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用算盘表示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3、用算盘表示数》 苏教版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你知道吗?
人类记数经历了 漫长的历史过程。
石子
结绳
算筹 5 6 3
算盘
摆珠子
数学的逐渐发展标志着人类的不断进步。
算 盘 大 观
算 盘 大 观
算盘大观
算盘大观
算盘大观
算盘大观
算盘大观
算盘大观
算 盘 大 观
算盘大观
最早的算珠
c
是西周的陶算珠有关珠算最早的记录见于东汉徐岳
档
上珠
梁
框
下珠
算盘四周叫做框,根根小棒叫做档, 一根横梁分上下;梁的上面是上珠, 梁的下面是下珠;一个上珠表示5,
一个下珠表示1。
二、借助算盘,探究新知
用算盘数数、记数。
个 位
1 、2、3、4
让我们借助 算盘一起来 数数吧。
用算盘数数、记数。 在算盘上拨出563。
百十个 位位位
百十个 位位位
563
五、拓展运用
试一试拨几个万以内的数 3456 2089 2019 9999…
1. 读出下面各数,并在算盘上表示出来。
609
个
位
800
个
位
2. 把相同的数连起来。
三、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3. 写数,并读一读。
个
个
位
位
( 126 )
( 460 )
( 800)
4、在算盘上用两颗珠表示出三位数 600、550、510、505、501......
5、在算盘上拨数: (1)一个一个地数 (2)十个个十个地数 (3)一百个一百地数
所著的《数术记遗》
在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画卷的最左端,描绘有一家 “赵太丞家”的药铺,桌子上就放着一架算盘。这可能是 关于算盘最早的图形资料。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 用算盘表示数丨苏教版

用算盘表示数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算盘的结构,了解用算盘表示数的方法,能读出和写出算盘上表示的千以内的数,能按要求在算盘上拨数。
2.学生通过用算盘表示数感受技术工具的科学和方便,体会计数工具和数的表示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感。
3.学生了解从古至今劳动人民计数方式的变化,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初步体会中华文化的悠久与深厚,逐步产生热爱中华文化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算盘上表示的数,能按要求在算盘上拨珠表示数教学难点:掌握从4到5,从9到10的拨珠方法。
教学准备:算盘,计数器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一、算筹导入,生成算盘开场:听说二(4)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欢听故事,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就从一个有趣的故事开始说起。
(欣赏视频)小朋友们做好上课的准备了吗?这节课就让我们动手又动脑,愉快地学数学吧!上课!提问:小朋友们,我们认识了很多数,这些数都是用0—9这十个数来表示的,如果让你用小棒来表示1—9,你会吗?闭上眼睛摆一摆。
(ppt展示)瞧,你摆对了吗?过渡:聪明的古人用算筹表示1到9。
比较:观察摆小棒和算筹两种表示1—9的方法,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预设:①表示1—5的方法是一样的,摆几根竖着的就是几。
②古人用一根横着的小棒表示5,再用竖着的小棒表示比五多的数;相当于5加几。
追问:这样表示有什么优点呢?学生:①更简便②更清晰地看出是几。
小结:是呀,这样就可以用更少的小棒表示较大的数了。
算筹是我国古代记数的一个重大发明呢!过渡:渐渐地,先人们发现,算筹不方便携带和操作,于是他们用珠子来代替小棒。
瞧,你能看明白上面的这颗珠子表示几吗?评价:真棒,一下子就读懂了先人的想法!那下面的这几颗珠子各表示几呢?指出:是的,为了方便区分,我们在中间加上一根小棒。
这一串珠子就可以表示除1—9这九个数了。
追问:如果想表示10,你打算怎么办?指出:看来,两位数需要两串这样的珠子,那三位数呢?那我摆上很多串珠,就能表示多位数了。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用算盘表示数》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用算盘表示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用算盘表示数》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算盘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用算盘表示数,包括一位数和两位数的表示方法。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算盘进行数的表示,为后续的计算教学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算盘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算盘。
但是,对于用算盘表示数的方法,学生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注意力集中程度也有所不同,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调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用算盘表示一位数和两位数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数的表示。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算盘表示一位数和两位数。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用算盘表示数的方法和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用算盘表示数的方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算盘、教学课件、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把算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用算盘表示商品的价格。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算盘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学课件,讲解一位数和两位数用算盘表示的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用算盘表示数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用算盘表示给定的数。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学生的错误。
3、用算盘表示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3、用算盘表示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算盘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能用算盘进行数的表示和运算;
3.锻炼观察、意识和严谨性。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掌握算盘的构造;
2.能准确地用算盘进行数的表示和运算。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用一个算盘展示给学生看,并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算盘。
”教师再问:“你们知道算盘是怎样运用的吗?”学生回答:“不知道。
”
2. 讲解算盘的构造
教师用图示展示算盘的“珠子”、“珠位”、“横梁”等构成要素,并让学生跟随图示动手操作,熟悉算盘构造。
3. 讲解算盘的用法
教师用具体例子讲解算盘的用法,如两个一位数相加、一个二位数减一个一位数等,让学生跟随算盘操作,体会数的加减法运算。
4. 练习算盘的使用
教师出示多个算术题目,并让学生用算盘进行计算,逐步做到熟练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
5. 归纳总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算盘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并让学生分享感受和心得体会。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讲授、操作演示和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相结合,既让学生了解知识,又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以致用。
五、教学评估
本节课设置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以检验学生对算盘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六、教学后记
本节课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算盘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如何通过算盘进行数的加减法运算,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4课时 用算盘表示数

243
186
600
二百四十三
一百八十六
六百
3.读出下面各数,再在算盘上拨出来。
507
Hale Waihona Puke 890647五百零七
八百九十
六百四十七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 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上珠 下珠
推进新课
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各是多少?说一说,写一写。
4
37
60
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各是多少?说一说,写一写。
802
900
在算盘上一边拨一边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18,从85数到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件
苏教版
第4课时 用算盘表示数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
进行新课
可以用算盘帮助记数和数数。
框 梁 档
上珠 下珠
观察一下算盘的组成。
可以用算盘帮助记数和数数。
框 梁 档
记数时,要拨珠靠梁, 一个下珠表示1,
上珠 下珠
可以用算盘帮助记数和数数。
框 梁 档
记数时,要拨珠靠梁, 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 上珠表示5。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在算盘上一边拨一边数数。 (2)一十一十地数,从280数到350。
280 290 300 310 320 330 340 350
在算盘上一边拨一边数数。 (3)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到1000。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3、用算盘表示数(市一等奖)

用算盘表示数如东县实验小学季园园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34~35页的例4、“试一试”以及“想想做做”的第1~4题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算盘和算盘的结构,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了解用算盘表示数的方法;能读出、写出算盘上表示的千以内的数,能按要求在算盘上拨数。
2.使学生通过用算盘表示数,感受计数工具的科学和方便,体会计数工具和数的表示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初步体会中华文化的悠久与深厚,逐步产生热爱中华文化的积极感情。
教学重点: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掌握上珠以一作五的记数方法。
教具准备:算盘、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造算盘导入:小朋友,你们知道古人是怎样记数的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后来发明了算筹,这些是算筹表示的数字。
出示1、2、3、4、5。
)师:算筹是怎样来表示数的呢生:1就用1根小棒,2就用2根小棒……师:说得真好!几就用几根小棒来表示。
那6怎么表示生:6就用6根小棒。
师:我们来看看,你能看懂吗生:5就用1根红色的小棒。
师:而且把它横过来。
调了位置。
再加1,就等于6。
师:那猜猜7怎么表示呢生:师:1根横的表示5,2根竖的表示2,5加2等于7.答对了。
师:8怎么表示生:5加3等于8。
师:9呢生:师:答对了。
这样啊,就能用较少的小棒表示较大的数,这可是我国古人记数的一个重大发明呢!那如果我们用珠子来表示数。
(出示一串9个珠子。
)这表示几呢生:9.师:对不对咦,你们觉得这样表示怎么样你能仿照古人,用简单点的方法表示9吗生1:每5颗珠子换成较大的珠子。
生2:每5颗珠子换成红色的珠子。
师:她用大的,她用颜色区分开,还可以生3:两样都行。
师:你们的想法真不错。
可以把5颗珠子换成一个红珠子,5加4等于9.如果都用一样颜色的呢,怎么区分开来生4:中间加一条线。
生5:用东西隔开。
师:不错的想法。
为了避免混淆,可以用一根线隔开,上面的珠子表示5,下面的每颗表示(1)要表示两位数就用两串珠子,三位数就用三串,以此类推。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用算盘表示数

第一关:数一数 接着下面的数再数出5个数。
一个一个的数: 二百九十八 二百九十九
三百零一 一十一十的数: 二百九十八 三百零二 三百零八 三百 三百零三 三百一十八
三百二十八 三百三十八 三百四十八 一百一百的数: 二百九十八 三百九十八 四百九十八 五百九十八 六百九十八 七百九十八
第二关:填一填
是由( 2 )个百、(5)个十和(4)个一 组成的。
第二关:填一填
4 6
第二关:填一填
一百三十五
我国野生亚洲象的数量大约只有一百八十头。 飞机每秒大约飞行250米
有八百六十八人跑马拉松。 这片树林有九百五十棵树。 广场上有 天空中有 330 580 只鸽子。 个气球。
珠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珠算,是我们祖先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 的瑰宝,历史悠久,长盛不衰,是我国古代创造发明的重大 科学成就之一,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是我国劳动 人民创造的宝贵的文化科学遗产,至今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 史。长期以来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 响和促进作用。
第 四 单元
认识万以内的数
第 3 课时 用算盘表示数
134厘米 124厘米 111厘米 95厘米 75厘米
129厘米
117厘米 105厘米 85厘米
一
十
百
百 十 个
看图先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说说有多少个
。
百 十 个
三百二十四 ?个 3个百、2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三百二十四。
百 十 个
4个百、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四百三十二。
用十位上的一个下珠表示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百 位
十 位
二年级数学下册7万以内数的认识第3课时用算盘计数教案新人教版

第3课时用算盘计数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例4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表示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和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3.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
目标解析在认识算盘的过程中,了解上珠与下珠在表示数时的意义;在用算盘表示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位值制”,为后续学习数位顺序表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课件、算盘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谜语揭题(一)复习旧知(课件出示)下面每幅图代表的数分别是多少?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1.( )2.( )3.( )(二)谜语揭题1.猜谜语:同学们回答得真棒,那接下来我们猜个谜语吧。
课件演示: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
若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
2.揭课题:学生猜一猜后,教师出示算盘,并板书:认识算盘。
二、借助算盘,探究新知(一)认识算盘1.了解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介绍名称。
出示算盘,让学生观察并了解算盘的结构,最后介绍算盘的框、梁、档和珠子。
(2)同桌互说名称,一人指另一人说。
(3)明确上珠和下珠的意义。
梁下面的珠子叫下珠,一个下珠表示1;梁上面的珠子叫上珠,一个上珠表示5。
2.认识算盘上0~9的表示方法。
(1)1~4的表示。
教师演示拨一个下珠表示1,拨2个下珠表示2……(2)5~9的表示。
教师演示5怎样表示,5一般不用5个下珠表示,而是用1个上珠表示。
先同桌互说6~9怎样表示,再汇报演示。
(3)0的表示。
空档表示0。
(二)运用算盘1.介绍拨珠指法。
(教师演示)2.了解如何定位。
教师先在任意档上拨9,然后让学生想想怎样拨10。
通过观察,无论用哪种方式,都必须确定个位,并做好记号。
在比较中,优化方法:通常用最右边一档作为个位。
3.用算盘记数。
(1)拨出56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用算盘表示数(一课时)(总第15课时)
日期:月日第周第节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4~35页例4、“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算盘和算盘的结构,了解在算盘上表示数的方法,能说出算盘上表示的数是多少;能在算盘上拨珠表示数,能说出算盘上数的组成并能读、写算盘上的数。
2.使学生通过用算盘表示数,感受记数工具的科学和方便,体会记数工具和数的表示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感;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初步体会中华文化的悠久与深厚,逐步产生热爱中华文化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
掌握上珠以一作五的记数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算盘,计数器。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拨珠引入
1.看珠读数。
出示计数器,说一说数位顺序。
教师拨数:400、324、1000、508。
指名读数,说出各数的组成;集体读数。
提问:计数器上百位上拨4个珠表示多少?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一千?
2.拨珠写数。
板书:五百、二百六十、六百二十五。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写出相应的数。
集体交流:怎样拨?怎样写?
3.引入课题。
在表示数的时候,除了以前用过的小棒、计数器,还有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计算工具---算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算盘表示数。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学习例4。
(1)认识算盘。
出示算盘,提问:小朋友们见过算盘吗?你知道算盘是谁发明的吗?我们来读一读“你知道吗”。
看看你带来的算盘,是七珠算盘还是五珠算盘?
出示教具算盘,介绍算盘各部分名称,了解结构。
同桌小朋友互相指一指梁、上珠、下珠。
(2)认识记数方法。
引导:算盘也要按数位记数,可以把最右边一档作为个位,按顺序接着是---(十位、百位、千位)。
指着算盘,集体说一说数位。
说明:在算盘上记数,要拨珠靠梁。
拨一个下珠表示1(教师在个位上拨一个下珠),再拨一个下珠表示2。
请小朋友们在个位上拨3个下珠。
提问:你拨出的表示几?再添一个下珠,现在表示几呢?
说明:接下来的5要用上珠表示,拨一个上珠表示5(教师在个位上拨一个上珠)。
追问:算盘上这一个上珠表示的是几?
学生操作,在个位上拨出5。
提问:你知道6怎样拨珠吗?同桌讨论,拨一拨。
交流:6要怎样拨珠?为什么这样拨?
接着拨珠:7、8、9。
教师在算盘上拨出3、8、5、7,学生说说各表示的是几。
学生在算盘上拨珠,从1拨到9。
追问:再数一个是多少?算盘上怎样拨?
(教师演示个位上去9向十位进1,表示10)
学生拨数:10、30、70;150、620。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展示,集体交流。
(3)看算盘读数、写数。
出示例4里算盘上表示的数,指名说说表示多少,是怎样看出来的。
集体读数,在书上写数。
2.试一试。
学生和老师一起完成第1题,数数、拨数。
指名板演第2题;师生一起数数,学生独立拨数。
独立完成第3题。
3.回顾比较。
提问:算盘上表示数和计数器上表示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数位顺序相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计数器上一个珠表示1;算盘上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同桌互相说说各数的组成,读一读。
交流,指名说组成,读数。
2.“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读数;提问:第二个数为什么读九百?
集体读数,学生在书上写数。
交流:写数时要注意什么?
3. “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学生读数,集体读一读。
学生在算盘上拨数,一人板演,检查校对。
4. “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在书上写数。
5. “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在书上连一连,再说说每个数里的“3”各表示多少?
6. “想想做做”第6题。
小组活动,一人报数,其他人在算盘上拨数。
比一比,看谁拨得有对又快。
四、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算盘上怎样表示数?
五、布置作业: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题:练习三(一课时)(总第16课时)
日期:月日第周第节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6~37页练习三第1~9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数数、拨数和写数、读数,能在算盘上正确地拨数、读数,能正确说出千以内数的组成,能熟练地进行读数、写数。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千以内数的含义,进一步培养数感;在探索规律和估计数量中,发展观察、比较、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数的组成和读写。
教学难点:
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算盘。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回顾:我们已经学习了千以内数的哪些内容?
2. 引入:今天我们主要练习这些知识。
(板书课题)
二、数数和数的组成练习
1.用算盘拨数、数数。
出示算盘,复习数位顺序。
提问:算盘上1要怎样表示?(学生拨珠)5呢?(学生拨珠)
学生一边拨珠一边数数,从1到10。
拨数:从10数到100。
2.练习三第1题。
学生在算盘上拨数:四百零八,六百九十五,九百九十四。
指名拨数,集体检查。
再一边拨一边接着数出6个数。
指名拨,数数。
提问:数数时要注意哪些地方?
3.练习二第2题。
学生看图,独立完成。
交流,明确508的十位上没有计数单位,所以应该写0占位。
4.练习三第3题。
学生在书上填空;交流。
提问:为什么40个十是400?一千里有多少个百?
小结: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
5. 练习三第4题。
出示第一组题,想想可以怎样算。
学生做题;汇报: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第二、三组题。
集体检查;订正。
三、千以内的数的读写练习
1.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2个数:205和520。
说出数的组成。
提问:这个数怎样写?怎样读?
指名写一写,读一读。
提问:在写数时要注意什么?读数呢?
2.练习三第5题。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0——9的卡片。
(1)同桌两人合作完成,一个人摆数,另一个人读数,然后交换练习。
(2)指名说说读一个数的中间有0怎么读?一个数的末尾有0又应怎样读呢?
3. 练习三第6题。
学生在书上写数;两人板演。
集体检查,订正。
4.练习三第7题。
先找规律,再在书上填数。
交流;读一读每列数。
5.练习三第8题。
出示图,观察。
左边的杯子里有200粒黄豆,估一估,右边两个杯里大约各有多少粒?
同桌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6. 练习三第9题。
出示图,理解题意。
思考:用5个珠还可以表示哪些三位数?
小组交流,有序汇报。
教师板书交流的数。
7. 思考题。
用2、3、5这三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学生先用3张卡片摆一摆。
在书上写数。
同桌交流,互相学习。
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注意:最高位上的数字不能是0。
四、总结全课
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