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靶归来》教案

合集下载

湘艺版音乐 八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打靶归来 教案设计

湘艺版音乐 八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打靶归来 教案设计

打靶归来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感受军旅音乐的音乐特点。

2.学唱《打靶归来》并为歌曲演唱设计表演元素。

3.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打靶归来》,了解进行曲的节拍、速度、情绪、节奏以及结构上的主要特点。

二.重点难点了解进行曲的特点;能为歌曲《打靶归来》设计演唱方案。

三.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播放歌曲《当兵的人》问:这首歌曲歌唱的是什么人?(军人)像这样的以军人或者是军队为题材的音乐作品都属于军旅音乐。

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军旅题材的音乐,看看军旅音乐都有什么特点。

活动2【导入】学1.这首《当兵的人》唱起来是怎样的情绪?用了怎样的声音表达了怎样的情怀?(激昂的情绪、饱满有力的声音,表达了军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歌曲的速度、节奏有什么特点?(进行曲速度、豪迈有力)进行曲就是可以在进行中统一步伐的。

军旅音乐通常都具有进行曲这种规整、有力、威武、向前的音乐风格。

我们来感受一下别的军旅音乐,看看是不是具有这种风格特点。

活动3【讲授】教2.欣赏军乐队演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注意体会乐曲中的进行曲风格。

播放配有阅兵式画面的音乐《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介绍作曲家:郑律成欣赏全曲后有没有感觉到振奋人心?你印象最深刻、最容易学会的一句是什么?(向前、向前、向前)这里用到了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才有了这个铿锵有力的节奏。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感受他们在进行曲中的魅力。

:切分节奏1=C2/4113|556|1·6|5·0|113|556|16|50|第二条:附点音符1=C2/41·355|3·511|5·722|1355|3511|5722正是因为有了切分节奏和附点音符,音乐才变得这么铿锵有力。

活动4【活动】练军旅音乐中不仅有这种激昂饱满,铿锵有力的音乐,还有轻松愉快的军旅音乐。

下面我们来听一首大家熟悉的军旅音乐。

|活动5【活动】打靶归来1.欣赏《打靶归来》思考: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描写了怎样的场景?(轻松活泼的情绪。

打靶归来教案初中

打靶归来教案初中

打靶归来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打靶归来》。

(2)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学会从诗歌中汲取灵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军队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打靶归来》的朗读与背诵。

(2)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意象和意境的把握。

(2)诗歌的欣赏和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歌《打靶归来》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进行欣赏。

(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诗歌创作:(1)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可以模仿《打靶归来》的形式。

(2)分享创作成果,进行评价和交流。

6. 小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歌的情况。

2. 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对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能力。

4. 学生诗歌欣赏和创作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诗歌《打靶归来》的文本。

2. 与诗歌相关的背景资料。

3. 诗歌欣赏和创作的指导资料。

4. 录音、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六、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诗歌背景、内容、修辞手法等。

打靶归来-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打靶归来-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打靶归来-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背景《打靶归来》这首歌曲是国内外广为流传的经典民谣。

它旋律简单,歌词深刻,是八年级音乐下册中的重要内容。

本教案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打靶归来》,了解民谣这一文艺形式的特点、历史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了解民谣的特点与历史背景;2.能够听懂并掌握《打靶归来》的旋律和歌词;3.能够通过学习歌曲,了解人们生活对民谣的影响和诠释。

三、教学重点1.了解民谣的特点和历史;2.掌握《打靶归来》的旋律和歌词。

四、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学习《打靶归来》,了解人们生活对民谣的影响和诠释。

五、教学内容1.了解民谣的特点和历史民谣是一种恰如其分地表达民众生活、民情民意的歌谣。

民谣在世界各地都有,而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民谣短小精悍、内容丰富,普及面广,深受群众喜爱。

2.学习《打靶归来》《打靶归来》是一首著名的民谣,作曲家为刘家昌,歌词作者为马致远。

歌曲通过描述一个射箭手回家的故事,表现出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展现了民间生活的真实和动人。

3.了解人们生活对民谣的影响和诠释民谣一般是来自平民百姓的创作,他们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悟来创作这些歌曲,并传唱于民间,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打靶归来》这首歌曲中,射箭手回家的情节是描写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让人们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以及人们对家乡的向往。

同时,歌曲中的旋律和歌词也充满了对人们生活的启示和反思。

六、教学方法1.讲授式教学方法:通过讲述民谣的历史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民谣的发展和特色;2.听力训练法:通过播放《打靶归来》这首歌曲,让学生听懂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并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3.集体合唱法:通过集体合唱《打靶归来》这首歌曲,让学生体验民谣的魅力,并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七、教学过程1. 了解民谣的历史和特点先让学生了解民谣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包括民谣的内容和形式等。

2. 学习《打靶归来》1.通过播放《打靶归来》这首歌曲,让学生听懂歌曲的旋律和歌词;2.讲解歌曲的词义和情感表达;3.配合视频、图片、课件等多种媒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歌曲的内容和背景。

《打靶归来》教案3

《打靶归来》教案3

《打靶归来》教案教学目标:1、同学欣赏《打靶归来》激发学生对军旅歌曲的学习。

2、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军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材分析:这首著名的歌曲是音乐家“王永泉”于1960年在部队期间创作的!诞生的经过也有些故事。

据音乐史料记载及王本人的口述——当时王永泉在解放军步兵某团任俱乐部主任,正准备为全军文艺汇演创作一首歌曲,偶然在一年前(1959年)的刊物上瞥见一首四句小诗,既:“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

胸前红花映彩霞,清脆的枪声满天飞”。

小诗的作者是“牛宝源”。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老师上课先播放《义勇军进行曲》。

师:刚才的歌曲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对,这是一首军歌,想必大家应该会猜到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了吧。

是的,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也是一首军歌,这首歌曲就是《打靶归来》。

老师播放《打靶归来》,引导学习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

二、新课学习作者简介王永泉: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著作权法协会常务理事。

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歌舞团作曲家。

主要作品《打靶归来》《我当上解放军》《志愿军的铁匠炉》等200多首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

牛宝源:歌曲《今日湘江格外美》、《萨尔浒,我的家乡美》等作词,现为中国著作权法协会会员,居住在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已经73岁了。

歌曲背景介绍《打靶归来》最初只是一首小诗,这首小诗被王永泉发现后虽觉其平凡,但与他的创作思路吻合,于是就对小诗进行了修改,最终成就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打靶归来》。

歌曲学习1)认识歌曲的调号、拍子以及对词、曲作者和歌曲内容、风格的了解。

2)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指挥下有感情的跟伴奏唱歌。

三、总结下课。

打靶归来-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打靶归来-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打靶归来-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打靶归来》的曲子风格和特点。

2.学习如何合理识谱,学会读谱。

3.学习准确演奏节奏,培养良好的乐感。

4.形成学生自信乐观的态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二、教学准备1.教案、黑板、粉笔、指针。

2.电子琴、麦克风、音箱。

3.课堂需要的音乐器材。

三、教学内容1. 知识点学习1.了解《打靶归来》的歌曲风格和曲式结构,体验歌曲表现形式。

2.对歌曲基本节奏雷打不动地自如应对,同时还应正确熟记曲子的基本速度和节拍。

3.按照谱子练习演奏技巧,打好节拍强化乐感。

4.掌握乐曲中的旋律及其演奏方法,从而创造出好听的旋律。

2. 教学过程1)导入进入课堂后,教师问一些问题,创造出课堂气氛。

例如:大家学习音乐有哪些感受?有哪些喜欢的曲风和歌曲?2)学习知识点1.宣传歌曲表示音乐的权威和趣味性。

2.介绍打拍子的方法,练习节奏。

3.根据谱子进行技巧练习,分乐段进行演奏,形成小段合成大段。

4.在演奏前提醒注意速度、力度和拍得准等要素。

3)乐器演奏教师向学生讲解玩电子琴的基本技巧,让学生有根据地演奏乐曲,进行集体合作演奏。

4)小组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演奏,由每个组长进行指挥,每个小组依次进行演奏。

5)课堂总结在整个课程结束后,进行对课堂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操作方法的总结,以达到掌握知识点和提高实践技巧的目的。

四、教学评价通过完成教学任务,可以对学生进行全面性的评价以评估教学质量。

从学生合作、表现、乐曲演奏技巧、乐感、礼仪等关键性方面进行测试,以确保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授予学生合理评分。

打靶归来初中教案

打靶归来初中教案

打靶归来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唱出《打靶归来》这首歌曲,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2. 学习歌曲中的军事题材,了解一些军事知识和纪律。

3. 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歌曲《打靶归来》的旋律和歌词。

2. 军事知识和纪律的学习。

教学难点:1. 歌曲《打靶归来》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2. 将军事知识和纪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1.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2. 《打靶归来》歌曲的乐谱或歌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歌曲《打靶归来》的背景和作者。

2. 引导学生对军事题材的歌曲产生兴趣。

二、歌曲学习(15分钟)1. 播放《打靶归来》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和节奏。

2. 教唱歌曲,注意讲解歌词的含义和背后的军事知识。

3. 分组练习,让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歌曲的学习。

三、军事知识和纪律学习(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军事知识和纪律,如队列纪律、射击基本原理等。

2. 让学生结合歌曲中的内容,思考军事知识和纪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歌曲演唱和展示(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或全班集体演唱《打靶归来》,注意指导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2.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演唱,给予鼓励和评价。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所学的内容,总结自己的收获。

2. 引导学生将军事知识和纪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军事知识比赛或表演活动。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首关于军事题材的歌曲。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学习和理解歌曲《打靶归来》的旋律和歌词,了解一些基本的军事知识和纪律。

同时,通过歌曲的学习和演唱,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打靶归来教案

打靶归来教案

打靶归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射击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掌握射击姿势、瞄准、呼吸、扣动扳机等基本技能;3.培养学生的耐心、集中注意力和冷静分析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内容1.射击运动的基本知识;2.射击姿势、瞄准、呼吸、扣动扳机等基本技能;3.射击比赛规则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射击姿势、瞄准、呼吸、扣动扳机等基本技能;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掌握射击姿势和瞄准技巧。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射击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了解射击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2.示范法:通过教练员的示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射击姿势和瞄准技巧;3.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射击技能和比赛规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介绍射击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了解射击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讲授环节教师讲解射击姿势、瞄准、呼吸、扣动扳机等基本技能,并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形式进行示范。

3. 示范环节教练员进行现场示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射击姿势和瞄准技巧。

4.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由一名队长带领;2.每组进行10分钟的练习,教练员进行指导和纠正;3.每组进行比赛,比赛时间为10分钟,比赛结束后进行成绩统计和分析。

5. 总结环节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纠正。

六、教学评价1.学生的射击技能是否得到提高;2.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是否得到培养;3.学生的耐心、集中注意力和冷静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七、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纠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射击姿势和瞄准技巧;2.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3.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打靶归来音乐教案初中

打靶归来音乐教案初中

打靶归来音乐教案初中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革命歌曲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对《打靶归来》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3. 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4.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1. 歌曲《打靶归来》的词曲分析2. 歌曲的演唱技巧3. 歌曲背后的历史故事4. 集体合作演唱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打靶归来》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2.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历史故事。

二、歌曲分析(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调式等基本乐理知识。

2. 教师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如呼吸、发音、音准等。

三、集体合作演唱(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负责人,负责组织小组成员进行集体演唱。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 各小组轮流演唱,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歌曲练习(10分钟)1. 教师选取歌曲中的重点难点,进行针对性练习。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提高演唱效果。

3.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整体练习,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歌曲。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打靶归来》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2. 教师鼓励学生课后主动了解其他革命歌曲,传承红色文化。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打靶归来》的词曲理解程度。

2. 学生演唱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在集体合作演唱中的表现。

4. 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靶归来》教案
小陈中心校:李海燕
一、【教学目标】
(1)根据歌曲,引导学生创编动作(情境),更好的表现歌曲。

(2)分辨歌曲节拍的变化,理解进行曲的特点。

(3)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要素(节拍、速度、力度、音色)对歌曲情绪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创编动作(情境),表现歌曲
三、【教学难点】分辨歌曲节拍的变化特点。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课件播放歌曲《打靶归来》。

2、【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歌曲是?
生:《打靶归来》。

师:好,下面,我就和同学们一起随音乐演唱一遍好吗?师:我们唱的怎么样?
生:好!……太棒了!……太有生活了!……
3、【上课内容】师:看来大家对我们的演唱非常满意,但,“演”唱中的“演”我们表现了吗?
生:表现了,我都带表情了!……我也是!……
师:好,同学们,但今天老师的“演”又稍增加了一些难度——我们把歌曲用动作或情境表演出来!(学生们都露出了诧异的表情)
师:怎么了,没有信心吗?老师对你们很有信心。

我来一点温馨提示好不好?歌词内容;曲子的节奏特点;你们自身的特点……生: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排练表演。

师:大家准备好了吗?好,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第一组同学“闪亮登场”。

过程:(第一组同学的表演充分利用了自身的特长,同学用一个小合唱的形式演唱并加入了踏步走、踢正步的动作)
师:第一组的同学真是多才多艺,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特长,第二组的同学又有怎样的精彩表现呢?让我们拭目以待,有请第二组。

过程:(第二组同学的表演充分利用了表演“天赋”,他们对歌词进行了表现,有的学生扮演“落日”(两手上举成一个圆圈状)有的同学扮演“山峦”(学生高低不同的个子,手搭肩成连绵状)有的同学扮演“红霞”在“山峦”旁飞来飞去,有的同学扮演战士,肩扛“钢枪”(扫帚)“凯旋归来”有的同学甚至利用了“口技”模仿打枪的声音……)师:第二组同学的表演真是惟妙惟肖,咱们有请一个代表给我们解释一下他们的创意。

(学生对各种动作进行了解释)
4、【拓展内容】师:同学们的表现,让老师刮目相看,同学们把当代军人的风采表现得淋漓尽致,把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表现的多姿多彩,老师也要“表现”一番,听一听老师对《打靶归来》这首歌曲的“演绎”!(用电子琴演奏《打靶归来》1、进行曲节奏2、华尔兹节奏)
师:怎么样?同学们好像有点反应不过来呀?谁来给老师“点评”一下?
生:老师弹得很好,但第一遍好像有点快,第二遍又慢了?……第一遍弹的有气势,第二遍有点温柔……第一遍弹得是《打靶归来》第二遍弹的不是……
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我弹的这两遍都是《打靶归来》,速度没有变化,都是用相同的力气去弹的。

到底是哪发生了变化了?(学生进行讨论并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很详细,第一遍给人积极向上、很有气势的感觉,并能跟着踏步走;第二遍给人柔和、亲切感觉,有一种想跳舞的冲动,同学们,这就是节拍的不同。

第一遍的弹奏用的是2/4拍,第二遍的弹奏用的是3/4拍。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2/4拍、3/4拍最大也是最直接的不同表现在哪呢?(学生讨论并回答)
师:对了,2/4拍能用步伐的形式表现出来,而3/4拍就不可以。

那么,能用步伐的形式表现的乐曲我们把它统称为“进行曲”(课件出示:进行曲的含义及特点)。

能用步伐的形式表现的节奏统称为“进行曲节奏”。

下面,我们就在《打靶归来》的音乐声中,用步伐(踏步走或正步走)的形式表现一下进行曲的特点。

5、【延伸内容】师:同学们的步伐都很有力,让我们的歌曲都充满了力量。

现在,就让我们有请—青年歌唱家——谭晶在为我们演唱一遍,听一听他们的演唱又有怎样的特点?(课件播放谭晶演唱的歌曲《打靶归来》)生谭晶演唱的很亲切,不符合进
行曲的特点呀!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说的也非常到位。

演唱的同一首歌不同速度竟带给了大家不同的音乐感受,这就是我们音乐的魅力所在。

在音乐中都有哪些因素影响了音乐的情绪和大家的音乐感受呢?(学生讨论并回答)
师:同学们的总结很好,让我们看一看你们都总结对了几点。

(课件出示:影响音乐情绪的要素:、速度、力度、音色)大家认为还有吗?对,我们前面说到的节拍。

6、【升华内容】师:同学们,一首《打靶归来》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的知识,由此可见,我们所要学的知识还很多。

我们一起加油!好吗?(好)既然学习和了解了这些知识,大家能不能用我们掌握的知识重新表演一次我们的歌曲《打靶归来》。

(全体学生进行谈论并进行编排)(学生们的再次表演,内容上更加的丰富了,他们利用了音乐要素的特点,利用自身的特长及周围能利用的工具,还加入了歌词的朗诵进行演绎……)
7、【教师小结】同学们,一节课,大家都在“动”,“脑动”“心动”“身动”大家觉得累吗?(不累)同学们,你们的创造能力是很强的,你们带给老师的表现,让老师也在不断的“创造”,为了使我们的音乐课变得更有“创造力”让我们一起加油好吗。

(好)让我们一起喊:加油!加油!
课后反思:这节课充满了学生的智慧,也带动了老师的智慧,学生的创造力是很强的。

整节课都围绕着一个“动”字。

当然这是相互的。

一节创造性的教学离不开老师的精心编排,更离不开这个课堂“主体”学生的互动创作。

整节课中,知识点的涉入可能会有些琐碎,但今后我一定会努力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