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系列培训-第三层交换机的选择
《三层交换机的配置》经典培训课件

通过配置端口安全,可以限制只有具有特定IP地址和MAC地址的设备才能通过 交换机端口。这样可以防止网络中的IP地址欺骗和MAC地址泛洪攻击,提高网 络安全性。
交换机防火墙功能的配置
总结词
交换机防火墙功能是一种集成在交换机内部的防火墙技术,用于过滤网络流量,防止潜 在的网络威胁。
详细描述
交换机防火墙功能基于访问控制列表(ACL)和安全策略,可以对进出交换机的流量进 行过滤和监控。通过配置防火墙规则,可以限制特定IP地址、端口号或协议类型的流量
注意事项
路由汇总和策略路由需要对网络结构 和流量特点有深入了解,合理配置能 够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适用于 对网络流量有特殊需求或对性能要求 较高的场景。
05
配置交换机安全特性
访问控制列表(ACL)的配置
总结词
ACL是一种基于包过滤的访问控制技 术,用于限制网络流量,保护网络资 源免受非法访问。
配置堆叠或集群协议
根据使用的网络设备选择合适的堆叠或集群协议,如 Stackwise、FabricPath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通过配置ACL,可以定义一系列规则来允许或 拒绝特定IP地址、端口号或协议类型的流量通 过交换机端口。ACL可以基于源IP地址、目的IP 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类型进行过滤, 从而精确控制网络访问权限。
端口安全的配置(如绑定IP地址和MAC地址)
总结词
端口安全技术通过绑定IP地址和MAC地址,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连接到交换机 端口。
文件的上传与下载
使用相关命令将配置文件或其他 文件上传或下载到交换机中。
文件的备份与恢复
定期备份重要配置文件,以便在 意外情况下恢复交换机配置。
三层交换机的连接和配置

01
命令行接口是三层交换机最常 用的配置方式,通过CLI可以执 行各种配置命令,对交换机进 行全面配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CLI的命令结构通常由命令关键 字、参数和选项组成,用户需 要根据需求输入相应的命令。
03
常用的CLI命令包括查看配置、 修改配置、保存配置等,用户 需要熟练掌握这些命令的使用 方法。
配置文件
三层交换机的连接和 配置
目录
• 三层交换机概述 • 三层交换机的连接方式 • 三层交换机的配置基础 • 三层交换机的VLAN配置 • 三层交换机的IP配置 • 三层交换机的路由配置 • 三层交换机的安全配置
01
三层交换机概述
什么是三层交换机
定义
三层交换机是一种具备数据链路层和 网络层功能的交换机,能够实现路由 和交换两种功能。
详细描述
配置端口安全后,交换机将只允许与已绑定MAC地址 和IP地址的设备通信,从而防止非法设备接入网络。
IP源保护的配置
总结词
IP源保护是一种防止IP欺骗的安全机制,通过验证数据 包的源IP地址是否合法来确保通信安全。
详细描述
配置IP源保护后,交换机将检查数据包的源IP地址是否 与目的IP地址匹配,如果不匹配则丢弃该数据包,以防 止IP欺骗攻击。
详细描述
在配置三层交换机的IP地址时,需要选择一个未被使用的IP地址,并确保该IP地址在该网络中是唯一 的。IP地址的分配应考虑到网络的规划和管理需求。
子网掩码的配置
总结词
子网掩码用于划分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 机部分,帮助确定设备所属的子网。
VS
详细描述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的值,用于标识IP地 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通过将IP地址 与子网掩码进行按位与运算,可以确定设 备所属的子网。子网掩码的配置应与网络 规划保持一致。
第三层交换机的选择及一些注意事项

第三层交换机的选择及一些注意事项现代的局域网基础设施需要对通过网络边界进行数据传输的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解决办法,这就需要提供一种同时具有第二层交换机和局域网路由器的功能,并且其时延小于传统的局域网路由器的全新的设备。
通常我们称之为第三层交换机。
网络并非都基于以太网,FDDI和ATM也是最常使用的局域网骨干技术。
ATM网曾一度被看作是多媒体时代唯一的网络技术。
而许多其他技术诸如千兆以太网,也具有成为明天的局域网骨干技术的潜力。
有相当一部分的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已经支持QoS和CoS,并且提供了很高的带宽,拥有传输声音、图象、多媒体数据等的能力。
虽然其QoS的稳定性还不如ATM,但其低价格和低复杂性则优于ATM技术,且易于与已有的网络产品相连接。
从上面的这些事实可以推断出,任何要用于骨干网的网络设备必须支持这些技术之间的互联,并且提供在这些技术之间进行升级的力。
在过去,网络中的数据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大约百分之二十是通过骨干路由器与中央服务器或企业网络的其他部分进行通信,而在今天这个比例已经被提高到了百分之五十。
我们都知道,为了应付不断增长的数据流量,共享介质型的网络纷纷被交换型网络所替代。
这种变化对原来用于网络分段的传统路由器产生了直接的冲击。
鉴于有如此之大的流量跨越IP或IPX子网,路由器事实上已经成为了网络传输的瓶颈。
原因是因为传统的路由器更注重对多种介质类型和多种传输速度的支持,而目前数据缓冲和转换能力比线速吞吐能力和低时延更为重要。
虽然路由器的性能最近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大约达1Mpps——但采用这种路由器的费用也高得惊人。
现在市场上的主流第三层交换机主要有Cisco的Catalyst2948G和3Com的CoreBuilder 3500等。
在选择第三层交换机时,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判断并选择上述产品,下面我就以上两个产品进行介绍,使您能够全面的了解主流第三层交换机,并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机型。
三层交换机 H3C交换机配置(三层交换机配置流程)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1.恢复到出厂设置->2.连接Trunk端口,设置Vlan1(管理Vlan)的IP地址,确保交换机互联互通->3.开启所有交换机的Telnet服务->4.从下至上依次配置Vlan,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Vlan接口地址(本Vlan的网关)->5.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服务器Vlan->6.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到汇聚层交换机的端口。
---------------------------------------------------------------------------------------一、初始化Reset save //删除保存配置Reboot //重启二、交换机之间实现互联互通登录3100,输入如下命令:System-view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 //进入默认的VLAN端口,vlan 1Ip address 192.168.1.4 24 //设置本机在VLAN 1 中的IP 地址Quitsave登录5100,输入如下命令:System-view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Ip address 192.168.1.2 24Quitsave登录5600,输入如下命令:System-view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Ip address 192.168.1.1 24Quitsave在3100上输入:Ping 192.168.1.1Ping 192.168.1.2同理在5100上也输入:Ping 192.168.1.1Ping 192.168.1.4同理在5600上也输入:Ping 192.168.1.2Ping 192.168.1.4至此,交换机之间的管理vlan 就可以互相通信。
三、开启TELNET登录3100,输入如下命令:System-viewUser-interface vty 0 4 //进入用户端口Authenticate-mode scheme //设置认证模式Protocol inbound all //允许telnet 和RSH 访问User privilege level 3 //设置访问级别QuitLocal-user iamcat //创建本地用户Password simple xxxxxx //设置密码Service-type telnet //访问服务类型:telnetLevel 3 //设置授权访问级别QuitSave在5100或5600上,即可用telnet 192.168.1.4配置3100交换机。
三层交换机基本配置

详细描述
三层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包括路由,即根据IP地址或网络 层协议(如IPX或AppleTalk)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接口 转发到另一个网络接口。此外,它还可以实现访问控制 列表(ACL),这是一种安全功能,用于过滤和限制对 网络资源的访问。另外,三层交换机还可以在不同的 VLAN(虚拟局域网)之间进行路由,这对于大型企业 网络尤其重要,因为它们通常需要将不同的部门或用户 组划分为不同的VLAN。
详细描述
通过配置流量控制,可以限制网络中 数据包的流量,防止网络拥堵和数据 丢失。常见的流量控制技术包括基于 端口的流量控制和基于IP的流量控制。
端口汇聚配置
总结词
实现端口汇聚,提高网络带宽和可靠性
详细描述
端口汇聚可以将多个物理端口绑定为一个逻辑端口,从而提高网络带宽和可靠性。通过配置端口汇聚 ,可以实现负载均衡、备份和故障恢复等功能。
2. 创建ACL规则,指定允许或拒绝的IP地址和端口号。
详细描述:通过定义访问控制规则,ACL可以限制网络 流量,只允许符合规则的数据包通过交换机,从而保护 网络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 1. 进入交换机的配置模式。
3. 将ACL应用到相应的接口上,以过滤进出的网络流量 。
IP源防护(IP Source Guard)配置
总结词:IP Source Guard用于防止IP地址欺骗攻击, 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配置步骤
详细描述:IP Source Guard可以防止非法用户通过伪 造IP地址来攻击网络,通过绑定IP地址和MAC地址, 确保只有合法的用户能够通过交换机访问网络。
1. 进入交换机的配置模式。
2. 启用IP Source Guard功能。
动态路由配置(RIP)
总结词
如何配置三层交换机的详细方法

如何配置三层交换机的详细方法配置三层交换机我们可以通过第三方软件来配置?具体配置方法是怎样呢?下面由小编为你整理了如何配置三层交换机的相关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配置三层交换机的方法步骤如下下载好pack软件后解压,如下图:解压后,安装pack(安装步骤省略),并运行,如下图:进入界面后,建立如下图所示(选择虚拟线:三条直通线,一条交叉线。
选择的虚拟pc:三台。
选择的虚拟交换机:二层交换机一个,三层交换机一个):进入二层交换机的CLI,配置成如下的参数( SW1>enSW1#conf tSW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SW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2 SW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SW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SW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0 SW1(config-if)#do wrSW1(config-if)#exitSW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24 SW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1(config-if)#exit验证结果:(最后要记得保存)SW1(config)#do show run如下图:)进入三层交换机的CLI,配置成如下的参数(Switch>Switch>enSwitch#Switch#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10Switch(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1255.255.255.0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20Switch(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30Switch(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验证结果:(最后要记得保存)Switch#show#show run如下图:)用其中PC机,验证结果:即ping通全网,如下图:猜你喜欢:1.华为三层交换机配置教程2.h3c交换机配置步骤教程3.三层交换机配置的实例教程4.交换机如何使用5.交换机的配置可以通过哪几种方式。
华为三层交换机配置教程

华为三层交换机配置教程华为三层交换机是一种高性能的网络设备,用于构建大型企业网络。
配置这种交换机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华为三层交换机配置教程,帮助您快速入门。
第一步:连接交换机首先,将交换机与电源连接,并使用网线将交换机与计算机连接。
确保连接正常后,打开计算机的网卡设置界面,将IP地址设置为和交换机同一网段的地址。
第二步:登录交换机打开计算机上的终端软件,比如SecureCRT等,通过网线连接的方式登录交换机。
在终端软件中输入交换机的IP地址,选择正确的端口,并设置登录协议为SSH。
第三步:配置基本信息成功登录交换机后,需要进行一些基本配置。
首先,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可以使用命令“sysname [主机名]”来进行设置。
然后,设置管理接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可以使用命令“interface Vlanif1”和“ip address [IP地址] [子网掩码]”来进行配置。
第四步:配置VLAN配置VLAN是三层交换机的重要功能。
通过VLAN,可以将网络划分为几个独立的虚拟局域网。
首先,创建VLAN,使用命令“vlan [VLAN编号]”创建一个新的VLAN。
然后,将端口加入到VLAN中,使用命令“port-group [端口组号]”将端口加入到指定的VLAN中。
第五步:配置路由三层交换机可以进行路由功能的配置,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
首先,创建一个静态路由表,使用命令“ip route-static [目的网络] [子网掩码] [下一跳地址]”将目的网络、子网掩码和下一跳地址添加到路由表中。
然后,启用路由功能,使用命令“ip routing”来开启路由功能。
第六步:配置接口配置接口是三层交换机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通过配置接口,可以对接口进行管理和控制。
使用命令“interface [接口名称]”进入指定接口的配置模式。
然后,可以配置接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MTU等属性,使用命令“ip address [IP地址] [子网掩码]”、“mtu [MTU值]”来进行配置。
配置三层交换机基本参数

口则需要设置为Trunk型的交换端口 (Switchport)
春晖中学如何实施?
三层路由端口 二层交换端口
Switchport (trunk)
Switchport (trunk)
Switchport (trunk)
行政楼L3 Switch的端口配置
三层交换机是为IP设计的,接口类型简单,拥有 很强二层包处理能力,所以适用于大型局域网
园区网络中在哪儿用路由器?
三层交换机的最重要目的是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 的数据交换,揉合进去的路由功能也是为这目的 服务的,所以它的路由功能没有同一档次的专业 路由器强
在网络流量很大的情况下,如果三层交换机既做 网内的交换,又做网间的路由,必然会加重它的 负担,影响响应速度。在网络流量很大,但又要 求响应速度很高的情况下由三层交换机做网内的 交换,由路由器专门负责网间的路由工作,这样 可以充分发挥不同设备的优势,是一个很好的配 合
Lab(config)#int g0/1
g0/2
Lab(config-if)#no switchport
Lab(config-if)#ip addr 10.4.0.2 255.255.255.252
f1/0
Lab(config-if)#int g0/2
Lab(config-if)#no switchport
Office(config)#ip routing Office(config)#int g0/1 Office(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 Office(config-if)#int g0/2 Office(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Office(config-if)#int f1/0 Office(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Office(config-if)#int f1/24 Office(config-if)#no switchport Office(config-if)#ip addr 172.16.100.6 255.255.25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换机系列培训:第三层交换机的选择
交换机系列培训:第三层交换机的选择交换机系列培训:第三层交换机的选择现代的局域网基础设施需要对通过网络边界进行数据传输的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解决办法,这就需要提供一种同时具有第二层交换机和局域网路由器的功能,并且其时延小于传统的局域网路由器的全新的设备。
通常我们称之为第三层交换机。
网络并非都基于以太网,fddi和atm也是最常使用的局域网骨干技术。
atm网曾一度被看作是多媒体时代唯一的网络技术。
而许多其他技术诸如千兆以太网,也具有成为明天的局域网骨干技术的潜力。
有相当一部分的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已经支持qos和cos,并且提供了很高的带宽,拥有传输声音、图象、多媒体数据等的能力。
虽然其qos的稳定性还不如atm,但其低价格和低复杂性则优于atm技术,且易于与已有的网络产品相连接。
从上面的这些事实可以推断出,任何要用于骨干网的网络设备必须支持这些技术之间的互联,并且提供在这些技术之间进行升级的能力。
在过去,网络中的数据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大约百分之二十是通过骨干路由器与中央服务器或企业网络的其他部分进行通信,而在今天这个比例已经被提高到了百分之五十。
我们都知道,为了应付不断增
长的数据流量,共享介质型的网络纷纷被交换型网络所替代。
这种变化对原来用于网络分段的传统路由器产生了直接的冲击。
鉴于有如此之大的流量跨越ip或ipx子网,路由器事实上已经成为了网络传输的瓶颈。
原因是因为传统的路由器更注重对多种介质类型和多种传输速度的支持,而目前数据缓冲和转换能力比线速吞吐能力和低时延更为重要。
虽然路由器的性能最近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大约达到1mpps 但采用这种路由器的费用也高得惊人。
现在市场上的主流第三层交换机主要有cisco的catalyst 2948g 和3com的corebuilder 3500等。
在选择第三层交换机时,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判断并选择上述产品,下面我就以上两个产品进行介绍,使您能够全面的了解主流第三层交换机,并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机型。
cisco catalyst 948g-l3交换机是可以支持internet协议(ip),互联网包交换(ipx)和ip多路传输提供线速交换的固定配置第三层(l3)以太网交换机。
这种catalyst交换机可以为拥有适当端口密度的中型园区主干提供所需的高性能。
它非常适合于集中到多个配线间或作为其他主干交换机(例如catalyst 2900,catalyst 3500、catalyst 4000或catalyst 5000 交换机)的工作组交换机。
catalyst 2948-l3交换机不仅为ip、ipx及ip多路传输提供无阻
塞路由和交换,而且为非路由协议提供无阻塞路由和交换,同时也为非路由协议提供线速第二层交换。
例如netbios和decnet局域传输(lat)。
这种功能允许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gatalyst 2948go-l3 扩展他们的多协议主干网,而无需像仅采用ip交换机那样通常需要建立并行网络。
catalyst 2948g-l3具有以下特性:
* 48个专用10/100-mbps以太网端口以及2个支持千兆位接口转换器(gbic)的
1000basex千兆位以太网端口;所有端口都拥有第三层交换功能。
* 高性能超过ip、ipx交换机及ip多路传输的10mbps第三层交换及路由。
* 22gbps无阻塞交换光纤。
* 带有cisco ios系统软件的高性能cpu。
* 服务质量(q o s)带有加权往返(wrr)调动的多个队列。
* 基于标准cisco works2000应用程序的全面管理工具。
* 可选的冗余外部电源
该款交换机在需要线速第三层性能但是不需要众多10/100mbps以太网端口的环境下非常理想。
另外也可作为为catalyst 6000和catalyst 8500系列交换机提供千兆位以太网密度而部署中小网络主干。
catalyst 2948g-l3可以提供超过10 mbps的集合吞吐量。
这些数据速率是在每一个端口上利用高速应用专用集成化电路(asic)技术执行真正第三层交换的结果,不仅适用于ip和ipx流量,而且也适用于ip多路传输和桥接流量。
catalyst 2948g-l3支持一个拥有22 gbps带宽的高性能体系结构。
交换光纤能够同时以线速度支持所有48个10/100端口及2 个千兆位上行链路。
catalyst 2948g-l3可以安装在一个1.5ru机箱中,并可以配备一个可选的外部冗余电源。
它支持22 gbps的共享内存,完全无阻塞的交换光纤以及为第三层交换提供路由智能和基于不同端口的asic的高性能risc处理器。
catalst 2948g-l3使用专为cisco 12000系列千兆位交换路由器(gsr),catalyst 8500和cisco 7500开发的cisco express forwarding (cef)。
该技术提供基于整个网络拓扑图(被分布到每一个基于端口的asic)的第三层交换,这允许它自主作出交换决策,而无需集中性cpu的参与。
3com结构独特的corebuilder 3500也是一款优秀的第三层交换机。
它围绕着以fire asic为关键的第三代结构进行构筑。
这一结构不仅仅提高了第二层交换的性能,更提供了诸如第三层路由、组播、用户可选的策略服务等等的更多能力和线速的性能水平。
第二层和第三层在性能上的不匹配将不复存在。
真正的第三层交换式的网络结构既可实现第二层的性能,又能达到第三层的对网络的控制能力,而网络性能却丝毫不受损害。
corebuilder 3500交换机使用先进的分布式asic+risc技术,提供了线速的第二层和第三层通信能力,总的数据吞吐量可以达到超过每秒四百万个包。
由于使用了基于策略的服务机制,支持服务质量(qos)、服务类别(cos),并使用动态流量分类的pace技术和资源保留协议(rsvp),该交换机可以支持实时的多媒体网络通信,能更有效地提高吞吐率,减少时延并确保安全。
同时,由于交换机、hub、网卡采用了统一的系统环境,使交换机的性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在以太网环境下即可支持图像传输。
此外,3com corebuilder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动态可扩展的储存器
该交换机高性能的潜力来自于存储子系统的智能化设计。
它使用
了fire,而且部分缓冲存储器直接与转发引擎相关联。
另外由于接口模块是和各自的转发引擎一起增加的,所以存储器也可以相应地扩展了。
存储器并非静态地结合于一个转发引擎,而是对系统的所有转发引擎都有效。
这种物理上分布但全局共享的存储器带来了性能上的巨大提高,尤其是对组播传输效果更为明显。
fire动态地根据接收到的包大小分配缓冲区,无论对大的包还是对小的包都能得到大小合适的缓冲区。
这样可以有效地使用存储器,并且提高系统处理在大的突发数据流时的可靠性。
这些动态构筑的缓冲区在每个端口和公共存储池两级上进行分配。
这种安排使fire能够使得在发生突发数据流时可以有效地更改每个端口缓冲区的大小而又不至于耗尽资源,其结果是以出色的性能提高了网络效率。
先进的排队机构
传统的局域网交换器使用单个先入先出队列缓冲输出,当队列满时将丢弃超出的部分。
为了减少这种情况,队列必须比较大,这就造成了时延的增大。
这些性质使得其难以应用于实时或多媒体网络应用。
针对此种情况,3com引入了pace技术。
pace技术在同一个以太网上提供了不同类型的服务,并可控制时延和抖动。
fire结构使用了pace技术,引入了四级输出队列,以满足更多传输类别的需要。
加权的公平队列(wfq)算法可以在更加频繁地为高优先级的队列进行服务的同时也保证低优先级队列的服务。
自动流量分类
fire能够指导其包处理流水线针对用户定义的不同类型的传输进行区分。
这些用户定义的优先级设置是在芯片级实现的。
其结果表现在缩短的时延,高优先级的传输和避免拥挤。
autoclass引导流水线将数据流进行分类并赋予其基于队列的优先级。
该操作与介质无关,能适用于以太网、fddi和atm。
autoclass能辨认诸如snap和llc的数据连接封装,也能区分协议类型,如ip、udp、tcp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