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的特色(PPT)

合集下载

瑶族的特色(PPT)

瑶族的特色(PPT)

瑶族的成人礼——度介
• 度戒是瑶族男人的成人仪式,是瑶族特有 一种习俗,是瑶族男人成长程中不可少的 神圣一课,比娶新嫁女还要隆重。男孩长 到10岁时父母就请识字先生推算吉利年份 来给他度戒,决定度戒年后,父母提前一 两年为度戒作准备,并在度戒年内确定度 戒的具体时间。时间确定后又请师父,师 父越多越好。度戒前男孩要蒙被入睡5天, 等到度戒仪式时才能出门。
瑶 族 婚 礼
盘 瑶 中 的 过 山 瑶 婚 庆
盘 瑶 中 的 排 瑶
节日
• 瑶族的节日较多,有大节日、小节日之分。大节 日有盘王节、春节、达努节、中元节、社王节、 清明节等 • 广西都安瑶族的达努节比较隆重,相传是纪念先 人反抗土司斗争的节日。 • 盘王节,俗称“跳盘王”、“还盘王愿”。每隔 三五年举行一次,时为农历十月十六日,一般由 一户、数户或一村进行。主要仪式由师公跳神祈 祷,唱盘王歌,跳长鼓舞,祷告盘王(盘瓠)保佑 赐福。
瑶族盘王节
• 盘王节是瑶族祭祀祖先盘瓠的重大节日,海内外 的瑶胞都十分重视这一民族祀典。 由衡阳的常宁、 广西的富川、钟山、八步、恭城,广东连州、连 南、连山、乳源,湖南的江华、江永等粤湘桂三 省区十县(市)发起,现已成为全国瑶族同胞最 盛大的节日。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男女 老少都要穿上自己民族的节日盛装,聚居在一起 唱歌、跳舞,欢度盘王节。他们唱的歌是以《盘 王歌》为主的乐神歌(下面将有专门介绍);跳 的舞则是每人手拿长约80厘米的长鼓群舞,一般 为双人或四人对舞。关于盘王节、盘王歌以及长 鼓舞,都有它们源远流长的来历
民间盛行的舞蹈还有狮舞草龙舞花棍舞上香舞求师舞三元舞铜鼓舞长鼓舞瑶族的工艺美术有印染挑花刺绣织锦竹编雕刻绘画打造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其中尤以蜡染挑花出名
【一】分布

瑶族服饰特点PPT课件

瑶族服饰特点PPT课件

瑶族服以穿着用蓝靛染制的布料服 饰而著称。蓝靛瑶在广西河 池的分布主要是巴马和凤山 两县境内,巴马瑶族自治县 的蓝靛瑶人口有8000多人, 分布在该县所略、那社、那 桃乡和巴马镇等地,是河池 分布最多的地方。蓝靛瑶的 服饰艳丽多姿,有蓝白对比、 也有蓝红对比的。
12瑶族服饰特艱蓝靛瑶13瑶族服饰的社会功能一保暖御寒遮羞瑶族一套着装包括了衣服裤裙带绑腿鞋和头饰首饰配饰其中服装不头饰最能体现保暖御寒遮羞功能包头帕巾丌仅可以保暖御寒还可保护头部头发丌受荆棘芒草的割扯
瑶族服饰特点
瑶族
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为2637421人。主 要从事山地农业。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 云南、广东、贵州等省。
瑶族服饰特色
——平地瑶
富川瑶乡的平地瑶,自言是瑶王盘 瓠的后代,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是
瑶族的聚居地。由于阶级矛盾和 民族矛盾尖锐、激烈,地方上的 起义战争不断,新旧战争,创伤 未复,瑶族人民生活更加艰难困 苦,被迫起义反抗,起义被镇压, 部分瑶民为了生存被迫受招抚, 接受封建王朝编籍入户册管理, 迁下山定居平地而谓之平地瑶; 一部分瑶民,择居仁里,定居平 地,创基立业,逐步加入封建政 府户籍,封建王朝认为这部分瑶 民安分厚道,称之为“良瑶”、 “粮瑶”、“抚瑶”、“平地 瑶”。
瑶族服饰的社会功能
(三)传承民族历史 以衣饰服装保持民族历史,这不仅瑶族有,其他
民族亦有。以这种特殊方式传承历史,更具有永久的 意义。当人们了解瑶族以龙犬为图腾的历史时,从其 部分服饰特征就能明了。瑶族人刻意把世间即将遗忘 或失传的历史故事,通过形象构思,以服饰为媒介使 之得以保存并流芳百世,不仅是保存历史的一种极好 方法,也为民族之间辨别设置了独特的服饰标志。
山子瑶的服饰大体上比较红艳。头 饰是十来块黑底绣布依次叠放而上, 前边露出大红的绣花。圆形顶箍之 下,是红的毛线缠绕,背后插着带 有坠链的银簪。山子瑶妇女发髻盘 于头顶,盖上一个银制头冠,用红 绒线缠住,再覆处一方绣花头巾, 缀以五色彩珠。山子瑶衣服有寸来 高的绣花立领,前襟有别于其它瑶 服,是如旗袍似的两个扣子之后斜 到腋下。最绚丽的是腰带,白的、 红的,罗裙之上缠一条,在背后打 结参差坠下,带尾丝绦串珠留穗, 走起路来飘摇摆动。

瑶族(PPT)ppt

瑶族(PPT)ppt
【一】分布
•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 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 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
【二】语言
• 瑶族有自己的语言,瑶语属汉藏语
系瑶语族瑶语支,但情况比较复杂,
一半以上的人说“勉”话,属苗瑶语
族瑶语支;有五分之二的人说“布

” 语,属苗语支;广西地区有的
说“拉
珈”语,属壮侗语族。
• 瑶人禁食狗肉和龟肉;崇拜密洛陀的瑶人禁食母猪肉和老 鹰肉;绝大部分瑶人禁食猪肉和蛇肉;产妇分娩后头几天 禁食猪油;祭神忌用狗、猫、蛇、蛙;猎兽后必须先祭奠 山神才可分割食用。
习俗
• 瑶族求婚带一包肉和两葫芦米酒,女方同意便收 肉不同意则刺破葫芦;择婿常有“埋蛋”之举, 视其变化决定取舍;姑娘出嫁向乡邻分赠焦黄豆; 离婚仪式为“破竹筒”,离婚双方各提一筒酒, 交换饮毕砍破竹筒后就此和气分手。
铜鼓舞
长Hale Waihona Puke 舞蜡染挑花瑶族的工艺美术有印染、挑花、刺绣、织锦、 竹编、雕刻、绘画、打造等,形式多样, 内涵丰富,其中尤以蜡染、挑花出名。
【五】风俗习惯重要节日
• 主食以玉米、大米、红薯等为主。日常菜 肴有黄豆、饭豆、南瓜、辣椒和家禽家畜 等喜爱吃腌制食品。
• “鸟酢”,是瑶族独具风味的著名食品, 用鸟肉腌制而成。将捕获的鸟去毛洗净、 晾干,拌以米粉及食盐,放入一个小口瓦 坛内,用芭蕉叶封住坛口,数日后即可取 食。瑶家人常用“鸟酢”来招待贵客。有 时,还用这种方法腌制猪、牛、羊肉等。
• 有的地方瑶族四月八节还要煮乌米饭。在湖南江水县的瑶族姑娘,每 年农历四月初八过“野餐节”时要吃花蛋,制作花粑粑,吃花糖。姑 娘们在吃花蛋、花糖和花粑粑时,小伙子不许偷看,违者还要受罚。

瑶族舞曲课件

瑶族舞曲课件

04 瑶族舞曲相关文化
瑶族的文化和传统习俗
01
02
03
瑶族概述
瑶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 数民族,拥有着丰富的民 族文化和传统。
传统服饰
瑶族的服饰具有独特的风 格,通常以蓝靛染色为主 ,绣有各种图案。
传统节日
瑶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 “赶鸟节”、“盘王节” 等,都充满了浓厚的民族 特色。
瑶族音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瑶族舞曲课件
• 瑶族舞曲简介 • 瑶族舞曲欣赏 • 瑶族舞曲演奏技巧 • 瑶族舞曲相关文化 • 瑶族舞曲课件总结与展望
01 瑶族舞曲简介
瑶族舞曲的起源和历史
01
瑶族舞曲起源于中国古代瑶族民 间舞蹈和音乐。
02
早在唐代,瑶族人民就有自己的 歌舞,经过千百年的发展,瑶族 舞曲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和特点。
表达情感
瑶族舞曲通过欢快、热情的旋律和节奏,向听众传达了瑶族 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这首乐曲也 表现了人们对团结和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 情。
03 瑶族舞曲演奏技巧
瑶族舞曲的演奏技巧和方法
弹拨技巧
瑶族舞曲以弹拨乐器为主,掌握 弹拨技巧是演奏瑶族舞曲的基础

滑音技巧
族文化和传统。
舞蹈动作教学
瑶族舞曲通常配有舞蹈动作,通 过舞蹈动作的教学,可以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和舞蹈的内涵

民族自豪感培养
通过学习和表演瑶族舞曲,可以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05 瑶族舞曲课件总结与展望
对瑶族舞曲课件的总结和回顾
内容丰富
瑶族舞曲课件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音乐和 舞蹈元素,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学习体验。
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瑶族简介PPT

瑶族简介PPT
瑶族一民族概况二服饰三饮食四重要节日五瑶族风光民族概况瑶族祖先为盘瓠居住地区多为亚热带因其生产方式居住服饰和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有茶山瑶花篮瑶山子瑶顶板瑶过山瑶白裤瑶蓝靛瑶八排瑶平地瑶盘瑶坳瑶红瑶等称谓之别


一 ︑ 民 族 概 况
二 ︑ 服 饰
三 四 五 ︑ ︑ ︑ 饮 重 瑶 要 族 节 风 食 日 光
瑶家十八酿


盘王节
• 盘王节”是瑶族最为盛大的节日,节日时 间为农历十月十六日 • 节日期间,瑶族人民杀鸡宰鸭,男女老少 穿上节日盛装,汇集一起, 祭祀盘王,唱盘王歌,跳起黄泥鼓舞和长鼓 舞,追念先祖功德,歌颂先祖英勇奋斗精 神。
盘王节
瑶族图腾
瑶族始祖——盘王
瑶族风光
民 族 概 况
瑶族祖先为盘瓠,居住地区多为亚热 带, 因其生产方式、居住、服饰和经济 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有 “茶山瑶”、 “花篮瑶” 、 “山子瑶”、“顶板瑶”、“过山瑶”、 “白裤瑶”、 “蓝靛瑶”、“八排瑶”、 “平地瑶”、 “盘瑶”、“坳瑶” “红瑶”、等称谓之别。
服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服饰
饮食

瑶族PPT

瑶族PPT

瑶族食物以玉米、大米、 红薯为主,芋、粟、麦为辅 助食物。常食蔬菜有白西瓜、 冬瓜、南瓜、萝卜、白菜、 芥菜、辣椒、茄子、豆角、 番茄等。此外,还按季节采 摘竹笋、蘑菇、木耳、香菌 等作为菜食。瑶族喜欢自制 豆腐,特别是湖南瑶族自制 的"豆腐圆",鲜嫩可口,是节 日必备佳肴。瑶族制作腊肉、 熏肉及酢肉也很有特色,尤 其是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腌 制的"鸟酢",是一种著名的风 味小吃。糍粑亦是瑶族传统 的风味小吃,是节日必备食 品。瑶族有喝酒嗜好,不少 地方男子饮酒用碗不用杯, 特别是节日喜庆,终日痛饮。 打油茶是瑶族一种饮食风俗。
历史上,瑶族和苗 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 同源于秦汉时的“武陵 蛮”部落。大约在隋代, 居于现在湖南、湖北一 带的瑶族和苗族已分化 成两个族群。云南的瑶 族是明、清以后分别从 两广和贵州迁入文山境 内的。以后又分迁到红 河流域和墨江、勐腊等 地。云南的不少瑶族不 仅会说本民族的语言, 还兼操汉语、壮语和苗 语,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讨念拜,意译是 瑶族月 半所过的节,每年农历三月 十五至十七日举行。这三天, 瑶家山寨欢腾得象点燃的鞭 炮。那些泡在清泉绿涧里长 起来的姑娘,本是水色如玉, 苗条多姿。这几天打扮得娇 气滴流,一个个身穿绣花衬 衫,腰系多种图案的挑花筒 裙,戴着银项链和镀金耳环, 微笑着遮在花绸伞下。小伙 子们,头裹方格巾帻,穿着 具有民族特色的挂裤,虎身 大眼,结实健壮,逗人喜爱。 连老大爷、老大妈也换上节 日的盛装,四面八方,熙熙 攘攘汇聚在水洞坪墟场,欢 度传统佳节。
瑶族过去因其居住和服饰等 方 面的特点不同,曾有“过 山瑶”“红头 瑶”、“大板 瑶”、“平头瑶”、“蓝靛 瑶”、“沙瑶”、“白头瑶” 等自称和他称。在风俗习惯方 面一直保持本民族传统特点, 尤其在男女衣着上更为明显。 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 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 花彩纹饰。男子则喜欢蓄发盘 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 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 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 瑶族男女长到十五、六岁要换 掉花帽改包头, 主要居住在山区。自称“勉”、“金 门”、“布努”、“炳多优”、“黑 尤蒙”、“拉珈”等。瑶族有自己的 语言,通用汉文。1982年,中央民 族大学的专家,以26个拉丁字母形 式,设计了(勉语)文字。历史上, 瑶族和苗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同源 于秦汉时的“武陵蛮”部落。瑶族人 的长寿、美容与医术均有极高造诣水 准,已是世界公认的事实。瑶医治疗 癌症、红斑狼疮、妇科病、跌打骨折、 风湿病及毒蛇咬伤等病的效果,历来 得到广大患者的公认。瑶族多信奉道 教和巫教,少数山区的极少部分瑶民 还擅长茅山巫术。

《瑶族舞曲》PPT课件

《瑶族舞曲》PPT课件
优美、委婉、轻盈。
中速
粗犷热烈、欢快幽默。
稍快



作品分析:《瑶族舞曲》的音乐取材于我国瑶族民间歌舞——长鼓舞。长鼓舞是一种以男女双人舞对舞的形式,舞姿既柔和婉转,又刚劲有力,仰俯摆动,左右旋转,饶有风趣。作品感情丰富,形象鲜明,生动地描写了瑶族青年男女在节日的夜晚,身着盛装,打着长鼓,聚集在月光下边歌边舞的欢乐场面。
乐曲 情绪 速度主题Ⅰ主题Ⅱ
瑶族简介
瑶族长鼓制作精细,外形美观。鼓身呈长筒形,中腰细而实,两端粗而空,通体彩绘日月、花草或鸟兽等图饰,极富民族风格。
瑶族民间舞蹈中,《长鼓舞》最为著名。舞蹈者将鼓斜挂在腰侧,双手拍击,或左手执鼓中部,右手拍击,边击边舞。
弹拨乐器:
扬琴、琵琶、古筝、柳琴、阮
扬琴
古筝
柳琴阮Leabharlann 琵琶打击乐器:锣、鼓、钹、謦、木琴、云锣、三角铁
瑶族舞曲
- .
瑶族人口不足300万,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村寨坐落周围,竹木叠翠,风景秀丽。 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由于长期与汉、壮、苗等族接触,各地瑶族一般又兼通汉语,部分兼通壮语和苗语。 瑶族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狩猎、捕鱼和农耕文化,以及精美的瑶锦、瑶服,优美的舞蹈,独特婚俗。

瑶族服饰特点

瑶族服饰特点

瑶族服饰特色
——红 瑶 红瑶是瑶族的一支,主要生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红瑶女性 有世代相传的蓄发、梳妆发型的习俗和护发秘方。 红瑶妹的服饰很好看。上身是束身宽袖瑶服,以红色为主调,配 有各种式样的图案。下穿齐膝、宽松的摆裙,虽是由粗布自制而 成(听说制作一件瑶服要用二十天),图色配套十分醒目抢眼。 未出嫁的红瑶妹还得戴上头巾,不用戴头巾的是嫂子。红瑶妹的 头发留得长长的,盘在头上,乌黑油亮得很,她们说都是平时用 洗米水洗出来的。
瑶族服饰的社会功能
(二)反映社会地位 瑶族社会贫富的身份,能从衣着一望而知,贫者 衣裳单薄陈旧,富者衣饰光鲜厚实;至于身份地位, 主要是指在瑶山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人。据凌锡华的 《连山县志》载;“受簶者,得衣朱衣,髻缠朱 布,。。。其妻亦以红为髻笠”。婚嫁喜庆日,穿红 衣红裙者,一定是新娘子;在宗教仪式上,穿红袍的 人,一定是宗教主事者先生公或色公;披红挂彩的人, 一定经过了授法名仪式;在这些特定的环境下,衣饰 可以体现其特殊的身份地位 。


瑶族服饰特色
——红 瑶
瑶族服饰特色
——茶山瑶


茶山瑶主要分布在广西金秀瑶族 自治县的中、北部和金秀河两岸 的村落。茶山瑶通常着短上衣, 男服是对襟补扣,女服无扣佑花 边,穿时以右襟压左襟,用腰带 系稳,有的地区则是大衣襟,类 似汉族姊妹装。男女裤子特别, 裤腿较宽,男裤长,女裤过膝, 另有脚套;老人都穿龙头绣花鞋。 茶山瑶服饰的衣料花色较简单, 只有白、蓝、黑三色。春夏多着 蓝、白色上衣,秋冬则穿黑色衣 服。裤子均为黑色。
瑶族服饰特色
——蓝靛瑶 蓝靛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 以穿着用蓝靛染制的布料服 饰而著称。蓝靛瑶在广西河 池的分布主要是巴马和凤山 两县境内,巴马瑶族自治县 的蓝靛瑶人口有8000多人, 分布在该县所略、那社、那 桃乡和巴马镇等地,是河池 分布最多的地方。蓝靛瑶的 服饰艳丽多姿,有蓝白对比、 也有蓝红对比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瑶族的成人礼——度介
• 度戒是瑶族男人的成人仪式,是瑶族特有 一种习俗,是瑶族男人成长程中不可少的 神圣一课,比娶新嫁女还要隆重。男孩长 到10岁时父母就请识字先生推算吉利年份 来给他度戒,决定度戒年后,父母提前一 两年为度戒作准备,并在度戒年内确定度 戒的具体时间。时间确定后又请师父,师 父越多越好。度戒前男孩要蒙被入睡5天, 等到度戒仪式时才能出门。
平地瑶
茶 山 瑶
布努瑶
瑶族头饰
• 白头瑶 红头瑶 蓝靛瑶
【四】文化艺术
• 长鼓舞、铜鼓舞,系祭祀盘王、密洛陀的 大型舞蹈。民间盛行的舞蹈还有狮舞、草 龙舞、花棍舞、上香舞、求师舞、三元舞、 祖公舞、功曹舞、藤拐舞等数十种。
铜鼓舞
长鼓舞
蜡染
挑花
瑶族的工艺美术有印染、挑花、刺绣、织锦、 竹编、雕刻、绘画、打造等,形式多样, 内涵丰富,其中尤以蜡染、挑花出名。
瑶族盘王节
• 盘王节是瑶族祭祀祖先盘瓠的重大节日,海内外 的瑶胞都十分重视这一民族祀典。 由衡阳的常宁、 广西的富川、钟山、八步、恭城,广东连州、连 南、连山、乳源,湖南的江华、江永等粤湘桂三 省区十县(市)发起,现已成为全国瑶族同胞最 盛大的节日。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男女 老少都要穿上自己民族的节日盛装,聚居在一起 唱歌、跳舞,欢度盘王节。他们唱的歌是以《盘 王歌》为主的乐神歌(下面将有专门介绍);跳 的舞则是每人手拿长约80厘米的长鼓群舞,一般 为双人或四人对舞。关于盘王节、盘王歌以及长 鼓舞,都有它们源远流长的来历
【一】分布
•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 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 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
瑶族服饰
• 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 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 花纹。发结细辫 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 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 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 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
【五】风俗习惯重要节日
• 主食以玉米、大米、红薯等为主。日常菜 肴有黄豆、饭豆、南瓜、辣椒和家禽家畜 等喜爱吃腌制食品。 • “鸟酢”,是瑶族独具风味的著名食品, 用鸟肉腌制而成。将捕获的鸟去毛洗净、 晾干,拌以米粉及食盐,放入一个小口瓦 坛内,用芭蕉叶封住坛口,数日后即可取 食。瑶家人常用“鸟酢”来招待贵客。有 时,还用这种方法腌制猪、牛、羊肉等。
习俗
• 瑶族求婚带一包肉和两葫芦米酒,女方同意便收 肉不同意则刺破葫芦;择婿常有“埋蛋”之举, 视其变化决定取舍;姑娘出嫁向乡邻分赠焦黄豆; 离婚仪式为“破竹筒”,离婚双方各提一筒酒, 交换饮毕砍破竹筒后就此和气分手。 • 瑶族一般不与外族通婚,招赘习俗较为普遍。男 女青年婚前恋爱较为自由,利用节日、集会和农 闲串村走寨的机会,通过唱歌形式,寻找配偶, 双方合意,即互相赠送信物,“各自配合,不由 父母”;也有需征求父母同意,请媒说合,方可 结婚的。
瑶族礼仪及禁忌
• 路途相遇,不论相识与否,都要热情打招 呼,否则被视为不懂礼貌。 • 平日里洗脸盆不能拿来洗脚。 • 用餐时忌讳互用碗筷。 • 忌讳衣裤当户晒。 • 忌讳在屋内乱吐口痰。
• 猪日不杀猪,鸡日不杀鸡,牛马日不买卖牛马。 • 有客人到家,客人先要与主妇打招呼,主人才高兴,否则 被认为傲慢无礼。 • 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并让到路的下方。骑马者,见到 老人时必须立即下马。 • 在老人或长辈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秽的话,不随地 吐口痰,不直呼老人和长辈的名字。 • 与老人和长辈同桌共餐,要让他们坐上席,主动给他们添 饭加菜,可口的菜肴要移到老人和长辈面前摆放。
瑶 族 婚庆
盘 瑶 中 的 排 瑶
节日
• 瑶族的节日较多,有大节日、小节日之分。大节 日有盘王节、春节、达努节、中元节、社王节、 清明节等 • 广西都安瑶族的达努节比较隆重,相传是纪念先 人反抗土司斗争的节日。 • 盘王节,俗称“跳盘王”、“还盘王愿”。每隔 三五年举行一次,时为农历十月十六日,一般由 一户、数户或一村进行。主要仪式由师公跳神祈 祷,唱盘王歌,跳长鼓舞,祷告盘王(盘瓠)保佑 赐福。
• 有的地方瑶族四月八节还要煮乌米饭。在湖南江水县的瑶族姑娘,每 年农历四月初八过“野餐节”时要吃花蛋,制作花粑粑,吃花糖。姑 娘们在吃花蛋、花糖和花粑粑时,小伙子不许偷看,违者还要受罚。 • 耍歌堂是连南排瑶祭祀祖先、庆祝丰收的大型娱乐活动,多在农历十 月十六日以后进行,时间的长短各种不一,约为3—9天。届时家家备 有水酒、糯米粑粑招待客人,许多瑶族男女青年都借耍歌堂机会进行 择选意中人,一旦男女情投意合,双方的家长就可通过媒人去说亲, 并以猪肉和酒为礼品。
• 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膛,不能用脚踩, 火塘内的柴禾忌讳倒着烧。 • 有些地方的瑶族忌吃狗肉,所以到了瑶族 地区,不要打主人家的狗,不要吃狗肉。 • 还有些地方的瑶族忌吃乌龟、蛇和鳝鱼
宗教信仰
• 瑶族人认为狗是自己的祖先,在重大节日时都是 先有狗上桌舔食后方能食用。 • 相传在远古时代,两个大王之间互相打仗,其中 一大王下诏,如杀死对方者将女儿许配给他,瑶 族的祖先将诏文揭下,深夜潜入军中将那大王头 颅咬下。许诺的大王不好反悔,却又认为这是一 只狗,于是要求他们隐居深山。瑶族的祖先带着 大王的女儿来到四面环山之地,不料,深夜瑶族 的祖先竟由狗变成人,二人结为夫妻。后发展为 千户人家,此地被后人称为千家峒。
【二】语言
• 瑶族有自己的语言,瑶语属汉藏语 系瑶语族瑶语支,但情况比较复杂, 一半以上的人说“勉”话,属苗瑶语 族瑶语支;有五分之二的人说“布 努 ” 语,属苗语支;广西地区有的 说“拉 珈”语,属壮侗语族。 多通汉语、壮 语,无本民族文字, 一般通用汉文。 口头文学极为 丰富。
瑶族服饰
【三】服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