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

合集下载

耳石症(知识浅析)

耳石症(知识浅析)

耳石症 & 耳石检查耳石症一直以来都是很热门的话题,个人认为,之所以热门,是因为耳石症会引起强烈的眩晕,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真的是痛不欲生的感觉!)。

通常患者会认为症状越强烈病情越严重,因此会误认为耳石症是绝症。

然而事实上耳石症并非绝症,从病理上来说耳石症的病因是耳石“待错了地方”,通过复位让耳石“回到原来的地方”,强烈的眩晕就能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因此,耳石症相对来说算是较易解决的问题。

一、耳石是什么?先来回顾一下前庭解剖中的耳石(图1),耳石是存在于内耳前庭中囊斑上的碳酸盐晶体(不是“耳屎”,“耳屎”学名耵聍,在外耳道里),大小3μm ×5μm×5μm (非常非常小,可以理解为一堆细沙),其作用是增加耳石膜的质量,以便更加敏感的感受人体头部的线性加速度。

耳石是人体正常结构的一部分,但如果耳石从囊斑上脱落,滑落至半规管中,就会引起强烈的眩晕。

从解剖上看,一般情况下耳石多数是从椭圆囊脱落,更易滑落至水平半规管和后半规管,而不易滑落至上半规管,因为上半规管的管在上、开口向下,日常生活中人体直立时间较长,因此即便有耳石滑落至上半规管,也可以在重力作用下由上半规管重新回到椭圆囊中;而后半规管的管在下、开口向上,人体直立时在重力作用下,耳石若滑落至后半规管则会稳定的处于管的底部,不易重新回椭圆囊中。

这也和各半规管的发病率相符,相关研究表明,后半规管发病率最高,占所有耳石症的85%-95%,水平半规管约占5%-10%,而上半规管或累计多个半规管的耳石症较为少见。

二、为什么耳石滑落至半规管中就会引起强烈眩晕?在囊斑中,耳石膜需要借助耳石的帮助增加自身质量(即惯性),以便更敏感的感受线性加速度,在耳石膜和伸入其中的毛细胞之间形成剪切力,兴奋毛细胞;而在半规管中,随头部运动,内淋巴自身的流动速度就足以推动壶腹嵴使毛细胞兴奋,不需要再借助其他手段加大内淋巴流动的速度了。

如果耳石由囊斑滑落至半规管中,耳石的存在就会加剧内淋巴的流动,使得低强度的头部运动就可以产生极大的内淋巴流动速度,进而使毛细胞产生过大的兴奋。

(医学课件)耳石症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耳石症演示课件

耳石症的发病机制
耳石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内耳缺 血、病毒感染、头部外伤等因素有关。
耳石器病变是导致耳石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引起椭圆囊 斑变性、壶腹帽状细胞病变、球囊斑病变等。
耳石症的症状与表现
1
耳石症的主要症状是头部转动时突然出现的眩 晕,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为数秒钟至数分钟 。
梅尼埃病
由于膜迷路积水导致的眩晕,以波动性的听力下降、耳鸣及耳闷胀感为主要表现 ,发病时眩晕呈旋转性,波动性,发病时间一般较长。
耳石症与偏头痛的鉴别
耳石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以头位变化时出现眩晕为主,伴有 恶心、呕吐、心慌等症状。但偏头痛为反复发作的额颞部搏 动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两者在症状上需要加以 区分。
耳石症的疗效评估
治愈
眩晕完全消失,复查各项检查均为 阴性。
显效
眩晕明显改善,但仍有轻微头晕感 。
有效
眩晕有所减轻,但仍影响日常生活 。
无效
眩晕无改善,甚至加重。
03
耳石症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耳石症与梅尼埃病的鉴别
耳石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以头位变化时出现眩晕为主,伴有恶心、呕吐、心慌等 症状。但梅尼埃病为反复发作的眩晕、波动性的听力下降、耳鸣及耳闷胀感,两 者在症状上需要加以区分。
中央管耳石症(CMS)
仅表现为垂直性眩晕,无眼震现象,由头部外伤、颈椎病变等引发。
耳石症的治疗方法
手法复位(MM)
01
通过特定手法将脱落的耳石复位到原位,一般治疗时间为1-2
次。
药物治疗
02
使用抗眩晕药物如地芬尼多、异丙嗪等缓解症状,但并不能根
治疾病。
手术治疗

耳石症ppt课件护理

耳石症ppt课件护理

医生建议进行耳石复位治疗, 但由于儿童年龄较小,家长担 心治疗过程中会对孩子的听力 造成影响,因此选择了药物治
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 孩子的眩晕和恶心症状得到有 效缓解,听力也未受到明显影 响。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李某某, 张某某. 耳石症的发病机 制及临床诊断和治疗进展[J]. 中 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1,
复位过程
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通过一系列的手法复位动作,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03
耳石症的护理方法
家庭护理
01
02
03
04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头部剧烈运动,以防止耳 石脱落。
定期检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观 察病情变化。
保持良好心态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减轻 心理压力。
注意饮食
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 性食物。
强化基层医疗服务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建设,提高基层医生对耳石症的认 识和诊断能力,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05
耳石症的案例分享
案例一:中年女性的耳石症经历
中年女性,45岁,因突发眩晕、恶心 、呕吐症状就诊,被诊断为耳石症。
药物治疗初期,患者感到症状有所缓 解,但随着时间推移,眩晕和恶心症 状再次出现,并伴有听力下降。Βιβλιοθήκη 健康教育提高公众认识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耳石症的认识和了解,使患者能够及时就医并获得正确的治疗。
指导患者自我管理
向患者传授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避免诱发耳石症的姿势和动作,以及如何进行自我检查等。
政策与法规
建立完善的诊断和治疗标准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完善的诊断和治疗标准, 以确保耳石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耳石症快速自愈方法

耳石症快速自愈方法

耳石症快速自愈方法耳石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内耳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头晕、眩晕、恶心等症状。

如果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耳石症是可以快速自愈的。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快速自愈方法。

首先,注意休息。

耳石症患者通常会出现头晕、眩晕等症状,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因此,患者一定要注意休息,尽量减少大脑的活动。

患者可以选择躺下休息,避免突然起立或转头,以减轻症状。

其次,进行位置练习。

耳石症的发作与耳内小结石的位置有关。

患者可以尝试进行位置练习,通过改变头部的位置,帮助耳石恢复到正常的位置。

一种简单的练习方法是:坐在床上,头稍稍倾斜向后仰,然后突然换成正躺姿势,一边扭动头部,帮助耳石自行移动。

此外,可以尝试肌张力练习。

肌张力练习主要是通过眼球和头部的运动来刺激并调整耳内的平衡感觉。

例如,患者可以先坐下,然后眼睛一直看着一个固定的点,头部稳定不动,在上下左右方向转动眼球,每个方向转动10次,每天可以练习3-5次。

还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如果上述方法不起作用,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寻求适当的药物治疗。

通常医生会开具一些镇定剂、抗晕动药等辅助治疗。

但是,使用药物治疗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产生不良反应或依赖。

最后,必要时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的耳石症症状非常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通常是通过旋转头部来移动耳石,使其回到正常位置。

手术风险较低,但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综上所述,耳石症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快速自愈的。

但是,每个人的病情不同,治疗方法也可能有所差异。

因此,在进行治疗前,最好咨询医生,听从医生的建议,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调整好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防止耳石症的再次发作。

耳石症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耳石症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耳石症的诊断
耳石症的诊断
认真询问病史:医生会详细询 问患者的病史,包括耳石症的 发作频率、相应症状等。
检查:医生可以进行一些耳部 检查,如头部转动、颈动脉窦 按压、眼震检查,来帮助诊断 耳石症。
耳石症的治疗
耳石症的治疗
自我锻炼法:通过一些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身体的特 定动作,耳石得以复位,减轻症状,适 用于初期患者。 药物治疗:医生可以开一些药物来缓解 症状,如镇静剂、抗组胺药等。
同时要适量运动。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耳石症的治疗
物理治疗:通过康复操、物理 治疗等手段来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对于患病较重,经 过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 选择进行手术治疗。
预防与注意事 项
预防与注意事项
预防: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尽 量避免外伤以及耳部感染等。
注意事项: - 站起来时要较缓慢,可稍微张大双
脚,防止失衡跌倒。 - 睡觉时头部不宜过高或过低。 - 不宜长时间低头,如长时间阅读,
耳石症的科普知识PPT课 件
目录 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的诊断 耳石症的治疗 预防与注意事项
什么是耳石症
什么是耳石症
定义:耳石症是一种内耳疾病 ,由于耳石脱落或分裂,导致 耳石无法正常地移动,从而使 人感到眩晕、头晕、晕倒或者 其他不适症状。
什么是耳石症
症状表现:耳石症的症状多样,如头晕 、眩晕、站立不稳、耳鸣、听力下降等 。

(医学课件)耳石症最新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耳石症最新演示课件
内淋巴积水
研究还发现,耳石症患者的内淋巴液可能异常增多,这可能 进一步加剧眩晕症状。
耳石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患病率与性别
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耳石症,这部分是因为女性在激素变化( 如孕期、经期和更年期)期间,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对内耳产生不良 影响。
患病率与年龄
另一项研究发现,耳石症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可能是因为随 着年龄的增长,内耳的血供减少,导致内耳退行性病变更容易发生。
定期进行体检
定期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病因或风险因素,为预防耳 石症提供指导。
筛查高风险人群
针对存在遗传、免疫、代谢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加强筛查 力度,以便早期发现并干预。
重视耳部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要点一
积极治疗前庭导水管 扩大等遗传性耳…
对于存在遗传性耳部疾病的人群,应 积极治疗并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耳 石症的发病风险。
深入研究耳石症的发病原因和病理机制,探讨内耳微循环、 毛细胞损伤等与耳石症的关系。
加强对耳石症相关基因和细胞因子的研究,揭示其遗传和免 疫学背景。
继续开展临床试验与药物研发
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对新型治疗方法进行评 估和验证,探索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加强药物研发,针对耳石症的发病机制,开发出针对性强 、效果显著的药物。
要点二
关注中耳炎等感染性 耳部疾病的防治
中耳炎等感染性耳部疾病可能导致内 耳损伤,从而增加耳石症的发病风险 ,因此应重视防治。
要点三
加强职业保护
对于存在噪音、振动等职业暴露风险 的工作人员,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以保护听力健康,预防耳石症的发 生。
06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深入探索耳石症的发病机制

耳石症能自愈吗

耳石症能自愈吗

耳石症能自愈吗耳石症现在很常见,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于耳石症丝毫不了解,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常见眩晕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前庭性眩晕患者中高达20%~30%。

耳石症通常在40岁以后高发,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

由于耳石症总是反反复复的出现,所以有的人可能会问耳石症能不能自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一、什么是耳石症耳石症是指头部迅速移动到某一个特定头位的时候,出现短暂发作性的眩晕,伴发炎症。

正常的情况下耳石是附着在耳石膜上的,在特定因素存在情况下,可以导致耳石脱落,掉到内淋巴液中,随着头围的变化,半规管中间的内淋巴会随着流动,耳石随着移动,而刺激到半规管的毛细胞,引起强烈性的眩晕,持续时间不长,几十秒或1-2分钟,可以反复发作。

引起耳石症的原因很多,有一类原因不明,特发性的称为耳石病,还有一类是继发性的,可以继发于梅尼埃病、突聋、内听道动脉的缺血以及中耳、内耳的术后,还有人工耳蜗术后、耳毒性药物的损伤、颈性眩晕等。

耳石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眩晕,还有特征性炎症,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甚至意识模糊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后半规管耳石、水平半规管、前半规管和多半规管耳石症。

二、耳石症能自愈嘛耳石症一般可以自愈,但容易复发。

耳石症主要是因为特定因素存在情况下,导致耳石脱落,使患者在活动头部的时候,特定的体位由于石头的刺激,导致患者突然出现剧烈的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症状。

耳石症的特点是有一定的自限性,发作几次就不再发作,比较轻微的患者,可以通过自己调整头部的体位来缓解。

所以这个病可以自愈,但容易再发。

若是自愈的情况,自然病程数天~数月,一个月内自愈者约50%,有时可达数月或数年。

严重的可致工作及生活能力丧失,所以为了尽快缓解症状,应尽可能地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或者经常复发,则建议到医院就诊,通过专业的耳鼻喉人员进行复位。

三、耳石症的危害1、中风偏瘫和猝死耳石症患者在发病的时候会出现眩晕、呕吐的症状,还会损害耳内器官,严重的会造成耳蜗细胞死亡还有丧失前庭功能。

耳石症演示课件

耳石症演示课件

耳石症演示课件耳石症:解析与预防尊敬的各位听众,今天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种常见的耳科疾病——耳石症。

在了解耳石症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的基础上,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预防建议,帮助大家避免这一疾病的困扰。

一、什么是耳石症?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眩晕疾病。

它主要是由于耳石(碳酸钙结晶)脱落进入淋巴液,刺激半规管感受器,导致平衡失调和眩晕感觉。

二、耳石症的病因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耳石的稳定性下降,易于脱落。

2、头部外伤:头部受到撞击或震动可能导致耳石脱落。

3、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患者骨骼的稳定性下降,易于引起耳石脱落。

4、颈椎疾病:颈椎疾病可能导致颈部血管压迫,影响淋巴液回流,引起耳石脱落。

三、耳石症的临床表现1、眩晕:头部位置改变时出现瞬间的眩晕,可持续数秒或数分钟。

2、眼球震颤:眩晕同时可伴有眼球震颤。

3、恶心、呕吐:眩晕常引发恶心、呕吐等不适。

四、耳石症的治疗方式1、手法复位:通过一系列头部位置变化,将脱落的耳石重新复位到椭圆囊内。

2、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镇静剂或抗晕药来缓解症状。

3、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反复发作的耳石症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五、如何预防耳石症?1、注意头部安全:避免头部受到猛烈撞击或震动。

2、积极治疗骨质疏松: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运动锻炼,增强骨骼强度,降低耳石症的发生风险。

3、保持良好的颈椎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适当进行颈部运动,防止颈椎疾病引发耳石症。

4、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自身骨骼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总之,耳石症虽然常见,但通过了解其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应对这一疾病。

希望今天的讲座能对大家预防和治疗耳石症有所帮助。

如有具体症状和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大妈平时身体很好,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可是近来患了一种奇怪的病,就是晚上睡觉躺在床上就感觉天旋地转,张大妈害怕了,会不会脑子里得了很严重的病于是就去了医院要求做一个头颅CT,谁知医生说不用,询问了情况之后告诉张大妈,她是患了耳石症,并让张大妈到耳鼻喉科治疗。

耳鼻喉科的医生给她做了两次手法复位,病就奇迹般的好了。

没打针,没吃药,真是神奇!那么,什么是耳石症呢
耳石症又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头部运动至某一特定位置时,出现的短暂眩晕和眼震。

内耳里与半规管相连的椭圆囊斑和球囊斑表面有一层胶质膜,胶质膜表面的碳酸钙颗粒称耳石。

当耳石脱落,便滚到半规管里,在半规管的内淋巴液中浮沉滚动,当头部转动,就会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眩晕感觉。

一、诊断方法和比较猛的复位治疗
1、后半规管耳石症快速手法复位方法:让病人平卧,头后仰,头偏向右侧时出现眩晕可判断为右侧后半规管耳石症。

复位方法如下:①患者右侧卧位,蜷腿屈膝。

②待眩晕缓解后,操作者双手扶在患者头部两侧,患者的双手抓紧操作者的左前臂。

以患者右臀部为轴点,迅速将患者翻转180度至左侧卧位,保持该位置状态约5分钟。

2、上半规管耳石症快速手法复位方法:平卧头后仰出现眩晕者可判断为上半规管耳石症。

上半规管耳石症的操作步骤:①患者平卧于平板床上,头部与一端床头平齐,两腿自然分开垂于治疗床两侧,注意床不要太宽。

②操作者站于患者左侧,右手扶在患者的枕部,左手扶于额部,以臀部为轴点,让患者快速坐起。

3、外半规管耳石症快速手法复位:患者平卧,向左侧侧卧时出现眩晕症状时,则为左侧外半规管耳石症,右侧亦然。

以右外半规管耳石症为例,操作步骤如下:①患者右侧卧位于一张宽床上。

②待眩晕缓解后,操作者站于患者背后,用右手拉患者右手,迅速翻滚于左侧卧位,保持该位置状态5分钟左右。

二、常见手法
1、Epley手法(针对后半规管耳石症):①患者坐于治疗台上,在治疗者帮助下迅速取仰卧悬头位,并向患侧扭转45°;②头逐渐转正,然后继续向健侧偏45°;③将患者头部连同身体向健侧翻转,使其侧卧于治疗台上,头部偏离仰卧位达135°;④坐起,头前倾20度。

完成上述4个步骤为1个治疗循环,每一体位待眼震消失后再保持1min
近年来,眩晕的诊断思路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患了眩晕、迷糊,很多人被误诊为脑供血不足、颈椎病,而真正的诊断可能是耳石症、前庭性偏头痛、心因性头晕等。

为了增强人们对眩晕疾病的诊疗意识,本报“新文化·公益健康专家团”活动,特别联合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举办“眩晕诊治”惠民活动月。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吉林省名中医项颗,老年病科主任孙莉教授将率队坐诊,针对一些曾被误诊或长期治疗眩晕无效的患者,提供最前沿的诊治方法和免费的脑彩超检查。

为了保证正常的就诊和检查秩序,所有预约普查的100位患者,已经分批、分时段有序就诊。

据悉,眩晕患者虽然仅有三成左右是中枢性眩晕,但通过脑彩超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脑血管狭窄或者闭塞,可以预示发生中枢性眩晕的风险程度,对于预防中枢性眩晕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上百种疾病可以引发眩晕对症治疗是关键
据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孙莉介绍,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引起眩晕的疾病种类很多,大约有上百种病可以引起眩晕,不同的疾病原因也是不一样的,按照病变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大类。

中枢性眩晕是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引起,比如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变等,约占眩晕病人总数的30%;周围性眩晕约占70%,多数周围性眩晕与我们的耳朵疾病有关,周围性眩晕发作时多伴有耳蜗症状(如听力的改变、耳鸣)和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部分疾病可反复发作性眩晕,自行缓解。

临床上引起眩晕的常见病如下:高血压病、低血压症、动脉硬化症、脑瘤、脑血栓、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运动不足、内耳疾病、某些药物服药期的不良反应,必须辨明病因,对症治疗。

半数以上“周围性眩晕”都是耳石症且误诊率很高
很多眩晕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的误诊率很高,多数都是以脑供血不足进行药物治疗,导致医疗资源过度浪费,其实,门诊中半数以上“周围性眩晕”都是耳石症导致。

耳石症是一种因内耳耳石脱落,在头部变换位置时发生剧烈而短暂的眩晕的疾病。

通常,旋转感觉不超过一分钟,但是不适感可持续数分钟到数十分钟。

再次改变头部位置可再次发作。

部分患者有自发缓解倾向,可在数周或者数月后自行好转,所以被冠以“良性”位置性眩晕。

但是该病带给人的痛苦感觉明显,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而且有人数年不愈,所以必须尽早诊治。

正常人的内耳有一种比芝麻粒还小的碳酸钙结晶,即耳石。

耳石帮助我们感知运动的速度和方向,正常的头部和身体活动时并不会脱落,但是当有外伤、局部血管痉挛或生气、熬夜、酗酒、抽烟、劳累等,耳石有可能脱落下来,随着头部活动而刺激神经末梢,导致剧烈眩晕。

此病症不需服药,可以说是立竿见影,这种治疗方法叫做“手法复位治疗”。

具体就是医生根据患者受累部位的不同,给予不同复位治疗,通过改变患者头部位置,让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使它不能再刺激神经末梢,自然也就不会头晕了。

耳石症手法复位一般一次见效,个别患者需要多次复位才能治愈。

一般门诊治疗即可,患者复位时会诱发眩晕,偶尔会发生呕吐,但一般持续时间短暂,无明显不良后果。

复位成功后需休息半小时后再离开,并禁忌开车。

复位后三天内最好避免平卧。

建议睡硬板床,用荞麦皮枕头。

■出镜专家
孙莉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老年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省第一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擅长诊治:眩晕、头痛、中风、糖尿病脑病、老年骨质疏松症等疾病。

医患交流
■门诊概况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眩晕门诊,根据本科的实际和病人的需要,选择眩晕作为重点病种之一,发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异病
同治、同病异治”的特点,选择性地应用手法复位治疗、中药汤剂、针刺、推拿、按摩、穴位贴敷、中药注射剂、前庭功能康复训练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同时引进了脑促通治疗仪、睡眠治疗仪及多种康复器械,辅以系列的院内制剂,取得了独特的临床效果。

为了进一步与国际眩晕病诊疗模式相接轨,今年又引进了先进的前庭功能检查及治疗设备,成为吉林省第一家设备齐全的中医眩晕特色门诊,使眩晕病的研究更加趋于科学化、系统化、准确化。

新文化记者闫宝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