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赏析之美秀美术馆详解
美秀博物馆

细地去描写精巧的三角形钢构屋顶构成 和梦幻般的光影的舞蹈 ;或许也可以从宛如墙壁掀起一 角的壁
,
和隐藏得非常巧妙 的地板边沿的排风 口等等细节开始说起 。但是我发现,语言是多么的苍白。无论
用怎样 的词藻去修饰 ,去形容 ,都无法 准确地把这栋建筑在我心里的感觉表达出来 。这是一座 只能用
维普资讯
M o M l H use um
美秀博物馆
周 旭 梁 ( 国建 欢 出门旅行去看建筑 。利用周末或假期 空闲的时间,租个 车 ,三两 个朋友相邀 出游 ,是很惬意的事儿。那次在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 ,看到一位街头艺术家 的表演 ,模仿 的是一个旅游 团的情景 :前面 的导游不停地摇晃着小旗 ,催促后面的团员们跟上 ;而后 面的团员又要 不时地停下来拍照 ,又要紧走慢赶地跟上 团队。艺术家那逼真的表演和惟妙惟 肖的神情 ,让我不禁莞 尔失笑 没想 到几 年以后 , 自己也 成为了这样 的集体 旅游团队中的一员。
淡的思念 尚在空气 中漂浮。到京都的那天 ,天色 已晚 ,朦胧的路灯下飘着丝丝 的小雨。我们只能在京 都狭窄 的小巷里匆匆浏览这座古老而幽静的城市 。居室 、酒屋里透 出来的暗淡灯光 ,也未能留住我们
匆匆 的脚步 就连从安藤忠雄先生的Tme 旁擦身而过 ,也未发 现。更遗憾 的是 ,未能一窥 日本神 i ’s
得正艳 ,粉红 色的花瓣撒满了路面 。在这儿 ,还看不 至博物馆 ,因为樱花道还连接着一条穿过山体的
道 ,博物馆还远在山的那一端。据说 ,贝老先生是想把 陶渊 明笔下的桃花源在这儿重现。我稍稍落后 整个 团队,静静地体昧着 贝老先生 的心境 。
智慧树知到《中外建筑艺术赏析》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外建筑艺术赏析》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椅背浮雕人物表现的是什么内容?A:陶渊明爱菊B:王羲之爱鹅C:苏东坡爱砚D:米芾拜石正确答案:米芾拜石2、这幅木刻纹样中有花瓶、月季花、佛手瓜、蝴蝶,代表的是()寓意A:福寿双全B:平平安安C:平安富贵D:四季平安富贵正确答案:四季平安富贵3、这幅苏州园林漏窗纹样有花瓶、有荷叶、有荷花,代表了()美好寓意A:和和美美B:花开富贵C:一品清廉D:一路荣华正确答案:一品清廉4、《渔樵耕读》是中国建筑装饰中采取比较多的纹样,其中的“耕”是指()A:尧B:舜C:禹D:黄帝正确答案:舜5、以下四幅四爱图分别表现了()含义A:王羲之爱鹅(兰)B:周敦颐爱莲C:林和靖爱鹤(梅)D:米芾爱石E:陶渊明采菊正确答案:王羲之爱鹅(兰),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鹤(梅),陶渊明采菊6、中国传统建筑中“悬鱼”构建具有()功能。
A:避免火灾的镇宅符号B:祥瑞符号C:典故“悬鱼太守”,表示为官清廉D:遮风避雨正确答案:避免火灾的镇宅符号,祥瑞符号,典故“悬鱼太守”,表示为官清廉7、这一幅中国传统年画《钟馗舞剑》的整体组合代表的是()美好寓意。
A:钟馗除魔B:钟馗辟邪C:辟邪降福D:福在眼前正确答案:福在眼前8、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各具特色分别是指()A:印度建筑体系B:伊斯兰教建筑体系C:中国建筑体系D:欧洲建筑体系E:埃及建筑体系正确答案:伊斯兰教建筑体系,中国建筑体系,欧洲建筑体系9、《世界遗产操作指南》关于世界遗产标志(徽标)使用的规定中指出,各国在使用该标志时,可用自己本国的语言来代替()国家语言。
A:法语B:英语C:西班牙语正确答案:西班牙语10、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图案是()遗址发现的“四鸟绕日”为原型。
A:四川成都金沙文化遗址B:陕西西安半坡文化遗址C: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正确答案:四川成都金沙文化遗址11、中国古典建筑铺地纹样经常使用“暗八仙”,起到辟邪的作用,以下“鱼鼓”代表()A:张果老B:何仙姑C:吕洞宾D:曹国舅正确答案:张果老12、中国古代建筑漏窗纹样寓意非常丰富,此漏窗是表达()A:福寿双全B:万寿无疆C:五福同寿D:福寿康宁正确答案:五福同寿13、传统建筑类型中以下属于建筑精神需求和物质要求双重的是()A:园林B:陵墓C:宫殿D:庙宇正确答案:园林,宫殿14、按照建筑类型和使用功能来划分,属于城市公共建筑类型的有()A:罗马斗兽场B:圣彼得堡广场C:圣彼得大教堂D:天安门广场正确答案:罗马斗兽场,圣彼得堡广场,天安门广场15、下列世界著名建筑的图片,思考哪些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A: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B:斯特拉斯堡–大岛C:苏州同里退思园D:山西晋商乔家大院E:圣彼得大教堂正确答案: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苏州同里退思园,圣彼得大教堂第二章1、提到徽派民居建筑,就会想到它的表象特征()A:粉墙B:黛瓦C:马头墙D:天井正确答案:粉墙,黛瓦,马头墙2、在古典建筑屋顶形制中,九脊四坡顶是指()建筑屋顶形式A:庑殿顶B:硬山顶C:悬山顶D:歇山顶E:卷棚顶正确答案:歇山顶3、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分别是指()A:客家围龙屋B:江南民居C:北京四合院D:陕西的窑洞E:广西的“杆栏式”F:云南的“一颗印”正确答案:客家围龙屋,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4、不属于徽派民居建筑风格有“三绝”()A:民居B:园林C:祠堂D:牌坊正确答案:园林5、民居大门级别最高的是()A:如意门B:广亮大门C:金柱大门D:蛮子门正确答案:广亮大门6、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的是()A:嵩山少林寺塔B:苏州北寺塔C:应县木塔(释迦塔)D:西安大雁塔正确答案:应县木塔(释迦塔)7、天津蓟县独乐寺有四个中国之最分别是()A:最早的鸱尾实物B:国内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C:现存最早的木构藻井D:国内最大的观音塑像E:保存最完整的辽代寺庙正确答案:最早的鸱尾实物,国内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现存最早的木构藻井,国内最大的观音塑像8、佛光寺的建成年代是857年,这个年代确切记载是有著名建筑学家()发现的。
北京香山饭店 苏州博物馆及日本美秀美术馆的异同点

北京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及日本美秀美术馆的异同点一、北京香山饭店北京香山饭店,是由国际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主持设计的一座现代化饭店,建筑特色别具一格,既有中国古典建筑的传统特色,又有现代化的服务设施。
鉴于这里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故香山饭店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1 建筑比较低矮,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
2从中国传统住宅建筑多单元的形式汲取灵感,布局设计采用功能分区又彼此联系。
3 采用中国建筑传统的中轴线布局4色彩配置上采用中国传统的灰白两色为基本色调,与苏州的古典人文气息相适应。
5内部材料尽是采用自然材料,特别是木,竹等。
色彩中性偏暖。
6 重复使用具有中国传统符号特征的形式:方和圆。
香山饭店的环境设计也是妙不可言。
在3万平方米的占地内,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展现出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华,北方民居与南方园林的典型气质融会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之中。
香山饭店按庭院的方式布局加以并不高大的建筑形式,决不会给人以盛气凌人的感觉,反而让人感到温馨。
香山饭店在设计上的另一大特色是它的窗户。
两边的格窗非常中国化,是木头做的;中间的平板玻璃,可以反射附件的风景。
所以,当你朝窗户里面看时,你看到的实际上是身后的风景。
窗户的里面呢,则是中国传统的竹帘。
就是说:从房间里往外看,看到的是风景;从外面往里面看,看到的还是风景。
处处体现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色。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是香山饭店室内外设计中最重要的艺术特征。
在整体结构上,它恰到好处的运用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借助大自然风光,依山而建,随高就低,蜿蜒曲折又不拘一格。
二至四层的五组楼群,由十一座庭园相分隔,自然散落,却又以曲折的连廊相沟通,互为呼应。
精心营造的山石瀑布、池水、花草、树木、曲径与白墙青砖,清新淡雅的建筑,曲径通幽,一步一景的连廊巧妙结合,融入整个香山的自然风景之中,显现出江南园林特有的雅韵风情。
真可谓“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美秀博物馆

总 平 图
地下一层平面图
吊桥
展厅 行政及辅助 茶 室 花园
入口层平面图
广场
展厅
花园
行政及辅助 展厅
一 贝聿铭的简介
•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 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 铭为苏州望族之后,1917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 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 1935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系学习师从建筑大 师格罗皮乌斯和布鲁尔。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 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 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 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罗浮 宫扩建工程。
•
借 景 ( 一 )
让想 贝 离 的 外 越 这 在 人, 聿 宫 关 的 过 是 北 叹确 铭 所 系 山 庭 委 馆 为实 对 见 让 岗 院 托 有 观是 美 。 我 和 周 日 一 止确 术 现 想 蓝 围 本 个 。实 馆 在 起 天 的 造 中 是设看在白建园庭 匠施得京云筑师, 心整太都,,设庭 独体局修这可计中 运的部学美见的有 ,构,院丽院。院 ,
建筑设计风格的延续性
• 1974年 - 1978年国家美 术馆东馆,华盛顿
• 1979年 - 肯尼迪图书馆 ,波士顿
• 1982年 - 1990年 中银 大厦,香港
• 1989年 -卢浮宫扩建工 程,法国巴黎卢浮宫 玻璃金字塔
• 1990年 - 德国历史博物 馆新翼 (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 ,德国柏林
一 借 景
神和 殿那 和仅 钟露 塔出 。屋 顶 的 神 慈 秀 明 会
•
• 美 秀 美 术 馆 的 的 吊 桥 ——
可的 里 术 看 而中 以联 之 馆 贝 日国 眺系 遥 和 聿 本传 望、 , 神 铭 也统 窗进 为 慈 是 有造 外入 了 秀 这 着园 的正 的用 后 这 筑 运 传的 , 组 有 用 统手 群立 建 一 的 。法 山即 筑 公 美 请,
美秀美术馆步行桥ppt

隧道
• 隧道的岩层很好,被选为悬臂桥的基础
隧道
• 底部空间桁架轴向力和上部周围拉索拉力达到平 衡,形成转动弯矩。
• 隧道承受桥梁上自重引起的弯矩和横向荷载
隧道
拱塔
• 使拉索转向,改变拉索角度 • 可减小索尺寸和梁内轴向压力 • 高206米 • 倾斜角度45°,抛物线形 • 上大下小渐变箱形截面 • 球铰支撑
成就
• 获得瑞士国际构造工学会2002年度优秀构造奖。 该奖项的评语为:“其构造精巧,无论是一个小 的构造部件或是革新性排水系统,都创造出轻松 开放的气氛。它和周围的自然调和在一起,具有 构造美和艺术美的高贵气质”。
• HIROBA 奖,日本设计和建造工程联盟会(Kinki Federation of Architect & Building Engineers, Japan)
成就
• 国际灯光设计者协会——优秀奖 • 1999年伊利诺斯结构工程师协会——最具创新奖 • 1999年纽约咨询工程师协会——钻石奖 • 1999年美国咨询工程师理事会——荣誉奖
靓影
靓影
靓影
靓影
靓影
靓影
靓影
靓影
○八年计划
• 0801——英国伦敦·皇家维多利亚码头 桥
(Royal victoria dock bridge)
• 施工
• 技术难点和创新点
地理位置
• 掩映于日本东京都信乐丘陵中的美秀美术馆
设计理念
• “桃花源”的意境,隐形桥——在视觉上主要 起导引及渲染作用
• 日本“shakkei”式设计方法——远近景象结 合
• 弱化了桥梁的体量,但精致于设计构成,桥体 在建筑场所毫不彰显,而让参观者沉浸于自然 美景及主体建筑中
美术馆建筑分析

3
美术馆的种类
当代美术馆
1历史与现在
19世纪以前, 已有专门或主 要收藏美术品 的博物馆。如 18世纪在梵蒂 冈建立的最早 的基督教博物 馆,1759年开 馆的英国不列 颠博物馆。
1893年法国成立的卢浮宫博物馆是美术 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6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 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法国 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 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 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 卢浮宫占地面积(含草坪)约为 45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 公顷。全长680米。它的整体建 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 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 的建于拿破仑时代。宫前的金字 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 贝聿铭设计的。同时,卢浮宫也 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
此后 ,巴黎、 东京等也先后 建立了现代美 术馆。例如“ 蓬皮杜文化艺 术中心”、“东 京都现代美术 馆”等都是展 示现代艺术的 美术馆,其自 身建筑特色也 吸引着各方游 客。
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现代美术馆
现代美术馆设计特点
路线组织方式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莱特---古根海姆美术馆
冈山直岛美术馆
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
——美术馆建筑设计
建筑102 任雅静
开汉式始法术的一美 始字出见和、艺定术 普意现于篆建术空社 遍译于欧刻筑。间会 应, 洲艺艺包、意 用五世 术术括具识 。四纪世。等绘有形 也运中纪“,画可态 称动叶,美在、视之 “前。也术中雕形一 造后近有”国塑象。 型传代人这还、以指 艺入日认一包工供占 术中本为名括艺欣据 ”国以正词书美赏 。, 18 17
密尔沃基美术馆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维特拉设计博物馆
日本美秀美术馆

贝聿铭设计作品: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人气:4020次美秀美术馆(Miho Museum)位于日本滋贺县甲贺市信乐町的自然保护区山林间,1991年小山美秀子委任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Ieoh Ming Pei)为其设计了这座私人艺术品博物馆。
美秀美术馆(Miho Museum)特别之处在于:首先它远离都市,位于一个原始山林的深谷,为了尽可能地将自然环境保留和复原,设计时着重要考虑的是如何攻克这险恶山势,并解决好道路的通畅,于是贝聿铭(Ieoh Ming Pei)先在山林间开辟出一条道路,然后在两座山的山谷之间兴建一座吊桥和隧道通向美术馆。
其次由于当地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此美术馆在兴建之初,便受到方方面面的严格限制。
于是贝聿铭(Ieoh Ming Pei)将建筑的80%都埋藏在了地下,但它并非是一座真正的地下建筑,原因是开挖地下空间是非常昂贵且缓慢的工程,同时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
于是贝聿铭(Ieoh Ming Pei)采取了先盖房子后填土的方法,最后种上与原始山林相适应的树木,这样再保证不破坏环境的同时让建筑与环境天然合一。
这一设计清楚体现了贝聿铭(Ieoh Ming Pei)的设计观:建造一座地上的天堂。
他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时,便很激动地说:“这就是桃花源!”贝聿铭设计作品: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贝聿铭设计作品: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贝聿铭设计作品: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贝聿铭设计作品: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贝聿铭设计作品: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贝聿铭设计作品: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贝聿铭设计作品: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贝聿铭设计作品: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日本美秀美术馆设计者:贝聿铭美秀美术馆,日文说明书上写的是“MIHO美术馆”,英文名为“MIHOMUSEUM”。
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美学思想探析

2021·04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同时他也被人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回看贝聿铭的一生,他独特的具有不同角度的设计手法和宝贵的经历在他的建筑设计作品中直接体现出来。
儒学思想在众多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不可取代的地位,其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儒学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化理念,不仅体现了生命对于历史文化的态度和生命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也强调了人的主体性。
贝聿铭将儒学思想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创造了其独一无二的设计风格,他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到作品中,使建筑不再冷冰冰没有温度,而成为一个代表中华民族的符号,并且使建筑具有了艺术性和传承性。
一、研究背景目前国内一些建筑设计风格趋同化,一味追逐国外的风格,部分设计师没有自己的思考,摒弃地域特色,但是建筑应该有自己所承载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在这种背景下,贝聿铭恰当地将儒学思想与建筑设计作品融为一体,呈现了具有明显中国特色中国思想的中式美学建筑,既成就了建筑的艺术性,又用建筑传承了文化,使建筑以其特有的形式传达情感,引起人们的共鸣。
在建筑艺术不是一味仿古就是全面西化的今天,建筑设计师也应该恰当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建筑艺术相融合,使更多的人将目光聚焦于我们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优秀文化。
(一)贝聿铭简介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州,是苏州望族之后,因为一些机缘巧合曾在家族祖叔父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他童年的美好时光。
他18岁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攻读建筑专业,其间凭借自己独特的设计视角和超高的智慧完成了多项复杂的设计任务,于1955年成立了个人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1983年,他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
贝聿铭的建筑设计理念与儒家思想有很多契合的地方,早期的他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思想也受到传统儒学观念的影响,因此他在设计时将中国人所讲究的意境用现代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他的建筑作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他的建筑思想打破了20世纪以来单一的模块化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深山藏古寺
• 这与中国的寺庙一般都藏在深山老 林之中的用心良苦相契合。首先, 深山老林远离尘世喧嚣,是一片净 土。更重要的是,要让尘世的人们 在攀爬的过程中,享受路途的艰辛, 继而净化心灵、一洗尘世喧嚣之浮 华、慢慢让人获得一种怡然自得、 超然度外的精神愉悦。美秀美术馆 也是为了让人们在欣赏人类最珍贵 的精神瑰宝之前,先体味一下追寻 过程中的艰涩,待到达目的地的那 一刻,才能真正体会到苦尽甘来的 酣畅淋漓之痛快。
(三)桃花源记
• 这正是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初衷,当 他第一次置身于信乐群山的包围之 中时,他就很感动地说:“这不是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描述的 桃花乡如出一辙吗?”因此,贝聿 铭希望引用“世外桃源”概念,创 造出一个独特的地上天国。
(四)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远离尘嚣,美秀美术馆在绿油油的 信乐山岳中若隐若现。美秀美术馆 的80%建筑物是埋藏于地下,这是 因为要保护自然环境及与周围的景 色融为一体。通过跨越两个山脊的 隧道及吊桥,美术馆的入口便映入 眼帘。当走近的时候,便会在长满 松树的山坡中瞥见玻璃的屋顶,恰 似中国古代的传说、地上的天堂— —「桃源乡」。这真是中国的“山 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一典故的精彩再现。
(七)“禅”之意境
• 我认为美秀博物馆有“禅”之意境。 有山,有溪谷,其中雾气萦绕, 此情此景仿若中国画之意境。每一 天,太阳在云海中出现,信乐开始 了新一天。在浓雾中,群山变得若 隐若现。而山之守护神,传说是隐 居于山岳之中。尽管美秀博物馆, 处在群山环绕之中,整个建筑低调、 质朴、纯粹、空灵、静寂,如果想 去参观,还得长途跋涉,穿过深邃 的山洞、步行过山谷中悬空的吊桥, 才能一览博物馆的庐山真面目,但 是有心去观赏博物馆的游客会非常 享受这个徒步追寻艰辛的过程。
(五)崇尚自然、天人合一
• 贝聿铭先生有意识地在设计中将美 术馆与自然融为一体,因此,美术 馆是建筑上两个方向的壮丽体现: 建筑物耸立于自然中,同时亦成为 大自然的一部分。我觉得这与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崇尚自然、师法自 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有相通 之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 调的是人类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追求 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因此,人类设计的建筑物不应该是 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应该是与自然 完美结合、相互交融、浑然天成的。
建築賞析之美秀美術館
10412359 何清忠 10412347 陳志文
從日本美秀美術館探索 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
• 贝聿铭先生是美籍华人,与生俱来 的东方文化背景使其对中国传统文 化有着浓郁的感情。因此,在贝聿 铭的建筑作品中也有所体现。贝聿 铭是现代主义设计的最后一位大师, 但是他在讲究功能主义的同时,能 够将现代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本 质和精神进行有机地结合,并不局 限于表面的历史元素的堆砌和迭加, 而是真正地将中国文化的精粹内化 在自己的建筑作品中。
(六)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 贝聿铭先生说:“日本传统的建筑师 善于将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及景色融 为一体。因此,我十分尊重日本民族 的思想、文化及传统。”日本传统的 设计思想与中国传统的设计思想是同 宗同源的,中国江南的苏州园林将中 国传统的设计思想和美学标准演绎得 淋漓尽致。贝聿铭先生设计美秀博物 馆时,在营造意境、经营位置、和处 理手法上与苏州园林的设计有异曲同 工之妙。他们都追求的是一种“虽由 人作,宛若天开”自然、不做作的审 美标准。从不强求轴线对称、规整, 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的形式美,在有限 的空间范围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 之境。
美馆的入口只有一条路,要到达 美秀美术馆,需要走过一条两旁布 满了樱花树的弯弯曲曲的幽径,再 穿越山洞,走入一条能够将我们引 领至另一个世界的隧道,横过一座 反悬索天桥,方可到达这个人间天 堂,有“曲径通幽处”之意味。
(二)犹抱琵琶半遮面
• 连接美术馆的,是壮观的长200米 的隧道,还有120米的斜拉桥。隧 道呈弧形,由于建筑的体量偏西, 而入口在东边,因此一开始看不到 馆身。美术馆入口要到隧道的末端 才豁然呈现。特意把入口通道拉长, 让馆身时隐时现,有种‘犹抱琵琶 半遮面’的效果。因此,尽管有电 瓶车可以代步,大部分的访客会选 择从停车场步行到艺术馆。这样最 后一刻才 显露真身的设计在日式 庙宇里十分常见。行人一般不能直 接进入主建筑,而是随着步道的曲 折逐渐抵达。
總結
• 整个建筑既渗透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思想,又极具日本建筑的风格特色, 比如美术馆的屋顶就学习了被称之为日本民族建筑精华——桂离宫的形态 特征。有人说在美秀美术馆里,从接待馆到入口,要经过蜿蜒曲折的路线, 穿过深邃的山洞、步行过山谷中悬空的吊桥,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后才能 一览博物馆的庐山真面目,这完全是因为这块地的特殊地形。但有心之人 就会发现,日式的庙宇也有类似的处理,通往内殿的路一定是曲曲折折的, 要么是拾级而上,要么是不断改变方向。这并不是巧合,而是刻意地对艺 术、建筑和自然之美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