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的选型原则、依据和具体操作方法
水泵选型的方法和步骤

水泵选型的方法和步骤
水泵选型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 确定水泵的用途:根据实际用水需求,确定水泵是用于抽水、排水、增压还是三合一。
2. 确定水泵系统所需的扬程:扬程是水泵所提供的扬程,即水泵能够
扬水的高度。
3. 确定水泵系统所需的流量:根据实际用水需求和系统结构,确定水
泵所需的流量。
4. 根据所选泵型计算其配套性功率:选择水泵时,应考虑电机过大或
过小,功率过高会引起电网过载,过小动力功率过剩,导致动力设备
工作不平稳,效率低。
5. 水泵选型计算:在明确了水泵的用途、所需的扬程和流量后,可以
使用各种水泵选型计算表和水泵性能表进行选择。
同时,也需要考虑
到一些特殊因素,如水质、环境温度、是否需要密封等。
6. 校核:选择好水泵型号后,需要校核水泵的汽蚀条件和校核水泵的
安装形式等。
7. 根据校核结果和实际使用需求进行最终确定。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完成水泵的选型。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一些变化,需要灵活应对。
同时,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确保选型正确。
机泵电机选型与维护

机泵电机选型与维护一、选型原则在进行机泵电机选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1 工况要求首先要了解工况要求,包括流量、扬程、压力等参数,以确定机泵的类型和规格。
1.2 环境条件考虑机泵所处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海拔等,选择适应环境的电机型号。
1.3 节能性能选择具有较高效率的电机,以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1.4 负载特性了解负载特性,确定机泵和电机的匹配性,使其能够在不同负载下运行稳定。
1.5 维护方便性考虑机泵和电机的结构和维修难易程度,选择易于维护的型号。
二、机泵电机选型步骤2.1 初步确定机泵类型与规格根据工况要求,初步确定机泵类型和规格,包括流量、扬程、压力等参数。
2.2 确定电机功率与型号根据机泵的工作点和效率曲线,计算出所需的电机功率,选择合适的电机型号。
2.3 机泵与电机匹配结合机泵和电机的性能曲线,确保机泵和电机的工作点匹配,以实现最佳的工作效果。
2.4 考虑维护便利性在选型过程中,考虑机泵和电机的维护便利性,选择易于维修和保养的型号。
2.5 完善选型方案根据以上步骤,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机泵电机的选型方案,包括具体型号、功率、转速等。
三、机泵电机的维护要点3.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机泵和电机的运行状态,包括轴承温度、润滑情况、电机绝缘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3.2 润滑维护对机泵和电机的润滑部件进行定期更换和润滑,保证其正常运行,并延长使用寿命。
3.3 清洗保养定期清洗机泵和电机的内部和外部,保持清洁,避免因灰尘、污垢等导致故障的发生。
3.4 外观检查定期检查机泵和电机的外观,观察是否存在异物、锈蚀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3.5 调试维护在机泵电机安装或更换后,进行合适的调试和维护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长久稳定。
3.6 注意安全在维护过程中,注意机泵和电机的安全性,避免因疏忽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四、结语机泵电机的选型和维护是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合理选型和科学维护可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率,节约能源和维护成本。
水泵的选型

水泵的选型泵的选型泵的选择要点:泵的选型就是根据泵的工作环境、条件,泵正常运行必需的性能参数,以及被输送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能全面地考虑泵装置系统中泵的技术性能指标、泵材质选用、电动机的匹配、密封的可靠性及节能、使用维护等综合经济指标的要求,在定型的泵产品中选择出最合适的泵类型与型号规格。
泵选型的原则(1)满足工艺参数的原则1、流量:工艺要求给出泵的额定、最小、最大三种流量,则选泵时应以最大流量为依据;在没有给出最大流量时,通常应以额定流量的1.1倍作为依据。
2.扬程:选择泵所用的扬程值应注明最小吸入液位和最大出液高度,同时留有余量;一般情况下,所选泵的额定扬程为装置所需扬程的1.05~1.1倍。
3、温度:在给出工艺过程中泵进口介质的额定、最低和最高温度时,应以最高温度为依据。
4、压力:指进、出口压力即泵进出接管法兰处的压力,进出口压力的大小影响到壳体的耐压、轴封和冷却装置的选择。
5.机组汽蚀余量:根据工艺特点和机组设备布置要求,提出泵所需汽蚀余量的初始值。
然后根据所选泵的NPSH曲线确定必要的NPSH值和设备安装高度,然后计算装置的NPSH。
注:如果输送的是粘性液体或带有颗粒的污水,则应将工艺参数转换为清水条件下的参数来选择泵。
(2)满足被输送液体性能原则腐蚀性液体:1.泵溢流部件和轴封应满足输送液体的腐蚀性(pH值)要求;2、腐蚀性较强的液体过流部件应选用非金属材料制造,如陶瓷玻璃钢、f46、石墨等;3、腐蚀性液体中还带颗粒时,过流部件应选用既耐腐蚀,又耐磨的金属耐腐蚀材料制造,如高硅铸铁、不锈钢、高镍合金、钛合金等;4.一般来说,耐腐蚀金属泵的耐磨性、耐压性和耐高温性优于非金属泵,而耐腐蚀非金属泵的耐腐蚀性优于金属泵。
不允许泄露性的液体:有毒、易燃、易爆、有气味的液体、有价介质、无菌运输、真空运输等,应符合不泄漏的原则。
泵的密封部分应安全可靠,或选用屏蔽泵、磁力泵、隔膜泵等。
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1、根据被输送液体中所含固定颗粒的大小、含量的比例来选择不同的过流部件;2、输送的液体中含固体颗粒较大、较多时,可选择无堵塞设计的过流部件泵,如族流泵、单通道叶轮泵;3.根据输送液体中所含固体的硬度、含量和腐蚀性选择流道部件的材料。
循环水泵选型方案

循环水泵选型方案一、引言循环水泵是一种常用于将水或其他液体循环输送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农业等领域。
合理选型循环水泵对于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提高效率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循环水泵选型的一般原则和具体操作步骤,以便于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循环水泵。
二、循环水泵选型原则循环水泵选型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系统的流量和扬程来确定水泵的类型和规格。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选型原则:1.流量需求: 根据系统需要循环的液体流量确定水泵的流量要求。
流量通常以单位时间内液体通过的体积或质量来表示,常见的单位有升/秒、立方米/小时等。
2.扬程要求: 扬程是指循环水泵需要克服的液体上升高度或压力损失,也是选型中重要的参数。
扬程的单位通常为米或帕斯卡(Pa)。
3.工作温度: 不同的工作温度对水泵的材质和密封性能有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耐高温或耐低温的水泵。
4.介质特性: 循环水泵的选型还要考虑到液体的特性,如颗粒物含量、腐蚀性等。
对于腐蚀性液体,需选择能抵抗腐蚀的材质。
5.节能要求: 选型时要考虑循环水泵的能效,尽量选择高效节能的水泵,以降低运行成本。
三、循环水泵选型步骤以下是循环水泵选型的具体步骤:1. 确定流量需求首先要根据系统的流量需求确定每小时水泵需要循环输送的液体数量。
可以通过测量或估算得到。
2. 计算总扬程根据系统的水平距离和高度差来计算总扬程。
水平距离可以直接测量,而高度差可以通过测量或估算得到。
3. 选择水泵类型根据流量需求和总扬程,选择合适的水泵类型。
常见的水泵类型有离心泵、自吸泵、潜水泵等。
不同类型的水泵适用于不同的工况条件。
4. 选择水泵规格根据流量需求和总扬程,选择合适的水泵规格。
可以参考水泵的性能曲线图,找到符合需求的工作点。
5. 考虑工作温度和介质特性根据实际工作条件和液体特性,选择适用的水泵材质和密封形式。
对于高温或腐蚀性液体,需选择能够耐受这些条件的水泵。
6. 节能考虑在满足流量和扬程需求的前提下,选择高效节能的水泵,以降低运行成本。
泵选型的原则与步骤

泵选型的原则与步骤泵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用于输送各种液体或气体。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泵以保证泵选型的正确性并发挥最佳效果。
本文将介绍泵选型的原则与步骤。
一、泵选型的原则1. 工作条件:选型时需考虑液体或气体的输送流量、扬程、温度、粘度等参数,以及管道形式和管道长度等相关参数。
此外还需要注意介质的酸碱性、含沙量、腐蚀性等,以确保所选泵能够在相应的工作条件下正常工作。
2. 经济效益:合理的泵选型要考虑投资成本、维护费用,以及耗能等费用。
如此,可选择最适合当前工作条件下的泵型并保证最佳的经济效益。
3. 安全牢靠:泵的使用环境要具备良好的安全保护措施,并保证泵的性能符合技术标准。
此外,还需要权衡泵的使用寿命、密封性能、牢靠性等参数,以保证泵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安全。
二、泵选型的步骤1. 确定工作条件首先要明确所输送的液体或气体的流量、扬程、温度、粘度等物理参数,并确定所选泵的工作状态与所环境的环境参数。
这些参数将会对泵的选择造成重点的影响。
2. 确定泵型依据所需液体或气体的输送性质和工作条件的要求,可以自然地得出适合泵头、泵压、流量,叶轮式径口尺寸,电机功率等要求,进而确定所需的泵型。
注意,选型时需考虑所环境的技术标准,使用场景,开销等因素。
3. 依据泵的相关参数选择合适型号在确定泵型后,需要依据所要求的泵压、流量、泵头,叶轮式径口尺寸和电机功率等参数,从相应厂家或网上查询相关厂家和型号,以选取符合要求的泵型。
此时应依据实际情况,在所选泵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和调整,以确保所选泵能够在达到最佳效果的同时充足要求的参数。
4. 技术标准和经济成本分析比较在确定所需泵型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比较不同的泵厂商和型号,分析泵的参数、技术标准、质量、售后保障以及经济成本等方面,以确保最后选择泵型符合要求并能在实际中实现最佳效果。
5. 试运行与调整在确定好泵型后,进行泵的试运行和调整,以保证泵的性能和效果符合要求。
水泵的选型原则、依据和具体操作方式

水泵的选型原则、依据和具体操作方式水泵的选型原则、依据和具体操作方式?水泵的选型原则、依据和具体操作方式设计院在设计装置设备时,要确定泵的用途和性能并选择崩型。
这种选择首先得从选择泵的种类和形式开始,那么以什么原则来选泵呢?依据又是什么?一、了解泵选型原则1、使所选泵的型式和性能符合装置流量、扬程、压力、温度、汽蚀流量、吸程等工艺参数的要求。
2、必须满足介质特性的要求。
对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或贵重介质的泵,要求轴封可靠或采用无泄漏泵,如磁力泵、隔膜泵、屏蔽泵对输送腐蚀性介质的泵,要求对流部件采用耐腐蚀性材料,如AFB不锈钢耐腐蚀泵,CQF工程塑料磁力驱动泵。
对输送含固体颗粒介质的泵,要求对流部件采用耐磨材料,必要时轴封用采用清洁液体冲洗。
3、机械方面可靠性高、噪声低、振动小。
4、经济上要综合考虑到设备费、运转费、维修费和管理费的总成本最低。
5、离心泵具有转速高、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流量大、构造简单、输液无脉动、性能平稳、容易操作和维修方便等特点。
因此除以下情况外,应尽可能选用离心泵:a、有计量要求时,选用计量泵b、扬程要求很高,流量很小且无合适小流量高扬程离心泵可选用时,可选用往复泵,如汽蚀要求不高时也可选用旋涡泵。
c、扬程很低,流量很大时,可选用轴流泵和混流泵。
d、介质粘度较大(大于650~1000m㎡/s)时,可考虑选用转子泵或往复泵(齿轮泵、。
螺杆泵)e、介质含气量75%,流量较小且粘度小于37.4m㎡/s 时,可选用旋涡泵。
f、对启动频繁或灌泵不便的场合,应选用具有自吸性能的泵,如自吸式离心泵、自吸式漩涡泵、气动(电动)隔膜泵。
二、知道泵选型的基本依据泵选型依据,应根据工艺流程,给排水要求,从五个方面加以考虑,既液体输送量、装置扬程、液体性质、管路布置以及操作运转条件等1、流量是选泵的重要性能数据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装置的的生产能力和输送能力。
如设计院工艺设计中能算出泵正常、最小、最大三种流量。
消防水泵如何选型以及流量和扬程的确定

1、消防水泵选型原则:消防水泵的六大选型原则(1)所选用的消防水泵应经过国家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型式检验,并符合《消防泵》GB6245-2006的规定。
(2)根据工程项目特点、供电电源及消防水泵房的位置、面积和消防给水系统的具体情况选择、确定消防水泵的类型。
(3)消防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应根据所服务工程项目对消防水量和水压的要求经计算确定。
(4)临时高压或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消防水泵应采用一用一备或多用一备的运行方式。
备用泵应与工作泵的性能相同,工作能力不应小于其中最大一台消防工作泵。
当为多用一备时,应考虑水泵流量叠加时,对水泵出口压力的影响。
(5)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规定:消防水泵应设置备用泵,其工作能力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消防工作泵。
当工厂、仓库、堆场和储罐的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25 L/s或建筑的室内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l0 L/s时,可不设置备用泵。
消防水泵应保证在火警后30s内启动。
消防水泵与动力机械应直接连接。
(6)消防水泵电动机轴的功率应满足水泵运行工况范围内(水泵曲线上)的工作要求。
其水泵性能曲线无驼峰,消防泵停泵时的压力不应超过系统设计额定压力的140%,当水泵流量为额定流量的150%时,此时水泵的压力不应低于额定压力的65%。
2、消防泵流量的确定(1)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应设置消防水泵,其额定流量的确定应根据消防系统的类型来确定。
当系统为独立消防给水系统时,其额定流量为该系统设计灭火水量;当为联合消防给水系统时,其额定流量应为消防时同时作用各系统组合流量的最大者。
(2)当消防给水管网与生产、生活给水管网合用时,生产、生活、消防水泵的流量不小于生产生活最大时用水量和消防用水量之和。
3、消防泵扬程的确定消防水泵的扬程按式(2-15)计算Hb=(1.05~1.10)(∑h+z+Po) (2-15)式中Hb——消防水泵扬程(MPa);1.05~1.10——安全系数;∑h——管道的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的累积值(MPa);z——最不利点与消防水池的最低水位几何高差(MPa);P0——最不利点处工作压力(MPa)。
水泵的选型依据与原则

水泵的选型依据泵选型依据,应根据工艺流程,给排水要求,从五个方面加以考虑,既液体输送量、装置扬程、液体性质、管路布置以及操作运转条件等1、流量是选泵的重要性能数据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装置的的生产能力和输送能力。
如设计院工艺设计中能算出泵正常、最小、最大三种流量。
选择泵时,以最大流量为依据,兼顾正常流量,在没有最大流量时,通常可取正常流量的 1.1倍作为最大流量。
2、装置系统所需的扬程是选泵的又一重要性能数据,一般要用放大5%—10%余量后扬程来选型。
3、液体性质,包括液体介质名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其它性质,物理性质有温度c密度d,粘度u,介质中固体颗粒直径和气体的含量等,这涉及到系统的扬程,有效气蚀余量计算和合适泵的类型:化学性质,主要指液体介质的化学腐蚀性和毒性,是选用泵材料和选用那一种轴封型式的重要依据。
4、装置系统的管路布置条件指的是送液高度送液距离送液走向,吸如侧最低液面,排出侧最高液面等一些数据和管道规格及其长度、材料、管件规格、数量等,以便进行系统扬程计算和汽蚀余量的校核。
5、操作条件的内容很多,如液体的操作T饱和蒸汽力P、吸入侧压力PS(绝对)、排出侧容器压力PZ、海拔高度、环境温度操作是间隙的还是连续的、泵的位置是固定的还是可移的。
水泵的基本构成:电机、联轴器、泵头(体)及机座(卧式)。
水泵的主要参数有:流量,用Q表示,单位是M3/H,L/S。
扬程,用H表示,单位是M。
对清水泵,必需汽蚀余量(M)参数非常重要,特别是用于吸上式供水设备时。
对潜水泵,额定电流参数(A)非常重要,特别是用于变频供水设备时。
电机的主要参数:电机功率(KW),转速(r/min),额定电压(V),额定电流(A)。
联轴器泵头(体_)卧式机座水泵选型原则1、使所选泵的型式和性能符合装置流量、扬程、压力、温度、汽蚀流量、吸程等工艺参数的要求。
2、必须满足介质特性的要求。
对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或贵重介质的泵,要求轴封可靠或采用无泄漏泵,如磁力驱动泵、隔膜泵、屏蔽泵对输送腐蚀性介质的泵,要求对流部件采用耐腐蚀性材料,如AFB不锈钢耐腐蚀泵,CQF 工程塑料磁力驱动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院在设计装置设备时,要确定泵的用途和性能并选择崩型。
这种选择首先得从选择泵的种类和形式开始,那么以什么原则来选泵呢?依据又是什么?
一、了解泵选型原则
1、使所选泵的型式和性能符合装置流量、扬程、压力、温度、汽蚀流量、吸程等工艺参数的要求。
2、必须满足介质特性的要求。
对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或贵重介质的泵,要求轴封可靠或采用无泄漏泵,如磁力驱动泵、隔膜泵、屏蔽泵
对输送腐蚀性介质的泵,要求对流部件采用耐腐蚀性材料,如AFB不锈钢耐腐蚀泵,CQF工程塑料磁力驱动泵。
对输送含固体颗粒介质的泵,要求对流部件采用耐磨材料,必要时轴封用采用清洁液体冲洗。
3、机械方面可靠性高、噪声低、振动小。
4、经济上要综合考虑到设备费、运转费、维修费和管理费的总成本最低。
5、离心泵具有转速高、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流量大、结构简单、输液无脉动、性能平稳、容易操作和维修方便等特点。
因此除以下情况外,应尽可能选用离心泵:
a、有计量要求时,选用计量泵
b、扬程要求很高,流量很小且无合适小流量高扬程离心泵可选用时,可选用往复泵,如汽蚀要求不高时也可选用旋涡泵.
c、扬程很低,流量很大时,可选用轴流泵和混流泵。
d、介质粘度较大(大于650~1000mm2/s)时,可考虑选用转子泵或往复泵(齿轮泵、.螺杆泵)
e、介质含气量75%,流量较小且粘度小于37.4mm2/s时,可选用旋涡泵。
f、对启动频繁或灌泵不便的场合,应选用具有自吸性能的泵,如自吸式离心泵、自吸式旋涡泵、气动(电动)隔膜泵。
二、知道泵选型的基本依据
泵选型依据,应根据工艺流程,给排水要求,从五个方面加以考虑,既液体输送量、装置扬程、液体性质、管路布置以及操作运转条件等
1、流量是选泵的重要性能数据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装置的的生产能力和输送能力。
如设计院工艺设计中能算出泵正常、最小、最大三种流量。
选择泵时,以最大流量为依据,兼顾正常流量,在没有最大流量时,通常可取正常流量的1.1倍作为最大流量。
2、装置系统所需的扬程是选泵的又一重要性能数据,一般要用放大5%—10%余量后扬程来选型。
3、液体性质,包括液体介质名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其它性质,物理性质有温度c密度d,粘度u,介质中固体颗粒直径和气体的含量等,这涉及到系统的扬程,有效气蚀余量计算和合适泵的类型:化学性质,主要指液体介质的化学腐蚀性和毒性,是选用泵材料和选用那一种轴封型式的重要依据。
4、装置系统的管路布置条件指的是送液高度送液距离送液走向,吸如侧最低液面,排出侧最高液面等一些数据和管道规格及其长度、材料、管件规格、数量等,以便进行系梳扬程计算和汽蚀余量的校核。
5、操作条件的内容很多,如液体的操作T饱和蒸汽力P、吸入侧压力PS (绝对)、排出侧容器压力PZ、海拔高度、环境温度操作是间隙的还是连续的、泵的位置是固定的还是可移的。
三、选泵的具体操作
根据泵选型原则和选型基本条件,具体操作如下:
1、根据装置的布置、地形条件、水位条件、运转条件,确定选择卧式、立式和其它型式(管道式、潜水式、液下式、无堵塞式、自吸式、齿轮式等)的泵。
2、根据液体介质性质,确定清水泵,热水泵还是油泵、化工泵或耐腐蚀泵或杂质泵,或者采用无堵塞泵。
安装在爆炸区域的泵,应根据爆炸区域等级,采用相应的防爆电动机。
3、根据流量大小,确定选单吸泵还是双吸泵;根据扬程高低,选单级泵还是多级泵,高转速泵还是低转速泵(空调泵)、多级泵效率比单级泵低,如选单级泵和多级泵同样都能用时,首先选用单级泵。
4、确定泵的具体型号
确定选用什么系列的泵后,就可按最大流量,(在没有最大流量时,通常可取正常流量的1.1倍作为最大流量),取放大5%—10%余量后的扬程这两个性能的主要参数,在型谱图或者系列特性曲线上确定具体型号。
操作如下:
利用泵特性曲线,在横坐标上找到所需流量值,在纵坐标上找到所需扬程值,从两值分别向上和向右引垂线或水平线,两线交点正好落在特性曲线上,则该泵就是要选的泵,但是这种理想情况一般很少,通常会碰上下列两种情况:第一种:交点在特性曲线上方,这说明流量满足要求,但扬程不够,此时,若扬程相差不多,或相差5%左右,仍可选用,若扬程相差很多,则选扬程较大的泵。
或设法减小管路阻力损失。
第二种:交点在特性曲线下方,在泵特性曲线扇状梯形范围内,就初步定下此型号,然后根据扬程相差多少,来决定是否切割叶轮直径,
若扬程相差很小,就不切割,若扬程相差很大,就按所需Q、H、,根据其ns和切割公式,切割叶轮直径,若交点不落在扇状梯形范围内,应选扬程较小的泵。
选泵时,有时须考虑生产工艺要求,选用不同形状Q-H特性曲线。
5、泵型号确定后,对水泵或输送介质的物理化学介质近似水的泵,需再到有关产品目录或样本上,根据该型号性能表或性能曲线进行校改,看正常工作点是否落在该泵优先工作区?有效NPSH是否大于(NPSH)。
也可反过来以NPSH
校改几何安装高度?
6、对于输送粘度大于20mm2/s的液体泵(或密度大于1000kg/m3),一定要把以水实验泵特性曲线换算成该粘度(或者该密度下)的性能曲线,特别要对吸入性能和输入功率进行认真计算或较核。
7、确定泵的台数和备用率:
对正常运转的泵,一般只用一台,因为一台大泵与并联工作的两台小泵相当,(指扬程、流量相同),大泵效率高于小泵,故从节能角度讲宁可选一台大泵,而不用两台小泵,但遇有下列情况时,可考虑两台泵并联合作:流量很大,一台泵达不到此流量。
对于需要有50%的备用率大型泵,可改两台较小的泵工作,两台备用(共三台)
对某些大型泵,可选用70%流量要求的泵并联操作,不用备用泵,在一台泵检修时,另一台泵仍然承担生产上70%的输送。
对需24小时连续不停运转的泵,应备用三台泵,一台运转,一台备用,一台维修。
8、一般情况下,客户可提交其“选泵的基本条件”,由我司给予选型或者推荐更好的泵产品。
如果设计院在设计装置设备时,对泵的型号已经确定,按设计院要求配置。
9、确定泵的台数和备用率:
对正常运转的泵,一般只用一台,因为一台大泵与并联工作的两台小泵相当,(指扬程、流量相同),大泵效率高于小泵,故从节能角度讲宁可选一台大泵,而不用两台小泵,但遇有下列情况时,可考虑两台泵并联合作:
流量很大,一台泵达不到此流量。
对于需要有50%的备用率大型泵,可改两台较小的泵工作,两台备用(共三抬)
对某些大型泵,可选用70%流量要求的泵并联操作,不用备用泵,在一台泵检修时,另一抬泵仍然承担生产上70%的输送。
对需24小时连续不停运转的泵,应备用三台泵,运转,一台备用,一台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