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初等行变换,逆矩阵(修正)
线性代数:初等变换法求逆矩阵(finalff3)

初等变换法求逆矩阵及 解矩阵方程
初等变换法求逆矩阵
线性代数
两个已知结论 1、n阶矩阵A可逆当且仅当A能够表示成若干初等 矩阵的乘积,即存在初等矩阵P1, P2, … , Pm使得
A= P1P2…Pm .
2、在矩阵A的左边乘以一个初等矩阵相当于对A进 行一次相应的初等行变换;
在A的右边乘以一个初等矩阵相当于对A进行一 次相应的初等列变换.
例 求矩阵X,使AX=B,其中
1 2 3
2 5
A
2
2
1
,
B
3
1
.
3 4 3
4 3
解 若A可逆,则X= A−1B.
1 2 3 2 5
(A
B)
2
2
1
3
1
3 4 3 4 3
3 2
X
2
3
.
1 3
1 0 0 3 2
0 0
1 0
0 1
2 1
3 3
小结
线性代数
1、初等变换求逆矩阵
(A E) 初等行变换 (E A−1 )
或
A
E
初等列变换
E
A1
2、初等变换求解矩阵方程
(1) A可逆,AX=B
X= A−1B
(A B) 初等行变换 (E A−1 B )
(2) A可逆, XA=C
X= CA−1
A 初等列变换 E
C
CA1
初等行变换法求逆矩阵
线性代数
若A可逆,则A−1可逆,因而A−1可以表示成若干初 等矩阵Q1, Q2, … , Qm 的乘积,即A−1= Q1Q2…Qm .
A可逆, A1 A E
应用高等数学-4.2.3 可逆矩阵与逆矩阵

则矩阵 A1称为 A 的逆矩阵或逆阵.
二、逆矩阵的概念和性质
定义 对于n 阶矩阵 A ,如果有一个n 阶矩阵B
,使得
AB BA E,
则说矩阵A是可逆的,并把矩阵 B 称为A 的逆矩阵. A的逆矩阵记作 A1. 例 设 A 1 1, B 1 2 1 2,
1 1 1 2 1 2 AB BA E, B是A的一个逆矩阵.
小结
1. 可逆矩阵与逆矩阵的概念 2. 逆矩阵的性质 3. 利用初等行变换求逆矩阵的步骤
课堂练习
练习题4.2
练习册 第4章 练习四
思考题
3 0 0
1.
设A
0
1
0
,
则An
0 0 4
2.已知A3 E,则A1
3. 若n阶矩阵A满足方程A2 2A 3E 0,则 A1
答案
3n 0 0 1. 0 1 0 .
3 2 12 1
5 2 1 2 . 1
注意: 用初等行变换求逆矩阵时,必须始终用行变换, 其间不能作任何列变换.
练习1
1 2 3
设
A 2
2
1 ,求 A1.
3 4 3
解:
1 2 3 1 0 0
A
E
2
2
1
0
1
0
3 4 3 0 0 1
-2 -3
1 2 3 1 0 0
0
2
5
2
1
0
0 2 6 3 0 1
0
1
1
1
-2
0 0 1 0 1 1
1 1 0 0 1 2
0
2
0
1
1
0 0 1 0 1
初等变换法求逆矩阵

1 0 0 1 3 2 r2 ( 2)
0 0
2 0
0 1
3 1
6 1
5 1
r3
( 1)
r2
(
2) 1 A01
0 1
10 03
r3
(
1)
0
0
2 11
13
3 3
2
1
3532 .
2 11
52
说明:(1)将(A E)化为行最简形矩阵; (2)此方法中只能作初等行变换.
一、初等变换法求逆矩阵
例1
设
1 A 2
2 2
13,求 A1.
3 4 3
解
A
E
1 2
2 2
3 1
1 0
0 1
0 0
3 4 3 0 0 1
r2 2r1 1 2 3 1 0 0 r1 r2 0 2 5 2 1 0
r3
(
1)
0 0
0 1 0
0 0 1
3 2 1
23 , 3
3 2 X 2 矩阵[重点 掌握]
初等行变换
(A E)
( E A1).
2.初等变换法的解矩阵方程
初等行变换
(A B)
(E
A 1 B )
初等变换法求逆矩阵
引入:公式法求逆矩阵的缺点 一、初等变换法求逆矩 二、方法推广
引入:公式法求逆矩阵的缺点
逆矩阵的计算公式 A1 1 A A
适用范围:二阶、三阶的方阵.
缺点:当矩阵的阶数比较高时,求伴随矩阵 计算量太大,不易实施.
初等行变换法求逆矩阵

初等行变换法求逆矩阵要说求逆矩阵,咱们就得聊聊那一套初等行变换的玩法。
听上去是不是挺高大上的?但其实也没那么复杂,跟咱们平时调皮捣蛋的方式还挺像的。
咱们就把这些矩阵当成一个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特点。
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
要想让他们“逆转”过来,得先理一理他们的秩序,简单点儿说,就是把这些小朋友排好队,让他们听话。
先来点儿基本的概念。
你得有一个方阵,这个方阵就像是一个小班级,里面的每一个数字都是小朋友。
要是这个班级的学生特别优秀,成绩杠杠的,咱们就可以通过行变换,给他们重新排序,找出他们的“逆朋友”。
什么叫行变换呢?其实就是简单的三招:交换行、倍乘行和加减行。
这就像是在课堂上,老师让你们互换位置,或者给你们加点儿小任务,让你们更团结。
咱们先说说交换行。
这就像是班里两个小朋友吵架,老师一看,赶紧让他们换个位置,嘿,气氛立马就变了,心里那个舒坦呀。
数学上也是一样,咱们把矩阵的某两行调换一下,整个阵型就焕然一新了。
调换几次,甚至能发现原来一切都没那么复杂,反而更容易处理。
接着是倍乘行,这招儿可厉害了。
想象一下,一个小朋友跑得飞快,老师说:“好吧,你这次跑得特别好,咱们给你加点儿分。
”在矩阵里,这就意味着把某一行的每个数字都乘上一个常数,哎,这样一来,整个班级的风气都变了,瞬间就升华了。
每个小朋友都跟着变得更加出色,大家互相带动,气氛相当好。
再说加减行。
这个就像是班级里有一个小朋友特别喜欢分享,每次都主动把自己的糖果分给别人。
数学上说的就是把一行的数字加到另一行里,嘿,大家都开心得不得了。
你一口我一口,大家的数字都在变,变得越来越好。
这个时候,大家就像是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进步,最终实现了逆转。
好啦,经过这一番折腾,咱们的班级终于整齐划一了,完美的样子就出来了。
这时候,你再看看刚开始的那个方阵,心里会不会感慨万千?真是物是人非,境随心转。
通过这几招,咱们就成功求出了逆矩阵,简直是大功告成,值得庆祝一番。
逆矩阵及初等变换

先假设n阶矩阵A, 满足 A ≠ 0, 即 矩阵A是可逆的
则有下列公式: 则有下列公式:
( A | E ) n×2 n ( E | A ) n×2 n →
行初等变换
1
施行初等行变换, 即对 n × 2n 矩阵 ( A E ) 施行初等行变换, 当把 A 变成 E 时,原来的 E 就变成 A1 .
例3
6 4 2 * 得 A = 3 6 5 , 所以 2 2 2
1 3 2 1 * 3 5 1 . A = A = 3 A 2 2 1 1 1
上页
下页
返回
例2 设
1 2 3 1 3 2 1 A = 2 2 1, B = 5 3, C = 2 0, 3 4 3 3 1
1 1 1
(4).若A可逆 则A 也可逆 且( A ) = ( A ) . , ,
T
T 1
1 T
上页
下页
返回
例1 解
1 2 3 . 求方阵 A = 2 2 1的逆阵 3 4 3 ≠0, 可逆。 经计算可得: |A| = 2 ≠0,知A可逆。 经计算可得: | 可逆
A11= 2,A21= 6,A31=-4, 2, 6, A12=-3,A22=-6,A32=5, =5, A13= 2,A23= 2,A33=-2, 2, 2,
1 * A = A, A
1
A A . 其中 *为方阵 的伴随阵
上页
下页
返回
由定理1和定理2可得:矩阵 由定理1和定理2可得:矩阵A 是可逆方阵的充 分必要条件是 |A| ≠ 0 。 | 称为奇异方阵 否则称为非 奇异方阵, 当 |A| = 0 时,A 称为奇异方阵,否则称为非 | 奇异阵。 奇异阵。 推论 ),则 若 AB = E(或 BA = E),则B = A -1 。 ( ),
矩阵求逆矩阵的方法

矩阵求逆矩阵的方法矩阵求逆矩阵是线性代数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矩阵的逆的求解方法有多种,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 初等变换法。
对于一个可逆矩阵A,我们可以通过初等变换将其变为单位矩阵I,这时候A经过一系列的初等变换得到I,而I经过同样的一系列初等变换得到A的逆矩阵。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容易理解,但对于大型矩阵来说计算量较大。
2. 克拉默法则。
对于n阶方阵A,如果A是可逆的,那么它的逆矩阵可以通过克拉默法则来求解。
克拉默法则利用矩阵的行列式和代数余子式的概念,将矩阵A的逆矩阵表示为A的伴随矩阵的转置除以A的行列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对矩阵进行初等变换,但计算量也比较大。
3. 初等行变换法。
初等行变换法是通过对矩阵进行一系列的初等行变换,将矩阵A变为单位矩阵I,然后将I变为A的逆矩阵。
这种方法与初等变换法类似,但是更加注重矩阵的行变换,适合于对行变换较为熟悉的人来说。
4. 矩阵的分块法。
对于特定结构的矩阵,我们可以通过矩阵的分块来求解逆矩阵。
例如对角矩阵、上三角矩阵、下三角矩阵等,通过分块的方法可以简化逆矩阵的求解过程。
5. LU分解法。
LU分解是将一个矩阵分解为一个下三角矩阵L和一个上三角矩阵U的乘积,然后通过LU分解可以求解矩阵的逆。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矩阵分解比较熟悉的人来说,可以简化逆矩阵的求解过程。
总结:矩阵求逆矩阵的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计算复杂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矩阵的特点和问题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矩阵求逆矩阵的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矩阵求逆的方法

前言矩阵理论在《线性代数》课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矩阵和数相仿可以运算,特别是乘法和数一样有逆运算,其定义为:对于 n 阶方阵 A,如果存在 n 个阶段 B 使得 AB=BA=E,则 n 个阶方阵 A 为可逆的,B 为 A 的逆矩阵。
掌握好求逆矩阵的方法对线性方程组、二次型、线性变换等问题的解决有很大帮助。
关于矩阵求逆问题,不同的《线性代数》教材介绍了不同的方法。
下面对求逆矩阵方法进行全面论述,并做一步探讨。
1矩阵求逆常见的几种方法 1.1 用伴随矩阵法求逆矩定理1.1.1:n 阶矩阵)(ij a A =可逆的充要条件0≠A ,而且当)2(≥n 阶矩阵A 有逆矩阵,*-=A AA 11,其中*A 伴随矩阵。
例1 矩阵⎥⎥⎥⎦⎤⎢⎢⎢⎣⎡---=412112013A 是否可逆?若可逆,求1-A 解:A A ∴≠=05可逆又511=A ,421=A ,3131=A ,1012=A ,1222=A ,332-=A ,013=A ,123=A ,133=A∴*-=A AA 11 例 2 设⎥⎥⎥⎦⎤⎢⎢⎢⎣⎡=543022001A ,*A 是A 的伴随矩阵,求()1-*A 解:1-*=A A A ,又()kB kB 11--=, 所以()()⎥⎥⎥⎦⎤⎢⎢⎢⎣⎡====---*5430220011011011111A A A AA A且有规律可循。
对于三阶以上方阵用该方法逆矩阵,不仅计算量大且易出错,一般不用此种方法。
对求出逆矩阵正确与否,一般用E AA A A ==--11来检验是否正确。
1.2 用初等变换法求逆矩阵定理 1.2.1 如果n 阶方阵A 可逆,则存在有限个初等矩阵,l P P P 21,使得l P P P A 21=。
如果A 可逆,则1-A 也可逆,由上述定理, 存在初等矩阵l Q Q Q ,,,21 使得l Q Q Q A 211=-那么A A AA E 11--== 即A Q Q Q E l 21= E Q Q Q A l 211=-于是我们得到一个求逆矩阵的方法如下:如果n 阶方阵A 可逆,作一个n n 2⨯的矩阵E A ,然后对此矩阵施以初等行换,使A 化为单位矩阵E 同时化为1-A ,即:E A 1-−−−→−A E 初等行变换例1 用初等行变换求矩阵⎥⎥⎥⎦⎤⎢⎢⎢⎣⎡=521310132A 的逆矩阵解:=E A →⎥⎥⎥⎦⎤⎢⎢⎢⎣⎡→⎥⎥⎥⎦⎤⎢⎢⎢⎣⎡001010100132310521100010001521310132 →⎥⎥⎥⎦⎤⎢⎢⎢⎣⎡---→⎥⎥⎥⎦⎤⎢⎢⎢⎣⎡--201010100910310521211010100600310521⎥⎥⎥⎥⎥⎥⎦⎤⎢⎢⎢⎢⎢⎢⎣⎡-----→⎥⎥⎥⎥⎥⎥⎦⎤⎢⎢⎢⎢⎢⎢⎣⎡--→316161100123210103461361001316161100010310100521 故⎥⎥⎥⎥⎥⎥⎦⎤⎢⎢⎢⎢⎢⎢⎣⎡-----=-3161611232134613611A 同理,如果n 阶矩阵A 可逆,作一个n n ⨯2的矩阵⎥⎦⎤⎢⎣⎡E A ,然后此矩阵施以初等变换,使矩阵A 化为单位阵E ,则同时E 化为1-A ,即⎥⎦⎤⎢⎣⎡−−−→−⎥⎦⎤⎢⎣⎡-1A E E A 初等列变换。
初等矩阵与逆矩阵的求法

阵。于是存在优先多个初等矩阵P1 Pr,Q1 Qt
使得 P1 Pr AQ1 Qt =E,从而
A=( P1
Pr)-1E(Q1
Q
)-1
t
=Pr-1
P1-1 • Qt-1
Q1-1 .
推论1方阵A可逆旳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有 限个初等方阵 P1, P2 ,, Pl ,使A P1P2 Pl .
19
推论2 方阵A可逆旳充分必要条件是A可经过有限屡 次初等行变换化为单位阵E.
等 矩阵 P(i(k))
1
P(i(k))
1 k 1
第 i 行
1
6
(3)以数 k 0 乘某行(列)加到另一行(列)上去
以 k 乘 E 的第 j 行加到第 i 行上 (ri krj )
或以 k 乘 E 的第 i 列加到第 j 列上 (c j kci )
得到初等矩阵 P(i, j(k))
20
5、利用初等行变换求逆阵旳措施:
当 A 0时,由 A P1P2 Pl,有
Pl1Pl11P11 A E, 及 Pl1Pl11P11E A1,
Pl1Pl11 P11 A , E Pl1Pl11 P11 A , Pl1Pl11 P11E E , A1
即对 n 2n 矩阵 ( A , E) 施行初等行变换 ,
P(i, j)1 P(i, j)
P(i(k ))1 P(i( 1 )) k
P(i, j(k))1 P(i, j(k))
9
初等矩阵旳应用
定理1 设 A 是一种 m n 矩阵 , 对 A 施行一次初等行变换,相当于在 A 旳 左边乘以相应旳 m 阶初等矩阵;对 A 施行一次初等列变换 , 相当于在 A 旳 右边乘以相应旳 n 阶初等矩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