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自发性的判断

合集下载

自由能变化公式

自由能变化公式

自由能变化公式
- 在恒温、恒压下,化学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 G)与反应的焓变(Δ H)、熵变(Δ S)和温度(T)之间的关系为:Δ G=Δ H - TΔ S。

- 公式意义。

- Δ H表示反应的焓变,它反映了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

如果Δ H<0,反应为放热反应;如果Δ H>0,反应为吸热反应。

- Δ S表示反应的熵变,熵是体系混乱度(或无序度)的量度。

如果Δ S>0,表示反应后体系的混乱度增加;如果Δ S<0,表示反应后体系的混乱度减小。

- T为热力学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 Δ G可以用来判断反应的自发性:
- 当Δ G<0时,反应在该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 当Δ G = 0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 当Δ G>0时,反应在该条件下不能自发进行,但其逆反应能自发进行。

2. 在化学教材中的位置(人教版)。

判断题及答案【范本模板】

判断题及答案【范本模板】

判断题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解释.(1)放热化学反应都能自动进行。

(2)自动过程的熵值都会增加。

(3)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吉布斯函数变(Δr G m )小于零.(4)稳定单质的f m H ∆Θ= 0,f mG ∆Θ= 0,所以其规定熵m S Θ= 0。

(5)化学反应时,若产物分子数比反应物多,则反应的mr S ∆Θ一定为正值。

解:(1)不正确。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由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

(2)不正确。

只有在孤立体系中,自动过程的熵值一定增加。

(3)不正确。

“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吉布斯函数变(Δr G m )小于零"的前提条件是:恒温恒压不作非体积功的反应体系.(4)不正确。

在298。

15K 及标准状态下,参考状态的单质其标准摩尔熵m(B)S Θ并不等于零,这与标准状态时参考状态的单质其标准摩尔生成焓mf (B)=0H ∆Θ不同。

(5)不正确。

化学反应的熵变与各物质在反应时的状态以及反应前后的分子数都有关。

4。

某体系由状态1沿途径A 变到状态2时从环境吸热314.0J ,同时对环境作功117.0J.当体系由状态2沿另一途径B 变到状态1时体系对环境作功44.0J ,问此时体系吸收热量为多少?解:(1) 状态1→状态2,因:Q 1 = 314。

0J ,W 1 = —117.0J则 ΔU 体系1 = 314。

0 + (-117.0)(2) 状态2→状态1,因:W 2 = -44.0J,ΔU 体系2=—ΔU 体系1则 ΔU 体系2 = Q 2 + (—44.0) = -[ 314。

0 + (-117.0)]Q 2 = —153.0J1.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填“√”,错误的的在括号内填“×”)(1)稳定单质的f m G ∆Θ、f mH ∆Θ和m S Θ均为零. (2)热力学温度为零时,所有元素的熵为零。

(3)因为ΔH = Q P ,ΔU = Q V ,所以Q P 、Q V 均是状态函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及判断依据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及判断依据

课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及判断依据设计者:浙江省磐安中学周岚岚 2010年6月1日设计意图:让学生先从生活中的自发过程实例出发,展示有关情境图片,指出自发过程是“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从中得出自发过程能发生的规律:1、能量趋于“最低”的趋势2、“有序”变为“无序”的规律。

然后请学生找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同时介绍几个吸热反应,从所举的例子中找到影响化学反应自发进行因素:1、能量降低-放热反应(焓变△H<0)2、混乱度增大(熵变△S<O)。

最后得出利用综合判据(△H -T△S)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素养。

使学生逐渐体会化学反应原理中的方向、速率与限度之间的辩证与统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反应方向判断的焓判据及熵判据;(2)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已有知识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使学生构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构建新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事物的发展、变化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要全面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焓减和熵增与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

教学过程【课的引入】展示黄河壶口瀑布图片,引出水从高处流往低处,【设问】水能从低处流往高处吗?可以,用抽水机。

但是如果抽水机停止工作水就不能从低处流往高处。

【设问】水在任何时候都能从高处流往低处吗?展示黄河壶口瀑布2003年01月08日遇的“冷冬”冻成一片“安静”的冰瀑图片.说明水自发的从高处流向低处也得在一定的条件下,从而引出自发过程的定义。

【学生归纳】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外界作功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收集实例】生活中你接触的自发过程有哪些?1、室温下开水变凉2、冰室温时溶解3、蹦极4、学生下课使得无序场面……【探究】这些自发过程为什么能进行,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1、能量趋于“最低”的趋势(自发过程取向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倾向)2、“有序”变为“无序”的规律(自发过程取向于最大混乱度的倾向)【探究】我们的化学反应中也有这类自发过程,叫自发反应。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试题答案及解析1.对于①需加热才发生的反应、②放热反应、③熵增加的反应,可能属于自发反应的是A.只有②B.只有③C.只有②③D.①②③【答案】D【解析】任何反应发生都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所以需加热才发生的反应可能是自发反应,也可能是非自发反应。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加的放热反应。

所以放热反应及熵增加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因此正确选项为D。

【考点】考查自发反应与反应条件的关系的知识。

2.判断一个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常用焓判据和熵判据,则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判定反应一定自发进行的是A.ΔH>0,ΔS>0B.ΔH<0,ΔS>0C.ΔH>0,ΔS<0D.ΔH<0,ΔS<0【答案】B【解析】体系的自由能ΔG=ΔH-T·ΔS。

若ΔG<0,即ΔH<0,ΔS>0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若ΔG>0,ΔH>0,ΔS<0,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对于ΔH>0,ΔS>0 或ΔH<0,ΔS<0反应能否发生取决于温度和焓变的相对大小。

选项为:B。

【考点】考查判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知识。

3.判断一个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常用焓判据和熵判据,则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判定反应一定自发进行的是()A.ΔH>0,ΔS>0B.ΔH<0,ΔS<0C.ΔH>0,ΔS<0D.ΔH<0,ΔS>0【答案】D【解析】由ΔG=ΔH-TΔS可知,当ΔH<0,ΔS>0:反应一定自发;当ΔH>0,ΔS>0、ΔH<0,ΔS<0:反应可能自发;当ΔH>0,ΔS<0:反应一定不自发。

【考点】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4.关于冰融化为水的过程判断正确的是]A.ΔH>0,ΔS>0B.ΔH<0,ΔS>0C.ΔH>0,ΔS<0D.ΔH<0,ΔS<0【答案】A【解析】冰融化为水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H>0;固体变为液体的过程是熵增大的过程;△S >0;故A正确。

热力学稳定性和反应的自发性

热力学稳定性和反应的自发性
对任一个化学反应,其稳定性可由反应的平衡常数来判断。 如果平衡常数K值很小,则反应只要生成极少量产物就达到了平衡 态(此时反应物和产物的量不再变化),反应物的量接近于原始量, 此时,我们认为该反应物是稳定的。反之,K值很大,达到平衡时, 反应物几乎完全转变成了产物,那么反应物当然是不稳定的。
平衡常数K与反应的标准自由焓变化△rGmθ有如下关系式: △rGmθ=-RTlnK 因此,△rGmθ的大的正值,意味着非常小的平衡常数,对于产 物的生成来说,反应物是热力学稳定的,因为达到平衡时,仅有 非常少量的产物生成。相反,△rGmθ大的负值意味着大的平衡常数, 这样一来,必须消耗相当量的反应物去生成产物才能达到平衡, 所以反应物是不稳定的。若△Gθ=0,K=1,意味着体系处于一种 特定的状态,反应物和产物的量都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一个反应的△rGmθ可通过以下关系式求得。
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稳 定性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历程,亦即能改 变反应的活化能,因此,催化剂可以增加或 降低动力学稳定性, 但催化剂不能改变热 力学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因为催化剂并 不改变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换言之,热力 学指出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不能通过使 用催化剂而使其发生的。
一般地,关于物质的稳定性,不外乎其本身是否容易分解, 该物质能否与环境中的某物种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在讨论物质的 稳定性时, 首先要列出该物质的所有可能的分解反应。如分解成单质、 分解成简单化合物、化合物的歧化; 其次还要考虑该物质是否能与大气中常见组分发生化学变化。 最后,由各物质的标准生成自由焓算出一切可能的化学反应 的自由焓变。 与大气中组分的反应 分解成单质 △G=? 物质 分解成简单化合物 歧化 如果所有的可能反应的△G>0,就说该物质是稳定的;如果 有一个或多于1个反应的△G< 0,即该物质对该反应是自发的,因 而该物质是不稳定的。

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判断依据(好)

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判断依据(好)
有序变无序) 不自由变自由(有序变无序) 固体变气体
气体少变成气体多 ④CuSO4·5H2O(s) = CuSO4(s) +5H2O(l) 固体变液体 ⑤NH4HCO3(s) = NH3(g) + H2O(l)+ CO2(g) 固体变液体和气体 ⑥ Ba(OH)2·8H2O(s)+2NH4Cl(s) = BaCl2(s)+2NH3(g)+10H2O(l) 固体变液体和气体
∆G < 0
反应是自发的,能正向进行;
∆G > 0 ∆G = 0
反应是非自发的,能逆向进行 反应 处于平衡状态。
△G = △H-T△S
①△H ①△H<0, △S>0,△G<0 S>0, 在所有温度下, 在所有温度下,反应都能正向自发进行
例:C3H8(g) +5 O2(g) = 3CO2(g) + 4H2O(g)
绝大多数放热反应在常温下能够自发进行。 绝大多数放热反应在常温下能够自发进行。 原因:反应放热,体系能量下降, 原因:反应放热,体系能量下降,能量越低越稳定 反应放热越多,体系能量降低得越多, 反应放热越多,体系能量降低得越多,反应越完全 反应的焓变是制约反应能否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反应的焓变是制约反应能否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 △G = △H-T△S
类型 ∆H 1 2 3 4 - + - +
∆S
+ - - +
∆G 永远是- 永远是- 永远是+ 永远是 受温度影响 受温度影响
反应的自发性 永远自发 永远非自发 温度低时自发 温度高时自发
【课堂巩固练习】 课堂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凡是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 C.自发反应也需要一定的条件 . 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

浅谈化学反应的方向与自发性

浅谈化学反应的方向与自发性

浅谈化学反应的方向与自发性现行教材人教版高二化学课本中,涉及到化学反应的方向与自发性,对于初学者而言,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为此,结合自身实际,现将有关学习体会总结如下:一、化学反应方向的判定1、速率比较法:当V正>V逆时,平衡正向移动。

当V正=V逆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当V正逆时,平衡逆向移动。

2、平衡常数法: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K值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对于吸热反应,降低温度,K值减小,平衡逆向移动。

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值减小,平衡逆向移动。

对于放热反应,降低温度,K值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简而言之:改变温度,若K值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改变温度,若K值减小,平衡逆向移动。

注意:若温度不变,虽化学平衡发生移动,但K值依然不变。

3、比较K与浓度商(QC),判定反应的方向。

当QC<K,反应正向进行。

当QC=K,反应达到平衡。

当QC>K,反应逆向进行。

4、勒夏特列原理判定法:改变一个条件,化学平衡总是朝着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若增大某物质浓度,平衡就朝能减小该物质浓度的方向移动;若增大压强,平衡就朝能减小压强的方向移动;若升高温度,平衡就朝能降低温度的方向移动。

5、根据具体物质实际量判定反应的方向如生成物增加,则反应在正向进行中;如生成物减少,则反应在逆向进行中。

如反应物增加,则反应在逆向进行中;如反应物减少,则反应在正向进行中。

二、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定1、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力作用就可以自动进行的过程。

2、自发反应:在给定的一组条件下,一个反应可以自发地进行到显著程度,就称为自发反应。

3、焓判据: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因此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科学家由此提出用焓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这就是所谓的焓判据。

但是,有些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例如,在25。

C和1.01×105Pa时,2N2O5(g)===4NO2(g)+ O2(g)ΔH===+56.7kJ/mol(NH4)2CO3(s)===NH4HCO3(s)+ NH3(g)ΔH===+74.9kJ/mol上述两个自发反应都是吸热反应,显然只根据焓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全面的。

高中化学选修4讲义专题2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的方向Word版含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4讲义专题2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的方向Word版含答案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的方向————————————————————————————————————— [课标要求]1.了解自发反应与非自发反应的含义 。

2.了解熵的基本含义及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的基本内容。

3.能依据化学反应的焓变与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1.自然界变化的方向性(1)自然界的变化具有方向性。

(2)实例①室温下,冰会融化成水,而水不能结成冰;②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而不会自动从低处流向高处。

2.化学反应的方向性自动进无法进行,而其逆反应自动(1)化学反应具有方向性,许多化学反应的正反应能行。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是否能自动进行:自发反应: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

[特别提醒](1)自发反应可被利用来完成有用功。

例如:1.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称之为自发反应。

2.同种同量物质的熵值:S (g)>S (l)>S (s)。

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固体溶于水的过程是熵增加的过程。

3.大多数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大多数熵增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4.焓减(ΔH <0)、熵增(ΔS >0)反应在所有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焓增(ΔH >0)、熵减(ΔS <0)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焓减、熵减反应在低温下自发进行;焓增、熵增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自然界变化的方向性与化学反应的方向性①甲烷燃烧可在内燃机中被利用来做功; ②锌与CuSO 4溶液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

(2)非自发反应要想发生,则必须对它做功。

例如: ①通电将水分解成H 2和O 2;②植物在光照下,能将CO 2和H 2O 转化成C 6H 12O 6和O 2。

1.下列过程非自发进行的是( )A .水由高处向低处流B .天然气的燃烧C .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D .室温下水结成冰解析:选D 水由高处向低处流,天然气的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均属自发过程;室温下,水结冰属非自发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自发过程
(1)含义: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如碳酸钙分解,中和反应等。

(2)特点
①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放出热量)。

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性(无序体系更加稳定)。

2.自发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

3.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1)焓判据
放热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ΔH <0,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故只用焓变判断反应方向不全面。

(2)熵判据
①熵:描述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S 。

熵值越大,体系混乱度越大。

②常见的熵增过程
a .如气体的扩散;
b .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S(g )>S(l )>S(s );
c .体积增大,反应前无气体,反应后有气体产生的过程;
d .数目增多,如反应前后都有气体,但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

③熵判据:体系的混乱度增大,ΔS>0,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

但有些熵减的过程也能自发进行,故只用熵变来判断反应方向也不全面。

(3)复合判据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方向是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共同影响的结果,反应方向的复合判据为ΔG =ΔH -T ΔS 。

当ΔG =ΔH -T ΔS ⎩⎪⎨⎪⎧ <0时,反应能够自发进行=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