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类型辨析和修改精编

合集下载

常见病句类型及十大辨析病句的技巧精编版

常见病句类型及十大辨析病句的技巧精编版

常见病句类型及十大辨析病句的技巧病句判断类试题一直以来是高考常见题型对于这类的题目如果我们能熟悉常见病句类型,掌握命题者的设错规律,那么这类题目将是十分简单的。

一、病句的类型病句类型主要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多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

(一)语序不当1.词语顺序不合理例如: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词语可能反映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

词语的顺序则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

此例中“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

应改为“听取研究”)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在主语的前边)例如:不但他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够领会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

(本句中前后分句的主语相同。

因而关联词“不但”应放在主语“他”的后面。

)3.分句顺序不当例如: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

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

(从逻辑关系上看,分句位置前后颠倒)(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大多数是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是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有某一部分不搭配)例如:我国电子设备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电子设备”,不是“生产”)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要在意思和习惯上搭配,当动词带两个以上的宾语时,常发生后边的宾语与动词不搭配的情况)例如:《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

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塑造”与“事迹”不能构谓宾关系,可将“事迹”改为“形象”。

)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定语、状语和中心词不搭配,补语和中心词不搭配)例如:这次讨论中,大家就多项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思。

(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4.前后搭配不当(主要是两面对一面的搭配问题)例如:农民工过去受蔑视,如今也受到北京市民的尊重,在这蔑视与尊重之间,农民工感受着社会的温暖。

小学语文三升四暑假衔接精讲第04讲:病句的辨析与修改(部编版,有答案)

小学语文三升四暑假衔接精讲第04讲:病句的辨析与修改(部编版,有答案)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本讲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常考病句类型;2、生疏病句修改原则,把握修改病句方法。

(一)什么是病句?病句是有毛病的句子。

凡是违反现代汉语表达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规律错误。

语法错误消灭次数较为多。

1 常见病句类型:(1)用词不当。

由于对同义词理解不清,就简洁在同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殊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句: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武断”原指以权势断定是非曲直,后指没有依据、只凭自己的想象作推断。

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可改为“坚决”意思是决断,不迟疑。

(2)搭配不当。

指句子词语搭配错误。

例句:我的家乡是上海人。

“家乡”不是一个人,可以改为:我是上海人/我的家乡是上海(3)成分残缺,成分残缺主要是指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

例句: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这句话缺少主语。

谁做了很多事?可改为:为了班集体,他做了很多好事。

(4)重复啰嗦指句子中重复使用了意思相同的词语,使句子意思表达格外啰嗦。

例如:那些多余的废话,要毫不留情地删去。

这句“多余”和“废话”重复,可删去“多余的”,也可删去“废”字。

(5)前后冲突。

句子中消灭了自相冲突的现象,意思不明确。

例如:我估量他这道题肯定做错了。

“估量”和“肯定”冲突了,到底是做错了还是没做错,可删去“肯定”(6)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一句话有两种理解。

例如:在会上发言的,有三个学校的代表。

这个句子有歧义,表达不明确。

是“三个学校”的代表,还是三个“学校的代表”(除学校外,还有其他部门、单位的代表)?假如是前者,可说“三所……”;假如是后者,可说“三位……”。

(7)不合情理。

就是不符合大家本认为那样的,众人所认同的处事法则,与他人的认知相反。

例如:春天,湖里的荷花开了。

荷花开放季节为夏季,不在春季。

(8)语序不当。

指词语在句中的排列次序不当。

例如:英语对我很感爱好,我很宠爱它。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详解(共6个)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详解(共6个)

高考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详解一、语序不当1.定语和中心词位置颠倒。

例:在这次校运动会上,作为代表队的我们班一定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句中“我们班”是种概念,“代表队”是属概念,前者(定语)限制后者(中心语)。

画线句应改为“作为我们班的代表队”。

2.定语、状语错位。

例:这种设施要不要更新,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句中“广泛”是修饰“议论”的,作定语,在句中却放在“引起”前充当谓语动词的状语,明显不合适,画线处应改为“引起了广泛的议论”3.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例:王总把我们几个厂里的部门经理召集到一起,语重心长地说:“只要大家能精诚团结,群策群力,就一定能把我们厂的经济效益搞上去!”句中“几个厂里的部门经理”有歧义。

是几个厂的经理呢,还是一一个厂里的几个经理?根据句意,“几个”应作“部广门经理”的定语,要把这个意思明确下来,应改为“厂里的几个部门经理”。

注意:多项定语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4.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例:这期培训班是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五月底举办的。

“联合”和“于今年五月底”都是作动词“举办”的状语,这两个状语应互换位置,改为“于今年五月底联合”。

注意:多项状语排列大致为: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b.表时间或处所的;c.表范围或频率的;d.表情态或程序的;e.表对象。

5.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例:如果我们只注意目前的利益,而忘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或只看到长远目标,而看不到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经历的步骤,就会背离党的基本路线。

“如果”要放在“我们”后面,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就要放在主语的后面;当各分句是不同主语时,关联词就要放在主语的前面。

6.分句位置不当。

高中语文六种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高中语文六种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高中语文六种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第一篇:高中语文六种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高中语文六种常见病句及修改方法2015一、常见病句六种类型1、语序不当(1)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

(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生产的棉花”)(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热情的同他交谈”)(3)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

)2、搭配不当(1)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主谓搭配不当,“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2)她拍摄完这部影片,就宣布正式退出演员生涯。

(动宾搭配不当,“生涯”不能“退出”)(3)这是一次竞争激烈的考试,非用十分的努力才能战胜其他竞争者。

(关联词搭配不当,“非”与“才能”不能配合使用。

)3、成分残缺或赘余(1)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

(缺主语,将“创造了”改为“创造的”)(2)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缺谓语,在“参与”前加上“承担”)(3)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缺宾语,在“肯吃苦”后加上“的决心”)(4)其余这是过虑的想法。

(多余,“虑”就是想,可删去“的想法”)4、结构混乱(1)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应该是“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两种格式或选用一个)(2)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句话揉在一块儿说了,只能选一句说)5、表意不明(1)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

(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局的领导,不明确)(2)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病句类型与辨析

病句类型与辨析

病句类型一、常见病句类型1.用词不当(1)词性使用不当。

例:这次考试能否通过,还是一个怀疑。

(“怀疑”是动词,“一个”应该修饰的是名词,应改为“疑问”。

)(2)词义使用不当。

例:天上挂着什么云,就应当出现什么样的气候。

(“气候"改为“天气”。

)(3)感情色彩使用不当。

例:爸妈为了我的成长,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处心积虑”为贬义词,应改为“呕心沥血”)2.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

例:许多劳动模范的事迹,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事迹”不能成为“榜样”,可改为“许多劳动模范,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动宾搭配不当。

例:《水浒传》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的英雄事迹。

(动词“塑造”与宾语中心语“事迹”不能构成动宾关系,将“事迹,,改为“形象”。

(3)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夏天的衡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衡山”与“季节”搭配不当,应把“季节"改成“地方”或把“夏天的衡山”改成“衡山的夏天”。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抵达大陆后,受到了大陆人民的亲切欢迎。

(“亲切”与“欢迎”搭配不当,应改为“热烈欢迎”。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主要有错用或滥用关联词语、缺少关联词语等。

例:只要我们中国人不缺乏探索精神,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新时代的要求。

虽都是表示条件关系,但还应将“只有……才”(必要条件)和“只要……就”(充分条件)区分开来。

此句中应将“才”改为“就"。

3.语序不当(1)并列词语语序不当。

并列词语有先后逻辑顺序的要按照行为的先后排列,要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如:我们在株洲西郊山里挖掘、发现、冶炼铁矿。

(应该是先“发现”,后“挖掘”,再到“冶炼”。

(2)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

例:我国大豆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大豆的生产”应该为“生产的大豆”)(3)把定语放在了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中青年教师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病句的辨析和修改1.常见的病句类型(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4)词语赘余。

其它病句还有关联词语误用、前后矛盾、句式杂糅、语句产生歧义等。

(1)辨析A.语感法;B.紧缩法;C.分解法;D.聚焦法(2)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增、删、调、换。

即增加字词、删去多余字词、调整字词顺序、更换字词。

无论用那种方法,修改病句都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变动越少越好,不能在修改中出现新的语病。

病句修改八项注意一.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

在涉及到复句的病句中,我们要注意它们的关联词,考虑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有无放错位置,语序是否合理等等。

复句的关联词分单用和配对使用两种,如果句子中使用了必须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要注意它们的搭配是否恰当,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

如果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则要留心两个分句的语序是否合理,看有无语序不当的语病。

例1:想象不是对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而且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例2: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分析:例1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应用“不但……而且……”,而“不是”应与“而是”搭配,例句就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了。

例2“无论”是表示无条件的关联词,后面不能动并列性的词组,只能带选择性的词组,例句中“和”应为“还是”。

能力提升:1.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提高。

2.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3. 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4.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

5.“管住自己”,不仅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6.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二.注意出现“禁止”“防止”类词的句子。

有些词语,如“禁止”“防止”“忌”“避免”等词语,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思,命题者常增设否定词,造成句意相反,形成语病。

病句专题: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 典题 例举)

病句专题: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 典题 例举)

2020/11/19
19
动宾搭配不当
1、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 辱或宣泄自己的不满。 (全国卷Ⅲ4D) 2、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 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 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 可以用它作餐具(广东卷)
3、哺乳期妇女如果仅仅依靠服用补品中的含碘量,就有 可能缺碘,若不及时添加含碘食品,则有可能导致婴儿脑 神经损伤或智力低下。(浙江卷5A)
3、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 用的东西。 4、他把我们几个团的负责 干部叫到一起。5、这种管子要不要换, 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6、 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 我怎么也睡不着。7、在阶级社会里, 为了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教育的 上层建筑也是为一定阶级服务的。
2020/11/19
2020/11/19
24
例句② 他能密切联系和关心群众的痛痒。
运用:看到有“和”,即想到一面与两面不搭配的 问题,仔细分析两个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的关系,“关心 痛痒”可以,而“联系痛痒”则讲不通,故是病句。
例句③ 作家敏锐地察觉、扶植新生的 幼芽。
运用:看到有“、”,即想到一面与两面不搭配 的问题,仔细分析“敏锐地察觉、扶植”这一短 语,“敏锐地察觉”可以,“敏锐地扶植”则不 可以。
例句② 他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
运用:句中宾语中心词“手“前有两个修饰语 ――“聪明”和“能干”,“能干”可以修饰 “手”,而“聪明”则不可以,构成修饰语和中 心词的搭配不当。
2020/11/19
23
注意抓重点词(是否、能否、有无、和、与、以 及等),一些并列短语和“、”――查一面与两 面的搭配不当。
对病句识别与能力的考查,修改则以辨析为基础。

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2篇

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2篇

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2篇病句是写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会影响文章的流畅度和准确性。

本文将探讨病句的类型以及如何进行修改,旨在帮助读者提高写作水平。

一、病句类型1. 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或时态上不一致,导致句子不通顺。

修正这种病句时,需要根据主语和谓语的关系进行调整。

错误示例:她们喜欢跳舞的时候,音乐播放得很响亮。

修改建议:她们喜欢跳舞的时候,音乐播放得很响亮。

2. 句子片段句子片段指缺少主语或谓语的句子部分,导致句子不完整。

修正这种病句时,需要添加缺失的部分。

错误示例:因为下雨了。

修改建议:因为天气突然下雨了。

3. 成分缺失成分缺失是指句子中缺少必要的成分,导致句子结构不完整。

修正这种病句时,需要添加缺失的成分。

错误示例:他一位老人。

修改建议:他是一位老人。

4. 语序混乱语序混乱是指句子中的词语位置顺序错乱,导致句子难以理解。

修正这种病句时,需要调整词语的位置顺序。

错误示例:去年夏天我去了海边度假。

修改建议:我去年夏天去了海边度假。

5. 冗余句冗余句指句子中出现多余的句子或词语,导致表达的内容重复。

修正这种病句时,需要删除冗余的部分。

错误示例:他跑步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

修改建议:他跑步锻炼身体,提高健康。

二、病句修改方法1. 仔细审查写完文章后,仔细审查整篇文章,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病句。

可以借助语法书籍或在线工具对病句进行检查,确保文章的准确性。

2.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和纠正写作中的病句问题。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参考范文、优秀的文章以及语法规则,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3. 多加练习写作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需要多加练习才能熟练掌握语法规则和表达技巧。

可以通过写作练习、模拟考试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 注意语境在修改病句时,需要注意句子的语境和含义。

不仅要纠正语法错误,还要确保句子表达清晰、准确,符合原文意图。

总之,病句是写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我们应该重视并及时纠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句类型辨析和修改一、考试目标:能辨析和修改常见的语病。

二、复习提要:1.了解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特别是《考试说明》中指出的6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要熟悉改病句的常规方法。

2.病句,就是指在语法结构、逻辑事理、语言习惯等方面有毛病的句子。

句子的辨误,首先要识别病句,找出病因,再进行修改。

3.修改方法:归结为四个字-------“增、删、调、改”。

4.修改原则:(1)保持原意。

(2)修改后不再出现新的语病。

(3)保持句子的简洁。

(4)要根据实际表达需要修改,不能为了改病句而该病句。

5.语文版初中课本没有固定的章节专门介绍病句方面的知识,复习时要花两到三课时讲解。

三、复习内容: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

(一)语序不当1.多项修饰语语序不当。

(1)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词d、形容词或形容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①一位优秀的有20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年多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

例②他深入调查了许多王老师的事迹。

(“许多”应在“老师”后)(2)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b、表时间或处所的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 d、表情态或程序的。

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例①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正常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的(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例②为了找到充足的资料,写好毕业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多项状语排列,顺序应是先时间后处所。

故句子调整为:为了找到充足的资料,写好毕业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时间)在阅览室里(处所)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2.关联词语序不当(位置不当)。

例①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

例中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不但”应在主语“我”后边。

例②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例中两个分句的主语分别是“我”“人”,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我”前边。

例③尽管天气如此变化多端,天池是一片沉静。

渺渺湖水,却清彻如镜。

(应把“却”放在“天池”后。

)3.修饰语和中心语位置不当。

(1)定语和中心语位置不当。

例①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由句意可知,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故“棉花”应是中心语,与“生产”互换位置。

(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造成句子的主谓搭配不上。

)(2)状语和中心语位置不当。

例①我们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

“一次又一次”是“完成”的状语,而不是“任务”的定语,应提到“完成”前。

例②王亲切地走到我跟前,向我说“要当心!”(“亲切地”应移到“说”前。

)(3)语序不合习惯。

例如:大家走进教室,陈老师也不一会进来了。

(“也”放“不一会”后)4.并列谓语动词颠倒。

例①你要随时克服并及时发现你的缺点。

(动词次序颠倒)例②反动派杀害并毒打了他的父亲。

(应该先“毒打”然后“杀害”)5.分句次序不当。

例如: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

正确次序: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复句中分句之间有先后轻重、缓急、大小、因果等关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排列分句。

(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是测试的重点。

1、主谓搭配不当。

例①中学时代的那些同学的愉快笑容和爽朗的歌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愉快笑容”是不能在“耳边回响”的,造成主谓搭配不当,删去“的愉快笑容和”)例②我的身体、业务水平比一年前提高了许多。

(“身体”和“提高”不能搭配,删去)提示:并列短语共作一个成分,易出现搭配不当语病,故应特别注意“和”“与”“跟”“及”“及其”等连词和表并列关系的顿号。

例③当我们赶到时,夜幕已经深沉了。

(“深沉”指程度深,改为“降临”。

或把“夜幕”该为“夜色”。

)2、主宾搭配不当。

例①今天的活动是最有意义的一天。

(“活动是一天”不合理,改为“今天的活动是最有意义的。

”或“今天是最有意义的一天。

”)例②加强全民环抱意识教育,是当前非常重要的问题。

主宾搭配不当时,大多数情况下,充当谓语的常常是“是”字,辨析有“是”字充当谓语的句子时,应先找出主语和宾语,看它们是否对等,就知道能否搭配了。

例中“加强全民环抱意识教育”是动宾短语作主语,宾语是“问题”,这样,句意成了“加强全民环抱意识教育是问题”,主宾显然不能对等,可以把“问题”改为“任务”。

3、动宾搭配不当。

例①我们一定要努力实现改革开放的重大任务。

(把“实现”改为“完成”)例②我们应该接受大家的意见,改进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

谓语“改进”与宾语“错误和缺点”中的“错误”不搭配。

提示:这又是并列短语作一个句子成分,出现搭配不当的语病例子。

删去“错误和”。

4、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1)定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例①代表队的精彩的表演和技术水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精彩”不能修饰“水平”,且“技术水平”包融在“表演”之中,应删去“和技术水平”)例②你只要有双聪明能干的手,就能创造财富。

(“聪明”与“手”不能搭配,应删去“聪明”)(2)状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例①小明在收音机旁积极地听英语广播讲座。

(“积极”是“听”的状语,改为“认真”)例②面对这一切,都不无动于衷吗?(“都不”改为“能”)(3)补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例①我们对你们照顾得太周全了。

(“周全”是“完整全面”的意思,多用来形容说话,不能同“照顾”构成补充关系,应改为“周到”)例②值日生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打扫”与“整整齐齐”不能构成补充关系,改为“打扫得干干净净”5、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如:“9.11”事件后,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三国关系进入微妙阶段,尽管美印巴关系何其暧昧,但美国与印度将走向军事合作的态势已相当明朗。

(关联词语“尽管”与“何其”不搭配,可把“尽管”改为“不管”,或去掉“何其”)(注意:关联词的配对使用,请复习第四册课本后面的附表-----复句知识)6、介宾短语搭配不当。

例如:起初他只是为犯罪分子提供窝点,而后来则亲自上阵,打着推销保温材料的名义拐骗妇女。

(介宾短语“打着……的名义”搭配不当,可改为“打着……的晃子”或“以……的名义”)7、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①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有没有”包含着两个方面,“是”只是一个方面,前后不配搭。

删去“没有”)例②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例③努力学习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去掉“能否”)提示:“好坏”、“高低”、“是否”、“多少”这一类词兼有正反两方面的意思,这类词语只能和含有正反两方面意义的其它词语搭配,如果只顾一方面,而忽视了加一方面,就会造成判断不当的错误。

例④能否做好教学工作,决定于老师有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

(前面“能否”为两个方面,后面“有”只一个方面,不配搭。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句子成分可以省略、省略总是明确的,而且可以把省去的词语补出来。

但是必要的成分不能欠缺,否则句子结构不完整。

成分残缺或赘余,常见的有如下四种情况:1、主语残缺或赘余。

例①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

(“通过学习”为介宾短语,“使我提高了认识”也属于动宾短语,整个句子无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例②当我和小胡走进办公室时,看到陈老师的滑稽相,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当……时”介宾短语淹没了主语,删去“当”)例③从这个事实中,证实了党的正确领导。

(“从这个事实中”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应去掉“从、中”)注意:很多缺主语的语病就是误用介词,故有介词结构的句子,应留意有无主语。

例1: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利用各种办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目前”与“当务之急”重复,应删去“目前”)例2:我心中坚信,未来属于我们。

(去掉“心中”)2、谓语残缺或赘余。

例①我们识别是非的能力。

(在“识别”前加上“有”)例②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缺谓语,句末加上“而奋斗”)例1:习惯依附势力使他对罢黜百家感到习以为常。

(“感到”多余,应删去。

)例2:试卷正在进行打印中。

(去掉“进行”)例3:我校男子篮球队今天获胜凯旋而归。

(要么“获胜而归”,要么“凯旋”)3、宾语残缺或赘余。

例①青少年有一种积极向上、敢打敢拼。

(缺少与“有”搭配的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精神”)例②爱护公物是每个人都应有的。

(缺宾语,句末加上“义务”)例如: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小说总集《人间喜剧》的编写。

(“的编写”多余,应删去)4、修饰语残缺或赘余。

这种语病较为少见,但也不是没有。

(1)定语残缺或赘余。

例如:让大学生自谋职业,让大学生们自己去开拓生活,实在是个好办法。

(句中的“开拓”不能直接支配“生活”,中间应加个定语,如“新的”、“自己的”之类,不仅“开拓……生活”是如此,类比一下,”开拓……世界”开拓……境界”、“开拓……局面”、“开拓……天地”、“开拓……领域”等无不如此。

)例如:前段时间,常有新闻媒体对中国女子足球队大唱赞歌,过分的溢美之词,滋长了某些队员的骄傲情绪,使之离胜利越来越远。

(“溢美”包含过分的意思,“过分的溢美”中的“过分的”多余,应删去。

)(2)状语残缺或赘余。

例如:我这个人是有度量的,就是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志也能交朋友。

(缺少介词结构中的介词,应在“和”字后加“与”“跟”。

)例1:他做事非常认真得很。

(去掉“非常”或“得很”)(四)结构混乱结构混乱主要有两种:格式杂糅、前后牵连。

1.格式杂糅。

一句话说到半截,又变成另一种说法,结果把两种说法糅到一起,形成杂糅。

例①老师把他掉在地上的笔被检了起来。

(把字句和被动句混用,有两种修改方法:(1)保留把字句式,删去“被”。

(2)保留被动句式,删去“老师把”)例②对于滥用方言词的做法是应该受到批评的。

(主动句和被动句混用,可把“受到”改为“给以”或去掉“对于”)例③听了张莲等三位同志动人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

(单句和复句混杂在一起。

删去“听了”或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改为“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教育”)2.前后牵连。

把前一句的后半句用作另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连成一句。

例如:马恩列斯的著作不容易翻译得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具有相当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

(例中把“它要求具有……水平”和“具有……才能胜任”硬连在一起,应去掉“才能胜任”或去掉“它要求”,在“具有”前加“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