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高处走的水-作文

合集下载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作文(精选9篇)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作文(精选9篇)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作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作文(精选9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作文篇1我在读书的时候读到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这句话,我的脑海里随即出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个盆子里装些水,再拿一根管子,把管子也灌满水,然后把管子的一端放在水里,再把盆子放在离地面高一些的地方,然后管子就会自动出水了。

我越想越开心,读书的心思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我明知读书不可三心二意,但我还是无法抗拒实验的诱惑。

我放下书本,走到外面准备起来,不一会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突然,我眼前一亮,“东风”被我找到了,只是短了点,粗了点。

我按部就班做了一遍,可是没有成功。

我用“火眼金睛”一看,管子太粗了!我连忙找了根长一点,细一点的管子,果然出水了。

古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今天的收获可真大呀!做完实验我又兴奋地拿起了书本,当再一次读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这句话时,我不仅又想起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三个人他们要去登一座山,第一个人,他走到山前,抬头一看,这座山直插云霄我肯定爬不起,到不如不爬,到省了些力气,就这样第一个人望峰止步。

第二和第三个人,他们往上爬着,爬到半山腰的时候,他们已经累的气喘吁吁,第二个人想:我反正已经登上了山,不管登到哪反正比第一个人好。

于是,他就半途而返了。

现在只有第三个人仍在继续往上爬了,他每爬一步都在内心鼓励自己:做一件事,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好。

山上的空气越来越稀薄了,他对自己说:“你每走一步,前面就少了一步”。

就这样,他一路攀爬,一路给自己鼓劲。

这时他到了离终点最近的地方,也是最危险的地方,他的体力也几乎消耗殆尽。

他又想起了“老人与海”的故事,他仿佛看到胜利女神在向他招手,他用出了自己所有的力量,终于,他成功了!事后他们三人又聚到了一起,谈了起来,第一个人说:“爬那么高的山要花多少力气呀,幸亏我没爬。

水往高处走作文320字,实验

水往高处走作文320字,实验

水往高处走作文320字,实验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闲得没事,就决定做个小实验。

找了根透明的吸管,一头放进水杯里,另一头举得老高。

我一口气吹进去,嘿,你猜怎么着?水竟然往上走了!这简直让我惊呆了,感觉就像发现了新大陆。

我有点不信邪,又换了不同的吸管和杯子试了试。

这次更有趣了,水有时候升得快,有时候慢吞吞的。

我心里直犯嘀咕,这是怎么回事呢?后来一查资料,哦,原来是我吹气时产生的气压差让水“爬”上去的。

我觉得还不够过瘾,就继续在吸管上做了些标记,看看每次水到底能升多高。

我吹得越用力,水就升得越高。

这感觉就像我在跟水玩一场“升高”比赛,真是太好玩了!
搞完实验,我看着那根吸管,心里美滋滋的。

原来,有些事情看起来再不可能,只要你敢尝试,肯去探索,就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次小实验,不仅让我长了见识,还让我体会到了探索的快乐。

下次有空,我还要再试试别的实验!。

水往高处走的实验作文,

水往高处走的实验作文,

水往高处走的实验作文,
吸管里的“小魔术”。

哎,你知道吗?我今天在家玩了个小实验,真是让人惊呆了!我拿了根吸管,一头放进水里,另一头举得老高。

你猜怎么着?我一吹气,水居然自己往高处爬了!是不是听起来很神奇?
我后来查了查,原来这个叫“毛细现象”。

就是说,水分子之间有种神秘的力量,让它们能沿着小缝隙往上走。

哈哈,你说神奇不神奇?
我还记得小时候在老家,早上一起床,草叶上都是露珠,亮晶晶的,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咋回事呢。

现在才知道,原来那些露珠也是这种“毛细现象”搞的鬼。

我又试了试不同角度和力度吹气,发现水都能听话地往上走。

真的,科学这东西有时候挺好玩的,能发现这么多有趣的小秘密。

总的来说,这次实验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觉得,生活中到处都是学问,只要你愿意去发现、去探索。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篇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在读书的时候读到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这句话,我的脑海里随即出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个盆子里装些水,再拿一根管子,把管子也灌满水,然后把管子的一端放在水里,再把盆子放在离地面高一些的地方,然后管子就会自动出水了。

我越想越开心,读书的心思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我明知读书不可三心二意,但我还是无法抗拒实验的诱惑。

我放下书本,走到外面准备起来,不一会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突然,我眼前一亮,“东风”被我找到了,只是短了点,粗了点。

我按部就班做了一遍,可是没有成功。

我用“火眼金睛”一看,管子太粗了!我连忙找了根长一点,细一点的管子,果然出水了。

古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今天的收获可真大呀!做完实验我又兴奋地拿起了书本,当再一次读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这句话时,我不仅又想起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三个人他们要去登一座山,第一个人,他走到山前,抬头一看,这座山直插云霄我肯定爬不起,到不如不爬,到省了些力气,就这样第一个人望峰止步。

第二和第三个人,他们往上爬着,爬到半山腰的时候,他们已经累的气喘吁吁,第二个人想:我反正已经登上了山,不管登到哪反正比第一个人好。

于是,他就半途而返了。

现在只有第三个人仍在继续往上爬了,他每爬一步都在内心鼓励自己:做一件事,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好。

山上的空气越来越稀薄了,他对自己说:“你每走一步,前面就少了一步”。

就这样,他一路攀爬,一路给自己鼓劲。

这时他到了离终点最近的地方,也是最危险的地方,他的体力也几乎消耗殆尽。

他又想起了“老人与海”的故事,他仿佛看到胜利女神在向他招手,他用出了自己所有的力量,终于,他成功了!事后他们三人又聚到了一起,谈了起来,第一个人说:“爬那么高的山要花多少力气呀,幸亏我没爬。

”第二个人说:“我可比你好,至少我爬了一半。

”第三个人什么也没说。

我相信: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是绝对不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的。

水往高处流的实验作文

水往高处流的实验作文

水往高处流的实验作文《水往高处流的实验》篇一水往低处流,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就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一样平常。

可是,我偏要做一个让水往高处流的实验,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逆天”呢?哈哈。

我准备了一个玻璃杯子、一根吸管、一杯水还有一些黏土。

首先,我把黏土弄成一个小斜坡的形状,就像那种微型的小山坡一样,然后把玻璃杯子放在“小山坡”的低处。

接着,我把吸管一头放进水杯里,另一头就放在我嘴巴这边。

我深吸一口气,就像潜水员下水前那样,然后用力地把水吸到吸管里。

这时候,我的腮帮子鼓得像只青蛙,我小心翼翼地把吸管的出水口对准玻璃杯子的方向,慢慢地松开嘴巴。

嘿,你猜怎么着?水就像个听话的小娃娃,沿着吸管慢慢往高处的杯子里流去了。

我当时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我想,这是不是打破了自然规律呢?也许不是吧。

我觉得这个实验其实是利用了大气压力的原理。

就像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把水从低处“推”到了高处。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时候我们觉得不可能的事情,其实只要换个角度或者利用一些其他的力量,就能够实现。

比如说,我数学一直不好,就像有一座大山横在我面前,我总是觉得自己不可能学好。

但是如果我利用一些学习方法,就像这个实验里利用大气压力一样,说不定我就能把这座“数学大山”给攻克了呢。

不过,这个实验也不是一次就成功的。

有一次,我在吸水的时候太着急了,结果水直接呛到了我的喉咙里,那感觉就像有一团火在喉咙里燃烧,难受得我直咳嗽。

我当时就想,这实验怎么这么难啊,是不是我根本就不应该做这个实验呢?但是我又不甘心,就像一个不服输的小战士,一定要把这个实验做成功。

所以我又重新试了一次,这才成功了。

这个水往高处流的实验,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科学探索的新大门。

我开始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我在想,是不是还有更多像这样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有科学依据的事情等着我去发现呢?这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只要我们有一颗探索的心,就能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科学小制作 五年级作文 水往高处流

科学小制作 五年级作文 水往高处流

科学小制作五年级作文水往高处流
本篇作为采用“五感法”的写作方式书写而成,“五感法”是一种通过描述这五种感受来写作文的方法,通过多种感官把景物的人和物的美好表现出来,把这五种感觉运用在作文中,作文内容会更加丰富多彩,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欢迎大家编辑和下载。

“眼见为实”这句话我们经常听到,然而科学却总能给我们展示出许多违背我们感官感知的现象。

比如,本该向下流动的水,竟然可以往高处流动。

我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实验装置: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和一支吸管。

只见老师用吸管的一端对着杯中的水面,另一端用手指堵住。

他猛地松开手指,吸管里的水没有流出来,反而缓缓上升,直到吸管上方露出水面才停止。

我的耳朵捕捉到了一阵稀稀疏疏的声音,那是水分子在吸管内摩擦发出的。

手指堵住吸管口时,吸管内外的压力差,使得大气压将水压进了吸管。

当手指松开后,大气压继续将水向上推,直至吸管上方水柱的重力与大气压达到平衡。

我用口鼻嗅了嗅,没有任何异常。

原来,水往上流跟气味无关。

我的手拿起吸管,感觉到了它的光滑。

吸管的材质和形状使得水分子更容易在里面流动,减少了摩擦阻力。

大脑综合处理着这五种感受,让我恍然大悟:水往高处流并不是什么魔法,而是大气压和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看似违背常识的现象,却蕴含着科学的原理和奥秘。

科学小制作的魅力就在于此,它让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手所触,用自己的五感体验科学的奇妙。

只有这样,科学知识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而不是纸上谈兵。

水往高处走(短文)

水往高处走(短文)

水往高处走人们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话没错。

人往高处走是说人要有奋斗的精神,不断地进取;不断地提高。

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浩荡奔腾的江水,飞流直下的瀑布,涓涓而流的泉水,那是因为水受到地球的引力从高处向低处流动。

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水也能克服地球的引力从低处往高处走。

而且正是水有了能从低处往高处走的能力,才能保证植物从地下吸取的营养物质送到植物枝叶的各个部分,能够使植物枝叶茂盛。

才能使世界更精彩。

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水能从低处向高处流呢?当今工农业生产的用水就是用各种各样的水泵把水抽提上来。

如果通水的管径非常细小,直径只有1毫米以下。

这样通水的管子叫毛细管,在毛细管中的水就可从低处往高处走了。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取一盆水,把一张干的纸一端浸到水中,很快,在水平面以上的纸也湿了,这不就是水从低处往上走了吗?我们用干抹布擦沾水的桌子,几下就把湿桌子擦干了。

抹布在上,水渍在下,水也是从低处向高处走后桌子才干的。

科学家研究为什么没有外加动力水会从低处向高处走?结果发现水有表面张力。

只要水和试管之间的吸引力比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强,就会产生毛细管现象。

我们说水是生命之源,水的表面张力就是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水除了能在毛细管中自动从低处向上流动外,在浓差渗透的现象中我们也可看到水从低处向高处流动。

什么是水的浓差渗透呢?当一个容器的中间用一种特殊的半透膜隔离后分成二个水容器,然后加入水,半透膜能透过水,二个水容器的水位是一样高低的。

然后在其中的一个容器中加入一些盐,另一个不加盐,这样,二个容器中的水盐溶液有一个浓度差别,简称浓差。

只要有浓度差别,水就会越过半透膜从低浓度处向高低浓度处流动了,水位变化的结果是加入盐的容器中的水位会高于没加盐的容器中的水位。

这个现象也是水从低处向高处流动。

如果在有盐的水容器中再加一些盐,可使这个水容器中的水位再高一些,也就是说,低水位中的水又向高水位流动了一些。

当然,当水中盐达一定浓度时,低水位中的水也流不过来了。

水往高处走的实验作文启发和感悟

水往高处走的实验作文启发和感悟

水往高处走的实验作文启发和感悟实验开始前,老师像个神奇的魔术师一样,把实验材料一一摆在桌子上:蜡烛、玻璃杯、盘子、水还有打火机。

“同学们,看好啦!”老师一边说着,一边点燃了蜡烛,小心翼翼地把蜡烛固定在盘子中间。

然后,老师慢慢地往盘子里倒水,水可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大概到蜡烛一半的位置就行。

这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这能成功吗?水怎么可能往高处走呀?”紧接着,老师拿起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

神奇的事情发生啦!蜡烛的火焰越来越小,最后“噗”的一声熄灭了。

而这时,盘子里的水竟然像长了腿一样,慢慢往玻璃杯里爬。

“这是怎么回事?”我忍不住大声叫了出来。

同桌小明也惊讶得合不拢嘴,他拉着我的胳膊说:“太神奇了!这水难道有魔法?”我摇摇头说:“肯定不是魔法,这里面一定有科学道理!”我们都紧紧盯着玻璃杯,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错过了什么。

水一点点地升高,我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儿。

“这水到底能升到多高呢?会不会一直升到杯子顶?”我心里不停地想着。

旁边的小红也按捺不住了,她着急地问老师:“老师,这到底是为什么呀?”老师笑了笑,说:“别着急,大家仔细想想。

”我皱着眉头,苦思冥想。

突然,我灵光一闪,“哎呀!这是不是就像我们用力吸气,气球里的气就会被吸进来一样?蜡烛燃烧消耗了玻璃杯里的氧气,造成里面的气压变小,外面的大气压就把水压进杯子里啦!”老师听了,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得对!就是这个道理。

”我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通过这个实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就能发现很多神奇的现象。

这就好比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游泳,只要不停下脚步,就能发现越来越多的宝藏。

这次“水往高处走”的实验,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对科学充满了向往。

我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多做实验,多学知识,去解开更多的科学谜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高处走的水
在放学的路上,山羊明明见到山羊玲玲,就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拿出一朵花献给玲玲:玲玲你看!玲玲看着明明手中的花,觉得很奇怪,这朵花有一半花瓣是红色的,而另一半却是蓝色的,玲玲疑惑地看着明明。

好像在说:明明,你这朵花为什么会是这两色的呢?明明看着玲玲狐疑的眼神就说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是把白色的花的花茎一半插在红水里,一半插在蓝色水里,过了几天就变成这样子了,好看吧!送给你。

接着又说:玲玲,你见过水往高处走吗?水怎么可能往高处走呢?你这不是在唬人么?山羊明明和玲玲背着书包边走边谈论着。

没有唬你,是真的,你想想,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了?我像个骗子吗?明明说道。

你的确没有骗过我,但也不能说明你说的就一定正确呀!玲玲说道,我们不是常说‘人往高处流,水往低处流’嘛?唉,你这死脑筋,也该改改了,现在都什么年代了,科技发达了,信息流通呀!明明开导着玲玲,你要不信呐,那你就跟着到我家去,我做给你看。

那好啊!于是山羊明明拉着山羊玲玲的手来到了自己家里。

山羊明明端来一杯水,为了看得清楚些,他还在水里加了几滴蓝墨水,然后把纸巾的一端浸到水里,顿时蓝色的水就顺着纸巾渐渐往上爬,纸巾也变蓝了。

山羊玲玲屏住呼吸,眼睛都瞪圆了,欢声叫道:耶,水真的会往上爬耶!这时的玲玲就好像是刚刚发现了新大陆那样兴奋。

只听山羊明明说道: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其实毛细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在运用,只是我们没去注意而已。

哦?是吗?你能给我举个例吗?玲玲问道。

平时我们洗了手,湿的怎么办的?用毛巾擦呀!那不小心把墨水甩到了本子上你又是怎么办的?用餐巾纸或粉笔吸呀!山羊明明问玲玲道:平时我们钢笔没墨水你怎么做的?我是用手指捏住钢笔橡胶管然后放到墨水瓶里再松手,这样接连做几次,墨水就满了。

玲玲答道,难道这也有学问吗?是呀!这也是毛细现象的运用啊!钢笔橡胶管里不是有根细小的管子的么,你在钢笔头没放进墨水里就按住橡胶管就是把里面的空气排掉,等放到墨水瓶里再松手,这样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墨水就顺着橡胶管里的细小管子往上升了,所以,只要接连按几下橡胶管墨水就满了。

其实平时我们用干毛巾擦湿的手,水很快被吸干;用粉笔或纸巾吸不小心撒到纸上的墨水;甚至我们常看到潮湿的墙根,还有我刚才给你的那朵花都是运用了毛细现象。

哦,原来是这样啊!我原来只知道用这种方法去做却不知道原理,现在终于明白了,谢谢你明明。

玲玲说道。

接着玲玲又皱起了眉头,现出一副苦思冥想的样子。

玲玲,你怎么啦?还有什么难题吗?我听说我家邻居兔子阿姨要出远门,她家里养了几盆花的,前几天她就担心这些花会在她离家后没人照顾而枯死的,她还跟我爸妈商量要他们帮着照看的,但我爸妈也要上班的,要是拿到我家来吧,又占地方,还搬来搬去的挺麻烦的,现在你是否能帮我想个好办法帮帮她呀?山羊玲玲用乞求的眼神看着明明,希望明明能给她指点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这好办呐!山羊明明略一沉思就答道,回去教兔子阿姨这样做就可以了。

于是山羊明明就说他的办法了:找一个桶里面装满水,再找几条毛巾浸湿,然后把毛巾的一头浸在水桶里,一头就放在花盆里,这样水就会沿着毛巾慢慢渗到花盆里,兔子阿姨就可放心地出远门而不用担心花会因没人照顾而干死了。

真的?山羊玲玲惊讶道,这可真是个好办法呀!那我今天回家就告诉兔子阿姨。

山羊玲玲今天特高兴,因为她今天学到了知识,回家试了一下明明告诉她的方法,真的不错,所以兴奋得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就跑到兔子阿姨家去了。

第二天兔子阿姨就开心地出远门旅行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