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利率期货规避市场风险

运用利率期货规避市场风险
运用利率期货规避市场风险

运用利率期货,规避市场风险简介: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债券市场规模的扩大,如何使利率风险得到及时、充分、有效的化解和释放,一直是困扰我国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我们应加快利率期货的研究与开发,尽早推出。

国债期货? 有效管理利率风险

10月29日,央行宣布从这天起调息,我国债券市场应声而下。其原因正在于我国至今尚未推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做空机制,因此债券市场的利率风险日渐凸现。

事实上,因为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始终弥漫着人民币利率上调的预期,中长期债券更是一路走低,特别是今年4、5月份,我国债市在利率上调预期的压力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暴跌,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由于大量持有中长期国债,其境地是可想而知的。

这其中,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我国现有的利率风险管理手段已远不能满足投资者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的需求。众所周知,目前调整债券久期,使资产与负债久期相匹配,是我国债券市场投资者管理利率风险的惟一手段。但是,随着利率调整的风险不断增加,仅靠这些手段已无法应对债券市场的利率风险。

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利率期货是一种能规避利率风险的重要手段。而现在中国债券市场投资者迫切需要建立以利率衍生品为基础,对利率风险进行动态和主动的风险管理模式。根据利率走势变化,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冲

市场风险,不断做动态调整,投资者就可以通过投资组合管理获取理想的风险与收益配比。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当前要推出利率期货,最具条件的就是国债利率期货,因为国债利率是中国各种利率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如果开展国债期货交易,就能促进债券市场的价格发现。

首先,国债期货将在我国利率体系中正式引入远期价格揭示机制。其价格反映的是标的券价格的预期,进而反映市场对利率的相应预期,这将为国债发行体与投资者的债券资产组合提供决策依据。

其次,有助于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盈利模式,促进债券合理定价。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定价效率,更能改变“做多才能盈利”的单向盈利模式,并构筑更为平滑合理的市场收益率曲线。

第三,有利于加快债券市场整合与统一的进程。目前,我国银行间债市和交易所债市呈分治状况,“同券不同价”现象较为突出。如果开展国债期货交易,只要满足交割条件,两个市场的债券都能用于最后交割,从而间接地打通银行间和交易所两个市场。

此外,开展国债期货交易还将活跃债券市场,提高现券市场的流动性。同时,它还将对我国国债发行和货币政策的实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当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期货市场的风险是很大的,虽然开展国债期货的时机已成熟,但相关的法律体系还要进一步完善。

据了解,上海期货交易所等机构对国债期货已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随着我国债券现货市场的发育壮大,以及期货市场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我

们有理由相信,适时推出国债期货交易,将在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维护金融运行和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李倩)健全法律体系? 发展利率期货

开展利率期货交易,有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政府掌握准确的经济动态信息,丰富宏观调控手段,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运作具有重要意义。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波动剧烈,给许多投资者带来了很大损失。推出利率期货,为投资者提供规避利率风险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一个新的金融品种的产生必须要有成熟的市场条件配合,缺少必要市场条件的金融期货品种将蕴藏巨大的风险。

利率形成机制不健全,存贷利率还未放开

目前,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和公开市场业务已经基本建立了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但作为金融市场主体组成部分的银行存贷款利率,仍然主要由中央银行以行政方式确定,使利率形成机制从总体上表现出外生性质。央行对货币市场调节中的利率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具有不同的形成机制,两者的运行是相互脱节的。可见,目前我国利率管制的存在是我国开展利率期货的一大障碍。

债券现货市场还不发达,流动性有待提高

国际上的利率期货是以国债期货为主要代表,而国债期货推出的基础是必须有一个完善发达的债券现货市场,尤其是国债现货市场。我国的债券现

货市场近几年来取得了很大发展,但目前总体而言还不发达,市场流动性并不很高,而这直接影响到我国利率期货的推出。

首先,债券现货交易并不十分活跃,做市商制度、同业经纪制度、融资融券机制、券款对付(DVP)结算机制等对于提高市场流动性有重大意义的市场基础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近几年,我国债券市场流动性虽较往年有了很大幅度提高,但其发展程度还难以支撑国债期货的推出。

其次,我国的债券期限结构不均衡,国债定期滚动发行机制尚未建立,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基准利率。期限结构的不合理和国债定期滚动发行机制的缺位,必然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基准利率和完整的市场利率体系,无法构造合理的收益率曲线,而这就难以为发展国债期货提供一个良好的利率基础。

此外,由于没有真正实现统一托管,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割,这不仅严重制约了债券市场的效率和功能发挥,而且阻碍了合理市场价格的形成,均不利于国债期货的推出。

缺乏成熟的投资主体,容易形成过度投机

在期货交易中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都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在我国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上,商业银行应该是最具有避险需求的投资者群体,应成为利率期货中最主要的套期保值者。但是,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作为套期保值者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目前尚不具备参加利率期货交易的资格。因此,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推出利率期货,就容易出现过度投机,不利于利率期货品种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另外,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

大多数尚未建立科学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内控机制也大多较为脆弱。在金融机构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机制之前,允许金融机构参与利率期货交易无疑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法规体系不够健全,监管体制有待完善

经过长期治理整顿,我国期货市场的规章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但具体到利率期货的推出,目前的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推出利率期货还需重新构建一套完善的法规体系。从监管体制上看,目前有关监管关系也尚未理顺。债券市场的多头监管问题没有解决,也使国债期货同样会面临多头监管的问题。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对利率期货采用什么样的监管体系,如何理顺监管关系等等,都是在开展利率期货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尽管市场迫切期待推出利率期货,但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发展利率期货的市场环境尚不成熟,需要循序渐进,培育适合于利率期货市场发展的环境,待其相对成熟后再行推出。(作者为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现任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研发部业务经理? 蔡国喜)

国际利率期货市场发展特征与启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趋势和日益增加的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对风险投资和管理工具的需求,加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国际利率期货交易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呈现出以下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交易量逐年上升

自1975年第1只利率期货问世以来,利率期货的交易量呈逐年攀升趋势。根据美国FIA统计,2003年全球利率期货、期权交易量达到18.8亿手,比上年增长27.3%,占全球各类期货、期权交易量的24%;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2003年的统计,利率期货交易金额达到588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5%,占全球各类金融期货交易金额的94%。

品种结构日益完善

金融自由化发展推进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而伴随利率市场化而来的利率风险,则成为各国发展各种利率期货的原动力。目前,利率期货的基础品种包括各种货币市场上的短期国库券、短期市政债券、存款凭证、商业票据、回购协议和资本市场上的长期国债、中期国债、中长期市政债券、公司债券等。但随着市场的实践检验,交易日益集中在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中长期国债上。在期限结构上,目前市场上的利率期货足以满足各类交易者对不同期限利率风险规避、套期保值和投机等的需求,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产品体系。如以EUREX为例,债券期货有Euribor futures(1个月),Euribor futures(3个月)、Euroschatz futures(1.75-2.25年),Eurobobl futures(3.5-5年),Eurobund futures(8.5-10.5年),Eurobuxl futures (20-30.5年)等。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交易所争相上市别国的利率期货合约,以增大其市场份额。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就曾经成功上市了日本政府债券和德国债券期货。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LIFFE)就先于德

国期货交易所推出德国国债期货交易,并一度成为LIFFE的最活跃品种之一。德国期货交易所于成立当年年末也推出本国国债期货,但由于交易习惯和国内期货交易限制较多等原因,在德国的国债期货合约交易很不活跃。直到采用先进交易技术与良好的服务,在上市8年后德国期货交易所(现为EUREX)的国债期货合约交易才取得成功,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的德国国债期货交易量才下降到零。1998年10月,LIFFE停止了德国国债期货交易,后在2001年被并入新泛欧交易所(EURONEXT)。

欧洲和亚洲等利率期货市场发展迅速

利率期货最初产生于美国,由于其在利率风险规避等方面的卓越成效而逐渐在全世界推广开来。目前,欧洲利率期货市场后来居上,形成了一个以美元收益率和欧元收益率为主的两大主要的国际利率期货交易。欧洲交易所(EUREX)国债期货交易量已经超过了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同时,亚洲利率期货市场也发展迅速。像韩国期货交易所就于1999年9月推出韩国国债利率期货,2002年5月推出国债期货期权,并呈现大幅上升趋势,2003年利率期货交易量达到1066.5万张,日交易量从2000年的6000手增加到2003年的4.3万手。另外,印度和我国台湾地区也分别在2003年5月和2004年1月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

从以上分析可见,利率期货已经成为世界上成交量最大的金融期货品种,是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间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面临着巨大利率风险,因此开展我国利率期货交易意义重大。根据国际经验,

不同国家与地区在发展自己的利率期货市场时,均有机结合了自己国家与地区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与具体金融市场需求。因此,充分鉴借国际成熟经验,发展我国的利率期货市场非常必要。

(作者为经济学硕士、金融工程学博士生,国际商务师、高级经济师,长期从事国债期货与股指期货等期货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任上海期货交易所发展研究中心总监? 鲍建平)

机构投资者如何运用债券期货

通常来说,期货市场的参与者可分为投机、对冲和套利三大类别。在成熟债券市场中,债券期货是机构投资者必不可少的投资工具。

债券期货流动性好,交易成本低

利用期货市场操作相对简单,易于实现投资需求。国际上许多机构投资者,特别是所谓的宏观投资者(如宏观对冲基金)往往只是对产品类别进行分析,不直接分析个别券种,从而多直接利用债券期货进行资产配置。很多大型的债券共同基金、企业退休基金的资产配置也与此类似。债券期货还可用来进行放大操作,以求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正由于期货市场具有放大操作功能,加之参与者多为大型机构投资者,信息的利用程度较高,信息传导比债券市场快捷,因此债券期货市场多比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好,交易成本更低。

宏观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一般是基于对各国宏观经济指标的分析而形成的。宏观经济的发展、利率政策的变化等因素是影响宏观投资在股票、债券

及外汇市场资产配置的关键,这些因素多对同类资产产生类似的影响,同类别券种之间的相对差异则不受这些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通过直接投资各国债券期货市场、外汇期货市场以及股票期货市场,可以避免具体债券或股票的选择,达到最有效率的宏观投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债券期货市场允许做多或做空,能满足持不同观点投资者的不同策略需求。

组合资产管理时,债券期货更多用来作为调整短期资产配置的工具。当投资管理者决定降低国债,增加现金份额时,直接卖出持有的国债交易成本往往较大,尤其在市场流动性较差的情况下,大型机构投资者需要卖出的量往往较大,会对价格产生影响。比如,卖出会使价格下跌,增加交易成本。但是,如果通过债券期货市场,卖空债券期货,可以有效的达到目的,同时通过期货市场操作不会改变债券的现货头寸,在未来需要买入国债,减少现金份额时,直接调节期货头寸便可以低成本地实现目标。例如,对于一个全球性债券投资组合而言,减持美国国债,增持日本国债,可通过卖空美国国债期货,买入日本国债期货来实现。

债券期货是最常见的利率风险对冲工具

债券期货与债券相似,其利率的敏感性都为负,即当利率上升(下降)时,债券期货或债券的价格会下降(上升)。债券持有者可通过卖空适量的债券期货来消除利率变化带来的风险。债券价格随利率变化的敏感度便是通常所说的久期,债券的久期与债券期货的久期匹配,就可以消除久期风险。许多机构,尤其是金融中介机构,如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及其它投资机构,都经常利用债券期货来对冲其债券类资产的利率风险。

对于债券投资组合,久期风险和收益曲线的型变风险至关重要。利用债券期货来调整债券组合的久期,一方面可以节省交易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保持现货债券组合的头寸不变,获得相对丰厚的回报。在债券品种充足时,债券组合的久期可任意调整,如果投资者希望调整债券组合在收益曲线发生型变时的回报,最有效的办法是运用债券期货。举例来说,假如投资组合集中在长期债券,但投资者预期中长期(5-10年)债券收益曲线将变陡,则卖出长期(10年)债券期货,买入中期(5年)债券期货就可以避免曲线变陡带来的损失。

债券期货还可用来提高债券组合收益。卖出债券,所得现金投资于逆回购,同时买入相当数量的债券期货。当债券期货定价便宜时,这种置换可以增加投资回报。由于债券期货投资的会计、税务处理不同于债券现货,因此这种用债券期货置换债券的投资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类交易通常对以绝对回报为目的的投资机构,如债券共同基金、银行自营交易等有较大的吸引力。

债券期货与现货之间的套利也是许多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市场中性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等机构十分关注的。虽然在利率上,债券期货与债券现货的价格应该匹配,但由于市场参与主体的差异,会有基点差存在,尤其是瞬时的相对价格差异会经常出现。举例来说,宏观投资者对经济数据的反应会较快传递到流动性好的债券期货市场,然后才反应到现货市场,其他信息类似,致使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间的价格变化具有时间差。积极的套利投资者可利用该机会进行交易。不过,这种交易在现货市场流动性也很好时,价格差异往往难以弥补交易成本,或者价差瞬间消失,只有非常敏锐的投资者才能把握该机会。

需要指出的是,套利投资者的存在对促进市场价格发现起到积极作用,而投机交易和套利交易则可以提供市场流动性,对提高市场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为复旦大学物理学士、美国宾州华顿商学院金融硕士、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博士。曾任国际相对价值有限公司董事、摩根银行及熊士登和所罗门兄弟副总裁,现任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 叶长远)策划人手记

我国金融市场经过20多年发展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市场发育程度不充分,我国金融市场品种还很少。最近,有关开展利率期货交易的呼声逐渐多了起来。我们知道,开展利率期货交易有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政府掌握准确的经济动态信息,丰富宏观调控手段,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运作具有重要意义。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波动剧烈,给许多投资者带来了很大损失。推出利率期货,为投资者提供规避利率风险的呼声越来越高。

事实上,利率期货已经成为世界上成交量最大的金融期货品种,是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间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面临着巨大的利率风险,因此开展我国利率期货交易意义重大。

然而,一个新的金融品种的产生必须要有成熟的市场条件配合,缺少必要市场条件的金融期货品种将蕴藏巨大的风险。

为此,我们邀请了部分业内人士进行了探讨,希望给读者带来一些思考。?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概况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概况

1993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中国利率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市场利率管理体系。 1996年: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此举被视为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 1997年: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放开。1998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进行了市场化发债,1999年10月,国债发行也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从而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 1998年:人民银行改革了贴现利率生成机制,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生成,在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动)的前提下由商业银行自定。 1998年、1999年:人民银行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文章《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中坦承,2003年之前,银行定价权浮动范围只限30%以内。 1999年:1999年10月,人民银行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放心保)公司法人试办由双方协商确定利率的大额定期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年),进行了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尝试。2003年11月,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可以开办邮政储蓄协议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降为3年以上不含3年)。 2000年:2000年9月,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和300万美元(含300万)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下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仍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2002年3月,人民银行统一了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2003年7月,放开了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管理,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2003年11月,对美元、日圆、港币、欧元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 2004年:2004年1月1日,人民银行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1.7],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制定。扩大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提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企业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扩大到70%,下浮幅度保持10%不变。 2004年10月,贷款上浮取消封顶;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还没有完全放开。与此同时,允许银行的存款利率都可以下浮,下不设底。 2006年:2006年8月,浮动范围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85倍;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支持灾后重建,人民银行于当年10月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机构住房抵押贷款的自主定价权,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2012年6月,央行进一步扩大利率浮动区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7月,再次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 2013年:2013年7月,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

我国期货市场风险及防范浅析2400字

我国期货市场风险及防范浅析2400字 摘要: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其风险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期货市场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分析期货市场面临的风险因素,进一步结合我国期货市场实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建议。 关键词:期货市场风险防范 一、序言健全的市场经济离不开期货市场,期货市场是一个风险转移和积聚的场所,期货市场的风险产生于影响市场价格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期货市场衍生于现货市场,是为了分散现货市场风险而存在的,因此它积聚了现货市场的所有风险,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风险。这些风险都与期现货市场所处的金融环境有很大关系。二、期货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1.宏观环境因素。自19 世纪中期规范的期货交易市场产生之时起,期货市场风险就与其所处的宏观环境紧密相连。特别是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期货市场的风险也进一步表现出来。(1)金融经济全球化。随着世界各国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开放,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全球金融市场连为一体。但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薄弱的环节和地区就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因素,国际游资常常以这样的潜在因素为目标,从而形成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2)金融自由化。战后对金融市场的限制政策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政府管理部门顺应趋势逐步放松市场准入和价格管制,政府监管重点也由维护金融市场的安全和稳定转变为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同时,金融市场中机构混业经营趋势化明显,机构间的竞争程度提高,突破约束的创新不断涌现。此背景下,汇率、利率等限制越来越放松,使金融市场的风险大大增加。(3)投资主体集中化和机构化。这一特点也是上述机构混业经营的一个发展。金融机构跨行业并购使金融资产越来越集中。各类投资基金蓬勃发展,资产规模日益膨胀。金融市场投资主体,如期货、证券等机构化倾向也非常明显。尽管投资主体集中化和机构化,有利于发挥大型机构信息资源和技术人才资源的优势,但是这也带来风险的集中,特别是遇到系统性风险,其后果将是毁灭性的。(4)金融交易信息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通讯技术的进步,使金融交易技术、交易手段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这提高了交易速度、增加了交易规模、扩大了交易范围。但是,与之相伴,相应的风险也大大提高。一次小的技术或操作失误就可能将风险放大和加速传递,并最终酿成巨大灾难。2.微观环境因素。微观环境风险因素主要体现在具体的投资主体或市场制度上,主要有:(1)投资机构内部风险控制薄弱。在期货交易市场上,投资机构的内部资金划转、交易决策和交易执行等方面都需要一套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制度缺失和监督不力都可能出现风险。近些年,国内外金融市场上出现的几次重大亏损事件,几乎都是由于内控不严,导致微小的损失逐步扩大成无法弥补的巨额亏损。(2)期货市场交易者结构不平衡。期货市场是投机者、套利者和套期保值者在风险转移的基础上的利益分摊市场,三者之间的合理结构是期货市场功能充分发挥的基础。但大多非成熟的期货市场中往往存在套期保值主体不足,套利者和投机者中的机构投资者严重缺乏,致使期货市场投机气氛浓厚,这将加大期货市场的

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风险控制管 理办法 (2019年10月16日第六届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2019年10月30日〔2019〕90号文件发布,修订部分自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期货交易风险管理,维护期货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交易所)期货交易的正常进行,根据《郑州商品交易所交易规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期货交易风险管理实行保证金制度、涨跌停板制度、限仓制度、交易限额制度、大户报告制度、强行平仓制度、风险警示制度。 第三条交易所、会员、境外经纪机构和客户应当遵守本办法。境外经纪机构应当辅助其委托交易结算的期货公司会员做好境外客户的强行平仓、大户报告、风险提示等工作。期货公司会员应当将涉及境外经纪机构客户的《强行平仓通知书》、强行平仓结果、风险提示函等及时通知境外经纪机构。 第二章保证金制度 第四条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 各品种1期货合约的最低交易保证金标准见下表: 1各品种中,普通小麦简称“普麦”,优质强筋小麦简称“强麦”,一号棉花简称“一号棉”,精对苯二甲 酸统称“PTA”,菜籽油简称“菜油”,油菜籽简称“菜籽”,菜籽粕简称“菜粕”,鲜苹果简称“苹果”, 干制红枣简称“红枣”。

第五条期货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标准按照该期货合约上市交易的时间分期间依次管理,除苹果、红枣外,各期间交易保证金标准见下表: 苹果期货合约各期间交易保证金标准见下表: 红枣期货合约各期间交易保证金标准见下表: 第六条交易过程中,当日开仓按照该期货合约前一交易日结算价收取相应标准的交易保证金。当日结算时,该期货合约的所有持仓按照当日结算价收取相应标准的交易保证金。 第七条某期货合约所处期间符合调整交易保证金要求的,自该期间首日的前一交易日闭市起,该期货合约的所有持仓按照新的交易保证金标准收取相应的交易保证金。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分析

目录 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0 1.1 研究背景 0 1.2 研究意义 0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0 2.利率市场化的基本理论 (1) 2.1 市场利率化的定义 (1) 2.2 市场利率化理论基础 (1) 2.2.1 经济自由主义 (1) 2.2.2 金融自由化理论 (1) 2.2.3 金融约束理论 (2) 2.3 利率市场化进程 (2) 3.市场利率化过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 (2) 3.1 利率风险 (2) 3.2 信用风险 (3) 3.3 其它影响 (4) 4.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5) 4.1 加快发展金融衍生工具 (5) 4.2 完善金融产品定价机制 (5) 4.3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6) 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8)

2013年,我国金融改革步伐加快,利率市场化是改革的一项重大内容,利率市场化在未来两年内有很大概率实现。利率市场化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环境将面临着巨大改变,商业银行会面临着各类未知的风险。商业银行如何应对金融业发展环境改变,保持自身健康发展,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指出了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内涵,概况国内外了利率市场化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基础,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造成风险及影响,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市场利率化的具体措施,对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In 2013, the pace of financial reform in China is accelerated,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form,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 in the next two years there is a great probability of realization. After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will face a huge change, the commercial bank will face the risk of unknown. How to cope with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to maintai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is a major issue facing the commercial banks.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situation home and abroad,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and related theoretical basis, analysis of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 of commercial banks to cause risks and impac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measures for commercial banks to deal with market interest rates, commercial bank interest rates in response to market change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Key words: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commercial bank;risk management

浅析期货经纪公司之风险防范

浅析期货经纪公司之风险防范Risk prevention of futures brokerage company 编订:JinTai College

浅析期货经纪公司之风险防范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 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本文档根据主题的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随着《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 若干意见》的出台,XX年国内各期货交易所分别推出了棉花、燃料右、玉米和黄大豆2号合约等四个新品种上市交易成功,国内期货市场的发展步子明显加快,在为相关企业提供价格信息服务、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加速现代商品流通和与国际市场接轨等方面,期货市场的功能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社会各界对国内期市的认识进一步转变和深化,不同层次的投资者参与期货市场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但在国内期货市场得到快速复兴,交易量和交易金额飞速增长,期货公司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有了明显改观的同时,我们清醒的看到期货市场的风险事件并没有因期货市场的好转而减少。且不说“中航油”事件,类似“海口万汇事件”的发生,使我们看到了期货市场体制上仍存在缺陷,期货市场需要加强制度方面的建设。而诸如此类事件的出现,说明了期货市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期货经纪

业是高风险的行业。期货经纪公司的风险存在于经纪代理业务的全过程。代理业务上的任何环节出错或失误,都会导致期货公司经济或名誉上的损失。期货公司作为期货市场的参与主体,是防范化解市场系统风险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方面。风险管理是期货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也是当前国内各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内部管理的核心环节。搞好风险防范,正确处理好风险防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保证当前国内期货业的健康发展,是期货经纪公司赖以生存发展的关键。 不可否认,近年来中国证监会高度重视期货市场监管体 系的基础建设,多次强调期货公司的规范经营是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和保障期货市场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经过多年的清理整顿和严格规范,期货公司合规运作的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促进了期货市场的稳定、健康和发展。国内三家期货交易所和多家期货经纪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中国期货市场正日趋成熟。但是,由于我国期货市场目前还处于新兴加转轨时期,期货市场建立的历史不长,法律法规体系还在建立完善中,市场立法缺位、滞后及漏洞较多,市场参与主体诚信意识和透明度差,过度投机时而有之,市场风险程度较高,期货公司的合规经营和风险控制则

期货公司风险管理与防控

期货公司风险管理与防 控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期货公司风险防控与管理美国证监会主席阿翌。荣维特曾说:“从事期货交易如同用电一样,错误的方法导致巨大危害,而正确利用则会扬长避短,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期货公司作为期货市场的核心主体,经过十几年的规范发展,大都建立了一套适合自己的风控管理模式,但是不得不不承认,随着创新业务的相继开展,期货公司开始逐步向“财富管理平台”及“风险管理平台”的身份转变,市场对期货公司的风控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期货交易因为杠杆交易方式导致客户的交易风险一直被视为期货公司风控管理的重点,特别是在前期监管未放开期货公司其他业务及对自有资金的使用权限时,这种风控管理传统一直持续至今。但是随着业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期货公司“自主创新、自担风险”的格调确立,风控管理传统结构必然被打破,单一的风控管理模式远远不能够满足后续的业务发展需求,因此,加强风控管理的全面性及联动性,全面有效识别期货公司风险成为期货公司风控管理的最终方向,怎样建设更为科学及合理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成为了现阶段期货公司面临的深刻问题。 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相较于其他一般金融企业有着自己的特殊性,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组织架构 期货公司风险架构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骨架,其组织始终需要遵循一般企业风控管理“一个基础,三个防线”的原则,以公司治理为核心,三级防控,因此,公司董事会应当为风控最高决策及领导机构,一级防线为各职能部门充当风险责任单元,贴近一线业务操作,履行风险发现的首要义务。合规部作为风险管理部门,对公司各部门的风控指标进行监测及预警,并承担上传下达职能,履行二级防线义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风险分析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风险分析

————————————————————————————————作者:————————————————————————————————日期: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风险分析 河南新野建信村镇银行陈宇 摘要:利率市场化是指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极容易积聚金融风险,被国际金融炒家利用造成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宏观经济波动。因此,分析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带来的挑战和风险,并由此分析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对于顺利推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深化,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 Abstract:Marketization ofinterestratesrefers to the interest rate decisions to the commercial bank, independently bycommer cial bankto adjust interest rates, finally formedonthebasis of the central bank benchmarkinterest rate, money marketrates for mediation, deposit and lending interest rate is determine dby marketsupply and demand of financial structure ofthe marketinterest rate system and the interest rate formation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of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rates, due to information asymm etry, the accumulationof financial risks,and bythe internati onal financialspeculators use caused the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现状和展望

一、背景 首先了解什么是利率市场化?较为一致的观点有两种:一是政府放开对存贷款利率的直接行政管制,解除对银行存贷款利差的保护,靠市场供求决定资金的价格;二是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形成,即在市场竞争较充分的情况下,任何单一的市场主体都不能成为利率的决定者。实际上,这两种观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利率市场化是由政府推进的一项改革,政府放开利率管制的过程就是由市场主体通过竞争机制决定利率的过程,其目标是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金融机构,由后者根据资金状况和对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金融市场利率为中介、由供求关系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其次是为什么要推进利率市场化?从各国经济发展经验看,利率管制往往造成实际负利率,导致资金利用效率低下,抑制了经济增长。由于资金价格受到了行政性压低,一方面金融体系吸收国内储蓄的能力被削弱,造成了资金供给不足;另一方面,过低的利率又刺激企业对资金的过度需求,造成资金需求远远大于资金供给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形成资金分配的固化,弱势的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资金,被排除在金融体系之外。改革就是要减少人为因素对金融的影响,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资金分配上的功能,消除金融抑制,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普遍采取利率管制的政策。政府管制利率的直接目的在于通过行政方式压低资金成本以推动经济的增长,以及通过限制竞争来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以及石油危机的冲击,各国饱尝通货膨胀高企和经济增长停滞之苦,开始放弃过多干预市场的政策,由此展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美国自1980年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于1986年废除了对存款利率进行管制的Q规则;日本自1977年允许商业银行承购国债上市销售,至1994年放开全部利率管制;90年代末,印度、印尼、韩国等国也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推动下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大大推动了这些国家金融体系的建设,降低了金融成本,提高了市场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进程 从人民银行成立到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利率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金融部门不得自定利率,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利率的唯一机关,其他单位不得制定与国家利率政策和有关规定相抵触的利率政策或具体办法。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200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在《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公布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把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确定为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实质上分为货币市场的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期货市场的风险来源哪里

期货市场的风险来源哪里 期货市场的介绍 期货市场(英文:futuremarket),是指交易双方达成协议或成交后,不立即交割,而是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进行交割的场所,即期货交易所。它是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现货市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度组织化和高度规范化的市场形式。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风险: 不可控风险和可控风险; 代理风险、交易风险和交割风险; 期货交易所的风险、期货经纪公司的风险、客户的风险和政策的风险; 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投资者主要关注的是来自于期货本身的交易机制的风险,即来自于期货交易所特有的保证金机制所产生的杠杆效应,每日结算制度所产生的对投资者短期的资金压力,以及期货高于现货市场的敏感性。 拓展阅读期货市场风险种类 风险管理与控制是交易所的首要任务 纵观国际期货市场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风险管理是期市组织者和管理者不可回避的问题,期市不同发展阶段都面临着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艰巨任务。震惊国际金融界和期货界的英国巴林银行破产案、日本大和银行国债案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1.风险管理的成因与表现 风险管理是包括交易所、经纪公司等社会方方面面极为关注的一个话题。风险来自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总的来讲,可分为系统风险

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指同期货市场正常运作过程中一般情况相联系的那些风险,其集中表现为价格波动的风险。价格波动是市场经济最基本而又重要的一种风险。从期货市场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来看,又可分为管理风险、操作风险、代理风险、技术风险和政策风险。 2.风险控制系统的设计 风险控制系统的设计应坚持一般原则与具体情况相结合这里所说的一般原则是指国际期货行业在长期实践中已经摸索出来的一些稳定成型的东西,比如保证金制度、逐日盯市、涨跌停板制度和头寸限制制度等。在中国期货市场及交易所的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具体情况是采用计算机集中动竞价交易。 交易系统的风险管理 1.资金风险管理 从交易所实行的结算制度来看,郑交所会员的资金进入市场后分成两块,一块是必须存放在交通银行郑商所支行作为会员的自有帐户;另一块划入交易所在交通银行郑商所支行的结算准备金帐户,这部分资金决定了会员当日交易可开仓的数量,是交易所给予会员头寸的依据。交易所对会员保证金帐户的资金进行控制,同时对会员自有帐户上的资金变动进行及时的了解和掌握。 2.涨跌停板制 指期货合约在一个交易日中的成交价格不能高于或低于以该合约上一交易日结算价为基准的某一涨跌幅度,超过该范围的报价将视为无效,不能成交。在涨跌停板制度下,前交易日结算价加上允许的最大涨幅构成当日价格上涨的上限。称为涨停板;前一交易日结算价减去允许的最大跌幅构成价格下跌的下限、称为跌停板。因此,涨跌停板又叫每日价格最大波动幅度限制。 3.强制平仓制

利率市场化为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与应对之策

利率市场化为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与应对 之策 资本运鲁 利率市场化为商业银行 带来的风险与应对之策 _刘立徐娜刘然 【摘要】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也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开展金融创新的必经之路.放松利率管制,以 市场利率调节资金流通,将大大活跃我国金融和经济,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好处.但利率自由化在给予商业银行资金定价的自主权的同时, 也促使了商业银行风险的产生.本人就旨在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的增加,以期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并 提出若干银行管理和控制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风险管理 自20世纪70年代以E-肖为代表的金融深化理论的出现后利 率市场化已成为了众多发展国家所推崇的发展该国经济的手段.纵观 发达国家的金融改革历程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 流.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顺应历史潮流 的.随着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金融市场 的逐步完善以及WTO的加入利率市场化必将成为我国深化金融体 制改革,开展金融创新的必由之路. 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将中央银行用计划手段确定的受管制的利率 变为由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的资金供求情况.盈利及风险等因素自行调 节,自行控制的利率.并使其成为引导资金配置的基本指标.在利率 市场化的条件下.国家对利率的管制将会减少.从而导致利率的变动 将会更为频繁.利率市场化将国有商业银行推向市场.由市场引导企 业的经济行为和价值取向.对于国有银行来说.这无疑是有利亦有弊

的.一方面利率市场化进一步确立了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的主体地位赋予其更大的经营自主权.能够从自身的经营目标和需要确定利率水平从而可以有利的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主动作用.提 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其与国际银行业的接轨.另一方面.利率变动的频繁以及预测有效性的困难.使得商业银 行所面临的风险加重.为其经营管理带来的严峻的挑战. 一 .利率市场化使得商业银行面临更t的风险 1.利率市场化所引起的利率波动.必然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大的 利率风险.由于利率的变动引起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动不一致.使得商业银行的净资产发生变化.从而带来收益或遭受损失.由 于银行内的资产与负债的到期日不同.其随利率变动的幅度就会产生区别.通常银行资产的到期日是小于其负债的.所以当利率下降时 资产市场价值下降的幅度将大于负债从而使银行的净资产遭受损害.价值降低.管制下的利率波动幅度小.中央银行把利率的波动幅 度控制在各金融机构的承受能力范围内并且波动频率低.变化速度慢.可预测性相对较强.而利率市场化后利率的变动将更为频繁, 更加难以确定.从而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将更为严重. 2利率市场化可能会引发银行间的激烈竞争导致银行体系的不 稳定.利率管制时.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基准是由中央银行制定的. 各个商业银行只能在规定的水平上做微小的调整使得各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技术手段.服务质量,营销战略等非价格因素上. 价格竞争受到一定的限制.利率市场化以后中央银行将利率制定这一 决策权交于银行.使得银行对价格的决定能力增强可能会出现谁 贷款利率低谁吃亏.这样容易造成银行过度竞争中小金融机构出局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不利于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和发展,不利 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建设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金融危机危机国 .

(完整版)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和改革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和改革 “利率”大家都很熟悉吧,我们在银行存款,会考虑存款利率的高低,买房贷款的时候会妒忌贷款利率,在通货膨胀的时候,国家会通过调整利率,降低膨胀率,总之,利率的重要性小到个人利益,大到国家安稳,合理的利率对我们十分的重要。 首先,先谈谈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进程。 从人民银行成立到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利率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金融部门不得自定利率,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利率的唯一机关,其他单位不得制定与国家利率政策和有关规定相抵触的利率政策或具体办法。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200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在《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公布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把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确定为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实质上分为货币市场的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那么,人民银行的利率调控现状怎么样呢?

现阶段,人民银行对利率水平调控主要有两种方式,即直接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引导市场利率走势,间接影响利率体系。随着中央银行调控方式逐步从直接型调控向间接型调控、从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变,利率调控方式也面临重大改革。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存贷款利率调控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04年以前,中央银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的需要,直接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金融机构基本没有或拥有很小的贷款利率浮动权;二是2004年以后,中央银行不断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直至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将更多的利率定价权赋予金融机构。在不触及管制利率下限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对金融机构定价发挥指导性作用,贷款利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已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我国公开市场操作起步于1996年。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方式转变,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我国利率调控模式有什么不足之处呢?

怎样防范期货市场上的风险

怎样防范期货市场上的风险 期货交易者在参与期货市场之前,一定要把风险认识到位,把规则学习明白,做到“读懂规则,吃透规则”,那么到底如何防范期货市场上的风险? 期货交易市场的介绍 期货交易市场(marketoffuturestransaction)由期货交易主体、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和期货结算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现代市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期货市场及其结构和功能已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律化。我国尚处于试点、起步阶段,有关政策法规正在不断完善之中。 期货交易市场的概述 由期货交易主体、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和期货结算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现代市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期货市场及其结构和功能已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律化。我国尚处于试点、起步阶段,有关政策法规正在不断完善之中。 期货交易市场的风险如何防范 在确认自己有交易风险承受能力并且掌握了相关的期货知识和投资方法之后,再谋定而后定,然后再参与股指期货进行的交易。 大家了解的股指期货的仿真交易,交易者可以在这里进行期货模拟交易,通过动手实战练习,可以提高交易者的实战水平,同时进一步吃透期货规则。 期货交易者应该具有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将保护资本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在期货市场中生存下来,也就是拥有再次交易的能力。

长期看来,市场一直就不缺乏相应的机会,关键是交易者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长时间不断的成功。从概率上来看,仅仅凭运气和一时的小聪明,可能会取得一时短暂 的成功,但是无法长期在期货市场那个上立足和生存下来。 强行平仓制度是期货市场独特的制度设置,也是期货市场控制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期货强行平仓可能是由于交易者自身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客户以外的因素引起,在一般的情况下是由于交 易者自身情况引起的

期货公司风险管理与防控

期货公司风险防控与管理美国证监会主席阿翌。荣维特曾说:“从事期货交易如同用电一样,错误的方法导致巨大危害,而正确利用则会扬长避短,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期货公司作为期货市场的核心主体,经过十几年的规范发展,大都建立了一套适合自己的风控管理模式,但是不得不不承认,随着创新业务的相继开展,期货公司开始逐步向“财富管理平台”及“风险管理平台”的身份转变,市场对期货公司的风控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期货交易因为杠杆交易方式导致客户的交易风险一直被视为期货公司风控管理的重点,特别是在前期监管未放开期货公司其他业务及对自有资金的使用权限时,这种风控管理传统一直持续至今。但是随着业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期货公司“自主创新、自担风险”的格调确立,风控管理传统结构必然被打破,单一的风控管理模式远远不能够满足后续的业务发展需求,因此,加强风控管理的全面性及联动性,全面有效识别期货公司风险成为期货公司风控管理的最终方向,怎样建设更为科学及合理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成为了现阶段期货公司面临的深刻问题。 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相较于其他一般金融企业有着自己的特殊性,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组织架构 期货公司风险架构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骨架,其组织始终需要遵循一般企业风控管理“一个基础,三个防线”的原则,以公司治理为核心,三级防控,因此,公司董事会应当为风控最高决策及领导机构,一级防线为

各职能部门充当风险责任单元,贴近一线业务操作,履行风险发现的首要义务。合规部作为风险管理部门,对公司各部门的风控指标进行监测及预警,并承担上传下达职能,履行二级防线义务。对于三级防线设置,如果公司业务规模允许,可以设立独立的审计部对公司整体风控工作进行事后审查,考虑合规部本身也具有事后检查义务,职能相当,因此也可并入合规部。区别于一般企业,期货公司独特的首席风险官设置,更是给风险防控增加了一层防护网,鉴于现今期货公司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单一,董事会成员人数不多的情况,在经营层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日常风险的管理与指导相较于在董事会层面设立显的更为合理,因此,以金信期货为例,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为:“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首席风险官——合规部——各风险责任单元”。决策由上至下贯彻实施,意见由下至上反馈汇报。 二、风险类型及防范对策 (一)传统经纪业务 自期货公司进入金融市场以来,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漫漫发展之路,随着行业保证金的规范管理,开户实名制的推出,分类监管的运行,使得仅仅开放通道业务的期货公司风险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风险管理手段更为丰富和明确,因此,对于传统经纪业务而言,期货公司的风险类型主要集中在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 1、市场风险 期货公司市场风险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自有资金使用过程中由于购买相关产品带来的市场风险,因期货公司自有资金使用范围还未全部放开,

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及面临的风险

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及面临的风险 姓名:XXX 专业:财务管理学号20121205011042 摘要:我国目前的利率管理制度正面临众多压力,因此,利率市场化的任务非常紧迫。但是,在目前情况下,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关键字:利率市场管理制度利率市场化风险 引言:利率是连接金融市场与商品市场的主要中介变量之一,是调节经济活动 的重要经济杠杆。但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成熟发展、银行理财产品比重的日益增加,传统利率管制的空间正被逐步压缩,市场化力量正不断扩张。利率市场化切合目前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的需求,但鉴于国际上利率改革的经验教训,利率市场化的实行必然慎之又慎。 正文: (一)我国利率管理体制 1.国家集中管理:利率基本由国家货币当局进行管理,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采取这种管理制度。 2.市场管理和国家管理相结合:即某些重要的利率由国家来确定,其他利率放开,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类似于此。 3.试错法:即先斟酌调整利率来试探政策效果,随后进行相应地微调,我国目前采取这种制度。 (二)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思路 1.从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通过将利率提高到市场均衡状态附近来保持经济金融运行的稳定; 二是完善利率浮动制,扩大利率浮动范围,下放利率浮动权; 三是实行基准利率引导下的市场利率体系。 2.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包括以下步骤: (1)推进货币市场的发展和统一,促进市场化的利率信号的形成。 (2)根据市场利率及时地调整贷款利率,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3)推进银行间利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4)推进存款利率的市场化。 (5)在利率市场化的币种选择上,应当优先放开对外币利率的管制。 (6)在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既要大幅度地简化利率种类,又要建立合理的利率体系。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将要面临的风险 尽管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任务非常紧迫,但贸然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能会出现以下风险:利率市场化造成的利率上涨将加大国有企业亏损;不良资产比例高和利率风险将引发银行危机;货币政策将无法有效调控经济运行。 1.利率上涨有可能加大国有企业亏损

期货市场有什么风险

期货市场有什么风险 期货市场在给套期保值者规避风险提供有效手段的同时,也有其自身的风险,可以说,没有风险,就没有期货市场。下面是爱汇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期货市场有什么风险,供大家阅读! 1.参与期货交易的商品通常是价格波动较为频繁的商品,期货价格易与现货体格产生强烈的共振,扩大风险面,加剧风险度。 2.期货交易具有以小博大的特征,投机性较强,交易者的过度投机心理容易诱发风险行为,增加了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3.期货交易不同于一般的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是连续性的合约买卖活动,风险易于延伸,引发连锁反应。 4.期货交易量大,风险集中,造成的盈亏大。 5.期货交易具有远期性,未来不确定性因素多,预测难度大。 期货市场的主要问题 (一) 期货市场规模和上市交易品种有限,影响了期货市场整体功能的发挥。 (二)期货市场投机成分过重,期货市场总体效率不高。 1.根据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期货市场是属于不完全市场的范畴。在这种市场,商品价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买卖双方对未来价格的预期,正因为期货市场品种少,不仅使大量需要规避价格风险的企业没有适合的风险规避场所,也成了不理性投机的根源。

2.期货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功能是使各种生产者和工商业者能够通过套期保值规避价格风险,从而安心于现货市场的经营。 3.市场参与者不够成熟。 (三)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工具缺乏,机制有待完善。 (四)监管模式不适应期货市场发展趋势。 (五)期货理论研究不受重视,不能及时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的深层次问题。 期货市场的作用 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1.调节市场供求,减缓价格波动; 2.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3.促进该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 4.有助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1.形成公正价格; 2.对交易提供基准价格;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风险及防范--货币金融学作业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风险及防范 【摘要】近年来,我国为了实现金融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大力推进金融机构的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由市场供求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本文根据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实践,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恶性竞争风险防范金融衍生 一、引言 由于经济管理体制的非自主性,我国在外贸、金融等国际事务中总是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在1996年以前,我国的金融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基本被100%管制。一方面,非自主性保证了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放弃了很多发展机会,难以融入世界经济大环境。 正是基于这种情景,我国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1996年为改革的里程碑,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此举被视为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1997年债券回购利率放开;之后一段时间我国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限制又做出了调整。在2012年我国对存款利率允许在基准利率1.1倍范围内浮动。自2013年7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自2015年5月1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自2015年8月26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放开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这就是从开始到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所取得的进展。 二、文献综述 支持存款利率自由化的学者认为,从过去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是正确的。因为它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制约中国经济(Feyzioglu et al.,2009):第一,偏低的管制存款利率限制了居民部门的财产收益,中国是居民财产收益占比最低的国家之一;第二,利率的僵化削弱了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概况(表)

xx利率市场化进程概况 时间利率市场化举措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1997年6月 1998年1998年3月1999年10月 1999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 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 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3000万元以上、5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 允许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将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最高可上浮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中型企业2000年9月21日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 2002年2002年3月2003年7月2003年11月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浮动幅度;统一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 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放开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管理,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 对美元、日元、港币和欧元的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商业银行、诚信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

2004年1月1日107倍,农信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 0.9倍不变 2004年10月29日不再设定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及贷款利率下限 2005年9月20日商业银行被允许决定除定期和活期存款外的6种存款的定价权 2006年8月2008年10月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扩大至基准利率的 0.85倍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 0.7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