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用地踏勘论证报告、实地踏勘论证意见参考提纲

合集下载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现场踏勘报告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现场踏勘报告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实地踏勘和论证报告(编写提纲)一、项目概况项目建设基本内容、建设必要性,建设背景、建设规模及技术指标,项目投资估算等。

二、项目建设涉及区域概况项目建设位置、交通,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三、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项目建设确定的选址方案及拟占用土地基本情况。

四、项目用地合理性分析(一)项目建设方案的合理性。

重点论证:项目建设方案是否符合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等;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是否符合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

(二)项目用地选址的合理性。

重点论证:项目可行性研究在选址多方案比较过程中,是否把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的数量作为方案优选的基本指标,是否存在为降低建设成本、减少拆迁等多占耕地或基本农田等问题。

(三)项目用地规模的合理性。

根据国家供地政策和有关用地定额标准,严格核定项目用地规模,引导建设单位提高用地效率。

重点论证:项目用地标准是否符合国家、地方行业有关用地定额,是否存在“搭车”征地、多征少用等问题。

(四)耕地补充方案的可行性。

根据国家耕地保护政策,对耕地占补平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确保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是否做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

重点论证:是否将补充耕地资金纳入工程预算,资金预算标准是否符合相关定额要求,是否提出资金保障措施,是否采取剥离耕作层等工程措施提高补充耕地质量。

(五)规划修改和补划基本农田方案的合理性。

规划修改和基本农田补划程序是否规范,补划基本农田是否做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规划的局部修改是否对规划整体目标的实现有不利影响,是否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提出的措施是否合理可行。

五、结论和建议(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实地踏勘和论证的结论性意见。

(二)合理性建议。

附件:1、现场踏勘图片2、编制单位资质(复印件或扫描件)。

项目用地实地踏勘论证意见提纲

项目用地实地踏勘论证意见提纲

附件2**项目用地实地踏勘论证意见提纲****年**月**日,**自然资源部门在**市/县(区)组织召开了**项目用地实地踏勘论证会(含规划修改方案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

**等特邀专家,**等相关科室,**县自然资源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组织现场踏勘的同志代表参加了会议。

与会专家和代表听取了建设单位对项目基本情况、编制单位对项目用地实地踏勘论证材料主要内容(含规划修改方案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的汇报,并对项目用地相关事项进行了充分讨论和审查,论证意见如下:一、﹝项目建设方案的合理性﹞会议认为,拟建的**项目已列入**规划(文号)(如《国家公路网(2013~2030年)》、《推进运输结构调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项目是****建设的需要,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二、﹝项目的基本情况和规划修改的必要性、合理性﹞拟建项目涉及**市/县(区),拟用地总面积为**公顷,拟占用农用地**公顷,其中耕地**公顷(水田**公顷,旱地**公顷)。

项目是否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且涉及占用**市/县(区)永久基本农田,项目不符合**规划用地面积为**公顷。

项目是**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条件和规划修改条件,是否同步编制项目涉及规划修改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

三、﹝项目选址的合理性、科学性﹞项目选址综合考虑****等因素,对沿线多个路段进行多方案比选,采用了****的最优方案。

为了少占耕地尤其是永久基本农田,项目选线****等措施来减少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但因****的需要,项目选址仍不可避免的涉及占用耕地**公顷,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公顷。

四、﹝项目是否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现行城乡规划)﹞项目是否与现行国土空间规划或现行城乡规划一致。

如不一致,是否在报告中分析了项目与国土空间规划或现行城乡规划的关系,与行业规划及专项规划的衔接,与自然保护地、文物古迹保护单位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的关系,并制定相应措施。

踏勘论证报告

踏勘论证报告

踏勘论证报告
一、项目概述
本报告是针对新建一座高速公路的踏勘论证报告,该项目位于
中国南方的山区,路线总长度为200公里,包括两个隧道和数座
大桥。

该项目目的是改善当地交通状况,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土地使用和环境影响评估结果
1.土地使用
根据踏勘论证,该项目需要占用2,000亩土地,其中涉及到农田、林地以及水源保护区。

我们已经与当地村委会和政府部门沟通,确定了相应的土地补偿和安置方案,并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

2.环境影响评估
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涉及到地质、水资源、生态和噪声等方面。

根据论证结果,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包括关注水土保持、
减少噪声污染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等。

这些措施将严格执行,确保项目在环保方面符合相关法律和规定。

三、安全措施
该项目涉及到隧道和桥梁的建设,这些特殊区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工人和当地居民的安全,我们将采取多种安全措施,包括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训练工人防范安全事故。

四、建设周期和费用
该项目的建设周期预计为3年,总投资约为50亿元人民币。

建设周期和费用将根据项目实际进展情况进行调整。

五、结论
总之,此次踏勘论证报告重点分析了该项目的土地使用和环境影响,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报告中的结果表明,该项目在
各个方面均符合相关法规和要求。

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这个项目将会成为当地地区的重要交通和经济枢纽。

补充耕地项目实地论证意见范文

补充耕地项目实地论证意见范文

补充耕地项目实地论证意见范文一、项目基本情况。

我们来到了[补充耕地项目具体地点名称]进行实地论证。

这个项目规划的补充耕地面积是[X]亩,从规划图上看,地块分布在一片相对开阔的区域,周边的交通状况还算便利,这为后续的耕种和农产品运输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条件。

二、土壤条件。

1. 肥力情况。

- 一铲子下去,感觉这土还挺松软的。

抓一把在手里,能看到土壤的颗粒结构比较合适,不是那种特别黏或者特别沙的土。

当地的老乡也说,这地以前虽然没有大规模耕种,但是长些野草啥的都长得挺茂盛的,这说明土壤本身的肥力还是有一定基础的。

不过呢,肥力要达到高产田的标准,还得再施些有机肥,好好改良改良。

2. 土壤质地。

- 仔细观察土壤的质地,发现它属于壤土类型。

这种土壤就像一个“全能选手”,既能够较好地保持水分,又有一定的透气性,非常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

但是在一些边角的地方,土壤的质地稍微有些不均匀,可能是以前有过一些小的水土流失或者人为活动干扰的结果,需要在开垦的时候进行平整和改良。

三、水源条件。

1. 地表水。

- 项目区附近有一条[河流名称],水量看起来还比较充沛。

这条河离项目区的一些地块有点距离,要是想把河水引到地里进行灌溉,还得修建一些灌溉渠道。

而且河流的水位季节性变化比较大,到了枯水期,能不能保证充足的灌溉用水,这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2. 地下水。

- 我们找了当地的打井师傅了解情况,他说这个地方的地下水位不算太深,打井取水是可行的。

但是地下水的水质还得进一步检测,要是水质有问题,比如含盐量高或者有其他有害物质,那对农作物的生长可就有影响了。

四、地形地貌。

1. 平整度。

- 整体来看,项目区的地形还算比较平坦,但是有一些小的起伏。

这就像一个人的脸上有几个小痘痘一样,虽然不影响大局,但还是需要处理一下。

在开垦的时候,需要用推土机等设备把这些小起伏的地方平整好,这样才能方便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耕种作业。

2. 坡度情况。

- 大部分地块的坡度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基本上不会出现水土流失的风险。

踏勘论证报告

踏勘论证报告

踏勘论证报告
为了全面了解项目区域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分布、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情况,本次踏勘论证报告对项目区域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踏勘和调研,以期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一、地理环境。

项目区域位于XX省XX市,地处XX山脉腹地,地势较为险峻,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丰富。

植被覆盖率较高,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地理环境适宜于生态旅游开发,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二、自然资源分布。

项目区域内存在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煤炭、铁矿、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此外,水资源丰富,多条河流穿越项目区域,为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

三、地质构造。

项目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多条断裂带和褶皱带,地质构造活跃性较强。

局部地段存在地质灾害隐患,需要加强监测和防范工作。

四、水文地质条件。

项目区域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位较浅,水质优良。

地表水资源丰富,多条河流交汇于此,为生态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五、生态环境。

项目区域生态环境良好,植被覆盖率高,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需要加强生态保护,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踏勘论证报告,我们对项目区域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分布、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在后续工程建设中,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和地质灾害隐患,加强生态保护,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项目踏勘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大纲(试行)

建设项目踏勘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大纲(试行)

附件7建设项目踏勘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大纲(试行)一、封面包含题目、版次、建设单位、编制单位、日期等内容二、扉页:包含项目名称、建设依据、编制信息(单位资质、项目信息、人员信息、电子章等内容)三、正文第一章: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1.2项目建设必要性1.3项目前期进展和分析范围1.4编制原则1.5编制依据相关法规、条例、相关技术文件等。

1.6数据来源1.7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地理位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用地情况、投资规模、实施计划等。

第二章:项目选址制约因素分析2.1建设条件简介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及制约建设方案的其他主要因素情况介绍。

2.2建设方案论证(备选方案及推荐方案比选论证)根据建设项目选址要求、原则和相关技术规范,初步选定两个或两个以上切实可行的方案,涉及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I级保护林地、天然林或永久基本农田的建设项目,必须提供尽量避让方案。

受客观因素制约、确无其他比选方案的,应充分说明无比选方案的理由。

2.2.1方案概况对每个选址方案分别进行论述,包括用地红线范围、用地规模、选址选线方案等内容。

2.2.2用地现状阐述不同方案土地利用情况,所涉及农用地(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或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高标准农田,林地及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I级、II级保护林地)、湿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各类用地面积,现状建设情况,地形地貌等内容。

2.3小结通过上述分析得出推荐方案,总结、简述推荐方案指标和特点。

第三章: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3.1项目与相关行业规划、产业规划符合性论证3.2项目与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符合性分析3.2.1国土空间规划符合性分析1是否纳入规划,是否预留通道,是否列入重点项目清单,需要时1编制3.2.1章节,不用编制3.2.2 3.2.3章节进行分段方案比选。

3.2.2城乡规划符合性分析符合城市、镇(乡)总体规划情况,局部进行方案比选。

3.2.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是否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列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清单,是否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用地规模的是否理性,是否满足供地政策,组织现场踏勘论证的明确后续专章。

踏勘论证报告

踏勘论证报告

踏勘论证报告一、引言。

本报告旨在对踏勘过程中所发现的情况进行论证和分析,以便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踏勘是对某一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的过程,通过踏勘可以获取到丰富的地质、地貌、气候等信息,为后续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踏勘地点及情况。

本次踏勘地点位于XX省XX市XX县,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复杂,有山地、丘陵、平原等地貌类型。

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充沛,气温适宜。

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多种岩层,地下水资源丰富。

三、踏勘过程及发现。

在踏勘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重要情况:1. 地质构造复杂,该地区存在多种岩层,包括花岗岩、板岩、砂岩等,不同岩层之间存在明显的构造错动和断裂带,地质构造复杂,需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范和治理。

2. 地下水资源丰富,经过地下水勘探,我们发现该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但也需要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和管理。

3. 生态环境脆弱,由于地形复杂,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植被覆盖不足,易发生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

四、论证分析。

根据以上踏勘过程中的发现情况,我们进行了如下论证分析:1. 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需要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和治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

2. 地下水资源丰富,应加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合理规划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工作,推动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改善,减少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

五、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论证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和治理工作,提高地质灾害防范能力,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

2. 加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合理规划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工作,推动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改善,减少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保护好生态环境。

城乡建设用地项目现场踏勘报告

城乡建设用地项目现场踏勘报告

城乡建设用地项目现场踏勘报告
一、项目基本概况
**年第**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涉及**乡(镇、街道)等**个乡(镇、街道),**村(居)等**个村(居)和**单位等**个单位,拆旧面积**公顷,复垦农用地**公顷,其中耕地为**公顷,或安置区面积**公顷,建新区面积**公顷。

二、现场踏勘结论
本次申报项目属于“拆旧・安置”方式。

经现场踏勘,拆旧建新与补偿安置方案可行,安置区四至权属清楚,无争议。

该项目达到立项要求,同意立项。

(或属于“拆旧-建新”方式,经现场踏勘,拆旧区已经全部拆除并进行复垦;建新区已经确定建新地块位置,该项目达到立项要求,同意立项。

或属于“拆旧■安置一建新”方式。

经现场踏勘,拆旧区已经全部拆除并进行复垦,安置区已经办理农转用手续或占用存量建设用地,建新区已经确定建新地块位置。

该项目达到立项要求,同
意立项。


踏勘人:(签字)(2人以上)
**年**月**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X项目用地踏勘论证报告参考提纲(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特殊情况下还须含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章节)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建设依据。

该项目已列入X规划(文号),项目应由X:部门审批(核准),符合受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重大建设项目用地预审范围。

(二)项目建设意义。

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土地供应政策。

(三)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用地涉及X市X县(市、区)和X市X县(市、区)。

(跨市项目,增加表述:该项目为跨市项目,涉及、、共个市。

)(四)项目用地情况。

项目申请用地总面积公顷,其中农用地公顷(耕地公顷,永久基本农田公顷),建设用地公顷,未利用地公顷。

(五)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项目建设的规模和内容;涉及相关的建设技术指标;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情况;前期工作开展情况等。

(六)规划修改的原因。

项目是否符合规划修改条件,根据《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该项目符合X情形,可以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项目涉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一)规划修改的原则和依据。

1.规划修改原则。

规划修改应遵循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等原则。

2.规划修改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技术规程、相关规划及其他文件材料;规划修改程序是否规范。

(二)规划修改方案。

1.规划修改总体情况及指标调整情况。

规划修改情况综述,并重点说明规划修改前后,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用地总规模、新增建设用地等规划控制指标调整情况。

规划局部修改是否对规划整体目标的实现有不利影响,是否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提出的措施是否合理可行。

2.土地用途区调整情况规划修改前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等用途区调整情况。

(三)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

1.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必要性。

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详细说明该项目不同选址选线方案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比选情况、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实地踏勘论证情况,充分说明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必要性,无法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理由是否真实充分。

确需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是否通过调整选址、选线或通过工程措施减少占用的数量和比例,包括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准备采取的措施。

2.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合理性。

说明重大建设项目选址选线拟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具体数量(包括水田面积)、平均质量等别、空间位置等情况,详细说明通过综合考虑建设成本、工程施工难易度、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不同情况,项目选址选线拟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具体方案,明确经实地踏勘,该项目建设方案是否符合供地政策和节约集约用地要求,是否采取工程、技术等措施,减少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充分说明用地选址和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合理性。

3.永久基本农田占用情况。

将实地踏勘论证后拟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用地范围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套合进行分析,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详细说明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具体规模(含水田面积)、图斑数量、平均质量等别、空间位置等基本情况。

涉及占用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的,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详细说明城市周边具体规模(含水田面积)、图斑数量、平均质量等别等情况(详见附件1-1),并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分布示意图(包含城市周边范围线)。

4.踏勘论证后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的情形/踏勘论证后对用地方案进行调整的情形。

通过踏勘论证,认为项目建设方案符合供地政策和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用地选址和用地规模比较合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必要、合理,规划修改方案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切实可行。

/通过踏勘论证,认为X比较合理,但存在X等问题,建议对用地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按照踏勘论证意见,建设单位对X问题进行了处理,调整后的方案为X ,符合X的要求。

5.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情况。

按照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要求,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详细说明补划永久基本农田规模(含水田面积)、平均质量等别、空间位置等情况。

补划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的,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详细说明城市周边补划永久基本农田规模(含水田面积)、平均质量等别、空间位置等情况(详见附件1-2),并附补划永久基本农田分布示意图(包含城市周边范围线),同时提交补划永久基本农田拐点坐标表(电子版本)。

若城市周边确实没有补划空间,需充分说明理由。

6.小结。

明确提出重大建设项目规划修改、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是否必要、是否合理,补划的永久基本农田程序是否规范、是否通过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论证审核,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是否可行,是否将补充耕地资金足额纳入工程预算,资金预算标准是否符合相关定额要求,是否提出资金保障措施;是否采取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等工程措施提高补充耕地质量;说明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程度,说明补划永久基本农田后是否影响相关县级行政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完成。

补划后的永久基本农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上图入库,纳入法定保护任务。

三、项目用地的合理性分析(一)项目建设方案的合理性。

项目建设方案是否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供地政策、节能减排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是否符合经批准的产(行)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是否存在盲目投资、过度超前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土地资源等问题。

(二)项目用地规模的合理性。

项目用地面积统计分类是否准确;项目用地是否符合国家、自治区用地定额和控制指标,是否存在粗放用地、“搭车”用地或圈地的问题,与同类先进或领先项目相比,是否还有节约用地的空间;是否可以通过进一步优化项目总平面布置、选线方案和设计,核减用地规模。

四、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分析自治区级能源、交通、水利、通讯、农业、民生保障等重大国计民生项目,拟选址的位置与国土空间规划(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暂不一致或未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建设用地范围的,需要同步编制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的,可合并编制纳入本章节,进行一次性踏勘论证;单独组织规划选址论证的,由所在地设区市、县(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项目论证,编制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相关提纲内容可参照本附件。

(一)项目选址是否符合国土空间规划或现行城乡规划项目规划选址是否符合国土空间规划或现行城乡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或现行城乡规划的关系,与行业规划及专项规划的衔接(如不符合,须将该章节扩展为规划选址报告章节,详细分析项目与自然保护地、文物古迹保护单位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的关系分析,与环境保护要求衔接情况分析、是否制定相关措施等重要内容)。

(二)项目选址的原则及合理性、必要性分析在项目选址多方案比较过程中,是否把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数量作为方案优选的基本指标,是否存在为片面追求降低建设成本、减少拆迁等多占耕地或永久基本农田的问题五、进一步节约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建议六、结论附件:1-1. 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情况表1-2. >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情况表1-3. >项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局部图(修改前)1-4. >项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局部图(修改后)附件1-1XX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情况表填表单位:面积单位:公顷(0.0000)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曰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曰附件1-2X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情况表填表单位:面积单位:公顷(0.0000)审核人: 审核日期:年月日填表人: 填表日期:年月日附件2X项目用地实地踏勘论证意见参考提纲XXX年X月X日,X自然资源部门在X市/县(区)组织召开了X项目用地实地踏勘论证会(含规划修改方案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等)。

X等特邀专家,X等相关科室,X X 自然资源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组织现场踏勘的同志代表参加了会议。

与会专家和代表听取了建设单位对项目基本情况、编制单位对项目用地实地踏勘论证材料主要内容(含规划修改方案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等)的汇报,并对项目用地相关事项进行了充分讨论和审查,论证意见如下:一、〔项目建设方案的合理性〕会议认为,拟建的X项目已列入X规划(文号)(如《国家公路网(2013〜2030年)》《推进运输结构调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项目是建设的需要,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二、〔项目的基本情况和规划修改的必要性、合理性〕拟建项目涉及市/县(区),拟用地总面积为公顷,拟占用农用地公顷,其中耕地公顷(水田公顷,旱地公顷)。

项目是否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且涉及占用市/县(区)永久基本农田,项目不符合规划用地面积为公顷。

项目是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条件和规划修改条件,是否同步编制项目涉及规划修改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

三、〔项目选址的合理性、科学性〕项目选址综合考虑等因素,对沿线多个路段进行多方案比选,采用了XXXX的最优方案。

为了少占耕地尤其是永久基本农田,项目选线xx>^t施来减少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但因需要,项目选址仍不可避免的涉及占用耕地X公顷,占用永久基本农田X公顷。

四、〔项目是否符合国土空间规划或现行城乡规划〕项目是否与现行国土空间规划或现行城乡规划一致。

如不一致,是否在报告中分析了项目与国土空间规划或现行城乡规划的关系,与行业规划及专项规划的衔接,与自然保护地、文物古迹保护单位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的关系,并制定相应措施。

五、〔项目是否符合相关政策〕本项目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29 号)中第X类X ,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项目,符合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要求。

根据《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 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 年本)〉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98 号),本项目是否属于国家限制用地和禁止用地项目。

六、〔项目用地规模合理性〕根据行业的建设用地标准。

项目用地标准为,项目实际用地情况为。

因此,项目用地规模合理。

七、〔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必要性、合理性和补划方案的可行性〕X项目占用X县永久基本农田X公顷(水田X公顷,旱地X公顷、可调整地类X公顷),是否涉及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

(一)〔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必要性〕详细说明重大建设项目不同选址选线方案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比选情况,对拟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实地踏勘基本情况,充分说明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必要性。

(二)〔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合理性〕项目推荐方案符合供地政策和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用地选址和用地规模比较合理。

同时在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基础上,项目结合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环境保护、安全技术条件等因素,通过工程、技术等措施减少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主要体现在X。

(三)〔永久基本农田的占用补划情况〕1.占用情况。

项目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公顷(水田公顷,旱地公顷、可调整地类公顷),涉及图斑个数个,平均质量等别为等,涉及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公顷(水田公顷,旱地公顷、可调整地类公顷),平均质量等别为等;其中各县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图斑个数、平均质量等别情况,涉及占用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的面积、地类、平均质量等别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