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三级公路设计.docx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三级公路路基路面设计毕业设计

(完整版)三级公路路基路面设计毕业设计

三级公路路基路面设计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年级2011级专业建筑工程管理学号学生李东指导老师刘雨谦2013 年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评审表(指导教师用)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量也迅速上升,现如今的道路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使得道路大量的损坏影响交通,并且交通量的增加并且不断地对道路的碾压磨损,使得现在已经修建好的道路的路基、路面损坏,造成一系列的交通问题,并且对我国的财政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因此,对道路的等级、以及道路的设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路基路面是构成公路线形主体结构密不可分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路基是主要的承受和满足汽车荷载的重复作用和经受各种自然因素的长期侵蚀,没有稳固的路基就没有稳固的公路;并且路面是直接供车辆行驶的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行车速度、安全、和运输成本。

因此,根据根据公路等级和任务,合理的选择路基路面结构,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使路面路基在设计年限内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对节约投资,提高运输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三级公路;路基设计;路面设计目录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路基工程 .............................................................................................2.1.路基及其作用..........................................................................................2.2.路基设计的基本内容 ...............................................................................第三章路基设计 .............................................................................................3.1.路基设计的原则 ......................................................................................3.2.路基设计 ................................................................................................3.3.路基宽度 ................................................................................................3.4.路基高度 ................................................................................................3.5.路基边坡坡度..........................................................................................3.6.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第四章路面设计 .............................................................................................4.1、面层的种类...........................................................................................4.2、对路面的要求 .......................................................................................4.3、路面的结构及组成 ................................................................................第五章道路排水设计 ......................................................................................5.1 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布置原则 ...........................................................5.2排水系统布置及设计 ...............................................................................第六章路基支挡工程设计 ...............................................................................6.1不良地质地段路基设计原则.....................................................................6.2路基工程设计..........................................................................................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一章绪论设计是任何工程实施的灵魂和依据,只有优秀的设计才能有优质的工程。

设计说明3级公路

设计说明3级公路

设计说明3级公路设计说明:三级公路一、概述三级公路是指连接城市与县镇、乡村的次干道,其交通流量较大,服务范围广,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设计说明将围绕三级公路的道路设计、交通设施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道路设计1.道路纵横向布局:三级公路应根据地形地貌、交通需求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确保道路的通行性和便捷性。

2.道路宽度:根据交通流量预测和车辆类型,确定道路主干线和支线的宽度,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

3.车道设置: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通行能力,设置合理的车道数目,确保车辆顺畅通行。

4.路面设计:采用合适的路面材料和结构设计,确保道路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5.路肩和人行道:设置宽度适中的路肩和人行道,方便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增加道路的安全性。

6.路灯设置:在需要的路段设置路灯,确保道路的照明条件,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三、交通设施规划1.路口设置:根据交通流量和交通安全要求,合理设置交叉口、环岛和立交桥等交通设施。

2.交通信号灯:在交通流量大的路段设置交通信号灯,引导和控制车辆的通行。

3.标志和标线:设置道路标志和标线,指示车辆行驶方向和注意事项,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4.公交站点:根据公交需求,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公交站点,便利市民出行。

5.服务区和停车场:设置服务区和停车场,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休息和停车的便利条件。

四、环境保护1.绿化设计: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增加道路的美观性和生态效益,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

2.排水系统: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道路在雨季能够顺畅排水,防止积水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3.噪音控制:采取隔音屏障、路面减振等措施,降低道路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4.环保材料使用:选择环保材料进行道路建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五、总结三级公路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重要交通通道,设计和规划应充分考虑道路的通行性、安全性和环保性。

本设计说明从道路设计、交通设施规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对三级公路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三级公路施工设计

三级公路施工设计

目录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第二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9第三章工期保证措施及保证体系334第四章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35第五章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37第六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38第七章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46第八章项目风险预测及防范,事故应急预案48第九章其他应说明的事项51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第一节工程概况和编制依据一、工程概况段工程全长841.2米,全线采用三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度9米,路面宽度6.5米,路面结构采用沥青砼路面,工程内容为:路基、路面、涵洞及旧桥加固工程。

二、地质地貌及气候项目沿线地貌地势平坦,全线处于锦州市义县县郊。

本项目所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多雪严寒,春季多风干旱,秋季阴雨连绵。

年平均气温9.9ºC,极端最低气温-29 ºC,极端坐高气温37 ºC,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最大冻土深度65厘米,无霜期195天。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05三、编制依据(一)、段工程的施工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技术规范、补遗书及标前会议内容。

(二)、对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

(三)、有关国产、进口设备的性能及台班定额。

(四)、现行的国家及交通部颁发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

第二节施工总体布署一、奋斗目标1、质量目标:按照业主的要求,圆满实现工程施工质量一次性合格。

2、工期目标:按业主要求工期圆满地完成工程施工。

3、安全目标:确保不发生人身重大伤亡事故和机械被损事故。

4、文明施工目标:严格执行环保法有关规定,避免环境污染,防止水土流失。

二、施工组织机构项目部领导班子由2人组成,即项目经理1人,技术负责人(即总工程师)1人。

项目经理部内设工程技术部、办公室、质检实验部、合同部、财务部、工程部、机材部等职能部门。

经理部下设3个施工队完成全线工程项目的施工。

三、施工段及施工任务划分根据本合同段实际工程项目、数量及工期情况,我们将组织3个施工队其具体分工如下表:四、施工准备及临时工程规划临时工程及设施包括为实施永久性工程的各项相关的临时性工作台,如:临时道路;临时电力、电信、电讯线路的架设及维护;临时供水、排污系统的建设及维护以及其他相关的临时设施等。

三级公路设计说明

三级公路设计说明

三级公路设计说明三级公路是指交通量和行车速度相对较高的城市主干道,通常是连接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镇之间的重要交通干线。

三级公路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供高效、安全、快速的交通运输服务,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一、设计标准:1.交通量: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根据通行能力和预测交通需求确定,一般应满足设计年通行能力要求。

2.行车速度:三级公路的设计行车速度应根据交通需求和路段特点确定,一般应满足设计时速要求。

3.路面宽度:三级公路的设计路面宽度应根据交通量、行车速度和车道数确定,一般应满足设计路面宽度要求。

4.车道数:三级公路的设计车道数应根据交通量和行车速度确定,一般应满足设计车道数要求。

5.设计荷载:三级公路的设计荷载应根据交通量和货运需求确定,一般应满足设计荷载要求。

6.设计标准:三级公路的设计标准应根据交通需求和路段特点确定,一般应满足设计标准要求。

二、设计要点:1.路线选择:三级公路的路线选择应考虑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环境影响等因素,选择最优路线。

2.断面设计:三级公路的断面设计应考虑交通量、行车速度、车辆类型等因素,确定最适合的断面形式。

3.路基处理:三级公路的路基处理应考虑地基承载力、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因素,采取适当的路基处理措施。

4.路面结构:三级公路的路面结构应根据交通量、车速、荷载等因素确定,采用适当的路面结构形式。

5.路灯设置:三级公路的路灯设置应根据交通量、行车速度、路段特点等因素确定,确保夜间行车安全。

6.交通标志标线:三级公路的交通标志标线应根据交通需求和路段特点确定,确保交通秩序和安全。

7.设计速度:三级公路的设计速度应根据交通需求和路段特点确定,确保行车安全和通行效率。

8.设计排水:三级公路的设计排水应考虑降雨量、地形地貌等因素,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确保路面排水畅通。

三、设计流程:1.前期调研:进行路线勘测、地质勘查、交通量测算等调研工作,确定设计基础数据。

2.路线选择: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环境影响等因素,选择最优路线。

三级公路设计文稿

三级公路设计文稿

一、设计资料(一)、设计原始资料1、沿线及区域的地质本项目线路处于平原微丘上,地势基本平坦、视野开阔,海拔高程在30m~60m。

沿线路段主要地貌为平原微丘。

2、设计的项目与内容摘要路线起点A(565805,2615750),终点B(567405,2616700)两点之间选定一条公路路线并进行平,纵,横,设计和基土石方的计算。

(二)、设计标准1、公路等级:三级公路(平原微丘);2、计算行车速度:30km/s;3、行车道宽度:3.25m;4、路基宽度:7.5m;5、最大纵坡:8%;6、平曲线最小半径:极限值,30m;一般值65m;7、停车视距:30m;8、土路肩宽度:0.5m;9、服务水平:四级;10、设计年限:30年;11、桥涵设计荷载:汽车——20级;挂车——100级。

二、道路设计线(一)、三级公路(平原微丘)选线的一般原则路线是道路的骨架,它的优劣关系到道路本身功能的发挥和在路网中是否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影响路线设计除自然条件外还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因此选线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其基本原则如下:1、在道路设计的各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的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较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在工程两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不要轻易采用极限指标,也不应该不顾工程的大小,片面的追求工指标。

3、选线应注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田地,并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经济园林等。

4、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注意保护原有自然状态,其人工构造物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

处理好重要历史文物遗址。

5、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调查,弄清它们对道路工程的影响。

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滑坡、坍塌、泥石流、岩溶、泥沼等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应谨慎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避免。

(完整版)三级公路设计

(完整版)三级公路设计

1 绪论1.1 地理位置图(略,详细情况见路线设计图)1.2 路线及工程概况本路线是山岭重丘区的一条三级公路,路线设计技术指标为:路基宽度为7.5米,双向车道,无中央分隔带,土路肩为2 ⨯0.5米,行车道为2 ⨯3.250米。

设计速度为30Km/h,路线总长1981.451米,起点桩号K0+000.00,终点桩号为K1+1981.451。

设计路线共设置了6个平曲线,半径分别为350m 210m 250m 337m 75m 58.460m,弯道处均设置缓和曲线,本次纵断面设计设置了8个变坡点,5个凸形竖曲线,3个凹形竖曲线,半径依次为1800、4700、18000、2500、2500 3000、1400、1000米。

1.3 线自然地理特征安州区隶属四川省绵阳市,位于绵阳市西南部,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脉中段,介于北纬31°23′~31°47′,东经104°05′~104°38′之间,东与江油市,东南与本市的涪城区接壤;南与德阳市的罗江县,西南与绵竹市相连;北与本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毗邻1.4 研究主要内容本毕业设计的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吉林白河—露水河三级公路的设计工作,具体内容包括整理分析、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公路排水规划设计及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图纸绘制。

1.4.1资料整理与分析设计资料是设计的客观依据,必须认真客观地分析。

首先要对设计任务书提供的各种资料加以理解和必要的记忆,明确对设计的影响,在头脑中对工程要求、自然条件、材料供应情况和施工条件等,构成一幅明晰的画面;其次要对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和系统地整理,从中抽取、确定有关设计数据。

1.4.2路线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1.4.3排水设计1.4.4设计文件毕业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

说明书交代设计内容、设计意图。

计算书交代设计中的具体计算方法和过程。

三级公路设计标准

三级公路设计标准

三级公路设计标准
三级公路设计标准
三级公路为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2000辆以下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那么建筑企业在进行三级公路设计过程中,基本情况怎么样?以下是我们整理三级公路基本介绍:三级公路是我国公路等级中的一种,中国大陆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三级公路设计标准:
1. 三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2. 双车道三级公路应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
交通量2000~6000辆。

3. 三级公路作为支线公路时设计速度宜采用40km/h.
4. 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复杂时,设计速度宜采用30km/h.
5. 三级公路路基的标准横断面应由车道、路肩组成。

6. 三级公路路拱坡度不应小于1.5%。

7. 三级公路平面线形应由直线,圆曲线,回旋线组成。

8. 三级公路圆曲线半径小于250m时应设置加宽,设计速度为40km/h有集装箱半挂车通过时应采用第三类加宽;不经常有集装箱半挂车通过时应采用第二类加宽;设计速度为30km/h应采用第一类加宽。

以上是为中国建筑人士收集整理的关于三级公路设计标准的详细建筑知识介绍。

更对关于什么是三级公路、三级公路相关资料,敬请关注行业解读栏目。

,。

三级公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沥青混凝土路面)

三级公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沥青混凝土路面)

三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第一节工程概况和编制依据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某市,共由16条道路组成,为便于区分,设计时暂以A路、B路、C路、D路、E路、F路、G路、H路、J路、K路、L路、M路、N路、P路、Q路来命名。

道路总长39227.353米,路宽9至42米不等。

其中F路、M路全段和C路、K路、L路的部分路段属于新建道路,其余属于改建道路。

二、沿线现状A路:该路全长2326.071m,起点与B路相交,自工程起点至K1+680现状道路为单幅路,宽约5.5m;K1+680至K2+225段现状道路为单幅路,宽12m;K2+225至K2+225段现状道路为双幅路,两侧车行道各宽12m,中央分隔带宽18米,总宽42米。

均为沥青路面。

工程起点至K2+225段道路两侧均为农田、荒地,K2+225至工程终点道路两侧有警察局等单位。

B路:该路全长3234.486m,起点与A路相交,工程起点至K2+150、K2+820-K3+200现状道路为单幅路,宽约9m;K1+680至K2+820段现状道路为单幅路,宽约11m。

均为沥青路面。

工程起点至K1+200段道路两侧均为农田、荒地,K1+200至工程终点道路两侧有部分民房。

在K0+825处现状有一道1.5m宽的小涵洞横穿设计道路,在K2+925处现状有一道5m宽的小桥涵横穿设计道路。

C路:该路全长1836.408m,工程起点至K0+185、K0+445-K0+900现状道路为单幅路,沥青路面,宽约7m;其余路段为一条宽约3m的土路。

设计道路两侧沿线为民房。

在K1+757处现状有一道0.9m宽的小桥涵横穿设计道路,在K1+793处现状有一道小涵洞横穿设计道路。

D路:该路全长785.749m,工程起点至K0+240现状道路为单幅路,宽约4m;K0+500至工程终点现状道路为单幅路,宽约7m;K0+240- K0+500现状道路为双幅路,两侧车行道各宽5m,中央分隔带宽2米,总宽12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绪论1.1地理位置图(略,详细情况见路线设计图)1.2路线及工程概况本路线是山岭重丘区的一条三级公路,路线设计技术指标为:路基宽度为7.5 米,双向车道,无中央分隔带,土路肩为 2 0.5 米,行车道为 2 3.250 米。

设计速度为30Km/h ,路线总长1981.451 米,起点桩号K0+000.00,终点桩号为K1+1981.451。

设计路线共设置了 6 个平曲线,半径分别为 350m 210m 250m 337m 75m 58.460m,弯道处均设置缓和曲线,本次纵断面设计设置了8 个变坡点,5 个凸形竖曲线,3 个凹形竖曲线,半径依次为 1800、 4700、 18000、2500、2500 3000、1400、1000 米。

1.3线自然地理特征安州区隶属四川省绵阳市,位于绵阳市西南部,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脉中段,介于北纬31°23~′31° 47,′东经 104° 05~′104° 38之′间,东与江油市,东南与本市的涪城区接壤;南与德阳市的罗江县,西南与绵竹市相连;北与本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毗邻1.4研究主要内容本毕业设计的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吉林白河—露水河三级公路的设计工作,具体内容包括整理分析、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公路排水规划设计及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图纸绘制。

1.4.1资料整理与分析设计资料是设计的客观依据,必须认真客观地分析。

首先要对设计任务书提供的各种资料加以理解和必要的记忆,明确对设计的影响,在头脑中对工程要求、自然条件、材料供应情况和施工条件等,构成一幅明晰的画面;其次要对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和系统地整理,从中抽取、确定有关设计数据。

1.4.2路线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1.4.3排水设计1.4.4设计文件毕业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

说明书交代设计内容、设计意图。

计算书交代设计中的具体计算方法和过程。

1.4.5设计图纸一般要求绘制路线平面图、纵断面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横断面设计图、路面设计图、路基排水设计图等主要图纸,编制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等表格,其中一部分图纸需要计算机绘图。

2路线设计2.1公路等级的确定2.1.1已知资料表 2-1 路段初始年交通量(辆/日,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6%)车型解放东风日野黄河小汽车CA-10B EQ-140KB222JN-150辆 /日860820333516892.1.2查《标准》由《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

表 2-2 各汽车代表车型与换算系数汽车代表车型车辆折算系数说明小客车 1.0≤ 19 座的客车和载质量≤ 2t的货车中型车 1.5> 19 座的客车和载质量> 2t的货车大型车 2.0载质量> 7t~≤ 14t 的货车拖挂车 3.0载质量> 14t的货车2.1.3交通量计算初始年交通量:N=860×1.5+820×1.5+ 33×2.0+35×2.0+1689×1.0=4345 辆/ 日2.1.4确定公路等级假设该公路远景设计年限为20 年,则远景设计年限交通量N:N 4345 (1 6%) 20-113146 辆/日根据《规范》: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5000 辆以上。

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15000~30000辆。

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5000~15000辆。

由远景交通量可知本次设计道路等级为二级公路。

所以根据给定的条件,要按二级要求设计一条三级公路。

2.2 选线设计2.2.1选线的基本原则:(1)路线的走向基本走向必须与道路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2)在对多方案深入、细致的研究、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3)路线设计应尽量做到工程量少、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标准。

(4)选线应注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的配合,做到少占田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林园。

(5)要注意保持原有自然状态,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6)选线时注意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调查,弄清其对道路的影响。

2.2.2选线的步骤和方法:道路选线的目的就是根据道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和标准,结合地质、地表、地物及其沿线条件,结合平、纵、横三方面因素。

在纸上选定道路中线的位置,而道路选线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道路的具体走向和总体布局,具体定出道路的交点位置和选定道路曲线的要素,通过纸上选线把路线的平面布置下来。

a全面布局全面布局是解决路线基本走向的全局性工作。

就是在起终点以及中间必须通过的据点间寻找可能通过的路线带。

路线的基本走向与道路的主观和客观条件相适应,限制和影响道路的走向的因素很多,大门归纳起来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类。

主观条件是指设计任务书或其他的文件规定的路线总方向、等级及其在道路网中的任务和作用,我们的起终点就是由老师规定的。

而客观条件就是指道路所经过的地区原有交通的布局,城镇以及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

上述主观条件是道路选线的主要依据,而客观条件是道路选线必须考虑的因素。

b逐段安排在路线基本走向已经确定的基础上,根据地形平坦与复杂程度不同,可分别采取现场直接插点定线和放坡定点的方法,插出一系列的控制点,然后从这些控制点中穿出通过多数点 ( 特别是那些控制较严的点位 ) 的直线段,延伸相邻直线的交点,即为路线的转角点。

c具体定线在逐点安排的小控制点间,根据技术标准的结合,自然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的因素。

随后拟定出曲线的半径,至此定线工作才算基本完成。

做好上述工作的关键在于摸清地形的情况,全面考虑前后线形衔接与平、纵、横综合关系,恰当地选用合适的技术指标,使整个线形得以连贯顺直协调。

2.3选线分析2.3.1选线方法(l )选线可采用纸上定线或现场定线。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采用纸上定线并现场核定的方法。

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可采用现场定线,有条件或地形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纸上定线或纸上移线并现场核定的方法。

(2)选线应在广泛搜集与路线方案有关的规划、计划、统计资料,相关部门的各种地形图、地质、气象等资料的基础上,深入调查、勘察,并运用遥感、航测、 GPS、数字技术等新技术,确保其勘察工作的广度、深度和质量,以免遗漏有价值的比较方案。

2.3.2本设计选线分析本设计起点高程为 864.85m,终点高程为 782.00m。

大致有两个方向可供选择:上线、下线。

我选择的是上线,下线路线虽短,但是路面起伏较大。

山岭地区路线弯多坡陡、标准低、工程量大,由于受山岭区地形、水文、地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道路平、纵、横都受限制。

2.4方案选定2.4.1选择路线方案的因素选择路线方案一般应综合考虑以下主要因素:(1)路线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意义,国家或地方建设单位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求,战备、支农、综合利用等重要方针的体现。

(2)路线在铁路、公路、航道、空运等交通网中的作用,与沿线地区工矿、农业、城镇等规划的关系,以及与沿线农田水利等建设的配合及用地情况。

(3)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要求的路线技术等级与实际可能达到的指标(包括对低限指标的采用)及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影响,路线增长系数(两控制点问路线实际长度与空间直线距离的比值)、筑路材料来源、施工条件以及工程量、四材(钢材、水泥、木材、沥青)用量、造价、工期、劳动力等情况及其对运营、施工、养护等方面的影响。

(4)其他如与沿线革命史迹、历史文物、风景区的联系等。

2.4.2本设计路线方案选定本方案路线总长1981.451m7个JD,直线段所占比重较平曲线大,选定线基本合理,满足《规范》要求,减少对耕地的破坏。

但也有不足之处:填挖方较大。

但是填挖基本平衡;在较填方多的路段需设置挡土墙,以保证道路安全,这势必使得筑路成本的增加。

2.5平曲线要素值的确定2.5.1平面设计原则:(1)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顺舒,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除满足汽车行驶力学上的基本要求外,还应满足驾驶员和乘客在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

(3)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

为使一条公路上的车辆尽量以均匀的速度行驶,应注意使线形要素保持连续性而不出现技术指标的突变。

(4)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

这种线形给驾驶者造成不便,给乘客的舒适也带来不良影响。

设计时可在曲线间插入足够长的直线或缓和曲线。

(5)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如平曲线太短,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间过短会使驾驶操纵来不及调整,一般都应控制平曲线(包括圆曲线及其两端的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2.5.2平曲线要素值的确定:平面线形主要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三种线形组合而成的。

当然三个也可以组合成不同的线形。

在做这次设计中主要用到的组合有以下几种:(1)基本型按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的顺序组合,基本型中的缓和曲线参数、圆曲线最小长度都应符合有关规定。

从线形的协调性看,宜将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之长度比设计成 1:1:1 。

图 2.4基本型图 2.5 S型(2) S型两个反向圆曲线用回旋线连接的组合, S 型相邻两个缓和曲线参数宜相等。

当采用不同的参数时, A1 与 A2 之比应小 1.5 为宜。

图 2.8复合型图 2.9 C型(3) C 型同向曲线的两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衔接的形式,其连接处的曲率为零,相当于两基本型的同向曲线中间直线长度为零,这种线形对行车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C型曲线只有在特殊地形条件下方可采用。

a 平曲线主要参数的规定表2-3 三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表设计车速30km/h一般最小半径65m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30m缓和曲线最小长度30m路拱≤ 2.0% 350m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2.0%450m最大纵坡8%一般最小半径400m凸曲线极限最小半径250m一般最小半径400m凹曲线极限最小半径250m2.6路线曲线要素计算2.6.1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要素计算公式在简单的圆曲线和直线连接的两端,分别插入一段回旋曲线,即构成带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

其要素计算公式如下:图 2-1 按回旋曲线敷设缓和曲线L2S L4S(2-3)p2384 R 324 RqL SL 3S2 240R 2L S 180 02RT(R p)tgq2L RL S 180E ( R p)secR2D 2T L式中 : T ——总切线长,( m);L ——总曲线长,(m);E s——外距,(m);D ——切曲差,(m);R ——主曲线半径 , (m);——路线转角,(°);——缓和曲线终点处的缓和曲线角,(°);q——缓和曲线切线增值,( m);p ——设缓和曲线后,主圆曲线的内移值,( m ); L s——缓和曲线长度,( m);主点桩号计算ZHJD T(1-1-15 )HYZHL S (1-1-16 )YHHY L Y(1-1-17 )HZYHL S ( 1-1-18 )QZHZL / 2(1-1-19 )JD QZ D / 2(1-1-20 )2.6.2 基本型曲线JD1:K0+286.000设 R =350m ,L S=70m , =3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