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教育案例分析
幼儿园安全教育案例分析与改进措施

幼儿园安全教育案例分析与改进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安全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安全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对幼儿园安全教育进行探讨和改进。
案例一:幼儿园火灾逃生演练某幼儿园为了提高幼儿的火灾逃生能力,组织了一次火灾逃生演练。
然而,在演练过程中,由于组织不善,导致幼儿们在逃生过程中出现混乱,甚至发生了踩踏事件,幸好没有造成重大伤害。
改进措施:幼儿园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演练计划,明确演练目标、内容、流程和注意事项。
幼儿园应加强安全演练的培训和指导,确保每位教职工都能掌握正确的演练方法。
幼儿园在组织安全演练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身体特点,适当降低活动强度,确保幼儿的安全。
案例二:幼儿园食品安全事故某幼儿园因为食品采购管理不善,导致幼儿们食用了过期食品,部分幼儿出现了食物中毒症状。
虽然幼儿园及时采取了救治措施,但这件事仍然给幼儿和家长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分析:这起食品安全事故暴露出幼儿园在食品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幼儿园应当加强对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的监管,确保幼儿食用的食品安全。
改进措施:幼儿园应设立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食品安全相关工作。
幼儿园应加强食品安全培训,提高教职工的食品安全意识。
幼儿园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的监管,确保幼儿食用的食品安全。
案例三:幼儿园校车交通事故某幼儿园的校车在接送幼儿过程中,由于驾驶员疲劳驾驶,导致发生交通事故,幸好没有造成重大伤害。
分析:这起交通事故反映出幼儿园在交通安全管理上的不足,幼儿园应当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确保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保证幼儿的交通安全。
改进措施:幼儿园应建立严格的驾驶员管理制度,对驾驶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应加强对校车的监管,确保校车安全设施齐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幼儿园应与家长沟通,提醒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共同保障幼儿的交通安全。
最新幼儿园安全教育案例分析(优秀7篇)

最新幼儿园安全教育案例分析(优秀7篇)幼儿园安全教育案例分析篇一为认真贯彻和落实教育局有关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
本年度我园的安全教育工作以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为中心,以确保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出发点,以提高师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及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为途径,进一步加强各方面安全工作,坚持深入进行安全教育及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
现结合本园实际,制定本年度安全教育工作计划。
一、健立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机制1、成立领导小组。
进一步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完善安全工作管理网络,有目的的制订和修改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层层落实安全工作责任。
组长:__副组长:__组员:__2、每位教职员工都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安全工作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确保幼儿园保教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和保障。
因此,全体教职员工必须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加强安全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做好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经常性对园内场地、设施等方面的安全进行检查维修,对幼儿、教师的饮食卫生进行监督,以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燃。
3、继续做好与各部门的安全工作责任书的逐级签定工作。
进一步落实专人具体负责儿童的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责任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全园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安静、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4、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定期布置自查安全工作,实行安全工作自查制度,各部门、各人员要认真仔细地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整改,排除不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幼儿园师生人身安全和公共财产不受侵害。
加强相关业务的学习,提高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职责。
同时把安全工作列入到全园教工的日常工作考核范围内,将安全工作作为教师师德考核的标准之一。
5、班主任要细心、耐心呵护每一个孩子,不要让幼儿因此而受到各种伤害。
幼儿园安全教育反思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近年来,幼儿园安全事故频发,给幼儿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提高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本案例将针对一起幼儿园安全教育事件进行反思,探讨如何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
二、案例描述1. 事件背景某幼儿园在开展户外活动时,由于教师对场地安全评估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活动中发生意外。
具体表现为:一名幼儿在追逐过程中,不慎撞到活动器械,导致头部受伤。
2. 事件经过(1)活动前,教师对场地进行了简单的检查,未发现安全隐患。
(2)活动过程中,教师未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未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意外发生后,教师及时将受伤幼儿送往医务室,并对其他幼儿进行了安抚。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安全意识淡薄案例中,教师对场地安全评估不到位,未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导致幼儿在活动中发生意外。
这反映出教师安全意识淡薄,对幼儿的生命安全重视程度不够。
2. 安全教育不到位案例中,教师未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未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这说明教师在安全教育方面的不足,未能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
3. 应急处理能力不足意外发生后,教师虽然及时将受伤幼儿送往医务室,但未能及时对其他幼儿进行安抚,导致现场混乱。
这反映出教师应急处理能力不足,未能迅速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
四、反思与改进措施1. 加强教师安全意识教育(1)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文件,提高教师对幼儿生命安全的重视程度。
(2)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严格场地安全检查(1)活动前,教师需对场地进行详细检查,确保场地安全。
(2)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场地进行巡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 强化安全教育(1)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安全知识。
(2)开展安全演练,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安全教育案例分析

幼儿安全教育案例分析幼儿安全教育是每个家长和教师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在我国,幼儿安全事故屡见不鲜,让人痛心疾首。
为了更好地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本文将通过分析一系列真实案例,为大家提供一些幼儿安全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案例一:幼儿园火灾逃生某天,一所幼儿园由于电路短路引发火灾。
在火灾发生时,幼儿园老师迅速组织孩子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着墙壁跑向安全出口。
在这次火灾中,全体幼儿和老师顺利逃生,无一伤亡。
分析:这个案例中,幼儿园老师在面对火灾时,能够迅速组织孩子们进行逃生,确保了孩子们的安全。
这得益于幼儿园平时对孩子们进行的安全教育。
在安全教育中,我们应该教会孩子们火灾逃生的方法,让他们掌握火灾时的自我保护技巧。
案例二:幼儿溺水事件某个周末,一名家长带着4岁的儿子到河边玩耍。
家长在旁边玩手机,孩子独自一人走到河里玩耍,不慎溺水。
虽然家长及时将孩子救起,但孩子已经失去了生命。
分析:这个案例中,孩子溺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家长在孩子玩耍时疏于看管,没有尽到监护责任。
孩子缺乏基本的水上安全知识,不知道溺水危险的严重性。
因此,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时,要注重家长的安全意识教育,让他们明白监护责任的重要性。
同时,也要教会孩子们水上安全知识和溺水自救方法。
案例三:幼儿触电事故某天,一名3岁的幼儿在家中玩耍时,不小心触到了电源插座,导致电流通过身体,严重受伤。
分析:这个案例中,幼儿触电的原因是家中电源插座没有安装儿童防护盖,幼儿能够轻易接触到电源。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安全教育中,要教会孩子们电源安全知识,让他们知道电源插座的的危险性。
同时,家长也要做好家庭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儿童防护盖,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案例四:幼儿走失事件在一个大型商场里,一名家长带着5岁的女儿购物。
家长在挑选商品时,女儿独自一人走失。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寻找,家长在商场的广播站得知女儿已经被保安找到,安全无事。
分析:这个案例中,幼儿走失的原因是家长没有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孩子也缺乏走失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案例分析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案例分析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保障幼儿的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安全教育应当贯穿始终。
以下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分析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案例一:户外活动中的意外擦伤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孩子们正在开心地奔跑玩耍。
小明跑得太快,不小心摔倒在地,手臂擦破了皮。
老师及时发现后,迅速将小明带到保健室进行处理。
虽然伤口不大,但小明还是疼得哭了起来。
分析:这个案例反映出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不足。
可能是因为老师在活动前没有充分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或者孩子们过于兴奋而忽略了潜在的危险。
措施:首先,老师在组织户外活动前,应当详细讲解活动的规则和可能存在的危险,提醒孩子们注意保护自己。
其次,活动场地要确保安全,没有障碍物和尖锐的边角。
另外,老师要密切关注孩子们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并制止危险行为。
案例二:误食异物午餐时间,小班的小红在吃饭时偷偷把一颗小珠子放进了嘴里,结果不小心咽了下去。
老师发现后,立即联系家长并将孩子送往医院。
经过检查,幸好小珠子顺利排出体外,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分析:这一案例暴露了小班幼儿对危险物品认知的缺乏,以及老师在就餐过程中的监管疏漏。
措施:对于小班的孩子,老师要加强安全教育,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让他们明白哪些东西不能放进嘴里。
同时,在就餐时要仔细观察每个孩子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案例三:楼梯间的碰撞在课间休息时,孩子们纷纷涌向楼梯,小强和小刚在楼梯上互相推搡,导致两人都摔倒了,还撞到了后面的小朋友。
分析:这个案例显示出孩子们在楼梯间没有遵守秩序,缺乏安全意识,同时也反映出老师在课间没有做好引导和管理工作。
措施:老师要教育孩子们在楼梯间要靠右行走,不推不挤,有序上下楼梯。
在课间,要安排专人在楼梯口进行值守,引导孩子们的行为。
案例四:与陌生人交谈一天下午,幼儿园门口来了一个陌生人,他试图与中班的小花交谈,并要带她走。
幼儿期安全教育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好奇心强,但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容易受到各种安全问题的威胁。
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
以下是一则幼儿期安全教育的案例分享。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小明,5岁,幼儿园大班学生。
小明性格活泼开朗,但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小明因为追逐其他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导致手臂骨折。
事后,家长和老师都十分关心小明,同时也意识到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2. 案例经过(1)发现问题小明受伤后,家长和老师都非常关心他的身体状况。
在了解事故原因后,发现小明在追逐其他小朋友时,没有注意到周围环境,导致摔伤。
这引起了家长和老师对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视。
(2)制定教育方案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我们制定了以下安全教育方案:①开展安全教育课程,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拐骗、防溺水等方面的知识。
②组织户外安全演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安全技能。
③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了解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共同参与幼儿的安全教育。
(3)实施安全教育①安全教育课程我们邀请了专业讲师为幼儿讲解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拐骗、防溺水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图片、视频、游戏等形式,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②户外安全演练我们定期组织户外安全演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安全技能。
例如,在交通安全演练中,让幼儿学习如何正确过马路;在消防安全演练中,让幼儿学习如何使用灭火器等。
③家园合作我们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安全教育。
同时,我们还为家长提供安全知识资料,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4)效果评估通过一段时间的安全教育,小明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户外活动中,他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注意观察周围环境。
此外,其他幼儿的安全意识也得到了提高,摔伤事故明显减少。
三、案例反思1. 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深刻认识到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安全教育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案例背景:小明,5岁,幼儿园大班学生。
小明性格活泼开朗,但安全意识相对较弱。
一天,幼儿园组织户外活动,孩子们在操场上进行游戏。
活动结束后,小明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排队准备回教室。
在排队过程中,小明突然发现地上有一根树枝,好奇心驱使他捡起树枝,想要用它来比划一下。
然而,在比划的过程中,小明不小心将树枝划到了旁边小朋友的脸部,导致该小朋友受伤。
案例分析:一、案例中幼儿安全教育问题的表现1. 好奇心驱使下的安全隐患小明在发现树枝时,出于好奇心,想要对其进行探索和比划。
这说明幼儿的安全意识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从而导致安全隐患。
2. 安全教育不足案例中,小明在发现树枝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这说明幼儿园在安全教育方面的教育不足,未能有效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3. 环境安全隐患操场上的树枝存在安全隐患,幼儿园在管理上存在疏忽,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二、案例中幼儿安全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1. 幼儿安全意识薄弱幼儿时期,孩子们的好奇心较强,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
因此,安全意识相对较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 家园合作不足家园合作是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案例中,家长可能没有充分了解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情况,未能与幼儿园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
3. 幼儿园安全教育不到位幼儿园在安全教育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将安全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导致幼儿安全意识薄弱。
三、幼儿安全教育的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意识幼儿园应通过多种形式,如故事、儿歌、游戏等,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同时,家长也应积极配合幼儿园,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
2. 家园合作幼儿园应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
家长要了解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情况,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3.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幼儿园应定期对校园环境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4. 开展安全演练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安全演练,让幼儿在模拟情境中学会应对突发事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及反思(通用8篇)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及反思(通用8篇)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及反思篇1一、场景描述:在“防火知多少”的活动中,小朋友们正在认真地讨论着怎样来防火,有的小朋友说:“如果发生火灾了,我就马上报警打119”。
有的小朋友说:“如果发生火灾了,我会跑到外面呼叫。
”小朋友们讨论的十分激烈,忽然,天天小朋友说到:“我上次从电视里看到,如果发生火灾了,应该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来自救逃生的。
”大家听了天天小朋友的话,都连连点头。
二、分析:天天小朋友可以通过电视来了解火灾的知识,这样幼儿们更能加深了幼儿对火灾的认识。
也让其他的小朋友了解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措施:1、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应从培养常规抓起,让幼儿明确各个环节,各个活动的具体要求,逐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1)通过故事和阅读,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常识。
(2)通过现实生活上的实例教育幼儿。
电视上经常有关火灾等的报道,可借助这些实例教育幼儿,要学会自我保护。
还有一些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果不注意就会发生事故。
如:上厕所时推挤、手拉手跑步、鞋带没系好走路等,要教育幼儿注意这些细节,避免发生事故。
2、运用各种形式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自我保护。
以游戏训练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游戏是幼儿是喜爱的活动,通过游戏训练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如游戏《打电话》,教幼儿万一出现危险,要马上采取一些自救的方法:发生火灾拨火警电话“119”,讲清楚什么地方发生火灾,请消防队员赶快来救火,或大喊“救火”、“救命”,或打电话通知大人,并想方设法离开现场等。
3.用安全知识竞赛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4.认识安全标志,训练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标志可以提醒和警告人们注意安全。
要配合家长,利用参观、玩耍、购物的时间,让孩子了解正常风向交通标志的安全标志及其主要作用,通过了解安全标志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安全教育案例分析
安全教育案例分析
黄燕
我在一次手工活动中,我为了教育孩子们注意用剪刀的安全,就告诉孩子们:“大家剪时要小心,今天这些剪刀都是新的,很锋利的,不能剪到小手,小手会剪破流血。
也不能剪到衣服,衣服也会剪破的。
”结果是一名幼儿真的悄悄剪了小手指上的表皮,虽不至于流血,也很危险了,另一个幼儿则把同桌一女孩子的羽绒服剪了一个小口。
反思:这件事过后,我反思了一下,我是一位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我有基本的安全教育意识,却由于没能运用正确的安全教育策略而导致一节课发生两次意外事件。
幼儿年龄小,好奇心强,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乐于去尝试,可是却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有的家长或教师喜欢用禁止式的方法,例如告诉幼儿“不玩火”“不把手指插入电插座的孔内”“不用绳索套在颈项上”“不探身窗外”“不拿滚烫的东西”等。
禁止其实是一种消极的做法,很可能带来不良的效果:幼儿原来并没想到要做的事,经
成年人一提起,反而刺激了他们的好奇心,想尝试一下,这就弄巧成拙了。
那么幼儿园和家庭应该采取哪些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策略呢?
一、家庭和幼儿园共同为幼儿营造安全的环境
无论孩子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家长和教师都应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和活动设施,如将药品、消毒水、杀虫剂等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打火机、蜡烛不要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及时将用过的电线插头收起。
教师应注意留心观察室内外环境中有无对幼儿身体造成危险的隐患,及时加以消除。
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意识和行为之间的差异,幼儿的自觉性和自制能力都较差,而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天两天教育就可以见效的。
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正确行为的引导,使之形成习惯,同时还要经常督促和检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经常给孩子讲解防止中毒和意外伤害的知识,让孩子知道周围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不能玩,哪些东西是危险的,对我们的身体有伤害。
认识一
些常见的安全标记,知道紧急情况下的求援电话和求助人群,从而逐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引导幼儿消除安全隐患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差,每次活动前的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不肯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能遵从教导。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亲自参与安全教育中,找一找身边哪些地方容易出危险,怎么做才能消除这些安全隐患。
将制作的安全标志贴在旁边,时常提醒着幼儿。
如:“当心滑倒”贴于卫生间、台阶旁;“当心触电”贴于插座旁等等。
安全教育离不开教师、家长、更离不开孩子,适当的把安全责任交到孩子手里,让孩子自己撑起安全的保护伞!
安全教育案例分析
黄燕
我在一次手工活动中,我为了教育孩子们注意
用剪刀的安全,就告诉孩子们:“大家剪时要小心,今天这些剪刀都是新的,很锋利的,不能剪到小手,小手会剪破流血。
也不能剪到衣服,衣服也会剪破的。
”结果是一名幼儿真的悄悄剪了小手指上的表皮,虽不至于流血,也很危险了,另一个幼儿则把同桌一女孩子的羽绒服剪了一个小口。
反思:这件事过后,我反思了一下,我是一位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我有基本的安全教育意识,却由于没能运用正确的安全教育策略而导致一节课发生两次意外事件。
幼儿年龄小,好奇心强,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乐于去尝试,可是却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有的家长或教师喜欢用禁止式的方法,例如告诉幼儿“不玩火”“不把手指插入电插座的孔内”“不用绳索套在颈项上”“不探身窗外”“不拿滚烫的东西”等。
禁止其实是一种消极的做法,很可能带来不良的效果:幼儿原来并没想到要做的事,经成年人一提起,反而刺激了他们的好奇心,想尝试一下,这就弄巧成拙了。
那么幼儿园和家庭应该采取哪些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策略呢?
一、家庭和幼儿园共同为幼儿营造安全的环境
无论孩子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家长和教师都
应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和活动设施,如将药品、消毒水、杀虫剂等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打火机、蜡烛不要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及时将用过的电线插头收起。
教师应注意留心观察室内外环境中有无对幼儿身体造成危险的隐患,及时加以消除。
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意识和行为之间的差异,幼儿的自觉性和自制能力都较差,而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天两天教育就可以见效的。
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正确行为的引导,使之形成习惯,同时还要经常督促和检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经常给孩子讲解防止中毒和意外伤害的知识,让孩子知道周围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不能玩,哪些东西是危险的,对我们的身体有伤害。
认识一些常见的安全标记,知道紧急情况下的求援电话和求助人群,从而逐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引导幼儿消除安全隐患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
幼儿园的
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差,每次活动前的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不肯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能遵从教导。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亲自参与安全教育中,找一找身边哪些地方容易出危险,怎么做才能消除这些安全隐患。
将制作的安全标志贴在旁边,时常提醒着幼儿。
如:“当心滑倒”贴于卫生间、台阶旁;“当心触电”贴于插座旁等等。
安全教育离不开教师、家长、更离不开孩子,适当的把安全责任交到孩子手里,让孩子自己撑起安全的保护伞!
安全教育案例分析
黄燕
我在一次手工活动中,我为了教育孩子们注意用剪刀的安全,就告诉孩子们:“大家剪时要小心,今天这些剪刀都是新的,很锋利的,不能剪到小手,小手会剪破流血。
也不能剪到衣服,衣服也会剪破的。
”结果是一名幼儿真的悄悄剪了小手指上的表皮,虽不至于流血,也很危险了,另一个幼儿则把同桌
一女孩子的羽绒服剪了一个小口。
反思:这件事过后,我反思了一下,我是一位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我有基本的安全教育意识,却由于没能运用正确的安全教育策略而导致一节课发生两次意外事件。
幼儿年龄小,好奇心强,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乐于去尝试,可是却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有的家长或教师喜欢用禁止式的方法,例如告诉幼儿“不玩火”“不把手指插入电插座的孔内”“不用绳索套在颈项上”“不探身窗外”“不拿滚烫的东西”等。
禁止其实是一种消极的做法,很可能带来不良的效果:幼儿原来并没想到要做的事,经成年人一提起,反而刺激了他们的好奇心,想尝试一下,这就弄巧成拙了。
那么幼儿园和家庭应该采取哪些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策略呢?
一、家庭和幼儿园共同为幼儿营造安全的环境
无论孩子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家长和教师都应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和活动设施,如将药品、消毒水、杀虫剂等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打火机、蜡烛不要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及时将用过的电线插头收起。
教师应注意留心观察室内外环境中有无对幼儿身体造成危险的隐患,及时加以消
除。
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意识和行为之间的差异,幼儿的自觉性和自制能力都较差,而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天两天教育就可以见效的。
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正确行为的引导,使之形成习惯,同时还要经常督促和检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经常给孩子讲解防止中毒和意外伤害的知识,让孩子知道周围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不能玩,哪些东西是危险的,对我们的身体有伤害。
认识一些常见的安全标记,知道紧急情况下的求援电话和求助人群,从而逐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引导幼儿消除安全隐患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差,每次活动前的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不肯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能遵从教导。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亲自参与安全教育中,找一找身边哪些地方容易出危
险,怎么做才能消除这些安全隐患。
将制作的安全标志贴在旁边,时常提醒着幼儿。
如:“当心滑倒”贴于卫生间、台阶旁;“当心触电”贴于插座旁等等。
安全教育离不开教师、家长、更离不开孩子,适当的把安全责任交到孩子手里,让孩子自己撑起安全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