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光栅实验报告
全息光栅的制作实验报告

全息光栅的制作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题目:全息光栅的制作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全息光栅的原理和制作过程;2. 学会使用光刻技术制作全息光栅。
二、实验原理:1. 全息光栅的原理:全息光栅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制作出来的一种光栅。
通过将物体的光波信息记录在光敏材料中,再利用干涉光生成全息图像。
2. 全息光栅的制作过程:制作全息光栅一般分为记录、制版和重建三个步骤。
其中,记录步骤是将物体的光波信息记录在光敏材料上,制版步骤是通过光刻技术将光敏材料进行蚀刻形成光栅,重建步骤是利用激光光源将原始物体的光波信息还原出来。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 反射式全息光栅制作实验装置:包括激光光源、光学元件(分束器、镜片、光栅等)、全息光栅制作材料(光敏材料、显影液等)等。
2. 光刻设备:包括光源、掩膜、显影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调整实验装置,保证激光光源的稳定输出和光学元件的合适位置。
2. 光敏材料涂覆:将光敏材料涂覆到玻璃基片上,形成一层薄膜。
3. 曝光记录:将物体放置在光敏材料前,调节光源的照射时间和强度,使光波信息被记录到光敏材料中。
4. 显影:将曝光后的光敏材料放入显影液中,显影液会溶解掉未曝光的区域,形成全息图像。
5. 激光刻蚀:将显影后的光敏材料放入光刻设备中,通过光刻技术进行蚀刻,形成全息光栅。
6. 全息光栅测试:使用激光光源将全息光栅照射,观察重建出的全息图像。
五、实验结果和分析:经过制作和测试,成功制得一张全息光栅。
在激光照射下,能够清晰重建出原始物体的光波信息,形成全息图像。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对全息光栅的制作过程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全息光栅制作技术具有很高的科学和工程应用价值,可以用于大量的光学领域,如显示、存储等。
在实验过程中,还学到了光刻技术的应用,充分感受到了光学技术的魅力。
实验中还发现了一些操作和调试中的问题,对操作技巧和设备调整有了更好的认识。
通过这次实验,加深了对全息光栅制作原理和技术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全息光栅实验报告

实验光路图为:
三,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次数12345
L(cm)
2△X(cm)
△X(平均)cm
sinθ=△x/(△x²+L²)½
sinθ (平均值)
所以,运用公式dsinθ=λ, d=λ/sinθ.
所以,最后算出的d =1442nm.
f=1/d = (1/nm)
四,实验误差分析
1),全息光栅记录的时候,干板夹持角度有问题,最后导致做光栅衍射时,衍射出的一级明条纹与零级明条纹不在一条线上,导致测量误差。
2),全息光栅记录的时候,我们组的干板夹在架上的位置有点低了,
导致最后在干板上只有一小部分记录到了光的干涉条纹。
3)测量读数误差。
五.课后思考题
1,全息光栅的应用有哪些
答:借助全息光栅可以帮助人们分辨出肉眼无法鉴别的物质,再生产,通讯,科研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如应用于单色仪,光谱仪,分析设备,颜色测定仪,生产工艺控制,质量控制等方面。
另外在装饰方面,如光栅灯箱利用其分光原理能实现瞬间变画,在一些产品和证件的包装上,利用全息光栅技术制成防伪标识,在先进的数控机床上,利用光栅传感器来实现所需信号的传递……
2.我们的实验过程中,干板夹持的位置偏低,导致图案记录部分偏低。
且干板夹持的角度不正,虽然最后利用光栅做衍射时也能看到衍射光斑,但必须将干板倾斜很大的角度,也容易产生读数误差。
在实验中光路搭建过程也存在很大问题,总是不能非常合理的安排各光学元件,尽量拉大距离,且使两个反射镜光路成等腰三角形,有利于保证光程相等,夹角足够小。
在光栅显影,定影处理中,高质量的处理对实验成果有很大作用。
全息光栅制作实验报告

全息光栅制作实验报告一. 引言全息光栅是一种利用光的衍射现象制作出的光学元件,具有复杂的衍射效果。
全息光栅被广泛应用于显示、储存以及光学信息处理等领域。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使用光敏材料和激光束来制作一个全息光栅。
二. 实验原理全息光栅的制作过程包括露光、显影、定影和电镀。
首先,选取一个光敏材料作为全息光栅的基底,并将其加工成光滑的表面。
然后,利用激光束照射光敏材料,形成光栅的干涉图样。
接下来,使用显影液将暴露于光的区域显影出来,形成明暗交替的条纹。
之后,将样品进行定影,使得光栅图案稳定下来。
最后,进行电镀,以增强光栅的耐久性和强度。
三. 实验步骤1. 准备光敏材料选择一块透明的光敏材料作为光栅的基底,将其切割成适当大小的样品。
保持样品表面的干净,以免对制作过程产生影响。
2. 显影预处理将样品浸泡在显影液中,保持一定时间,以去除光敏材料表面的杂质。
然后,用去离子水或酒精洗净样品,并在无尘的环境中晾干。
3. 光栅制作将样品放置在光源下方的平台上,调节光源的角度和位置,使得激光束垂直照射在样品中心的位置。
开启激光源,照射样品,待干涉条纹稳定后,关闭激光源。
4. 显影将样品放入显影液中,保持一定时间,使得经过照射的区域显影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暗条纹逐渐清晰可见。
然后,用去离子水洗净样品,以停止显影过程。
5. 定影将样品放入定影液中,保持一定时间,以稳定光栅图案。
然后,用去离子水洗净样品,以停止定影过程。
6. 电镀将样品进行电镀,以增强光栅的耐久性和强度。
首先,在电镀槽中加入适当的电镀液,将样品放入槽中,并连接电源。
根据电镀液的要求,设置合适的电流和镀层厚度,并保持一定时间。
完成电镀后,取出样品,用去离子水洗净并晾干。
四.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步骤制作的全息光栅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明暗交替的条纹图案。
这些条纹图案是由于光的干涉效应所产生的。
全息光栅可以通过光的衍射现象实现对入射光的分光和分束,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全息光栅的制作(B纸张_非常完整_BJTU物理设计性实验分析方案)

杨氏双缝干涉是分波面干涉的典型实验装置。由于每条狭缝不可避免有一定的宽度,于是双缝干涉与单缝衍射总是相伴而生的。杨氏双缝干涉法利用光束通过两条缝的0级衍射光在全息干板上进行相干叠加,从而制得全息光栅。
光路如图3所示。双缝间距b,全息干板与双缝的距离D。实验要求每条缝的缝宽较小,使光束通过两条缝的0级衍射条纹较宽,在全息干板可以有较大范围的重叠,从而制得较大面积的全息光栅。同时,所得光栅的光栅常数易于控制,只需改变全息干板与双缝之间的距离D或改变缝间距b即可,因为 。
[1]刘香茹, 巩晓阳, 郝世明, 李立本.“分波面法”制作全息光栅的两种新光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5>.
[2]刘香茄,陈庆东,李立本. 全息光栅制作光路的比较研究[J]. 大学物理实验, 2008(21>.
[3] 朱庆芳, 岳筱稗. 全息光栅的实验制作与研究[J]. 新乡帅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一般在光学稳定的平玻璃坯件上涂上一层给定型厚度的光致抗蚀剂或其他光敏材料的涂层,由激光器发生两束相干光束,使其在涂层上产生一系列均匀的干涉条纹,光敏物质被感光,然后用特种溶剂溶蚀掉被感光部分,即在蚀层上获得干涉条纹的全息像,所制得为透射式衍射光栅。如在玻璃坯背面镀一层铝反射膜,可制成反射式衍射光栅。
2)不要正对着激光束观察,以免损坏眼睛;
3)曝光时间要掌握好,曝光面切勿放反了;
4)由于有多组同学一起实验,处理干片的时候切勿将干片混淆;
5)在处理干片时注意避免光源<手机等)。
六数据与处理
1.测定所制光栅的光栅常数
将所制得的全息光栅置于激光器前,测量所成零级明条纹与一级明条纹的间距 与屏到光栅的距离 。根据干涉加强条件 ,其中 ,且夹角 较小,可以求得光栅常数 。再由 算出每毫M光栅常数。
全息光栅的制作(实验报告)完美版

全息光栅的制作(实验报告)完美版(2009-10-12 23:25:34)转载▼标签:光栅干片发散镜双缝白屏教育设计性试验看似可怕,但实际操作还是比较简单的~ 我的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实验报告封面全息光栅的制作一、实验任务设计并制作全息光栅,并测出其光栅常数,要求所制作的光栅不少于每毫米100条。
二、实验要求1、设计三种以上制作全息光栅的方法,并进行比较。
2、设计制作全息光栅的完整步骤(包括拍摄和冲洗中的参数及注意事项),拍摄出全息光栅。
3、给出所制作的全息光栅的光栅常数值,进行不确定度计算、误差分析并做实验小结。
三、实验的基本物理原理1、光栅产生的原理光栅也称衍射光栅,是利用多缝衍射原理使光发生色散(分解为光谱)的光学元件。
它是一块刻有大量平行等宽、等距狭缝(刻线)的平面玻璃或金属片。
光栅的狭缝数量很大,一般每毫米几十至几千条。
单色平行光通过光栅每个缝的衍射和各缝间的干涉,形成暗条纹很宽、明条纹很细的图样,这些锐细而明亮的条纹称作谱线。
谱线的位置随波长而异,当复色光通过光栅后,不同波长的谱线在不同的位置出现而形成光谱。
光通过光栅形成光谱是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共同结果(如图1)。
图12、测量光栅常数的方法:用测量显微镜测量;用分光计,根据光栅方程d·sin =k 来测量;用衍射法测量。
激光通过光栅衍射,在较远的屏上,测出零级和一级衍射光斑的间距△x 及屏到光栅的距离L,则光栅常数d= L/△x。
四、实验的具体方案及比较1、洛埃镜改进法:基本物理原理:洛埃镜的特点是一部分直射光和另一部分反射镜的反射光进行干涉,如原始光束是平行光,则可增加一全反镜,同样可做到一部分直射光和一部分镜面反射光进行干涉,从而制作全息光栅。
优点:这种方法省去了制造双缝的步骤。
缺点:光源必须十分靠近平面镜。
实验原理图:图22、杨氏双缝干涉法:基本物理原理:S1,S2为完全相同的线光源,P是屏幕上任意一点,它与S1,S2连线的中垂线交点S'相距x,与S1,S2相距为rl、r2,双缝间距离为d,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L。
全息光栅的制作(B5纸张,非常完整版,BJTU物理设计性实验报告)

北京交通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实验题目全息光栅的制作学院班级学号姓名首次实验时间指导老师签字_______________全息光栅的制作一实验任务设计制作全息光栅并测出其光栅常数(要求所制作的光栅不少于100条/毫米)二实验要求1.设计三种以上制作全息光栅的方法并进行比较(应包括马赫-曾德干涉法);2.设计制作全息光栅的完整步骤(包括拍摄和冲洗中的参数及注意事项),拍摄出全息光栅;3.给出所制作的全息光栅的光栅常数值,计算不确定度、进行误差分析并做实验小结。
三实验基本原理1.全息光栅全息光学元件是指基于光的衍射和干涉原理,采用全息方法制作的,可以完成准直、聚焦、分束、成像、光束偏转、光束扫描等功能的元件。
光全息技术主要利用光相干迭加原理,简单讲就是通过对复数项(时间项)的调整,使两束光波列的峰值迭加,峰谷迭加,达到相干场具有较高的对比度的技术。
常用的全息光学元件包括全息透镜、全息光栅和全息空间滤波器等。
其中全息光栅就是利用全息照相技术制作的光栅,在科研、教学以及产品开发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用途。
一般在光学稳定的平玻璃坯件上涂上一层给定型厚度的光致抗蚀剂或其他光敏材料的涂层,由激光器发生两束相干光束,使其在涂层上产生一系列均匀的干涉条纹,光敏物质被感光,然后用特种溶剂溶蚀掉被感光部分,即在蚀层上获得干涉条纹的全息像,所制得为透射式衍射光栅。
如在玻璃坯背面镀一层铝反射膜,可制成反射式衍射光栅。
作为光谱分光元件,全息光栅与传统的刻划光栅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光谱中无鬼线、杂散光少、分辨率高、有效孔径大、价格便宜等;全息光栅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光栅光谱仪中。
作为光束分束器件,全息光栅在集成光学和光学通信中用作光束分束器、光互连器、耦合器和偏转器等;在光信息处理中,可作为滤波器用于图像相减、边沿增强等。
2. 光栅条纹光栅,也称衍射光栅,是基于多缝衍射原理的重要光学元件。
光栅是一块刻有大量平行等宽、等距狭缝(刻线)的平面玻璃或金属片,其狭缝数量很大,一般每毫米几十至几千条。
全息光栅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全息光栅的制作与测量实验日期:2023年11月X日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1. 理解全息光栅的制作原理。
2. 掌握全息光栅的制作方法。
3. 学习使用光学仪器测量光栅常数。
4.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光栅常数。
实验原理:全息光栅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元件。
它通过记录和再现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从而实现光波的精确复现。
在全息光栅的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两束相干光束,一束作为参考光束,另一束作为物光束。
两束光束在记录介质上相遇并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
经过适当的曝光、显影、定影等过程,最终制成全息光栅。
实验仪器:1. 全息干板2. 半导体激光器3. 分束镜4. 扩束镜5. 反射镜6. 准直透镜7. 针孔滤波器8. 光栅常数测量显微镜9. 计算器实验步骤:1. 将全息干板固定在实验平台上,确保其表面平整。
2. 使用分束镜将激光器发出的光束分成两束,一束作为参考光束,另一束作为物光束。
3. 将扩束镜安装在参考光束的路径上,使参考光束均匀照射在全息干板上。
4. 将准直透镜安装在物光束的路径上,使物光束经过准直后照射在全息干板上。
5. 调整分束镜和准直透镜的位置,使参考光束和物光束在全息干板上相遇并发生干涉。
6. 通过针孔滤波器将全息干板上的干涉条纹聚焦到白屏上。
7. 使用光栅常数测量显微镜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计算出光栅常数。
8.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1. 全息光栅成功制成,干涉条纹清晰可见。
2.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计算出光栅常数为d=0.5mm。
数据分析与讨论:1. 光栅常数的测量结果与理论值相符,说明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2.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调整参考光束和物光束的夹角,以保证干涉条纹的清晰度。
3. 光栅常数的测量结果受测量仪器和操作者的影响,需要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全息光栅的制作原理和制作方法。
2. 学习了使用光学仪器测量光栅常数的方法。
全息光栅_实验报告

物理电子学基础实验全息光栅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班级:无21组号:实验报告:全息光栅一、实验数据整理(一)一维光栅的各级衍射角计算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l=1000mm,x=71mm。
我们可以根据这两个式子求出衍射角θ。
由θ=arcsin(x4f)这里的f就是l,变量替换后,可得θ=1.0171°(二)二维光栅的衍射图样二维光栅的衍射图样如下图,呈阵列分布。
二、实验结果分析一维光栅的各级衍射角计算:在制作光栅的过程中,我们制作的光栅衍射角是1°,实际测量数据和理论值误差为1.71%。
在光学精密仪器实验中这个误差是正常的。
二位光栅的衍射图样:我们观察到的衍射图样不是很明亮清晰,可能是干板上的水还没有完全干。
三、实验总结在搭建等高共轴光路时要灵活运用可调光孔,利用这个光学器件可以在凸透镜产生平行光后仍然可以将其转化为点光源,来确定光分束镜上的两列干涉光是否重合相干。
在搭建光反射镜光分束镜光路时,要确保两路干涉光光程相等。
这样在搭建的光路的过程中就要预先让光程粗略相等。
在精调出实验要求的光路后,应该用米尺确定两路光光程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应该调整反射镜使得光程一致后,再继续精调从而得到正确的光路。
曝光的过程中有下面几点要注意:首先,要将全息干板胶面对着干涉激光源。
其次,每次曝光前一定要将激光器设置到曝光准备状态再将干板放在干板架上,在制作二维光栅时尤其应注意这一点,第一次曝光完毕后要将全息干板取下,待激光器设置完毕后,再将干板放上。
另外,每次洗相应严格遵守洗相时间,否则会导致制作出的全息干板不可用。
全息光栅实验与光学实验密切相关,所以做好光路的调整非常重要。
尤其在光程调节的操作中要非常细致,否则就会造成较大的误差乃至实验失败。
我在实验中也在这上面犯了错误,好在经过老师的提醒及时改正,没有酿成大错。
同时,通过实验也再次告诉我实验预习的重要性:一定要将指导书上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搞清楚,才能在实验中少走弯路,得到符合理论值的实验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光路图为:
三,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次数 1 2 3 4 5
L(cm)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2△X(cm) 10.10 14.90 19.75 24.45 29.8
△X(平均)cm 5.50 7.45 9.87 12.23 14.90
sinθ=△x/(△x²+L²)½0.4819 0.4448 0.4425 0.4394 0.4448
sinθ(平均值)0.4506
所以,运用公式dsinθ=λ, d=λ/sinθ.
所以,最后算出的d =1442nm.
f=1/d =6.934E-4 (1/nm)
四,实验误差分析
1),全息光栅记录的时候,干板夹持角度有问题,最后导致做光栅衍射时,衍射出的一级明条纹与零级明条纹不在一条线上,导致测量误差。
2),全息光栅记录的时候,我们组的干板夹在架上的位置有点低了,
导致最后在干板上只有一小部分记录到了光的干涉条纹。
3)测量读数误差。
五.课后思考题
1,全息光栅的应用有哪些?
答:借助全息光栅可以帮助人们分辨出肉眼无法鉴别的物质,再生产,通讯,科研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如应用于单色仪,光谱仪,分析设备,颜色测定仪,生产工艺控制,质量控制等方面。
另外在装饰方面,如光栅灯箱利用其分光原理能实现瞬间变画,在一些产品和证件的包装上,利用全息光栅技术制成防伪标识,在先进的数控机床上,利用光栅传感器来实现所需信号的传递……
2.我们的实验过程中,干板夹持的位置偏低,导致图案记录部分偏低。
且干板夹持的角度不正,虽然最后利用光栅做衍射时也能看到衍射光斑,但必须将干板倾斜很大的角度,也容易产生读数误差。
在实验中光路搭建过程也存在很大问题,总是不能非常合理的安排各光学元件,尽量拉大距离,且使两个反射镜光路成等腰三角形,有利于保证光程相等,夹角足够小。
在光栅显影,定影处理中,高质量的处理对实验成果有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