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级医院日均门诊量百强-.7.15资料讲解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管理统计指标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管理统计指标一、分类:指标共为医院基本信息、运行指标、质量管理指标以及疾病病种管理四大类。
二、统计指标来源:1、国家卫统 1-1:医院基本运行情况表;4-1:住院病案首页;三个批次单病种质量指标(2009-2011 版)。
2、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 版)3、江苏省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三、数据标准1、疾病名称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 编码)。
疾病分类编码以ICD-10(GB/T14396-2O16)为准。
2、手术名称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ICD-9-CM-3 编码)。
手术编码以 ICD-9-CM-3(2017 版)为准。
第一部分医院基本信息医院基本信息是特指医院内各类与医院服务有关的统计数据。
定期分析评价相关数据,对医院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医疗卫生资源利用,保障医院服务,最大限度地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包括:资源配置、人力资源、科研成果与患者诊治费。
第二部分运行指标医院运行指标是医院营运活动后产生的结果。
运行指标的监测分析、比较对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增强医疗服务能力,走优质、高效、低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包括:工作负荷、工作效率、资产运营、DRGs(诊断相关分组)评价。
项目类别指标名称CMI值(病例组合指数)时间效率指数费用效率指数低风险组死亡率DRGs总权重病种平均住院日(排名前10病种)住院时间超过30天出院人数第三部分质量管理指标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是实施医疗机构科学评价的基础。
通过持续性的医疗质量评价监测,可以对医疗机构质量管理过程进行追踪评价,运用基于客观衡量数值的定量指标,对医院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进行评价是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
根据医院管理的实际情况、指标产生范围及指标可及性,本质量管理指标群包括:基本监测指标、患者安全管理、疾病或手术管理、医院感染管理、药事管理监测、临床路径管理、专科质量控制指标、康复医学科、精神科、血液净化、输血科指标。
三甲医院(三级甲等)建设标准新-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高压灭
菌设备
下收下送密闭
车
冲洗工
常水、热水、净化过滤系统
/、
净物存放、消
毒火菌密闭柜
热源监测设备(恒温箱、净化台、干燥箱)
(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除增加床头信号灯1台外,其他与一级综合医院相同;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 程,并
核医学
科、理疗科(可与康复科合设)、消毒供应室、病案室、营养部和相应的临床功能检查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1.03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
(三)各专业科室的主任应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
(四)临床营养师不少于2人;
(五)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比 例不低于1%°
四、房屋:
(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6 0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三)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给氧装
置
电动吸引
呼吸机
器
心电图
自动洗胃机
机
心电监护
心脏除颤器
仪
万能手术
多功能抢救床
床
麻醉
无影灯
机
麻醉监
护仪
高频电
刀
移动式X光
机
X光
机
多普勒成象
第一部分 医院基本标准
凡以"医院"命名的医疗机构,住院床位总数应在20张以上。
综合医院
一级综合医院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2 0至9 9张。
三级医院分等标准简述

三级医院分等标准本标准是三级医院建设和发展的标准,也是其水平和质量的评价依据。
一、科室设置医院科室设置应与其功能、任务、规模相适应。
职能科室的设置应符合精简、高效的原则,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
业务科室应在区域性卫生规划的指导和综合性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专科建设,实行二级分科,突出专科优势。
(一)临床科室1.一级专业科室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麻醉科、理疗科、康复科或老年病科、肿瘤科、家庭病床科、介入性放射科。
2.二级专业分科(1)内科:分设消化、循环、呼吸、神经、血液、泌尿、内分泌等专业科室。
(2)外科:分设腹外、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烧伤、整形外科等专业科室。
(3)妇产科:分设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等专业科室。
(4)儿科:分设新生儿、儿内、儿外等专业科室。
(5)其他:必设ICU病房(室)、CCU病房(室)。
(二)医技科室及其他业务科室应设药剂科、影像诊断科、检验科、核医学科、营养科、病理科、物理诊断科、内窥镜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病案室、统计室、图书室、预防保健科。
(三)重点专科1.全院应有2个以上重点专科。
2.重点专科条件:(1)学科带头人具有主任医师职称;(2)专业水平居国内先进行列;(3)专业人才形成梯队;(4)具有20张以上床位,有开展本专业医疗、教学、科研所需的配套设备(包括设备中心的有关设备)。
二、人员结构医院应配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技术力量,卫生技术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必须满足下列要求:1.医师与护士比为1∶22.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医师比为1∶3∶5∶7,护师以上占护理人员总数≥30%。
3.临床营养师以上职称人员≥2人。
4.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1%。
5.各一级科室和重点二级科室主任必须是主任医师,一般二级科室主任应为副主任医师。
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以及承担国家教学、科研任务的医院,按卫生部1979年《关于综合医院编制》规定,适当增加人员比例。
三甲医院部分统计指标参考值资料讲解

三甲医院部分统计指标参考值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注:部分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及说明1、病床使用率: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与“实际开放总床日数”之比。
2、病床周转次数:指“出院人数”与“平均开放床位数”之比。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3、平均住院日:指“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与“出院人数”之比。
4、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开放病床数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患者占用,都应计算在内。
包括因故(如消毒、小修理等)暂时停用的病床,不包括因医院病房扩建、大修理或粉刷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的病床。
5、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钟的住院人数)总和。
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床位,患者入院后于当晚12点钟以前死亡或因故出院所占用的床位。
6、平均开放病床数:即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本年日历日数(365)。
7、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出院者(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住院日数的总和。
8、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指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人次数与抢救总人次数之比。
9、入出院诊断符合率:诊断符合患者数/(出院患者数-疑诊患者数)×100%。
10、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人数与手术患者总人数之比。
11、CT检查阳性率:指CT检查中检出阳性的人次数与CT检查总人次数之比。
12、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指药品收入与医疗收入之比。
13、总收入:指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总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14、药品收入:指医疗机构在开展医疗业务活动中所取得的中、西药品收入。
15、门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又称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
即(医疗门诊收入+药品门诊收入)/总诊疗人次数。
16、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又称出院者人均医疗费用。
三级综合医院基本指标

三级综合医院基本指标在我们的医疗体系中,三级综合医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通常是地区医疗服务的核心力量,具备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完善的医疗设施和丰富的医疗资源。
要了解一家三级综合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需要关注一系列的基本指标。
首先,医疗服务量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方面。
这包括年门诊量、年急诊量以及年住院量。
一家成熟的三级综合医院,年门诊量往往达到数十万人次,年急诊量也有数万人次,年住院量则以万计。
这些数字反映了医院在区域内的医疗服务覆盖范围和民众对其的依赖程度。
病床使用率也是关键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理想的病床使用率应在85%至 93%之间。
如果病床使用率过高,可能意味着医疗资源紧张,患者住院等待时间延长;而使用率过低,则可能暗示医疗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平均住院日同样值得关注。
对于大多数病种,三级综合医院的平均住院日通常在 10 天左右。
较短的平均住院日意味着医院的医疗效率较高,能够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让患者更快地康复出院,减少医疗成本和患者负担。
医疗质量是三级综合医院的核心关注点。
医疗质量的评估指标众多,其中病死率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不同科室的病死率会有所差异,但总体应保持在较低水平。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也是反映医疗质量的关键指标,较低的发生率表明医院的手术操作规范、技术成熟。
在医疗技术方面,能够开展的高难度手术和新技术的数量是衡量医院水平的重要标志。
比如,心脏搭桥手术、器官移植手术、微创手术等复杂手术的开展情况,以及在肿瘤治疗、神经外科、心血管疾病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应用。
医护人员的配置是保障医院正常运转的基础。
合理的医护比、床护比至关重要。
医生方面,要有各个专科领域的资深专家和中青年骨干,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护理人员数量要充足,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同时,医护人员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也能反映医院的人才储备和发展潜力。
医疗设备的先进程度也是三级综合医院的重要指标。
像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医疗设备的配备情况,以及先进的检验检测设备、手术器械等,直接影响着医疗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20190823225047)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20190823225047)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指标性质指标说明(一)功能定位1.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2.下转患者人次数(门急诊、住院)3.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4.出院患者手术占比▲5.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定量计算方法:门诊患者人次数/ 同期出院患者人次数(急诊、健康体检者不计入)。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
定量计算方法:本年度向二级医院或者基层医疗机构下转患者人次数(门急诊、住院)。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
定量计算方法:日间手术台次数/ 同期出院患者择期手术总台次数×100%。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
定量计算方法: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 同期出院患者总人次数×100%。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
定量计算方法: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台次数/ 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100%。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
一、医疗质量 6.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7.特需医疗服务占比8.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 I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二)质量安全率▲10. 单病种质量控制▲11. 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阳定量计算方法: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台次数/ 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100%。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
定量计算方法:特需医疗服务量/ 同期全部医疗服务量× 100%,特需医疗服务收入 /同期全部医疗服务收入×100%。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
定量计算方法: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 同期出院的手术患者人数×100%。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
定量计算方法: I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人次数/ 同期 I 类切口手术台次数×100%。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
定量计算方法:符合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
定量计算方法: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阳性数/ 同期大型医用设备检查人次数×100%。
性率12.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保养及质量控制管理13.通过国家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数▲14.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15.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16.点评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1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DDDs)▲(三)合理用药18.门诊患者基本药物处方占比19.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率20.基本药物采购品种数指标来源:医院填报。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附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指标性质指标说明计算方法:门诊患者人次数/同期出1.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定量院患者人次数(急诊、健康体检者不计入)。
计算方法:本年度向二级医院或者基2.下转患者人次数(门急诊、住院)定量诊、住院)。
计算方法:日间手术台次数/同期出3.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定量院患者择期手术总台次数×100%。
一、医疗质量(一)功能定位4.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定量期出院患者总人次数×100%。
计算方法: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台次数5.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定量/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100%。
指标起原:病案首页。
计算方法: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台次数6.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定量/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100%。
计算方法:特需医疗服务量/同期全7.特需医疗服务占比定量部医疗服务量×100%,特需医疗服务收入/同期全部医疗服务收入×100%。
计算方法: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同层医疗机构下转患者人次数(门急指标起原:病院填报。
计算方法: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8.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定量/同期出院的手术患者人数×100%。
计算方法: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人9. 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定量100%。
指标起原:病案首页。
计算方法:符合单病种质量控制标10.单病种质量控制▲定量准。
计算方法:大型医用装备搜检阳性数11.大型医用装备检查阳性率(二)质量安全指导病院关注医用装备的修理颐养和质量掌握,配置符合修理人员和维修检测设备。
评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配置合理维修人员和维修场地,涉及有毒有害作业应有合适的修理场合和有用防护;(2)制订急12.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保养及质量控制管理定性救、生命支持类等设备的预防性维护修理计划;(3)展开日常颐养和维护,有巡检、保养、维修等相关记录及设备管理部门对临床使用部门的监管、培训记实;(4)配置必备的检测和质量控制设备,医学设备管理部门定期对设备特别是急救、生命支持类装备进行防备性保护,确保在用设备完好,有记录和标识,并对发现定量/同期大型医用装备搜检人次数×100%。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

附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注1.三级公立综合医院考核应采用上述全部考核指标。
三级公立专科医院考核可根据专科待点选用部分考核指标。
国家中医药局在组织对三级公立中医医院考核时,根据工作实际适当调整和补充考核指标。
2.标记“▲”的26个指标为国家监测指标,其中15个指标自动生成,9个指标由财务年报表获取,2个指标由医院填报。
3.考核指标中的手术包括在日间手术室或住院部手术室内、麻醉状态下完成的手术,不包括门诊手术。
其中,日间手术是指患者按照诊疗计划在1日(24小时)内入、出院完成的手术或操作(不包括门诊手术),因病情需要延期住院的特殊病例,住院时间不超过48小时。
4.微创手术是指出院患者在日间手术室或住院部手术室内、麻醉状态下的内科和外科腔镜手术、血管内和实质脏器的介入治疗。
5.四级手术以国家统一规定纳入监测的四级手术目录为准。
6.“特需医疗服务占比”按照两个计算公式,同时统计服务量与服务收入占比。
7.单病种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炎、脑梗死、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预防感染、剖宫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等。
8.用于检査的大型医用设备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进行统计。
9.“门诊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住院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用于医院自身纵向比较,不在医院之间比较。
10.辅助用药以国家统一规定的品目为准。
11.“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医师占比”根据各医院紧缺专业人才结构具体情况,按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五个类别分别计算占比。
12.科技成果转化总金额是指医院科研成果在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89Biblioteka 210四川省人民医院
8900
11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8219
12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8192
1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8137
14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8000
15
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广安门医院
8000
1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8000
17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4384
84
厦门中山医院
4380
85
江门市中心医院
4329
86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4246
87
南京第一医院
4209
88
吉林省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4164
89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4164
90
深圳市人民医院
4145
91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4145
92
吉林省人民医院
4128
93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4110
万州区重庆三峡中心医院
5479
55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5479
56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5479
57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5479
58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5479
59
中山市中医院
5479
6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5479
6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5288
62
中山市人民医院
5288
63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7041
26
江苏省中医院
7000
2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7000
28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7000
29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7000
30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7000
31
北京朝阳医院
6849
3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6669
33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6636
34
安徽省立医院
6500
35
东莞市人民医院
94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4110
95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110
96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
4110
97
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西苑医院
4000
98
北京军区总医院
4000
99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4000
100
湖北省妇女儿童医院
4000
8000
18
盛京医院(原中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7699
19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7699
2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7500
21
广州医学院附属妇婴医院
7452
2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
7261
2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7159
24
佛山市中医院
7123
25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73
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849
74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4740
75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4713
76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4658
77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4548
78
武警总医院
4500
79
河南省人民医院
4500
80
浙江省第一医院
4500
81
西安市儿童医院
4400
82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4384
83
武汉市普爱医院
三甲级医院日均门诊量百强
排 名
医 院 名 称
日 均 门 诊 量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市协和医院
12000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1507
3
广东省人民医院
11260
4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11000
5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0712
6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9863
7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9616
8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5900
45
南京市鼓楼医院
5890
46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5890
47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5886
48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5753
49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5726
50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5700
51
广州市中医院
5500
52
湖北省人民医院
5479
53
柳州铁路局中心医院
5479
54
6438
3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6301
37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6301
38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6200
39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
6191
40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6164
4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6131
42
北京中医院
6000
43
江苏省人民医院
5945
44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5205
64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5000
65
成都市妇幼保健院
5000
6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5000
67
温州市中心医院
5000
68
福州市妇幼保健院
4939
69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932
70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4932
71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932
72
大庆油田总医院
4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