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 艺术概论2
艺术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艺术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1. 什么是艺术呀?就像达芬奇画的《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总是让人捉摸不透。
艺术概论课程会带你真正走进艺术的世界,了解艺术到底是什么鬼东西。
2. 艺术的种类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像音乐、绘画、雕塑,哎呀呀,数都数不过来!在艺术概论课程里,你会搞清楚它们各自的独特之处,就像区分苹果和香蕉那么清晰。
比如听一首贝多芬的交响曲,再看看一幅梵高的画。
3. 艺术创作是咋回事呢?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出来的哟!就好比米开朗基罗雕琢大卫像,那得花费多少心血呀!艺术概论课程会让你明白创作背后的故事和艰辛。
4. 艺术的形式和风格,那简直是变化无穷呀!就像时尚潮流一样,一会儿一个样。
从古典到现代,从写实到抽象,在艺术概论课程中你能尽情领略,像在艺术的海洋里畅游一样。
想想毕加索不同时期的画。
5. 艺术的历史发展长河那可太精彩啦!就像一部超级大片。
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社会,艺术是如何演变和传承的呢?来艺术概论课程里寻找答案吧,就像探索神秘的宝藏。
6. 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紧密得很嘞!好比鱼和水。
不同的文化孕育出不同的艺术,通过艺术概论课程你能深刻感受这一点,看看中国的传统艺术和西方的有啥不一样。
7. 艺术的审美价值可重要啦!能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就像吃了一块美味的蛋糕。
艺术概论课程会教你怎么去欣赏和感受艺术的美,难道你不想知道吗?8. 艺术家是怎样的一群人呢?那绝对是有个性有想法的哟!像梵高对色彩的执着。
在艺术概论课程里去了解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吧,说不定会给你很大的启发。
9. 艺术对社会的影响那可不一般哟!能推动社会进步,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共鸣。
艺术概论课程会让你清楚看到这一点,就像明亮的灯塔指引方向。
我觉得艺术概论课程超级有趣呀,能让我们深入了解艺术这个奇妙的世界,要是不去学一学可真亏啦!。
艺术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艺术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艺术家被认为是现代艺术的奠基人?A. 达芬奇B. 毕加索C. 米开朗基罗D. 梵高答案:B2. 中国古代绘画中,以下哪种技法是水墨画的主要表现手法?A. 工笔B. 写意C. 点彩D. 印象答案:B3. 以下哪种艺术风格不属于巴洛克时期?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洛可可D. 哥特式答案:A4. 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代表作品是?A. 《最后的晚餐》B. 《星夜》C. 《睡莲》D. 《蒙娜丽莎》答案:C5. 以下哪种雕塑材料不是传统的雕塑材料?A. 石头B. 木头C. 玻璃D. 金属答案:C6. 以下哪个选项是后现代艺术的特点?A. 强调理性和秩序B. 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C. 强调社会和政治批判D. 强调形式和技巧的完美答案:C7. 以下哪位艺术家是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A. 马蒂斯B. 波洛克C. 达利D. 毕加索答案:B8.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是现代艺术的典型代表?A. 油画B. 雕塑C. 装置艺术D. 版画答案:C9. 以下哪种艺术流派强调了色彩和形式的自由运用?A. 立体主义B. 未来主义C. 超现实主义D. 野兽派答案:D10. 以下哪位艺术家被认为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A. 莫奈B. 蒙克C. 马蒂斯D. 毕加索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艺术的三大要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形式、内容、技巧2.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六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3. 被称为“雕塑之父”的艺术家是______。
答案:罗丹4. 现代艺术与古典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现代艺术更强调______和______。
答案:个人表达、形式创新5. 20世纪初,______和______的兴起标志着现代艺术的诞生。
艺术概论整理知识点总结

艺术概论整理知识点总结一、艺术的定义1. 艺术的概念艺术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再创造,通过表达艺术家的内心情感和审美追求来实现创造性活动。
它是一种语言,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传达思想和情感,是一种文化的表现方式,可以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特征。
2. 艺术的分类- 形式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主要以形式和结构的美感为主。
- 表现艺术:包括舞蹈、音乐、戏剧等,重在表现情感和意境。
- 应用艺术:包括工艺品、设计等,以实用性和美感兼备为主。
二、艺术的发展历程1. 古代艺术- 古埃及艺术:以神话故事为主题,墓室壁画和金字塔雕像等为代表。
- 古希腊罗马艺术:以人物雕塑和建筑为代表,追求美的完美和和谐。
2. 中世纪艺术- 以宗教为主题,建立了大量的教堂和修道院,绘画和雕塑刻画了宗教故事和圣徒形象。
3. 文艺复兴- 15世纪至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启发了欧洲艺术的新风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4. 近现代艺术- 工业革命以后,艺术逐渐向非传统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印象派、表现主义、抽象艺术等新的艺术形式,现代主义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艺术也相继兴起。
三、艺术的要素1. 艺术的形式- 线条、色彩、形状、结构等视觉元素,以及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等听觉元素都是艺术的形式要素。
2. 艺术的内容- 人物、风景、静物等主题内容,主要表现在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上。
3. 艺术的风格- 在艺术的发展中,艺术家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例如梵高的后印象派风格、毕加索的立体派风格等。
四、艺术的审美1. 艺术的审美性- 艺术作品通过具体的形式和内容,引发人们审美情感,让人产生美的享受和赏识。
2. 艺术的审美功能- 艺术作为审美的媒介,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思想和灵感,给人以美的满足和精神抚慰。
3. 艺术的审美标准- 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是主观的,而且因人而异,但也有一些普遍的标准,比如情感真挚、形式美观、内涵丰富等。
艺术概论论述题万能例子

艺术概论论述题万能例子1.艺术与社会:艺术是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仅可以反映社会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还可以影响、引领、改变社会。
例如,梵高的作品反映出当时欧洲社会的文化、宗教和艺术氛围;马克思主义提倡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则旨在通过艺术反映社会现实、传达社会理想和价值观。
2.艺术与表现形式:正如语言有各种形式(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等),艺术也有各种表现形式(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
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和情感,例如卡拉瓦乔的油画《烧烤变魔术师》通过细腻的色彩和绘画技巧表现出情感的细腻、人物的逼真;音乐可以通过节奏、旋律和和声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3.艺术与文化: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例如中国的书法、绘画、京剧等文化形式反映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西方的雕塑、绘画、交响乐等文化形式则反映出西方文化的特点和风格。
艺术和文化的相互作用,既有互相影响、借鉴、吸收,也有批判和对抗。
4.艺术和审美:艺术和审美是密不可分的。
审美是指对美的感知、体验和评价,而艺术则是一种能够引起审美体验的表现形式。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取决于它的艺术技巧、内涵、意义和情感。
例如,毕加索的作品以其惊人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风格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欣赏和赞美。
5.艺术和自然:艺术作品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艺术家常常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和素材。
例如,许多画家在描绘自然景象时,注重观察自然之美、表现自然之神韵;作曲家在创作音乐时,也常常以自然景象和情感为蓝本和灵感来源。
同时,艺术作品也可以反过来启发人们去重新认识自然的美和意义,呼吁人们保护自然。
2019《艺术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2019《艺术概论》考试题及答案姓名成绩温馨提示:同学们,经过综合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题吧。
加油!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法国伟大作家雨果称建筑艺术的杰出作品为( A )A、“石头的史书”B、“凝固的音乐”C、“巅峰性的艺术成就”D、“具有双成性的造型艺术”2、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下列属于想像艺术的是( D )A、绘画B、音乐C、戏剧D、文学3、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又称为( D )交响曲A、英雄B、命运C、田园D、合唱4、下列美术作品中,其不属于梵高创作的是( C )A、《向日葵》B、《鸢尾花》C、《舞蹈》D、《红色葡萄园》5、在美术成就方面,下面不属于“文艺复兴三杰”的是( B )A、达芬奇B、乔托C、米开朗基罗D、拉斐尔6、对于文学体裁的划分,下面不正确的一种划分方式是( A )A、一分法B、二分法C、三分法D、四分法7、黑格尔说,艺术史的起点是( C )A、音乐B、雕塑C、建筑D、摄影8、在西方现代艺术中,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的是( D )A、毕加索B、梵高C、高更D、塞尚9、马蒂斯是__D___画派的代表画家。
A、立体主义B、达达主义C、抽象主义D、野兽派美术作品《自由神引导人民》是下面( C )艺术家的作品。
A、库尔贝B、杜尚C、德拉克罗瓦D、安格尔11、“主题”一词始创于( B ),本是音乐术语,指的是乐曲中最富特征的核心乐段。
A、法国B、德国C、意大利D、西班牙国画《溪山行旅图》是北宋( D )的名作。
A、张择端B、吴道子C、赵佶D、范宽13、《霓裳羽衣舞》是__B__代宫廷乐舞。
A、汉B、唐C、宋D、元14、( B )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
A、艺术体验B、艺术构思C、艺术表现D、艺术接受15、下列不属于灵感的主要特征的是( D )A、突发性B、突破性C、亢奋性D、永久性16、( C )是形象思维的根本特征。
A、形象性B、情感性C、想像性D、审美性17、凡是由两个以上的基形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单一的完整的意象,叫( A )。
艺术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艺术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 艺术的本质是什么?A. 模仿自然B. 社会意识形态C. 纯粹的审美体验D. 社会生活的反映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艺术的主要社会功能?A. 认知功能B. 教育功能C. 娱乐功能D. 经济功能答案:D3. 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材料选择B. 主题表达C. 技巧运用D. 观众反馈答案:B4. 艺术风格和艺术流派的区别在于?A. 时间和空间B. 艺术家数量C. 艺术特征和审美追求D. 创作方法答案:C5.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A. 莫奈B. 梵高C. 毕加索D. 德加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艺术批评的作用包括哪些方面?A. 引导艺术欣赏B. 促进艺术创作C. 提高艺术价值D. 规范艺术市场答案:A, B, D7. 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通常包括哪些?A. 内容B. 形式C. 风格D. 技巧答案:A, B, C8.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艺术作品的创作?A. 社会环境B. 个人情感C. 技术水平D. 经济利益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9. 简述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答案:艺术与道德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艺术可以反映和传达道德观念,通过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探讨和传达善与恶、正义与不义等道德问题。
同时,艺术创作和表现过程中也受到道德规范的约束,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社会道德标准。
此外,艺术作品本身也可能成为道德评价的对象,人们对艺术作品的道德评判往往与其文化背景和个人价值观有关。
10. 描述艺术接受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答案:艺术接受过程通常包括三个阶段:首先是感知阶段,观众通过感官接触艺术作品,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受;其次是情感体验阶段,观众对艺术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可能会经历情绪的波动和心灵的触动;最后是理性反思阶段,观众开始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可能会对作品的主题、形式、技巧等进行分析,并形成个人的见解和评价。
艺术概论新整理答案
1、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艺术与形式的关系。
由英国艺术家克来夫.贝尔在他的《艺术》一书中提出,“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的关系,激发我们的审美感情。
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我视之为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艺术的共同本质。
”“意味”是指那种不同与对自然物的美的感情,而是一种特殊的、神秘的、不可名状的审美情感,“形式”是艺术的核心,是艺术品内的各个部分和质素构成的一种纯粹的关系,意味与形式存则俱存,亡则俱亡。
西方艺术理论家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一书中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孩子问父亲:什么是抽象?父亲想了半天回答道:“抽象就是不能触摸的东西。
”孩子似有所悟,喊到:“我明白了,抽象就是上帝和毒漆树一样的东西。
”这个故事说明,人们习惯用“抽象”来形容无法感知的事物,而把“具象”当作平常所能看得见的物理事物,即其“意味”。
事实上,抽象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东西,是人们认识主客世界的需要,也是人们反映世界的一种方法。
在文艺作品中,抽象有着不可替代的魅力。
如毕加索的名作《格尔尼卡》,呈现给观众的是一张支离破碎的被打散而重组构成的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画”,作者并不是以绘画再现的情节象征某种精神,而是运用变形、分解几何形体的抽象形式去揭露法西斯的暴行和人民的苦难。
同样都反映法西斯暴行,《格尔尼卡》的艺术感染力比起中国同时代用具象写实手法表现灾难题材的作品《流民图》就要强得多。
这个例子说明,抽象的东西反而能给人提供一个更大的心理补偿空间,让人按照自己对美的追求来领会和完善。
抽象的成份越大,它的包容量就越大。
艺术创作中的“具象写实”是指面对自然对象写生,达到立体的三度空间逼真效果,其主要理论来源于古希腊哲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绘画大师达芬奇说“镜子为画家之师”,三度空间的逼真幻觉一度成为古希腊人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梦寐以求的理想。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艺术概论(专升本)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艺术概论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艺术现象B. 艺术作品C. 艺术家D. 艺术批评2、下列哪一项不是艺术的基本特征?A. 美感B. 创造性C. 实用性D. 情感表达3、下列关于艺术分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按照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表演艺术和综合艺术。
B、按照艺术的内容可以分为表现性艺术和再现性艺术。
C、按照艺术的目的可以分为审美艺术、实用艺术和科学艺术。
D、按照艺术的表现手法可以分为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
4、以下哪位艺术理论家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的观点?A. 亚里士多德B. 黑格尔C. 康德D. 诺瓦利斯5、下列关于艺术本质的观点,不属于西方美学传统的是()A. 艺术模仿现实B. 艺术表达情感C. 艺术是自由的体现D. 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6、以下哪位艺术家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奠基人”?A. 文森特·梵高B. 保罗·塞尚C. 克劳德·莫奈D. 毕加索7、艺术创作中的“意境”是指:A. 艺术形象与艺术情感的高度融合B. 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C. 艺术作品的结构布局D. 艺术作品的形式与技巧8、以下哪一项不是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A. 形式B. 内容C. 情感D. 技巧9、艺术概论中,下列哪项不属于艺术的基本特征?A、形象性B、情感性C、认知性D、表现性10、以下哪位艺术理论家认为艺术是“生命的形式”?A. 黑格尔B. 康德C. 宇宙D.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11、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艺术构思的基本特征?A、创造性B、情感性C、逻辑性D、实用性12、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艺术的基本特征?A、形象性B、情感性C、观念性D、技术性13、艺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其中?A. 情感表达的工具B. 美学研究的对象C. 经济发展的动力D. 社会进步的标志14、以下哪位艺术家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A. 毕加索B. 梵高C. 莫奈D. 达芬奇15、艺术起源的“巫术说”认为,原始艺术起源于人类早期的()A. 宗教活动B. 生产劳动C. 游戏娱乐D. 审美需求16、在艺术创作中,以下哪一种手法被称为“以形写神”?A. 虚实结合B. 以情写意C. 以形写神D. 以实写虚17、艺术创作的核心是()。
艺术概论讲义
•第一章艺术的定义问题思考1、展览会为什么会不接受这件作品?展览会是依据什么标准来接纳和拒绝展品的?2、谁是艺术品的判断者?是艺术家、批评家还是收藏家?他们之间有没有共同的标准和准则?3、一件作品是否既可以是艺术品又可以是实用的的物品?现成的物品和艺术品又没有区别?一件物品是否能成为艺术品,决定于我们去怎样看待它么?4、艺术品的标准和规范是不是永恒不变的?是否存在这么一个普遍的永远不变的标准?传统视觉艺术最基本的假定1、艺术必须是手工制作的。
2、艺术是独特的。
3、艺术看上去是美的。
4、艺术应该表达某种观点。
5、艺术应该需要某种技巧和技术我们顺着这五条标准来审视上述我们所提的问题首先:艺术被看成一种手工劳作,与机械化流水线的工业品是不同的。
其次:艺术品因为是艺术家个人手工制作的,所以,艺术品的生产总是和特定的个体以及时空境况有特殊的联系。
第三:艺术品应该具有足够打动人的美的形式和外观,尤其是造型艺术品,而且这种美的外观只为了人们的欣赏而存在。
第四:艺术品应该表达出作者的某种思想或意图,这是我们评判艺术品是否成功的一个要素。
最后,艺术是技艺的结晶,从传统的意义上说,艺术这个概念最初的含义就是某种技能或技艺。
那么到了我们所思考的问题:到底什么是艺术呢?什么是艺术品呢?首先,艺术这个概念是一个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
今天我们讲的艺术在古代是不存在的。
中国古典文献中的艺术概念《后汉书·成帝纪》卷二十六:“顺帝永和元年,又诏无忌与议郎黄景校订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后来李贤在作注释时说“艺谓书、数、射、御,术谓医、方、卜、筮。
”,《世说心语》有《术解》《巧艺》两篇《魏书》里面作者将“占侯、医卜、堪舆”与“篆、书、音、律一起列入了《艺人列传》。
隋炀帝杨广曾编纂《古今艺术图》,又叫做《古今艺术》,据《历代名画记》、《太平御览》《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中对这本《古今艺术》的注释,《古今艺术图》中的艺术所指的不止书画艺术,还包括了音乐、舞蹈、游艺、园艺等。
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
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艺术起源于:A. 宗教B. 劳动C. 游戏D. 模仿2. 以下哪项不是艺术的基本特征?A. 创造性B. 审美性C. 技术性D. 表现性3. 印象派绘画的特点不包括:A. 强调光影效果B. 强调线条的流畅C. 强调色彩的运用D. 强调瞬间感觉的捕捉二、填空题1. 艺术的三大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现代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是________,其作品具有强烈的________风格。
三、简答题1. 简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2. 描述一下抽象艺术的特点。
四、论述题1. 论述艺术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1. 以《蒙娜丽莎》为例,分析达芬奇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 劳动2. C. 技术性3. B. 强调线条的流畅二、填空题1. 艺术的三大功能包括审美教育、审美娱乐和审美启迪。
2. 现代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毕加索,其作品具有强烈的立体主义风格。
三、简答题1.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是密切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能够反映生活,提炼生活,使人们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启迪。
2. 抽象艺术的特点包括不依赖于具象的描绘,强调形式和色彩的独立性,以及艺术家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四、论述题1. 艺术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促进社会思想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承。
艺术作品往往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风貌,是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五、案例分析题1.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其绘画技巧体现在对光影的精妙处理,即所谓的“烟雾效果”,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和深度。
同时,蒙娜丽莎的微笑神秘莫测,展现了达芬奇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深刻把握。
这幅作品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其技术层面,更在于它对后世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主义——现实的新写法
• 立体主义初期的历史是以毕加索为主要台柱的,这段 历史以创造能够达到这一表现的手法为目的的,用卡 恩维勒恰如其分的话来说,亦即求得这种“现实”的 新方法的语言手段的历史。 • 把自然现象从造型上分成碎片,再把这些碎片镶嵌展 现到自成一体的、画布上的、坚实的建筑形体里,从 而勾画出一个从许多视角——上面、下面、正面、侧 面——看到的空间所形成的机体,这便是立体主义这 一新的语言的特征。新语言的重要性在于:它使人能 像对待一个“已经构造好的物体”那样来创造艺术作 品,正如马克斯.亚科布所说的那样,在这个已经制 造好的物体中,艺术家可以把他对他所要表现的事物 的全部思想认识都融会进去。
毕加索(1881-1973)是现代艺术 (立体派)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 的主要代表.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 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个美 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 较严格的绘画训练, 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 第一时期是:“蓝色时期”;第二时期 是:“玫瑰红时期”;第三时期是: “黑 人时期”;第四时期是:“立体主义时 期”,分成分解和综合两种形式;第 五时期是:“古典主义时期”;第六时 期是:“超现实主义时期”;最后是 “抽义 时期 毕加索一生是个不断变化 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 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 被他汲取改造为自己的风格.他 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 中,
在作品产生之前是不存在任 何理论阐述的,但是,也正 是通过作品本身一次又一次 日益清楚地表明了它们所取 得的成果,确定了艺术家对 世界所采取的特殊态度;这 便是“分析立体主义”。后 来,从1912至1916年,把现 实组合成这种造型结构的手 法,再根据这种造型结构在 艺术家身上引起较客观的思 维、记忆和心理关系,使之 有了更自由、更复杂的展现; 这便是“综合立体主义”。 正如上述形容词所指出的那 样(这两个形容词说明的是 毕加索的探索所经历的各个 阶段),在对现实作出几乎 是解剖学式的分析之后,对 现实进行了更加广泛而错综 复杂的综合。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 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 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 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 的统一与和谐。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 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在他一生中, 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 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 道路完全迂回而进。他说过:“当我们以忘我的精神去 工作时,有时我们所作的事会自动地倾向我们。不必过 分烦恼各种事情,因为它会必然或偶然地来到你身边, 我想死也会相同吧!”
• 谢谢观看
帕波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最为人所熟知 的可能是他的油画,而 他的雕塑品则更加体现 了对现代的激情与思辨 色彩。这一装置来自美 术馆收藏中心,从中能 看出艺术家对立体作品 的创新思想,作品启用 了多种雕刻材质,包括 青铜、石膏,还有的部 分是用各种材料装配组 合而成。
如果有人对毕加索雕塑发展的全过程进行完 全的扫描,不难发现,这件雕塑具有独特的地位。 《费尔南德》是毕加索1909年秋天从西班牙霍塔 归来后创作的第一批作品中的一件,反映了毕加 索在三维立体雕塑创作上的技巧已经达到了空前 的高度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人们试图 划分毕加索的创作阶段。但这并不是轻而易举的: 他每两三年都要用一些绘画上的创造发明把批评家 们难住……研究者们规定了许许多多时期:“蓝色 时期”、“玫瑰红时期”、“黑人时期”、“立体 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 期”、“抽象主义时期”。
重新建立秩序
毕加索经历了三十年的创作和探讨, 仔细考虑过表现绘画常规的一切可能 性,在这之后终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 步,然而他只获得一个彻底的成就, 即他认识到:没有什么最后的结果, 也没有什么可以一劳永逸地加以认识 和掌握的现实,而是每一次,为了要 加以说明的每一件事情,都要作为一 个永久的初学者,重新创造最能描绘 他内心所见的那种形体并与之最相符 合的语言,而他的内心所见以是永远 处于积极变动之中的。这种变动的积 极犹如毕加索的思想,声势汹涌犹如 毕加索的激情,流动不息则如毕加索 血管中的鲜血;这位艺术家是自然界 的一支力量,画布、画笔就是他的行 动工具,绘画则是记录他创造性生命 力的文献。
艺术概论期末总结
课题:毕加索
毕 加 索
重 新 建 立破坏
•
毕加索(1881-1973)是现代艺术(立体派) 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 他的父亲是个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 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 实的造型能力.
毕加索顺手拈来,捏了几个小玩意儿。而接下来的整个冬天,毕加索都在考虑 陶艺的事儿。与其他艺术家不同,毕加索在陶瓷的技艺方面,有更深入的研究。 他会兴致勃勃地关注粘土特性,成分比例,及不同的化学反应。 毫无疑问,毕加索不是制陶技师,他在陶瓷制作方面并非专业。但他把精湛 的、惊人的艺术创作的技巧运用到了对陶瓷的塑造和美化中。大概在1893年, 年少的他偶然接触过陶瓷知识,后来毕加索凭着这些知识满怀憧憬来到玛都拉 陶瓷工作坊(Madoura)。就像在其他方面一样,他的热情又一次决定了他的 风格,带动了他的艺术创作,并且得到了大量成功的、有趣的作品。
诗歌之美,比如智利 的聂鲁达。“生命如 此丰富以致花朵枯萎, 而且充满哀伤。”抑 或是“我最后的渴求 紧系住你,在我荒寂 的土地上你是最后的 玫瑰。”再如印度的 泰戈尔所说。“那碧 空,那围抱星辰的无 尽处,我的诗句群飞 穿过的空间,都被留 在外面。繁星,从夜 的心头摘下,紧紧地 结成链环……”现在 是,西班牙的毕加索
9岁的毕加索来到巴黎,由于 贫穷总生活在社会底层,这时 他画了一些穷愁潦倒的友人题 材的油画,画面充满着一层阴 冷的蓝色调,这便是他的“蓝 色时期”。1904年4月定居巴黎 贫民区,过着自由浪漫的生活, 这时画了许多流浪艺人生活题 材的画,色调出现温暖的粉红 色,这就是他的“粉红色时 期”。尔后由于受到塞尚艺术 的影响,在塞尚的基础上对绘 画结构进行探讨研究,作品显 示出几何化倾向,开始将形象 分解成各个平面,并重新予以 组合,于1907年创造出划时代 的作品《阿维尼翁少女》,从 此他进入分析立体主义研究和 创作时期。不久他又采用拼贴 技巧创作,标志着他的分析立 体主义的结束,逐渐走向“综 合立体主义”。
• 32岁之后的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 色彩与线的运用,它们又使人想起塞尚。从此以后毕加索进入一 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 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激昂 或狂躁,可亲可憎,诚挚或装假,让人喜欢又招人讨厌,变化无 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 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 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 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 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他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 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 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 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 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 迂回而过.他说过:"当我们以忘我的精神去工作时,有时我们所作的 事会自动地倾向我们.不必过分烦恼各种事情,因为它会很自然或 偶然地来到你身边,我想死也会相同吧!"
在作品产生之前是不存在任何理论阐述的,但 是,也正是通过作品本身一次又一次日益清楚 地表明了它们所取得的成果,确定了艺术家对 世界所采取的特殊态度;这便是“分析立体主 义”。后来,从1912至1916年,把现实组合成 这种造型结构的手法,再根据这种造型结构在 艺术家身上引起较客观的思维、记忆和心理关 系,使之有了更自由、更复杂的展现;这便是 “综合立体主义”。正如上述形容词所指出的 那样(这两个形容词说明的是毕加索的探索所 经历的各个阶段),在对现实作出几乎是解剖 学式的分析之后,对现实进行了更加广泛而错 综复杂的综合。
从十九世纪末从事艺术活动,一直持续到二 十世纪七十年代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 二十世纪艺术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二十世 纪的大部分艺术史都可以按照他的成就来写
巴勃罗· 鲁伊斯· 毕加索(1881-1973年)出生在西班牙南部港口城市马拉加, 父亲是位美术教师,曾做过美术馆长。14岁的毕加索考入父亲任教的巴塞 罗那美术学校高级班,16岁毕业时画的《探望病人》一画参加全国美展, 具有相当写实的造型水平。以后又考取了马德里费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 但他更喜欢的是在美术馆和街头自由吸取艺术营养。
毕加索。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或者加一个修饰语,勤劳的伟大的艺术 家。同时也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求知的欲望和对外部世界的好奇,永远像 鞭子一样抽打着他,令他从不停留半步。创作出这些作品时,毕加索已经 66岁。早已逾越中国人传统认知里的天命之年,而这一年,毕加索刚刚开 始他在陶瓷艺术领域的探索。从零开始,接触一种全然陌生的技艺。 在此之前,在雕塑方面,他早已卓有成就。
毕加索对新的技巧和艺术种类的兴趣,使他在1964年接触到了最古老的艺术表 现方式之一:陶瓷。 在1946年夏天,画家来到了瓦洛里斯(Vallauris)(法国),一个拥有制 陶业传统的小镇。在那里他认识了哈米耶夫妇俩(Georges&Suzanne Ramié ), 他们邀请他参观了他们的制陶作坊。在那里毕加索制作了自己最初的作品。后 来哈米耶夫妇不仅让毕加索使用他们的作坊,还教给他他们关于粘土制作和搪 瓷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