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①李白》阅读答案(三)
古代诗歌赏析李白《关山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赏析李白《关山月》阅读练习及答案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关山月①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②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 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
《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
”②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16.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言戍边将士身处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只觉长风浩荡,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
B.“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两句诗,化用白登山的典故,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C.古诗词写离人思妇之情,总脱不了愁苦纤弱的笔调,境界往往局限于眼前的风花雪月,而李白却不落窠臼,境界雄浑,读后令人眼前一亮。
D.诗歌最后四句,用“戍客”与“思归”对举,“望边色”与“当此夜”相应,在广阔的背景下,揭示了战争中人的命运及其为民族冲突付出的代价。
17.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四、情景默写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陈情表》中,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提出自己的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用________,_______概括了古代圣贤创作《诗经》的原因。
16.B项,“歌颂了……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错误,选项曲解诗意,“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前一句的典故是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围困了七天,后一句是说青海湾一带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由此可知,这两句展现的是边关的动荡以及无休止的征战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
《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
”②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县东,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14. 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诗人将只有在大海上才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尤其是“明月出天山”,从诗人的角度再现了雄浑的景色。
B. “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言戍边将士身处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只觉长风浩荡,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
C.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两句诗,化用白登山的典故,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D. 古诗词写离人思妇之情,总脱不了愁苦纤弱的笔调,境界往往局限于眼前的风花雪月,而李白却不落窠臼,境界雄浑,读后令人眼前一亮。
E. 诗歌最后四句,用“戍客”与“思妇”对举,“望边色”与“当此夜”相应,在广阔的背景下,揭示了战争中人的命运及其为民族冲突付出的代价。
15. 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答14. AC15. ①第一幅图画是由诗歌开头四句描绘的,以“明月” “天山”“长风““玉门关”为特征的万里边塞图。
作用:用雄浑的景象烘托了深沉的思乡之情②第二幅图画是由中间四句描绘的,以“汉下”“胡窥”“征战”等为特征的边塞征战图。
作用: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战者③第三幅图是由后四句诗描绘的,是以“戍客”“苦颜”“高楼”“叹息”为特征的戍客思亲图。
作用:点出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体现诗歌深远的意境。
【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本诗赏析。
A项“从诗人的角度再现了雄浑的景色”错,应为从“征人”的角度观察。
B项对三、四句诗意思的解释,正确无误。
C项“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错,曲解诗意。
《关山月》阅读答案

《关山月》阅读答案《关山月》是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的诗作。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山月》阅读答案。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关山月陆游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小题1:这首诗曾在抗日战争中让无数爱国男儿热血沸腾。
请问这首诗的哪些情感打动了他们?(3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小题2:这首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很有特色,试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3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参考答案小题1:①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愤怒谴责。
②对朝廷大臣不顾国家安危,醉生梦死行径的无情鞭挞。
③将士们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
④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
(每点1分,答对三点即可) 小题2:诗歌包含以下三组对比:①统治者的醉生梦死和战士切盼杀敌;②刚从军时的大好年华和如今的年华空逝、壮志难酬;③年华已逝和壮心不已。
通过这三组对比,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强调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与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
【古诗文阅读】萧绎《关山月》阅读答案

【古诗文阅读】萧绎《关山月》阅读答案
关山月
萧绎
朝望清波道,夜上白登台。
月中舍桂树,流影自徘徊。
寒沙逐风起,春花犯雪开。
夜长无与晤,衣单谁为裁。
【注】①《乐府解题>日:“《关山月》,伤离别也。
”
1.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5分)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
角度,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6分)
参考答案
1.拟人。
将“寒沙”“春花”人格化。
(2分)寒沙随着狂暴的北风卷地而起.初春早花不畏残冬余雪竞先怒放。
描绘了一幅清冷的自然景象.也凸显了环境的恶劣。
(3分)(酌情给分)
2.这首诗写主人公别家远去时的所见所感。
首联“朝望”“瘦上”表明了自己远在
他乡的怅然著失之感;颔联通过“月影徘徊”来表达自己倍觉凄凉之感;颈联通过写景来
渲染环境的恶劣;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流露出极度孤寂的感情。
(4分)全诗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2分)(酌情给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关山月同题对比

《关山月》同题创作对比阅读学关山月①徐陵关山三五月②,客子忆秦川③。
思妇高楼上④,当窗应未眠⑤。
星旗映疏勒⑥,云阵上祁连⑦。
战气今如此⑧,从军复几年⑨。
创作背景: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徐陵奉命出使东魏,后因侯景之乱,被迫留在邺城达7年之久,不得南归,因此其诗风有所变化,写出了一些富有真情实感,为人所称道的诗篇。
《关山月》就是这一时期写下的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
这首《关山月》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徐陵用汉代乐府古题吟咏故事的一首抒情五言诗。
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题。
②关山:边境要塞之地,指征战人的所在地。
三五月:阴历十五的月亮。
③客子:在外地出游或出征的人。
秦川:指关中地区,泛指今陕西、甘肃、秦岭以北的平原地带。
④思:想到。
妇:指客子的妻子。
这句和下句是客子想象的情景。
⑤当:对着。
未眠:没有睡觉。
⑥旗:星名。
星旗:就是旗星,古代人认为它代表战争。
《史记·天官书》:“房心东北曲十二星曰旗。
”映:照耀,映照。
疏勒:汉代时西域的诸国之一,王都疏勒城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勒县。
⑦云阵:就是阵云,像兵阵一样密布的浓云。
祁连:山名,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的天山。
⑧战气:战争气氛。
⑨从军:在军队中服役。
复:又,再。
1:诗歌表现了“客子”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3分)2:诗歌前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4分)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701-762),字_______,号_________ ,人称________,与杜甫并称_________。
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
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__________诗人。
写作背景唐朝国力强盛,但边尘未曾肃清过。
李白此诗,就是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
《关山月》阅读答案及赏析

《关山月》阅读答案及赏析引导语:《关山月》是唐代伟大诗人借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古。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
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
②胡:这里指吐蕃。
阅读训练(1)诗人借________月夜高楼的叹息来抒发戍人________的情感。
(2)赏析画线的内涵和作用。
参考答案:(1)思妇思乡(2)月出于天山云雾间,一派清冷苍茫的景象。
漫天遍野的大漠朔风,吹遍玉门关内外。
诗人巧借“长风”把“关”“山”“月”三个相互独立的意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些广阔无垠的物象淋漓尽致地渲染出雄伟壮阔而又苍凉悲壮的意境,奠定了全诗边塞苦寒的苍凉基调。
景因情而怨,情因景更伤,为下文将士翘首故里编织了“思乡”的情结。
解析:解答(1)题的关键是对古代常用意象的理解。
此诗的“高楼”并非实指高大的楼,而是指高楼中的思妇。
用的是对面敷彩法来写的,思妇想像对方即远戍边疆之人的心思情状,抒发戍边之人的思归情感。
(2)题要求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内涵,二是作用。
理解内涵,要从诗句所描绘的形象里感受它的画面,通过补充相关内容,形成诗意画面即可。
分析作用,则要从全诗内容与结构来思考,看这四句诗对后面的诗句起什么作用,对全诗的内容、意境与艺术形象起什么作用。
思考时,需要顾及诗人所使用的艺术手法,诗句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对全诗表达所起的作用。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
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
在一般作品里,常见“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中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
关山月李白阅读答案

关山月李白阅读答案【篇一:关山月诗歌题】者: 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1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释:1.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被困七日。
1. 以下诗句不是写月亮的一句是a.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b.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c.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d.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诗人笔力浑宏,又有很大的提高。
b. 诗的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c. 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d. 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站在高楼上思念妻子。
3. 下列诗句中不是表现中秋节的是a.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b.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c.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d.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4. 李白还写过《梦游天姥吟留别》,请根据提示填空1) ____________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蔑视.3) 诗中表现仙人的一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db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篇二:李白关山月拼音版】xt>关山月作者:李白【篇三:大学语文试题_3】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古代诗歌赏析李白《关山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9分)关山月①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②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
《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
”②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言戍边将士身处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只觉长风浩荡,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
B.“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两句诗,化用白登山的典故,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C.古诗词写离人思妇之情,总脱不了愁苦纤弱的笔调,境界往往局限于眼前的风花雪月,而李白却不落窠臼,境界雄浑,读后令人眼前一亮。
D.诗歌最后四句,用“戍客”与“思归”对举,“望边色”与“当此夜”相应,在广阔的背景下,揭示了战争中人的命运及其为民族冲突付出的代价。
15.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到,宋荣子面对世人的称赞和诋毁,处之泰然,原因是“ ,。
”(2)《观沧海》中,写沧海之上水波荡漾、岛屿高耸的诗句是:“,。
”(3)《劝学》以蚯蚓为例说明用心专一的重要性,接着以“ ,”两句从反面论证用心浮躁的危害。
14.B(“歌颂了……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错,曲解诗意。
)15.①第一幅图画是由诗歌开头四句描绘的,以“明月”“天山”“长风”“玉门关”为特征的万里边塞图。
作用:用雄浑的景象烘托了深沉的思乡之情。
②第二幅图画是由中间四句描绘的,以“汉下”“胡窥”“征战”等为特征的边塞征战图。
作用: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战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山月①李白》阅读答案
《关山月①李白》阅读答案
关山月①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
②胡:这里指吐蕃。
21.诗人借月夜高楼的叹息来抒发戍人的情感。
(2分)
22.赏析画线诗句的内涵和作用。
(5分)参考答案:
21.(2分)思妇思乡(一空1分)
22.(5分)月出于天山云雾间,一派清冷苍茫的景象。
漫天遍野的大漠朔风,吹遍玉门关内外。
诗人巧借“长风”把“关”“山”“月”三个相互独立的意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些广阔无垠的物象淋漓尽致地渲染出雄伟壮阔而又苍凉悲壮的意境,奠定了全诗边塞苦寒
的苍凉基调。
景因情而怨,情因景更伤,为下文将士翘首故里编织了“思乡”的情结。
(“内涵”2分,“作用”2分,语言表述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