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1121.6-2006方法确认
土壤检测标准

土壤检测标准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土壤检测标准
NY/T 1121-2006 土壤检测系列标准:
NY/T 1121.1-2006 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 1121.2-2006 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
NY/T 1121.3-2006 土壤检测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
NY/T 1121.4-2006 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NY/T 1121.5-2006 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NY/T 1121.6-2006 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T1121.7-2006土壤检测第7部分:酸性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NY/T1121.8-2006土壤检测第8部分:土壤有效硼的测定
NY/T1121.9-2006土壤检测第9部分:土壤有效钼的测定
NY/T 1121.10-2006 土壤检测第10部分:土壤总汞的测定
NY/T 1121.11-2006 土壤检测第11部分:土壤总砷的测定
NY/T 1121.12-2006 土壤检测第12部分:土壤总铬的测定
NY/T 1121.13-2006 土壤检测第13部分: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NY/T 1121.14-2006 土壤检测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的测定
NY/T 1121.15-2006 土壤检测第15部分:土壤有效硅的测定
NY/T 1121.16-2006 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
NY/T 1121.17-2006 土壤检测第17部分: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NY/T 1121.18-2006 土壤检测第18部分: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
土壤国家标准。
土壤检测标准

土壤检测标准NY/T 1121-2006 土壤检测系列标准:NY/T 1121.1-2006 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 1121.2-2006 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NY/T 1121.3-2006 土壤检测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NY/T 1121.4-2006 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NY/T 1121.5-2006 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NY/T 1121.6-2006 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1121.7-2006土壤检测第7部分:酸性土壤有效磷的测定NY/T1121.8-2006土壤检测第8部分:土壤有效硼的测定NY/T1121.9-2006土壤检测第9部分:土壤有效钼的测定NY/T 1121.10-2006 土壤检测第10部分:土壤总汞的测定NY/T 1121.11-2006 土壤检测第11部分:土壤总砷的测定NY/T 1121.12-2006 土壤检测第12部分:土壤总铬的测定NY/T 1121.13-2006 土壤检测第13部分: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NY/T 1121.14-2006 土壤检测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的测定NY/T 1121.15-2006 土壤检测第15部分:土壤有效硅的测定NY/T 1121.16-2006 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NY/T 1121.17-2006 土壤检测第17部分: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NY/T 1121.18-2006 土壤检测第18部分: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NY/T 1119-2006 土壤监测规程NY/T 52-1987 土壤水分测定法NY/T 53-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NY/T 88-1988 土壤全磷测定法NY/T 87-1988 土壤全钾测定法NY/T 86-1988 土壤碳酸盐测定法NY/T 1104-2006 土壤中全硒的测定NY/T 296-1995 土壤全量钙、镁、钠的测定NY/T 295-1995 中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的测定NY/T 889-2004 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土壤国家标准。
土壤检测标准

土壤检测标准NY/T 1121-2006 土壤检测系列标准:NY/T 1121、1-2006 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得采集、处理与贮存NY/T 1121、2-2006 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得测定NY/T 1121、3-2006 土壤检测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得测定NY/T 1121、4-2006 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得测定NY/T 1121、5-2006 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得测定NY/T 1121、6-2006 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得测定NY/T1121、7-2006土壤检测第7部分:酸性土壤有效磷得测定NY/T1121、8-2006土壤检测第8部分:土壤有效硼得测定NY/T1121、9-2006土壤检测第9部分:土壤有效钼得测定NY/T 1121、10-2006 土壤检测第10部分:土壤总汞得测定NY/T 1121、11-2006 土壤检测第11部分:土壤总砷得测定NY/T 1121、12-2006 土壤检测第12部分:土壤总铬得测定NY/T 1121、13-2006 土壤检测第13部分:土壤交换性钙与镁得测定NY/T 1121、14-2006 土壤检测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得测定NY/T 1121、15-2006 土壤检测第15部分:土壤有效硅得测定NY/T 1121、16-2006 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得测定NY/T 1121、17-2006 土壤检测第17部分:土壤氯离子含量得测定NY/T 1121、18-2006 土壤检测第18部分: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得测定NY/T 1119-2006 土壤监测规程NY/T 52-1987 土壤水分测定法NY/T 53-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NY/T 88-1988 土壤全磷测定法NY/T 87-1988 土壤全钾测定法NY/T 86-1988 土壤碳酸盐测定法NY/T 1104-2006 土壤中全硒得测定NY/T 296-1995 土壤全量钙、镁、钠得测定NY/T 295-1995 中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交换性盐基得测定NY/T 889-2004 土壤速效钾与缓效钾土壤国家标准。
土壤检测标准精修订

土壤检测标准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土壤检测标准
NY/T 1121-2006 土壤检测系列标准:
NY/T 1121.1-2006 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 1121.2-2006 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
NY/T 1121.3-2006 土壤检测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
NY/T 1121.4-2006 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NY/T 1121.5-2006 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NY/T 1121.6-2006 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T1121.7-2006土壤检测第7部分:酸性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NY/T1121.8-2006土壤检测第8部分:土壤有效硼的测定
NY/T1121.9-2006土壤检测第9部分:土壤有效钼的测定
NY/T 1121.10-2006 土壤检测第10部分:土壤总汞的测定
NY/T 1121.11-2006 土壤检测第11部分:土壤总砷的测定
NY/T 1121.12-2006 土壤检测第12部分:土壤总铬的测定
NY/T 1121.13-2006 土壤检测第13部分: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NY/T 1121.14-2006 土壤检测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的测定
NY/T 1121.15-2006 土壤检测第15部分:土壤有效硅的测定
NY/T 1121.16-2006 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
NY/T 1121.17-2006 土壤检测第17部分: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NY/T 1121.18-2006 土壤检测第18部分: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
土壤国家标准。
NYT 1121.6-2006 土壤 有机质 方法证实

1 方法依据本方法依据NY/T 1121.6-2006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2 仪器和设备电子分析天平,油浴锅3 分析步骤详见NY/T 1121.6-2006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5分析步骤4试验结果报告4.1方法检出限按HJ 168-2010规定检出限公式,并结合NY/T 1121.6-2006中的计算公式,得出 kgg M M V k MDL /150.0100010.1724.1m 1010=⨯⨯⨯=ρλ, 其中2=k ;1=λ;滴定管的最小液滴体积为=0V 0.05ml ;21078.2-⨯=ρg/ml ;2780=M g/mol ;=1M 3g/mol ;g m 5.01=。
4.2精密度取4个不同浓度的样品,按照NY/T 1121.6-2006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步骤分别做6次平行实验,计算结果、平均值、标准偏差并求出相对标准偏差和最大绝对差值,结果如表1:表1精密度测试数据4.3准确度取2个有证标准物质,分别做6次平行实验,计算平均值,最大相对误差,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有证标准物质测试数据5结论5.1检出限实验室检出限0.150g/kg。
5.2精密度样品1六次平行测定测得平均值为7.73g/kg,最大绝对相差为0.29g/kg,标准中要求测定值<10g/kg 时,绝对相差≤0.5g/kg;样品2六次平行测定测得平均值为24.5 g/kg,最大绝对相差为0.7 g/kg,标准中要求测定值为10~40g/kg 时,绝对相差为≤1.0g/kg;样品3六次平行测定测得平均值为62.4g/kg,最大绝对相差为2.3 g/kg,标准中要求测定值为40~70g/kg 时,绝对相差为≤3.0g/kg;样品4六次平行测定测得平均值为87.4g/kg,最大绝对相差为3.2 g/kg,标准中要求测定值>70g/kg时,绝对相差为≤5.0g/kg;5.3准确度对有证标准物质GBW07458(ASA-7)、GBW07460(ASA-9)进行测定,单次测定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
环境监测简答计算题

第一章环境空气和废气第一节环境空气采样四、问答题1.简述环境空气监测网络设计的一般原则。
③答案:监测网络设计的一般原则是:(1)在监测范围内,必须能提供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环境质量信息。
(2)监测网络应考虑获得信息的完整性。
(3)以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为基础,根据监测的目的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寻求优化的、可操作性强的监测方案。
(4)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考虑影响监测点位的其他因素。
2.简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一般原则。
⑧答案: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一般原则是:(1)点位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应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空气污染水平和变化规律。
(2)应考虑各监测点之间设置条件尽可能一致,使各个监测点取得的监测资料具有可比性。
(3)各行政区在监测点位的布局上尽可能分布均匀,以反映其空气污染水平及规律;同时,在布局上还应考虑能反映城市主要功能区和主要空气污染源的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
(4)应结合城市规划考虑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布设,使确定的监测点位能兼顾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3.环境空气样品的间断采样的含义是什么?①答案;指在某一时段或1 h内采集一个环境空气样品,监测该时段或该小时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平均浓度所采用的采样方法。
4.简述什么是环境空气的无动力采样。
①答案:指将采样装置或气样捕集介质暴露于环境空气中,不需要抽气动力,依靠环境空气中待测污染物分子的自然扩散、迁移、沉降等作用而直接采集污染物的采样方式。
5.环境空气24 h连续采样时,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①答案: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由采样头、采样总管、采样支管、引风机、气体样品吸收装置及采样器等组成。
6.用塑料袋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③答案:充足气后,密封进气口,将其置于水中,不应冒气泡。
7.新购置的采集气体样品的吸收管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③答案;将吸收管内装适量的水,接至水抽气瓶上,两个水瓶的水面差为1 m,密封进气口,抽气至吸收管内无气泡出现,待抽气瓶水面稳定后,静置10 min,抽气瓶水面应无明显降低。
土壤检测标准及技术大全

土壤检测标准及技术大全由于土壤检测标准的不完善,造成对标准选择的复杂性。
总体来说,有国家标准的用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找行业标准,没有行业标准的找国际标准,没有国际标准的只能找美国标准。
以下是目前关于土壤检测的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农业行业标准NY/T 3678-2020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围框淹灌仪器法NY/T 3420-2019土壤有效硒的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NY/T 3242-2018土壤水溶性钙和水溶性镁的测定NY/T 1121.7-2014土壤检测第7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NY/T 1616-2008土壤中9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法NY/T 1615-2008石灰性土壤交换性盐基及盐基总量的测定NY/T 1613-2008土壤质量重金属测定王水回流消解原子吸收法NY/T 1378-2007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NY/T 1377-2007土壤中PH值的测定NY/T 1121.21-2008土壤检测第21部分:土壤最大吸湿量的测定NY/T 1121.20-2008土壤检测第20部分: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NY/T 1121.19-2008土壤检测第19部分: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NY/T 1121.18-2006土壤检测第18部分: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NY/T 1121.17-2006土壤检测第17部分: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NY/T 1121.16-2006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NY/T 1121.15-2006土壤检测第15部分:土壤有效硅的测定NY/T 1121.14-2006土壤检测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的测定NY/T 1121.13-2006土壤检测第13部分: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NY/T 1121.12-2006土壤检测第12部分:土壤总铬的测定NY/T 1121.11-2006土壤检测第11部分:土壤总砷的测定NY/T 1121.10-2006土壤检测第10部分:土壤总汞的测定NY/T 1121.9-2006土壤检测第9部分:土壤有效钼的测定NY/T 1121.8-2006土壤检测第8部分:土壤有效硼的测NY/T 1121.6-2006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 1121.5-2006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NY/T 1121.4-2006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NY/T 1121.3-2006土壤检测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NY/T 1121.2-2006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NY/T 1121.1-2006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 1104-2006土壤中全硒的测定NY/T 890-2004土壤有效态锌、锰、铁、铜含量的测定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浸提法NY/T 889-2004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测定NY/T 296-1995土壤全量钙、镁、钠的测定NY/T 295-1995中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的测定NY/T 149-1990土壤有效硼测定方法NY/T 88-1988土壤全磷测定法NY/T 86-1988土壤碳酸盐测定法NY/T 85-1988土壤有机质测定法NY/T 53-1987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NY/T 52-1987土壤水分测定法NY/T 30-1986土壤中氧化稀土总量的测定对马尿酸偶氮国家标准GB/T 39234-2020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GB/T 39228-2020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熏蒸提取法GB/T 36393-2018土壤质量自然、近自然及耕作土壤调查程序指南GB/T 36198-2018土壤质量土壤气体采样指南GB/T 36197-2018土壤质量土壤采样技术指南GB/T 33705-2017土壤水分观测频域反射法GB/T 32740-2016自然生态系统土壤长期定位监测指南GB/T 32737-2016土壤硝态氮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GB/T 32723-2016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底物诱导呼吸法GB/T 32722-2016土壤质量土壤样品长期和短期保存指南GB/T 32720-2016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实验室测定方法GB/T 11743-2013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方法GB/T 25282-2010土壤和沉积物13个微量元素形态顺序提取程序GB/T 17418.7-2010地球化学样品中贵金属分析方法第7部分:铂族元素量的测定镍锍试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GB/T 17418.6-2010地球化学样品中贵金属分析方法第6部分:铂量、钯量和金量的测定火试金富集-发射光谱法GB/T 17418.5-2010地球化学样品中贵金属分析方法第5部分:钌量和锇量的测定蒸馏分离-催化分光光度法GB/T 17418.4-2010地球化学样品中贵金属分析方法第4部分:铱量的测定硫脲富集-催化分光光度法GB/T 17418.3-2010地球化学样品中贵金属分析方法第3部分:钯量的测定硫脲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418.2-2010地球化学样品中贵金属分析方法第2部分:铂量和铑量的测定硫脲富集-催化极谱法GB/T 17418.1-2010地球化学样品中贵金属分析方法第1部分:总则及一般规定GB/T 23739-2009土壤质量有效态铅和镉的测定原子吸收法GB/T 22105.3-2008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3部分:土壤中总铅的测定GB/T 22105.2-2008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GB/T 22105.1-2008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GB/T 22104-2008土壤质量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14552-2003水、土中有机磷农药测定的气相色谱法GB/T 14550-2003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测定的气相色谱法GB/T 17141-1997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0-1997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 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9-1997土壤质量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8-1997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7-1997土壤质量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6-1997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5-1997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GB/T 17134-1997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
土壤检测标准

土壤检测标准NY/T 1121-2006 土壤检测系列标准:NY/T 1121.1-2006 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 1121.2-2006 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NY/T 1121.3-2006 土壤检测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NY/T 1121.4-2006 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NY/T 1121.5-2006 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NY/T 1121.6-2006 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1121.7-2006土壤检测第7部分:酸性土壤有效磷的测定NY/T1121.8-2006土壤检测第8部分:土壤有效硼的测定NY/T1121.9-2006土壤检测第9部分:土壤有效钼的测定NY/T 1121.10-2006 土壤检测第10部分:土壤总汞的测定NY/T 1121.11-2006 土壤检测第11部分:土壤总砷的测定NY/T 1121.12-2006 土壤检测第12部分:土壤总铬的测定NY/T 1121.13-2006 土壤检测第13部分: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NY/T 1121.14-2006 土壤检测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的测定NY/T 1121.15-2006 土壤检测第15部分:土壤有效硅的测定NY/T 1121.16-2006 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NY/T 1121.17-2006 土壤检测第17部分: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NY/T 1121.18-2006 土壤检测第18部分: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NY/T 1119-2006 土壤监测规程NY/T 52-1987 土壤水分测定法NY/T 53-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NY/T 88-1988 土壤全磷测定法NY/T 87-1988 土壤全钾测定法NY/T 86-1988 土壤碳酸盐测定法NY/T 1104-2006 土壤中全硒的测定NY/T 296-1995 土壤全量钙、镁、钠的测定NY/T 295-1995 中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的测定NY/T 889-2004 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土壤国家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方法确认
1.目的
通过重复性测试和实验室内部人员对比来检测土壤中有机质,判断本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是否合格。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下的土壤。
3.操作步骤
准确称取通过孔径筛风干样(精确到,称样量根据有机质含量范围而定),放入硬质试管中,然后从自动调零滴定管准确加入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摇匀并在每一个试管口插入已玻璃漏斗。
将试管逐个插入铁丝牢笼中,再将铁丝笼沉入已在电炉上加热至185摄氏度-190摄氏度的油浴锅内,使管中的液面低于油面,要求放入后油浴温度下降至170摄氏度-180摄氏度,等试管中的溶液沸腾时开始计时,此刻必须控制电炉温度,不使溶液剧烈沸腾,其间可轻轻提起铁丝笼在油浴锅晃动几次,以使液温均匀,并维持在170摄氏度-180摄氏度5min+后将铁丝笼从油浴锅内提出,冷却片刻,擦去试管外的油蜡液。
把试管内的消毒液及土壤残渣无损的转入250ml三角瓶中,用水冲洗试管及小漏斗,洗液并入三角瓶中,使三角瓶内溶液的总体积控制在50ml-60ml。
加3滴邻菲啰啉指示剂,用硫酸亚铁溶液滴定剩余的K2Cr2O7,溶液的变色过程室橙黄-蓝绿-棕红。
如果滴定所用硫酸亚铁溶液的毫升数不到下述空白实验所消耗
硫酸亚铁溶液毫升数的1/3,则应减少土壤称样量重测。
每批分析时,必须同时做2各空白试验,即取大约灼烧浮石粉或土壤代替土样,其他步骤与土样测定相同。
4.计算
=[c*(Vo-V)***]/m *1000
式中:——土壤有机质的质量分数,g/kg
Vo——空白试验小号的硫酸亚铁溶液的体积,ml
V——式样测定所消耗的硫酸亚铁的体积,ml
C——硫酸亚铁溶液的浓度,mol/L
——1/4碳原子的毫摩尔质量,g
——由有机碳换算成有机质的系数
——氧化校正系数
m——称取烘干式样的质量,g
1000——换算成每千克含量
平行测定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结果分析
重复性验证
选取一份水样,按上述步骤进行10次重复测试,计算10次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见附表。
由附表可知绝对相差<kg,可见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人员比对
按方法要求,实验室安排二人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水样进行比对测试,计算结果的相对偏差,见附表。
由附表可知不同人员间操作所得结果没有显着差异,可见该方法的重现性良好。
通过附表中重复性测试和实验室内部人员实验对比结果,可知本实验室的试验方法合格。