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60年代末

合集下载

社会体育学重点知识点

社会体育学重点知识点

社会体育学重点知识点2013—2014学年2014.06.15.1.社会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有三个:即社会体育、终身体育和身体锻炼。

2.社会体育的学科性质属于社会人文科学类的应用科学。

3.社会体育的概念: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群众体育活动。

4.▲简述社会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区别:①社会体育,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群众体育活动;群众体育是人民大众在余暇时间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②社会体育是群众体育的主要部分,但不是全部。

它不涵盖学校中的体育教育,也不包含武装力量的军事体育训练。

③群众体育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群众体育是相对于高水竞技体育而言的;在狭义(本质)上它是全体社会成员中广泛开展的,人们以身体运动动作为主要手段,对自己的身心进行锻炼,获得娱乐享受,提高健康水平,在身心健全发展上不断超越自我,并促进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进步的大规模社会实践活动。

5. 新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简史:①新中国社会体育的创业阶段(1949~1957)②马鞍型发展阶段(1958~1965)③畸形发展阶段(1966~1976)④恢复、发展与初步改革阶段(1977~1991)⑤改革的深化阶段(1992~今)6 .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大众体育率先在联邦德国和挪威兴起,继而扩展到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标。

7.大众体育兴起的原因和背景:①“文明病”的蔓延求助于大众体育。

②大众体育是一种高尚健康的消遣娱乐手段。

③人口构成老龄化是大众体育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④大众体育与人口的都市化倾向和就业的脑力劳动化倾向关系密切。

⑤大众体育是人力资本的一种投资形式。

8.社会体育的结构,就是指构成社会体育的内在的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的方式。

日本自然地理

日本自然地理

原材料贫乏的国家
• 日本除鱼类, 森林和水力资源较丰富以 外, 只有少量的矿物资源, 如石炭石、 铅、铜矿、煤、锰等。对于日本支撑 庞大的经济来说杯水车薪。
思考
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原材料匮乏的问题?
日本工业带的分布
思考
日本的工业取为何集中在太平洋沿岸?
日本的主要原料来源
日本工业产品的输出
日本
世界四大道渔之一: 世界四大道渔之一:北海道渔场
渔业发达
渔业发达 北海道渔场捕鱼量常 占世界第一位, 占世界第一位,鱼是 日本人的重要食品
日本的和服
日本的相扑
古老的京都
先进的太阳能建筑
日本的地理位 置
45ºN
125ºE
150ºE
30ºN
• 九州
日本的组 成 4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
本州
北海道
四国
日本
地形
俄罗斯
中国 朝鲜
北海道
日本地形以 山地 为主, 和 丘陵为主,最高
神户 富士山
山是 富士 山。
九州
横滨
日本地形剖面图富 士 Nhomakorabea山3/4(丘陵、山地) 3/4(丘陵、山地)
1/4(平原) 1/4(平原)
剖面
36
日本
日 本
冒烟的火山口
火 山
关东大地震 阪神大地震
硫磺矿 火山
热泉
日本
俄罗斯 中国 朝鲜 北海道 由于日本地处 亚欧板块和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 板块交界处 交界处, 板块交界处,地壳
神户 富士山
比较活跃, 比较活跃,因此多 火山、地震。 火山、地震。
九州
横滨
日本

候— 海洋性季风气候

转移印花

转移印花

2、不用水、无污染。工艺流程短,印花后即 成品,不需要蒸化、水洗、加柔、定型等后处 理。 3 3、印花色彩鲜艳,在升华过程中,颜色中的 其它成分被残留在转移纸上,而不会污染织物。 4、正品率高,转印纸已在专用纸上把花对准、 色调准;不管套色多少,都不会浪费布料,在 确定成品印花纸达标的情况下,才通过印布机 生产印花成品布料。
会对白布造成二次污染。所以我们在准备转移印花布 料时,首先分析好,布料污点、色点对印花后正品率 的影响,把色点、污点对特别花型转印影响较大的, 都分类在特定型。特定型布料,要从纱线、织造、漂 染、定型、包装、运输等环节把关;所有的工序都要 求专业设备,如织布厂应是有长期固定的车间专织漂 白布,染厂有固定的车间、固定的漂白缸、固定的漂 白预缩机、固定的漂白定型机、固定的无尘包装车间。 要使转移印花前的布料做到一尘不染,从而才会使印 花成品率提高,降低了服装成本 .
五、转移印花对面料的要求:
1、布料缩率: 所有布料通过高温印花都会产生缩率,正常的印 花缩率有2%--4%,为了较好的确保成品花布裁剪的 尺寸;印花前布料的前处理相当重要,特别是定型, 在保证布料手感的前提下,尽可能高温慢定。 2、布料手感: 高温印花就象平烫成衣一样,它会把布料整烫平 整,那相应的手感会同样受到影响;所以印花前处理 布料的手感,要大于印花成品后的手感。最好控制在 比印花成品手感好10%--20%的手感度。
五、转移印花对面料的要求:
3、布料的清洁度: 布料在通过高温印花时,会把布料中所有 隐藏的色点放大(因为正常染缸染色温度在 90℃--140℃左右,而印布机工艺温度在 180℃--200℃左右)。正常染厂出厂的漂白布, 都会存在转移印花放大后的色点;原则上来讲, 转移印花所用的面料是有特定要求的;具体印 花面料要求,分以下三大类标准,分别为通用 型、标准型、特定型。

我国生命周期评价文献综述及国外研究进展

我国生命周期评价文献综述及国外研究进展

我国生命周期评价文献综述及国外研究进展一、概述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是一种评价产品或服务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环境影响的系统性方法。

该方法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诞生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在我国,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可持续发展的呼声不断提高,生命周期评价也逐渐成为环境管理、生态经济和政策制定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和实践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众多学者和专家在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论研究、方法创新、案例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与此同时,国外在生命周期评价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国外学者在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论框架、评价方法、数据库建设、案例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工作,推动了生命周期评价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应用。

这些研究成果和经验对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介绍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借鉴,以期为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启示。

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作为一种系统性的环境管理工具,在评估产品、服务或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自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首次提出LCA概念以来,该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发展。

特别是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LCA已经成为制定环境政策、指导绿色生产和消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

尽管LCA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但相关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尚不成熟,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国内外在LCA方法学、数据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需要我国研究者及时跟踪并掌握最新进展。

日本的资源和经济-初中地理知识

日本的资源和经济-初中地理知识

日本的资源和经济【知识点的认识】日本自 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起一直是公认的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科学研发能力居世界前三,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出口国和进口国.日本经济高度发达,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质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四万美元稳居世界前列,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从 1968 年开始至 2009 年,日本一直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直到2010 年才被中国超越.日本经济自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了持续长达 30 年的高度增长,被誉为“日本战后经济奇迹”.1960 年代内阁总理池田勇人提出所得倍增计划,此后经济保持平均 10%的增长,目前日本拥有的绝大多数世界知名的跨国企业都诞生于这一时期.1970 年代初期虽然遇到石油危机,经济仍有平均 5%的增长.1980 年代则平均增长 4%.从 1990 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趋于不景气,主要是由于 1980 年代末的过度投资所造成的资产膨胀,以及证券及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最终在逾放比过高与日圆不断升值下,泡沫经济瓦解.政府改革经济的努力也没有立竿见影的成效.2002 年 2 月以来日本经济的景气景象一直扩大,创下了战后最长的景气复苏期纪录,不少企业创造了历史最好业绩.【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日本的资源和经济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填空形式出题.例:日本缺乏自然资源,但是依靠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多港湾的优势,大力发展海上运输,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是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分析:日本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靠进口,日本利用其便利的海运、发达的科技、高素质的劳动力和高效率的管理,把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材料加工成高品质的工业品,再销往世界各地.解答:日本缺乏自然资源,但是依靠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多港湾的优势,大力发展海上运输,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是经济得到高速发展.故答案为:人力;科学技术;海上运输;原料;工业产品.点评:本题考查日本的资源和经济,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解题思路点拔】熟记日本的资源和经济特点.日本地域狭小,矿产资源匮乏,但经济却发达.1/ 1。

大兴安岭的怪事

大兴安岭的怪事

大兴安岭的怪事故事起源于三十年前大兴安岭发生过的一桩怪事。

那是20世纪60年代末,一支神秘的勘探队,逆着夕阳,缓缓开进了满屯子。

队伍赶着几匹骡子,骡子上盖着厚厚的毡子。

毡子下不知道放着什么沉重的东西,骡子的脚印深深陷入了雪中。

勘探队这时候开进山,让满屯子的乡亲们非常吃惊。

要知道,这里可是大兴安岭,中国最后一块原始森林的最深处,又是中俄边界,古老的额尔古纳河畔,人迹罕至且不去说,最要命的是,现在可是十一月底,外面早封山了,这支勘探队怎么可能进来?!大兴安岭这疙瘩,九月封山,十月就能下雪,那铺天盖地的白毛风刮起来,能赛过刀子,气温降到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积雪有一两米深,一觉醒来,门早被厚厚的积雪给挡住啦,踹都踹不开。

这时候,除非是营地鬼子(营地鬼子:当地人对于知青的称呼。

)才敢戴着厚厚的狗皮帽子上山伐木(天极冷时,树冻得很脆,好伐,也便于顺着雪道运输砍到的木材),其他凡是脑壳里没结冰的,有谁会进山?但是那支勘探队不仅来了,队伍后面还跟着几个面色铁青的士兵,旧军装,杆子枪,死板板的面孔,一步一步拖拉过来,谁还能不信?后来屯子里一个当过兵的人回忆,打从第一眼见到这支队伍,就觉得他们不对劲。

到底是哪里不对劲呢,他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后来他连吃了几道猪耳朵,又喝了一大碗苞谷酒,才慢慢回想起来:那些士兵没戴肩章,军装也不对,像是****的旧军装,脸色死白死白的,眼睛通红……看起来不像是活人,就像是死人从地底下爬了出来……这支勘探队在屯子里没停多久,就拿着一封介绍信,由老支书带着,颤巍巍敲开了谷爷家的大门。

谷爷是满屯子最著名的猎人。

也有人说,他是大兴安岭最著名、最有胆识的猎人。

据说,谷爷一辈子剥下来的皮子,能铺满一整座山头。

大兴安岭的野物,狼、豺、虎、豹、野猪、黑熊、大蛇、狐狸、黄皮子、傻狍子、麋鹿、猞猁,就没有他没见过、没打下来过的。

勘探队敲开谷爷家大门的那天,他正给儿子小嘎子过十二周岁生日。

小嘎子穿着新棉袄,咧着嘴,在院子里放炮,鸡飞狗跳,姑娘们咯咯直笑。

判断题

判断题

现代健美操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

正确健美操是现代舞蹈的一个新兴项目。

错误健美操动作,通过音乐充分地表现出鲜明、强烈的节奏性与韵律性。

正确在健美操运动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现代人取世界各民族体育项目为素材,创建现代了健美操。

错误在健美操运动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古代人提倡体操与音乐相结合。

正确现代健美操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医学博士库伯设计了一些动作,配上音乐作为训练宇航员体能的内容之一。

正确健美操的创编原则是针对性和全面性。

错误创编成套健美操,要充分动员整个机体参与运动,使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关节、韧带及内脏器官得到全面发展。

正确现代健美操最早是由英国著名的医学博士库伯设计了一些动作,配上音乐作为训练宇航员体能的内容之一。

错误在20世纪70年代末,健美操成为独立的体育项目,其明显的标志是《简•方达健美操》录像带的出现。

正确20世纪30年代,是我国民间舞蹈向健美操“转型”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错误健美操传入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

正确动作与音乐的一致性是健美操的创编原则之一。

正确健美操传入我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

错误健美操运动将人体语言艺术与体育美学融为一体,处处表现出“健、力、美”的艺术特征。

正确健美操起源于人类对健与美的追求。

正确健美操的创编原则是科学性和创新性。

错误一般成套健美操是由引导过度、基本操、放松操三部分组成。

正确音乐是健美操运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正确健美操音乐的特点是节奏强劲有力、旋律优美,具有烘托气氛、激发人们情绪的效应。

正确健美操属健美体育的范畴,其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健、力、美”的特征上。

正确健美操运动具有增进健康美,塑造形体美,缓解精神压力,娱乐身心医疗保健的特点。

错误健美操动作与音乐的节奏性使健美操练习更具有感染力,使健美操比赛和表演更具有观赏性。

正确运动负荷可大可小、不容易控制。

错误健美操是以健身、健美、健心为目标,融体操、舞蹈和音乐为一体的体育项目。

正确按练习的目的和任务,国际上把健美操运动分为健身性健美操和竞技性健美操两大类。

荣格心理分析美学的核心概念

荣格心理分析美学的核心概念

荣格心理分析美学的核心概念
荣格心理分析美学是瑞士心理分析家荣格自20世纪60年代末起发展的一种非常独特的心理学理论,它的范围覆盖了美学、艺术批评和精神分析,创建了一种新的概念,即“理解艺术的精神作用”。

荣格研究心理分析美学的核心概念,揭示了艺术创作及其作品所具有的神秘力量。

本文将论述荣格理论中的三个核心概念:原始经验、成年病理和个人发展。

原始经验是荣格心理分析美学的基础概念,其定义是在出生时潜在的,用来影响未来人生发展的“无知”。

荣格认为,原始经验有助于构建个体的“内在世界”,在他的名著《回避之旅》中,他提出所谓的“阶段”理论,认为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到成年期间,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原始经验。

这些原始经验会影响人们理解和把握艺术作品的能力,因此,有人可能因为缺乏原始经验而感受不到作品的真正美。

荣格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是成年病理,即个体从原始经验到成年期间,可能会发生的病理状态。

荣格认为,成年病理不仅是从原始经验到成年的过渡,而且也会伴随着不同的人生经历,此外,成年病理还可能会影响个体对艺术作品的欣赏。

最后,荣格的第三个核心概念是个人发展。

在原始经验和成年病理的基础上,荣格认为,个体能够通过艺术作品及其创作完成自我发展,从而达到心灵上的完整性。

荣格认为,艺术家可以通过作品表达他们的“真实自我”,与他人分享,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艺术达到自我完整。

总之,荣格的心理分析美学有三个核心概念:原始经验、成年病理和个人发展。

他的理论有助于揭示艺术创作及其作品所具有的神秘力量,并且有助于人们理解艺术的精神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20世纪60年代末新公共行政理论诞生以来,一直对公共行政领域产生着显著的影响。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作为新公共行政运动的先锋者,其思想对于公共行政的实践活动起着具有相当价值的指导意义。

本书作者从公共行政的本源——“公共性”谈起,对涉及公共行政领域的公正、公平、公民精神及自由裁量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指出当今公共行政在动荡的变革环境下,必须在政治、价值与伦理方面进行恰当的定位,从而构建公共行政官员所应遵循的价值规范和伦理准则,对于建立现代民主政府和增强政府治理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弗雷德里克森认为追求社会公平,重视全体公民的合法利益是公共行政的根本目的。

(第2部分)在美国,效率和经济是公共行政理论的两个支柱,尤其是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的公共行政理论,都把效率和经济作为评估政策或政策执行的正确尺度。

虽然效率和经济对于知道公共行政是必要的,但仅此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上社会公平作为公共行政的第三个理论支柱。

要探讨公共行政的根本目的,第一个要回答的是行政自由裁量权这一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如果不存在自由裁量权的话,那么很多社会公平的观点都将悬而未决。

关于行政自由裁量权,即公共管理者如何将公共决定应用于实践方面,本书作者弗雷德里克森认为是在社会实现正义的多种可能方式之间做出选择,但在实际执行任何法律的过程中,官员们必然将遇到一些立法者根本未能料到的问题,原则上,官员们在诉讼问题上,始终面临着做出自由裁量权的问题。

他认为允许行政机关具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在实践上也是适当的。

然而,任何权力都可能导致滥用,自由裁量权也不例外。

公共行政官员们在做出不可避免的自由裁量决定时,必须充分理解指导他们行为的命令的精神。

为了防止行政失当,公共官员在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时,一定要注意过程的公平,即公平、公开、公正地裁决每一件事,保证全体公民的合法利益。

因此,只有社会公平和效率、经济三者一起,才能作为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指导方针。

接着,弗雷德里克森对“社会公平”进行了解释,他认为,社会公平是作为民主公正社会的基础,影响组织成员行为的因素,是分配公共服务的法律基础和实践基础,是理解复合联邦制的知识来源。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个从法律和研究的角度来考察公共行政领域中的社会公平的基础——“社会公平的复合理论”,理论包括个人公平、分部化的公平、集团公平,也包括代内和代际的公平,预期的机会公平和手段的机会公平以及公平的价值。

该理论为公务员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指导。

在他们执行政策使用自由裁量权时,公正、公平一直是指导行动的共识。

也正是这种社会公平的原则指导着我们对公共行政精神的理解。

其次,作者还认为价值是公共行政的灵魂,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不仅仅是技术或管理的问题。

公共行政的价值往往和伦理(道德责任)相联系在一起。

(第3部分)因此我们研究公共行政问题,最根本的是从价值的角度去考察。

一般在缺乏控制和强制标准的情况下,政治人往往会在公共行政中追求个人的利益。

公共行政伦理要求公共管理者关注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这进一步要求公共管理者持有公民精神的倾向。

作者认为,公共行政除了需要有教养的、以功绩为基础的公共服务,还需要谙熟宪法、热心公共事务、见多识广的公民,这导致了公民精神的觉醒,说明了公民精神在公共行政中的重要性。

公共行政精神中涉及的公共行政伦理的问题包括公正与非公正、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等基于价值的选择,也包括爱国主义和乐善好施等高尚的伦理。

公民精神和公共行政伦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公共行政伦理追求的目标。

一般那些具有公民精神倾向的人具有更高的善和公共利益的观念。

如果政府组织中的主导精神或者集体观念是公民倾向的,那么组织强调的重点会集中在服务、公共利益和有效的政府上。

由此观之,公民精神有助于行政伦理的实现,进而有助于公共行政的实践。

无论是从“社会公平”还是“行政伦理”的角度去阐述公共行政理论,都说明了弗雷德里克森是一个关心公共行政价值的人,他从价值层面思考行政问题,倡导公共行政精神,为政府改革指明了正当的价值取向。

虽然部分学者认为弗雷德里克森关于公共行政的观点可操作性,组织理论也没有详细到具体的组织设计,但是对于公共利益的关注,对公共行政精神的论述,确是最明确不过的公共行政价值倾向——社会公平。

弗雷德里克森的行政思想整体是围绕社会公平这个核心价值来论述的,这是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共行政是已提高效率为坐高价值的,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社会公平的问题如何来践行社会公平是一个很现实的话题。

一方面应该明确政府依然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主导力量。

如弗雷德里克森所述的
公共性决定了政府是公共行政事务的提供者之一,意味着政府与公民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意味着公共事务是由政府和社会共同来处理的。

只是政府在这种参与方式中处于主导的作用,这要求行政人员在政策制定时必须以社会公平作为政策的首要原则。

另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实现社会公平当作核心任务来捉。

社会公平是一个历史概念,它依赖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以一定的物质为保证,正所谓“效率优先”,但我们不能片面追求发展经济而忽视社会公平,置
“兼顾公平”
于不顾,因此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协调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早日实现社会的公平,彰显公共行政的精神。

第三,社会公平能否实现更大程度还依赖于人们对公平的普遍认可和理解,即公众的公平观的形成,而不仅仅是在学术界内为部分学者认可。

在实践中,如果抛开这种主张深层次的含义,直接在本国行政中倡导“公平”,最终将会因没有深厚的动力,仅仅存在与技术层面,而无法真正实现社会公平。

因此,我们政府应该赋予人们充分、平等的权利,引导他们学法、懂法、用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培养一批谙熟宪法、热心公共事务、见多识广的公民,改变他们原有根深蒂固的观念,植入“公平”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