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槽车爆炸事故风险分析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

3)防静电设施失灵,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危险。
5)电气设备危险因素、有害因素分析
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所属电气设备不多,容量较小且均为低压电气设备,但鉴于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的火灾、爆炸危险特征,电气设备的正确选择十分重要,电气设备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触电和电气火灾。
在充装气瓶时,手工操作灌装接头,每灌一瓶卸下后均会跑出少部分液体,如喷在操作工手上,蒸发时从操作人员手上吸收大量的热量易造成冻伤。
另外,不合理的超装,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或烈日曝晒,易使钢瓶爆破。
3液化石油气卸车过程
液化石油气卸车过程中,由于操作工的失误,卸车时易导致管线脱落、破损,引起液化石油气泄漏,遇火源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卸车过程中,若卸车速度过快,或未设置卸车用静电接地设施或接地设施失效,均会导致静电积聚,从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3触电危险
运行中使用了一些电气设备,若这些设备保护接地不好或失效,可能导致设备带电,造成触电事故。
4车辆伤害
在生产经营液化石油气中,运输车辆的进出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引起车辆伤害。
3)物质危险性、有害性分析
该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主要的危险物料是液化石油气,其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具有以下特性:
e、灌装台管道上压力表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或更换,造成充装超压。
f、储罐顶安全阀未定期校验,安全阀作用失效,造成超压时安全阀不能及时泄压,易发生储罐超压泄漏,遇明火易爆炸。
g、储罐未定期检验,盲目使用,易发生储罐泄漏,引起火灾、爆炸。
h、储罐及管线上法兰、阀门垫片未定期更换,易发生垫片破损,密封失效,造成泄漏爆炸。
xxxx
1)火灾、爆炸
关于西安三·五液化气泄漏爆炸事故的调查报告

关于西安三·五液化气泄漏爆炸事故的调查报告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十三日星期一西安大雪,早晨八时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对西安煤气公司进行了访问了解,了解三·五爆炸事故的起因、过程以及恢复生产,伤员救治,亡属善后等问题。
我们先后听了介绍,看了3月5日下午8时的现场录相和3.12日灾后现场录相及照片,又于下午去了实地参观,见到了各种场面的触目惊心和惨不忍睹,见到两台400立方米球罐倒地,顶部有近1平方米被撕裂,各种电机、泵、管线一片狼籍。
先后给我们介绍的有公司艾副经理(主管安全)、公司公安处韩处长、公司安技科童科长、液化气管理所谢所长、公司办公室马拴社主任、公司小车驾驶员张师傅。
现将情况简述如下:一、事故起因:说是三月五日下午五时一刻[已经下班,只有公司及液化所的领导干部在所里(厂里)开会。
]听到喊声说11号罐跑气了,大家跑过去已经是大量泄漏,气化量太大雾气蒙蒙,已经不知在那个部位泄漏,罗宝晨副经理及销售部长卢照东指挥在场人员尽快取棉被棉衣包裹漏液处(前后共用了23床棉被)。
同时吴经理给市消防支队报警,在发现泄漏到最先赶到二部水压式消防车仅15分种,也就是五时半左右,过了十分种,又来了三部一共五部车。
泄漏越大而无能为力,只有用棉被包裹泄漏处用水打湿棉被,企图使液化气的温度把湿棉被冻到破裂处,这时的消防水龙头是二部车和厂区自身的一个消防龙头,由消防支队的贺军胜副政委指挥,但因外泄压力过大,而湿棉被也堵不住(有一段时间的确外泄控制到比原来小的量,但又冲开),这时吴经理也在现场,因吴的衣服被液化气和水湿透了,大家说让他退出去或是换一下衣服,这时的艾副经理和公司安全科童科长、公安处韩处长在围墙外担任戒严和通知近郊灭火源任务,包括厂区南郊、西郊的农舍都已灭了火源,厂区东围墙外是一条大公路,车辆已经断绝,公路东边是日化厂,也已经通知各家各车间灭了火源。
二、火源从何而来?尽管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但人们还是抱着良好的愿望想堵住漏洞,但是事态愈演愈烈,三只水龙头拼命打漏处,企图稀释液化气。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风险分析及其对策措施探讨

风险分析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和重要工作,特别是危险 化学品行业尤为重要。通过风险分析找出生产、经营场所高风 险区域和危险有害因素,对于生产经营单位采取针对性的安全 措施,防治安全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
2 经营过程存在的危险因素分析
(1)卸车危险、有害因素分析。①液化石油气由汽车槽 车运进,运输过程可能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液化石油气大量泄 漏,将引发火灾、中毒窒息甚至爆炸等重大事故的发生。② 车辆卸车时未熄火,造成卸车区存在火源,若遇泄漏的液化石 油气,则亦会造成火灾事故发生。③卸车时,由于需要拆卸卸 车金属万向管,空气混入管道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④卸 车时,液化石油气在输送管道内流动,易产生静电,可可导致 火灾爆炸。⑤卸车所使用的金属万向管由于需要经常拆卸、移 动,属于易损部件,则容易破损而导致液化石油气泄漏。
装嘴或钢瓶角阀损坏,或由于操作人员安装不妥当也会造成漏 气。②充装间即罐瓶间通风不良,则会造成泄漏的液化石油气 大量积聚,若灌瓶间存在引火源,极易发生火灾甚至爆炸事 故。③充装所使用的钢瓶在使用过程中易受损或老化,在充装 时,未进行检查直接充装,会导致在充装过程中,发生泄漏事 故,从而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④充装中人员误操作及充装 秤不精准等原因,将造成钢瓶超装,引起钢瓶爆炸。
(2)压缩系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①在压缩过程中, 压缩机的易损件部位均容易发生泄漏,若遇火源,则易发生火 灾事故,当其积聚到一定量时,则会发生爆炸事故。②压缩机 转动部件未安装保护罩或操作人员误操作,则会对人员造成机 械伤害。③压缩机属于大功率的用电设备,会造成接触人员触 电。④压缩机操作人员擅自脱岗,容易导致压缩。①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
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②密闭操 作,避免泄漏,工作场所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③生产、储存、使用液化石油气的 车间及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 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场所浓 度超标时,建议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可能接触液 体时,应防止冻伤。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 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 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压力机、动力电源、管线 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储罐等设置紧急 切断装置。④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液化石油气运输车的灾害事故处置

液化石油气运输车的灾害事故处置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化工产业迅速发展,危险化学品事故呈上升趋势,运输液化石油气道路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轻则造成罐车倾覆,重则造成泄露或者爆炸起火,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和重大损失,由于液化石油气道路运输车事故的危害影响范围广、处置难度大,给现场应急处置带来了极大挑战。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结构;处置引言对于液化石油气来讲,具有可燃性,产生的危害性较大,和空气进行混合的情况下,如果浓度达到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五之间,遇火源便会出现爆炸事故,产生的损伤比较大。
同时往往管道压力较大,如果处于交通要道或者是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出现事故时可能会发生交通线路中断,或者是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
1.液化石油气理化性质液化石油气为透明、低毒、有特殊臭味的无色气体,沸点-42摄氏度,爆炸极限1.5%—9.5%,中毒症状为头晕、头痛、呼吸急促、恶心。
目前,我国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正丁烷、异丁烷、丙烯、异丁烯等,液化石油气罐车的介质充装比为60%丁烷、30%丙烷、10%烯烃、炔烃等组成,不同厂家、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产品略有差别。
2.事故分类(1)未泄漏事故:LPG车辆发生追尾、碰擦、翻滚、倾翻、坠落等道路交通事故,储罐罐体未受损、未泄漏事故。
罐体受到损伤,其耐压性能降低,任何偶然因素都可能造成罐体、管路、阀门泄露或火灾爆炸。
(2)泄漏事故:LPG车辆罐体或管路组件受损、发生气相或液相泄漏事故。
主要包括安全阀受损气相泄露罐体结霜,车体倾翻安全阀受损气、液相泄露,车体倾翻管路受损气、液相泄露,车体倾翻安全法泄露罐体吸热结霜等。
(3)泄露燃烧爆炸事故:LPG罐体或管路组件受损,发生气相或液相泄露并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或者罐车制动系统连续下坡,刹车过热冷却系统失灵导致轮胎起火事故,从而引发罐体或管路组件火灾;或者第三方事故车辆火灾引发液化石油气槽罐火灾爆炸。
3.液化石油气运输车事故基本处置措施(1)冷却降温:基于LPG运输车储存结构为常温压力罐的特点,液化石油气槽车无论罐体受损、泄露甚至着火,到场第一处置措施一定是出水冷却。
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

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摘要:石油是保证人们日常生活质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
当前,我国工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对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多,我国除了国内石油供应外,也在积极开发国外市场。
而石油资源开发、运输以及销售等多个环节与储运作业密切相关,储运流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对资源正常使用具有直接影响。
因此,石油行业要深入分析石油储运期间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更好地推动石油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罐车爆炸;事故原因;预防引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我国对各项资源的需求量都急剧增加,其中对油气资源的需求最为突出,油气资源作为我国主体能源之一,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作用。
而且油气资源在全世界来说都是比较宝贵的自然资源。
也正是基于这种现实情况,我们要严格控制油气储运工作的开展,油气储运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容易出现一些不稳定的情况,导致各类问题的发生,比如火灾、油气损耗、爆炸等事故,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管控,最大程度上保证其油气储运的稳定性。
2液化石油气道路运输罐车基本结构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主要由汽车底盘、罐车、装卸系统和安全附件四部分组成,其中装卸系统和安全附件的操作和显示主要位于罐车中部的控制柜内。
为了应对车用液化石油气油轮泄漏事故,现场回收人员应根据控制柜内管路附件的操作和相关设备说明,熟练操作油轮装卸系统的管路阀门,即实时参考现场情况和安全附件。
装卸系统主要用于油轮中液化石油气的装卸,主要包括管道装卸以及阀门装卸。
装卸管道由液相管道和气象管道组成,通常液相管道较厚,天气较稀薄,相应的管道接口设有装卸阀,装卸阀通过管道与罐体连接,实现装卸控制。
装卸管道出口段设有液体通风阀和蒸汽通风配件,用于在液化石油气装卸前后从管道中排放残余液化石油气,确保装卸安全。
2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爆炸事故原因2.1油气储运设施易出现运行故障油气储运设施是一种故障率极高的设施,尤其在高频率使用时,难免会由于操作不当出现各种故障。
LPG槽罐车事故处置方法

LPG槽罐车事故处置方法LNG、CNG、LPG是三种常见的烃类燃料运输车,三种罐车的结构、储存介质、储存方式都不相同,所以三种车的事故处置方式也不相同,我们应先对各个罐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针对不同的车运用相对的处置技战术方法。
一、液化石油气(LPG)罐车结构液化石油气罐车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主要部件成分有:车体、罐体、装卸装置、安全装置,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罐车的几个重要部件。
半挂式的运输车有两个装卸的操作箱,移动式的只有一个,操作箱都位于罐车的中部。
1、紧急切断装置紧急切断装置是连接罐体和管路的一个阀门,相当于石油化工储罐的罐根阀,是为了在管路发生泄露的时候进行紧急切断的装置,一般情况下在运输过程中是关闭状态的,在装卸的时候才打开。
常见的紧急切断装置有机械抽拉式和液压式两种,液压式打压的时候是开启状态,放压的时候是关闭阀门状态,抽拉式向外拉开时是开启状态,往里推是关闭状态。
2、装卸管路装卸管路分气相管路和液相管路,液相的管路相比气相的管路大些。
3、液位计液位计是用来观察与控制罐车充装液体量(容积或重量)的装置,一般设于罐车尾部,常用的有螺旋式、浮筒式、滑管式。
当罐车倾翻角度大于30度时,液位计会失灵,即无法根据其判断液位。
4、安全泄放装置主要指安全阀与爆破片组合的安全泄放装置。
此装置的安全阀与爆破片串联组合并于罐体气相相通,设置在罐体上方。
当罐车侧翻30°时,当罐体超压时安全阀会泄露液相介质,切记在冷却时不能向安全阀打水,不然会冻住安全阀,使罐车失去本质安全。
二、液化石油气槽罐车常见事故及处置对策液化石油气槽罐车事故处置时的防控底线是罐体解体爆炸,我们要时刻关注罐体的压力和温度,根据罐体的压力和温度来判断选取减压释放、紧急切断、倒罐转输、引流控烧等针对性措施。
事故形式①未泄露事故LPG槽罐车发生追尾、翻车、碰撞,罐体未受损,没有发生泄露,但此时罐体的耐压能力可能受到影响,随着时间推移,气温上升饱和蒸汽压升高,车辆罐体可能发生瞬间泄压着火事故。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

液化石油气专用罐车在卸油过程中若防雷、防静电接地等设施失灵或损坏,一旦产生静电火花,则易造成火灾、爆炸危险。在卸气过程中若操作失误或装置失灵,胶管损坏或脱落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一旦遇明火或静电火花等火源,则易造成火灾、爆炸危险。
2液化石油气贮罐区
xxxx有限公司的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公称贮存能力为400m3,液化石油气储存量可达160吨以上,其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危险性:
分析篇一:
1)人的不安全因素
该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注重对职工开展安全操作技能、自我防护技能及其它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部分劳保用品,消防器材、设施等,但由于操作人员安全操作技能及安全意识等方面有不足,易出现操作失误、协作配合不够而导致的事故.主要表现为违章作业和安全管理不善。
1违章作业方面
(1)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或误操作;
xxxx
1)火灾、爆炸
a、卸车时若发生泄漏,如遇到静电火花或其他火源会发生火灾、爆炸危险。
b、槽车车体未按规定进行静电接地或接地装置损坏不起作用.
c、灌装前气瓶检查不到位或过量充装、衡器不准、操作失误、灌装间管路、阀门、胶管出现漏气现象,遇有静电火花或其他火源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危险。
d、灌装称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造成超量灌装,遇热后瓶内液化气急剧膨胀,压力升高,发生钢瓶爆炸。
(1)易燃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修订本),液化石油气属甲A类火灾危险品.这类物质闪点低,极易燃,在空气中只需很小的点火能量即可点燃,且一经点燃,就会产生迅猛的混合燃烧,燃烧速率很快,因此,液化石油气是燃烧危险性很大的物质.
(2)易爆
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下限较低,约2%左右,若遇火源便会发生爆炸。从数量上考虑,1 m3压力为2.5Mpa的液化石油气可气化为250 m3的气体(标准状态),在空气中又可形成2500~12500 m3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如遇火源,将在较大空间内发生强烈爆炸,爆炸速度可达2000~3000m/s。因此,液化石油气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很大。
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火灾爆炸事故预防

液化石 油气汽车槽 车火灾爆炸事故预 防
高建广 ,吕兆毅 ,王学军 沧州市渤海新区公安消防大队,河北 沧州 渤海新 区 0 6 1 1 1 3 摘 要: 液 化石 油气槽 车火灾的比例在近五年之 内陡然上升 。 其破坏力大 易造成人员伤亡的特点给广大人民群众 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 , 本
文从槽车 的结构、 防火措施 、 灭火处置方法等方面对此进行 了探讨 。 关键词 : 槽车 警戒区域 安全阀 防火
近年来 , 液化石油气 引发 的火 灾爆炸事故 多有发生 , 本 文从汽车运 输 液化石油气 的装卸 、 运输 、 事 故处理三个方面 阐述 了运 输过程 中如何 隔离、 切 断电源 、 防止发 生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事故 。 1 . 液化石油气的组成 液化石油气主要 由含有 3个碳原子和 四个碳 原子的烷烃和烯烃 组成, 习惯上 简称 C 、 C , 液态液化石油气 的相对 密度 在 O . 5 — 0 . 6 , 比水轻 ; 气态 液 化石 油气的相对密度 1 . 5 — 2 . 1 , 比空气重 。因此 , 液化 石油气泄漏后会 积存 于低 洼处 ,易接触 火源 ,液化 石油气 的爆炸 极限范 围由表 1可 以看出在
汽车槽车 主要 由汽车底盘 , 罐体 , 装卸 阀件 , 装 卸管路, 紧急切 断装 置, 安全 阀, 各类仪表 , 梯 子和平 台等组成 。其 中紧急切断装置, 接地链 与罐 体 管路相 通, 可将静 电导入大地 , 在装 卸作业 时, 接地线必须与装卸柱 地线相
接。排气管应 装消火装置。 . 安全 阀的作用 ,在液化石油气槽车 的运输过 程中经常会遇到切 阀, 即 安全 阀掉 闸。安全 阀掉闸说明槽轴压力大 于安全阀设定 的临界压力 , 通过 起跳释 放压力 来保护 罐体 。 如果安全阀掉闸应立即关闭压缩机, 停止充装, 观察液 位计 是否充装 过量 。 观 察槽 车是否 与储气 罐气相相通 , 如果 没有 联通 ,于近 距离 的情况 。 常用的汽车槽 车有固定式槽车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化石油气槽车爆炸事故风险分析武警学院研究生一队刘柏林摘要:本文分析了液化石油气的基本性质及事故后果,并着重对发生率较高的蒸气云爆炸和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两种爆炸事故进行了讨论。
建立了相应的伤害模型,并利用软件对伤害区域进行模拟,得到了相应的伤害区域。
能为消防部队处置此类灾害时划定相应的警戒区域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槽车;爆炸;0 引言液化石油气()是十大危险化学品之一,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其生产、贮运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
液化石油气槽车发生事故性破损,导致大量的蒸汽泄放到空中,形成的蒸气云,当达到燃烧极限的蒸气云遇到点火源就会产生剧烈燃烧爆炸对周围的人员和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和破坏。
近年来,液化石油气槽车爆炸事故层出不穷,时有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到了居民正常生活。
例如:2009年8月5日,贵州关岭县液化气槽车遇车祸爆炸3人死亡[1];2012年04月27日,广东韶关3车相撞 22吨液化气槽车爆炸造成2人死亡[2];2012年10月6日,湖南常吉高速一辆液化气槽罐车侧翻爆炸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3]。
这些都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对于液化石油气槽车在运输过程中的爆炸危险性进行研究对消防部队处置此类事故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液化石油气的基本特性液化石油气(、)是原油蒸馏或其他石油加工过程中所得出的各类烃类化合物,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4]。
它为物色气体或黄棕色液体,具有特殊臭味,其液态时相对密度0.5(比水轻),气态时相对密度1.5~2(比空气重),微溶于水,易气化膨胀(气化后体积膨胀250~300倍),易燃,闪点为60℃,引燃温度为426~537℃,爆炸极限(体积分数)为1.5~9.5%,点火能量小,气态石油气易于在低洼处积聚,或沿地表扩散,遇火源即会发生燃烧、爆炸。
2 事故后果分析根据危险特性、储存特点及失效形式和对以往事故归类分析,按储罐事故可能发生的先后顺序,把事故类型分为扩散、喷射火()、闪火()、蒸气云爆炸( ,简称)、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 ,简称)五类[5],如图1。
图1 储罐泄漏事故类型分析图槽车泄漏一般可分为灾难性的瞬时泄漏和裂口的持续泄漏。
当储罐裂口处发生连续泄漏时,如立即点燃会引发喷射火;如延迟点燃,会发生蒸气云爆炸或闪火。
当储罐发生灾难性的瞬时泄漏时,如立即点燃,会导致沸腾液体扩展蒸汽爆炸,产生巨大的火球;如延迟点燃,会发生蒸气云爆炸或闪火。
由此可见,根据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的类型和点火条件的不同,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事故的类型主要有沸腾液体扩展蒸汽爆炸、蒸气云爆炸、喷射火、闪火四种。
由于和最容易发生,且危害最大,所以本文只探讨这两种事故后果。
3.1 后果分析蒸气云爆炸( )是由于气体或易挥发液体燃料的大量快速泄漏,与周围空气混合形成“预混云”遇点火而导致的爆炸。
液化气槽车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或热作用下发生破坏导致液化气快速泄漏后与周围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云,在遇到延迟点火的情况下被引爆,发生。
的破坏作用有爆炸冲击波、爆炸火球热辐射对周围人员、建筑物的伤害、破坏作用,其中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最强,破坏区域最大,所以探讨蒸气云爆炸时一般只讨论其冲击波效应。
蒸气云爆炸的能量通常用当量描述,即将参与爆炸的可燃气体释放的能量折合为能释放相同能量的炸药的量,这样就可以利用有关爆炸效应的实验数据预测蒸汽云爆炸效应[6]。
其计算步骤为:3.1.1 当量计算当量计算见下式:Q Q W W TNTf f TNT a 式中一蒸气云的当量;一蒸气云中泄漏可燃物的总质量:a 一蒸汽云爆炸的效率因子,取0.04;一的燃烧热取46.1;一的爆炸热,一般取4.52;3.1.2伤害准则冲击波超压准则认为,接受体是否破坏完全取决于冲击波超压值,当接受体接受的冲击波超压值超过其破坏的临界超压值时,即被破坏。
该准则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相似,它主要适用于冲击波作用时间较短时接受体即发生破坏的情形。
人体所能承受的冲击波临界值( 冲击波阈值) 为 0. 1,爆炸冲击波对目标的不同伤害或破坏标准,如表3.1所示[7]。
表3.1 冲击波超压阈值对人体的伤害超压△(×105 )对人的伤害 >1.0大部分人员死亡70100%0.5~1.0 严重受伤,可引起死亡0.3~0.5 中等损伤(听觉器官损伤、内脏轻度出血、骨折等)0.2~0.3人员轻微伤 <0.2几乎不受危害3.1.3 危害范围确定(1)死亡半径计算死亡半径是指区域内人员因冲击波作用导致肺出血死亡概率为50%的半径,由下式确定: eW R p lin linp TNT )0358.08777.005.5(3/111213962.0+-=式中1一死亡半径;一的当量 P1一人死亡时候的冲击波超压;(2)重伤半径重伤半径是指人员因冲击波作用而耳膜破裂的概率为50%的区域半径,由下式确定:eW R p lin linp TNT )0358.08777.005.5(3/122223962.0+-=式中2一重伤半径;一的当量; P 2一人重伤时候的冲击波超压;(3)轻伤半径轻伤半径是指人员人员因冲击波作用而耳膜破裂的概率为1%的区域半径,由下式确定:e W R p lin linp TNT )0358.08777.005.5(3/133233962.0+-=式中3一轻伤半径;一的当量:P 3一人轻伤时候的冲击波超压(4)财产损失半径e W R p lin linp TNT )0358.08777.005.5(3/144243962.0+-=式中4一财产损失半径;一的当量;P 3一财产损失时候的冲击波超压。
3.2 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后果分析液化石油气槽车在装液情况下,由于容器遇外火灼烧使器壁的强度下降,或者由于机械碰撞、制造上的缺陷及腐蚀等因素使内部压力过高时造成容器破裂,液化气体瞬态泄漏,并在环境温度高于其沸点时急剧气化,如果遇到火源就会发生剧烈的燃烧,产生巨大的火球,形成强烈的热辐射,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此种现象称为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
液化石油气储罐发生沸腾液体扩展蒸汽爆炸时,其危害后果为火球热辐射、冲击波和抛射碎片。
与火球热辐射相比,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超压和抛射碎片的危害相对较小,所以此处只讨论火球的热辐射效应。
3.2.1火球的持续时间沸腾液体扩展蒸汽爆炸的火球模型可采用国际劳工组织()建议的模型来估计,具体计算过程为:3/1R=9.2W3/1t=.0W45式中:R一火球半径,m;W一火球中参与反应的液化石油气量,,此处W取罐容量的50%;t一火球持续时间,s。
3.2.2 伤害准则热辐射强度(单位表面积接收的热辐射功率,单位为2)准则以目标接收到的热辐射强度作为目标是否被破坏的参数。
当目标接收到的热强度大于或等于目标破坏的临界热强度时,目标被破坏。
不同热辐射强度情况下,时间的长短对人员、设备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如表3.2所示。
表3.2 不同热辐射强度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热辐射强度(2) 对人的伤害1%死亡/10s、100%37.5死亡/1二度烧伤/10s、10%25.0死亡/112.5一度烧伤/10s 、1%死亡/14.020s以上疼痛.3.2.3 伤害范围计算(1)死亡半径 ﻫ(2)二度烧伤半径 W R 487.0272.0=(3)一度烧伤半径WR 487.03086.1=(4)财产烧毁计算 WR 487.0432.0=3 软件简介 模拟气体扩散软件有很多,它们可以用来模拟危险化学品在空间的扩散过程,进而计算气体的浓度和确定事故影响范围。
( ,有害大气空中定位软件)就是其中一种,它可以用来计算危险化学品泄漏后的毒气扩散、火灾、爆炸等产生的毒性、热辐射和冲击波等[8]。
模型是应急响应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由美国环保署()化学制品突发事件和预备办公室()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响应和恢复办公室共同开发的应用程序。
模型利用所提供的信息WR 487.0158.0=和自身的综合化学物性参数库来预测发生化学事故后,有害气云如何在大气中扩散的应急响应大气扩散模型。
起初是为使应急响应器能够快速有效的使用,以便制定应急预案而开发的。
经过多年的发展,功能逐渐强大,能够预测自破裂的气体管道、泄漏的罐、蒸发池的化学物质释放,也能够预测中性浮力气体或重气的扩散。
在中能够显示事故下风向浓度超过化学品限定值的区域的浓度变化图,也能够显示源强(释放速率)、浓度和剂量随时间的变化。
本文采用此软件进行事故模拟。
4 实例模拟4.1事故情景2010年7月25日下午15时36分,江苏某化工厂一辆槽车在碾庄铁路涵洞附近被大货车追尾,导致槽车上的卧式储罐发生泄漏,泄漏处为圆形孔洞,距罐体底部16cm,泄漏口的当量直径为4cm,不考虑连锁反应,只考虑对室外人员的伤害。
该储罐的容积为50m3,充装率为60%,泄漏前液化石油气的储量大约有16t,当时风速为7.5m,风向为东南风,测量高度为3.5m,天空中的云量约为20%,气温为38℃,相对湿度80%,没有逆温层。
4.2事故模拟通过卫星地图定位可得江苏碾庄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4度19分,东经117度59分,平均海拔5m,在软件中建立此地理坐标,本文选取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丙烷来代替液化石油气,进行模拟分析依据上述事故情景进行模拟。
4.2.1蒸气云爆炸模拟考虑到事故现场消防人员和车辆器材的安全,通常依据冲击波超压的破坏标准,可以蒸气云爆炸造成的建筑物损伤(0.055)、人员中等伤(0.025 )和玻璃震碎(0.02)三种危害程度作为蒸气云爆炸事故危害区域的划分标准,分别与软件中的红色区域、橙色区域、黄色区域相对应。
输入相应参数得到如下模拟结果,取其中橙色区域表示爆炸使暴露人员重伤区域,黄色区域是爆炸使玻璃震碎区域,如图4.1。
图4.1蒸气云爆炸伤害区域模拟由图可以看出,在设定条件下,泄漏导致的蒸汽云爆炸不会造成建筑物损毁;致人重伤的区域泄漏点下风向220m,上风向5m,侧风向41m的椭圆形区域;致玻璃区域为外泄漏点下风向240m,上风向11m,侧风向77m以内的椭圆形区域。
4.2.2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考虑到事故现场消防人员的安全,依据不同热辐射强度下人员暴露时间60s内所伤害的程度作为判定标准,通常将泄漏源周围由里向外依次划分为致死区(10 2)、二度烧伤区(5 2)、轻度疼痛区(2 2),分别与软件中的红色区域、橙色区域、黄色区域相对应。
输入相应参数得到如下模拟结果,其中红色区域表示火球热辐射致使暴露人员死亡区域,橙色区域表示火球热辐射致使暴露人员重伤区域,黄色区域是表示火球热辐射致使暴露人员轻伤区域,如图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