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合集下载

现代建筑的奇迹香港的两国金融中心

现代建筑的奇迹香港的两国金融中心

现代建筑的奇迹香港的两国金融中心现代建筑的奇迹:香港的两国金融中心作为一个全球金融中心和国际大都市,香港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繁荣的经济而闻名于世。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建筑在香港的城市风景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香港的两座国际金融中心,即IFC(国际金融中心)和ICC(国际商业中心),探讨它们在现代建筑史上的地位和对香港的影响。

IFC位于香港岛中环地区,与维多利亚港隔水相望,是香港最知名的地标之一。

该建筑群由两座摩天大楼组成,分别为IFC一期和IFC二期。

IFC一期于2003年完工,IFC二期则于2011年竣工,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商务综合体。

IFC一期高415米,拥有88层,是亚洲最高的写字楼之一;IFC二期则高412米,拥有88层,同样是香港的地标性建筑。

IFC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理念。

建筑外立面采用了高效的玻璃幕墙,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此外,IFC还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发电等先进技术,为香港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IFC不仅为香港的金融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办公场所,还拥有丰富的商业设施和购物中心。

在IFC一期的商场内,各类国际品牌云集,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了全方位的购物和娱乐体验。

IFC也成为了香港高端生活的象征,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的零售品牌和高级餐厅入驻。

与IFC遥相呼应的是位于九龙的ICC,也是香港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ICC是一座集办公楼、酒店和观光设施于一体的综合体建筑。

该建筑由两座塔楼组成,分别是高494米的ICC一期和高490米的ICC二期,是香港乃至亚洲最高的建筑物之一。

ICC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大道至简,展现了现代与传统的完美结合。

建筑外立面采用了带有玻璃贴片的两根竖直线条,象征着中国书法的毛笔细节。

这种独特的设计理念使ICC成为了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线。

除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外观,ICC还拥有多个观景平台,提供了壮丽的香港全景。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中银大厦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中银大厦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简称国金或IFC(英文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的缩写),它位于香港岛中环金融街,面向维多利亚港,是香港作为世界级金融中心的新地标、新象征性建筑。

其中,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二期工程被称为香港的“惊世之作”,它的外形设计概念是一个向外地朋友“招手”的手势,是向海外的朋友表示“欢迎您”的意思,自建成后吸引了不少国际的金融机构进驻。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由国际金融中心一期工程、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工程、金融中心商场和四季酒店组成。

国金一期和国金二期,两者由天桥相连接。

国际金融中心一期工程,楼高210米,完工于1998年,是国际金融中心的首个完成部分。

它属于办公室大厦,地上38层,地下4层,由大型的金融机构租用,主要包括香港交易所、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和富昌金融集团等,每天在此工作的人约有5000人。

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工程(简称国金二期)是由著名的美籍建筑师西萨·佩里和香港建筑师严迅奇合作设计而成的。

国际金融中心占地5.71公顷,大楼有88层,并设有6层地下室,高420米,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安装双层轿厢高速电梯的建筑之一,共有电梯62部,乘电梯由地面到大楼的顶层只需2分钟。

国金二期工程是一个商业建设工程项目,它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计划的重要工程项目之一。

项目的原计划是建设两座46层的建筑物,但经过后来的设计优化,国金二期成了香港最高的建筑物。

当施工进行到第30层时,9·11惨剧发生了,这对项目小组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因为国际金融中心与美国纽约的世贸中心几乎一样高,后来由风险、安全、消防和结构工程组成的专家小组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研究与分析,并就9·11事件给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的暗示做出了回复。

在国金二期的兴建高峰期,每天有35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工人同时进行施工,每建筑一层所用的平均时间仅为3日,因此国金二期的施工期仅为三年半。

香港东方明珠的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东方明珠的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东方明珠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作为一个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特别行政区,一直以来在国际金融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香港东方明珠的国际金融中心更是成为了全球金融业的重要枢纽。

本文将探讨香港东方明珠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国际金融舞台上的地位以及对香港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国际金融中心是指一国或地区金融业务发展相对成熟,国内外金融活动频繁,吸引了大量的金融机构及资金,拥有完善金融市场和配套服务的地区。

香港东方明珠的国际金融中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金融体系,成为了全球闻名的金融中心之一。

首先,香港作为一个自由贸易港和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开放的市场和自由的资本流动。

这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机会。

香港证券交易所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流动性最高的证券交易所之一,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投资者进入港股市场。

此外,香港的外汇市场也十分活跃,在全球外汇市场中具有重要影响力。

其次,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完善的金融监管和法律制度。

香港的金融监管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金融市场的运作,保障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此外,香港也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律体系,为金融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此外,香港东方明珠的国际金融中心还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香港的银行业、保险业、资产管理业等金融领域发达,为客户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同时,香港还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之一,具有极高的离岸人民币业务规模和深度。

回顾历史,香港东方明珠的国际金融中心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地位。

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中,香港的金融体系也表现出极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这一切得益于香港的稳定政治环境、健全的金融基础设施和高效的市场运作。

香港东方明珠的国际金融中心对香港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

首先,作为一个金融中心,香港的金融业对香港经济的贡献不可忽视。

金融业是香港的支柱产业之一,为香港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

其次,在全球范围内,香港东方明珠的国际金融中心发挥着引领作用。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商场ifc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商场ifc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商场ifc香港最时尚的购物休闲中心。

国际金融中心商场座落于香港核心地段的中环金融街,位于机铁香港站,其连接国际金融中心一期和二期,以及四季酒店和Four Seasons Place,面向维多利亚海港,为港岛中区海旁带来崭新的购物饮食新体验。

商场除云集多元化的名店外,并设有多种消闲娱乐设施,包括中区首家备有五间影院的 Palace IFC 及园艺花园,以及可欣赏维港景致的户内户外食肆,方便游客随时投入舒适惬意的购物消闲环境里。

国际金融中心商场楼高4层,占地八十万平方呎。

商场连接机场快线香港站的大堂,并将国际金融中心其余三个部分连接在一起。

商场的各项交通设施,都十分方便,游客可自行乘搭机场快线抵达。

此外国际金融中心商场位于中区海旁,宏伟建筑设计,气派不凡,不论午间消闲购物或晚上喜庆聚会,皆献给国内游客称心满意的娱乐新体验。

商场汇聚了超过二百间国际品牌商户亦设有包括多家大型的特色食肆。

商场更设有一间设计新颖独特的电影院Palace IFC,此殿堂级大型建筑为游客带来一流的生活娱乐体验。

2004年10月,国际金融中心商场曾举办法国国宝展览,展出国宝级画家毕加索在1917年为俄罗斯芭蕾舞家狄亚基列夫(Serge de Diaghilev)同名芭蕾舞剧绘画的最大幅帷幕画《巡游》,并由专程来港的法国总统希拉克主持仪式,为保护此幅作品,商场需特别安装深色的布帘遮挡强光,及把灯光调至较暗,以免损害画上的油彩;保安亦需特别加强,是次展览是全亚洲首个大型幕画展览。

座落于香港中环海滨及商业中心的唯一商场,可近距离欣赏世界驰名的维多利亚港醉人日夜景致,为香港的国际地标。

商场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身,为香港最时尚的高级购物休闲中心之一、游客指定的观光点及名人消费热点。

经常到访名人歌手及影星包括刘嘉玲、章子怡、张柏芝、陈慧琳、梁朝伟及甄子丹等等!商场云集名店近200间:国际一级时装服饰名牌及高级餐厅,商户组合多样化,特色概念店一应俱全,现已跻身国际级商场之列。

亚洲之巅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

亚洲之巅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

亚洲之巅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这个富饶的城市,坐落在中国南部,被誉为亚洲之巅。

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以其国际化和自由贸易的经济体制而闻名于世。

特别是在金融领域,香港被誉为亚洲的国际金融中心,吸引了众多的国际企业和金融机构。

一、地理位置的优势香港地处华南海域,自然资源相对有限。

然而,它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良港,成为区域性和全球性的贸易、金融、航运和物流中心。

香港的天际线和维多利亚港的美景,使其成为许多公司和机构的首选投资目的地。

二、金融监管的严谨性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拥有严格的金融监管体系。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和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等机构密切监管金融市场的运作。

这使得香港的金融市场透明、公平、开放,并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众多投资者。

三、自由贸易政策的优势香港以其自由贸易政策而著称。

作为一个没有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地区,香港为全球企业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贸易平台。

此外,香港还与许多国际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包括与中国内地的特别关系。

这些政策促进了跨境贸易和投资,使香港成为全球投资者的首选之地。

四、金融市场的多元性香港的金融市场非常多元化,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

香港交易所(HKEX)是亚洲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在香港上市。

此外,香港还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拥有丰富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和外汇交易市场。

五、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随着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香港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创新。

香港的金融科技公司涌现,并受到政府的支持和投资。

虽然香港在金融科技领域仍有一些挑战,但它正在努力成为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中心之一。

六、优质的金融人才香港拥有优质的金融人才,他们熟悉国际金融市场,并具备全球视野和专业技能。

香港的大学和教育机构培养了许多金融相关专业的人才。

此外,香港也吸引了许多国际金融机构和公司设立办事机构,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七、未来的挑战与发展尽管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现代建筑的瑰宝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壮丽设计

现代建筑的瑰宝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壮丽设计

现代建筑的瑰宝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壮丽设计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是一座现代建筑的瑰宝,以其壮丽的设计在全球建筑界享有盛誉。

作为亚洲最著名的金融中心之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筑风格和创新设计令人叹为观止。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位于香港岛中环地区,由两座高塔以及一个配套的商业综合体组成。

主塔楼高达108层,高约490米,是香港乃至亚洲最高的建筑之一。

其设计灵感源自于传统中国的谐音“钞票”和“富贵”,寓意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作为世界级金融交易中心的重要象征。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外观设计简洁而现代,采用金属和玻璃材料构成的幕墙,呈现出流线型的外形,给人一种极富动感和现代感的视觉效果。

同时,建筑师在设计之初就注重了对香港城市天际线的整体规划,使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成为了香港的城市地标之一。

进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人们会被内部的设计和布局所震撼。

大堂宽敞明亮,采用大量的玻璃幕墙,让自然光线充分照射进来,给人一种宽敞明亮的感觉。

此外,大堂内部还安装了现代化的艺术装置,使整个空间充满艺术氛围。

随着电梯的上升,来到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顶层观景台,可以欣赏到香港城市的壮丽景色。

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维多利亚港以及香港的高楼大厦,无比震撼。

同时,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也成为了拍摄电影的热门地点,许多好莱坞大片都选择在这里取景,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增添了一份神秘和独特的魅力。

除了外观和内部设计的壮丽之外,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还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建筑师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资源节约和环保的因素,采用了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施。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通过大面积的绿化和节能设备的运用,大大降低了能耗,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作为亚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物,更是香港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象征和引擎。

其独特的设计和壮丽的外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投资者前来参观和投资,为香港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壮丽设计和瑰宝般的建筑造型,使其成为了现代建筑中的一颗明珠。

香港回归日香港如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回归日香港如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回归日香港如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回归日是指1997年7月1日,当时香港由英国归还给中国。

作为回归的重要一步,香港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

一直以来,香港一直是世界知名的金融中心之一。

那么,香港是如何在回归后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呢?1.地理位置的优势香港位于中国大陆的南部,靠近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这一地理位置使得香港享有无与伦比的经济优势。

不仅与内地市场紧密相连,还能与世界各国建立起紧密的经济联系。

2.法治体系的健全回归之前,香港已经拥有一个与西方国家接轨的法治体系,这是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础。

法治体系的健全能够保证金融交易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吸引了大量国际金融机构在香港设立办事处。

3.金融市场的发展回归后,香港积极发展金融市场,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香港拥有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包括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和外汇市场等。

同时,香港还大力发展投资银行和私募股权市场,吸引了大量金融机构进驻。

4.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香港一直坚持自由贸易政策,拥有开放的市场环境。

与此同时,香港积极推动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和国际化,为各类金融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开放的市场环境和自由的交易制度使得香港成为了国际投资者的首选之地。

5.人才资源的吸引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吸引着大量的金融专业人才。

香港的金融行业发达,给予了金融从业者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机会。

此外,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吸引及留住国际金融专业人才。

6.国际合作与交流香港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

香港与全球许多国际金融中心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加强着金融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这有助于香港更好地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吸引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和投资者。

综上所述,香港回归日之后,凭借其地理位置的优势、法治体系的健全、金融市场的发展、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人才资源的吸引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成功地成为了一个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在回归后取得的成就不仅令人瞩目,也为中国与世界的金融合作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和前景分析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和前景分析

财经研究51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和前景分析吴邦耀 李赟斌摘 要:本文基于全球化经济发展形势下,对当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了探讨,旨在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快速发展提出理论引导。

关键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现状 前景国际金融中心通常是指以金融业为蛀牙产业,设有全球性银行和跨国公司,活跃着大量股票、外汇以及债券等金融产品的交易所[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是位于香港,享誉世界的国际金融中心,根据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4)显示,香港与上海并列全球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十大国际金融中心第5名。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以及世界金融形势的转变,给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

为此,分析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现状及发展前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英国Z/Yen 咨询公司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香港以压倒性优势,稳居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第3位,仅次于伦敦、纽约。

根据2013年调查结果显示,全球外汇交易中英国交易量达到了41%,美国达到了19%,新加坡达到了5.7%,香港达到了4.1%。

继续与英国、美国、新加坡并列世界金融交易量的前四名。

早在2013年的调查数据中,香港就取代了以往的瑞士,跻身成为了世界5大国际金融中心。

同时根据数据显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外汇交易量其集中度呈现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71%的比重,上升到了2013年75%的比重。

尽管香港的交易排名始终较为靠前,但相较于伦敦、纽约等金融中心,无论是在汇市,还是在股市总市值等方面都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香港本身是以服务业为本的经济体,故银行业在其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截至2015年21日,香港作为亚洲第三大国际银行中心与全球十二大国际银行中心,其对外金融资产净值达77904亿元,直接投资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总值达到了37.4%,证券投资为30.5%,其他投资为2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英文: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IFC
国际金融中心是香港作为世界级金融中心的著名地标,它位于香港岛中环金融街8号,面向维多利亚港,由美籍建筑师西萨·佩里(CésarPelli)及香港建筑师严迅奇合作设计而成,总楼面面积达43.6万平方米,现为恒基兆业集团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总部所在地。

简介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简称国金、IFC),是香港作为世界级金融中心的着名地标,位于香港岛的中环填海区,面向维多利亚港。

由地铁公司及新鸿基地产、恒基兆业、香港中华煤气及中银集团属下新中地产所组成的ifc Development Limited发展、着名美籍建筑师Cesar Pelli及香港建筑师严迅奇合作设计而成,总楼面面积达43万6千平方米。

现为恒基兆业集团(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商之一)及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总部所在地。

1990年代,港英政府宣布香港机场核心计划,计划包括兴建机场快线连接香港国际机场与中环,并在港岛中环对开的维多利亚港进行填海工程,以兴建地铁香港站。

香港站上盖则计划兴建多座商业大厦、酒店及商场,即现在的国际金融中心。

工程把部分原有设施,如卜公码头及统一码头拆卸,并兴建了多条新道路连接新建筑物。

发展商为计划的设计举行建筑设计比赛,由美国籍建筑师César Pelli胜出
建筑设计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金融中心工程于2000 年1 月展开,由于工程规模庞大,工程师采用创新利用圆筒型地基(cofferdam),令地基牢固地屹立于坚固的石层之上,这圆筒型地基直径61.5 米、深38 米,令上盖工程及六层地库与地铁站的工序得以同步进行。

在国金二期兴建高峰期,每日有3,500人同时进行工程,建筑每一层平均所需时间为3日。

另外,地库采用由上而下的建筑方法,节省一年建筑时间,由这地库挖出的泥土约100 万立方米。

这圆筒型地基及由上而下建筑的地库,是全球最大的同类型项目。

国际金融中心二期采用八条大柱来支撑,并由三组强化层紧扣大厦的巨大核心筒,形成极其坚固的大厦结构。

大柱及核心筒的建筑采用水压式自动攀爬模壳。

大楼亦注入不少环保元素,包括低散热表层的双层玻璃、海水冷却系统及大量自然采光等。

国际金融中心是世界少数采用双层电梯的大厦之一,国金二期共有电梯62部,乘电梯由地面至90楼的顶层只需2分钟,共有2,500级楼梯。

编辑本段
主要用途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金融中心内的功能主要包括办公楼、商场、六星级酒店以及电影院等设施。

国际金融中心商场是香港最时尚、最高级的休闲购物中心,共地上4层,面积逾8万平方米,连接机场快线香港站大堂,并将国际金融中心其余三个部分连接一起。

国际金融中心商场汇聚超过200间国际品牌商户,国际服饰品牌商户组合多样化,有barry、BOSS、Burberry、Prada、Salvatore、Ferragamo、ViviennTam等。

除此之外,商场设有香港最豪华的电影院PalaceIFC,属百老汇院线管理。

PalaceIFC设有5所电影院,共有544个座位,另设有咖啡店、酒吧及小型书店等设施,并为香港首个提供无线上网服务的电影院。

除新片外,电影院亦会定期放映经典怀旧电影,吸引电影爱好人士。

而位于大厦西翼的香港四季酒店,由四季酒店集团管理,于2005年9月开幕,是一个可以提供六星级服务的酒店。

国际金融中心商场:共地上4层,占地80万平方呎。

位于机场快线香港站的上盖国际金融中心的一部份,连接机场快线香港站大堂,并将国际金融中心其余三个部分连接一起。

汇聚超过200间国际品牌商户,主要店铺包括连卡佛的新总店,c!ty'super超级市场,Papyrus礼品店等。

汇聚超过二百间国际品牌商户,以及全港唯一提供无在线网服务的电影院。

国际金融中心一、二期(简称国金一期、国金二期):国际金融中心一期(国金一期),楼高210 米,属于办公室大厦,是国际金融中心首个完成的部分,完工于1998 年,共地上38层,地下4层,楼面面积7万2850平方米,设有4层交易楼层,供大型金融机构租用,共有18部电梯,分为4个服务区域,估计每日约有5,000人在此工作。

国际金融中心一期的主要租户包括香港交易所(12楼)、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5楼)、富昌金融集团(27楼部分及32楼)等。

国际金融中心二期楼高88 层、高420 米。

总楼面面积达20万平方米,耗用112000 立方米混凝土、28000 吨结构用钢铁、18000 吨钢筋、11000 块共重9000 吨玻璃幕墙而建。

建筑期间每日同时有2000 名工人在地盘工作,平圴每三天建成一层楼。

现在建筑完成,88 层办公楼层共可容纳15000 人。

62 部升降机令大厦四通八达,乘升降机由地面往顶楼约需一分钟。

国际金融中心二期的主要租户包括野村集团、华平(WarburgPincus)、瑞士UBSAG、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美国道富银行(StateStreet)、英国金融时报、法国巴黎银行(BNPParibas)、中国建设银行(亚洲)(已迁出)、松日控股以及雷曼兄弟等,发展商之一的恒基兆业总部亦设于国金二期的72至76楼。

四季酒店:六星级酒店,国际金融中心的酒店部分,占地110万平方呎。

由四季酒店集团管理,是香港首间四季酒店,于2005年9月开幕。

Four Seasons Place 四季汇:服务式住宅,属四季酒店的一部分,是为需要长时间留居香港的人士而设的套房酒店,2005年开幕。

酒吧及小型书店等设施,并为香港首个提供无线上网服务的电影院。

除新片外,电影院亦会定期放映经典怀旧电影,吸引电影爱好人士。

编辑本段
交通状况
交通
国际金融中心底层连接中区行人天桥系统,连接邻近建筑物包括交易广场、香港邮政总局及中环码头。

在地面则设有有盖巴士总站、的士站及停车场等交通设施。

港铁:
东涌线、机场快线:香港站;
荃湾线、港岛线:中环站
专利巴士:
香港站公共交通交汇处巴士总站:621、681、M47 行人天桥系统连接国际金融中心二期通道
中环码头巴士总站:7、71、71P、307、603、780、780P、3A、25、91、94
机铁香港站巴士总站:M49、M49P、M722
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巴士站:11、12、511、621、681、7、347、15、15C、25、3A、91
专线小巴:1、2、3、3A
中环码头
中区行人天桥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