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涂料施工工艺

合集下载

木材粉末静电喷涂工艺

木材粉末静电喷涂工艺

应用原理
当前MDF纤维板一般采用粉末静电喷涂工艺。 高压静 当前MDF纤维板一般采用粉末静电喷涂工艺 。 MDF 纤维板一般采用粉末静电喷涂工艺 电喷涂或带摩擦喷涂都适用于木制品的静电喷涂。 电喷涂或带摩擦喷涂都适用于木制品的静电喷涂。其静电 涂装原理与金属粉末静电涂装原理是相同的。 涂装原理与金属粉末静电涂装原理是相同的。由于天然木 材和人造木材都是不导电的非金属材料, 材和人造木材都是不导电的非金属材料,木材表面的平整 度和致密度都比金属材料差很多, 度和致密度都比金属材料差很多,所以木材静电涂装粉末 涂料的工艺还是有独到之处的。 涂料的工艺还是有独到之处的。
天然和人造木材种类繁多, 以人造木材为例, 天然和人造木材种类繁多 , 以人造木材为例 , 就有 MDF(中密度纤维板) HDF(高密度纤维板) LDF( MDF ( 中密度纤维板 ) 、 HDF (高密度纤维板 ) 、 LDF ( 低 密度纤维板) 以及复合挤出木材等。其中MDF MDF纤维板的应 密度纤维板 ) 以及复合挤出木材等 。 其中 MDF 纤维板的应 用最为广泛。 用最为广泛。 • 中密度纤维板( MDF) 是由木纤维板与树脂黏合剂组 中密度纤维板 ( MDF ) 成的。 成的。例如用脲醛树脂在有水存在下通过热压制成板状的 结构材料。这类木材制品不仅综合性能优良, 结构材料。这类木材制品不仅综合性能优良,其组成的均 匀性比天然实木要好得多, 匀性比天然实木要好得多,更适合采用粉末静电喷涂工艺 涂装。国外木材粉末静电涂装的主要对象是MDF MDF纤维板加 涂装 。 国外木材粉末静电涂装的主要对象是 MDF 纤维板加 工制作的木制品。 工制作的木制品。 • MDF纤维版具有的突出优点 纤维版具有的突出优点, MDF 纤维版具有的突出优点 , 使它在世界上迅速获得 推广应用。 推广应用。其最大应用领域是家具业和建筑业用作顶棚墙 板和地板等。 板和地板等。

喷粉工艺概述

喷粉工艺概述

喷粉工艺概述喷粉工艺也称粉末涂装,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涂装工艺,所使用的原料是塑料粉末。

早在四十年代有些国家便开始研究实验,但进展缓慢。

1954年德国的詹姆将聚乙烯用流化床法涂覆成功,1962年法国的塞姆斯公司发明粉静电喷涂后,粉末涂装才开始在生产上正式采用,近几年来由于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水和大气没有污染的粉末涂料,得到了迅猛发展。

编辑本段工艺突出优点1、一次涂装可以得到较厚的涂层,例如涂覆100~300μm的涂层,用一般普通的溶剂涂料,约需涂覆4~6次,而用粉末涂料则一次就可以达到该厚度。

涂层的耐腐性能很好。

2、粉末涂料不含溶剂,无三废公害,改善了劳动卫生条件。

3、采用粉末静电喷涂等新工艺,效率高,适用于自动流水线涂装,粉末利用率高,可回收使用。

4、除热固性的环氧、聚酯、丙烯酸外,尚有大量的热塑性耐脂可作为粉末涂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氟化聚醚、尼龙、聚碳酸脂以及各类含氟树脂等。

粉末涂料开始用于防护和电气缘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已广泛使用于汽车工业、电气绝缘、耐腐蚀化学泵、阀门、汽缸、管道、屋外钢制构件、钢制家具、铸件等表面的涂装。

我国自六十年代开始粉末涂装的实验研究,并在生产上得到应用。

发展到目前已广泛得到使用。

编辑本段粉末涂装工艺介绍1、流化床涂装法(又称沸腾床)它是由多孔隔板和容器组成,多孔隔板将容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其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向隔板以下的容器部分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通过多孔隔板使上面粉末未受空气流的作用悬浮起来,并在上部容器内滚翻,呈现“沸腾”状态。

经预热的工件通过“沸腾”的粉末区达到涂覆的效果。

工件的预热温度可稍高于粉末的熔融温度。

近几年来流化床工艺得到了一些改进,并与静电粉结合起来形成静电流化床粉末喷涂,已得到大范围的使用。

要使涂层获得较好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流化床的结构形式要求简单,内部光滑避免死角,最好设有震动装置。

2)流化床中的多孔隔板,应有一定的孔径和空密度分布。

粉末静电喷涂工艺流程的工序

粉末静电喷涂工艺流程的工序

粉末静电喷涂工艺流程的工序1.表面预处理。

主要是脱脂、除锈,其方法与涂液态漆的预处理相同。

2.刮腻子。

根据工件缺陷程度涂刮导电腻子,干燥后用砂纸磨平滑,即可进行下道工序。

3.保护(也称蔽覆)。

工件上若某些部位不要求有涂层,在预热前可采用保护胶等掩盖起来,以避免喷上涂料。

4.预热。

一般可不需预热。

如果要求涂层较厚,可将工件预热至180~20℃,这样可以增加涂层厚度。

5.喷涂。

在高压静电场下,将喷粉枪接负极,工件接地(正极)构成回路,粉末借助压缩空气由喷枪喷出即带有负电荷,按异性相吸原理喷涂到工件上固化。

6.喷涂后的工件,送入180~200℃的烘房内加热,使粉末固化。

7.清理。

涂层固化后,取下保护物,修平毛刺。

8.检验。

检查工件涂层,凡有漏喷、碰伤、针气泡等缺陷的,都应返工重喷.9.缺陷处理。

对被检出的有漏喷、针孔、碰伤、气泡等缺陷的工件,进行返修或重喷。

一、原理:工作时静电喷涂的喷枪或喷、喷杯部分接负极,工件接正极并接地,在高压静电发生器的高电压作用下,喷枪(或喷盘、喷杯)的端部与工件之间就形成一个静电场。

涂料微粒所受到的电场力与静电场的电压主和涂料微粒的带电量成正比,而与喷枪和工件间的距离成反比,当电压足够高时,喷枪端部附近区域形成空气电离区,空气激烈地离子化和发热,使喷枪端部锐边或极针周围形成一个暗红色的晕圈,在黑暗中能明显看见,这时空气产生强烈的电晕放电。

涂料中的成膜物即树脂和颜料等大多数是由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组成,多成为导电的电介质,溶剂形涂料除成膜物外还有有机溶剂、助溶剂、固化剂、静电稀释剂、及其他各类添加剂等物质。

这类溶剂性物质除了苯、二甲苯、溶剂汽油等,大多是极性物质,电阻率较低,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它们能提高涂料的带电性能。

电介质的分子结构可分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二种。

极性分子组成的电介质在受外加电场作用时,显示出电性;非极性分子组成的电介质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显示电极性,从而对外来的导性电荷产生亲合力,使电介质在外加电场中其外表面能局部带电。

喷涂工艺详细介绍

喷涂工艺详细介绍

喷粉:把塑料粉在静电场存在的条件下喷到工件表面,然后高温固化成保护层;喷涂:把合金粉末以加热的方式喷到工件表面,形成耐磨层或补上磨损的部分;喷漆:把漆料用压缩空气均匀的喷到工件表面。

喷涂大体上包括:喷(塑)粉和涂装(油漆)。

喷粉及喷粉设备简介(一)喷粉工艺【慧聪表面处理网】喷粉也称粉末涂装,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涂装工艺,所使用的原料是塑料粉末。

早在四十年代有些国家便开始研究实验,但进展缓慢。

1954年德国的詹姆将聚乙烯用流化床法涂覆成功,1962年法国的塞姆斯公司发明粉静电喷涂后,粉末涂装才开始在生产上正式采用,近几年来由于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水和大气没有污染的粉末涂料,得到了迅猛发展。

粉末涂装工艺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1、一次涂装可以得到较厚的涂层,例如涂覆100~300μm的涂层,用一般普通的溶剂涂料,约需涂覆4~6次,而用粉末涂料则一次就可以达到该厚度。

涂层的耐腐性能很好。

2、粉末涂料不含溶剂,无三废公害,改善了劳动卫生条件。

3、采用粉末静电喷涂等新工艺,效率高,适用于自动流水线涂装,粉末利用率高,可回收使用。

4、除热固性的环氧、聚酯、丙烯酸外,尚有大量的热塑性耐脂可作为粉末涂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氟化聚醚、尼龙、聚碳酸脂以及各类含氟树脂等。

粉末涂料开始用于防护和电气缘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已广泛使用于汽车工业、电气绝缘、耐腐蚀化学泵、阀门、汽缸、管道、屋外钢制构件、钢制家具、铸件等表面的涂装。

我国自六十年代开始粉末涂装的实验研究,并在生产上得到应用。

发展到目前已广泛得到使用。

粉末涂装工艺1、流化床涂装法(又称沸腾床)。

它是由多孔隔板和容器组成,多孔隔板将容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其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向隔板以下的容器部分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通过多孔隔板使上面粉末未受空气流的作用悬浮起来,并在上部容器内滚翻,呈现“沸腾”状态。

经预热的工件通过“沸腾”的粉末区达到涂覆的效果。

粉末静电喷涂技术

粉末静电喷涂技术

粉末静电喷涂技术的工艺流程工件通过输送链进入喷粉房的喷枪位置准备喷涂作业。

静电发生器通过喷枪枪口的电极针向工件方向的空间释放高压静电(负极),该高压静电使从.喷枪口喷出的粉末和压缩空气的混合物以及电极周围空气电离(带负电荷)。

工件经过挂具通过输送链接地(接地极),这样就在喷枪和工件之间形成一个电场占粉末在电场力和压缩空气压力的双重推动下到达工件表面,依靠静电吸引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涂层。

1.2.2 粉末静电喷涂的基本原料用室内型环氧聚酯粉末涂料。

它的主要成分是环氧树脂、聚酯树脂、固化剂、颜料、填料、各种助剂(例如流平剂、防潮剂、边角改性剂等).粉末加热固化后在工件表面形成所需涂层。

辅助材料是压缩空气,要求清洁干燥、无油无水[含水量小于1.3g/m3、含油量小于1.0×10-5%(质量分数)]1.2.3 粉末静电喷涂的施工工艺●静电高压60-90kV。

电压过高容易造成粉末反弹和边缘麻点;电压过低上粉率低。

●静电电流10~20μA。

电流过高容易产生放电击穿粉末涂层;电流过低上粉率低●流速压力0.30-0.55MPa.流速压力越.高则粉末的沉积速度越快,有利于快速获得预定厚度的涂层,但过高就会增加粉末用量和喷枪的磨损速度。

●雾化压力0.30~0.45MPa。

适当增大雾化压力能够保持粉末涂层的厚度均匀,但过高会使送粉部件快速磨损。

适当降低雾化压力能够提高粉末的覆盖能力,但过低容易使送粉部件堵塞。

●清枪压力0.5MPa。

清枪压力过高会加速枪头磨损,过低容易造成枪头堵塞。

●供粉桶流化压力0.04~0.10MPa。

供粉桶流化压力过高会降低粉末密度使生产效率下降,过低容易出现供粉不足或者粉末结团。

●喷枪口至工件的距离150~300mm。

喷枪口至工件的距离过近容易产生放电击穿粉末涂层,过远会增加粉末用量和降低生产效率。

●输送链速度4.5~5.5m/min。

输送链速度过快会引起粉末涂层厚度不够,过慢则降低生产效率。

粉末涂料的静电涂装技术

粉末涂料的静电涂装技术

粉末涂料的静电涂装技术陆刚【摘要】粉末喷涂的喷涂效果在机械强度、附着力、耐腐蚀、耐老化等方面优于喷漆工艺,成本也在同效果的喷漆之下.针对粉末涂料的静电涂装及其前景和发展空间,分析了粉末涂料静电涂装的特点及技术要求,阐述了静电粉末喷涂的工作原理,介绍了粉末静电喷涂的基本原料及主要设备,提出了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及施工要求,同时指出了粉末静电喷涂作业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Powder coating spray effect in mechanical strength, adhesion, corrosion - resistant, anti-aging better than the painting process, costs are also below the painting of the same effect.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powder coating electrostatic painting, elaborate works of electrostatic powder coating, powder electrostatic spraying of basic raw materials and major equipment proposed electrostatic powder spraying process and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also pointed out that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treatment methods for electrostatic powder spraying operations【期刊名称】《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年(卷),期】2012(041)006【总页数】7页(P32-38)【关键词】粉末涂料;静电涂装;施工作业【作者】陆刚【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化工材料公司,广东江门529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3粉末喷涂是用喷粉设备(静电喷塑机)把粉末涂料喷涂到工件的表面,在静电作用下,粉末会均匀地吸附于工件表面,形成粉状的涂层。

粉末喷涂工艺

粉末喷涂工艺

粉末喷涂工艺粉末喷涂施工工艺及要求所谓粉末静电喷涂就是利用高压静电电晕电场的原理。

在喷枪头部金属导流标上接上高压负极,被喷涂工件接地形成正极,使喷枪和工件之间形成一个较强的静电电场。

当作为运载气体的压缩空气,将粉末涂料从供粉桶经粉管送到喷枪的导流杆时,由于导流杆接上高压负极产生的电晕放电,在其附近产生了密集的负电荷,使粉末带上负电荷,并进入了电场强度很高的静电场,在静电力和运载气体的双重作用下,粉末均匀地飞向接地工件表面形成厚薄均匀的粉层,再加热固化转化为耐久的涂膜。

涂装施工工艺流程:前处理——干燥除去水份——喷涂——检查——烘烤——检查——成品。

1、施工要求一般粉末喷涂施工要求:(1)为使粉末涂装的特性能充分发挥和延长涂膜使用寿命,破涂物表面首先严格进行表面前处理(2)喷涂时,被涂物须完全接地,以增加粉末涂装的喷着效率(3)对有较大表面缺陷的被涂物,应涂刮导电腻子,以保证涂膜的平整和光滑感(4)喷涂后物件物件需进行加热固化、固化条件以粉末产品技术指标为准但必须充分保证其固化温度和时间,避免固化不足造成质量事故。

(5)喷粉后立即检查,若发现缺陷应及时处理,若固化后发现缺陷,其范围小仅局部而不影响,被涂物表面装饰,可用同色粉末加丙酮稀释后进行修补,如果范围大又影响表面质量,则用砂纸打磨后,再喷涂一次或用脱漆剂去掉涂层,再重新唢粉。

(6)回收粉须经过筛选除去杂物后,按一定比例与新粉混合作用。

(7)供粉桶、喷粉室及回收系统应避免其它不同颜色粉末的污染,故每次换色时一定要吹扫干净。

2、美术型粉末喷涂施工要求:美术型粉末,具有美观,立体感强,装饰性效果*等特点,但对其施工工艺要求严格。

(1)喷粉时输入气压不宜太大,一般控制在0.5~1.5kg/cm2为好。

气压太大会造成花纹清晰度差或者产生一些麻点。

静电电压也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60~70Kv 左右。

电压太高,会使附在工件表面的粉末发生反弹现象出现麻坑。

流平欠佳等缺陷。

喷粉工艺

喷粉工艺

喷粉工艺也称粉末涂装,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涂装工艺,所使用的原料是塑料粉末。

早在四十年代有些国家便开始研究实验,但进展缓慢。

1954年德国的詹姆将聚乙烯用流化床法涂覆成功,1962年法国的塞姆斯公司发明粉静电喷涂后,粉末涂装才开始在生产上正式采用,近几年来由于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水和大气没有污染的粉末涂料,得到了迅猛发展。

目录喷粉工艺概述工艺突出优点粉末涂装工艺介绍粉末静电喷涂设备的组成和结构油漆工艺及设备简介静电粉末喷涂工艺流程喷粉工艺概述工艺突出优点粉末涂装工艺介绍粉末静电喷涂设备的组成和结构油漆工艺及设备简介静电粉末喷涂工艺流程展开编辑本段喷粉工艺概述喷粉工艺也称粉末涂装,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涂装工艺,所使用的原料是塑料粉末。

早在四十年代有些国家便开始研究实验,但进展缓慢。

1954年德国的詹姆将聚乙烯用流化床法涂覆成功,1962年法国的塞姆斯公司发明粉静电喷涂后,粉末涂装才开始在生产上正式采用,近几年来由于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水和大气没有污染的粉末涂料,得到了迅猛发展。

编辑本段工艺突出优点1、一次涂装可以得到较厚的涂层,例如涂覆100~300μm的涂层,用一般普通的溶剂涂料,约需涂覆4~6次,而用粉末涂料则一次就可以达到该厚度。

涂层的耐腐性能很好。

2、粉末涂料不含溶剂,无三废公害,改善了劳动卫生条件。

3、采用粉末静电喷涂等新工艺,效率高,适用于自动流水线涂装,粉末利用率高,可回收使用。

4、除热固性的环氧、聚酯、丙烯酸外,尚有大量的热塑性耐脂可作为粉末涂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氟化聚醚、尼龙、聚碳酸脂以及各类含氟树脂等。

粉末涂料开始用于防护和电气缘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已广泛使用于汽车工业、电气绝缘、耐腐蚀化学泵、阀门、汽缸、管道、屋外钢制构件、钢制家具、铸件等表面的涂装。

我国自六十年代开始粉末涂装的实验研究,并在生产上得到应用。

发展到目前已广泛得到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末涂装是一种干燥的施工工艺。

带静电的颜料与树脂的微粒喷涂到接地部件上,带电粉末就附
着在部件的表面直至在固化箱中熔融并形成平滑的涂层。

在粉末涂饰前,带涂饰部件首先要经过
与液态涂装部件一样的预处理。

通常情况下预处理工艺、涂饰工艺及固化工艺是连续进行的。

从根本上来看,粉末涂料的施用有两种常规工艺:静电喷涂工艺和流化床涂饰工艺。

其他的
涂饰工艺也有研究,如火焰喷涂、等离子枪喷涂、无空气热喷及电泳沉积等。

但它们的应用远远
不及静电喷涂和流化床涂饰工艺广泛。

静电喷涂工艺
粉末涂料静电喷涂技术采用的是粉末―空气混合物。

在粉末进料斗中设置有一个小型的流化床以
形成粉末―空气混合物。

在某些情况下,进料斗的振动有助于防止粉末在进入输送线前发生堵塞
或聚集。

粉末通过一根软管被输送至喷枪中,喷枪的喷嘴由于高压直流电的输入而形成带电电极。

静电喷涂枪决定着粉末的喷涂方向,控制着沉积速度,控制着生成图案的尺寸、形状和喷涂
密度,同时,喷枪也给正在喷出的粉末充电。

喷枪可由手工操纵,也可固定在连续喷涂室的一侧
或两侧而自动喷涂,或手工、自动来回交替进行喷涂。

粉末涂料静电喷涂施工中使用收集器来回
收过量喷涂的粉末。

这些回收粉末的重新使用可大大提高粉末涂料的传输效率。

喷枪的设计有多种,各种设计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如何使粉末带上静电。

在某些情况下,粉
末是由于摩擦而带上静电的。

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粉末可以自由地在零件全部表面上形成平滑的
涂层。

而且,对产品表面的凹处沉积也有改进。

涂层厚度依赖于粉末的化学性质、预加热温度和停留时间。

对冷产品,厚度一般为 1.5 - 5.0
密耳(37.5 - 125 μm)。

如果产品能稍稍加热,一次性喷涂厚度可达到20-25密耳(500 - 625 μm)。

流化床工艺
流化床涂装工艺是一个简单的浸涂工艺,有常规法和静电法。

在常规流化床涂装工艺中,流化床就是一个带有多孔底板的槽罐,在多孔板下面不断充气使得低压气流均一地通过多孔板,不断上升的空气将粉末微粒围住并使其悬浮在气流中而形成粉末―空气混合物,这种粉末空气混合物就
象正在沸腾的液体一样,如图1所示。

将预先加热到粉末熔融温度以上的制品浸渍到流化床中,
粉末熔化并形成连续涂层。

采用高的传送效率,涂装过程中就不存在滴落现象,拖带现象也几乎
没有。

流化床粉末涂装技术应用于复杂成型制品的涂装,一次浸涂就可获得均一、较厚的涂层,涂层的厚度为3-10密耳(75 - 250 μm)。

采用更高的制品预热温度,通过多次浸涂,可以获得100密耳(2500 μm)厚的涂层。

浸涂次数及浸涂温度对涂层厚度的影响如图2所示。

静电流化床工艺
在静电流化床中,安装在多孔板上的高压直流栅格可使得微粒带电。

一旦带电,高压直流栅格将排斥粒子,粒子之间也相互排斥,这样就在栅格上形成了一团粉末。

这些带静电的粉末就会被只
有接地电压的待涂产品所吸引而涂饰在产品上。

其粉末涂层厚度控制与静电喷涂类似。

静电流化床涂装技术的优点在于:(1)一般情况下无需预加热部分,(2)对于小型涂装产品,如电子元件等,也能迅速均一地涂装。

静电流化床涂装技术的不足主要在于对涂装产品的尺
寸有限制;另外,由于法拉第笼蔽效应,涂装产品内角的涂层厚度往往较薄。

粉末涂料固化
加热,对热塑性粉末而言,仅仅是为了使其形成连续的薄膜,而对热固性粉末而言,它们需要进一步加热来使涂膜固化。

常规粉末涂装的固化方法有四种:对流、红外辐射,对流与红外联用及紫外辐射固化。

对流烘箱可采用气或电加热。

在烘箱中,热空气环绕在涂装部件的周围并使其达到设定温度。

紫外辐射固化一般作用于热敏性基材。

特定配方的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可在很低的温度(121°C)熔融并流动,经紫外线辐射,几秒钟即可固化。

红外箱亦可以气或电作能源而产生红外线辐射。

辐射的能量被粉末所吸收,而在粉末下面的
基材又直接与粉末相接触,这样整个部件就不需要加热到其所需的标准固化温度。

当红外辐射一定时间后,粉末就会以相对较快的速度流动并固化。

对流与红外联用一般分为两个区(或两个阶段),第一区是红外辐射,用以迅速使粉末熔融(这种工艺被称之为近红外固化;另外,该类特
殊配方的粉末涂料具有迅速吸收红外线的优势);第二区是对流烘箱区,在这里来自第一区的部件涂层固化完全。

加热/ 固化温度,°C总固化时间,min基材
常规热固性粉末涂料
对流140-220 30-15金属
红外辐射+对流140-220 25-10金属
红外辐射160-250 15-1金属
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
红外/ 对流(1-2 min) 和紫外光辐射固化(s)90-120 3-1金属、木材、塑料及其

表 2 热固性粉末涂料的加热固化
表 2 为热固性粉末涂料在常规固化条件下热固化与紫外线光固化粉末涂料在表中所述不同加热方式下固化的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