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学前儿童的健康检查及生长发育评价

格发育状况较理想,而高于一般儿童水平的标准。
生长发育标准是相对的、暂时的。每5-10年就应重新修订一次。
等级 上等 中上等 中等
生长发育评价标准表(百分位数法)
标准 P90以上 P75至P90
理论百分 数/% 10
15
等级
中下 等 下等
标准
理论百分数/%
P25至P10
15
P10以下
10
P75至P25
50
等级
上等 中上等
中等 中下等
下等
标准
X+2s以上 X+2s 至 X+s X+s 至 X-s X-s 至 X-2s
X-2s 以下
等级评价法常用的指标是身高和体重。
身高体重指数: 即体重(g)/身高(cm) 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身高胸围指数: 胸围(cm)/身高(cm)×100 出生3个月后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身高坐高指数: 坐高(cm)/身高(cm)×100 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
由此可见,这位小姑娘体型偏胖,目前营养过剩。
按身高的体重 高 高 高 高 高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低 低 低 低 低
按年龄的身高 高 中 中 低 低 高 高 中 中 中 低 低 高 高 中 中 低
按年龄的体重 高 高 中 高 中 高 中 高 中 低 中 低 中 低 中 低 低
评价 高个子,近期营养过度 近期营养过度 目前营养好 肥胖(++) 既往营养不良,现在营养良好 高个子,体型匀称,营养正常 高个子,营养正常 营养正常 营养正常 营养尚可 既往营养不良,现在正常 既往营养不良,现在营养尚可 瘦高体型,目前轻度营养不良 目前营养不良++ 近期营养不良 目前营养不良+ 既往,近期营养不良
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评价

3岁以上小儿。取坐位, 两大腿伸直,与躯干成直 角。
(二)生长发育生理功能指标
生Hale Waihona Puke 发育的生理功能指标: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可测 出的各种量度。
(1)心率与脉搏 (2) 血压 (3) 肺活量
(1)心率与脉搏
心率是心脏搏动的频率,脉搏是动脉的 搏动。正常情况下,脉搏数和心率是一致的。
•另外,当父母用手捂住宝宝一只眼睛,宝宝高兴大 笑或挣扎反抗,而捂另一只眼睛却没有反应时,说明 这一只眼视力有问题,应带宝宝立即去看眼科医生。
听力
如果怀疑孩子有听力损失,或孩子的耳朵有 外观或医学上问题,就要做听力测试。任何年龄的 儿童(甚至新生儿)都可以做听力检查。根据儿童 的年龄和发育程度,可以选择不同的听力测试。
2-10岁: 2—10岁体重=实足年龄×2+8(公斤)
2、身高
(1)按身高增长的倍数来计算:出生时身长按50厘米 计算,周岁时身长为出生身长的1.5倍,4岁时身高 为出生身长的2倍。 (2)按身高增长的速度来计算:1—6个月的小儿, 平均每月身长增长2.5厘米,7—12个月平均每月增 长1.5厘米,周岁时达75厘米,2岁时达85厘米
(1)儿童入园前健康检查:
①了解儿童健康情况、有无传染病及慢性病史。 ②了解预防接种完成情况。 ③了解近期有无传染病接触史。 ④测量身高、体重。 ⑤做全面体检,对两岁以下小儿要注意有无佝
偻病及营养不良。
(2)儿童定期健康检查 :3个月、1周岁、以后半 年一次,3岁时作一总的健康评价。3-7岁每年一次, 7岁时作一总的健康评价。
脉搏测量方法:用自己的
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在 小儿的手腕腹面外侧的桡 动脉。测量脉搏以一分钟 为计算单位。边按脉边数 脉搏次数。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首先,生长发育是指儿童身体各个方面的变化和发展,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牙齿、骨骼等方面。
这些生长指标是对儿童发育状况的反映,也能够帮助医生和家长判断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在评价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时,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身高、体重、牙齿的萌出和更替、骨骼的发育情况等。
正常的生长发育是基于儿童的家族遗传和个体发育评估的。
其次,健康评价是指对儿童身体健康状况的评估。
在学前阶段,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在健康评价中,我们需要关注儿童的生理功能、免疫状况、饮食习惯、疾病预防等方面。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检查儿童的体温、呼吸、心跳等生理指标来评估他们的身体状况,通过检查血液中的免疫指标来评估他们的免疫状况,通过了解他们的饮食习惯和体育锻炼情况来评估他们的饮食健康和运动习惯。
儿童的健康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指标,并需要家长和医生的共同监护和参与。
针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的重要性,我们应该重视以下几点:1.给学前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营养饮食,保证他们合理的生长发育。
2.定期对学前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发育不良的问题。
3.提供充足的运动和户外活动时间,促进儿童的骨骼和肌肉发育。
4.加强儿童疾病预防,包括接种疫苗、定期体检和避免孩子接触疾病源。
5.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
6.与专业医生和教育者合作,定期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及时解决问题。
总结起来,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具有重要影响。
家长和教育者需要关注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提供良好的环境和适当的照顾,定期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纠正问题,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同时,需要与专业医生和教育者合作,共同关注儿童的发展,共同为他们的成长贡献力量。
幼儿卫生学 第二章

幼儿生长发育与健康评价
一、什么是生长发育
1、生长
是指身体各个器官以及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 加与变化,是机体在量的方面的变化。
2、发育
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功能的成熟与完善,的生长发育达到一种完备的状态。标志着个体发 育在形态、生理、心理上全面达到成人的阶段。
方法:测前将游锺放到“0”刻度上。测时让
幼儿只穿背心、短裤。 3岁以上幼儿可站在秤 台中央;3岁以下可蹲于秤台中央;1岁以下可 躺着测量。测试者移动游码至刻度尺处于水平 位,读取读数即为体重,以千克为单位 。最 好在早晨、空腹、便后进行。
2、测身高(身长)
工具:量床、身高计
方法:3岁以下:小儿脱去鞋袜, 仰卧于量床底板中线上,测量 者扶住小儿头部,使其两耳在 一水平线上,颅顶接触头板。 另一测量者位于小儿右侧,左 手轻压小儿双膝,使下肢伸直 并紧贴床板,右手移动足板, 使之接触小儿足跟,读取量床 上刻度,以厘米为单位
判断正误
1、儿童体格发育的速度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呈波浪式的 2、体格发育的速度是呈阶梯状上升的。 3、小儿的动作发育有一定的程序,由头部开始逐渐延伸到下肢 4、胎儿后期是人一生中身长增加最快的阶段。 5、在儿童各大系统的发育中,运动系统领先发育。 6、疾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没有直接影响。 7、在良好的生活环境影响下,儿童成年后的身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父母的身高,一般父母高的子女也高,父母矮的子女也矮。 8、小儿超过1岁半了,胸围仍小于头围,其生长发育仍属正常。 9、“年龄别体重”比“身高别体重”更能反映儿童身材的匀称程度。
1、身高(身长):反映骨骼的生长发育,身体的发育水平和速度。
第一年生长最快,1岁时75cm左右。 1岁后,身高=年龄×7+75(cm)
第二章 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

3、骨骼 儿童的骨骼在不断生长-加长、加粗。 钙、磷是骨骼原料,需要维生素D促 进吸收,营养和阳光是婴幼儿骨骼生长必 需的条件;适当运动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 条件。
1)脊柱 脊柱正面看是直的,侧面有四道弯,叫 “脊柱生理性弯曲”,它随婴幼儿动作发 育逐渐形成,到发育成熟时才能固定下来。 正确姿势即坐、立、行很重要。坐时, 两脚放,不佝着背,不耸肩,身子正;站 时,身子正,腿不弯,抬头挺胸;走路时, 抬头挺胸,不全身乱扭。不宜单肩背包。 以预防驼背和脊柱侧弯。
• 循环系统 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及保育要点 1、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2、锻炼可强心,运动量适度 3)预防动脉硬化始于婴幼儿 4)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 口腔炎、扁桃体炎、中耳炎、头上长 疖子,都会导致淋巴结肿大。 小儿淋巴结核也能致使淋巴结肿大。
• 消化系统 保育要点: 1、督促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刷牙,保护好 乳牙和六龄齿 2、细嚼慢咽有利于健康,不要用水和汤 泡饭 3、培养幼儿定时排便的习惯 4、不要长时间坐便盆,不排便就起来
骨的发育基于两种机制:一是骺软骨不断增 生,骨干端又不断骨化,使骨得以不嵌接处形成一条粗糙的骺线; 另一是骨膜内层不断地层层造骨与改建,其内部 骨髓腔也不断造骨、破骨与改建,从而使骨干不 断增粗、骨髓腔也不断的扩大。由于造骨和破骨 互相矛盾互相制约的作用,使骨在长长变粗的同 时,依据内、外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骨质的构 筑得到不断的改建,使骨达到了以最少的原料而 具有高度的韧性和硬度统一体的效能。短骨的骨 化过程与长骨骨骺相似,但首先从软骨膜开始化 骨,然后再进行软骨内化骨。
软骨化骨 四肢骨(锁骨除外)和颅底骨的发生属于此型。胚胎早 期在膜性骨的基础上形成与成体骨形状相似的软骨性骨, 表面复以软骨膜。软骨化骨由软骨膜和软骨内同时进行。 软骨膜化骨形成骨密质及其外层的骨膜;软骨内骨化形成 骨松质及充填于其内的骨髓。长管状骨的骨化,首先是软 骨体中间部的软骨膜内层分化出成骨细胞,由它产生细胞 间质并有钙盐沉积,形成圆筒状的骨领。此时间充质和血 管侵入软骨体中央,分化出造骨与破骨细胞,形成初级骨 化中心,并由此向两端不断发展,在最初骨化中心部位由 于破骨细胞将骨质破坏、吸收而产生空腔,即骨髓腔,侵 入的间充质转化为红骨髓。到降生前后,软骨的两端也出 现骨化中心 ,叫初级骨化中心,先进行软骨内化骨,然后 进行软骨膜化骨,形成骨骺。当骨干和骨骺两者的骨化都 接近完成时,中间仍保留一层软骨,叫做骺软骨。
第二章 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第二章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第一节幼儿的生长发育【教学目标】:1、了解生长、发育的概念2、幼儿生长发育的阶段、特点3、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4、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教学重点】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教学难点】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教学过程】填写学案,并用笔在课本上做相应的标注。
一、生长、发育的概念1、生长:是指身体各个以及全身的大小、长短和的增加与变化,是机体在的方面的变化。
2、发育:是指、、和功能的成熟与完善,是机体在的方面的变化。
3、成熟:是指机体的达到一种的状态。
总之,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变化,也有的变化,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阶段。
二、幼儿生长发育的阶段(一)胎儿期(出生前 280天约40周)(二)新生儿期(出生至1个月)(三)婴儿期或乳儿期(1个月至1岁)(四)(1—3岁),也称。
(五)(3—6、7岁),也称。
【思考】:我们人为的把幼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那三个时期?三、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一)生长发育是由到的过程不仅表现为、的增加,还表现为的逐渐分化,功能的逐渐成熟。
幼儿生长发育的与通常是同时进行的。
(二)生长发育是有和的连续过程1、阶段性:儿童的生长发育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每个阶段各有独特的特点,各阶段按衔接着,不能,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举例说明】(1)、婴幼儿饮食顺序:(2)、婴儿动作发育顺序:2、程序性:胎儿的形态发育是领先,其次为,最后为。
这种自上而下发展的规律是“”。
(三)生长发育的速度是的,身体各部分的生长速度1、波浪式第一个突增阶段:,表现为头尾发展规律。
以身高、体重为例(1)身高是出生时(50cm)的1.5倍(2)体重是出生时(3kg)的3倍第二个突增阶段:期,表现为向心发展规律。
2、不均衡:身体各部分的增长幅度:头部增加倍,躯干倍,上肢倍,下肢倍。
身体的形态从出生时的特大、较长和短小,发育到成人时的较小、较短和较长。
【补充】1、“头尾发展律”,即自上面下发展的规律;2、上肢动作发育遵循“正侧发展律”,即粗大动作先发育,精细动作后发育,由正面向侧面、先近端后远端的发展规律;3、童年期的身体各部形态发育则遵循“向心律”,即四肢先于躯干,下肢先于上肢的发展规律。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评价ppt课件

3、头围
•新生儿34cm,出生后前半年增长8cm,后半年 增长4cm,一周岁约46cm,第二年长2cm,5 岁时50cm,15岁时接近成人头围,约 54~58cm.头围的大小与闹得发育有关,并 与囟门闭合迟早有关。
4、囟门
• 后囟门,2~4个月闭合;前囟门12~18个月 闭合。囟门早闭合头围过小,多为小头畸 形,新门闭合迟头围过大,多为佝偻病或 脑积水,囟门凹陷多见阴伤液竭之脱水, 囟门突出多为颅内压增高所致,可见于脑 炎,脑膜炎。
1、体重
• 新生儿3KG, • 1~6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 • 7~12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 kg+6*0.7(kg)+(月龄-6)*0.4(kg) • 2~12岁:体重kg=年龄*2(kg)+7(或8) • 体重一般活动范围不超过10%
2、身高
• 3岁以下小儿量卧位时身长,出生时约 50cm,出生后第一年长25cm,第二年平均 10cm,2岁时85cm,两岁后每年长 5~7cm,2~12岁公式: • 身高cm=年龄*7+70
(三)心理指标
• 感知、言语、记忆、思维、想象、动机、 兴趣、情感、性格、行为及社会适应力等。 用专门设计的测试量表或问卷调查获得, 采用国内外公认的格式,采用国际标准化 的常模,由专业人员掌握以保证结果的可 靠性和有效性。
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 (一)生长发育评价 • 1、评价个体、群体儿童时的生长发育水平 处于什么等级 ;2、筛查、诊断生长发育障 碍、评价营养和生活环境因素对生长发育 的影响,提供保健咨询建议;3、列入社区 健康水平的指标体系
• (五)心理与生理的发育相互影响 • 生理缺陷影响心理发育,心里不健全导致生理 机能和体态异常。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第二章

* 其他因素,如环境污染、气候、季节、药物等因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 也有一定的影响。
* 季节对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地说,春季(3~5月)学前儿 童的身高增长较快,秋季(9~11月)体重增长较快。
病变涉及的部位、病程的长短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3Hale Waihona Puke 体育锻炼的影响体育运动是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
体育运动可以全面加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改善大脑的控制和指挥 能力,促进新陈代谢,使学前儿童长得更健壮。
4.生活制度的影响
有规律的生活,能够促进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 身体各个器官、系统才能有规律地、协调地工作。
直至青春期再出现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 2.身体各部分的生长
身体各部的生长速度不完全相同,因此身体各部的增长幅度也不一 样。
一个人从出生到发育成熟,头部增大了1倍,躯干增长了2倍,上 肢增长了3倍,下肢增长了4倍。
(三)生长发育不均衡但统一协调
•人体各个系统的发育并不是同时进行的,表现为有的系统发育较早,有
二、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
(一) 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程序性
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变 化,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这些特点及生活环境的不同,各 年龄期按顺序衔接,不能跳跃。
身体各部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程序,一般遵循由上到下、由远到近、 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1 了解生长、发育、成熟的含义;
2 初步了解学前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及其特点;
3 掌握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4 掌握学前儿童体格测量的各种方法和技能; 5 熟悉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并学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胎儿形态发育: 头部 婴儿动作发育: 头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躯干 上肢 无意识乱动
四肢 躯干 一把抓 下肢 (头尾发展规律) 拿 捏
(正侧发展规律)
(三)生长发育速度是波浪式的,身体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也不均衡 生 长 突 增 高 峰 第一个突增阶段:胎儿中期到1周岁,表现为头尾发展规律
胎儿中期,一生中身长增加最快(27.5 cm) 胎儿后期,一生中体重增加最快(2300g) 第一年,出生后身长.体重增长最快(20-25cm,6—7kg)
(二)身体发育的评价方法
1、发育等级评价法
是将个体儿童的发育数值和作为标准的均值及标准差 比较,以评价个体儿童发育状况的方法 五等级评价标准表 等级
上等 中上等 中等 中下等 下等
标准
X+2s以上 X+s 至 X+2s X+s 至 X-s X-2s 至 X-s X-2s以上
等级评价法常用的指标是身高和体重
4、最大耗氧量 心血管和呼吸机能的综合指标
(三)其他体格评价指标
1、视力 2、听力 3、微量元素
4、血红蛋白
二、儿童身体发育的评价
(一)生长发育的标准
是用以评价个体或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统一尺度
一般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在一定的地区范围,选择有代表性的儿童, 就某几项发育指标进行大数量的测量,并将测量数据做统计学处理, 所得的资料即为该地区个体和集体儿童的评价标准
第二个突增阶段:青春发育期,表现为向心发展规律
身体各部分的增长幅度:头部增加1倍,躯干2倍,上肢3倍,下肢4倍 (四)身体各系统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统一协调的
神经系统领先发育 ,6岁时脑重已达成人的90% 淋巴系统发育得最快, 第一个10年发育特别迅速,第二个10年逐渐萎缩 生殖系统发育较晚,童年时期进展缓慢,到青春期迅速发育
实践与训练
(一)生长发育形态指标的测量 1、测体重 工具:杠杆秤
方法:测前将游锺放到“0”刻度上。测时让
幼儿只穿背心、短裤。 3岁以上幼儿可站在秤 台中央;3岁以下可蹲于秤台中央;1岁以下可 躺着测量。测试者移动游码至刻度尺处于水平 位,读取读数即为体重,以千克为单位 。最 好在早晨、空腹、便后进行。
(五)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6岁) 体格发育减慢,四肢增长较快;中 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逐渐完善;智力 发育增快,理解能力加强,求知欲 强,好奇.好问.好模仿;运动的协 调能力逐渐完善 ;抵抗力虽已增 强,但接触疾病和受伤的机会增多
加强户外活动,充分利用日光、 空气和水进行体格锻炼;供给充 足的营养;加强安全教育和卫生 习惯的培养;开发智力潜能
2、测身高(身长)
工具:量床、身高计
方法:3岁以下:小儿脱去鞋袜, 仰卧于量床底板中线上,测量 者扶住小儿头部,使其两耳在 一水平线上,颅顶接触头板。 另一测量者位于小儿右侧,左 手轻压小儿双膝,使下肢伸直 并紧贴床板,右手移动足板, 使之接触小儿足跟,读取量床 上刻度,以厘米为单位
卧式身长体重测量仪
(五)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性
由于先天遗传以及先天、后天环境条件的不同,每个儿童 的体型、生理功能和心理特点是各不相同的
(六)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密切联系
生理发育是心理发育的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生理功能 生理缺陷会引起心理活动的不正常 心理状态也会影响生理的发育
四、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内在因素
3、指数评价法
利用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借助数学公式编 成指数,用以评价发育水平的方法
反映胸廓发育状况,说明体型
身高体重指数: 即体重(g)/身高(cm) 可显示人体的充实程度,当时营养状况
身高胸围指数:胸围(cm)/身高(cm)×100
生后3个月内有一定增加,而后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身高坐高指数: 坐高(cm)/身高(cm)×100 反映躯干与下肢的比例关系 Kaup指数 :体重(g)/身高(c㎡)×104 反映营养状况和骨骼、肌肉充实度
2.会评价小儿的生长发育 3.掌握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身体发育的评价方法 4.了解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及测量方法 5.增强责任意识
重点: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2.小儿身体发育的评价方法
难点:身体发育评价方法的运用
一、什么是生长发育
生长:
是指身体各个器官以及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 量的增加与变化,是机体在量的方面的变化
内 容 提 要
第一节 儿童的生长发育
一、什么是生长发育 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点 三、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四、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二节 儿童身体健康的评价
一、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 二、儿童身体发育的评价 实践与训练:生长发育的测量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目标:1.能运用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分析小儿的生长发育
三项指标综合评价
身高别体重 高 高 高 高 高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低 低 低 低 低 年龄别身高 高 中 中 低 低 高 高 中 中 中 低 低 高 高 中 中 低 年龄别休重 高 高 中 高 中 高 中 高 中 低 中 低 中 低 中 低 低 评价 高个子,近期营养过度 近期营养过度 目前营养好 肥胖(++) 既往营养不良,现在营养良好 高个子,体型匀称,营养正常 高个子,营养正常 营养正常 营养正常 营养尚可 既往营养不良,现在正常 既往营养不良,现在营养尚可 瘦高体型,目前轻度营养不良 目前营养不良++ 近期营养不良 目前营养不良+ 即往,近期营养不良
现状标准: 表明一个国家和地区一般儿童的发育水平的标准 理想标准:生长在最适宜的环境下,生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体格发育状况较理想,而高于一般儿童水平的标准 生长发育长期加速:指生长速度加快、发育和成熟提前、成年 身高增加以及寿命延长等复合现象 生长发育标准是相对的、暂时的,每5-10年就应重新修订一次
2、曲线图评价法
根据某项发育的均值、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均值加减二个标准差,分 别标在坐标图上绘出五条曲线,作为评定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评价时,只要将个体儿童在该年龄的实测值标在图上,就能了解该儿童当时的发 育水平。若将个体儿童在不同时期的连续实测值分别标在图上并连成曲线,这样 既能看出该儿童各个时期的发育水平又能了解其发育速度和趋势
三、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一)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
不仅表现为身高体重的增加,还表现为各个器官的逐渐分化,功能的逐渐 成熟。量变和质变通常同时进行,但各有一定的缓急阶段
(二)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儿童的生长发育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各有独特的特点,各阶段 按顺序衔接着,不能跳跃,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身体各部分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程序:
都与小儿生长发育有关
(二)外在因素
1、母体健康状况 孕母的营养、疾病、情绪、用药等均可影响胎儿的生长
发育; 哺乳期母亲的营养、情绪也会影响婴儿发育
2、营养
3、疾病
营养缺乏或不合理的膳食不仅影响发育,还会导致各种疾病 干扰正常的能量代谢;有些疾病会严重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 能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4、体育锻炼 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呼吸、运动和心血管的功能,特别 5、生活制度 合理的生活制度,可以保证儿童有足够的户外活动,适当的学
3岁以上:幼儿脱去鞋帽、外衣,立正站在底 板上,脚跟并拢,脚尖分开,足跟、臀部、肩 胛间三点紧靠垂直立柱。测试者向下滑动测板, 轻触幼儿的头顶,读取所指刻度。
3、测坐高 坐高计
3岁以下:取卧位测顶臀长。测量 时让小儿平卧在量板上,使之身体 伸直、两腿并拢,用两手将小儿头 贴紧固定于正中位置。测量者左手 将儿童两脚提起,使小腿与大腿成 直角,右手将活动板贴住臀部,读 取读数
保健: 孕妇生活要有规律,避免情绪激动;摄
(二)新生儿期(分娩至出生后28天) 特点: 离开母体独立生活,面临着内外环境的巨变,各系统功能从不成熟转
变到初建和巩固
保健: 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注意
保暖及脐带、皮肤和粘膜的清洁; 选择衣物;预防感染性疾病
(三)婴儿期或乳儿期(29天至1岁)
体格增长迅速;乳牙开始萌出;呀呀学 语 ;逐步学会爬.坐.站.走;哺乳与辅食 交替,易发生腹泻和营养不良;抵抗力 较差,易感染多种疾病 合理调配营养,适时增加辅食;按时接种和 健康检查;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生活 护理 ,经常晒太阳,保持口腔.皮肤清洁
查“年龄别身高”表,3岁女童身高的正常范围是86.5—101.4厘米。小姑娘 是88,属正常 查“年龄别体重”表,3岁女童体重的正常范围是11.2—17.9公斤,小姑娘的 体重是16公斤,属正常。 查“身高别体重”表,女童身高88厘米时,体重的正常范围应是10.3—14.1公 斤。小姑娘身高88厘米,体重16公斤,超出正常范围 由此可见,这位小姑娘体型偏胖,目前营养过剩
5、坐高: 是从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
表示躯干的生长情况。与身高比较可说明下肢与躯干的比例关系
(二)生理功能指标
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 1、心率和脉搏、血压 反映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指标
2、肺活量、呼吸频率 反映呼吸系统机能的指标
3、握力、拉力、背肌力 反映骨骼肌肉系统机能的指标
发育: 成熟:
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功能的成熟与完 善,是机体在质的方面的变化
是指的生长发育达到一种完备状态。它标志 着个体发育在形态、生理、心理上全面达到成 人的阶段。
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点
(一)胎儿期(受孕至分娩) 特点: 胎儿依赖母体生存,组织器官正在形成,母体的健康
状况、情绪、营养、卫生环境等都会影响胎儿发育 取富含营养的食物;防止各种疾病的感 染;避免接触有毒物品和放射源
(四)幼儿前期(1—3岁)
身长.体重增长减慢,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 快;乳牙全部出齐,转为普通食物;动作 发展迅速,语言.思维能力增强,智能发育 较快;好奇心强,识别危险能力不足;免 疫力仍较低,易患传染性疾病 给予富含营养、质软易消化的食物;加强 预防接种;防止中毒或创伤;注意早期教 育,养成良好生活及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