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

合集下载

完整版)食源性疾病培训考试题

完整版)食源性疾病培训考试题

完整版)食源性疾病培训考试题
20分)
1、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传播的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和食物感染的肠道传染病。

2、预防食品污染的正确措施包括:饮用洁净的水,把水烧开了再喝;饭前饭后都应洗手;菜刀、菜板等厨具用前都应清洗干净。

3、我国为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化管理,制定了《食品安全法》。

4、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原因包括有机磷中毒、亚硝酸盐中毒、鼠药中毒、砷化物中毒、假酒中毒和蘑菇中毒等。

5、医疗机构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会诊结束后的1个工作日内需要提交纸质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患者的病历复印件和患者的生物样品等资料。

6、食物中毒的处理应包括迅速抢救中毒者、禁止继续食用或出售可疑食品、采集可疑食品及患者排泄物送检、对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及处理,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等措施。

7、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原则包括发现明显的发病季节、进行动物毒性实验、找到可疑食品、符合该食物中毒的临床症状和有细菌及毒物检测结果证明等。

1.食源性疾病是指由食物或饮用水等进入人体引起的传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2.医院需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病人类型包括住院患者、门诊
患者和急诊患者。

3.食源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多发性的特点。

4.食源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四类,分别是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寄生虫病和其他食源性疾病。

5.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中,医疗机构的职责包括:(一)
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的采集;(二)标本的实验室检测;(三)病例信息与标本的报送;(四)协助开展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工作。

6.食源性疾病的基本要素是食品、病原体和人。

为了预防
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食源性疾病报告流程

食源性疾病报告流程

食源性疾病病例/事件、疑似食源性
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流程
1、发现病例:临床医生发现与食品有关或怀疑与食品有关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病例。

2、填写报告卡:临床医生根据食源性疾病病例或事件定义诊断病例或事件,及时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或《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

3、报告:
1)临床医生将“表”或“卡”及时送交院感科(正常上班时间)或电话通知(节假日、休息时间)。

2)院感科工作人员接到食源性聚集性病例(食源性疾病暴发),立即报告市卫计局、市疾控中心及中心主管领导;接到《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立即报告中心主管领导,并在会诊确认后1个工作日内将《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及病历复印件送交市疾控中心;接到《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即食源性疾病个案在24小时内完成网络报告。

食源性疾病监测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报告卡

食源性疾病监测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报告卡

附件1:附表附表1-1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病例基本信息(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或相应选项的“□”中打V)病例编号:(自动生成)三、初步诊断*: □急性胃肠炎□感染性腹泻□毒蘑菇中毒□菜豆中毒□河鲀中毒□肉毒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农药中毒□其他四、就诊前是否使用抗生素:是LI否(抗生素名称)五、既往病史:□无□一般消化道炎症□克罗恩病□消化道溃疡□消化道肿瘤□肠易激综合征□脑膜炎、脑肿瘤等□其他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填卡说明病例编号:由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自动生成。

门诊号:填写病人就诊的门诊号,同一家医院门诊号不能相同,除非是复诊的病人。

是否住院:在相应的选择前打V住院号:填写病人的实际住院号姓名:填写病人的名字,如果登记身份证号码,则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性另在相应的性别前打V。

监护人:14 岁以下的儿童、无行为能力者和80 岁以上老人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出生日期:填写病人出生日期。

联系方式: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

病例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V。

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现住地址:填写详细,至少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

原则上填写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在相应的地址。

患者职业:V发病时间:本次发病日期,填写到小时。

就诊时间:本次就诊日期,填写到小时。

死亡时间:死亡病例填写,填写到小时。

主要症状与体征:在相应的症状与体征前打",不能为空,至少填写一项。

初步诊断:不能为空,填写诊断结论。

既往病史:如有,则输入。

暴露信息:病人主诉或怀疑由食品引起,勾选是,需填写暴露信息,可填写多个。

食品名称:填写可疑食品的名称,不能为空。

食品品牌:定型包装产品,填写食品品牌,如奶粉等。

生产厂家:定型包装产品,填写生产厂家,如奶粉等。

购买地点:填写详细地址,购买地点和进食场所必填一项。

购买地点类型: 填写购买地点类型序号。

进食场所:填写详细地址,购买地点和进食场所必填一项。

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制度

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制度

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制度1、所有符合食源性疾病定义的病例均需上报。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任何疾病”。

我国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规定: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致病因子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天然毒素等,临床表现常见的有7类:(1)食物中毒,即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2)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痢疾);(3)食源性寄生虫病(旋毛虫病)等;(4)与食物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5)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6)酒精中毒;(7)由食物中有毒、有害污染物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2、所有符合食源性异常疾病定义的病例均需上报。

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等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就诊病例或事件(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的婴幼儿肾结石病例)。

“食源性异常病例”,其定义或概念应该是宽泛而非特定的,涵盖范围是可能与食品有关并且具有以下一个或数个特征的一些疾病:(1)疾病的临床表现(如症状、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及病程)和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和地区分布等)与现有的诊疗经验和专业判断明显不符,用现有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合理解释;(2)病情/健康损害严重或导致死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3)同一医疗机构接诊的类似病例数异常增多,超过既往水平且无法得到合理解释;3、发现食源性疾病病例后,临床医生负责病例信息的采集,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主要内容包括:病例基本信息、临床症状与体征、初步诊断、饮食暴露史等。

4、临床医生发现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后,上报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疾病预防控制科组织食源性疾病监测领导小组会议进行专家会诊,初步确认为异常病例后上报县卫计委卫生监督科及县疾控中心食源性疾病管理部门,积极配合他们组织专家进行会诊,确定为异常病例后由临床医师填写《食源性异常病例报告卡》(疾病预防控制科存放),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信息、临床症状与体征、检查结果、主要诊断、可疑病因、可疑食品、上报原因等并复制病历信息上报至县疾控中心。

食源性疾病监测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报告卡

食源性疾病监测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报告卡

附件1:附表附表1-1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 •、病例基本信息 (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或相应选项的“□”中打V )病例编号:(自动生成) ___________ 门诊号/患者ID 号: 二姓主要症状与体征 * 全出生症状与体征… 1病人热一*、 是否住院:□是□否住院号: (在相应症状或体征的男□”中打",至少填监一项姓名:r 统日(年龄_ —亠亠亠 统其它县区 :幼丿次童天|学生/ =本县区□恶本 :□散居儿童51吐;人员□干部职员□便痛离退人员时教师海时间*: 急后是否复诊:匚是匚否 岁/天) 联系呼吸系: 心脑血管系统 □本省其它城市漏外呼呼吸短促台□外籍心胸闷”旳 (填写详细) 叱胸工人不详 □气短不详 □其他:訂民工 □商□ 就诊时间」月餐饮食品I 其他 日 时□浮肿 □体重下降 □寒战 □乏力 □贫血 —1— 1 □粘液便□脓血便□洗肉样变 □鲜血样便□黑便 □其他□肿胀 泌尿系统 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 □失眠 □尿量减少 □头痛 □眩晕□瘙痒 □畏光 □背部/肾区疼 □昏迷 □眼睑下垂 □烧灼感 □ 口有糊味 痛□惊厥 □肢体麻木□皮疹 □金属味 □肾结石 □谵妄 □末梢感觉障碍 □出血点 □肥皂/咸味 □尿中带血 □瘫痪□瞳孔异常:□黄疸 □唾液过多 □其他:□言语困难 □扩大 □其他:□足/腕下垂 □吞咽困难 □固定 □色素沉着□感觉异常 □收缩□脱皮□精神失常 □针刺感□指甲出现白带□复视□抽搐□其他:□视力模糊□其他:时三、初步诊断*: □急性胃肠炎 □感染性腹泻 □毒蘑菇中毒□肉毒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 □农药中毒 □菜豆中毒 □河鲀中毒 □其他 __________ 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诊前是否使用抗生素: □是 □否 (抗生素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 既往病史:□无 □一般消化道炎症 □克罗恩病 □消化道溃疡 □消化道肿瘤□肠易激综合征□脑膜炎、脑肿瘤等□其他 __________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填卡说明病例编号:由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自动生成。

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

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

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 LOGO
• 2000年12月15日,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在金华市区五 里牌楼农贸市场内查获1500公斤的“毒瓜子”。这些 西瓜子生产中掺了矿物油,同时福建、河南、广东、 南京等地也发现了“毒瓜子”。 • 2001年3月至9月期间,广东河源某饲料公司因购买 “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生产猪用混合饲料,导致 11月7日河源484名市民因食肉中毒。 • 2001年9月3日,吉化公司所属的16所中小学校发生 严重的豆奶中毒事件。万余名学生饮用学校购进的 “万方”牌豆奶后,6362名学生集体中毒。至今,仍 有多名饮用豆奶的学生被不同的病症缠身,其中3名 学生患上白血病。
LOGO 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流程
患者就诊
医生填写纸质版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 医生填写纸质版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 异常健 康事件报告卡 康事件报告 报告传染病管理科
传染病管理科专职人员收集 报告卡 请示主管院长召开相关科室 会诊 进行异常病例会诊
根据会诊结果, 根据会诊结果,由传染病管理科 专职人员报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
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 LOGO
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 LOGO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由中华 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 现予公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 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 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 以及食品中德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 LOGO
• 湖南省卫生厅等6部门联合印发《2011年湖 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湘卫监督 发〔2011〕5号文件) • 《2011年湖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实 施细则》(湘卫监督发〔2011〕4号文件)

食源性疾病监测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报告卡

食源性疾病监测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报告卡

食源性疾病监测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报告卡(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附件1:附表附表1-1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一、病例基本信息(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或相应选项的“□”中打√) 病例编号:(自动生成)三、初步诊断*:□急性胃肠炎 □感染性腹泻 □毒蘑菇中毒 □菜豆中毒 □河鲀中毒□肉毒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 □农药中毒 □其他(抗生素名称 )五、既往病史:□无 □一般消化道炎症 □克罗恩病 □消化道溃疡 □消化道肿瘤□肠易激综合征 □脑膜炎、脑肿瘤等 □其他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填卡说明病例编号:由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自动生成。

门诊号:填写病人就诊的门诊号,同一家医院门诊号不能相同,除非是复诊的病人。

是否住院:在相应的选择前打√住院号:填写病人的实际住院号姓名:填写病人的名字,如果登记身份证号码,则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性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

监护人:14岁以下的儿童、无行为能力者和80岁以上老人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出生日期:填写病人出生日期。

联系方式: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

病例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现住地址:填写详细,至少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

原则上填写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

患者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

发病时间:本次发病日期,填写到小时。

就诊时间:本次就诊日期,填写到小时。

死亡时间:死亡病例填写,填写到小时。

主要症状与体征:在相应的症状与体征前打√,不能为空,至少填写一项。

初步诊断:不能为空,填写诊断结论。

既往病史:如有,则输入。

暴露信息:病人主诉或怀疑由食品引起,勾选是,需填写暴露信息,可填写多个。

食品名称:填写可疑食品的名称,不能为空。

食品品牌:定型包装产品,填写食品品牌,如奶粉等。

生产厂家:定型包装产品,填写生产厂家,如奶粉等。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表格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表格
出生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填写病人出生日期。
工作单位: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如果无工作单位则可不填写。
联系方式: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
病例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现住地址:填写详细,至少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原则上填写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
患者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
是否住院:在相应的选择前打√
住院号:填写病人的实际住院号
姓名:填写病人的名字,如果登记身份证号码,则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性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
监护人:14岁以下的儿童、无行为能力者和80岁以上老人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身份证号:尽可能填写。既可填写15位身份证号,也可填写18位身份证号。
附录1食源性疾病监测相关表格
附表1-1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
附表1-2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
附表1-3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生物标本检验结果表
附表1-4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编码规则
附表1-1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
一、病例基本信息(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或相应选项的“□”中打√)病例编号:
发病时间:本次发病日期,填写到小时。
就诊时间:本次就诊日期,填写到小时。
死亡时间:死亡病例填写,填写到小时。
主要症状与体征:在相应的症状与体征前打√,不能为空,至少填写一项。
初步诊断:不能为空,填写诊断结论。
既往病史:如有,则输入。
暴露信息:病人主诉或怀疑由食品引起,勾选是,需填写暴露信息,可填写多个。
医院编码:系统为每一家哨点医院提供的唯一编码。在网络填报时,填报人只需选择哨点医院,系统将自动提供一个编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食品有关□与饮用水有关□与环境污染有关□职业□辐射□不详□其他_________
如果疑似与食品有关,请列出可疑食品名称:
上报原因(报告病例需要与某种可疑食品有关):
□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征,用现有的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无法合理解释;
□病情健康损害严重,临床少见并且无法合理解释;
□同一医疗机构接诊类似的病人数异常增多,超出既往水平且不能合理解释;
谵妄□针刺感□
瘫痪□精神异常□
言语困难□其他______
吞咽困难□
感觉异常□
其他______
泌尿系统:
尿量减少
背部∕肾区疼痛□
尿中带血□
其他______
呼吸系统:
呼吸急促□
咯血□
呼吸困难□
其他______
其他症状:
主要体征:
实验室检查结果:
辅助检查结果(B超、CT或核磁等):
主要诊断:
可疑病因:(可多选)
面色苍白□
其他______
皮肤和皮下组织:
瘙痒□
烧灼感□
皮疹□
出血点□
黄疸□
其他______
心血管系统:
胸闷□
胸痛□
心悸□
气短□
其他______
消化系统:
恶心□Leabharlann 呕吐□腹痛□腹泻□
便秘□
里急后重□
其他______
神经系统:
头痛□复视□
眩晕□视力模糊□
昏迷□眼睑下垂□
抽搐□肢体麻木□
惊厥□末梢感觉障碍□
□存在上述一个或数个特征,疑似与进食某种食品有关。
医疗机构名称:___________填报人:_______填报日期:_____年____月____日
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
报告卡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性别:
出生时间:年月
证件类型:
证件号码:
现住址:省市区∕县
固定电话:
户口地址:省市区∕县
移动电话:
患者发病时间:年月日
患者就诊时间:年月日
主要症状:
全身症状:
发热□
寒战□
乏力□
脱水□
浮肿□
发绀□
面色潮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