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使用将实现高比例
欧盟绿色协议:经济和社会转型,以实现改善气候的雄心

392021 11 世界科学2019年12月1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绿色协议》,设定了到2050年使欧洲成为第一个气候中性大陆的目标。
2021年7月起生效的《欧洲气候法》将欧盟对气候中性以及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55%的中期目标的承诺写入具有约束力的立法。
这一承诺于2020年12月提交给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作为欧盟对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贡献。
欧盟通过现行气候和能源立法,已将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了24%,而欧盟经济同期则增长了约60%,顺利实现增长与排放脱钩。
这一久经考验的框架构成了一系列立法提案的基础。
2021年7月,欧盟委员会通过了一揽子提案,调整欧盟气候、能源、土地利用、交通运输和税收政策,以期实现2030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1990 年至少减少 55%的目标。
在未来十年,这一减排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对于欧洲能否在2050年之前成为世界第一气候中性大陆,并使《欧洲绿色协议》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至关重要。
根据提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立法工具,以实现《欧洲气候法》中议定的目标,从根本上助力欧盟实现经济和社会转型,创造公平、绿色和繁荣的未来。
欧盟委员会在提出这些建议之前,对其影响进行了深入评估,以权衡绿色转型的机遇和成本。
2020年9月,欧委会提议将欧盟2030年净减排目标至少提高至1990年水平的55%,这得到了一项全面性影响评估的有力支持。
事实证明,这一目标完全可以实现,而且大有裨益。
一套全面而相互关联的提案在未来十年,欧盟委员的一揽子提案将加快温室气体减排速度。
这些提案包括:将排放交易应用于新的行业领域,收紧现有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使用更多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加快推广低排放交通运输方式,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优化燃料结构;保持税收政策与《欧洲绿色协议》目标相一致;采取措施防止发生碳泄漏;开发保护和发展天然碳汇的工具。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 )每年都会为碳标价,并会降低某些经济领域的排放上限。
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发展的问题与挑战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发展的问题与挑战一、存在的问题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概括。
从可再生能源未来发展与能源转型的关系角度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现有体制难以协调可再生能源发展带来的利益冲突尽管我国能源转型还处于初级阶段,2017年风光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仅为7.3%,但全国平均风电限电率达到12%,光伏发电限电率为6%。
2018年风电限电率下降到6.2%,光伏发电限电率下降到3%。
根据欧洲主要国家的经验,在风光电比重在10%左右时,限电率已经下降到了1%以下,并随着风光电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限电率呈现稳步下降特征。
《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2020年我国(水、风、光)弃电率实现5%的目标,但进一步大幅降低弃风弃光率必然要受到现有体制机制的制约。
现有能源体制难以有效协调能源转型推进中相关方的利益冲突。
当前的能源转型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为核心内容。
当可再生能源规模不大时,这种替代关系导致的利益冲突不明显、不严重,政府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各项政策因为阻力小也能够顺利实施。
随着可再生能源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利益冲突越来越大,而政策制定和实施部门难以有效解决这些冲突和矛盾时,能源体制的这一问题就会日益凸显,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制约作用就日益突出。
随着风电与光伏发电逐渐进入平价时代,2020年后我国将迎来光伏与风电大规模建设高峰。
如果当前阻碍波动性风光电并网的体制因素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要实现在既有的电力系统中进一步大幅提高波动性风光电量的比重的目标较难。
2.后补贴时代风力和光伏发电的“非技术成本”的不利影响将日益凸显在政策支持与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我国风电与光伏发电的成本快速下降。
目前,在资源条件优良、建设成本低、投资和市场条件好的地区,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已达到燃煤标杆上网电价水平,具备了不需要国家补贴平价上网的条件。
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

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能源也成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之一。
但是,随着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不断兴起,传统能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因此,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不仅需要考虑到能源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还需注重环保和资源节约。
一、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主流可再生能源是指环境中能源的再生和循环利用,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
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具有环保、永续、分布广泛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总能源的50%以上,其中太阳能和风能将成为未来两大主流。
太阳能与风能是两种最常见的可再生能源,未来这两种能源将更加完善和成熟。
根据巴黎协定,全球将在这个世纪内实现碳中和,这也意味着对可再生能源转型的需求更加迫切。
未来太阳能和风能设备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同时也将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之一。
二、能源互联网将推动能源转型能源互联网就是通过智能化技术将能源生产、传输和使用进行全球连接,以实现能源高效清洁转型。
未来能源互联网将带来智能化、数字化和服务化的变革,同时也将加速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能源存储技术将得到突破能源存储技术是指将电力转化为物理或化学储备,以便能够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
目前的储能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大规模应用中仍存在不足。
例如,现行电池技术的容量和寿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未来,新型能源储存技术将得到突破,例如,氢能技术、超导体等将成为大规模应用的方向。
四、智能化将成为能源发展趋势智能化是指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而未来的能源也将实现智能化。
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实现能源分析和预测,从而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用能;云计算可以实现能源交易和电网调度,从而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效率。
未来智能化将成为能源发展的一大趋势。
五、环保节能将贯穿未来能源发展环保与节能已经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意大利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举措及实践案例-全球科技经济了望

作者简介:盖红波(1971—),女,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情报学、全球科技政策、科技投入问题研究,2013年起专门从 事意大利科技政策研究。
收稿日期:2017-04-27近年来,清洁能源在意大利发展迅猛。
受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影响,意大利于2011年6月宣布放弃核电,因此,这里的清洁能源主要指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生物质能(沼气)、地热能和潮汐能,即源于大自然,不排放污染物,再生率远高于消费率的能源。
可再生能源在发电、供热、制冷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作用日益增加,正在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武器。
1 意大利可再生能源发展概况在意大利,可再生能源是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可再生能源在意大利市场上有着稳固的地位,占国内能源总需求的35%。
2010—2015年,意大利新创建的清洁能源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23吉瓦,几乎达到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50吉瓦)的一半,投资额超过500亿欧元[1]。
2015年意大利可再生能源投资超过20亿欧元,而2014年为15亿欧元。
用于提高能效的绿色投资有所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因能效提高而创造的营业额超过50亿欧元,其中30亿欧元被用于可再生能源住宅投资。
就可再生能源分布来看,意大利1/3的绿色发电为水力发电,1/3为太能能发电,其余为风电、生物质能发电和地热发电。
2015年,意大利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大幅增长,投资额达6.7亿欧元,其次是太阳能,投资额为5.6亿欧元,水力发电投资5.1亿欧元,生物质能发电投资额为3.1亿欧元。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来,可再生能源电厂的管理和维护成为一项真正增长的新业务。
根据能源和战略集团的估计,意大利太阳能电厂的市场管理价值达4.5亿欧元,风电管理价值超过3.6亿欧元,电厂的技术更新价值更为可观。
与其他领域正在面临危机相反,不断发展的能源市场正在引起越来越多初创企业的兴趣。
每10家意大利初创企业中就有一家属于能源领域。
各国清洁能源政策目标

各国清洁能源政策目标
以下是一些国家的清洁能源政策目标:
1. 美国:美国的清洁能源政策目标是实现碳中和,即到2050
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零。
此外,美国也设定了各州各自的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目标。
2. 中国:中国的清洁能源政策目标包括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5%。
中国还计划逐步减少煤炭的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
3. 德国:德国的清洁能源政策目标是实现能源转型,即逐步淘汰核能和化石燃料,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
德国的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100%的可再生能源消费。
4. 日本:日本的清洁能源政策目标包括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总发电量的比重达到22-24%。
此外,
日本也在鼓励能源效率提升和低碳技术的发展。
5. 英国:英国的清洁能源政策目标是实现碳中和,即到2050
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零。
英国计划逐步淘汰燃煤发电,并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这些只是一些国家的清洁能源政策目标,不同国家的目标可能有所不同,但都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促进可持续能源的使用。
2050年的新能源阅读理解

2050年的新能源阅读理解阅读理解:2050年的新能源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紧张的双重挑战下,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新能源的发展。
2050年,作为未来近四十年的时间节点,对于新能源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2050年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一、可再生能源的崛起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将占全球总电力结构的85%。
其中,太阳能电力将占据三分之一的份额。
这一趋势的背后,是太阳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下降。
中国作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具有发展太阳能利用事业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自1998年开始关注太阳能发电以来,中国在太阳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链的完善,太阳能发电将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新能源汽车是实现低碳交通的重要途径。
根据福田汽车的“双碳”目标,到2050年,新能源产品的渗透率将大于80%。
这意味着未来新能源汽车将在交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充电设施的日益完善以及消费者对环保出行的认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将得到提升,充电时间将缩短,同时价格也将更加亲民。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有助于减少交通领域的碳排放,推动绿色出行的发展。
三、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网是新能源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智能电网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在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电动汽车的普及,智能电网的建设将成为重中之重。
通过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与电网的协调运行、电动汽车与电网的能量互动,从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四、绿色能源存储技术的发展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如何实现能源的高效存储和释放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绿色能源存储技术将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
例如,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壳牌“赋能进步”转型战略分析及其启示

TRATEGIC FORUM67摘 要:2021年初,壳牌正式发布以“绝对净零”碳排放目标为导向的“赋能进步”低碳发展战略,形成“增长支柱”“转型支柱”“上游支柱”三大产业支柱,转型步伐再次明显加快。
与欧洲其他石油公司普遍把增加可再生电力装机作为重要转型抓手不同,壳牌更加专注于通过满足客户低碳化、多样化、个性化用能需求实现转型,而且,壳牌油气上游业务投资规模持续缩减,但更加强调发展质量,这些都为传统化石能源公司低碳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参考。
壳牌的转型战略展现了国际石油公司推动能源低碳转型的多种可能性,建议中国石油企业立足中国国情和行业实际,为实现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碳排放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规律、能够发挥比较优势的转型路径,以更加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培育新能源产业,为推动中国能源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赋能进步”;能源转型;低碳战略;国际石油公司;壳牌Abstract :At the beginning of 2021, Shell published its low-carbon development strategy “Powering Progress”, which guided by the goal of “absolute net-zero”, and including growth pillar, transition pillar, and upstream pillar. Shell’s transformation pace has accelerated again. Unlike other European oil companies focusing on increasing renewable power installation, Shell mainly concentrates on meeting customers’ demands of low-carbon and facilitates energy transition by diversifying and personalizing energy needs. Moreover, it continues to slash its upstream investment scales and emphasize development quality, which offers a new reference for traditional fossil energy companies to take low-carbon development. Shell’s strategy shows multiple possibilities for international oil companies’ transformation.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Chinese oil enterprises put forward feasible low-carbon targets and implement roadmap based on national condition and industrial reality, and explore the transformation paths that is in line with the law of its own development and can give full play to it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t also suggests cultivating new energy industries by more flexible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chanism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China’s energy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Key words : “Powering Progress”; energy transition; low-carbon strategy; international oil company; Shell壳牌“赋能进步”转型战略分析及其启示周佩庆,林益楷(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Analysis of Shell’s “Powering Progress” strategy and its enlightenmentsZHOU Peiqing, LIN Yikai (CNOOC Limited)2021年2月11日,壳牌公司正式对外发布了以“赋能进步”(Powering Progress)为企业使命、以“客户优先”为核心举措的2021版低碳发展战略。
电气工程新技术专题

上海电力学院课程:电气工程新技术专题报告题目:太阳能发电技术及工程介绍综述报告专业年级:电气工程150304班学生姓名:陈磊孙权清连海生学号:******** ******** ********指导教师:**2016年3月17日目录引言 (3)1 太阳能发电的背景及发展概况 (4)1.1太阳能发电的现状 (4)1.2太阳能发电技术的难题 (6)1.3太阳能发电的前景 (7)2 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原理 (9)3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 (10)3.1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 (10)3.2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部分 (12)3.2.1太阳能电池阵列 (12)3.2.2蓄电池组 (12)3.2.3控制器 (13)3.2.4逆变器 (13)3.2.5阻塞二极管 (13)3.3光伏发电系统的装机容量和总发电量 (14)3.4光伏方阵运行方式 (14)3.5光伏系统的选型 (16)3.6光伏系统的布置 (17)3.7光伏发电技术问题 (18)3.7.1太阳能电池技术 (18)3.7.2 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跟踪技术 (19)3.7.3 并网电流控制技术 (20)3.7.4聚光光伏技术 (20)3.7.5孤岛效应检测技术 (21)4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23)4.1我国光伏发电的现状 (23)4.2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挑战 (26)4.3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展望 (29)参考文献 (39)引言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各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加大,国际石油价格的上升,化石能源的可采储量却日趋枯竭,导致能源问题成为世界各国需要面对的严峻挑战。
同时,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使得低碳能源称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利用开发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构筑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已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和研究方向。
由于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所以世界各国纷纷将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作为破解人类日益凸显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战略产业来予以大力支持,推动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迅猛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使用将实现高比例
2014年9月15日,“电力转型国际研讨会:2050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情景及途径”在北京召开。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和能源基金会共同介绍了《中国2050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暨途径研究》项目的初步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显示,中国在2050年或是更早时间能够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即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超过60%、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达到80%左右,届时诸如空气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将得到更有力发展。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王仲颖介绍,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在能源供应中占主导地位,将随着时间逐渐达成。
研究表明,煤炭消费总量将从2018年至2020年开始逐步下降。
研究认为,实践中国式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关键是电力系统转型,电力核心产业是风电和太阳能。
从现阶段来看,太阳能成本在过去5年内下降了80%,此类清洁能源的经济成本将不再成为可持续能源发展的阻碍。
风电、太阳能的装机量也会逐年上升,并且迅速在中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最终在2050年满足80%的可再生能源供电需求。
针对可再生能源使用灵活性的问题,则可以储能、智能电网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作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