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的案例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 副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的案例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空间观念”是小学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之一,基本数学能力之一。《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这样描述“空间观念”: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在《数学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分四个方面具体阐述: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基于这一课程标准的理论背景,小课题第二学段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的案例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建立和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是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帮助提升数学核心素养,能促使小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的空间,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然而在“空间观念”培养的教学中,我们课题组认为还有以下有待解决和重视的现实问题:教师方面:教学方法单一,甚至陈旧老套,

“空间观念”的教学中教学方式有待创新;不够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应用,信息化教学及网络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学生方面:“空间观念”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在“空间观念”的形成中缺乏体验,缺乏操作;公式概念的理解上不尽人意,很大一部分学生表现出空间想象力差,方向感差以及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很困难等现象。这些都是由于学生的空间观念比较弱引起的。

本课题就是想通过“空间观念”案例的研究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解决空间方面问题的能力。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一、课题名称关键词: 第二学段空间观念案例研究

二、关键词界定和解读。

第二学段:小学四、五、六年级。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空间观念”是几何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概念,《数学课程标准》描述了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其中包括“能够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这是一个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抽象分析,不断由

低到高向前发展的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基础上的,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

案例研究:就是结合学生学习实际,一方面干预教师课堂授课模式及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正确观察、思考、想象、交流、操作,搜集并掌握学生学习案例,并通过具体分析,找出学生“空间观念”培养的可行性方法,对案例所蕴藏的道理加以分析和讨论。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角度。

通过搜集学生学习“空间观念”的案例,并围绕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得出有效的提升学生“空间观念”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作为教师在该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搜集学生案例,加强自身理论水平,明确现代教育发展趋势,转变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空间观念”的有效策略,充分发挥出该小课题研究成果的现实指导作用。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课题研究时间一年:2017年6月——2018年7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6月-8月)

1、成立课题小组,召开课题会议,确立小课题题目,商讨研究计划,创建课题小组QQ群,开通课题博客,明确目标要求。

2、思想重视,理论先行。利用暑假时间,课题成员搜集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上传QQ群,成员自主学习,加强对课题的理论认知。

3、参与人员:

第二阶段:等待审批阶段(20xx年9月-10月)

1、等待上级审批同意立项。

2、课题组成员采用自主学习方式,加强课题有关理论知识掌握。

3、安排成员做好与课题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件及授课等过程性资料准备。

4、参与人员: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20xx 年11月-20xx年6月)

1、理论学习。课题组成员采用自主学习和集体学习方式,加强课题有关理论知识掌握。研讨确定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探究学生“空间观念”培养的研究方法。

2、实践研讨。定期进行教研活动,做好学习笔记及教研记录。采用每周一小会、每月一研讨形式,反思前期课题开展过程的成功之处与问题,检查成员研究任务落实情况,研讨后期具体做法及布置下次任务。

3、完成开题报告及中期报告。

4、分配任务,做好课题过程性开展。通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课件、课题实录、微课、调查问卷、成绩检测、论文、随笔、叙事、学生游戏活动及案例分析,做好课题实施的过程性资料积累。

5、整理分析资料,形成阶段研究成果。通过前期理论学习,教研活动,搜集整理过程性资料、案例,对小课题分阶段进行总结,并及时撰写阶段报告,及时上传更新博客,按照专家的指导意见及时补充资料、及时把握研究方向、确保研究质量。

6、参与人员: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7月)

1、整理、反思、补充形成性结果资料。

2、进行集体教研交流活动,系统的对小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整理成册。

3、完成结题报告,及时联系指导专家获取指导意见,保证课题研究符合结题要求,争取课题研究获得优秀效果。

4、参与人员: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成果预期:本课题拟通过搜集学生学习“空间观念”的案例,并围绕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得出有效的提升学生“空间观念”的方法,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作为教师在该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搜集学生案例,不断的转变“空间观念”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空间观念”的有效策略,充分发挥出该小课题研究成果的现实指导作用。

成果呈现:

主件:课题结题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