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超高层建筑解读

合集下载

香港中银大厦分析

香港中银大厦分析

立面分析
基本概念
高层建筑是受综合因素制约的艺术。内容与形式统一,造型是内部空间合乎逻辑的 反映,是设计的根本原则之一。 基本的平面与形体特征与功能密切相关——现代综合性的高层建筑,大多是采用标 准层作竖向累积(积层),重叠在高层主体里,形成高耸兀立的竖向体量;同时把功能 复杂、大小不一的空间,安排在主体的低层及其毗邻的附属建筑里,形成高低起伏、富 有变化、扁平舒展的横向体量。形成了高层建筑在宏观上最基本的平面与形体特征。 标准层平面形状与功能密切相关——如:现代办公室流行采用巨大的灵活空间,根 据需要,空间可大可小、可分可合。所以,高层办公楼的标准层平面形状自由度很大。 而其它类型建筑的标准层则总是受到功能的种种限制。 平面形式与建筑形体应表现出功能要求和类型特征。但应注意形式的自主性和对功 能的超越。
3.各巨型钢桁架交汇于巨型钢骨混凝土立柱,落地的四角立柱底部截面向上逐渐减 少,其中埋置属于三个桁架平面的三根丁字型钢柱。用混凝土柱体现了充分利用混 凝土抗压强度的思想,大量节约了钢材。
轴测图
结构分析
6900×6900的基本柱网 , 是考虑 了办公空间的家具分隔,同时又是其结构体系—— 无梁楼盖 了办公空间的家具分隔 , 地下车库考虑并排停三辆车的布置方式 , 采用 7800×7800的柱网 车库正好位于中庭及54 米的大跨之下7800×7800 的柱网 。 车库 正好位于中庭及 54 米的大跨之下 , 避免了两套柱网的矛盾。
(三)基地形状对平面与形体的影响 这是显而易见的。如:窄长的地形适于建条式建筑,小块方整地宜建塔楼. 另外一些特殊地段(如十字口、丁字口、锐角交叉口等),则应对用地形 状仔细研究、经营,除满足功能外,尚应在形象上下工夫。
(四)环境对平面与形体的影响 1.应与地形、地貌、周围景色浑然一体。 2.争取好朝向和良好景观,使建筑平面形式、空间组合及形体处理反映出 基地特点。 3.城市生态环境要求高层建筑采用合理的规划布局。 4.气候环境对平面与形体有明显的影响。(不能不考虑气候特点。盲目选 用人工调节,经济费用高。因而,不同气候区——如湿热地区与干冷地区的建 筑有不同的特征。) 5.现有建筑环境对平面及形体有一定的影响,有时还是决定性的。 (五)另外,结构、材料、技术、建筑师的创意,社会人士对建筑的平面和形 体均有着重大的影响。

香港中银大厦建筑结构分析

香港中银大厦建筑结构分析

建筑立面犹如一把锋利的剑,划破苍穹。整座大厦的立面 ,以蓝
灰色玻璃作为幕墙,它贯 灰色穿以规范的45 穿以规范的450角的斜向装 饰线, 使由下至上的三角 饰线 ,产生重叠感 ,又在重 叠中发生变化, 从而有了 向上的动感,形成一种颇 为突出的风格。创意来源于竹子,中 国古人有这么一句格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贝聿铭正是从 中 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中 ,汲取到这么一个美好的创 意 。 这与贝聿铭 一贯强调的建筑艺术观相吻合的 。
结构类型
• 中银大厦楼高加上当地台风季节强劲的风力,使得 建筑物的结构系统需要非比寻常的解决方式,结构 工程师罗伯森,这位ENR杂志1989年的风云人物, 向贝氏建议采用合成的超强结构体,即以钢组构成 盒状,内灌注混凝土,以之做为抗风力暨承重的主 干。仔细观察中银大厦,会发现许多贝氏作品惯用 的设计,以平面为例,中银大厦是一个正方平面, 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节节 高升,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 至于平面的概念,可以溯至1973年的马德里大厦, 马德里大厦亦是以方正的正面做多边的分割,分析 其组合,乃系两个平等四边形的变化。
平面图
4层平面图
6到16层平面图
• 沿对角线方向分成的四个三角形区域向上 每隔若干层切去一个,到44层以上保留四 分之一,成为至屋顶的三角形,整体建筑 为多棱晶体形的独特造型。
25层平面图
26到31层平面图
38到44层平面图
51到66平面图
• 每层基本20个电梯,2个楼梯组成。还有2个防烟 楼梯间组成。电梯周围都为剪力墙,且这些设施 分布较集中,更有效地均衡了建筑物各个位置与 楼梯间的距离,使得流线更趋于合理化。建筑总 体布局规整,以避免出现不规则倾斜等情况。

国内外超高层住宅案例分析

国内外超高层住宅案例分析
超高层住宅案例收集
20121008刘雅蕴
香港凯旋门
香港贝沙湾
香港君临天下

香港擎天半岛
香港晓庐
深圳万科俊园
深圳擎天华庭
澳大利亚黄金海岸Q1大厦
新加坡吉宝湾Daniel Libeskind
• Reflections住宅群坐落在新加坡历史 悠久的吉宝湾(keppel bay)750米长 的海岸线上,建筑群附近有花柏山、吉 宝湾高尔夫球场、拉布拉多公园、圣淘 沙岛和即将兴建的综合度假村。而这个 项目将建造1129间住宅和11座别墅, 预期于2011年完工。 该项目占地8.4万平方米,大厦群 一共由六座大厦和11座别墅组成组成, 大厦和大厦间通过天桥或者低层别墅连 在一起。建筑呈现出惊人的倾斜状,外 观光滑、弯曲,而建筑又非常高,因此 建筑上层之间的间隙特别大。建筑细节 的设计都是为了增加人与大海和风景之 间的距离,建筑群更是被周围茂密的树 林所环绕。而有些别墅正是设计在塔楼 的顶部,可以一览吉宝湾全景。


MVRDV GWANGGYO POWER CENTRE (SOUEL)
• • • MVRDV wins Gwanggyo Power Centre Competition, near Seoul, South Korea (Rotterdam, December 3rd, 2008) The Daewoo Consortium and the municipality of Gwanggyo announced the MVRDV concept design for a dense city centre winner of the developer’ s competition for the future new town of Gwanggyo, located 35km south of the Korean capital Seoul. The plan consists of a series of overgrown hill shaped buildings with great programmatic diversity, aiming for high urban density and encouragement of further developments around this socalled ‘ Power Centre’ , one of the envisioned two centre’ s of the future new tow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millennium local nodes with a high density concentration of mixed program are used in Korean town planning. These nodes consist of a mix of public, retail, culture, housing, offices and leisure generating life in new metropolitan areas and encouraging further developments around them: the Power Centre strategy. The Gwanggyo Power Centre will consist of 200,000m2 housing, 48,000m2 offices, 200,000m2 mix of culture, retail, leisure and education and 200,000m2 parking. This divers program has different needs for phasing, positioning and size. To facilitate this all elements are designed as rings. By pushing these rings outwards, every part of the program receives a terrace for outdoor life. Plantations around the terraces with a floor to floor circulation system store water and irrigate the plants. The roofs of these hills and the terraces are planted with box hedges creating a strong, recognizable, cohesive park. This vertical park will improve the climate and ventilation, reduce energy and water usage. As a result a series of overgrown green ‘ hills’ appear in the landscape. The site is surrounded by a beautiful lake and forested hills, the design aims to create a landscape on top of the new program that enlarges the green qualities and that links the surrounding parks by turning the site into a park.

香港中银大厦建筑解析

香港中银大厦建筑解析

风水之说


贝聿铭承认吸收了风水先生的一些说法, 在高楼两旁都有水下来,高 楼两旁都有水下来 , 贝聿铭说这个水是源 ,是财源,所以水到下面 变成一个池子,池子养鱼,中国人认为就把财给蓄住了。贝聿铭可以 充满诗意地把大楼比喻成充满希望的春笋,但在一些建筑师和客户眼 里 ,大楼是一柄带有三角形尖刃的寒光四射的尖刀。 据说,大楼有些尖角是直指总督府邸的,总督卫奕 信说 “ 由于在许 多人眼里,总督府代表香港政府,由于在许多人眼里 ,总督府代表香 港政府 , 我们在那个尖角和总督府中心位臵之间的直线上种 了两棵 柳树,算是采取了保护性措施 。柳树的形状 了两棵柳树,算是采取 了保护性措施。 柔和、圆润, 柔和、圆润,对大楼刀一般的尖利角 度起了缓冲作 用。就这样,问题解决,皆大欢喜。”就这样,问题解 决,皆大欢喜。 用柳树来以柔克刚,最后柳树也死了,“用柳树来以 柔克刚,最后柳树也死了,所以这个 都是迷信。
交通
38~44层平面图
51~66层平面图
交通
剖面分析
立面分析
香港的中银大厦看似一柄青凛凛的、 “刺破青天锷 未残”的利剑
整座大厦的立面,整座大 厦的立面 ,匀以蓝 灰色 玻璃作为幕墙,它贯 灰色 穿以规范的45 穿以规范 的450角的斜向装 饰线, 使由下至上的三角 饰线 , 形产生重叠感 ,但又在重 叠中发生变化,从而有了 向上的动感,向上的动感 , 形成一种颇 为突出的风格。
17楼是第一个有斜面
屋顶的楼屋,斜面达7层楼
高,在北侧的休闲厅,透 过玻璃天窗可以仰视到大
厦的上部楼层,自中庭可
以俯看到营业大厅,空间 的流畅性在此再现得淋漓 尽致。
2014-5-8
外部


玻璃帷幕墙需要定期清洗,中银大厦的造型独特, 清洁维护需要特殊的设计配合,因为建筑物没有 平台,清洁工作台得储藏在第十八、三十一、四 十四与六十九楼的机械房内,操作时,工作台得 由特别设计的窗门出入,斜面的部分,与喷泉地 大厦的方法相同,在斜面周边设计轨道以架设工 作台,受大斜撑构体的影响,垂直的窗棂不是连 续的,工作台的挂勾特别加长以增加安全性,一 幢建筑施工完成并不意味结束,日久天长的维护 工作随着业主迁入而开始,建筑师有责任藉着良 好的设计为业主考虑,中银大厦是一个典范。 中银大厦有个三层楼高的石质墩座其上是玻璃帷 幕墙楼层,这点是贝氏作品的特例,通常贝氏设 计的高楼,由底至顶通体只有一个建材,墩座是 因应基地的斜坡而设计,同时希望藉着厚重的石 材,增强稳定的感觉,墩座部分的窗框呈“冂” 形,在窗底加一横石,而非四边连续呈口字形, 相同的窗框出现在好莱坞的艺人经纪中心;石柱 顶端的四方菱形白色石饰,则可在巴黎的罗浮宫 整建与北京香山饭店见到;第十七楼与七十楼的 遮阳设施,同样地曾用在华盛顿国家艺廊东厢与 达拉斯梅耶生音乐厅;大厦南大门两侧的灯座, 使人想到了台中东海大学校区内的类似设计,这 些“似曾相识”的建筑语汇与元素乃是经过历练 的设计结晶,凡能经得起考验的,就是历久弥新 的设计,这就是贝氏作品隽永的原因。

香港中银大厦建筑分析

香港中银大厦建筑分析

5立面分析
玻璃帷幕墙需要定期清洗,中银大厦的造型独 特,清洁维护需要特殊的设计配合,因为建筑物 没有平台,清洁工作台得储藏在第十八、三十一、 四十四与六十九楼的机械房内,操作时,工作台 得由特别设计的窗门出入,斜面的部分,与喷泉 地大厦的方法相同,在斜面周边设计轨道以架设 工作台,受大斜撑构体的影响,垂直的窗棂不是 连续的,工作台的挂勾特别加长以增加安全性, 一幢建筑施工完成并不意味结束,日久天长的维 护工作随着业主迁入而开始,建筑师有责任藉着 良好的设计为业主考虑,中银大厦是一个典范。
贝氏极为知名的华盛顿艺廊东厢,在 东西两廊间的广场,有数个小金字塔 错落地分布在喷泉,这些小金字塔是 以其雕塑性来丰富景观代间,同时为 两廊之间的地下通道采光,若追根究 底贝氏采用的最早之金字塔造型,是 拟建于剑桥的肯尼迪纪念图书馆,该 案因为基地未获解决而夭折,这四个 案子的金字塔尺度大为殊异,唯一共 同点是皆具有采光的功能。 同样的道理,香港中银大厦的金字塔 中庭采光功能是非常明显的. 中庭采光功能是非常明显的.
中银大厦楼高加上当地台风季节 强劲的风力,使得建筑物的结构 系统需要非比寻常的解决方式, 于是贝聿泯铭采用合成的超强结 构体,即以钢组构成盒状,内灌 注混凝土,以之做为抗风力暨承 重的主干。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大 厦的稳固性! 厦的稳固性!
3平面分析
以下是中银大厦的平面图~~ 以下是中银大厦的平面图~~
1.采用几何不变的轴力代替几何可变的弯曲
杆系,来抵抗水平荷载,更加经济有效。
.
.利用多片平面支撑的组合,形成一个立体 支撑体系,使立体支撑在承担全部水平荷 载的同时,还承担了高楼的几乎全部的重 力,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立体支撑抵抗倾覆 力矩的能力。
2
3.将抵抗倾覆力矩用的抗压和抗拉竖杆件,

超高层外立面研究

超高层外立面研究

总价高
为达到控制总价的目的,精准的客户定位与精 致化户型设计,是超高层住宅成功的必要条件。
针对超高层障碍,除后期在营销噱头上下功夫外,产品先 行也非常重要,那么本次重点就建筑外立面来阐释超高层 立面设计时如何规避障碍的一些要点。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香港超高层住宅立面设计规律解析
一. 整体原则
✓ 具有个性,绝不与临近建筑群相混。在全港的超高层建筑之
住习惯。
✓ 景观大窗,开启小窗。强化建筑高空的景观视野,减弱高空风大影响。 ✓ 统一空调室外机安装,以前多是窗式空调,近年采用分体空调。 ✓ 楼顶飘板彰显超高层建筑个性,夜晚楼顶灯光强化建筑昭示性。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香港随处可见这种 “屏风楼”形式的建 筑,虽然从自然环境 角度出发破坏了公共 空间的通风采光,但 不可否认成排的超高 层建筑比单独的一栋 超高层建筑要来得稳 当许多。
间也决不雷同,禁止抄袭,注重原创。
✓ 超过150米的超高层住宅建筑多设置避难层(结合设备层)。
二. 建筑形态
✓ 两联体超高层建筑,或成排超高层建筑群,以调整视觉的建
筑高宽比与稳重感。
三. 建筑色彩及线条
✓ 建筑立面色彩明快,没有灰色系建筑。加强竖向线条,横向
作细部处理。近年采用白色线条,以增加色彩反差,使建筑显得 更加挺拔俊朗。
全部凸窗,少见阳台。增加“赠送面 积”,缓解“实用率低”矛盾。
THE END!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针对超高层市场障碍的解决办法
使用率低
从精细化设计入手,如香港的超高层住宅平面 的精细化,其次适当给予“赠送面积”以减缓 低实用率现象。
心理畏高
解决“心理畏高”,香港超高层住宅建筑的发 展也可以给我们以一定启示,即单体建筑逐渐 向联体建筑、成排建筑群发展,以调整人们视 觉的建筑高宽比与稳重感。

天玺1-香港地标豪宅天玺简介

天玺1-香港地标豪宅天玺简介

港铁九龙站第六期项目“天玺” (The Cullinan),由两座约 270米高的摩天大厦组成,分别为“天玺I”及“天玺II”,全港最高综合式住宅地标,建筑设计及用料均达世界级水平,住户更尊享非凡生活气派。

项目共提供825个豪华住宅单位,标准单位主要面积约83平方米至213平方米。

其中位于“天玺I”顶层91至93楼的至尊三层复式单位,命名“至高无上”,面积逾372平方米,设有六房的房型,附连私人天际泳池及空中花园,极为矜贵。

“天玺”临海而建,其优越地理位置配合独特钻石式玻璃幕墙设计,令物业尽拥辽阔无敌海景。

为配合九龙站项目整体的设计特色,“天玺”以玻璃幕墙建成划时代的双子式独特建筑,与毗连的环球贸易广场互相辉映。

钻石级私人会所“d’Oro”的平台入口特设专用电梯及旋转楼梯,设计华丽,配以时尚、格调高贵的艺术创作,带领住户进入融合奢华与时尚元素的私人会所。

新地代理执行董事雷霆表示:“‘天玺’为新地悉心打造的顶级豪宅项目,为了彰显住户的超然尊贵地位,我们斥资五亿建造媲美顶级富豪私人会所的“d’Oro”,为“天玺”的尊贵住户提供无可比拟的优越生活享受。

贵丽奢华的会所设计更融合时尚艺术触觉,缔造新世代的超然豪宅生活气派。

“天玺”贵为城中矜贵非凡的豪华府邸,一直以来备受市场注目,开售以来,销售成绩非常理想,“天玺I”约600套单位目前已累计销售近500套,套现近100亿港元。

”而谈到香港豪宅市场的发展,雷霆表示:“香港豪宅市场现时发展平稳,豪宅价格仍有上升空间。

由于市场上同类顶级豪宅供应绝无仅有,而明年香港经济预期良好,加上香港楼市受惠于低息环境及资金充足,集团对“天玺”的后续销售充满信心。

”钻石级私人会所“d’Oro”的平台入口特设专用电梯及旋转楼梯,设计华丽,配以时尚、格调高贵的艺术创作,带领住户进入融合奢华与时尚元素的私人会所。

新地代理高级销售及市务经理陈汉麟表示:“钻石级私人会所“d’Oro”在建筑、设计以至装潢上均一丝不苟,整个会所的设计融合了极致尊贵的气派与时尚艺术的气息,彰显“天玺”的顶级豪宅形象,凸显住户的非凡品味。

香港超高层建筑解读

香港超高层建筑解读

香港超高层建筑解读香港作为一个繁华的国际都市,以其壮观的超高层建筑而闻名于世。

这些建筑物不仅给这个城市带来了独特的地标风景,也展示了香港的建筑创新和经济实力。

本文将对香港超高层建筑进行解读,探索其背后的设计原理和城市发展的意义。

一、超高层建筑的背景与发展香港作为一个拥有有限土地资源的城市,不得不向上延伸建造超高层建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香港需要提供更多的住房和商业空间。

超高层建筑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方案。

同时,超高层建筑也代表了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和商业中心的地位。

这些建筑物不仅可以容纳大量的办公室和零售空间,还展示了香港的现代化和创新能力。

因此,超高层建筑成为了香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原则1. 结构稳定性超高层建筑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其结构稳定性。

由于香港地处多地震带,建筑物必须能够抵御地震和风力的影响。

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性,超高层建筑采用了先进的结构设计和材料技术,如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钢结构。

2. 楼层布局与功能性超高层建筑通常具有多功能的布局,不仅包括办公室和商业空间,还有住宅、酒店和公共设施等。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功能的需求,并合理布局各个楼层。

此外,为了增加建筑的可持续性,一些超高层建筑还融入了绿色建筑概念,如太阳能发电和雨水收集系统,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外观设计与标志性超高层建筑的外观设计往往具有独特的标志性,并成为城市的地标。

设计师通过创新的形式、材料和色彩,营造出独特的建筑风格。

这些标志性的建筑物不仅丰富了城市的景观,也对城市形象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超高层建筑对城市发展的意义1. 经济贡献超高层建筑作为商业和零售空间的集中地,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建筑物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的企业入驻,在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产业的繁荣。

2. 城市形象与吸引力超高层建筑不仅是城市的标志,也是吸引游客和投资者的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3米 212米 210米 207米 206米 206米 205米 202米 200米
香港 太古广场二期(Pacific Place)| 213.4米| 56层|199米| 61层| 香港 乐悠居(Indi home)| 212米 | 50层|建成 香港 国际金融中心一期 (One IFC)|210米|37层|建成 香港 |亮贤居(Shining Heights)| 55层 |207米|建成 香港 花旗银行大厦 (Citibank Tower)|206米|51层|建成 香港 警察总部 (Hong Kong Police Headquarters)|206米|42层|建 香港 四季酒店(Four Seasons Hotel Hong Kong)|205米|40层| 建成 香港 蓝湾半岛 (Island Resort) |202米x 4|62层|建成 香港 缙庭山 (The Promise Hill) | 68层|62层|58层|(150-200米)|建成
国际金融中心二期,高412米,地上 88层,地下6层,电梯62台,建筑面 积185805平方米 。该建筑高度全世 界排名第14位香港第二高楼。
建成日期:2003年 开发商:新鸿基 设计者:Cesar Pelli & Associates
中环广场
中环广场,高373.9米,地上78层, 地下3层,电梯39台,建筑面积 172798平方米 。该建筑高度全世界 排名第22位香港第三高楼。
如心广场 ,高318.9米,地上80层, 地下2层,电梯60台.该建筑高度全世 界排名第47位香港第六高楼。
建成日期:2007年 开发商:香港华懋集团 设计者:Dennis Lau & Ng Chun Man Architects & Engineers
港岛东中心
环球贸易中心阴柔版 “撕裤控”
港岛东中心 ,高308米,地上69层, 地下2层,电梯36台,建筑面积 144426平方米 。该建筑高度全世界 排名第59位香港第七高楼。
建成日期:2008年 开发商:太古地产 设计者:王欧阳
长江中心
长江中心 ,高282.83米,地上63层, 地下5层,电梯30台,建筑面积 125418平方米 。该建筑高度全世界 排名第90位香港第八高楼。
建成日期:1999年 开发商:长江集团 设计者:Cesar Pelli & Associates
200米级:
283米 270米 261米 256米 255米 255米 252米 240米 232米 231米 230米 227米 220米 219米 219米 216米 215米 213米 香港长江中心Cheung Kong Center|283米|63层|建成 香港 天璽(The Cullinan)|270米*2| 93层| 建成 香港尖沙咀凯悦酒店|261米|64层|建成 香港 擎天半岛(Sorrento)| 256米| 67层| 206米| 53层| 建成 香港 朗豪坊(Langham Place)| 255.1米| 60层| 建成 香港君临天下 (The Harbourside)| 255米| 75层| 建成 香港 晓庐(Highcliff)|252米|73层| 建成 香港 宏利保险大廈(Manulife Plaza)|204米|52层|建成 香港 海名轩(The Harbourfront Landmark)| 232.6米| 59层| 建成 香港 凱旋门(The Arch)| 231米| 79层| 建成 香港中远大厦(Cosco Tower)|230米|56层|建成 香港 宝翠园(The Belcher's) |227米 x 2 |221米x 2 |214米 x2|建成 香港(Tregunter 3)|220米|66层|建成 香港御峰|219.8米|65层|建成 香港 嘉亨湾(Grand Promenade) |219米x 3 |213米 x 2|建成 香港 合和中心(Hopewell Centre)|216米| 66层|建成 香港 新鸿基中心(Sun Hung Kai Centre)|215米|56层| 建成 香港 港景峰 (The Victoria Towers) |213米x 3| 62层x 3|建成
汇丰银行的中庭采光
汇丰银行的中庭是上下分开的,最下面的中庭采光则通过日镜阵列的建筑技 术很好的解决了。
每个时代都会有那么一群打 酱油的。。。。。
它们更多的是作为效果图中的背景体块充斥在大街小巷。。。
环形、笋塔、双子、终于走到了我们现在经常抄袭的时代。
时代的进步,思想的开放。终于摩天大楼们越穿越少,开始出现透视装、吊 带装、渔网,她们越发性感迷人。
建成日期:1992年 开发商:新鸿基、信和置业 设计者:DLN Architects & Engineers
中国银行大厦
中国银行大厦,高367.4米,地上70 层,地下4层,电梯45台,建筑面积 135000平方米 。该建筑高度全世界 排名第23位香港第四高楼。
建成日期:1989年 开发商:中国银行 设计者: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
天玺A座 B座
天玺A座 B座,高269.92米,地上93 层,地下1层。该建筑高度全世界排 名第112位香港第九高楼。
建成日期:2008年 开发商:新鸿基 设计者:王欧阳
K11尖沙咀凯悦酒店
K11尖沙咀凯悦酒店 ,高261米,地 上64层,地下4层,电梯28台。该建 筑高度全世界排名第136位香港第十 高楼。
香港摩天大楼的 昨天 今天 与明天
建筑的风格和造型深受时代潮流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谢文博(中国)
岁月是一壶陈年老酒,越是陈酿越是迷人。。。。。。。。
古典风——古典的比例与建筑符号很是耐看。胯下一拱门,头上一小帽,虽 然滑稽但不失优美。
慢慢退去多余的线脚,摘掉不合时宜的帽子
典雅主义&现代主义——在历史与未来中纠结,在简化与再装饰中傻逼。总 的来说这个阶段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身材都方正了,三围都平均了。
150米级:
198米 197米 194米 188米 187米 187米 187米 186米 186米 185米 185米 180米 178米 176米 175米 170米 160米 154米 150米 香港(Queensway Government Office Building)| 198.65米|56层|建 香港有线电视大楼(Cable TV Tower)|197米|41层|建成 香港时代广场|194米|46层|169米|39层|建成 香港 交易广场|188米52层|188米51层|建成 香港招商局西港中心|187.5米|41层|建成 香港皇后大道中九号(9 Queens Road Central)|187.2米|37层|建成 香港创纪之城五期(Millenium City 5)|187米|42层|建成 香港 力宝中心(Lippo Centre)|186米*2|48层*2|172米|44层|建成 香港娱乐行(Entertainment building)|186米|44层|建成 香港 渣打银行大厦 (Standard Chartered Bank Building) |185米|42 香港 友邦金融中心(AIA Central)|185米|39层|建成 香港 汇丰总行大厦 (HSBC Main Building)|180米|46层|建成 香港 怡和大厦(Jardine House)|178.5米|52层|建成 香港 远东金融中心 (Far East Financial Centre)|176米|48层|建成 香港 企业广场三期(Enterprise Square 3)|175米|41层|建成 香港朗豪酒店(Langham Place Hotel)|170米|42层|建成 香港北京道一号(1 Peking Road)|160米|30层|建成 香港李宝桩大厦(Li Po Chun Chambers)|154米|31层|建成 香港 皇后大道東248號 |40层| 150米|建成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楼名 环球贸易广场 国际金融中心二期 中环广场 中国银行大厦 中环中心 如心广场 港岛东中心 长江中心 天玺A座 天玺B座 K11尖沙咀凯悦酒店 擎天半岛A座 朗豪坊
楼高 484.00米 412.00米 373.90米 367.40米 346.00米 318.90米 308.00米 282.83米 269.92米 269.92米 261.00米 256.00米 255.05米
用途 写字楼 酒店 写字楼 写字楼 写字楼 写字楼 写字楼 酒店 写字楼 写字楼 住宅 住宅 酒店 住宅 住宅 写字楼 酒店 商业
状态 建成 建成 建成 建成 建成 建成 建成 建成 建成 建成 建成 建成 建成
14
15 16 17 18 19 20
晓庐
君临天下 宏利保险大厦 擎天半岛B座 海名轩 凯旋门 中远大厦
楼层数 108层 88层 78层 70层 73层 80层 69层 63层 93层 93层 64层 67层 59层
所在城市 香港 香港 香港 香港 香港 香港 香港 香港 香港 香港 香港 香港 香港
建成时 间 2010 2003 1992 1989 1998 2007 2008 1999 2008 2008 2009 2003 2004
建成
建成 建成 建成 建成 建成 建成
环球贸易广场 (圆方)
环球贸易广场,高484米,地上108 层,地下4层,电梯83台,建筑面积 356838平方米 。该建筑高度全世界 排名第5位香港第一高楼。
建成日期:2010年 设计者:KPF建筑师事务所 入住酒店:Ritz-Carlton
国际金融中心二期
在教科书中对我们影响最深刻的一批大师作品。。。至今任然膜拜
现在主义与高技派——曾几何时,地球上突然出现了几个人,他们用跳跃的 思维,和超前的意识打破了沉闷的建筑界。
现代建筑五点之“底层架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