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压缩机检修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空气压缩机检查检修维护保养规范

空气压缩机检查检修维护保养规范
空气压缩机检查检修维护保养规范
序号
检查检修项 目
检查检修内容检查检修Biblioteka 期检修标准备注
1
压风机
机体
每日一次
轴承的运行声音温度是否正常
滤清器
到期更换
复盛IOOO小时,寿力机1500小时

油细分离器
到期更换
复盛3000小时,寿力机8000小时

除尘
每月
每运行125小时检查油、后冷芯组表面和冷却风扇的积尘情况,如果需要清 洁,把携带有非易燃性安全溶剂的压缩空气沿冷却风扇气流的反方向吹过芯 组的翘片外表面来清洁
油过滤器
到期更换
复盛1500小时,寿力机1500小时

压缩机油
到期更换
复盛4000小时,寿力机8000小时

各类安全阀
每年校验一次,每月 检查一次完好
动作灵敏可靠

各类显示仪表
每日
根据仪表显示参数检查油气桶油位、空重车是否正常、排气压力、温度是否 正常
2
水泵
检查轴承的润滑和磨损情 况
每周
滑动轴承油位正常,油圈转动灵活,油质合格,不漏油;滚动轴承温度不超 过75度
检查二次回路
每月
各绝缘线无老化,各部螺丝紧固
5
低压柜
接触器及接线
每月
动作可靠,接线良好
各类控制线
每月
接触良好
6
烟雾传感器 试验
运行情况
每周
动作灵敏可靠

加☆部分为周期保养内容,需按期进行,有记录可查
每季度
更换轴承润滑油。检查轴承磨损情况,更换磨损超限轴承,轴承最大间隙不 得超过有关规定
逆止阀、闸板阀、底阀的 维护

空气压缩机检修标准

空气压缩机检修标准

空气压缩机检修标准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空气压缩机检修标准3.5.1 机体⑴气缸无裂纹,不漏水,不漏气。

⑵排气温度:单缸不超过190℃,双缸不超过160℃。

⑶阀室无积垢和炭化油渣。

⑷阀片无裂纹,与阀座配合严密,弹簧压力均匀。

气阀用水试验,阀座和阀片保持原运转状态,盛水持续3min,渗水不超过5滴为合格。

⑸活塞与气缸余隙一般不得大于表1-6-1的规定,或符合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

⑹十字头滑板运转时无异响,滑板与滑道间隙不超过生产厂设计规定的两倍,参见表5-1表5-1目前煤矿使用较多的几种空压机主要间隙mm空气压缩机型号一级气缸余隙一级气缸余隙十字头滑板顶间隙内外内外1-10/8 1.5-3.0 1.5-3.0 1.5-3.0 1.5-3.0 0.12-0.251-20/8 1.7-3.0 1.7-3.0 2.0-4.0 2.0-4.01-40/8 3.0-5.0 3.0-5.0 3.0-5.0 3.0-5.0 0.21-0.1431-100/8 2.5-4.0 2.5-4.0 2.0-3.0 2.0-3.0 0.15-0.424L-20/8 1.2-2.2 2.0-3.0 1.2-2.2 2.0-3.0 0.15-0.25L5.5-40/8 1.8-2.6 2.6-3.2 1.3-1.9 2.2-2.8 0.250-0.3455L-40/8 2.5-3.5 2.5-3.5 2.0-5.0 2.0-5.0 0.21-0.34L8-60/7 1.5-2.5 2.0-3.0 1.5-2.5 2.0-3.0 0.142-0.2607L-100/8 3.0-5.0 3.0-5.0 2.5-4.5 2.5-4.5 0.140-0.6273.5.2 冷却系统⑴水泵符合完好标准⑵冷却系统不漏水⑶冷却水压力不超过0.25MP⑷冷却水出水温度不超过40℃,进水温度不超过35℃。

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

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

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1>概述①本规程规定了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维护与检修作业应遵守的规则、方法、技术要求以及试车与验收标准。

②其它未尽设备及检修标准参见随机资料或《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中的相关部分。

具体标准号如下:a)SHS01018—92《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b)SHS03002—92《水平剖分离心式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c)SHS03003—92《垂直剖分离心式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车间所承担的奎山宝塔石化内的各种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的维护与检修。

<3>控制内容与要求①维护与故障处理a日常维护Ⅰ认真执行《巡检制度》,定时巡检,并做好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Ⅱ巡回检查内容(见表3.1-1)表3.1-1巡回检查内容b常见故障与处理(见表3.1-2)表3.1-2常见故障与处理轴封故障轴封外侧“O”环破坏或动密封面破坏而造成轴封呼吸阀(信号口)冒油、冒气1、拆卸检查轴封,更换零件,必要时更换整套轴封c检修Ⅰ检修内容Ⅰ)中修内容a)检查径向轴承和止推轴承,测量轴承间隙,检查轴颈、止推盘磨损状况及b)跳动值,必要时进行调整或更换。

c)检查机械密封及轴端间隙密封。

d)检查联轴器及机组对中情况,必要时可调整对中。

e)检查、调校各仪表传感器、联锁及安全报警装置。

f)检查、紧固各部位的连接螺栓。

g)检查润滑油和封油系统,并清洗油过滤器。

Ⅱ)大修内容a)包括以上中修内容。

b)壳体的解体检查:(1)正确清理全部零部件表面的积焦、结垢和污物,并检查其磨损或(和)腐蚀情况。

(2)检查壳体各剖分面的光洁度和平面度,测量其安装的水平度或垂直度。

(3)对所有高应力零件(如轴、叶片等)应进行无损探伤检查。

(4)检查测量转子各有关部位的几何尺寸及跳动值。

(5)转子做动平衡校验。

(试情况而定)(6)检查测量迷宫密封间隙。

Ⅲ)主驱动机(如透平)及辅助油泵的检修,请参照相应的检修规程。

空气压缩机运行及检修安全规定[001]

空气压缩机运行及检修安全规定[001]

空气压缩机运行及检修安全规定一、总则1.1 目的本规定的目的是确保空气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完好性。

1.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全部使用空气压缩机的部门和员工,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需遵守本规定的各项要求。

1.3 定义•空气压缩机:指用于产生压缩空气的机械设备。

•操作人员:指对空气压缩机进行操作和维护的员工。

•监管人员:指负责监管和管理空气压缩机使用情况的负责人。

二、运行要求2.1 设备检查1.在每次使用空气压缩机之前,操作人员必需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2.检查项目包含但不限于电源线是否接好,气源管道是否疏通,过滤器是否清洁等。

3.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刻停止使用并通知监管人员。

2.2 操作规范1.操作人员必需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方可进行操作。

2.空气压缩机的操作必需依照操作手册和相关标准规范执行。

3.不得超出设备额定工作压力进行操作。

4.操作人员应保持机器四周的清洁和乾净,防止杂物进入设备内部。

2.3 维护保养1.定期对空气压缩机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依照维护保养手册和相关标准规范进行维护,包含但不限于清洁、润滑、更换滤芯等。

3.维护保养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或在专业人员引导下进行。

2.4 应急情况处理1.在发生突发事故或异常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刻停止使用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2.如发生人员损害或设备损坏等严重事故,应及时报告监管人员,并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三、检修要求3.1 检修流程1.检修前应订立认真的检修计划,明确检修内容和方法,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审核。

2.在检修过程中,必需依照检修计划进行操作,不得随便更改或省略环节。

3.检修结束后,应进行检验和试运行,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2 检修人员要求1.参加空气压缩机检修的人员必需具备相应的技术资格和经验。

2.检修人员必需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含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

螺杆式空压机维护检修规程

螺杆式空压机维护检修规程

螺杆式空压机维护检修规程1.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FHOG120A—FHOG340A型空气压缩机的维护检修。

1.2结构简述压缩机机体(圆柱螺杆、平面星轮)、电动机、气路系统、油路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风冷装置等部分组成。

2完好标准2.1零、部件2.1.1主、辅机的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2.1.2设备铭牌完整、清晰。

2.2运行性能2.2.1排气压力不超过额定排气压力值,油气温度不超过100℃。

2.2.2无异常声音及漏油、漏气情况。

2.2.3油气分离器的油位正常。

2.2.4各仪表、指示灯显示正常。

2.2.5空压机在额定值内正常卸、负载。

2.3技术资料2.3.1质量合格证、安装和使用说明书等出厂技术资料器齐全。

2.3.2有设备档案。

2.3.3有检修记录。

2.3.4有易损零配件图。

2.4设备及环境2.4.1机组及其周围应保持干净。

2.4.2空压机室内通风良好、吸风口有过滤装置。

2.4.3各法兰结合处无漏、渗油现象。

3设备的维护13.1日常保护3.1.1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发现故障及时处理。

3.1.2保持装备整齐,保持装备润滑良好。

3.1.3按照设备运行性能指标检查各部位运行状况。

3.2按期检查3.2.1空气滤芯有无阻塞现象,清扫干净。

3.2.2油散热器表面污灰塞堵散热片的状况,用风清扫。

3.2.3测量星轮面得间隙是否需要重新调整。

3.3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原因及其消除方法故障现象特征序号故障产生的几种原因气路上压力超过额定负载压1消除方法不必采取措施,气管路上的压力,压力控制器断开。

卸荷指力低于控制负载(复位)压力示灯亮,处于卸荷状态。

时,空压机会主动加载。

拆卸电磁阀与卸载阀之间毗连2电磁阀失灵。

管路,如在负荷,气路不通或气路很小,则修缮或必要时更换。

空压机不能满负载运转34压力控制阀失灵。

检查,必要时更换。

油气分离器与卸荷阀间的控制检查管路及毗连处,若有泄露管路上泄漏。

则需处置惩罚。

空气压缩机运行及检修安全规定

空气压缩机运行及检修安全规定

空气压缩机运行及检修安全规定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规定旨在确保空气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检修,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适用于全部公司内使用空气压缩机的部门和岗位。

二、运行规范1. 压缩机的启停运行1.1 确保压缩机的开启和关闭由经过特地培训的操作人员进行,并定期进行巡检。

1.2 在运行压缩机前,需认真检查压缩机的电源、电气系统、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的运行情形,确保正常无异常。

1.3 压缩机运行时,操作人员应定时巡检压缩机的运行情形,如压力、温度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刻停止压缩机运行,并报告上级主管。

2. 压缩机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2.1 操作人员必需穿着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装备无缺损,包含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2.2 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改装或维护和修理压缩机,如有需要,应及时报告上级主管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2.3 长时间运行的压缩机需设有自动停机保护装置,在必需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3. 压缩机检修安全要求3.1 压缩机停止运行后,必需将电源切断,并确保电源无法再次接通。

3.2 压缩机检修过程中,必需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在检修前必需戴好必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具备相应的检修知识和技能。

3.3 检修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依照程序依次进行检查,动作要轻、慢、准,不得存在违规操作。

3.4 检修完毕后,必需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洁,保持四周环境乾净。

将检修情况记录并上报主管。

三、管理标准1. 职责分工1.1 公司将设立特地的空气压缩机运行与检修管理岗位,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相关工作。

1.2 对于操作人员,公司将从具备相关经验和技能的员工中选派,并进行必需的培训。

2. 流程规范2.1 公司将建立空气压缩机的运行和检修流程,并通知相关岗位人员。

2.2 运行和检修流程应包含:开启与关闭流程、运行巡检流程、安全操作规程、检修流程等。

3. 监督检查3.1 公司将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包含运行和检修技能的考核。

空气压缩机的维修检查制度范本(2篇)

空气压缩机的维修检查制度范本(2篇)

空气压缩机的维修检查制度范本一、维修检查的目的本维修检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空气压缩机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确保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维修检查的频次1. 日常巡检: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巡检,检查各关键部件的运行状况。

2. 定期维护:按照设备生产工况和使用寿命进行定期维护,一般为每个季度进行一次。

三、维修检查的内容1. 空气压缩机的外观检查- 检查机器外部是否有明显损坏或变形。

- 检查紧固件是否松动或丢失。

- 检查机器周围是否有杂物阻碍通风。

2. 空气压缩机的电气系统检查- 检查电源线是否安全可靠,是否有断裂或短路现象。

- 检查电气元件是否正常工作,如断路器、保险丝等。

- 检查电控系统的各个传感器和控制开关是否正常工作。

3. 空气压缩机的压缩系统检查- 检查空气过滤器和油过滤器是否清洁、无堵塞。

- 检查压缩机的运行压力是否正常,是否过高或过低。

- 检查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是否超过设定范围。

- 检查压缩机的油液是否清洁,是否需要更换。

4. 空气压缩机的冷却系统检查- 检查冷却系统的散热片是否清洁,是否有堵塞。

- 检查冷却风扇是否正常工作。

- 检查冷却系统的冷却剂是否充足,是否需要添加或更换。

5. 空气压缩机的气动系统检查- 检查气动阀门和管路是否有泄漏现象。

- 检查压缩空气的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是否存在杂质。

四、维修检查的记录和处理1. 任何维修检查的结果都应记录在设备维护台账中,包括巡检、定期维护和维修记录。

2. 对于发现的问题或故障,应及时记录并进行处理。

3. 对于无法及时处理的问题,应向管理部门提出报告,并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

五、维修检查的责任1. 物业部门负责日常巡检和定期维护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2. 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日常巡检,并将巡检结果记录在巡检表上。

3. 维修人员负责维修检查的具体操作和处理。

六、维修检查的改进和完善1. 对维修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空压机维修工安全技术规程范文

空压机维修工安全技术规程范文

空压机维修工安全技术规程范文第一章概述1.1 引言为了保障空压机维修工的安全,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安全技术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空压机维修工作,包括工作环境安全、个人防护、设备维护等方面内容。

1.2 目的本规程的目的是规范空压机维修工的操作行为,减少事故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也旨在提醒维修工注意个人防护、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内容,加强维修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

第二章工作环境安全2.1 环境清洁维修工必须确保工作环境的清洁,保持地面无杂物、无水渍,避免维修工操作时滑倒或碰撞。

2.2 通风条件维修作业时需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保证空气流通,避免因空气不畅导致氧气不足或有害气体积聚。

2.3 照明条件维修工作地点必须有足够的照明条件,确保维修工可以清晰地看到工作环境及设备的各个部分,避免误操作或事故发生。

2.4 警示标识维修工作区域应配备安全警示标识,标识清晰明显,提示维修工注意安全,在必要时提醒工人戴上个人防护用品。

第三章个人防护3.1 劳动服装维修工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动服装,如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等,保护身体免受外界伤害。

3.2 手部防护维修工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戴上手套,避免手部被尖锐物品划伤或受到化学物品的侵蚀。

3.3 呼吸道防护在进行清洁、维修过程中,维修工必须佩戴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呼吸道防护用品,避免吸入有害物质损伤呼吸系统。

3.4 眼部防护维修工必须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保护眼部免受尘埃、碎片等物品的伤害。

3.5 耳部防护在噪音环境下工作时,维修工必须佩戴耳塞或耳罩,保护耳朵免受噪音损伤。

第四章设备维护4.1 设备操作规范维修工在进行设备维护时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严禁超负荷运行设备,避免设备损坏或事故发生。

4.2 设备检查与保养维修工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状态良好,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

4.3 安全装置维修工必须确保设备的安全装置完好有效,防止意外操作导致事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压缩机检修技术规范发布日期:2010-6-25 信息来源:采矿网一、气缸1、气缸体不得有裂纹。

2、气缸内表面不得有深度大于0.5mm擦伤;磨损、圆度及圆柱度不得超过表2-4-1的规定。

3、气缸镗缸时应遵守下列要求:(1)气缸直径增大数值不得大于原设计直径的2%,壁厚减薄量不得大于原壁厚的10%。

(2)气缸镗去的尺寸一般不大于2mm,如大于2mm应配制加大的活塞和活塞环。

(3)如镗去尺寸较大时,应镶缸套;(4)由于气缸直径增大所增加的活塞力不得大于原设计的10%。

4、气缸经过大修或新更换后,应达到下列要求:(1)气缸与气缸体、缸座贴合面对气缸工作面(或气缸内孔)轴心线的垂直度在100mm长度上不大于0.04mm;(2)气缸定位止口轴心线对气缸工作表面(或气缸内孔)轴心线的同轴度不大于0.04;(3)气缸工作表面(或气缸内孔)的圆柱度不大于表2-4-2的规定;(4)气缸工作表面粗糙度:当气缸直径≤600mm时不大于0.8;>600mm时不大于1.6;(5)立式空气压缩机两个气缸轴线的平行度,在100mm长度上不大于0.04mm。

5、气缸内表面有轻微擦伤或拉毛时,可用半圆形油石,沿缸壁圆周方向,用手工往复研磨,直到以手触摸无明显的感觉为止。

二、活塞1、活塞不得有裂纹、断裂、严重拉伤、丝堵松动或活塞环槽严重磨损等缺陷。

2、活塞修理后应达到下列要求:(1)与活塞杆相配合的支承端面对活塞配合内孔轴心线的垂直度不得大于表2-4-3的规定:(2)活塞外圆柱面轴心线对活塞杆相配合内孔轴心线的同轴度:活塞直径≤120mm时为0.025mm;活塞直径>120~250mm时为0.030mm;活塞直径>250~500mm时为0.040mm;(3)活塞的圆柱面、活塞环槽两侧面,与活塞杆外圆配合处及与活塞杆贴合平面的表面粗糙度均不大于1.6。

三、活塞环1、活塞环不得有下列缺陷:(1)活塞环断裂或有过度擦伤;(2)活塞环丧失应有的弹力;(3)活塞环厚度(径向)磨损大于1~2mm;(4)活塞环宽度(轴向)磨损大于0.2~0.3mm;(5)活塞环在活塞环槽中的轴向间隙达到0.3mm或超过设计间隙的1.5倍;(6)活塞环外表面与气缸壁出现间隙且总长度超过气缸周长的50%。

2、新换活塞环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1)表面硬度:D>500mm时,HB89~102;D≤500mm时,HB90~107。

一般情况下活塞环的硬度应比缸套高10~15%;(2)活塞环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杂物、疏松等铸造缺陷,环的两端及外圆柱面上不得有划痕;(3)表面粗糙度:外圆柱面不大于1.6;(4)活塞环端面平面度不大于表2-4-4的规定;(5)凡在磁力工作台上加工的活塞环,加式后应退磁。

3、活塞环在装配前先在气缸内作漏光检查。

在整个圆周上漏光处不得多于两处,每处弧长不得大于25°,总长不得超过45°,且与活塞环切口距离大于30°;不接接触处的间隙不得大于0.04mm。

4、活塞环与环槽的侧面间隙及径向间隙应符合设计规定。

用手压紧活塞环时,活塞环应能全部沉入环槽内成一凹口。

5、活塞环装入气缸内,其切口位置应相互错开,错开角度不小于120°。

所有切口要与气缸的气阀口、注油孔等适当错开。

切口间隙应符合设计规定。

四、活塞杆1、活塞杆不得弯曲及严重擦伤,磨损不大于0.3~0.5mm。

2、大修后或新更换的活塞杆应符合下列要求:(1)与活塞孔相配合的圆柱面轴心线对活塞杆摩擦面轴线的同轴心度、活塞杆摩擦面的圆柱应符合表2-4-5的规定;(2)与活塞配合的轴肩端面对活塞杆摩擦面轴心线的垂直度不大于表2-4-6的规定:(3)活塞杆表面粗糙度:摩擦表面不大于0.2,与活塞配合处不大于0.8。

五、十字头和十字头销1、十字头滑板与机体滑道允许轻微磨损,但运转时不发生大的音响,且间隙不超过最大设计值(见附表)的二倍。

2、十字头体外浇注的巴氏合金层不得脱落、离层、拉成沟痕或结瘤。

3、十字头体或滑板不得有裂纹。

4、十字头与活塞杆连接螺纹不得有磨损或脱扣松动,十字头体与活塞杆连接法兰不得损坏。

5、十字头销孔或十字头销外径磨损不得超过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十字头销不得有裂纹或划痕。

6、更换的十字头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1)十字头销孔轴心线对十字头摩擦面轴心线的垂直度、安装活塞杆固定螺母的支承面对十字头摩擦面轴心线的垂直度,不得超过表2-4-7的规定;(2)十字头表面粗糙度不大于:摩擦面为0.8;十字头销孔为0.6。

7、修检后十字头滑扳的机体滑道的接触点分布均匀,接触面积要达到50%~70%。

配合间隙可参照附表1或按技术文件规定。

8、十字头销摩擦面的圆柱度不大于表2-4-9的规定。

9、十字头销摩擦面粗糙度:D≤150mm时为0.2,D>150mm时为0.4。

六、连杆1、连杆不得有下列缺陷:(1)连杆大头变形,分解面磨损或破坏,(2)连杆小头内孔磨损;(3)连杆弯曲或扭曲变形;(4)连杆螺栓的螺纹损坏,配合松弛,裂纹或产生过大的永久变形。

2、连杆检修后应符合下列要求:(1)连杆体大头孔轴线公共面上的平行度、大小头孔的圆柱度不大于表2-4-10的规定;(2)连杆大小头孔表面粗糙度不大于1.6.七、气阀1、气阀不得有下列缺陷:(1)阀片磨损、裂纹、擦伤或出现沟痕;(2)阀座的密封边缘出现裂纹、沟痕或缺口,已失去密封作用;(3)气阀的弹簧断裂或丧失弹力或弹簧不平衡;(4)气阀泄漏。

2、新更换的环状阀片工作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0.16(A级)或0.32(C级),平面度不大于表2-4-11的规定。

3、新更换的环状阀片表面不应有肉眼可见的气泡、非金属夹杂物、锈蚀及碰伤等缺陷。

阀片的毛刺应修光。

4、弹簧的弹力应符合规定,不应成弯曲形(中部的弹簧圈向外膨胀)。

5、新组装的气阀应用煤油进行气密性试验,只允许有滴状渗漏。

八、主、曲轴1、曲轴的圆度和圆柱度不得大于表2-4-12的规定。

2、主轴颈及曲轴颈表面粗糙度:采用滑动轴承时不大于0.8;采用滚动轴承时不大于1.6。

3、曲柄销轴线对主轴颈公共轴心线在曲柄半径方向的平行度不大于表2-4-13的规定。

九、填料函1、填料函不应有下列缺陷:(1)较大泄漏;(2)多瓣密封对口间隙过小或没有间隙;(3)拉紧弹簧丧失弹力;(4)密封圈断裂、掉渣;(5)填料函油路堵塞。

2、密封圈表面不得有砂眼、气孔、刻痕或缺口。

两端面平行度不大于0.2‰.密封圈在密封盒内的轴向间隙应为0.035~0.115mm。

3、密封圈上的盖板与环状块件应相研配合,两端面、各块件平面及孔的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0.8。

十、冷却器1、冷却器不得有下列缺陷:(1)管子因腐蚀严重、开裂,导致漏泄;(2)管内污垢严重;(3)管端连接板开焊或胀接不严;(4)外壳开裂或连接板开裂。

2、冷却器如有个别管子漏泄,可临时将管子两端堵住,检修时进行更换处理。

十一、空气滤清器(滤风器)滤风器应清扫干净。

金属网滤风器清扫后应涂上粘性油,其粘度为3.3~4.0°E,不许用挥发油代替。

油浴式滤风器要定期换油。

十二、风包1、卧式风包应略向放水阀的一端倾斜。

2、风包上应装有动作可靠的超温保护装置、安全阀、排污阀,并有检查孔,在风包出风管路上应装释压阀,释压阀的口径不得小于出风管的直径。

3、大修时,风包应作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

4、大修时,应对风包内部及压缩机至风包一段排气管内进行清扫。

十三、润滑系统1、气缸内部润滑必须使用压缩机油,油质必须符合国家规定。

使用前必须试验其闪点,闪点不得低于215℃。

2、油压不得低于0.1Mpa,不得大于0.5Mpa。

润滑系统不得漏油。

3、气缸内部润滑油量要适当,应按照技术文件规定进行调整,不可过少或过多。

4、注油器及油质清洁,无污染。

十四、仪表及安全保护装置1、压力表必须定期校验。

2、高、低压排气口及中间冷却器出口处必须装设温度探头或测温装置,安装温度计的套管应插入排气管内,其深度不小于管径的1/3.3、安全阀应工作可靠,动作灵活。

没超过开启压力时应严密关闭,无泄漏现象;达到开启压力时,应立即开启,无振荡现象。

开启压力不超过额定压力的10%。

4、压力调节器应动作可靠,其动作压力略大于工作压力。

5、应有排气温度超温保护、冷却断水保护及润滑油断油保护等装置。

6、外露的机械转动部位和电器裸露部位,都要加装护罩或遮拦。

十五、压缩机装配1、机身安装在基础上,其纵、横向水平度不大于0.05‰.2、轴承孔轴心线的同轴度不大于0.05mm。

3、十字头滑道轴心线的水平度不大于0.05‰,十字头滑道轴心线对曲轴心轴线的垂直度不大于0.1‰。

4、气缸轴线对十字头滑道轴线的同轴度应符合表2-4-14的要求。

5、空气压缩机装配过程中,必须测量下列部位,并符合要求:(1)各级活塞内外止点间隙;(2)十字头滑道的径向间隙及接触情况;(3)主轴颈与连杆大头瓦的径向间隙。

6、空气压缩机大修后应做水压试验,其试验压力为:(1)气缸体、气缸盖、气缸座、冷却器等受压部件的气腔及活塞腔为设计压力为1.5倍,持续时间不少于20min,不应渗漏。

(2)气缸体、气缸盖、气缸座冷却器等部件的水腔,应以不低于0.5Mpa的压力作水压试验,持续5min,不应渗漏。

(3)气缸水套试验试验压力为0.3,Mpa,持续5min,不应渗漏。

6、气缸水套不得有污泥、水垢,保持水路畅通。

水垢应清除干净。

十六、试运转1、空气压缩机经过大修后应进行试运转,合格后方能投入正式运转。

试运转分空载试运转和负载试运转两步进行,空载运转合格后才能进行负载试运转。

2、空载试运转基本上属于无压运转,试运转时间不少于1h,主要检查内容如下:(1)各运动部件有无异常音响;(2)油路是否畅通,油压、油量是否符合规定,空载试运时,应进行调整;(3)曲轴箱油温:带十字头的曲轴箱油温不应超过60℃,不带十字头的曲轴箱油温不应超过70℃.各部不得有漏油现象;(4)冷却水路是否畅通,水量是否分配合理;冷却水排水温度不应大于40℃,冷却水出入温度差不应大于10℃;冷却水流量均匀,不得有间歇性排气现象或冒气泡,各处不得漏水;(5)各运动部件温度是否正常,一般应在停车后测量,温度不得超过60℃;(6)各处不得有漏气现象;(7)仪表指示的是否正常。

3、负荷试运按额定压力的25%、50%、75%及100%,分四步进行。

前一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试运,每一步试验时间不少于1h,最后一步试验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

除继续检查空载试验内容外,还应试验下列各项:(1)各级排气温度:单缸不大于190℃,双缸不大于160℃;(2)安全阀、压力调节器、释压阀是否灵活好使,动作准确;(3)在额定压力下测试排气量及比功率,分别不应低于设计值的90%和95%;(4)在基础上测试振动,其振幅不超过表2-4-15的规定;(5)测量噪声级,应不大于90dB(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