿色环保生活技能,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提高生活的智慧和能力,形成绿色环保生活观念。

三、教学目标1.通过秀出家人和自己的环保小搭档,丰富自身的环保经验和做法,感受环保搭档的好处,增强环保意识。

2.针对本班实际问题,找出环保小搭档,懂得环保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行为中实现,增强珍惜资源的意识。

3.通过动手做搭档,尝试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绿色生活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重点通过秀出家人和自己的环保小搭档,丰富自身的环保经验和做法,感受环保搭档的好处。

2023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12课《我的环保小搭档》教案(通用8篇)

2023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12课《我的环保小搭档》教案(通用8篇)

2023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12课《我的环保小搭档》教案(通用8篇)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12课《我的环保小搭档》教案篇1 幼儿对沙有着浓厚的兴趣,每次在沙地里玩起来总是乐此不疲。

根据我园的特色及我园沙场场地的提供,于是我便抓住这一幼儿感兴趣的课题,生成了此次系列探索活动。

意在让幼儿在玩沙的过程中自然地了解沙的特性,通过幼儿自己主动探索,发现沙的许多有趣的现象和变化,同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合作的温馨,并且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

活动目标:1、利用各种玩沙工具进行操作,运用对比的方法,感知沙子的特性。

2、通过玩沙活动激发探究的兴趣,体验玩沙的快乐。

3、了解沙和人类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1、各种玩沙工具以及辅助材料,筛子、漏斗、铲子、尼龙带、纸、小盒子等。

2、各种颜色的沙子标本。

3、各种盒子4、双面胶、胶水、水彩颜料等5、小脸盆10个、小棒子15支6、歌曲磁带、录音机活动过程:活动一、流动的沙1、请幼儿随意玩沙,通过用眼睛看、用手摸、用细管吹、用鼻子闻等来感知沙子的基本特征.2、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归纳沙子的特性:细细的、软软的、一粒一粒的。

3、几个幼儿为一组玩装沙游戏:用筛子、尼龙带、铲子、漏斗、纸、小盒子、瓶子等想办法怎样能使沙子流动起来,感知沙子流动的特性,发现放在哪些材料里能发出声音。

4、幼儿将沙子装在各种瓶子里,摇动瓶子能发出不同的声音你觉得像什么呢?沙瓶子还可以有什么用,引导幼儿沙瓶子还可以用在音乐课中,为歌曲伴奏。

5、放音乐,幼儿用沙瓶子为歌曲打伴奏。

活动二、变湿的沙、建筑城堡(一)变湿的沙1、幼儿讨论怎样能使干沙变成湿沙呢?2、3人一组,引导幼儿将水倒入装有沙子的脸盆里,用筷子搅一搅,并观察湿沙有什么变化。

(水变得有些浑浊,沙子沉在杯底,沙子变湿了。

)3、比较干沙和湿沙的不同,动手操作:请幼儿在两个一模一样的沙漏里倒入干沙与湿沙观察有什么现象。

(幼儿操作比较后发现:干沙的颜色浅,能流动,不可以塑造;湿沙的颜色深,不能流动,可以塑造。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的环保小搭档》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的环保小搭档》教案
4、生:如果有个帮手就好了。
5、(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的图片)师:你们发现身边还有哪些环保小搭档呢?
6、生1:我和妈妈出去买菜,我们拿着菜篮子,不用塑料袋,那么菜篮子和我就是环保小搭档。
生2:我家洗菜的水没有扔掉,被用来冲厕所和浇花,那么洗菜水和我就是环保小搭档。
......
7、师:请同学们用“因为......所以......”这一项定形式说出谁和谁可以是环保搭档。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的环保小搭档》教案
执教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二次备课
内容
第12课 我的环保小搭档
课时
1课时
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身边的环保小搭档。
(2)能够从自身做起,争做环保小卫士。
2、情感与态度
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激发从小保护环境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
树立环保意识,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
8、学生讨论交流。
三、展示我的环保搭档
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我的环保小搭档》)师:同学们,你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会这么做吗?
2、学生讨论交流。
3、师:节能产品、绿色用品是我们的环保搭档。那么,你和你的家人有环保搭档吗?
。所以用完的本子是我的环保小搭档。
2、学生讨论交流。
3、师:地球需要我们的保护,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保护美好的家园。
二、环保有搭档
1、(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的前三幅图)师:同学们,你们所理解的环保是什么呢?
2、生1:不乱扔垃圾。
生2:不踩踏花草。
生3:节约用水。
......
3、(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的最后一幅图)师:怎么才能做到环保呢?
4、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观看视频和调查讨论,清楚身边哪些环保小搭档,从自身做起,争做环保小卫士。

12我的环保小搭档(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12我的环保小搭档(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我的环保小搭档(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了解环保的重要性;2.理解环保的意义,掌握相关常识;3.发如意志,主动参与环保行动,与小伙伴一起成为环保小卫士。

教学内容课前准备1.如实介绍“环保”二字的含义;2.找出教室中环保不好的地方:垃圾散落、照明设施使用多;3.请学生自带纸巾、水杯。

导入环节1.介绍环保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环保的基本概念;2.结合实际环境,调查教室内存在的环境问题;3.引导学生提出改善环境的具体方法:如投入垃圾筐、充分利用自然光和光电设备等。

课程主体1.介绍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习惯不利于环保的发展;2.讲解环保的重要性和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发挥自己的力量,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3.引导学生掌握垃圾分类、水资源节约利用、能源节约利用等基本环保知识;4.结合环保小常识、环保小动作等形式,切实感受环保的实际效果。

请学生自主设计“我的环保小搭档”海报,配合自己的想象和设计理念,表达自己对环保事业的支持和建议,发动更多人加入环保行动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环保意识和理念;2.向学生介绍实际的环境问题,结合学生的身边环境,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环保知识和技能;3.针对环保难以直观可见的特点,通过教学案例、环保小常识、环保小动作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此方面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方法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2.合作式学习模式;3.想象与创造。

教学方式1.类比法;2.讲解法;3.演示法;4.互动法。

活动设计1.让学生自己动手投垃圾,从而让学生明白垃圾分类的重要性;2.在闲暇时间内,让学生设计海报,表达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呼吁行动。

1.教师在课程中是否能够给学生充分的演示阐述。

2.活动设计是否给学生充分地参与其中。

3.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海报的设计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孩子们感受到了环保行动的实际效果和意义。

通过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并呼吁他们身边的人一起加入此行动,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环保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营造全民参与环保事业的氛围,让我们的地球更绿洲更美好。

12我的环保小搭档(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12我的环保小搭档(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 视频资源:《地球脉动》、《蓝色星球》、《环保小卫士》等,通过视频资源,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拓展要求:
-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以提高对环保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观看视频、参加环保活动等方式,深入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 对于学生的优秀作业,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 通过作业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 作业反馈应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以帮助学生明确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 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解答他们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课后拓展
- 阅读材料:《环保小手册》、《我们的地球》、《绿色生活》等,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环保知识。
- 环保的重要性: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环境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人类的健康、生存和发展。
2. 自然资源的分类与节约利用
- 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 节约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电、减少浪费等。
3. 垃圾分类与处理
- 垃圾分类的定义:将垃圾按照不同的种类和性质进行分类的过程。
12 我的环保小搭档(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二年级下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二年级下册
3.授课时间:2022年3月2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 理解环保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2. 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2节《我的环保小搭档》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2节《我的环保小搭档》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2节《我的环保小搭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的环保小搭档》这一节内容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他们知道垃圾需要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

但他们在实际行动中,还缺乏一定的执行力和持之以恒的态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有趣的活动和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基本知识,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热情,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实际行动,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基本知识,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热情,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实践活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案例、图片、视频等。

2.准备环保活动所需的道具和器材。

3.布置教室,营造环保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环保的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播放一个关于环保的短视频,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图片、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基本知识。

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加深他们对环保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环保实践活动。

如垃圾分类游戏、节约用水用电的模拟操作等。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

5.拓展(5分钟)分享一些环保的小窍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2 我的环保小搭档》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2 我的环保小搭档》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2 我的环保小搭档》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2 我的环保小搭档》这一章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通过讲述一个小朋友和他的环保小搭档一起保护环境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他们知道垃圾需要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

但他们对环保的认识还比较表面,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引导他们深入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此外,学生对于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较为熟悉,有利于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习惯。

3.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深刻理解环保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参与环保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小朋友和他的环保小搭档一起保护环境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环保。

2.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环保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如何参与环保活动。

3.实例分析:呈现一些环保实例,让学生分析这些实例中的环保行为,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4.实践活动: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让学生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

5.总结提升: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意识到自己参与环保的必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制作一个小朋友和他的环保小搭档一起保护环境的故事课件。

2.环保实例:收集一些环保实例,用于教学活动。

3.实践活动材料:准备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活动所需的材料。

4.小组讨论题目:提前准备好小组讨论的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环保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一个小朋友和他的环保小搭档一起保护环境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环保。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5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5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5篇1.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我的环保小搭档教学目标:1、了解环保的基本常识;2、给学生们灌输绿色环保的理念;3、让学生们找一找身边的环保搭档。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理解很容易,实施却很难。

环保意识人人都有,但真正关系到每个人身上时,做的却没有说的多。

要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我们现在环境所存在的危机,也要让学生们真正参与到环保之中。

教法:介绍环保常识,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寻找身边的环保搭档,并动手做出教材中的环保小搭档教学准备:1、准备胶水或胶棒。

2、搜集关于环保的标语。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常识介绍环境保护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时刻都有环保的意识。

下面就介绍一下有关环保的常识:(可利用PPT进行展示)1.第2xx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所后,逐步形成PH<5.6的酸性降水。

3.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紫外线,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4.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

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痛阈,其声级为120分贝。

5.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全球性气候变暖。

6.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的水俣病是由于人们食用被甲基汞污染的鱼类后,在体内积累,逐渐引起的神经性疾病。

7.大量氮、磷等植物性营养元素进入水体后,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死亡,一般称为富营养化。

8.水体被污染的程度,可由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总需氧量(TOD)和总有机碳(TOC)等多项指标综合表示。

9.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还有氯氟烃、甲烷、氮氧化合物、臭氧等气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环保小搭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环保的基本常识;
2、给学生们灌输绿色环保的理念;
3、让学生们找一找身边的环保搭档。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理解很容易,实施却很难。

环保意识人人都有,但真正关系到每个人身上时,做的却没有说的多。

要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我们现在环境所存在的危机,也要让学生们真正参与到环保之中。

教法:
介绍环保常识,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寻找身边的环保搭档,并动手做出教材中的环保小搭档
教学准备:
准备胶水或胶棒。

搜集关于环保的标语。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常识介绍
环境保护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时刻都有环保的意识。

下面就介绍一下有关环保的常识:(可利用PPT进行展示)
1.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所后,逐步形成PH<>
3.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紫外线,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4.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

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痛阈,其声级为120分贝。

5.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全球性气候变暖。

6.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的水俣病是由于人们食用被甲基汞污染的鱼类后,在体内积累,逐渐引起的神经性疾病。

7.大量氮、磷等植物性营养元素进入水体后,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死亡,一般称为富营养化。

8.水体被污染的程度,可由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总需氧量(TOD)和总有机碳(TOC)等多项指标综合表示。

9.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还有氯氟烃、甲烷、氮氧化合物、臭氧等气体。

10.一氧化碳是一种可以使人致死的有毒气体。

汽车在开着发动机停车等候状态下排放的一氧化碳量较多。

11.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周报,目前主要有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三项内容。

当污染指数在101-200之间时,空气质量为3 级,属轻度污染。

12.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有关环境管理的系列标准。

13.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多冬少,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88位。

14.为确保2000年我国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国家重点治理淮河、海河、辽河(三河),太湖、巢湖、滇池(三湖)和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两区)的污染。

15.1994年3月,中国政府批准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16.生物圈是联系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中心环节,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环境要素。

17.如果一个地区的碘元素分布异常,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或克汀病。

18.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设在瑞士的首都。

19.酸雨是指pH值<5.6的大气降水。

20.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

21.汽车尾气是全球范围最严重的铅污染源。

22.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突破了60亿,联合国因此把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23.1991年在中国发起并主办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会议,发表了《二十一世纪议程》。

2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统称为环境标准,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5.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第一个勇敢地站出直言,呼吁人类要保护好自己的生息地。

从此开创了善待环境的新时代。

26.因为矮牵牛花对二氧化硫比较敏感,花的颜色可随周围空气二氧化硫含量的多少而有所改变,所以称之为敏感植物。

2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28.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二、畅所欲言
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寻找身边的环保搭档,让学生们积极发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