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用算盘表示数【教案】第4课时 用算盘表示数

合集下载

用算盘数数计数PPT文档资料

用算盘数数计数PPT文档资料

254
个位
1. 读出下面各数,并在算盘上表示出来。
180
个位
2. 读出下面各数,并在算盘上表示出来。
你有其他方法吗?
个 位
十 位
百 位
5 6 3
个 位
十 位
百 位
5 6 3
先定位,
再拨珠。
在算盘上拨出563。
同学们还有别的想法吗?
用算盘数数、记数。
怎样在算盘上拨出一个数?
关键问题:读出下面各数,并在算盘上表示出来。
活动四:当堂训练
活动要求:1.仔细思考;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分享。 活动时间:15分钟
关键问题:下面每幅图代表的数分别是多少?填一填,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活动一:复习回顾
活动要求:1.仔细思考;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分享。 活动时间:5分钟
关键问题:认识算盘。一个下珠表示几,一个上珠又表示几?
活动二:新课导入
活动要求:1.仔细思考;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分享。 活动时间:10分钟



上珠
下珠
算盘四周叫做框,根根小棒叫做档, 一根横梁分上下; 梁的上面是上珠,梁的下面是下珠; 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关键问题:用算盘数数、记数。
让我们借助算盘 一起来数数吧。
活动பைடு நூலகம்:探究新知
活动要求:1.仔细思考; 2.小组内交流讨论用算盘数数,计数的方法; 3.全班分享。 活动时间:15分钟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3、用算盘表示数》(1)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3、用算盘表示数》(1)

802 )
( 900 )
想一想:写数时要注意什么?
从最高位写起, 如果某一数位上是空档,就用0表示。
在算盘上一边拨珠一边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1 8,从85数到100。
在算盘上一边拨珠一边数数。 (2)一十一十地数,从280数到350。
在算盘上一边拨珠一边数数。 (3)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到1000。
3.读出下面各数,再在算盘上拨出来。
82561694084037067
课堂小结
1.读、写算盘上的数同读、写计数器上的数一样, 都要从高位读起和写起。 2.读数时,数中间的0要读出来,末尾的0不用读; 写数时,哪个数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就要在相 应的数位上写0占位。
用2个算珠在算盘上能表示几 个一位数?有序拨一拨,再记录 下来。
想一想:在计数器上记数和在算盘上记数有什么相同 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说出下面各数的组成,再读一读。
3个百、2个十 6个百和4个十 7个百和9个一 和5个一
三百二十五 六百四十 七百零九
8个百
八百
2.读出算盘上表示的数,再写出来。
( 7 3 1 ) ( 6 0 0 ) ( 4 0 8 ) (1 0 0 0)
一把算盘四边框, 中间长长就是梁,
串串算珠档上藏, 楼上一珠表示5,
楼下一珠表示1。
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各是多少?
(
4)
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各是多少? 从最高位写起
(
37 )
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各是多少? 档上一个珠都没有,表示空档。
(
6 0)
数位上是空档,用0表示。
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各是多少?
(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单元 算盘示数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单元 算盘示数 教学设计
教学特色:数学文化引入数学课堂
教学设计
内容
教学目的
1.了解计数工具和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渗透数学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使学生认识算盘结构,了解用算盘表示数的方法,能按要求在算盘拨数、读写数。
3.进一步体会位值制,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算盘上珠计数规则“以一当五”,能按要求在算盘上拨数、读写数。
授课教师姓名
微课名称
《算盘示数》
知识点来源
□学科:小学数学□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所属章节:第一单元第5课时
录制工具和方法
剪映、EV、AR虚拟人物单拍+AI实拍
设计思路
教学背景:
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中分别对算盘表示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但是在北师大版教材中仅仅只以练习的形式呈现,对于算盘的结构和算盘计数的方法和算盘的发展过程却没有提及。教学中学生容易将计数器和算盘的计数方法混淆,特别是对于算盘中上珠“以一当五”的计数方法较为困难。本节微课通过AR人物对话及AR角色口播的方式,趣味化的介绍算盘,然后通过实景拍摄演示算盘表示数的完整过程来突破学生学习的难点。
所以这个数表示209.
小青团:
在第二个算盘上,
万位上拨动了一个上珠表示5个万,
千位为0,
百位拨动了一个上珠表示5个百,
十位为0,
个位上拨动了一个下珠和一个上珠,
表示6个1,
所以这个数时50506.
小乐:
第三个算盘上,
千位上拨动了一个上珠,
表示5个千,
百位上拨了3个下珠,
表示3个百,
十位上拨了1个上珠表示5个十,
宋代的《清明上河图》里有它的图像,
但之前有没有谁也不知道,

2020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4.3用算盘表示数(教案)-精品

2020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4.3用算盘表示数(教案)-精品

用算盘表示数。

(教材第34、第35页)1.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2.会用算盘表示数。

重难点:会用算盘表示数。

课件、算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数学王国的新朋友——算盘。

【设计意图:借助谈话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1.你知道吗。

师: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计算工具,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用算盘记数和计算。

我国传统的算盘,每档2个上珠,5个下珠,也称为“七珠算盘”。

后来又出现了“五珠算盘”,每档1个上珠、4个下珠。

请同学自己阅读下面的资料,然后跟小组同学交流: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35页“你知道吗”)学生自主阅读资料,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收获;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教学例4。

师:我们先来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出示算盘并讲解)师:可以用算盘帮助我们记数和数数。

记数时,要拨珠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看看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各是多少?说一说,写一写。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图)生1:第一个算盘上靠梁的珠子只有个位上的4个下珠,因为1个下珠表示1,所以第一个算盘上表示的数是4。

生2:第二个算盘上靠梁的珠子个位上是1个上珠表示5、2个下珠表示2,这样个位上是7;十位上有3个下珠表示3个十,所以第二个算盘上表示的数是37。

生3:第三个算盘上靠梁的珠子在十位上,1个上珠表示5,1个下珠表示1,这样合起来十位上就是6,表示的数就是60。

生4:第四个算盘上靠梁的珠子百位上是8,个位上是2,8个百和2个一合起来表示的数就是802。

生5:第五个算盘上靠梁的珠子百位上是9,表示9个百,所以就是900。

3.教学“试一试”。

师:仅仅会读写算盘上的数还不行,你能在算盘上一边拨珠一边数数吗?在小组里共同完成下面各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试一试”)学生在小组里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指定学生演示汇报。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既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 练习课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 练习课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练习课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2.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3.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2.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1.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老师出示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答案,并讲解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课堂练习1. 老师出示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老师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答案,并讲解自己的计算方法。

三、合作交流1. 老师出示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2. 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答案,并讲解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练习和合作交流中的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家长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练习课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练习本单元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老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中的合作交流环节详细补充和说明:合作交流环节是本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年级数学数的组成教案

一年级数学数的组成教案

一年级数学数的组成教案一年级数学数的组成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8例4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表示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和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3.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

目标解析:在认识算盘的'过程中,了解上珠与下珠在表示数时的意义;在用算盘表示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位值制”,为后续学习数位顺序表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谜语揭题(一)复习旧知:(课件出示)1.口答2.数一数3.读,写数(二)谜语揭题。

1.猜谜语:同学们回答得真棒,那接下来我们来猜个谜语吧。

课件演示: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

若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

2.揭课题:学生猜一猜后,教师出示算盘,并板书:认识算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在引入新课时让学生猜谜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借助算盘,探究新知(一)认识算盘1.了解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介绍名称。

出示算盘,让学生观察并了解算盘的结构,最后介绍算盘的框、梁、档和珠子。

(2)明确上珠和下珠的意义。

梁下面的珠子叫下珠,一个下珠表示1;梁上面的珠子叫上珠,一个上珠表示5。

2.认识算盘上0~9的表示方法。

(1)1~4的表示。

教师演示拨一个下珠表示1,拨2个下珠表示2……(2)5~9的表示。

教师演示5怎么表示,5一般不用5个下珠表示,而是用1个上珠表示。

同桌互说6~9怎么表示法,再汇报演示。

(3)0的表示。

空档表示0。

【设计意图:在认识算盘时,重点把握如何用上珠和下珠表示6~9这些数,这是学生用算盘拨数的基础。

】(二)运用算盘1.介绍拨珠指法。

(教师演示)2.了解如何定位。

阿荣旗二小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第4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阿荣旗二小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第4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b.云 b.雨
a.横轴〔统计项目〕
a.从这幅条 形统计图 中 , 你还 能读到哪些 信息 ?
a.天数
a.9 a.9
a.9
a.8
a.7
a.6
a.6
a.5
a.5
a.4
a.3
a.2
a.2
a.1
a.0 a.晴 a.阴 a.多 a.阵 a.雷阵雨a.天气 b.云 b.雨
a.从这幅条 形统计图 中 , 你还 能读到哪些 信息 ?
a.我用统计 表表示。
天气 晴 天数 a.9
阴 多云 阵雨 雷阵雨 a.6 a.9 a.5 a.2
a.我这样表 示。
a.晴a.阴a.多a.阵a.雷阵雨 b.云b.雨
a.还可以用 条形图来表 示。
a.天数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a.0
a.晴 a.阴 a.多 a.阵 a.雷阵雨a.天气 b.云 b.雨
a.2.调查班里同学的睡眠时间a.。【课本P100页 〞练习十九” 第1 题] a.人数
a.13
a.12
a.11
a.10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a.0
a.10小时 a.9小时 a.8小时 a.7小时 a.7小时
b.及以上
b.及以下
a.小学生的睡眠 时间每天应不少 于10小时。
a.摆一摆 , 看一看 。
a.问 a. 从上面看这3个物体 , 形状是什么样的 ?
a.从上面 看
a.你发现了什么 ?
a.从上面 看
a.从上面看,形状相同 。
a.从左面 看

人教版二年级下第七单元《认识算盘》教案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下第七单元《认识算盘》教案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下第七单元《认识算盘》教案认识算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计数和数数过程与方法: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并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课件、算盘教学过程:一、介绍算盘的历史和现在1、引入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

如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

学生猜一猜后,教师出示算盘图,揭示谜底:算盘。

2、介绍算盘的历史(配合课件)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开始用石子计数,后来用木棍或者竹签计数(就是算筹),再后来人们用摆珠子的方式计数,它是用小棍子把珠子串起来,用上面蓝色的珠子表示5,下面黄色的珠子表示1,再合起来表示数。

像这样就表示563.后来这种计数和计算的工具,就慢慢地改进成了现在用的算盘。

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先在600多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留传到现在。

所以算盘的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

算盘还传到日本、朝鲜、美国、东南亚、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二、认识算盘1、了解算盘各部分的名称谈话:同学们小小的算盘背后蕴藏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既然它这么有魅力,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

(1)仔细观察算盘,你知道它是有哪些部分构成的吗?教师出示算盘,引导认识框、梁、档、算珠(2)通过游戏巩固出示大算盘:看来大家都认识了算盘,下面我们玩一个看谁说得快的游戏,我指算盘上的某个部分,请你快速说出它的名称。

石子结绳 算筹 5 6 3同桌玩一玩。

(3)认识上珠和下珠,并介绍上下珠分别表示多少?问:梁上面的算珠叫什么?一颗上珠表示多少?梁下面的算珠叫什么?一颗下珠表示多少?《算盘歌》一把小算盘,四周围满框,横卧一根档,竖着许多梁,梁上是上珠,梁下是下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余数的认识
教学目的:
1、经历认识算盘,用算盘上的算珠表示数的过程。

2、知道算盘上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会用算盘表示多位数。

3、了解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作为中
国人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

教学难点:会用算盘数数和记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拿出算盘问学生:这是什么?
生:算盘。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算盘,并用它来表示数。

二、自主探究
1.算盘的介绍
师介绍算盘的结构,认识框、梁、档以及上珠和下珠。

出示儿歌:长长方方一个框,四边框来中间梁,梁上架着许多档,上珠下珠档上放。

学生跟着老师边读儿歌边在自己的算盘上指出框、梁、档以及上珠和下珠。

2.游戏。

听老师的口令,摸出框、梁、档以及上珠和下珠。

三、读写算盘,探究新知。

1.确定“个位档”。

用算盘表示数时要先确定好个位,可以先任意选定某档为个位,一般我们把右边起第三档确定为个位档,(师贴出“个”)它的左边依次是哪几个数位?根据学生回答师分别贴出“十”、“百”、“千”。

2.认识上、下珠表示的数值。

⑴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已经确定了,该怎样用算盘正确记数呢?
介绍:记数时,要拨珠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边说边拨珠,出示算盘图。

⑵课件任意出示1-9各数,学生抢答。

⑶那怎样在算盘上表示10呢?
引导学生联系计数器记数的方法,满十进一,因此用十位上的一个下珠表示。

⑷百位上的一个下珠表示多少?千位上的一个下珠呢?
3.读、写算盘上的数。

依次出示算盘图,让学生想想算盘上的数各是多少?说一说,写一写。

可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

第一幅图:个位上的4个下珠表示4个一,在个位上写4.
第二幅图:十位上的3个下珠表示3个十,个位上的1个上珠和2个下珠表示7,合起来是37,在十位上写3,个位上写7.
第三幅图:十位上1个上珠和1个下珠表示6个十,个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称为空档,空档我们用0来表示。

所以在十位上写6,在个位上写0.
第四幅图: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十位和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为什么?
百位上1个上珠和4个下珠表示9个百,十位、个位上是空档,用0来表示,要写2个0。

所以在百位上写9,十位、个位都写0。

四、拨珠数数,加深理解。

1.学习拨珠方法。

⑴算珠的拨入、拨去。

拨入珠靠梁,大拇指:拨入下珠,食指拨入上珠。

师示范在算盘上拨入3、5、8,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拨入的。

拨去珠离梁,只有上珠或下珠,用食指;上珠下珠在一起,拇指食指同时拨。

师示范在算盘上拨去3、5、8,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拨去的。

⑵练习拨10以内的数。

师:小朋友在拨珠时不仅要注意指法,更要注意坐姿:脚放平、身坐正,头稍低、手放平。

听老师口令学生迅速在算盘上拨珠。

任意报出0-9各数,学生练习拨入、拨去。

2.教学“试一试”。

在算盘上一边拨珠一边数数。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全班交流,注意进位的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