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册第9课英语课上变魔术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学习任务单-英语课上变魔术

学习任务单-英语课上变魔术

英语课上变魔术教学任务单(教师用)
一、课前准备
1、发送‘进阶练习’文件夹和‘微课’文件到学生机桌面
2、发给学生‘学习任务单(学生用)’和教材
二、导入
(一)引导学生学会看‘学习任务单(学生用)’
(二)引导学生在需要帮助时,阅读视频和教材
(三)演示打开‘微课’
1、了解暂停、播放视频文件的方法;
2、了解视频文件与桌面、Flash文件切换的方法。

Alt+Tab
三、辅导学生进行练习
四、课堂小结,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英语课上变魔术教学任务单(学生用)
一、掌握微课使用方法
二、打开微课视频文件
三、跟着视频文件学习并练习,制作小鸟变文字的动画。

需要帮助时可以重新观看视频文件,也可阅读课文,或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

如果你学会了,可以去帮助其他同学,乐于助人也是一种幸福。

三、评价
本节课学习了通过已有的素材,制作形状渐变动画,你学会了吗?
1、添加图层☆☆☆☆☆
2、摆放元件☆☆☆☆☆
3、分离元件☆☆☆☆☆
4、编辑文字☆☆☆☆☆
5、设置补间动画☆☆☆☆☆
在你学会的内容后面,奖励自己几颗星呢?你会做的更好!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变魔术》教案模版

《变魔术》教案模版

《变魔术》教案模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魔术的基本技巧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魔术的定义和分类2. 魔术的基本技巧(如手法、道具使用、互动等)3. 魔术的原理(如视觉错觉、心理暗示等)4. 魔术表演的技巧(如舞台布置、表演节奏、互动等)5. 魔术实践演练(学生自主选择魔术进行练习和表演)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魔术的基本技巧、原理和表演技巧。

2. 演示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魔术表演,讲解表演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3. 实践法:学生自主选择魔术进行练习和表演,教师进行指导。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魔术表演中的问题,分享经验和心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魔术的基本技巧、原理和表演技巧等内容。

2. 魔术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魔术道具,用于讲解和实践。

3. 教室环境:布置成一个表演舞台,增加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魔术表演,引发学生对魔术的兴趣。

2. 讲解:介绍魔术的定义、分类、基本技巧、原理和表演技巧。

3. 演示: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魔术表演,讲解表演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4. 实践:学生自主选择魔术进行练习和表演,教师进行指导。

6.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练习魔术,准备下一节课的表演。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互动等。

2. 学生表演评价:评价学生在魔术表演中的技巧、自信度和创意等。

3.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练习魔术的情况,包括魔术的熟练度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魔术比赛:让学生在班级或学校范围内展示自己的魔术才华,增加学习兴趣和动力。

2. 邀请魔术师进行讲座:邀请专业魔术师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魔术的奥秘和技巧。

八、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和魔术技巧的掌握程度。

小6册第9课英语课上变魔术参考教案1

小6册第9课英语课上变魔术参考教案1

参考教案1第9课英语课上变魔术一、教材分析本活动案例利用Flash实现英语课堂互动游戏,小鸟图形变为bird英语单词,通过熟悉的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已经能用Flash制作简单的逐帧动画,本课进一步学习形状渐变动画,了解形变的特征和制作形状渐变动画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体验到Flash的魅力。

五年级学生平时在英语课上经常做“Magic eyes”的游戏,能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英语课堂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掌握了逐帧动画的制作方法,对于关键帧、元件等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因此,本课学习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形状渐变动画原理。

(2)学会添加图层。

(3)熟练掌握分离图形的方法。

(4)能用“文本工具”添加文本。

2.过程与方法了解形状渐变动画制作的过程,掌握创建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体验小鸟变魔术的动画中培养学生敢于探索新事物、不断进取的精神;并培养学生养成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形状渐变动画原理。

(2)添加图层。

(3)掌握分离图形的方法。

(4)学会添加文本。

2.教学难点(1)了解形状渐变动画原理。

(2)掌握分离图形的方法。

五、设计思想1.情境创设通过导入英语课堂上“Magic eyes”的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参与到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中来,保持学习Flash的兴趣,游戏中图片变化为单词“bird”这个过程用信息技术如何实现,运用上节课逐帧动画能否制作完成,引发学生思考,以任务驱动学生学习。

2.教法学法本课通过情境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作欲,以任务驱动促进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六、教学过程七、教学反思本课学习制作形状渐变动画,选用的活动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积极性高涨,有创作的欲望。

因此,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形状渐变动画的原理,进而掌握制作形状渐变动画的操作步骤。

进阶练习-英语课上变魔术1

进阶练习-英语课上变魔术1

电子工业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6册第3单元第9课
英语课上变魔术进阶练习
【基础练习:‘神奇小鸟变魔术’】
任务一、添加图层
1、打开文件‘神奇小鸟变魔术.fla’
2、添加图层,重命名为‘动画’
任务二、摆放元件
(一)插入关键帧
‘动画’图层第30帧,插入关键帧,作为小鸟出现的起点帧。

(二)摆放小鸟元件
1.打开‘库’面板:‘窗口’菜单 ‘库’命令
2.拖动‘小鸟’元件到舞台合适位置
任务三、制作形状渐变动画
动画效果:动画图层30帧到50帧,小鸟在舞台上停留片刻。

50帧到70帧,制作形状渐变动画,从小鸟图形变化到文字bird。

1.添加关键帧
在动画图层第50帧、第70帧添加关键帧
2.分离元件
目的:变形对象如果是文字、组合和元件等,需要先分离,才能
制作形状渐变动画。

方法:选中第50帧小鸟元件,将其打散分离,按一次Ctrl+B。

3.删除并添加文字内容
目的:第70帧变成文字。

方法:(1)选中第70帧小鸟元件,按Delete键删除元件。

(2)选择文本工具按钮,在刚才小鸟所在的地方输入文字bird。

通过属性面板设置文字格式。

(3)选中文字,按两次Ctrl+B,分离文字。

4.设置补间动画
选中动画图层第50帧,在属性面板,设置‘补间’效果为‘形状’。

时间轴第50帧到第70帧,成为绿色底纹,黑色直线箭头。

任务四、测试动画并保存文件
1.选择‘控制’菜单→‘测试影片’命令,测试动画效果。

2.选择‘文件’菜单→‘保存’命令,保存文件。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完整word版)小学五年级第6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完整word版)小学五年级第6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五年级第6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2017年2月一、基本情况分析1、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小学生对电脑已经不陌生了,他们通过学习也掌握了不少的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

这个学段的信息技术教学还是以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喜欢上这门课为主要教学目的。

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只要他们对这门学科感兴趣了,主动往里面钻,许多问题想弄明白、搞清楚,那就达到了这个学段的主要教学目标了。

另外,良好的使用计算机和在机房里文明上机的习惯要让学生养成,这也是学生们综合素质的体现。

2、教材分析五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第6册教材共3个单元,12课。

第一单元“书香班级照片秀”,有3课。

主要内容是对“光影魔术手”这款图片软件的简单认识和使用,并用它为美化班级做出贡献。

第二单元“课外活动影片展”,有3课。

主要内容是认识了解Windows自带的视频编辑软件Windows Movie Maker。

学习对此软件的基本界面的认识和简单使用。

用它来丰富课余生活,留下与自己紧密相关的美好影像,给生活增添乐趣。

第三单元“七彩校园动画炫”,有6课。

主要内容是学习认识动画软件Flash,了解界面,学习简单制作动画,以七彩校园为主题,初步感受Flash动画的美感,用6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此软件的喜爱之情。

二、本册教材教学目标和要求1、了解图像软件的基本功能。

2、知道一些图像处理术语:像素、亮度、图片格式等。

3、熟悉照片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4、认识了解Windows Movie Maker软件。

5、学会导入素材到软件中并添加到编辑区。

6、会设置字体格式和文字动画效果。

7、会在影片剪辑之间添加过渡效果。

8、学会去除影片自带声音和添加新声音并会生成电影。

9、认识Flash MX 2004动画软件。

10、理解概念:“库”、“图层”和“元件”等。

11、会基本操作:导入图片、绘制图形等。

12、学会基本动画制作:逐帧动画、运动渐变动画等。

三、教学方法和措施1、小学信息技术课主要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知识学习为辅。

小学信息技术第6册第3单元第9课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第6册第3单元第9课教案

第9课英语课上变魔术【教学目标】:1、认识及理解图层(图层操作);2、认识及理解形状渐变动画(原理、制作步骤等);3、能将动画对象转换为分散的“图形”;4、输入文字及修改文字操作;5、利用所学,制作出形状渐变动画;【教学重点】1、认识及理解图层(图层操作);2、认识及理解形状渐变动画(原理、制作步骤等);3、利用所学,制作出形状渐变动画;【教学难点】1、认识及理解图层(图层操作);2、认识及理解形状渐变动画(原理、制作步骤等);3、利用所学,制作出形状渐变动画;【教学课时】1课时(40分钟)【40’】(其他班40分钟,五3班、五8班都是35分钟的短课,上课讲解时,减少部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课前准备:上课前,将“第9课练习”文件夹提前发送到学生机桌面,供上课时使用;···每节课常规环节【7’】班级说事、排队到机房,维持纪律,直到机房开机安静后,上课;一、新课及导入【3.5’】【教学展示】1、本课学习内容.txt;【0.5’】【教学展示】2、图层.txt,结合示例,进行讲解;【3’】二、制作动画——教学实例:小鸟变单词【9.5’】(关于图层的操作,插入、删除等,后面补充讲解时再专门讲,这里先不提,只是在教学实例中用到相关图层操作,就演示一下,具体汇总讲解则在后面进行)1、【教学展示】3、形状渐变动画.txt,结合实例,进行讲解;【4’】2、接下来开始制作这个形状渐变动画;【5.5’】(1)打开“教学实例:神奇小鸟变魔术.fla”源文件;(2)接下来,插入新图层,制作小鸟变单词动画,在最上面插入新图层,并命名为“形状渐变”;(3)在第30格,插入空白关键帧,注意要和下面图层的关键帧位置对齐,将小鸟元件拖放到舞台适当位置;(4)在第50格,插入关键帧,里面还是小鸟元件;(5)在第70格,插入空白关键帧,输入英文单词bird;①输入文字:用“文本”工具,先在下面“属性”面板设置好文字格式,然后在舞台单击出现文字框,在文字框中输入文字,最后在文字框外面单击一下,完成文字输入;②修改文字:移动文字:单击选定文字后,拖动鼠标移动;删除文字:单击选定文字后,按键盘delete键删除;修改文字格式:选择文本工具,单击文字出现文字框,打开下面属性面板,选定文字后,进行修改;(6)结合【教学展示】3、形状渐变动画.txt,对照里面制作形状渐变动画的步骤,接下来,制作出形状渐变动画;①将小鸟元件和单词bird转换为分散的“图形”;②在属性面板,设置“形状”渐变动画;(7)最后,测试影片,并保存源文件;三、练习及讲解【18’】(这里学生做完后,可较详细讲解练习,练习也作为一种教学实例)1、学生练习1;【7’】(1)练习内容:【教师展示】练习1:神奇的魔法棒.txt;说明练习要求,展示已完成动画;(2)学生操作:给5分钟时间,学生操作,教师巡视;(3)练习点评:教师演示讲解练习1;(因时间不足,这里改为教师演示讲解)练习1注意点:制作形状渐变动画时,两个关键帧的位置,要注意考虑到和下面图层相应关键帧对齐;2、补充讲解;【5’】【教学展示】4、补充讲解.txt,结合示例,进行讲解;3、学生练习2;【6’】(1)练习内容:【教师展示】练习2:孙悟空变白马.txt;【3’】说明练习要求,展示已完成动画;(2)学生操作:给4分钟时间,学生操作,教师巡视;(3)练习点评:请一学生演示制作,教师点评;(若时间不足,则改为教师演示讲解);四、作业【2’】1、作业内容;【教师展示】作业:制作两个动画.txt;(为节约时间,可不展示作业要求,口头说下作业,作业就是将前面练习的两个动画完成)2、学生操作,组长检查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巡视;(从实际情况看,不能完全依靠组长检查,教师也要抽查一些已完成学生作业,看是否真的已完成)(完成作业并给组长检查合格后,剩下时间自由操作)*****************************************************************************。

小学信息技术英语课上变魔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英语课上变魔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英语课上变魔术教案Title: Magic Tricks in Element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glish ClassIntroduction:The integration of magic tricks into the classroom can be an innovative way to engage students and make learning more exciting. In this lesson plan, we will explore how to incorporate magic tricks into an element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English class. By combining these two elements, students can enhance their language skills while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a fu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experience.Objectives:1. To introduce basic English vocabulary related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rough magic tricks.2. To enhance students' speaking, listening, and presentation skills in English.3. To foster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through the performance and analysis of magic tricks.4. To promote creativity and self-expression of students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their own magic tricks.Lesson Plan:Warm-up Activity:To pique students' interest and set the stage for the lesson, begin the class with a short video clip of a magic trick related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k the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observations and reactions, encouraging them to communicate in English as much as possible.Vocabulary Introduction:Introduce the relevant vocabulary related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at will be used throughout the lesson. Provide a list of key terms, such as computer, software, mouse, keyboard, internet, website, etc. Use flashcards, real objects, or visual aids to reinforce understanding and pronunciation.Magic Trick Demonstration:Perform a simple magic trick that incorporates the vocabulary introduced earlier. For example, you can make a computer mouse disappear and reappear using slight-of-hand techniques. Explain each step of the trick in English, interacting with the students and encouraging them to ask questions.Magic Trick Practice:Divide the class into small groups and distribute a different magic trick to each group. Provide written instructions for each trick, along with any necessary props or materials. Allow students time to practice and rehearse their tricks,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clear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the steps involved. Encourage students to help each other and provide feedback.Magic Show Presentation:Invite each group to perform their magic trick in front of the class. Encourage students to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in English, explaining the purpose of their trick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ocabulary.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clear pronunciation, body language, and stage presence. After each performance, engage the class in a discussion about the trick, allowing students to ask questions and express their opinions.Analyzing and Reflecting:Facilitate a classroom discussion o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performing magic tricks. Help students analyze the steps they took, the challenges they faced, and how they overcame them. Encourage them to reflect on their language skills, teamwork,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through this experience. Highlight the connection betweenmagic trick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the importance of attention to detail in both areas.Creating Personal Magic Tricks:In groups or individually, have students design and create their own magic tricks that incorpora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ocabulary. Encourage them to think creatively and consider aspects such as props, audience engagement, and the purpose of their trick. Students can document their tricks through drawings, videos, or written instructions.Conclusion:Incorporating magic tricks into an elementary school IT English class offers a unique and exciting way for students to learn and practice English vocabulary while engaging in a hands-on, creative activity. By fostering collaboration, critical thinking, and self-expression, this lesson plan provides a holistic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that extends beyond traditional classroom methods.。

初中英语导入魔术教案模板

初中英语导入魔术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通过魔术表演,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4. 帮助学生掌握与魔术相关的英语词汇和短语。

教学重点:1. 魔术表演的观看与理解。

2. 魔术相关英语词汇和短语的运用。

3.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教学难点:1. 魔术表演的观看与理解。

2. 英语口语表达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教学准备:1. 魔术道具(如:硬币、扑克牌等)。

2. 魔术表演视频或PPT。

3. 英语词汇卡片。

4. 白板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魔术道具,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魔术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对魔术的好奇心。

二、魔术表演1. 教师或邀请同学进行魔术表演,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魔术的原理。

2. 教师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魔术表演的过程,如:“The magician showed acoin and put it into his pocket. Then, he took it out and it was gone!”三、魔术相关词汇和短语学习1. 教师展示英语词汇卡片,让学生通过魔术表演理解并记忆相关词汇,如:magician(魔术师)、coin(硬币)、pocket(口袋)、disappear(消失)等。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用所学词汇和短语描述魔术表演。

四、口语练习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口语练习,要求学生用所学词汇和短语描述自己看到的魔术表演。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法错误。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魔术表演的观看与理解、英语词汇和短语的运用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魔术表演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魔术相关词汇和短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掌握了所学知识。

在口语练习环节,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册第9课英语课上变魔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flash形变动画,教材把这一内容,以学生感兴趣的一只会飞的“小鸟”变成单词“bird”展示给学生,这样的设计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从而使得教学任务在不知不觉中传输给了学生。

本节课教材设计了三个模块:添加图层,摆放元件,制作形状渐变动画。

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模仿,学生一直到变形动画制作的基本步骤,最后再通过学生自己探究“文字形变”动画的制作,让学生充分掌握形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基本掌握了flash的基本操作,如运行程序、打开文件等,并学会了摆放元件、测试动画,认识时间轴、关键帧,以及插入关键帧等。

学生对以上操作的认识可能会模糊,不会有很清晰的理解思路,每一项操作的顺序、功能以及能达到的效果等,这就要求在本次课上要给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思路。

由于很多操作都要建立在时间轴上,所以在没一个模块中,都要让学生理清时间轴,动画进行到哪一步,在哪一个时间轴上变,怎么变等,学生清晰了时间轴,接下来就是如何控制动画的事了,相对就简单多了。

要想让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在短短的40分钟之内,掌握这一形变动画,有相当地难度,建议课后追加一节有教师在场的辅导课,并教会孩子们查资料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悉掌握添加图层,库的使用以及摆放库元件。

(2)掌握元件的分离,删除帧内容,分离单词,设置补间动画。

(3)初步理解关键帧、动画和时间轴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从观察老师的作品入手,引导学生在观察中体会作品的特点。

(2)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掌握制作flash形变动画的基本方法。

(3)以扩展练习的形式,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继续深入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动画,从而培养学生的制作flash动画的兴趣及信
心。

(2)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图层的意义,添加图层。

(2)根据需要,在时间轴的什么位置摆放元件。

(3)分离元件,借助“打散”概念,分离单词(汉字),设置补间。

2.教学难点
(1)时间轴的控制、理解动画在时间轴上的进程。

(2)分离概念的理解,分离变形过程的实现原理。

元件不能直接制作形变动画,只有当元件通过“分离”后才能产生变形。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本科主要教法有任务驱动教学法、分段演示教学法、边演示边讲解。

2.学法
本课的学法主要有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以及合作交流学习。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基于学生基础差、课时紧,但学生对动画的兴趣浓等特点,首先通过给学生展示简单的“寿县”变“滁州”,让学生思考变形动画的特点;其次激起学生兴趣之后,采用演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操作过程;最后让学生请自动手做“寿县变滁州”动画,达到完全掌握本科学习的内容。

七、教学准备
1.硬件资源
具备局域网条件的机房、投影仪、多媒体电脑。

2.软件资源
广播软件、使用powerpoint、Flash 8等软件及其制作的课件。

八、教学过程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课前“寿县变滁州”动画的展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我通过倒叙的方法,先展示本课的作品,通过分析作品的层次、各层次时间轴的对应关系,理清了学生的思路,为教学演示过程、学生操作过程先后顺序的有条不紊进行打好了基础,能比较轻松的完成本课的教与学。

本课设计不足之处在于,在学生探究学习方面设计的较少,本人认为这是一节技能课的学习,技能的东西是探究不来的,所以我演示讲解较多,为学生设疑设问的较少,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实际中,我会多留意去结合学生的反映情况相应增删改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