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 1_2《种子发芽实验(二)》教案 (新版)教科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种子发芽实验(二)》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种子发芽实验(二)》参考教案

种子发芽实验(二)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白居易《远师》枫岭头学校张海泉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韩愈《送灵师》汪村学校钱少华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教学过程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三、交流实验信息: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一是温度。

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

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素材积累】1、成都,是一个微笑的城市,宁静而美丽。

几千年前的三星堆、金沙,是古蜀人智慧的结晶,难以忘怀的文明,静静地诉说着古人们的智慧……刘备,孟昶等,多少为成都制造机会,创造美丽的人啊!武侯祠中诸葛亮摘悄悄的感叹成都的美……杜甫草堂,有多少千古名句,虽然简陋却给了杜甫一个温暖的港湾。

第2课 《种子发芽实验(二)》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2课  《种子发芽实验(二)》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2课《种子发芽实验(二)》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同学们将要经历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自己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还要与做同类实验的其他同学交流,学生后面还将经历种植绿豆芽、照料绿豆芽的过程。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意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2.设计对比实验【教学难点】1.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2.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复习导入)师:播放视频或是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从作业本出发判断学生设计实验落实情况。

然后引入你们的实验结果怎么样了?种子发芽了吗?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1.整理实验信息师:同学们,我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绿豆发芽所需条件分别做了不同的研究。

下面我们依据上节课所分的“水组”、“土壤组”、“阳光组”进行实验数据的收集。

请看实验记录表格:(屏幕出示):生:汇报实验结果(单个代表各因素小组汇报)教师与学生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

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补充与纠正。

学生在陈述实验结果土壤组居然出现土壤中的种子发芽了,然而种在纸上的居然没有发芽,于是要汇集大家一起讨论原因,寻找解决方案,面对知识冲突时,学生的注意力尤为集中,感觉就像在开一次辩论会似的。

2.《种子发芽实验(二)》教学设计4篇(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2.《种子发芽实验(二)》教学设计4篇(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2.《种子发芽实验(二)》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同学们将要经历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自己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还要与做同类实验的其他同学交流,学生后面还将经历种植绿豆芽、照料绿豆芽的过程。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学习和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倾听。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适宜的温度和空气,学会对照实验的重要性及结果分析。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复习导入)师:播放视频或是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从作业本出发判断学生设计实验落实情况。

然后引入你们的实验结果怎么样了?种子发芽了吗?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1.整理实验信息师:同学们,我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绿豆发芽所需条件分别做了不同的研究。

下面我们依据上节课所分的“水组”、“土壤组”、“阳光组”进行实验数据的收集。

请看实验记录表格:(屏幕出示):生:汇报实验结果(单个代表各因素小组汇报)教师与学生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

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补充与纠正。

学生在陈述实验结果土壤组居然出现土壤中的种子发芽了,然而种在纸上的居然没有发芽,于是要汇集大家一起讨论原因,寻找解决方案,面对知识冲突时,学生的注意力尤为集中,感觉就像在开一次辩论会似的。

也多亏了这一反常的结果使得课堂有“生气”!种子没有发芽的原因:拿着学生做的实验组,发现里面居然只有一粒种子,问学生这样可以吗?有很多学生会反驳并且解释。

实验者也对此作了解释说因为看着她没有发芽,便把它种在泥土里了。

我评价道:“哦,原来***是为了节约种子,做的不错,但是我觉得我们还可以继续做下去,找找种子没有发芽的原因。

”我摸了摸纸巾发现比较干,你看你觉得有可能是什么原因种子没有发芽呢?学生也会想到可能水分不够。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 种子发芽实验(二)|教科版(6)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 种子发芽实验(二)|教科版(6)

种子发芽实验(二)【教学目标】开展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并做记录,能使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能对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出合理解释;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知道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营养等条件,了解阳光、水分、空气、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设计并开展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种子萌发过程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发芽的花生种子。

学生分组材料:培养皿、镊子、小刀、放大镜、纱布、浸泡2天的黄豆种子、不同发芽阶段的黄豆种子。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用生活实例引出探究的主题,课件出示一盘热气腾腾的黄豆芽。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黄豆芽吗?你知道黄豆芽是怎样生出来的吗?(学生自由汇报)师:是的,种子种找到合适的环境它就会发芽生长。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新的课题:种子发芽了(板书课题:10.种子发芽了)【设计意图:以贴近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入新课的学习,这样做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的科学知识。

】二、活动一:认识种子的构造1.自主观察研究种子的内部构造。

师:一粒小小种子可以成长为一棵健康的植物,种子里面有什么?请同学们猜一猜。

(生猜测)师:为了解开其中的奥秘,我们先来认识种子的内部构造。

师:你们准备怎样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自由汇报)师:确定好了怎样探究很重要,但及时记录探究结果同样重要,你打算通过什么方式来进行记录结果呢?(可以画出来、可以记录)(每组一盘用水浸泡过的黄豆,生分组活动)学生探究观察,教师巡视。

2.交流总结师:哪一小组先来展示一下你们的观察记录?(各小组代表展示图画——种子的构造)师:每一个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汇报)师边实物投影一粒黄豆种子,边解剖讲解:外面的被我们剥下来的是“种皮”,里面的“豆瓣”我们称它为种子的“胚”。

《种子发芽实验》教案(精选3篇)

《种子发芽实验》教案(精选3篇)

《种子发芽实验》教案(精选3篇)《种子发芽实验》篇1种子发芽实验(一)【教材分析】本课为新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起始课。

本课就学生熟悉的绿豆发芽所需的条件开始研究。

在本课中,学生要学习提出问题,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控制实验条件,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这几个过程,控制变量实验中的改变条件和控制条件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学生分析】学生先前已有种植凤仙花等植物的经验,对植物的生长的基本条件也有所了解,但对于种子的发芽条件进行过研究的学生并不多。

哪些是必要的条件哪些是可要可不要的条件,他们大多数没有做过科学研究。

【教学思路】首先让学生设计种子发芽的一个条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的变量控制实验,通过充分的交流讨论,让学生明了对照实验的公平性原则,然后把这个原则迁移到其他条件的实验设计当中。

然后同学们通过一个种子发芽的虚拟实验软件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学生讨论交流时,要特别提示他们注意实验的公平性。

同时让学生明白虚拟实验不能代替真实实验,课后必须用绿豆种子实际进行观察证明。

【教学目标】1.能说出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空气、适宜的温度、水。

2. 经历设计控制变量实验、虚拟软件探究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3.对探究种子发芽实验有兴趣。

【教学重点】尝试运用变量控制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能根据变量控制实验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

【教学准备】绿豆种子,各组1台电脑,“种子发芽”虚拟实验软件,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导入 1. 出示一些绿豆种子:这些种子有可能会长成绿豆苗,但必需先发芽才能生长。

种子发芽你们认为需要哪些条件?2.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光、土壤、空气、水、养料、适宜的温度自由讨论。

回答。

引出研究的问题二、设计实验方案 1. 师生交流讨论怎样证明种子发芽需要这些条件。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优秀教案(黄)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优秀教案(黄)

1.1、种子发芽实验(一)【教案目标】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教案重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案难点】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案准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实验记录表(参考书4面)。

【教案过程】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

(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

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

(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 种子发芽实验(二)|教科版(3)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 种子发芽实验(二)|教科版(3)
取别人的意见,找到自己计划的缺陷。
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重难点
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
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吗?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适时引导
二、讨论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
1.教师出示绿豆种子
并设问:怎样做能让这颗绿豆种子发芽呢?
2.学生小组讨论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
的问题。(有些条件便于控制,而有的是
难以控制或观察的;同学设计的方案存在一些问题。)
4.教师出示设计方案的注意点,各小组再次选择问题:
(教师注意调整和平衡)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五、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提供表格,各组着手撰写计划
1、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设计的最好。
2、下节课我们请同学来汇报。




1、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空气






在本课教学中,特别提醒学生在做种
子发芽的实验中,要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
、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充分发挥小组
合作的作用,学生学习兴趣高,能积极采
教学内容
1、设计种子发芽实验(一)
课时累计
1
本课时
1
教学目的要求任务
知识与
技能
通过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明确研究的目标,为后续研究
做好准备。
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

五年级科学上册种子发芽试验教案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种子发芽试验教案教科版

教案:五年级科学上册种子发芽试验教案(教科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引导学生探索种子发芽的条件。

1.2 教学内容:种子的结构:种皮、胚乳、胚轴、子叶等。

种子发芽的条件:水分、温度、空气、光照等。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各种种子,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结构。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第二章:实验准备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准备种子发芽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2.2 教学内容:实验材料:种子、湿纸巾、透明塑料袋、标签等。

实验工具:托盘、尺子、记录本等。

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列出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准备实验材料和工具。

第三章:实验操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的操作步骤。

3.2 教学内容:实验步骤:种子浸泡、湿纸巾包裹、透明塑料袋封口、标签标记等。

3.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纠正学生的错误。

第四章:实验观察与记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并记录相关数据。

4.2 教学内容:观察指标:种子的吸水、发芽、生长等。

记录方法:文字、图表、时间等。

4.3 教学活动:教师提出观察指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教师教授记录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记录。

第五章:实验结果与分析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分析种子发芽实验的结果,总结种子发芽的条件。

5.2 教学内容:实验结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时间等。

分析方法:比较、对照、归纳等。

5.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方法,总结种子发芽的条件。

第六章:种子发芽实验的拓展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种子发芽实验的拓展内容。

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种子发芽的特点。

6.2 教学内容:不同种子的发芽特点:例如,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发芽过程。

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光照、土壤湿度等。

6.3 教学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种子的发芽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种子发芽实验(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整理实验信息
师:我们上节课做了绿豆发芽是否需要水的实验,也有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绿豆发芽所需条件分别做了不同的研究。

下面我们全班交流各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收集相同小组的实验信息,填写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的实验记录
(1)各小组汇报数据,收集整理数据
学生汇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种子发芽情况,学生收集整理相同实验小组的数据。

教师检查学生实验,保证数据真实,同时根据学生汇报在黑板或PPT相应表格输入汇报数据。

2.分析实验信息
(1)各组分析数据,思考这个条件与种子发芽的关系
师:收集了实验数据,我们就要对这些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请大家在组内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①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②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种子发芽是否需要这个条件?
③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交流实验信息
(1)学生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同时对实验开始时的实验设计进行修正和完善。

(2)在听取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其他不同组实验中的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2.小结归纳
师: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不需要土壤和阳光。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移栽绿豆芽:教师示范把绿豆芽种植到花盆中。

然后各个小组利用花盆、泥土和铲子将发芽的种子种植好。

要求各组学生把花盆放到合适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

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

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板书设计: 2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
教学后记:
感谢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